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加减法的教案

时间:2024-06-22

加减法的教案九篇。

出于您的愿望我们精心编辑了“加减法的教案”,非常感谢您的到来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新的启示。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教案是教师教学信息化的具体体现。

加减法的教案 篇1

教案检查评语是对教师教学工作中教学设计的评价,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分数加减法教案评语,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撰写教案普遍比较认真。

教案规范、详细,教学目的明确,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情感目标,还有德育目标。

重难点突出,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并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有创意,知识联络图文结合。

作图非常规范,非常漂亮,还有课后小结。

作业批改“勤”,多达67次,全批全改。

不仅批改了作业本,改错本,而且把单元训练习题也全批全改。

在全批全改基础上给每位学生的每次作业都作有简短评语。

作文批改比较规范,有旁批、有总批、有分数。

老师作业批改较勤、次数较多。

注意用不同的色彩强调语句中的重点,一目了然。

教案非常详细,结合时政,有大量的文字叙述。

教案格式规范,一笔一划书写很认真,很漂亮。

布置作业量适度,批改规范,没有漏批现象。

用色统一,形式美观,及时复批。

作业本保存完好,错题有复批。学生书写工整。

作业书写规范整洁,格式新颖,批语有鼓励性。

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有特色。

拓展阅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备课稿

第 3 课时

课题

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3、计算能力与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数学应用能力训练

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学法指导与习惯养成

1、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任务及要求

第一环节

精彩5分钟

口算练习(小组完成)

第二环节

学习任务与要求

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第三环节

自主学习

尝试探究

学生自主探索P110页例1,如何求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怎样列出算式?

第四环节

交流反馈精讲指导

1、合作交流,探讨“ + ”的算法。

2. 合作交流,探讨以下几种方法,并集体评价。

① + =+ = =

② + =+ =

③ + = = =

1. 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2. 合作交流,探讨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1) 如何比较 和 的大小

(2)要求 比 多多少,怎么计算?

(4)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减?

4.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是否相同。

过关检测

1 . .完成课本第112页“做一做”和第113页 1--4题。

2. 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 = ( ) + = ( )

- =1 ( ) - = ( )

3 . 计算下列各题。

+ = - = - =

3. 解决问题。

(1)修一项工程,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甲队每天比乙队多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w

(2)学校运来一堆沙子。砌墙用去 吨,修跑道用去 吨,一共用去了多少吨?

思维训练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 + + = + + + + =

反思

反思教师

加减法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数字“0”,并且熟悉0——5的排列顺序;

2、通过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0”的含义,在情境体验中理解并且能够熟练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0”的含义,在情境体验中理解并能够熟练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0”的书写。

教学用具:幻灯片数字卡片算术卡笑脸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请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来到咱们的课堂上,大家欢迎吗?(欢迎),老师还特别准备了他最爱吃的桃子。桃子的个数比1多,比3少,请同学们帮小猴子猜一猜,桃子有几个呢?(3个)

师:(出示课件小猴吃桃)对,就是这两个又大又红的桃子,看看小猴子的表情,他会做些什么呢?让我们继续接着往下看。(播放动画小猴吃桃)谁愿意把你看到的在咱们全班内说一说。(指名说)

二、探究新知

1、在活动中体会“0”的含义

(1)理解“0”表示什么都没有的含义

师:(出示幻灯片小猴吃桃过程)看!盘子里有2个桃子,用几来表示?(指名说2人)(课件“2”),猴子吃了1个,还剩下1个桃,用几表示?(课件“1”)他又吃掉了1个,盘子里一个桃也没有了,用几来表示呢?(课件“0”)强调什么都没有用“0”来表示。

小结:你们知道的真多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0”(板书:0的认识),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1、2一样,也是一个数字。

游戏:猜硬币(听一听、猜一猜,看看用数字几来表示?)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用“0”来表示?(小组合作完成)

(2)理解“0”表示起点的含义

(出示课件直尺)认识它吗?(......)你从直尺上发现了什么?上面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在直尺上,0在最前面,在第一个刻度线的下面,表示起点。

2、“0”的写法

师:我们认识了“0”,你觉得它像什么呢?(鸡蛋......)想知道怎么写吗?(播放课件)你想写吗?(师在田字格中边写边解读,学生书空)→在桌上写一写→描红→继续播放课件:写0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同桌之间讨论)→在田字格中写2个→同桌之间互评。

3、有关“0”的加减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0”,还写了“0”,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0”的加减法吧!(板书:和0有关的加减法)

(1)得数是0的减法

出示课件小鸟图,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引出算式(板书:3-3=0)

将两个笑脸送给学生,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列式(板书:2-2=0)

请学生列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板书算式)

齐读算式,发现规律:相同两数相减得0.

(2)加法

出示课件青蛙图,师质疑,学生解疑,师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请列式。(板书:4+0=4)

0+0=5+0=(你愿意算哪道?为什么?)

齐读算式,发现规律:一个数和0相加,还得这个数。

(3)一个数减0的减法

出示算数卡5-0=(师):你们知道5+0=5,那5-0=呢?(指名说)

4-0=3-0=

齐读算式,发现规律: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4)小结:

我们认识了“0”,还能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现在就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吧!

看图读数;(鱼缸里鱼的数目)

数字宝宝排序;(0、1、2、3、4、5)

看笑脸,列算式;

开火车→抢答算术卡

出示课件兔笼,得出结论: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4、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光认识了“0”,知道了“0”的多种含义,还知道了怎么写“0”,最重要的是能够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其实,“0”还有很多奥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有关“0”的知识。

板书设计: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3-3=04+0=05-0=0

2-2=00+0=04-0=0

1-1=05+0=53-0=0

加减法的教案 篇3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复习5的组成。

三、出示直观教具。

四、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五、玩“谁最快”游戏。

六、书写算式。

七、教师进行小结。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文档为doc格式。

加减法的教案 篇4

9—3=6(只)6+2=8(个)8—3=5(只)

五、小结收获,渗透联系

师:这节课我们帮小动物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也收获了许多知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观察,动脑思考,做一个有心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说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看图列式及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因此本节课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征,我整节课以故事来贯穿。如学习小鹿图后,我以小白兔采蘑菇引出并教学了蘑菇图,之后,我又结合白鹅图和猴子图情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又巩固了新课,同时我还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数学魅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并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所在。因此,整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异常兴奋,同时也掌握得较好。

但在练习中,我发现仍有个别学生出现对所求问题还是理解不透,把问题作为条件去减,所以今后的教学中是应反复强调对图意的理解和说明。

加减法的教案 篇5


数学中的分数加减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分数的加减法涉及到多个概念和步骤,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分数加减法课件。


一、背景介绍


分数加减法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有实际应用场景,又有抽象概念的含义。通过分数加减法,学生可以培养对数的认识和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件设计


1. 标题与目标概述


课件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课件的内容,如“分数加减法课件”。接下来应明确课件的目标,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步骤。


2. 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


课件的第一部分应简单明了地介绍分数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法则,如分子、分母的含义和如何比较分数大小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分数加法


课件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通过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来演示。例如,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分数的加法具象化,让学生看到实际的分数加法运算过程,加深他们对分数加法的理解。


4. 分数减法


课件的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分数的减法运算。同样可以通过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来演示。例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分数减法的步骤和技巧。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分数的倒数和转化为同分母进行减法运算。


5. 综合训练


课件的最后部分应设置针对分数加减法的综合训练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运算能力。可以设计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以不同的难度级别来适应不同的学生水平。


三、使用效果


通过生动、详细和具体的课件,学生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课件中的图文并茂和实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概念和运算模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分数加减法课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生动、详细和具体的设计,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分数加减法课件应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分数加减法这一重要概念。

加减法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试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试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30页的例题图。

1、出示问题(1):小军买3个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1、分析第一步求到的是什么。

3、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提问: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4、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这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板书:

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板书:5×3+20

5、比较分布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异同处。

6、小结:

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去加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而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2、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四、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反思:

虽然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某些概念性的知识需要教师传授、示范的我认为还是应该由教师引领着来学习。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混合运算,格式的要求非常重要,我认为必要的示范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脱式运算的格式我采用了教师示范的方法,把完整的格式板书给学生看。

加减法的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5以内的物体个数,理解并掌握数字1-5的含义。

(2)通过实物操作,初步感知并掌握1-5之间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2)通过生活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1-5各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以及1-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难点:通过具体实物操作,抽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在生活中应用。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含有1-5个物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数一数,引出课题。

认识1-5:

(1)出示实物,让学生逐一数出数量,认识数字1-5。

(2)结合手指、积木等实物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每个数字代表的数量。

加减法教学:

(1)通过“拿走”、“增加”等动作,引入加减法概念,如从5个苹果中拿走1个,剩下几个?再增加2个,一共多少个?

(2)利用教具进行分合活动,比如用小圆片代表数量,通过组合与分解的过程,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实践应用: 设计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1-5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如“班上有5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现在有几个?”等。

小结与作业: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如在家数家中的`物品,做简单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互动、个别提问等方式,实时关注学生对1-5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提升数学素养。

加减法的教案 篇8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布置作业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加减法的教案 篇9

我今天执教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

二、说教材。

本单元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含有两步计算的整数混合运算。本课以小朋友购买学习用品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的运算顺序。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式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说教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1.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出示30页的主题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一: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学生在解答时,习惯会用分步计算,教师在组织交流时,重点是让学生说清楚每个算式的含义。

2. 认识综合算式:在学生列出两道分步算式的基础上,教师直接介绍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道两步的算式(板书:3×5+20),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1.讨论列出的综合算式要先算什么?

的左边,算式上下要对齐、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

3.比较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揭题。

【这段教学内容重在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并初步掌握用递等式表达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上。】

活动三:研究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出示问题二: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寻找资源,估计学生会出现的资源:

3.全班交流:

层次一:出示两种综合算式:50-18×2和18×2- 50,引导学生思考在列综合算式时,哪个钱数应做被减数?哪个钱数做减数?从而得数正确的算式:50-18×2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从而得出正确的算法。

【本环节重在运算顺序的教学上,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要先算乘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本题重点是让学生说运算顺序,以及练习递等式的格式书写上。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本题是改错题,重点是巩固运算顺序。

3.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比一比、算一算,

3.补充:把下面的分步计算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并说说运算顺序。共三组题:①17×3=51 51+20=71 ②7×8=56 84-56=28 ③3×20=60 32+60=92。我是把想想做做第4题进行了重组,因为本课把两个一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也是一个重点,我想通过这题,让学生体会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也是对问题一的一个巩固。

4.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本题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巩固运算顺序。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板书设计: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6749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