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15

中班教案内容14篇。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同时在写教案课件时,设计内容需要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那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的几大因素?也许"中班教案内容14篇"就是你要找的,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对实际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实际含义。

2、运用目测、动手操作材料,感知数量8、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8’的数字卡片,邀请8位大班幼儿,设置小超市—内置书、盒子、牙刷、笔、(物品图片),幼儿练习本,教师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任意数

1、为幼儿介绍超市,他们是来邀请大家去超市参加活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数量’,把数数结果展示在展板。奖励一个星!

二、分享自己的发现,感知‘8’

1、幼儿相续说说自己的发现—例3把勺子、4见衣服、5个小铃---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发现数量的

2、在超市里发现那么多的数量为的’8’物品,请问幼儿有谁认识’8’的?

出示数字卡片8,一起说说8像什么?

3、小结:8除了可表示超市里的那些物品外,请孩子来说说还可以表示其他物品?(还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

4、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目测图片上的原形—分别依颜色将图形分类,出数量是8的图形.

三、运用自己的认识,作业’8’

1、感知,了解了8的含义后,请幼儿完成相关作业练习;

2、教师讲评,提醒幼儿:凡是数数合起来有8样(种)的物品,饰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动结束后可找找在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是可用8来表示的;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有一天我经过一家医院时,看见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里边看病,他的妈妈和医生两个人把他按在大腿上打针,他还是在使劲的挣扎。其实像他哪样打针的孩子有好几个呢。我就设计一堂健康课,培养孩子们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小朋友知道生病时,必须打针吃药,培养小朋友乐意接受预防接种。

2、 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3、 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打针是为了身体健康。

难点:不怕打针。

活动准备

医生工具一套,儿歌一首。

活动过程:

1、根据本班小朋友生病的实例,启发小朋友想一想,生了病该怎么办?谈谈打针时有什么感觉?

2、讨论:自己生了病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好办法才能使自己少生病?打预防针、锻炼身体、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身体就不容易生病。)

3、学儿歌“打预防针”。

4、角色游戏“勇敢的娃娃”。

让小朋友轮流当医生或病人,增加勇气,消除小朋友打针的恐惧感,教师及时表扬“勇敢的娃娃”。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以谈话、游戏的方式使小朋友认识到,打针并不害怕,打针是为了预防生病的,培养小朋友勇敢、不怕打针的坚强意志。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在图标的帮助下地朗诵绕口令。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宝、包、猫、叼、

3.喜欢说绕口令,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根据绕口令内容制作图标:小宝、小猫、包各四个。

2.图片一I:小宝、小猫、包

3.图片二:每一张都画有小宝、包、猫四张。

三、活动过程

1.图片激趣。

出示图片一:小宝、小猫、包。

提问:这是什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2.欣赏绕口令《猫和包》

(1)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1——2遍。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图标按照绕口绕口令的格式摆放出来。

(3)幼儿看着图标初步朗诵绕口令2——3遍

提问:你在绕口令时有什么感觉?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容易混淆的字?

教师小结:原来这首绕口令的宝、包、猫叼字读音相近,容易混淆,念起来较呦口,念快时容易念错,我们念的时候要注意。

3.练习读准相近音

(1)老师读但不出声,让幼儿看老师的口型猜猜老师在读什么字,然后大声念出来并进行练习。

(2)游戏:击鼓传图片

4.借助图标学习绕口令。

(1)教师逐渐减少图标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绕口令内容。

(2)不使用图标练习朗诵。

(3)看幼儿用书,练习朗诵。

5.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绕口令比赛。

(1)加入节奏练习;引导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绕口令,帮助幼儿掌握绕口令的节奏。

(2)尝试加快速度朗诵绕口令并进行比赛

(3)“绕口令”;鼓励幼儿朗诵自己掌握的绕口令,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植树节即将来临,植物的气息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迈进,幼儿对植树节只是略懂,个个幼儿都在讨论植树节要种树,在班级开展“植物的小手”美术主题活动,让孩子知道不同的植物,植物的“小手”也不同;幼儿个个都画了自己喜欢的植物“小手”,孩子个个都在讨论自己的美术作品,孩子们似乎对此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于是我们就在植树节前一天开展《绿色的朋友》的语言课,让幼儿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植树节,享受植树的成就感。

二、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更多的植物名称以及初步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及简单的生长过程。

2、初步培养幼儿耐心地倾听同伴的谈话内容,能在集体面前用较连贯的语句大方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激发幼儿关心照料植物的情感,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a、让每个幼儿从家里带一盆盆栽植物;

b、准备一个“植物从种子到参天大树的生长过程”图片;

c、准备一些不同植物的标本。

四、活动过程:

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星期几啊?几月几号?明天是什么节?

热身:我们一起唱一首熟悉的儿歌 :《腊梅花》

创设情景,引出话题:老师想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老师就从背后拿出一张植物的标本;

老师:瞧!谁知道这是什么啊?

老师课前把一些植物生长的图片贴在黑板的另一面(不要让幼儿看见);

老师:让我们看看黑板哥哥的肚子里装了什么?(把黑板转过来,黑板上贴了一副大自然的图片)

咦!我看见好多东西哦,小朋友们,你们看见什么啊?

老师:谁认识这些植物宝宝的名字啊?谁又知道植物生长的时候需要什么啊?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大树爷爷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生日的时候拍的照片;

老师:现在,我们拿出自己带来的小盆栽出来,哇!每个小朋友的植物都好漂亮哦!我们来看看,谁是勇敢的小战士啊?谁想出来告诉大家自己带来的植物宝宝的名字、植物宝宝的样子、植物宝宝优点?

老师:现在我们知道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我们以后要怎样做啊?

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教师引导:今天老师来幼儿园的时候发现了幼儿园里的植物宝宝都穿上了绿色的 衣服,你们发现了吗?

老师提出相关问题:春天植物宝宝喜欢穿绿色的衣服,那么秋天的时候,植物宝宝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啊?还有夏天呢?冬天呢?

幼儿自由交谈:分组交谈,老师巡视过程中引导幼儿;交谈结束后,老师请小朋友出来讲。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放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植物宝宝是有生命的,植物宝宝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自己家里有没有不同的植物宝宝?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屈身爬,锻炼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

2.体验模仿毛毛虫动作的乐趣。

中班健康活动《毛毛虫踏春》活动准备:

事先观看过毛毛虫爬行的视频;圈、地垫、半月摇若干;大鼓(鼓);自备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毛毛虫醒来了。

1.教师交代角色要求。

我是毛毛虫姐姐,你们是毛毛虫宝宝,我们一早醒来,先来做做运动吧。

2.做准备操: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腰部运动等。

二、毛毛虫怎么爬?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自由探索屈身爬的基本动作。

春天来了,毛毛虫姐姐要带小毛毛虫去游玩,毛毛虫怎么爬?你们来试试看。(幼儿分散自由练习蜗牛爬,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毛毛虫爬得很稳,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爬的。(教师根据观察,请2-3名动作接近屈身爬的幼儿进行示范,教师讲解屈身爬的动作要领:手脚依次前移,

使身体屈身前进,屈身时手脚尽量靠拢。)

三、毛毛虫爬呀爬。

1.全体幼儿一起练习,边爬边念儿歌。

毛毛虫们一起出发吧:“快乐毛毛虫呀,爬呀爬呀爬呀,一起出去玩呀。

2.分组练习

3.爬行比赛。

毛毛虫弟弟和毛毛虫妹妹来比一比,看谁先追上谁。(先让女孩子爬,让男孩子追上去,再交换角色进行。)

四、毛毛虫踏春

1.游戏一“击鼓爬行“”

大鼓(鼓)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让我们来听听它想请我们怎么做。(毛毛虫听鼓声鱼贯出发,大鼓(鼓)敲得慢,毛毛虫就爬得慢;大鼓(鼓)敲得快,毛毛虫就爬得快;大鼓(鼓)停下来,毛毛虫就原地休息。)

2.游戏二“花园历险”

春天来了,河对岸的菜园里长了卷心菜,姐姐带你们去菜园里吃卷心菜吧。(欢快的音乐起,毛毛虫跟着姐姐,钻过山洞,爬过小桥。音乐挺,出现鸟叫,表示黄鹂鸟来了,毛毛虫赶紧团身躲。欢快音乐再起,表示黄鹂鸟飞走了,毛毛虫继续屈身爬,去菜园吃卷心菜。)

五、毛毛虫回家

1.放松,活动评价。

毛毛虫真能干,不仅爬过了这么陡的小桥,还躲过了小鸟的追踪。

2. 听音乐,做上肢、腰部和下肢的放松运动,走出场地。

反思:

老师以姐姐的身份参与活动,既能让幼儿感到亲切,又能避免“毛毛虫妈妈是蝴蝶”的问题。掌握一个基本动作,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避免练习时的枯燥泛味,活动设计中采用了分组练习、爬行比赛的方式,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整个活动中,我们和幼儿一起游戏、一起思考、一起表达,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并且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跳双圈集体舞。

2.在彩带提示下,掌握交换舞伴的方法,体验找到、猜出朋友的惊喜。

3.能与同伴用目光、姿态相互交流,体验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右手扎着黄或蓝色的丝带,地面画有一个圆。

2.录音机,磁带,队形图谱。

活动过程:

1.和客人老师打招呼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朋友,快和她们打个招呼吧!"教师唱,提问"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你们也来试试用歌声向老师朋友问好吧!

两遍,第二遍"小手举高,和后面的老师朋友打个招呼吧!"

2.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除了摇摇手和朋友打招呼,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和朋友打招呼呢?"幼儿每说一个动作,师引导幼儿找个朋友游戏。

3.学习游戏"请你看看我是谁"

(1)欣赏完整的音乐。

师:"今天,杨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跟着这段音乐唱一唱,我们还可以玩更好玩的找朋友的游戏!""拉上你的好朋友,站到圆上,轻轻盘腿坐下来。先听杨老师唱一唱。"

(2)提问:"刚才杨老师的歌里,除了打招呼问好,后面还唱了什么?说了什么?"

(3)幼儿学唱。

师:"刚才小朋友听得真仔细,如果有会唱的小朋友就请和我一起唱一唱。"

(4)教师示范游戏。

师:"很多小朋友都会唱了,真不错!那这个找朋友的游戏可以怎么玩呢?轻轻站起来,先看杨老师玩一玩。"引导幼儿观察:看,我现在站到什么地方了?我把朋友推了前面。你们也来学一学这个找朋友的方法吧!

(5)幼儿分组练习游戏。

指导语:"请蓝丝带的小朋友到里面来,黄丝带的小朋友蒙上眼睛。"蓝丝带在老师带领下练习找朋友。提示"一起说--请你看看我是谁",提醒幼儿换位置后大声说出朋友的名字,然后"抱抱"。

交换后黄丝带也练习一下。

(6)完整游戏。

教师带领两个幼儿玩游戏。"这个游戏真好玩,下面我们完整地玩一玩。谁愿意和我一起玩的。"请4个幼儿独立玩游戏,交换朋友后再玩一次。

4.双圈游戏"请你看看我是谁"。

师:"谁还要玩?大家都想玩啊,那我们变成双圆一起玩!"

(1)学习沿着丝带的方向依次找朋友。

师:"看,这就是我们站成双圆的样子,本来红宝宝和红宝宝是朋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的呢?我们也来试一试。"师:"好,请黄丝带的小朋友原地不动,外圈小朋友伸出有丝带的手指向你对面的好朋友,然后沿着丝带的方向走走走,指着下一个好朋友。这就是我们要交换的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边摇手一边走到他的对面,和他打个招呼。"

(2)练习外圈幼儿到里圈找朋友。

双圈游戏时,我们请里圈的幼儿蒙眼睛,外圈的幼儿到里面找朋友。

师清唱后面部分,指导幼儿玩游戏。

(3)交换朋友后,教师清唱幼儿完整玩一遍游戏。

有问题说问题。也可以问幼儿"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杨老师?"

(4)完整听音乐游戏一次。

提示幼儿"外圈的孩子请摇摇手找下一个好朋友,里圈的幼儿请原地摇摇手等待新朋友的到来"。

(5)完整听音乐游戏四次。

5.总结。

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朋友,也找到了许多快乐,那今天就玩到这儿,和客人老师再见吧!"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通过对儿歌《布娃娃,别生气》的朗读,读准(生 你 礼 刚 真 使 劲 扔 脸 疼 )等字的读音。

2. 利用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对布娃娃的关心和爱护。

3.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 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明白随地乱扔布娃娃是不对的

活动准备

1布娃娃一个

2娃娃哭声的录音,娃娃笑声的录音。

3挂图《小朋友生气扔布娃娃》《小朋友给布娃娃洗脸》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趁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把布娃娃放在地上,接的娃娃哭声的`录音响起。老师暗示小朋友们安静,问小朋友:“听听谁在哭呀?”老师的目光转向了布娃娃,大家发现了角落里的布娃娃。

2.老师引导小朋友讨论:布娃娃为什么会摔在地上?

3现在我们来看看那个小朋友说的对,出示挂图《小朋友生气扔布娃娃》

小朋友观察挂图后回答:“小朋友发脾气把布娃娃扔在地上的”。这时再播放娃娃哭声的录音,老师说:“小朋友乱发脾气把布娃娃扔在地上,布娃娃哭的多伤心啊,布娃娃好可怜啊,小朋友们帮帮布娃娃好吗?”

4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讨论:“怎么帮助布娃娃”。小朋友在说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具体操作。

5现在我们来看看刚才那个发脾气把布娃娃扔在地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得,出示挂图《小朋友给布娃娃洗脸》,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是怎么说的,老师朗读儿歌《布娃娃,别生气》

二. 小朋友学念儿歌《布娃娃,别生气》

三. 活动结束

一个小朋友拿布娃娃做动作,其他小朋友齐声念儿歌,念完后,播放娃娃笑声的录音。

教学反思

1结合中班幼儿的心里特点,我觉得要理解布娃娃伤心与快乐是一个难点,所以我准备了娃娃哭声和笑声的录音,这样更便于幼儿理解。

2通过幼儿讨论布娃娃为什么会摔在地上,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想象力。老师引导幼儿讨论怎么帮助布娃娃,让幼儿边说边操作,在这一个环节上,幼儿想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就有很多了。比我原先计划的时间就多了很多。我适当的延长了这个环节的时间,可是学念儿歌环节的时间就不够了。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一节课的话,我会让幼儿讨论怎么帮助布娃娃这一个环节的时间适当的延长,但还是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学念儿歌。

小百科:生气指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的考虑与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我希望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在了解幼儿兴趣、经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次活动目标,在自由且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探索动物的运动特点引导幼儿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在活动中,不仅能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也进一步发展幼儿跑、跳、爬、攀的基本运动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知识点:

1、动物是运动健将

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它们会跑、会跳、会爬、会攀……会做许许多多的事,有很大的本领,有的可是大自然中的运动健将。

(1)跳远健将:袋鼠,袋鼠一跳的距离可以达到十几米。

(2)跑步健将:猎豹,猎豹的跑步速度有时比人类的汽车还快。

(3)游泳健将:海豚,海豚游泳的速度比现代核潜艇还快。

(4)跳高健将:跳蚤,跳蚤能跳过自身高度的100多倍。

(5)滑雪健将:企鹅,企鹅的滑雪速度可达每小时30公里。

2、生活中的小动物也会很多运动

(1)跑——马、羊、狗、猫

(2)跳——兔、猫、青蛙

(3)爬——乌龟、蛇

(4)攀——猴

(5)游——鱼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运动特点,并模仿它们的动作。

2、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

5、 乐于观察与发现,激发幼儿探索动物运动方式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 幼儿收集的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

2、 动物运动和人类运动的影片(由动物的运动、人的运动、人和动物的运动穿插三部分组成)

3、 户外锻炼器材

三、活动过程

1、 它们怎样动

幼儿已经自行收集了一些动物运动的图片,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相关经验,正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所以活动的开始,教师可引导幼儿先交流自己收集的动物图片。说一说图上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运动的?(幼儿可以边说边模仿动物们的动作)教师在活动中可穿插进行知识点的强调。

2、 动物模仿秀

幼儿自由模仿各种动物,比一比谁学得最像

也可将幼儿分成几组,各组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其他组的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3、动物和运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运动项目与动物的运动很相似,有些就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观察,让幼儿自行发现、思考其中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1) 观看动物运动的影片片断

提问:影片里都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2) 观看人类运动的影片片断

提问:你看到了人们在做哪些运动?

(3) 讨论:动物的运动与人的运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 观看人的运动项目和动物的运动穿插对比的影片片断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人们从动物的运动中得到启发,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强壮,就模仿动物的运动,创造了很多运动项目。如:游泳、拳击、赛跑、荡秋千等。

(5)引导幼儿找一找:还有哪些人类的运动也是受到了动物运动启发?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孩子们不但对周围的生活渐渐熟悉了,也初步形成了关注周围生活的一种态度,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去观察、去探究。但是中班幼儿仍以无意注意和直觉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关注和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

信箱对于孩子们来说应该很熟悉,每天进出家门口时都会看到。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只是对信箱的外部特征有初步的了解,不会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采用让孩子交流讲述自己带来的各种信件这样一个环节过程,由此引发幼儿的经验共享。另外,《纲要》也指出中班的孩子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概括的水平还很低。其分类是根据具体事物的表面属性(如颜色、形状)、功能或情景等。因此我又借助给各种信件分类这个环节,来帮助提升幼儿的思维和观察能力,从而想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能获得新经验。

活动目标:

1、说说信箱里的物品,了解这些物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感受邮递员工作为我们带来的便利,萌发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

重点:交流信箱中各种物品的作用,了解这些物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难点:幼儿对信箱物品进行分类,并能说出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增强幼儿对信箱的兴趣和感知;了解和分析幼儿关注周围生活的情况。

环境准备:“信箱的故事”的PPT、幼儿收集的各类信箱里的物品、四个不同颜色的篮子并且贴有写好的字(信、广告、报纸、收费单)、自制信箱五个每组一个、信封人手一份共29封、(每幢楼和每封信上都配有相应的符号,让能力略低点的孩子也能把信送对)。(后附图)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引起兴趣

(一)出示信箱的一角(打开PPT),幼儿猜测:

重点提问:

1、里面有一样很有趣的东西,猜猜它是什么?(通过PPT的形式逐步呈现一个完整的信箱,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去猜一猜,激发其兴趣。)

2、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信箱的?

小结:小朋友看的真仔细,原来信箱上有把小小的锁、有门牌号、还可以从细缝里看到信件。

二、为信箱物品进行分类——了解信箱物品的作用

(一)自由介绍:讲讲信箱里带来的东西

(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带来的信箱里的物品。)

(二)为信箱物品分类:先说说怎么分,再将物品分别放入各类框内。(幼儿走到桌前,将信箱物品根据类别‘广告、报纸、信、收费通知单’分别放入准备好的框子里。)

(三)交流各种物品的作用:根据分好的类别进行交流,经验共享。(幼儿回到座位,集体进行交流——分类的理由和各种物品的作用。)

重点提问:(师根据幼儿分类的情况,进行当场指导并给予适当的小结)

1、报纸:有些什么报纸呢?为什么要订报纸?

(小结:我们看的报纸有崇明报、新闻晨报等种类很多,在报纸上可以找到一些最新的信息,也能帮助我们学到很多本领。)

2、信:请你们看一个信箱,上面写着什么?(原来是班级的信箱,读小张老师给我们的信,激发情感)

(小结:如果你想念朋友或是亲人了可以写信,通过邮递员叔叔的帮忙送到对方的信箱里,对方就会知道你的心意了。)

3、广告:为什么要把广告寄到信箱里?

(小结:广告会让顾客了解各种信息,有选择地去购物,这些都是小小的信箱传递给我们的。)

4、收费单:这是什么单子?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单子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还有哪些收费单?如果是水费会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小结:这些收费单每个月邮递员叔叔都会送来,提醒我们要交电费、煤气费等,不同的单子有不同的符号表示,我们一看就能明白。)

总结:小小信箱里有各种各样的信件,他们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便利,有了小小的信箱不出家门就可以了解周围的一切。

三、观看录像——感受邮递员工作的辛苦

(一)信箱物品的由来

重点提问:

1、这些物品是怎么来到我们家的信箱的呢?(幼儿自由猜测物品是怎么来的。)

(二)播放邮递员分拣信件、送信的录像。(幼儿观看录像)

(三)根据看到的录像内容说说信箱物品怎么来到我家。(幼儿自由说说信箱物品怎么来到我家)

小结:原来信箱里的物品是由邮递员叔叔将各种物品分类好后根据小朋友家的门牌号一一送到信箱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他们的工作很辛苦!

四、游戏“送一送”——进一步体验邮递员的工作

(一)请幼儿看清信封上的门牌号和地址,送到相应的信箱里。(幼儿按照信封上的提示将信送到相应的信箱里。)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m.jk251.COm

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中班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人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手,手不仅可以做许多事情,还能感知出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属性。

2、教育幼儿多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能注意保护小手。

活动准备:

1、弹子、穿线板、折纸、剪纸、剪刀。

2、奇妙的口袋一个,里面装有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不同特点的.材料。

活动过程:

1、猜谜,引起幼儿兴趣。

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2、幼儿操作,认识手的功能。

⑴幼儿自选材料用手进行操作,如夹弹子、穿线板、折纸、剪纸等。

提问:你是用什么做事情的?怎样用手做事情?

⑵实验:光用大拇指折纸;用左手拿剪刀剪纸。

提问:做实验时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

小结:大拇指要和其他手指协同工作才能做成一件事,手要多用才灵活。

⑶提问:你的手还会做哪些事情?

⑷游戏“奇妙的口袋”。幼儿用手感知物体的不同属性。教师出示奇妙的口袋,请幼儿把手伸进口袋摸摸看,说出口袋里的东西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然后将物体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摸摸看。

小结:人的生活、学习、劳动、锻炼、游戏等都离不开手,手不仅能做事情,还能感知出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

⑸手势游戏:幼儿跟老师一块用手势来表达意思,如“请”、“来”、“再见”等,让幼儿了解交警、聋哑人分别用手势来指挥交通、进行交流。

3、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手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小手。

⑴假如没有手会怎样?

⑵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手?

小结:勤洗手、擦油、剪指甲,冬天戴手套,不咬手指,不玩尖锐的东西,不用手做危险的事情。

4、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情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能干吗?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动手体验筛子带来的方便。

2、在探索中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的关系。

3、自制筛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筛子每组一个;芝麻和黄豆的混合物、绿豆和黄豆的混合物每组一份;自制筛子的纸条和架子每人一份。

活动重点:使用筛子,感受筛子带来的方便,学习筛子分离物品的方法。

活动难点:根据分离物的特点,控制自制筛子筛孔的大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不小心把一盆芝麻打翻在黄豆里了,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帮一个忙:把芝麻和黄豆分开。

(二)第一次探索,发现筛子的方便。

1、教师出示分芝麻和黄豆的工具:勺子、镊子、筷子、筛子。

2、幼儿四人一组,每人用一种工具,将芝麻和黄豆分开,比一比,谁分得快?

3、幼儿交换工具,继续探索,发现筛子带来的方便。

4、交流探索的结果。

提问:(1)你用了哪些工具进行分离?

(2)这些工具能将芝麻和黄豆分开吗?

(3)你觉得哪种工具分起来又快友好?

如幼儿有不同意见,可请四名幼儿来演示,比一比什么工具分得快。

(4)、你知道为什么筛子能将物品分开吗?

(三)第二次探索,发现筛孔大小与被分离物品大小的关系。

1、提供黄豆和绿豆的混合物,请幼儿分离?

2、交流结果,你有没有使他们分离,为什么?

(四)自制筛子,解决问题。

1、提供架子及纸条,幼儿根据被分离物的大小来决定筛孔的大小。

2、幼儿用自己制作的筛子分离黄豆和绿豆。

(五)迁移经验,了解筛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方便。

中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并学习按顺序排列圆点卡片。

2、培养幼儿能按教师要求自己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1—6的圆点卡片2套,铃鼓1个,油画棒一盒。

2、幼儿每人一张作业纸,每张桌子一盒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听鼓声拍手。

1、我们一起做听鼓声拍手的游戏,老师敲鼓,小朋友拍手,老师敲几下鼓,你们拍手的次数要比鼓声少1,拍完后说说老师敲了几下鼓,你拍了几下手,如:你敲6下鼓,我拍5下手,5比6少1。

2、老师按以下顺序敲鼓:6、5、4、3、2。

二、涂圆点。

1、老师出示数量为6的圆点卡片,提问:卡片上有几个圆点?(6个)2、我们一起来做一张比6少1的圆点卡片,该涂几个圆点呢?(5个)

为什么?(因为5比6少1)

3、老师演示用油画棒涂5个圆点,让幼儿观察5比6少1,提问,还有哪些数比6少呢?

4、引导幼儿说出另外4个比6少的数字,分别是4、3、2、1。

三、幼儿操作练习。

请幼儿拿出作业纸,按顺序涂比6少的圆点,教师巡视,了解幼儿操作情况,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幼儿涂完后,要求幼儿检查是否有遗漏。

四、展示操作结果。

1、根据幼儿操作情况,选3张作业贴在黑板上,一张是从少到多的顺序,一张是从多到少的顺序,一张是有遗漏或重复,没按顺序排列的。

2、让幼儿进行比较,谁做得对?为什么?不对的应该怎么改?

3、引导幼儿知道正确的有两种:从少到多或从多到少排列的。

4、幼儿集体说出哪些数比6少。

中班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制作、讲述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蛋幼儿的喜爱。

2、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向家长介绍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把蛋幼儿打扮的更加美丽,积累更多的经验。

2、请家长帮助儿童准备一个空蛋壳,放在安全的器具里,让儿童带到儿童园里来。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儿童打扮蛋幼儿的兴趣。

2、出示已经打扮好的蛋幼儿,看看它与普通的蛋幼儿有什么不同?

提问:这是老师的蛋幼儿,它和你们的蛋幼儿有什么不同?

3、鼓励儿童想出一些新颖的方法打扮自己的蛋幼儿,可以想一想妈妈爸爸平时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4、你想打扮自己的蛋幼儿吗?怎样打扮?

5、提出要求,引导儿童独立的动手制作出蛋幼儿,指导儿童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引导儿童合理选择材料进行装饰。

6、儿童制作,老师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仔细粘贴,不乱扔纸屑。

7、评选“最美丽的蛋幼儿”。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3569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