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合集。

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将为您解答疑惑,欢迎大家来到我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学难点一定要写到教案之中,才能更加清晰明了。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篇1)

初中品社课优化教学设计途径

广西崇左市一中

农正海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品社课堂教学设计在突出教学的主体性和课堂资源的多样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体现这一核心理念,就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一个师生互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初中品社课教学。

1.研究教材,了解学生。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所谓钻研教材,就是要把教材从各方面理解透彻,力求做到弄懂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能正确的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能通过教师的正确理解和指导学生去学习。

那么钻研教材要做好三点:(1)熟悉所教的教材。对每一课、每一节的内容都要正确理解,弄懂弄清。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教材的分析,掌握教材的中心思想,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只有这样才能组成正确处理和妥善安排,才能在教学中取到更好的效果。(2)掌握教材体系和基本框架。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思想体系,教师在备课时要理清思路,明确中心思想,弄清纲目,分清层次。才能把握每一节和每一讲述过程的连贯性,才能更好地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3)在不超过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的前提下把知识准备广一些、深一些。如教师在讲述民族精神的时候,除了讲清基本知识外,还可以把知识拓展到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爱国主义者的爱国精神。如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主人公—陈铁军、周文雍;《烈火中永生》主人公—江姐。他们面对死亡丝毫动却摇不了的爱国情怀等等。

了解学生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品社课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品社课教学根本需要。为此,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德育情况,如政治面貌、责任感、自尊感、及人道主义情感等;学生的智育情况,如学习兴趣动机、观察能力、记忆力等;学生的身体情况,如身高、体重、键康状况等;学生家庭情况,如父母工作、家庭收入、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上述内容,教师要全面了解,做出准确的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2.精心钻研教学中的“五个点”。

(1)要突出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在教材中属于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内容。要求弄清重点的涵义及其实际运用的价值,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正确掌握。如九年级《品社》(科教版)第一课—历史的足迹的重点是①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②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

(2)要分析难点。难点是学生难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它往往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等差异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上的难点,并采取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来解决难点。如九年级《品社》(科教版)第二课难点是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要掌握知识点。所谓知识点就是教材知识机构中所包含的概念、观点、原理、理论等教学内容。如九年级《品社》(科教版)第四课—《走向小康》的知识点有①我国的小康目标;②我国总体实现了初步小康;③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④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要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热点就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热切的问题或困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八年级品社《偶像与自我》(科教版)一课中,对于“追星”一事,教师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真实的“追星”经历,让同学们一起感受到“追星”背后的另一层面:浪费青少年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这种源自于学生的生活性案例更容易走近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喜欢。教师还可以联系当前社会发生的问题,如:汶川、海地地震,我国神七号成功发射,QQ与360的矛盾热点等等。

(5)要把握有关概念原理的联系点。所谓联系点,就是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原理之间的相互制约。通过揭示内在联系,使学生已知向未知过度,并在联系中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

3.探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1)用直观教学法讲清概念。直观教学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学平台运用非常广泛的现在,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出更多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课本所提到的基本概念。方法有:①归纳抽象法。②层次分析法。③举例说明法。④比较法。⑤图表法等等。

(2)用讲授式教学法讲清原理:讲授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原理,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

(3)用启发式教学法掌握规律。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了师生双方的感情交流,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品社课教学要跟上现代教育,必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应用教学课件,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品社教师只有在认真刻苦钻研教材弄清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清教学思维,熟悉教材精神,才能真正搞好教学设计。如果教材精神,教材中的概念以及原理含糊不清,必将导致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的失败。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品社课堂教学设计在突出教学的主体性和课堂资源的多样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体现这一核心理念,就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一个师生互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初中品社课教学。

1.研究教材,了解学生。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所谓钻研教材,就是要把教材从各方面理解透彻,力求做到弄懂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能正确的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能通过教师的正确理解和指导学生去学习。

那么钻研教材要做好三点:(1)熟悉所教的教材。对每一课、每一节的内容都要正确理解,弄懂弄清。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教材的分析,掌握教材的中心思想,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只有这样才能组成正确处理和妥善安排,才能在教学中取到更好的效果。(2)掌握教材体系和基本框架。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思想体系,教师在备课时要理清思路,明确中心思想,弄清纲目,分清层次。才能把握每一节和每一讲述过程的连贯性,才能更好地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3)在不超过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的前提下把知识准备广一些、深一些。如教师在讲述民族精神的时候,除了讲清基本知识外,还可以把知识拓展到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爱国主义者的爱国精神。

了解学生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品社课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品社课教学根本需要。为此,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德育情况,如政治面貌、责任感、自尊感、及人道主义情感等;学生的智育情况,如学习兴趣动机、观察能力、记忆力等;学生的身体情况,如身高、体重、键康状况等;学生家庭情况,如父母工作、家庭收入、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上述内容,教师要全面了解,做出准确的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品社课教学要跟上现代教育,必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应用教学课件,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品社教师只有在认真刻苦钻研教材弄清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清教学思维,熟悉教材精神,才能真正搞好教学设计。如果教材精神,教材中的概念以及原理含糊不清,必将导致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的失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篇2)

文/郭秀清 【摘 要】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前提和保障。教学设计实效性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能够让学生得到收获,学到知识,品位成功,得到心灵的净化。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实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设计一堂课的精髓所在,集中了老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理论思维和艺术创造。一堂成功的课,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关键是让学生学习到所具备的知识。可见课堂教学之初,教师要有全面的备课环节,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各种突发状况,要有严密的预见,防止学生突发的问题。可见,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老师长期的积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得到收获,怎样设计高效思品课堂的达成,怎样成功的上好每节课。个人认为要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从各个环节吃透、理解透彻,力求把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口熟于心;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能客观的把握知识的衔接;思品课堂最重要的挖掘教材所要挖掘的中心思想,能通过中心思想指导学生今后怎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钻研教材要做好三点:(1)熟悉所教的教材。对每堂课的内容都要正确理解,提前掌握熟悉,课前做好教材的分析,掌握教材的中心思想,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等。(2)牢固掌握的基本框架和体系。每一篇课文都在教学生怎么做一个思想好的人,思品是将品德贯穿于始终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脉络清晰,中心明确,层次清楚。只有这样准确才能把握课堂节奏的连贯性,才能更好地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理论传授给学生。(3)可以结合教材,把讲解的知识准备广一些、深一些。如教师在讲述民族团结的时候,除了要讲清基本知识外,还可以结合当前的民族教育理解我们都是大家庭的一员。结合当前的昆明事件,乌鲁木齐火车站爆炸事件,说明平安是福,分裂是祸,把知识拓展,教给学生爱国精神。

当前学校教学要把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根本需要。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简单说就是懂学生。为此,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德育情况,如对社会的责任感、自尊感、及人道主义情感等;学生的智力情况的发展程度;还有学生的身体情况,比如身高、体重啊、是不是健康等等状况要摸索到位;最后是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要了如指掌,如父母工作、是否是留守学生,家里是否有大人看管,每年的家庭收入怎样、父母子女之间感情是否正常良好。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最好是能够有学生父母的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地将教学设计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合作讨论,组织活动形式

初中思品是一门学生学科,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要使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将成为最具实践价值的三种学习方式。讨论是具有合作性和交流性的课堂探究形式,追求师生的平等对话,我们实施课堂讨论的目的是给了学生一次平等的、双方平等交流的机会。

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中,我们要能够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的积极性,剖析每堂课的寓意。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我决定讨论伙伴,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充分理解学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能得到讨论成果的有效性。学生再此过程中,心态放松,收获颇多。课堂上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意义,在讨论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考能力。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就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体验学习贯穿始终的进行教学设计。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能让学生主体“动”起来,“活”起来,并且“动”得充分,“活”得快乐,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时应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知路线。在教学“情绪的含义”一文时候,老师曾这样设计提问:“心情愉快是我们同学深刻的心理现象,请问你心情舒坦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哪个同学能够结合自己的情况说下自身的体会?还有当同学们受到委屈或生气的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就会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什么时候心情舒畅,什么时候是沮丧的心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变化。教师课堂上这样的设计,学生对“情绪”的理解就不会局限于书本,而是敞开自己的心扉,有自身的体验与感受,这样的感受是不是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呢。此外课堂教学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充分利用活动课,比如介绍自我啊,60秒演讲,给同学讲故事等谈话沟通,促进学生的口才训练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赞许的目光,多表扬少批评,目的是使学生找到自信,克服胆怯和恐惧心理。同时,活动课要让一些勇敢的学生打打头阵,充分利用这部分学生敢想敢说的性格,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通过一系列训练,学生相得益彰,活动课学生放得开了,思想品德课的魅力就会逐步呈现出来。

四、锤炼语言,增强设计生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时机,在恰当的场合,用巧妙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使他们在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比如,在学习市场有关的内容时,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笑话:热闹的街市里,有很多小贩在吆喝。其中有个商贩在卖刷鞋的刷子,在其旁边还立了一块黑漆木板,上书四个大字“包不脱毛”,人们看了他的广告,纷纷掏钱买了刷子,小贩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一天以后,这些买刷子的人纷纷拿着脱毛的鞋刷找小贩论理,说:“你木板上不是写的包不脱毛吗,现在脱毛了,把钱退给我们吧?”这个时候小贩理直气壮地说:“你们把木板上的字倒过来念念看。”因此,作为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要有歧义。谚语、诗词、成语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寓意深远。我们老师在思品课中要正确地引用,教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师还要多给学生讲一些谚语故事、哲理故事,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样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真正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道德的提升,心灵的净化。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德育为先,教会学生怎么做人。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品位,高尚的人,必须一切以学生为主,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关心和爱护学生。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提升,不断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思品课,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真正达到优质、实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秉承新课程的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篇3)

广西崇左市一中

农正海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在突出教学的主体性和课堂资源的多样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体现这一核心理念,就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一个师生互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1.研究教材,了解学生。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所谓钻研教材,就是要把教材从各方面理解透彻,力求做到弄懂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能正确的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能通过教师的正确理解和指导学生去学习。

那么钻研教材要做好三点:(1)熟悉所教的教材。对每一课、每一节的内容都要正确理解,弄懂弄清。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教材的分析,掌握教材的中心思想,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只有这样才能组成正确处理和妥善安排,才能在教学中取到更好的效果。(2)掌握教材体系和基本框架。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思想体系,教师在备课时要理清思路,明确中心思想,弄清纲目,分清层次。才能把握每一节和每一讲述过程的连贯性,才能更好地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3)在不超过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的前提下把知识准备广一些、深一些。如教师在讲述民族精神的时候,除了讲清基本知识外,还可以把知识拓展到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爱国主义者的爱国精神。如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主人公—陈铁军、周文雍;《烈火中永生》主人公—江姐。他们面对死亡丝毫动却摇不了的爱国情怀等等。

了解学生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品德课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根本需要。为此,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德育情况,如政治面貌、责任感、自尊感、及人道主义情感等;学生的智育情况,如学习兴趣动机、观察能力、记忆力等;学生的身体情况,如身高、体重、键康状况等;学生家庭情况,如父母工作、家庭收入、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上述内容,教师要全面了解,做出准确的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2.精心钻研教学中的“五个点”。

(1)要突出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在教材中属于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内容。要求弄清重点的涵义及其实际运用的价值,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正确掌握。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科教版)第一课—历史的足迹的重点是①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②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

(2)要分析难点。难点是学生难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它往往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等差异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上的难点,并采取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来解决难点。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科教版)第二课难点是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要掌握知识点。所谓知识点就是教材知识机构中所包含的概念、观点、原理、理论等教学内容。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科教版)第四课—《走向小康》的知识点有①我国的小康目标;②我国总体实现了初步小康;③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④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要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热点就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热切的问题或困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八年级思想品德《偶像与自我》(科教版)一课中,对于“追星”一事,教师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真实的“追星”经历,让同学们一起感受到“追星”背后的另一层面:浪费青少年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这种源自于学生的生活性案例更容易走近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喜欢。教师还可以联系当前社会发生的问题,如:汶川、海地地震,我国神七号成功发射,QQ与360的矛盾热点等等。

(5)要把握有关概念原理的联系点。所谓联系点,就是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原理之间的相互制约。通过揭示内在联系,使学生已知向未知过度,并在联系中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

3.探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1)用直观教学法讲清概念。直观教学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学平台运用非常广泛的现在,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出更多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课本所提到的基本概念。方法有:①归纳抽象法。②层次分析法。③举例说明法。④比较法。⑤图表法等等。

(2)用讲授式教学法讲清原理:讲授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原理,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

(3)用启发式教学法掌握规律。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了师生双方的感情交流,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跟上现代教育,必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应用教学课件,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在认真刻苦钻研教材弄清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清教学思维,熟悉教材精神,才能真正搞好教学设计。如果教材精神,教材中的概念以及原理含糊不清,必将导致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的失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篇4)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反思

一、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

曾经以为,教学设计就是写教案,最多也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把一些地方写得详细些,把内容弄得精彩些。但在这次国培中有些明白了: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如何最有效的向学生传播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正确方法、养成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从一节课中有所收获的整体设计。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设计更显出了其特点,要更多地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教学设计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它更是关于教学的说明,我简单的理解为:教学设计在于重点要说清楚为什么这么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要注重集体备课。

要设计出一堂好的课,是很不容易的,我也终于明白了学校为什么要求要集体备课了。要把每节课的每个步骤都认真的去设计,不是一个人能完成得好的。需要全组老师在一起不断的商讨,共同的努力,从重难点的确定、突破方法、从课的导入、目标的达成、从找资料、到制作等等,都经过几次集体反反复复的讨论、修改。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作用,仅依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有时甚至会出现知识错误。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倡导“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既彼此交流了情感,又能引发参与者的智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让学生自主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让学生自主体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学生中的优秀典型是学生最熟悉的榜样,是全体学生观察分析良好行为的活榜。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总感觉老是在牵着学生走,偏要想学生要配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问学生答,在教学中,还是有些保守,太注重自己讲述的,没有真正做到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没有体现出所设计的很多理念。自己忽略了最重要的对象——孩子。

四、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的巨大的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行为,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新课改也强调:“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好的教学设计,还要在课堂上实施好。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善于与学生交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要会“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课堂上应及时注意学生的表情,从而判断出学生对自己的课是否满意,若学生出现厌倦、烦燥情绪,教师还一味地讲下去,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出现紧张,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语言或提问方式等等,从而达到师生和谐的课堂。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寡言、不爱表达、甚至内向怪癖的学生,对他们要多鼓励、多给予参与的机会,慢慢调动他们的情感,从而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形成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课堂。

五、要注重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学生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学习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学习行动。课堂反思,不仅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学习中,让教师的主体性率先得到发展的同时,学生主体性更要充分发挥。因此通过反思,要求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反思不仅要“照亮别人”更应“完善自己”。因此反思是学生自我成长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我和学生在整个课堂上感觉快乐吗?这堂课对于双方来说上得有价值吗?这堂课的活动效果和我原来想象的一样吗?有没有让我觉得特别满意或不满意甚至遗憾的地方?”这种教师自我情感体验的反思,更能带动教师对教学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机制、教学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教学中出现的亮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启示?”“怎么会不尽人意?问题在哪里?”„„ 其次,可以从同行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反馈来做出评价。借助其他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进行反思,可以客观冷静地分析、审视自己的教学,这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学最优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篇5)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紫荆学校

陈爱彬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我申报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是师生共同经;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学;激荡起创新的激情,领悟出教学艺术的魅力;在这种教育思想下,课堂教学应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在新的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我申报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微型课题于2017年6月由凤翔县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FXXKT-2017-063。根据计划安排,现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每一课堂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教师人格、学问、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体现了教师的创造价值和人格魅力。

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学目标不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与学法指导;教师以填鸭式的满堂灌代替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简单划一;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枯燥无味,理论与实际脱节;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教学手段陈旧呆板,以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应付一堂课等等。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妨碍了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发挥与实现,与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技术,优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与传统教育思想相比较而言,新课程下的教育思想体现以下的变化:一是教师的角色在变。教师在教学中转换自己的角色,已开始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的身上,教师的激情、个性和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二是教学行为在变。教学从传统的“赶鸭子”满堂灌走向“放鸭子”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在学好教材的同时又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超越教师,课堂师生激情四溢,民主和谐,新课程理念已转化为教师追求理想课堂的动力;三是学习方式在变。主要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课堂教学充满悬念,充分让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让学生的潜能如花绽放,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四是课程观念在变。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课程是体验,课程是对话,课程是发展资源,凡是对学生有影响、有教育意义并能促进学生成长,或说能够滋养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简言之:社会即课程、环境即课程、生活即课程;五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在变。我们从教师在已有的心理学、教育学和专业知识,积极学习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构思与设计、课程的整合等,教师的教学视野在拓展,教师的知识品位在提升,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起创新的激情,领悟出教学艺术的魅力。

在这种教育思想下,课堂教学应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是要打破传统课堂的壁垒,能够制造课堂的热能效应,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拓展学习的外延,让学生不断积累文化,积淀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也就是说,教师应给知识注入生命,让知识盥洗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使生命变得厚重。因此,每一节课都应该“形神不离”、“情韵相映”,以“情景”为亮点,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周围世界”为源泉,通过创设和沉浸一种优美、智慧富有情趣的意境,将知识教学镶嵌在情景中,带入到艺术活动中,课堂成了虚拟的智慧宫、科技园、新闻发布会、外交舞台、演讲厅和挑战平台。并从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感悟到,课堂是“阳光地带”,课堂是“动感地带”,课堂也是“情感地带”。真正做到师生民主、互动、和谐的关系,共同打造富有激情的理想课堂。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在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创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探索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探究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及优势;探索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探究教学法”的操作环节;探索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探究教学法”的基本策略及要求等。并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乐于探究的习惯,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1、理论背景

作为一名农村思品课教学工作者,在农村中学任教十余年来,身为一线教师对学生的现状有所了解。大多数农村学生不喜欢上思品课是因为在教学方法上,老师重知识灌输;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在学习评估上,重智力、轻态度,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而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情景教学法在思品课堂的应用增多,情景教学法在思品课中的应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因而应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情景成为课堂的抓手,让学生接触情景,感悟情景,享受情景,让学生在接触中了解,在感悟中品尝,在享受中升华。鉴于此,我提出“思品课情景教学法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希望能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

思想情感,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要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教学的过程性、体验性,要在学生亲身经历中,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整合。以上理论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情景教学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心理学原理认为 : 学生的心理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心理发展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情感是催化剂,是促进其他因素转化的动力。情感是学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而情景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我校学生现状分析

农村学生普遍不喜欢上思品课,因为是在教学方法上,老师重知识灌输;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在学习评估上,重智力、轻态度,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我校教师在有关情景教学方面也有过零星的、点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但没有以理论高度系统地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此,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课堂教学情景创设中分散的、零星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情景教学教育理论体系。

3、同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综观近几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情景教学的研究,大多从理论层面切入的为多,而从实践的层面,如何引导一线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将情景教学真正落实在课堂中,使之常态化,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能力提高的一种常用教学模式,研究得还比较少。思品课情景教学与学生个人成长已逐渐成为当今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探究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及优势的研究(1)研究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探究教学法”的基本特征。(2)研究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探究教学法”在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乐于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2、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探究教学法”操作环节的研究(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本环节探究

如何合理运用故事、动画、漫画歌曲等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想问”欲望,提高学生“会问”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展示情境、探究体验。

教师将上述情境逐步展开,不断设置新的两难问题,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自我质疑,对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允许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对老师出示的材料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问题,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充分肯定,并逐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

(3)提炼理论、领悟道理。在情境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平等、民主对话交流适时将案例事实或学生的回答提炼到理论层面,让学生在探究、体验的同时领悟道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成完美人格的重塑。

(4)质疑创新、小结点题。

在情境探究的过程中或完成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答疑,引导学生有所创新。最后,教师要作课时小结,点明课题。这一步既是对材料分析的深化,又是对探究成果的检验,帮助学生敢于创新。

(5)行动操练、学会应用。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归宿。教师可设计一些富有情境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探究、行动操练,学会应用所学原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理念,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之目的。

3、初中思想品德“创设情境教学法”基本策略及要求的研究 研究“创设情境教学法”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习惯等方面的基本策略和实施“情境探究教学法”对师生的基本要求。例如: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如何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使教学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如何使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工具提高教学实效;如何使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宽容的氛围中探索和发展等。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7.4——2017.8理论学习、资料查询,组织选择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研究教师,做好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预期阶段成果: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2、实验阶段:2017.9——2018.4实施研究计划,进行教学研究,积累相关资料。预期阶段成果:阶段性小论文。

3、总结阶段:2018.7——2018.8,收集整理过程资料,总结研究成果。预期成果: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参与推进新课程改革,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同时参加本课题实验研究的成员都热心于本课题研究,且素质好,业务能力强。

2、我们经过近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对初中思想品德“创设情境教学法”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法能较好地完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3、加强科研理论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写出教学心得及学习体会

七、课题研究小组及分工

1、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陈爱彬(凤翔县紫荆学校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师政教主任)组员:

闫红军(凤翔县紫荆学校教师)李明亮(凤翔县思想品德教师)

2、课题主要分工:

陈爱彬负责:⑴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⑵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交流会议 ⑶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与工作报告(4)对课题研究进展进行不定期督导与汇报(5)档案资料的统计与管理。

闫红军、李明亮:主要研究(1)思想品德(政治)堂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与方法。(2)思想品德(政治)课堂教学中情境的运用策略。(3)思想品德(政治)情境有无价值的评价策略。(4)研究过程性科研成果的汇编等编辑整理任务。

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具体的研究活动。及时收集整理研究成果,撰写案例、反思、论文等。

八、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三)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

(四)课题研究资料汇编(案例汇编、教学反思、优秀课例、获奖证书等资料)

(五)围绕课题形成论文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5098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