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生物的特征

按照学校要求,初中老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好的初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这篇《生物的特征》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1.生物的录像。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8.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9.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教学后记: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教学反思: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Jk251.coM编辑推荐

平行线的特征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测量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

[教学难点]

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设计理念]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关系得出平行的结论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交换判定中的条件与结论,能否由“两直线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二、实验验证,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请看老师用三角尺去检验一对同位角,看看结果怎样?(教师用三角尺在窗户上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实验(发印好平行线的纸单)

(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平行线a、b相交。

(2)任选一对同位角,用适当的方法实验,看看这一对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多画几条截线试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

3、实验结论: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识记该性质,并讨论在这个特征中,已知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4、问题讨论:

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已经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如图,已知直线a//b,思考∠1与∠2、∠2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小组讨论,给予充足的时间交流,可引导学生

与同位角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关注学生在

此能否积极地、有条理地思考)

结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识记这两个性质,并思考已知什么条件,得出什么结论,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5、归纳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三个判定

三个性质:

三个判定:

三、例题学习,实践运用。

(一)找找看:

如图所示,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

(学生可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所有的答案,

并标注在图中)

(二)做一做:

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1)AB∥CD→∠1=∠3→∠2=∠4

(2)∠2=∠4→BC∥EF

(三)考考你:

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说理过程)

地理教案-气候特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我国气候特征突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这三者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材从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季风影响我国气候的突出表现。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同样受惠于季风气候,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气候特征的方法。

价值观念、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性特征。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规律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分析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以雨热同期为特征的季风气候成为我国最显著的气候类型。在分析、归纳、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时,不要单纯的记忆结论,而是要学生学会这个过程。同时教材还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我国气候的独特性。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

本节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雪线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几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气候特征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 C和3.7 C。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高26.3 C和7.3 C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 C,北京比纽约大7.3 C。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读图提问〕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请同学们读图,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雨热同期。

〔板书〕二、雨热同期

〔启发提问〕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没有好处?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量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 -30 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 -30 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点。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气候特征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二、雨热同期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

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分组讨论——同样是在北纬15 -30 范围内的西亚、北非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在气候特征上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教师提供资料,包括两个地区的景观图、气温降水图、洋流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表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

第地形地势特征教案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的特点,知道我国五种地形的分布比例。2、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3、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和交通等的影响。【教学重点】我国地势的特征,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教学用具】我国地势剖面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新课导入,上一单元学习了我国的人口,今天学习我国自然环境,先学一下地势和地形的特征。2、看中国地形图,完成22页活动内容。板书:一、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总结:我国地形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读23页表格,完成扇形图,说明我国地形的构成。讲述:我国地形类型齐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狭小。有利于发展旅游,开矿等,不利于发展交通,农业。读24页图,体会我国山地对于发展经济的利弊。(转承)观察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势有什么特征。板书:二、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读24页课本内容,总结每个阶梯上主要的地形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根据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势对于航运,水电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加强的东西的交通,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图片,找家乡,说家乡。根据图表完成画图,同组相互帮助,讨论我国地形和构成,说明其优点和缺点。观察地形剖面图,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找出各个阶梯的分界线:一、二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分析讨论,第一阶梯号称世界屋脊,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海拔1000米-xx米之间,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作业设计】描画地形剖面图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是学生进行的第一节户外课。在进行这节课前,教师应该首先对附近的情况进行了解,确定地调查地点和调查地区内的常见生物。在课前,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培训,强调调查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在进行调查之前,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分成调查小组,各组选出组长负责本小组调查活动的组织,如按路线进行调查、小组成员的安全、小组的纪律、结果的记录和整理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二、能力目标:

1.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初步形成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调查表格,确定调查路线,(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

教师: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何进行调查)

学生根据经验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经验,分析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关于调查方法的介绍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地调查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

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注意爱护农田,有问题向农民伯伯请教。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选择调查地点。

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教育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应注意安全第一,并注意引导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

整理统计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交流会。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调查报告展示会。各组将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共同展出,同学互相观摩,从中吸取经验。

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的作用。

布置课下内容

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与全国初一学生相比较。

课后各组整理照片,举办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

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

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协作。

气候特征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我国突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这三者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材从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季风影响我国气候的突出表现。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同样受惠于季风气候,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

价值观念、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性特征。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规律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分析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以雨热同期为特征的季风气候成为我国最显著的气候类型。在分析、归纳、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时,不要单纯的记忆结论,而是要学生学会这个过程。同时教材还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我国气候的独特性。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

本节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雪线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几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C和3.7°C。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高26.3°C和7.3°C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纽约大7.3°C。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读图提问〕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请同学们读图,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雨热同期。

〔板书〕二、雨热同期

〔启发提问〕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没有好处?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量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点。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二、雨热同期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

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分组讨论——同样是在北纬15°-30°范围内的西亚、北非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在上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教师提供资料,包括两个地区的景观图、气温降水图、洋流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表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

经典初中教案气候特征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我国突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这三者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材从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季风影响我国气候的突出表现。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同样受惠于季风气候,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

价值观念、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性特征。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规律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分析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以雨热同期为特征的季风气候成为我国最显著的气候类型。在分析、归纳、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时,不要单纯的记忆结论,而是要学生学会这个过程。同时教材还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我国气候的独特性。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

本节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雪线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几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C和3.7°C。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高26.3°C和7.3°C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纽约大7.3°C。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读图提问〕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请同学们读图,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雨热同期。

〔板书〕二、雨热同期

〔启发提问〕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没有好处?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量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点。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二、雨热同期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

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分组讨论——同样是在北纬15°-30°范围内的西亚、北非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在上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教师提供资料,包括两个地区的景观图、气温降水图、洋流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表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

数学教案-平行线的特征的教学方案


课题:平行线的特征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测量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

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一、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关系得出平行的结论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交换判定中的条件与结论,能否由“两直线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二、实验验证,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请看老师用三角尺去检验一对同位角,看看结果怎样?(教师用三角尺在窗户上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实验(发印好平行线的纸单)

(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平行线a、b相交。

(2)任选一对同位角,用适当的方法实验,看看这一对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多画几条截线试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

3、实验结论: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识记该性质,并讨论在这个特征中,已知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4、问题讨论:

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已经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如图,已知直线a//b,思考∠1与∠2、∠2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小组讨论,给予充足的时间交流,可引导学生

与同位角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关注学生在

此能否积极地、有条理地思考)

结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归纳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三个判定

三个性质:

三个判定:

三、例题学习,实践运用。

(一)找找看:

如图所示,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

(学生可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所有的答案,

并标注在图中)

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1)AB∥CD→∠1=∠3→∠2=∠4

(2)∠2=∠4→BC∥EF

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840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