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讨论交流“简单数据表的设计”

无论何时,撰写教案都是我们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老师可以通过教案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好的高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讨论交流“简单数据表的设计”》,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活动目的:

(1)加深对数据表结构的了解。

(2)了解字段的数据类型,并能正确使用。

活动步骤:

(1)课前,每一位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向有关教师了解情况,初步了解想要完整反映学生体能特征,应该包含哪些方面。

(2)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充分交流每个同学的想法。每个小组通过交流,先确定需要哪些字段,然后再为各个字段选择数据类型。

(3)各个小组间交流。每个小组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说明包括哪些字段,它们的数据类型,并说明这样设计的合理性。

活动评价:

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按照教材中的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随堂评价,并记录在学生评价表中。

由于本次讨论交流活动的重点是设计数据表的结构,所以除了有关讨论交流活动的常规评价指标外,我们建议着重对学生的设计能力情况进行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

数据表结构

完整合理6分

较为完整5分

基本完成3分

尚需努力2分

评价分四档,完整合理是指数据表的结构非常完整,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正确;较为完整是指数据表的结构比较完整,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正确;基本完成是指数据表的结构包含了基本内容;尚需努力是指还不能完成本次数据表的设计。

jk251.cOm扩展阅读

高中教案电压表电流表【推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3、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会改装电压表和电流表.

2、能使用改装过的电压表或电流表进行电路测量

(三)情感目标

通过的改装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与外界环境因素由关系的.

教学建议

1、本节要求对的改装进行原理上的教学,所以最好能利用一定的时间先引导学生进行串并联知识的复习和讨论,充分讲清楚串联的分压原理和并联的分流原理.

2、为了把电表改装的道理讲清楚,引入了表头的内阻、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等概念.对于表头的概念,可以向学生展示未经改装的表头,即灵敏电流计,利用未经改装的灵敏电流计对弱小电压和电流先行进行测量,让学生知道,表头也可以进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只不过是量程太小,通常满偏电压和电流只有几十毫伏和几毫安,满足不了测量的需要,因此需要将表头进行扩大量程.

3、本节通过两个例题说明改装的原理,教学中务求使学生理解原理,而不要死记公式.要着重说明,所谓扩大量程到若干伏或若干安(注意区别于扩大了多少伏或多少安),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一点弄清楚了,可以避免学生只记住一般扩大量程的公式来套用.

4、在讲解扩程原理时一定要强调尽管量程是扩大了,可以测量的电流的电压加大了,但是流经表头的电流和表头两端的电压却没有扩大,电流的扩大部分是通过并联电阻流过去的,电压的扩大部分是加在串联的分压电阻两端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3、会改装电压表和电流表.

4、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

5、能使用改装过的电压表或电流表进行电路测量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原理.

难点:改装后的电流表与电压表与原来电表之间的关系(内阻,量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

1、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关系

请同学们填写下表:

根据以上关系不难发现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和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电阻的分压和分流比例与电阻的大小之比有关,请分析以下实例

1、在电动势为3V,内阻为0.4Ω的电源两端并联上两个阻值分别为6Ω和9Ω电阻,求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的大小.

2、如图所示电路图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上移动时,的读数如何变化?

引入新课:

在实验中使用的,实际上是由表头和电阻串联或并联而成的,表头实际上就是一个小量程的电流表,有时称之为灵敏电流计,常用的表头主要组成部分为永久磁铁和放在永久磁铁中的可以转动的线圈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通电线圈在永久磁铁所形成的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偏转,随着电流的增大,线圈的偏转角度增大,于是指针所指示的测量值就大.

通过表头的电流增大时,显然说明表头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增大.所以我们可以在表头上描绘出相应的刻度,从而用来测量电流和电压.

表头的内阻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当表头内通过的电流增大到一定的值时,指针会偏转到最大,此时的电流称之为满偏电流,用表示,显然此时表头两端的电压也是最大的,称为满偏电压,用来表示,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教师在讲解完表头的有关名称和原理之后,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块灵敏电流计,并用该表头来测量一些大小不同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学生会发现该表头的测量范围很小,根本满足不了实际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值,所以需要对表头进行改装.

改装方法讲解:

电压表=表头+串联的分压电阻

电流表=表头+并联的分流电阻

根据以上图示利用复习提问部分的串并联关系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解释,之后用以下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用表头来改装.

探究活动

1、欧姆表的刻度值是不均匀分布的,请你用一个电流表改装成一个欧姆表,并将刻度标志在改装后的表盘上。

2、用欧姆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器元件。

3、用万用电表检测电路故障。

4、实验设计:测量的内阻

简单的磁现象【荐】


作者:湖北宜昌开室熊春玲

宜昌市窑湾中学温立虎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二)教具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镍币,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等。

(三)课前准备

以上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在家里准备,上课前检查准备情况,学生在家里不容易找到的器材如各种磁铁、镍币等,教师加以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器材放好,供课堂实验用。

(四)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板书:第一节

2.进行新课

(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提问:磁铁具有哪些性质?它只能吸铁吗?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先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

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

(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板书: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出示司南的挂图和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N极,再慢慢接近吊起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

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2)研究磁化现象

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按课本图115那样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提问:

铁棒原来有没有磁性?(没有)当用磁体慢慢从上部接近铁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铁棒能吸引下面的铁屑)这说明什么?(说明铁棒也获得了磁性)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板书: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

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

教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提问:除了钢、铁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作磁性材料?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向学生展示录音带、磁性卡等,介绍这些磁性材料的应用。

3.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练习

有一条形磁体的N、S极的标记模糊不清了,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将它的两极判别出来?

5.布置作业

课本上的本章习题第1题。

简单的线性规划(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化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解法-图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因此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分为两个大的层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首先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给出概念.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不包含边界直线(画成虚线).其次再扩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包含边界直线且要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含义的基础上,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找出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是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对许多学生来说,从抽象到的化归并不比从具体到抽象遇到的问题少,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难点,并紧紧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作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

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③孤立地考虑单个的问题情景,不能多方联想,形成正迁移.针对这些障碍以及题目本身文字过长等因素,将本课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而将实际问题鲜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理解;分析完题后,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线性规划问题.另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寻找整点最优解的方法.

三、教法建议

(1)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不象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那样已早有所知,为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引进不感到突然,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自然地给出概念

(2)建议将本节新课讲授分为五步(思考、尝试、猜想、证明、归纳)来进行,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层层递进,突出重点,只要学生对旧知识掌握较好,完全有可能由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得出结论.

(3)要举几个典型例题,特别是似是而非的例子,对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4)建议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5)对作业、思考题、研究性题的建议:①作业主要训练学生规范的解题步骤和作图能力;②思考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完成;③研究性题综合性较大,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6)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近似解),应作适当的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不要在用图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附近寻找.

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可.

(7)在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中,主要掌握两种类型:一是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能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能使完成的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小.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都表示直线上的点集,那么在平面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先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l(如图)那么,以二元一次不等式(即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的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图形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被直线l分三类:①在l上;②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③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如图)取集合A的点(1,1)、(1,2)、(2,2)等,我们发现这些点都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而点(0,0)、(-1,-1)等等不属于A,它们满足不等式,这些点却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由此我们猜想,对直线l右上方的任意点成立;对直线l左下方的任意点成立,下面我们证明这个事实.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过点P作垂直于y轴的直线,在此直线上点P右侧的任意一点,都有∴

于是

所以

因为点,是L上的任意点,所以,对于直线右上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同理,对于直线左下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点.

是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如图)

类似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直线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和表示平面域.

(1)结论: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若画不等式就表示的面区域时,此区域包括边界直线,则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判断方法:由于对在直线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代入,所得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故只需在这条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以的正负情况便可判断表示这一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应用举例】

例1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解;先画直线(画线虚线)取原点(0,0),代入,

∴∴原点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例2画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

分析: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因而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解:不等式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上及左上方的平面区域,所以原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课堂练习

作出下列二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2)(3)

(4)(5)

总结提炼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布置作业

1.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在的().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2.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3.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4.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可用不等式表示.

5.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坐标是.

6.画出表示的区域.

答案:

1.B2.D3.B4.5.(-1,-1)

6.

数据处理excel练习试题


1.excel是________。

a.windows98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b.一个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c.一个专门用于文字处理的软件

d.ie的主要组成部分

2.中文excel97有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和________等多种基本功能。

a.网络管理

b.图表处理

c.上网浏览

d.e-mail收发

3.在excel中,如果要进行分类汇总,一般要先进行________。

a.排序

b.筛选

c.查找

d.透视

4.在excel中,如果要选定不相邻的区域,应该在鼠标操作的同时按住________键。

a.shift

b.alt

c.ctrl

d.tab

5.在excel中,一个扩展名为xls的文件相对应于________。

a.一本工作簿

b.一张工作表

c.一张图表

d.一个表格

6.在excel97某一单元格中输入公式=1999-10-10后回车,这个单元格的显示内容为________。

a.1999-10-10

b.1999/10/10

c.1979

d.99-10-10

7.如果在excel的某一单元格中的公式为=b30,将公式复制到别的单元格,复制出来的公式________。

a.一定改变

b.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c.肯定不变

d.变为=$b$30

8.如果excel的某一单元格显示为#div/0!,这表示________。

a.公式错误

b.行高不够

c.列宽不够

d.格式错误

9.以下________是专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

a.excel

b.word

c.windows98

d.方正奥思和authorware

数据处理excel练习试题

1.b2.b3.a4.c5.a6.c7.a8.a9.d

高中教案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荐】


一、教学目标:

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从不同角度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这个客观世界是丰富的、多元的,因此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多义的。

某企业有股东5人,员工100人,1990~1992年的3年间,该企业的收益情况如表4-9,要求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

年份

股东红利(万元)

工资总额(万元)

1990年

8

10

1991年

7.5

12.5

1992年

10

15

观察上表的数据,总体看来每年股东红利不断增加:1990年到1991年增加了2.5万元,1991年到1992年也增加了2.5万元;工资总额也在不断增长:1990年到1991年增长了2.5万元,1991年到1992年增长了2.5万元。但是用“股东红利/5”得出数据分别是1、1.5、2,用工资总额/100得出的数据分别是0.1万元、0.125万元、0.15万元。1万元与0.1万元比较相差9000元,1.5万元与0.125万元相差1.375万元,2万元与0.15万元相差1.85万元。股东与员工的工资增长形成一个很大的差距。

1.站在企业主管的角度考虑

从右图得知:股东和员工双方共同发展,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企业主管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2.站在工会的角度考虑

年份

股东红利增长比率(%)

工资总额增长比率(%)

1990年

100

100

1991年

150

125

1992年

200

150

股东红利三年来增长比率平均是50%,而员工工资总额增长比率平均是25%,显然员工工资的增长比例是股东分红增长比率的一半,应该适当增加员工的工资。

3.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

年份

股东个人收入(元)

工人个人收入(元)

1990年

10000

1000

1991年

15000

1250

1992年

xx0

1500

分析:股东个人收入每年增长0.5万元,工人个人收入增长仅250元,两者相差4750元。这说明只要这个企业的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股东的个人收入不断上升,而且比员工增长的速度还要快,甚至上万元。股东和员工的收入会逐渐悬殊,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应当大幅增加员工的工资。

实践题:

比较电子表格与其他软件进行表格信息加工的特点,填表

比较内容

字处理软件

电子表格

其他

计算功能

绘图功能

排序

筛选

查找

其他教学反思:和上节课一样,在我讲解演示完后,让学生自己绘制三种类型的图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原因是上节课掌握的比较好,因为这节课的图表就是要求在上次对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完成的,在演示时,我又把前面的内容复习了一下,所以大部分同学完成情况还是比较好。

电压表电流表(小编推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3、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会改装电压表和电流表.

2、能使用改装过的电压表或电流表进行电路测量

(三)情感目标

通过的改装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与外界环境因素由关系的.

教学建议

1、本节要求对的改装进行原理上的教学,所以最好能利用一定的时间先引导学生进行串并联知识的复习和讨论,充分讲清楚串联的分压原理和并联的分流原理.

2、为了把电表改装的道理讲清楚,引入了表头的内阻、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等概念.对于表头的概念,可以向学生展示未经改装的表头,即灵敏电流计,利用未经改装的灵敏电流计对弱小电压和电流先行进行测量,让学生知道,表头也可以进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只不过是量程太小,通常满偏电压和电流只有几十毫伏和几毫安,满足不了测量的需要,因此需要将表头进行扩大量程.

3、本节通过两个例题说明改装的原理,教学中务求使学生理解原理,而不要死记公式.要着重说明,所谓扩大量程到若干伏或若干安(注意区别于扩大了多少伏或多少安),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一点弄清楚了,可以避免学生只记住一般扩大量程的公式来套用.

4、在讲解扩程原理时一定要强调尽管量程是扩大了,可以测量的电流的电压加大了,但是流经表头的电流和表头两端的电压却没有扩大,电流的扩大部分是通过并联电阻流过去的,电压的扩大部分是加在串联的分压电阻两端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3、会改装电压表和电流表.

4、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

5、能使用改装过的电压表或电流表进行电路测量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原理.

难点:改装后的电流表与电压表与原来电表之间的关系(内阻,量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

1、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关系

请同学们填写下表:

根据以上关系不难发现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和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电阻的分压和分流比例与电阻的大小之比有关,请分析以下实例

1、在电动势为3V,内阻为0.4Ω的电源两端并联上两个阻值分别为6Ω和9Ω电阻,求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的大小.

2、如图所示电路图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上移动时,的读数如何变化?

引入新课:

在实验中使用的,实际上是由表头和电阻串联或并联而成的,表头实际上就是一个小量程的电流表,有时称之为灵敏电流计,常用的表头主要组成部分为永久磁铁和放在永久磁铁中的可以转动的线圈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通电线圈在永久磁铁所形成的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偏转,随着电流的增大,线圈的偏转角度增大,于是指针所指示的测量值就大.

通过表头的电流增大时,显然说明表头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增大.所以我们可以在表头上描绘出相应的刻度,从而用来测量电流和电压.

表头的内阻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当表头内通过的电流增大到一定的值时,指针会偏转到最大,此时的电流称之为满偏电流,用表示,显然此时表头两端的电压也是最大的,称为满偏电压,用来表示,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教师在讲解完表头的有关名称和原理之后,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块灵敏电流计,并用该表头来测量一些大小不同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学生会发现该表头的测量范围很小,根本满足不了实际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值,所以需要对表头进行改装.

改装方法讲解:

电压表=表头+串联的分压电阻

电流表=表头+并联的分流电阻

根据以上图示利用复习提问部分的串并联关系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解释,之后用以下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用表头来改装.

探究活动

1、欧姆表的刻度值是不均匀分布的,请你用一个电流表改装成一个欧姆表,并将刻度标志在改装后的表盘上。

2、用欧姆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器元件。

3、用万用电表检测电路故障。

4、实验设计:测量的内阻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表的基本构造.

2、知道电流表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

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

能力目标

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电流表的原理,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教师可以通过定量推导得出电流和指针偏转角度的关系,突出重点,进而突破安培力的力矩与弹簧的扭转力矩平衡这一难点注意分析安培力的力矩与线圈所处位置无关。

教法建议

本节讲述,是根据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一个具体应用,重点讲述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原理,因此教学中应利用教具、挂图让学生清楚电流表的基本结构,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定量地推导出电流和指针偏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并知道前面学过的电流表两个重要参量满偏电流和满偏电阻的意义.首先组织学生观察、剖析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再启发指导学生利用公式和力矩平衡推导电流表工作原理.

教学设计方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电流表的基本构造.

2、知道电流表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

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电流表的原理,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电流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物理仪器的工艺美及工作原理分析推导的逻辑美的审美感受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和挂图直观教学,通过启发、讲解、公式推导进行工作原理的教学.

2、学生认真观看、积极思考,结合学过知识分析推导公式,理解电流表工作原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2、难点:安培力的力矩与弹簧的扭转力矩平衡.

3、疑点:安培力的力矩与线圈所处位置无关.

4、解决办法

通过定量推导得出电流和指针偏转角度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教学挂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先组织学生观察、剖析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再启发指导学生利用公式和力矩平衡推导电流表工作原理。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本节讲述,是根据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一个具体应用,重点讲述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原理,因此教学中应利用教具、挂图让学生清楚电流表的基本结构,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定量地推导出电流和指针偏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并知道前面学过的电流表两个重要参量Ig和Rg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电流表的结构

利用实物,结合挂图讲解电流表各部分的构造,应该特别指出的是:(1)蹄形磁铁和铁芯间的磁场是均匀地幅向分布的.(2)铝框上绕有线圈,铝框的转轴上装有两个螺旋弹簧和一个指针.

2、

设导线所处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框长为l、宽为d、匝数为n,当线圈中通有电流I时,安培力对转轴产生力矩:,其中安培力的大小为:

故安培力的力矩大小为:

当线圈发生转动,不论通电线自转到什么位置,它的平面都跟磁感线平行,安培力的力矩不变.当线圈转过角(指针偏角也为)时,两弹簧产生阻碍线圈转动的扭转力矩.

由材料性质知道,扭转力矩,根据力矩平衡得出:

其中对同一个电流来说,k、n、B、L、d是一定的,因此

所以通过偏角的值可以反映I值的大小,且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当取最大值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最大,称为满偏电流Ig,所以使用电流表时应注意不要超过满偏电流Ig。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希望同学们能理解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原理,在以后使用电流表时注意不超过量程。

八、布置作业

P150(6)(7)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

1、电流表的结构

2、

安培力力矩:

弹簧扭转力矩:

平衡时,

3、电流表的特点

(1)电流表的刻度是均匀的。

(2)允许通入的电流不能超过Ig。

(3)电流表有一定的内阻Rg。

实践体验“检索在线数据库


活动目的:

(1)体验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2)了解在线数据库的访问方法。

(3)对从数据库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观点、得出结论、表达主张。

活动步骤:

(1)访问国家环保总局的在线数据库《空气质量日报》。

(2)从数据库中获得北京xx年7月的空气质量原始数据。

(3)把原始数据复制到表处理软件excel中。

(4)利用excel中的图表功能绘制xx年7月北京市空气质量级别折线图。

活动评价:

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按照教材中的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随堂评价,并记录在学生评价表中。

由于本次实践体验活动的重点是获取数据和加工数据,所以,除了有关实践体验活动的常规评价指标外,我们建议着重对学生制作折线图的能力情况进行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

折线图质量

精确表达6分

较为准确5分

基本准确3分

尚需改进2分

评价分四档,精确表达指获取和加工数据能力强,用折线图表达数据特征显著精确;较为准确指能正确获取数据,折线图准确;基本准确指可以利用数据制作出折线图;尚需改进是指获取数据或制作折线图有困难。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752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