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精选。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老师在写了教案课件后,也能让老师很好去总结和反思,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栏目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这篇“高中物理教学教案”内容,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1)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义。并能够根据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和谐美,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3、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团队精神。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DD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DD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实验】“四两拨千斤”

(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子中间只用小手一拉就把两位男生拉动了)

【演示实验】在墙上固定一个松紧绳(带有两个细绳套),教师用一个力把它拉到一个确定点,然后请两个学生合作把它拉到确定点。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结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请学生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它们遵从同样的规律

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的器材,请一位同学用一个绳套把结点拉到一定点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学用两个力把结点也拉到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请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分解的结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种可能性?(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做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有无数解)

请学生思考: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呢?

通过课堂一开始的实验启发学生: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拉动两个人,她的一个力从效果上来说可以分解成两个沿着绳子的拉力从而把两个人拉动。因此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已知力。

实验验证:用海绵铺在斜面上和挡板侧面,把比较重的物块压在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海绵发生的形变,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总结:力分解的步骤: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为什么高大的桥要建造引桥,为什么公园的溜溜板要倾角很大?

实验一:用橡皮筋、铅笔、绳套、钩码为器材做学生实验自己体会(学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动手实验)

实验二:两名同学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学在肘部用力下拉去体会力的效果,然后两人互换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细绳与水平杆的夹角变小,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

实验验证:(自制教具:用一个拐杖,没有拐的一端系上很宽的橡皮筋,同时那一端掉着一个3千克的铅球,有拐的一端让学生顶在腰间,慢慢减小橡皮筋与拐杖之间的夹角,会发现学生手臂上越来越吃力,同时腰间感觉越来越难受,)请一位同学做演示实验去体会。

探究四:合力一定,两个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如何变化?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用一根绳中间吊一铅球,然后把两个绳的端点距离逐渐拉大,最后会发现绳子拉断,说明分力是逐渐变大的。请学生上讲台亲自实践,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请同学解释一开始的实验,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

拓展引申: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个专门用来测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个仪器呢?应该如何制造?

课后探究: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结果有多少种?

教学反思:

执教完该课节后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围绕体验性探究实验做好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习任务的推进,更主要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这就让学生明白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要自己创造条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东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觉得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这些实验都是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亲历那设计的过程,这样就更加有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有益。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公式。

2.知道相对论质量。

3.知道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应用相对论时空观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相对论力学的探索热情。

【教学重点】三个结论的理解应用。

【教学难点】能辨清在哪些情况下要考虑相对论效应,哪些情况下不必考虑。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投影仪及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第一节内容的学习中,遗留一个问题,那就是经典物理中速度叠加原理与光速不变之间的矛盾,显然经典的速度叠加原理在高速情况下是不适用的,下面我们来认识相对论的速度叠加原理

(二)进行新课

1.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公式

[投影]如图,高速火车对地速度为v,车上小球相对于车的速度为u′,则地上观察者观察到它的速度为u

则有:u=

注意这一公式仅适用于u′与v在一直线上的情况,当u′与v相反时,u′取负值.

下面请大家计算下列三种情况下地面观察者看到的球速度,并比较u与u′+v以及u与c的大小关系

[投影问题]

(1)当u′= v= c时

(2)当u′=c v=c时

(3)当u′=-c v= 时

(学生基本能准确快速地代入运算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生1:第一问中u= c,u′+v= c,可见u<(u′+v)并且u<c。由此可以看出,合速度比(u′+v)要小,这与经典速度合成完全不同。

生2:第二问中u= cu′+v=2c,与上面同学分析是一致的.

生3:第三问中u=-c,表示合速度大小仍然为c,方向与v相反,从二、三两个结果可以看出,u′=c时,不论v如何取值,在什么参考系中观察,光速都是c.

师:三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对于低速物体u′与v与光速相比很小时,根据公式u= 可知u′v

2.相对论质量

师:我们先来解一道力学题。

[投影]质量m=0.5 kg的小球,在F=100 N的合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求经2×106s,它的速度变为多少?

生:据F=ma可求出a=200 m/s2,再据v2=at求得经2×106 s时,它的速度为4×108 m/s。

师:大家觉得这个结果可能吗?

生:不可能,前面我们已经看到,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3×108 m/s。

师:问题出在哪里呢?

生:可能是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随速度的增加而改变。

师:这一猜想很有道理。事实上,严格的论证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如果物体静止时质量为m0,以速度v运动时质量为m,则有

m=

由公式可以看出随v的增加,物体的质量随之增大。

3.质能方程

师:根据前面的相对论质量,爱因斯坦质能联系方程应该变为E=mc2= .

物体运动的动能为运动时能量和静止时能量E0之差:

Ek=E-E0

物体低速运动时,

E= ≈[1+ ( )2]m0c2(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数学公式)

动能Ek=E-E0≈ ( )2m0c2= m0v2

这就是经典力学中我们熟悉的动能表达式。由此可以看到,牛顿力学是v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我们通过对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相对论质量公式和质能方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了相对论原理在高速状态下的应用,激发了对相对论力学的探索热情。

(四)课余作业

完成P116“问题与练习”的题目。课下阅读课本内容。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3)

《曲线运动》这一章主要是以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为载体讲述如何研究做曲线运动物体的规律,而《曲线运动》这一节又是这一章的一个基础,故其在必修1、2两册教材中属于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所涉及的两大部分内容——曲线运动的特点以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至对动力学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上面的分析,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已有的观察和感知,已有的概念和知识,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较深的认识。

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由于考虑到了普通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先讲曲线运动的特点,即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在学生对曲线运动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设置问题:那么物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这时候学生回答要有力的作用,我把一个小钢球举起来问他们,小钢球在放手之后有没有力的作用,学生异口同声说有,我放手之后,问钢球做什么运动?学生回答自由落体运动,我追问,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又有学生喊要有初速度,我给他们分别做了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这时候学生陷入思考,我总结:看来没有速度或力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是不会做曲线运动的。

我就把强力磁铁贴着黑板,让小钢珠在次自由落下,到磁铁旁边发生明显的弯曲,很自然的引入到了力与速度方向有夹角时,才会做曲线运动。进一步分析抛出的铅球做曲线运动的原因,我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好。

讲解“小船过河模型”时,总感觉学生反应不是很好,课堂气氛有点压抑,虽然在之前分析了雨滴的下落,跑步机这些运动的合成,但到后面内容上,表现不好,学生还是喜欢定性分析,不愿意定量计算。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4)

11.1 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2)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单位。

(3)能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功的概念建立。

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木块、铅球、秒表、矿泉水瓶、直尺等。

2.各种做功和功率的图片、视频等。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阅读活动卡p16小故事,讨论回答问题。

在两人用力大小和移动物体距离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两人贡献大小(让学生充分讨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关注“力的大小”及“移动距离”这两个量。

(二)新课

2.机械功

(1)问题

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观察、讨论

观看一些力做功、一些力未做功的视频,描述观察到的情景中力的大小、方向及物体移动的距离大小。讨论做功的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3)阅读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公式:W = F·s。

单位:1焦=1牛·米

体会1焦的大小。

(三)知识应用

3.应用

(1)问题

任何情况下力都对物体做功吗?

(2)活动

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3)例题

计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功值。

教科书p14例题1、例题2。

(4)布置作业

①教科书p17,1、2、3题。

②学生实验(这一内容既是这节课知识的应用,又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

测一测自己上楼做的功。设计方案,测量自己走上楼和跑上楼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测量数据填入活动卡p18的活动表格中。

(四)【板书设计】

一、做功

1、概念: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二、功的公式

W=F·s——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米)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牛)

┕———力F做的功(焦)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及相互作用力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2.能运用这部分知识解释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具

小弹簧(每小组一个),演示用的两块铅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是根据哪些现象和实验总结出来的?

可答:将木棍折断需用力,说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排斥力;将两块铅块压紧后能连在一起……。

教师可再演示两块铅块压紧后能连接一起的实验,加深对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1.进一步证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学生分组实验:慢慢用力弯曲橡皮,观察橡皮受力后的状态变化,着重分析橡皮发生形变时为什么有弹力产生。

通过对此问题的思考,应使学生体会到弹力是宏观领域中的力,实际上是物体在形变时内部的相邻两边大量分子相互作用力的总和。

学生分组实验:用手压缩小弹簧。观察弹簧形变的情况,并分析压缩弹簧时为什么也有弹力产生。

用手压缩弹簧时,压到一定程度就很难继续压缩,弹簧产生一种抗拒压缩的力,这力就是宏观表现出的弹力,实际是弹簧截面两边大量分子互相排斥的结果。

小结: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分子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称为分子力。

2.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读书得出答案,并进一步提问:

(1)分子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答案参阅课本图11-6

(2)为什么当r>r0时表现为引力,r<r0时表现为斥力?

抓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对斥力的影响比对引力的影响大这个要点去回答。

3.教师指出:为了处理问题简单起见,可认为当r=r0时,F=0;r<r0时,F为斥力;当r>r0时,F为引力。

然后用仿照课本图11-7自制的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

4.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1)我们把锯条弯得很厉害时就会断裂,为什么?

答:分子间距离超过一定限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于是物体就被拉断。

(2)打碎的玻璃杯,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拼在一起利用分子力使杯子复原?

对此题学生常常提问若把玻璃磨平能靠分子力把它们粘在一起吗?

教师可介绍在制造光学仪器时,需要把两块透镜进行粘合,就是把两个粘合的表面磨光,并处理得很干净,再加一定的压力就可以使其粘合在一起。这种粘合就是利用分子间的引力。

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摩擦焊接、爆炸焊接,都是利用分子引力。摩擦焊接是使焊件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同时加上很大的压力(约每平方cm加几千到几万牛顿的力)经几s钟后就焊成一个整体了。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0342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