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世界各大古文明的位次应重新排定教案模板

时间:2022-02-28 世界各大古文明的位次应重新排定 追踪古文明读后感

“由于长江流域河姆渡等地的考古发现,世界历史必须改写,各大古文明的位次必须重新排列。”这是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提出的观点。

各大古文明位次的排列决定于“文明”的标准。史式认为,对于怎样才算“文明”,世界上各种族、各民族都应该有发言权,“不应该一切由西方学者说了算。”

在西方盛行一时的以文字、城市、神庙、青铜器为四大要素的“博物馆清单”式的文明观,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世界各民族发展情况不同,各大古文明的内涵也不一样,岂可强求一致。西方学者的文明观应用起来有很大的随意性,以偏概全,很不公平,必须重新探讨,不可奉为圭臬。

过去世界史对四大古文明的排列是:第一,尼罗河文明,距今6000余年;第二,两河文明,距今5000余年;第三,印度河文明,距今4000余年;第四,黄河文明,距今3000余年。

史式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是我们说的,西方学者从来没有承认过。他们只肯承认有甲骨文记载以后的历史,也就是黄河文明只有3000余年之说。”

他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考古发现使全世界为之震动。试看《剑桥中国秦汉史》的总编辑序,即可看出西方学者所受的‘震动’之大。”

序中说,“我们对中国史前史的知识”“都因大量的考古发现而发生了变化”,“自70年代以来”,“大批新材料一再改变了我们对早期史的看法”,“出于无奈”,他们写中国史时暂时无法写史前史了,只能从比较有把握的秦汉史写起。

从70年代起,中国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中,首屈一指的是1973年发现的浙江河姆渡遗址。这里出土了70xx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出现了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船浆、最早的髹漆工艺、最早的编织技术和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继之,1979年又发现了湖南城头山遗址。这里出现了60xx年前的古城,60xx年前的祭坛,65xx年前的水稻田。在洞庭湖区域还发现了距今8、90xx年前的人工水稻。这都足以说明长江流域发现的一些文明因素比黄河流域更早。

史式说:“如果黄河文明只能排在世界四大古文明的第四位,即使标准不变,现在已经发现长江流域一些文明因素早于黄河流域,请问长江文明又该怎么排法?西方学者既然没有把握写出一本中国史前史来,难道还能够把中国的古文明排在世界四大古文明的末位吗?”

长江文化的点睛之笔河姆渡遗址以其丰厚、完整、系统的文化遗存,无可争辩地证明了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这一结论已经写进了中国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但在世界史上却一直得不到承认。

“过去由西方学者写出来的世界史必须改写,一切只有利于西方殖民者的史学理论必须推翻,文明的标准必须重定,”史式说,“这项工作必须让全世界各民族的学者共同参加,不能让少数学者包办,应该让全人类的史书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Jk251.coM编辑推荐

地理教案-世界的气候教案模板


[课题]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教学目的]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4.学会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3.天气和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具准备]

1.近期的卫星云图录像及自制的天气预报软件。

2.自制天气符号的幻灯片。

3.反映各地气候差异的幻灯片。

4.扫描课文中8幅图例制成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

学法指导

导入新课:放一组运动着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转和公转)及打出4张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师配合朗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在这里孕育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干旱洪涝,……我们既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又遭受着灾害性天气的侵扰。

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规律,一直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在这风云变幻之中去探索并揭示气候现象的真实面目吧。

(板书)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教师讲述:

提问:

1.厦门这二天的天气特点?

总结回答:(视当天的天气情况而定)

厦门的气候特点?

总结回答:长夏无冬,秋春相连。

2.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板书)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板书)一、天气

在屏幕中打出课文中清晨上学所碰到的四种天气情况不同感受。老师提问:每天清晨,当你背上书包走出家时,你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天气状况。

教师总结天气的概念。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如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特点:多变。

什么是气候呢?

(板书)二、气候:指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稳定性。

提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时间长短不同。

2.天气时刻在变,具有即时性,易变性;气候较为稳定,

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稳定性。

巩固练习:根据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分辨以下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哪些是说气候的。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天气B.气候

2.昆明四季如春。()

A.天气B.气候

3.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A.天气B.气候

4.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A.天气B.气候

5.请同学大家讨论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有何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又如何来影响天气的?

提问:这两天厦门的气候什么样?这种问法对吗?

教师总结:不对,天气是指短时间,气候是指长时间的。

导入:同学们,我们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查阅资料,电脑上网等等,但如果我们要了解某个地区具体某天的天气状况,就必须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板书)三、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1.卫星云图(板书)

播放近期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前的卫星云图。提问:谁会看卫星云图?强调: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云层越厚,降水强度就愈大。

(过渡)学会看卫星云图后,要学会看天气预报图,要想看懂天气预报图,必须学会识别天气符号。

2.天气符号(板书)

打开幻灯片,显示常用的符号。

强调识别:

(1)阳、阴,多云,降雨,台风、降雪、霜冻、

(2)浮尘,扬尘,沙尘暴,强沙暴

(3)风力的表示:1)风杆,风尾,风旗的认识;2)风的来向就是风向,即在风杆上标有风尾,风旗的一端,如表示东风,表示北风。3)风级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风尾表示风为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东北风力6级,

东南风力8级。(边讲边画图)

3、天气预报图(板书)

用电脑打出天气预报图,请学生抢答几个城市的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记忆。

练习:(1)完成课文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是否相宜,用制作的幻灯片让学生抢答。

总结:播放幻灯片对这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作业:(1)阅读课文57页的大气环境监测报告收看当晚厦视二套9:20的厦门大气环境监测报告做好记录。

(2)巩固练习:结合今天上课内容收看当晚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学会看懂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并粗略看懂天气预报图。

启发式导入法

设问推进法

返回

天气和气候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2002年05月28日20时至05月29日20时

城市

天气现象

温度(0C)

风向风力

夜间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间

白天

东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阵雨

雷阵雨

31

24

3

3

卡拉奇

34

27

3

3

开罗

32

19

3

3

开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20

7

3

3

伦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旧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纽约

雷阵雨

雷阵雨

25

16

3

3

悉尼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温度、降水与云、风力风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天气状况不同等)

(模仿练习)请你仿照投影片内容作本地区的天气预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有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活动)(注意天气预报用语及与当时天气状况的基本吻合)

(教师讲解)为了更好了解一个地区的天气状况,人们制作了天气图,在图中用各种符号和数字表示天气状况,你了解它们的含义吗?

(天气云图投影片)(学生活动,说出图中任一城市天气预报)

(常见天气符号与风向示意图投影片)在天气图中,为了更直观便捷地显示不同的天气状况,人们设计了一些符号(学生辨认,提醒学生注意: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天气预报中风力较小时一般不在图中表示)

(承转)有一个广州人说他长这么大还没有看到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诉他何时到何地能看到雪吗?(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为什么不看天气预报,你也能很快地告诉他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气候是稳定的,是多年天气状况综合出来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气预报也可以推测到的)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区的气候特点吗?(引导学生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这种气候特征在几年、几十年内会有很大的变化吗?它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天气有何不同呢?请你完成下面表格

(总结板书)引言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定义

区别

联系

实例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看出,天气与气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投影片板书)

(反馈练习)课本想一想P38

【设计思想】

根据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以天气预报为例,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主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气为例,主要是使学生有全世界的观念,而且潜在的可以看出气温的分布是时间、空间的分布都有不同的。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模仿联系和天气预报图的读法训练,以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天气预报图,形成一种从地理角度解释天气现象的意识。

第三个环节是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入气候的概念及与天气的关系,因为后面才学到具体的气候知识,所以不要更多的讲解气候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辨别这两个概念即可。

上述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日常生活体验,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但是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使学生产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板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引言天气与气候

音乐教案-让世界充满爱教案模板


初中音乐第15册

《让世界充满爱》简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爱与奉献”为主题,通过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和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或《手拉手》,知道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增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2、以真挚、热烈的感情及自己喜爱的方式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爱心奉献的事例导入新课

二、新授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说说歌曲为何会震撼过许多人?

2、学习歌曲。

3、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感情演唱歌曲。

4、课堂表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唱或齐唱歌曲

三、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或《手拉手》,说一说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四、总结。

五、布置课外作业:查一查有关20世纪现代音乐资料、美术、舞蹈、戏剧相关知识。

《让世界充满爱》简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探讨现代音乐的表现方式

2、学习爵士乐、摇滚乐在音乐上的基本特点,了解音乐对社会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典舞和现代舞的舞蹈片段。

二、运用课外了解的知识,讨论两段舞蹈片段在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上的不同点和相似点。了解现代音乐的特点。

三、介绍爵士乐、摇滚乐知识及代表性人物,了解音乐对社会的作用。

四、欣赏爵士乐、摇滚乐的音乐片段,加深对两种音乐的了解。

五、总结。

世界政治地图分区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和世界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示意图,使学生能够在世界政区图上查阅出世界的主要国家,明确世界上的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明确区域划分的十三个分区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明确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识别国家之间的国境线,并学习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别方位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常识,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4.通过对世界组织的介绍和阅读各国的有关数据,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

的教材分析

“世界的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教材分设了两个标题。实际上,“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是不可分的,把它们分开叙述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重点不同。

世界的国家,着重国家的特征,强调国与国之间在领土大小、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方面的差别。这部分的重点落实到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教材中“读一读”的两个标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强调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国界和领土”则强调国家的主权。如何划分国界或领土的争端在国际关系上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教材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来说明: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教材给出了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上面有13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3个地区的名称、位置、范围必须熟记,并在图上落实,因为它是今后要讲的分区地理的基础。

世界国际组织,重点介绍了两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教材在编排上,各标题各有分工,又互为联系,从分到合。这种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教法建议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世界的国家,由于学生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国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读图,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六个国家的位置,以及小国摩纳哥和地区格陵兰。对于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必展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反映各国经济状况的图表和数据,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异。讲清“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中“南、北”特指的地理位置的意义和所代表的经济地位上的含义。强调我国在国际交往所持的态度: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对于“国界”和“领土”这两个概念较为复杂,但又是本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最好用边指图边看书边总结的方法。充分利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明确: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巩固所学的国界和领土的概念,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实际问题中去。

对于“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师可充分利用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图。由于有13个分区较为繁琐,又需要落实在图上,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式的指图快速抢答或者在图上填地区的名称。注意,要学生明确13个地区都分属哪个大洲。

对于重要的国际组织,首先应阐述建立国际组织的重要意义。由于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道德、民族等的差异较大,因此建立国际组织是非常必要的。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概况,可由学生阅读后,师问生答。这部分应补充一些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发挥作用的实例,如以巴冲突、联合国在南斯拉夫的维和行动,对非洲灾荒的人道主义援助等。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世界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

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

教学工具:

世界政区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

教学过程:

【导入】地球表面按水陆分布,可分为七大洲、四大洋;按热量、水分和植被的变化规律,又可分为不同的自然带。这些差异都是根据自然规律划分的。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居住在不同的国家的。世界上大约有190多个国家,你能举出你熟悉的国家和他们所在的大洲吗?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讲解。

【板书】一、世界的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

【提问】这是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你能按面积大小排列这几个国家吗?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吗?(利用世界政区挂图讲述,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千米,不足北京故宫面积的2/3;而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摩纳哥面积只有1.89平方千米,仅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一半。我们往往将这种面积非常小的国家称之为袖珍国家)

【板书】面积大小不同

【承转】各国人口也有很大的差异,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几个国家吗?

【展示】“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读出各国的人口数,对照世界政区图看着这些国家分布在哪些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60%分布在亚洲,这其中包括人口居世界第一、二位的中国和印度。世界上有一些国家的人口非常少,如面积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人口仅有2914万人,仅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40,而前面所提到的袖珍小国梵蒂冈和摩纳哥,人口分别仅有1380人和不足3万人)。

【板书】人口多少不同

【承转】同是人口大国的中国和美国,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如何呢?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就你所知,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呢?

指导学生阅读读一读中的资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归纳】全球发达国家仅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占绝大多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从地域分布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

【板书】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板书】政治制度不同

【讲述】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政治制度有何不同、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绝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时,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请同学朗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板书】地位平等

【承转】有国家就会有国界问题。什么是国界线?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哪几部分?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多少海里?划分国界线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让学生自学“国界和领土”这两段课文。

【归纳】国界是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1958年,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因此,国界确定了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管辖范围,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通常以山川、河湖或经纬线为界。

【展示】“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图。

美国与加拿大,阿根廷与智利之间分别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边界有一段以纬线为界,而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的东部与加拿大的边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阿根廷与智利则以安第斯山为界。)

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忐。看“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我们称之为已定国界,但也有少数国家之间有些地段的国界线没有划定,这叫未定国界。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法,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反对用武力和强权单方改变国界。

【承转】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显著,为了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即“南北对话”;而且也需要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互助合作,即“南南合作”。

指导学生阅读读一读中的资料:“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板书】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世界区域划分的十三个分区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以上我们了解了世界政区及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两类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从第八章起,我们将深入到各大洲及其主要国家,进一步了解世界地理的一些基本特征。为了便于进一步学习,按照地理位置及其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世界划分为以下13个地区。

【展示】世界区域划分图。

指导学生读出13个分区,并特别指出,北美地区与北美洲的区别。

【练习】学生在填充图册填注13个地区的名称

【板书】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

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

非洲: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欧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

美洲:北美、拉丁美洲

大洋州

南极洲

【展示】世界区域划分空白图。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13个地理区域。(可以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讲述】对世界13个分区的说明:欧洲的东部和北亚放在一起讲解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前苏联,人文地理因素相近。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人文地理差异大。注意欧洲的西部和西欧的区别。注意拉丁美洲的范围和含义。

【承转】由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引入联合国组织。

【阅读】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了解两大国际组织的总部、宗旨、机构设置等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分组展开讨论,并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辩论会,题目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好不好。

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世界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

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举出你熟悉的国家以及这些国家所在的大洲。

哪个大洲还没有国家,为什么?

【展示】世界政区图、世界上面积居于前六位的国家

【活动】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面积居于前六位的国家,它们分别位于哪个大洲?

【提问】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吗?

【展示】世界政区图——放大的局部政区图。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仅有0.44平方千米;还有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摩纳哥面积只有1.89平方千米。我们往往将这种面积非常小的国家称之为袖珍国家)

【承转】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些国家吗?

【展示】“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读出各国的人口数,对照世界政区图看着这些国家分布在哪些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60%分布在亚洲,这其中包括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而面积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人口仅有2914万人,仅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40。袖珍小国梵蒂冈和摩纳哥,人口分别仅有1380人和不足3万人。)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提问】举出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古巴,越南)

【承转】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就你所知,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展示】“世界人口和工农业等总产值的比较”扇形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工农业产值却仅是发达国家的1/5,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

【提问】你所知道的发达国家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发展中国家呢?

【展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分布对比的表格。

名称

经济水平

分布

发达国家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

较低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全球发达国家仅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占绝大多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地域分布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展示】南北之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南北对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

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提问】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讲解】二战前,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是英、法、美、日等国的殖民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这些地区经济无法发展。二战后,由于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纷纷宣布独立发展本国经济。

【小结】国家间不论大小、贫富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在此原则上我国提出“五项基本原则”,并以此作为外交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基本)、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助。

【讲解】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即领土:包括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本国的领土与邻国领土之间的界线即国界线。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通常以山川、河湖或经纬线为界。

【展示】“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图。

阿根廷与智利之间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阿根廷与智利则以安第斯山为界)

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边界有一段以纬线为界,而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的东部与加拿大的边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讲述】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志。

【展示】“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我们称之为已定国界,但也有少数国家之间有些地段的国界线没有划定,这叫未定国界。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展示】未定国界

【提问】你能在图上找到未定国界吗?看一看未定国界与国界线在地图图例画法上的区别。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国际组织图文资料展

目的:了解世界上各国际组织的作用等内容,增加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方式:

1、在本节内容学习完毕后,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各国际组织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用时一周。

2、将资料汇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筛选。

3、各小组将选出的资料设计成墙报,展示出来。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分,选出最优秀的墙报,用时一周。

4、各班级的最优墙报展示在学校的报栏中。所有获奖的同学均有小小的物质奖励。

世界文化之旅件教案模板


1教材分析一定二点三目标

一定一定最大范围承接奠定情感基础家庭学校国际方法

二点重点认识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难点对待文化差异的三种态度

三目标三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知识目标①领略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多样②对文化差异采取的正确态度加深对各个国家民族不同文化的了解①各民族文化不应标准化②各民族文化不应相互排斥③各民族文化应该相互沟通

21教法分析三个贴近学生教材生活

教法选择丰富多彩的文化(涉及面广趣味性强)和谐文化乐章(三种态度实践分析)活动式教学服从学生实际又能服从教材案例教学法服从生活实际产生情感共鸣

13学法分析二个结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学情思维活跃注意力分散对概念有接触了解浅学法直观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整理知识法

14教学过程分析教授导入结束

直接导入,一语中的

新课教授,主题精讲一、丰富多彩的文化学习背景上海世博会

新课教授,主题精讲一、丰富多彩的文化

新课教授,主题精讲二、和谐的文化乐章

洋儿媳:我的交往方式是国际标准。你要跟国际接轨。中国公公:见人就抱成何体统。外国人就是不正经。文化标准化文化排斥不同文化不应该标准化不同文化不应该相互排斥

发散性提问:中国公公和外国儿媳妇应该怎样相处?不同文化应该互相沟通

结束新课,情感感召世界文化之旅一、丰富多彩的文化舞蹈节日服装建筑美术工艺……归纳总结二、和谐的文化乐章文化不能标准化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民族特色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文化不能相互排斥尊重文化应该沟通相互学习

情感感召

感谢聆听!

世界的气候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掌握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

掌握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各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征。

能根据某地气温降水资料描述气候。

能力培养

通过对气温降水柱状图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视图、析图等用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特征。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以外的数据资料来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教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热带的气候类型

情境导入

出示四幅不同的热带自然景观图,这些不同的景观是由于不同的气候形成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课前热身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整体认识热带气候的分布。

教师讲述: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垢“五带”来称呼气候,但这样并不具体。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利用气温和降水来研究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

互动1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突出体现热带雨林的气候)

师:同学们试着表述热带雨林的分布情况。

生:分布在赤道附近。

明确: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互动2

师:下面我们利用图中气温、降水资料,来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先注意气温的高低和气温的变化怎样。

生:气温高,但变化不大。

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特点是:全年高温,在26摄氏度左右。

师:再看图上各个月份的降水量和年总降水怎样。

生:多数月份的降水多。

明确:全年高温多雨。

互动3

师:根据书中热带草原气候图,看看其分布怎样?

生: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明确: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互动4

师:下面我们根据图中的气温、降水,来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大家观察讨论。

生:全年高温,降水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

明确:热带草原气候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6-9月。

互动5

师:请同学们表达一下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情况。

生: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明确: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互动6

师:下面我们利用图中的气温、降水来分析季风气候的特点。

生:全年高温,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

明确: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互动7

师:学生根据下表填空。

气候分布气候特征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

达标反馈。

学习小结

内容总结:见上表

方法归纳:从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等图中获取地理信息。

世界是我们的初中教案精选


初中教师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什么样的初中教案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世界是我们的初中教案精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时间:2003年1月8日

题目:世界是我们的(畅谈理想)

目的:1.通过“畅谈理想”,以激发同学们更大的学习热情,为学习年的学习注入更大的动力。

2.培养同学们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的能力。

过程:

1、序曲——精彩的电脑动画:你的理想是什么?

2、亮相——主持人登台陈辞

3、诗朗颂——我们的理想

4、自由谈——你我未来的世界

5、记者问——问同学,问老师

6、小品——二十年后我们相聚在理想中的现代农场

7、结束语——主持人的话……让我们高唱“理想之歌”:《二十年后再相会》

成功之源:

总策划:黄晓薇、陈颖、老蒋;

主持人:陈颖、梁国举;

动画制作:(老师)郑毓祥、韦杰,(学生)李宗燕、覃仕迎、黄晓薇;

小品:编剧许德鹏梁国举

导演梁国举

演出梁国举许德鹏韩荣晖高翔黄黎明苏健老蒋;

诗歌:创作黄黎明危玉梅方平粟慧妍黄婧

朗颂黄晓薇黄黎明黄婧粟慧妍;

记者:李丽燕赵欢

附:活动方案、主持人开场白、诗歌和剧本

(活动方案)世界是我们的

(畅谈理想)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同学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理想,以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为学习年的学习注入更大的动力。通过这次活动,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的能力,以更好的面貌展现“文景阁”的风采。

二、活动准备

1、组织大家写“关于理想”的作文,调查了解同学们的理想;

2、组织写作小组,创作诗歌和小品;

3、选出小品演员、诗歌朗诵者及其负责人;

4、定好电脑课件制作人,并把有关“理想”的资料准备好,交予他们,以备制作课件;

5、安排小记者,明确采访问题及采访对象。

三、活动过程

㈠班会流程

1、序曲:课件展示,出示“文景阁”各成员的理想,引出话题;

2、诗歌朗诵;

3、自由畅谈;

4、小记者进行采访,对象为学生;

5、小品表演;

6、小记者进行采访,对象为老师。

㈡具体过程

1、展示“文景阁”成员有关“理想”的电脑课件,最后定格于“世界是我们的!”

2、主持人登台陈辞;

3、诗歌朗诵,分四节,每节一位朗诵者。内容为阐述自己的理想,有音乐贯穿全诗;

4、同学们畅谈理想,10~12人,阐述自己的理想及理想的来由等。自由举手,每位同学为1分钟左右的发言时间;

5、小记者出场,采访同学们,问题大致围绕“理想及理想的来由”,采访3~4位同学,共不超过6分钟;

6、小品表演,老师与学生同台表演;

7、小记者采访3位老师,问题围绕“曾经的理想和现在的工作”,共不超过5分钟;

8、主持人总结,喊出口号,同时课件转换至“我们的口号是——”班会结束!

四、活动建议

1、小品演员于双休日定好台词,须句句明确;

2、朗诵组四位同学于周一前练好朗诵,须有感情;

3、主持人于双休日准备台词,周一串词、演示;

4、课件制作小组周一找电脑老师要课件,于周一下午放学前将课件全部制作好;

5、周二下午全班配合,将整个流程演示一遍。200314

放飞理想

----主持人开场白

我们像绷紧的弓那样越弯越圆,时间在身边凝固成银色的碎屑。自爆般的“吱咯”声在耳边轻微作响。当我们终于离弦射穿了所有人的泪眶,直指辉煌。从没有一个班级会像“文景阁”这样让我们距离“理想”这二个字那么近、那么近……近得只能被震撼得流泪,被感动得颤抖!

“文景阁”里满是最直接的理想,最简单的理想,最普通的理想!这理想深刻在我们的每个细胞里,跟随着全身的血液流淌,跟随着心脏的跳动而张狂;这理想深刻在我们的每一个举动中,让我们抛弃一切累赘跃起空中,高高在上;这理想让我们像太阳一样灼烧在碧空下,每一个节奏都紧张异常!这理想带领我们感动,再一次感动,再一次感动!我们的血液滚烫,我们的手指冰凉,我们的眼眶湿润,咆啸在压抑的空间里回荡,我们的心情潮水般激昂,发出许久不闻的声响。我们渴望甩掉鞋子,追逐理想,追逐它坑洼的脚印,声嘶力竭地高喊,在烈日下蒸发我们的汗水,而这就像勋章一般,在身上闪闪发光。听风在耳边尖叫,叫得如此高亢,它一定是被我们吓得如此惊慌,让它惊慌,继续惊慌,这连我们都要燃烧一切的誓言,这连我们都要放逐一切的前奏。如果说我们在那片蓝天下幻想过什么,奢望过什么,期盼过什么,怀疑过什么,铭记过什么,这仿佛预示着我们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都只为了这两个字——理想!

让我们一起放飞理想吧!

主持人过渡词

T:我追求,所以我快乐,我有梦,所以我追求

L:我愿成为一名自愿者用我的一腔热情证明真爱充满人间

T:我愿成为一名旅行家用我坚实的脚步,行遍天涯海角

L:我愿成为一名农场主用我辛勤的劳动填充我丰收的乐园

T:我愿成为一位法官用我灼热的眼睛去审判世间的一切

L:嘘聆听这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

L:真正贫穷的人不贫穷,真正富有的人不富有

T:只要有理想即使身无分文,我们也富有

L:如果没有理想即使腰缠万贯我们也贫穷

T:同学们一定等不及想发表自己对理想的见解了吧!

T:岁月蹉跎时光流逝如果我们空有理想而不付诸行动我们将一事无成

L:十年后或许我们硕果累累或许我们一事无成

TL:请看看,十年后文景阁部分成员是什么样子

L:哦,老师也按奈不住寂寞,就请老师们说说他们对理想的看法

我们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什么呢?

我的理想是拥有自己的农场

在一片广袤无垠的现代农场里

金黄的土地弥漫着麦香

果子探出头来四处张望

动物们在原野上悠然闲逛

丰收的喜悦在人们嘴角飞扬

那里还有一座炊烟袅袅的农庄

在阳光映照下像城堡一样金碧辉煌

那是美丽热闹的农场

那是我憧憬的天堂

呼吸地里泥草的芬芳

让心情随着麦浪起伏飘荡

漫步在这座神话一样的天堂

让生命在绿色的旷野中释放!

(黎明)

我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旅行家

探索和冒险是我的所爱

环游世界是我的夙愿

小径旁摇曳的花朵为我导向

河水里游动的鱼儿为我护航

树枝上跳跃的小鸟为我歌唱

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为我照亮

在幽暗的密林里我自由的穿行

在广阔的草原上我尽情的奔跑

在宁静的乡村间我悠闲的漫步

在繁华的都市中我兴奋的游逛

伟大的万里长城

浪漫的埃菲尔铁塔

危险的亚马逊河

神秘的印加遗址

你们不是我旅途的终点

却是我的生命,我的辉煌

(粟慧妍)

我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非洲志愿者

绿树在您身上茁壮成长

花儿在您身上绚丽绽放

草原是那飞禽走兽的游乐场

您的人民虽因贫苦而哀伤

但他们终会勤奋努力积极向上

于是成为自愿者是我的理想

和其他自愿者一样

在非洲筑起爱的天堂

我要抚慰您心的哀伤

我要与您一同开采宝藏

带来医学一起为救助生命与病魔作战

传授科学一起为养护您的容颜而呼喊

为您服务是我不灭的理想

为到您身边,是我现在奋斗的方向·

(黄婧)

我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法官

我抬头仰望庄严的国徽

国徽下有我的家,我的战场

面对一切罪恶

我扬起庄严的目光

血液与灵魂一起灼热燃烧

几近疯狂

我要毁灭

那死水班的罪恶

呼唤出悲剧的真相

我就是法官

一个富有正义感

面对黑暗毫不畏缩的法官

我要将你罪恶的双眼蒙上

真诚的本性

法律为身体

让正义成为我们共同的心脏!

(黄晓薇)

我们都是文景阁的成员

我们都有远大的理想

蔡美玲的理想是当一名消防队员

李宗燕的理想是当一名网络警察

黄文湄的理想是当一名心理医生

曾广廉的理想是当一名游戏制作人

商昌妮的理想是当一名服装设计师

刘娜娜的理想是当一名基因研究员

周州的理想是当一名联合国科考队队员

郑如瑶的理想是去研究土地沙漠化

啊!这就是我们多彩的理想

我们绚烂的理想

我们美好的理想

我们远大的理想

理想就是一座难以攀越的高峰

需要我们以勇气和毅力去征服

理想就是一股清凉甘甜的山泉

需要我们用坚韧和耐心去找寻

理想就是布满荆棘的绝地

等待着我们用双脚踏平

理想就是波澜壮阔的大海

等待我们用智慧扬帆远航

当绯红的朝阳生起时

当美丽的鲜花绽开时

当香甜的果实成熟时

当热烈的掌声响起时

让我们一起高呼:

世界是我们的!

情绪的多重世界初中教案精选


课题教学目标1.明白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窗口”。2.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不同的情绪会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同的后果。3.认识人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情绪感受,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重难点重点:1、情绪的四种形式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难点:人们的情绪经常变化教学方法小品表演,事例分析,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会被一种说不清、摸不透的东西所困扰。它让你多愁善感,让你孤独无助,让你兴高采烈,让你豁达开朗……这神秘的东西是什么呢?欣赏漫画《下雨了》p35思考:遇到下雨,为什么有人欢喜有人忧呢?(二)、情绪的多彩世界:1、体验不同情绪:p36-37(1)、XX年7月9日至16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13日,会议经过秘密投票,北京第二轮胜出,取得XX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喜讯传来,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青海……全国一片欢腾。此时,我们感到。(2)、一个中学生被人欺负之后,回到家,书包一摔,两手握紧拳头,话也不讲一句,只是在房间里来回走……此时,这位中学生感到。(3)、XX年2月1日上午,美国各大电视台中断了正常节目,主持人以哽咽的声音播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突然解体,机体7名宇航员在天上工作了16个昼夜,离到家只差16分钟,现已全部遇难……此时,主持人感到。(4)、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11岁的王瑞获救前被埋在废墟下的缝隙里。乡亲们听到呼救声,找到铁棍撬压在上面的楼板,结果楼板动也不动。大家只能等着吊车来吊。王瑞在下面哭,渐渐地嗓子哑了,哭声弱了……此时,王瑞感到。大家阅读上述四则事例后,仔细体会上述情境中各种情绪,然后用恰当的词语加以描述:喜怒哀惧2、发给每组投影胶片或白纸,三分钟内完成,分四组列出的表现喜怒哀惧的词语,并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3、说一说:在幼儿园到中学,你的种种情绪体验:最开心的事情:最生气的事情最难过的事情最害怕的事情(三)、走进情感天地1、阅读p39李白的《江夏别宋之悌》和《早发白帝城》,说一说你有过类似的情绪变化的体验吗?2、你是如何划分下列词语的:喜悦、兴奋、垂头丧气、忧郁、兴高采烈、豪情万丈、愁眉深锁、踌躇满志、悲伤、洒脱、紧张、眉飞色舞、惆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3、p40面对演讲比赛,下列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四)、拓展:阅读故事《三气周瑜》谈谈你的感想。二次备课作业布置教学总结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359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