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幼儿园教案

建构船的教案

时间:2024-09-04

建构船的教案汇集10篇。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有了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建构船的教案汇集10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建构船的教案 篇1

教学

1、了解跳棋的基本规则。

2、培养对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

跳棋一副,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小们,上节课我们了跳棋,你还记得跳棋有几部分吗?这节课我们来下跳棋,现在我们来看一段教学视频,看哪位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把跳棋的规则都记下来了。

二、 观看教学视频

1、学生认真看教学视频,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长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

4、教师下跳棋的基本规则。

(1)胜负判定:

首先将所有棋子按照游戏规则移至正对面的圈栏中,即为优胜!

(2)走子规则:

玩家每次只能移动一枚棋子;移动的方式可为一格,或数格跳跃。 “移动一格”是指棋子可在相邻六个方向中,任选其中一个以移至隔邻的空格。“跳跃”是指在同一条线上,一个棋子跃过隔邻的棋子到另一边的.空格中。在“跳跃”的过程中,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连续进行。

(3)游戏规则:

游戏人数2、3、4、6人;2人、4人或6人游戏时与互为对角线的一方对抗,3人游戏时,相互间隔排列进行对抗。

(4)跳棋的基本规则:

1)游戏人数: 2 , 3 , 4 , 6 人

2)你的营区:起初你 10 颗棋子的放置位置,是一个正三角形

3)你的目标:你的 10 颗棋子要离乡别井,连走带跳奔向对家,完全占领正对面的营区

4)入营:棋子进入目标营区

5)走子:只能一步走

棋子可六个方向走动,每步只能达到相邻的空位上

6)跳子:可以连续跳

一子跳棋规则:隔一个棋子可以跳!

7)空跳棋规则:像跷跷板一样,一个棋子在中间,两旁有相等的空位,就可以直接跳到对称位置上!

三、课堂

这节课你有什么?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园跳棋教案。跳棋是我们男女老少都很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我想很多幼儿对于跳棋都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们可以一点点的慢慢教会他们一些跳棋技巧,最后将它们串联起来,让幼儿们进行一场跳棋。

建构船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形体拼接的方法建构表现桥的基本特征。

2、乐意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雪花片以及半成品、场景

活动过程:

1、欣赏幻灯,感受桥的结构:

(1)“小朋友们,前两天我们一起参观了长干桥,它是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幻灯,引导幼儿观察桥的结构及不同形态,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教师小结桥的构成部分,帮助幼儿熟悉桥的各部分名称及形态。

桥是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上部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包括桥墩和桥台。

2、尝试设计建构美丽的大桥:

(1)“今天,我们都来用雪花片为秦淮河重新造一座桥,你想插什么样的桥,和谁合作,怎么插?”

(2)幼儿自由交流表达想法。

教师:“谁愿意介绍你和谁合作,你插什么?”

(3)幼儿建构,教师观察.

观察指导幼儿协商分工,合作设计建构。

鼓励幼儿大胆建构,表现桥的基本特征。

3、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1)“谁愿意来介绍你建构的桥,你是怎么插的?”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4、延伸:

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尝试建构立交桥

建构船的教案 篇3

对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评析

摘 要: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技术界以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成果出发就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局限性和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两个方面进行评析,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理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模式 评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技术界以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笔者以为,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林林总总,纷繁复杂,为了寻求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其发展的脉络,促进教学设计理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现有的基于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作一评析。

一、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成果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不同的学者从各个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乔纳森提出了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模型和美国学者威尔森描述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程序;国内何克抗先生首次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和刘世清等人提出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等。

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但近年来在教学实践尤其是教学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倘若我们暂不考虑教学设计模式的分类标准和层次关系,单就其名称看主要有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学习,(网上)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研究型学习,情景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通过这些名称各异的教学设计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基于问题解决、学生自主探索、社会化和情境化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虽名称各异,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反映了教学设计由注重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局限性

许多学者在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时候,已清楚地认识到其容易产生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的办法。如何克抗先生在其《教学系统设计》一书中指出,“以学为主的ID理论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应引起我们的警惕”(注:何先生所说的误区是: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指导、忽视自主学习设计和忽视教学结构设计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何先生提出了“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或“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笔者以为,这种模式在理论是可行的,对我们实践操作的指导意义也很大,但直接用于实践教学却难以得心应手。其中既有教学设计的原因,也有实际教学的原因。1、教学设计的原因

(1)教学设计理念的问题

我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总想找到一种包罗万象、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理想模式,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学习理论揭示的“学习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一观念是非常正确的,那也不能说,教学设计只有一种建构的模式。因为教学情境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所有学生的、普遍而有效的教学策略,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正规教育中只获得一小部分知识,他们在学校之外获得了大量的经验。而他们所拥有的和相信的知识经验是其学习发生的真正基础,所以,教学设计者应去了解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学习,设计出满足不同学生、适宜不同情境、符合不同目标的教学模式。

我们在给教学设计命名名称时,怎样区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问题。早在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写到;“教是为了不教”,其含义显然是“教是为了促进学”,这一目标是教学论研究的宗旨。当我们使用“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概念来分析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时容易产生歧义。笔者认为,安·L·布朗在《人是如何学习的》把他们称作“学习者中心环境”、“知识中心环境”、“评价中心环境”和“共同体中心环境”可谓言简意赅。

(2)教学设计模式问题

有些学者在感叹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实践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时,指出建构主义本身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理论容易导致一些教学误区。比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有计划、有步骤教学活动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中,我们不清楚,以什么标准来评判学生意义建构的水平。标准的淡失和模糊,很容易导致学生意义建构最终没有清晰性的结论,教学中的意义建构流于形式主义。再如,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目前还缺乏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相配套的一致性的教师指导性的策略设计。教师既缺乏这种教学策略的训练,又面对50多人的教学班束手无策,建构主义的理念再好也难免成为“海市蜃楼”。

2、实际教学的原因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种观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势必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心理习惯方面产生冲突。对学习者来说,让他们放弃以往被动听讲、简单做笔记和有限回答课本问题的角色,接受和履行一种全新的角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学生担心自己采用新方法导致学业失败,有些学生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Perkins的研究指出,当学习者面临反复推敲的问题情境时,他们抱怨地说:“你们告诉我不就得了?”对学习者尚且如此,对教育者来说情况更加艰难。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纳客观主义范式。建构主义的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诸如教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单项控制的教学角色观念,学会鼓励学生探究真实世界中复杂的、真实的问题。对教师来讲,不仅心理不适,而且工作量加大。从熟悉到陌生,由轻车熟路到不可预测,使得前景很好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始终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对我们的启示 1、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极富前景的指导思想,但是一种教学思想,从理论假设到实际运用,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据美国心理学家莫里斯·比格的说法,一种理论从假设到实际运用,大抵需要72年的时间。不管其研究的精确性如何,至少说明教学改革是一个渐变的、漫长的过程。我们既不能希望建构主义是“天女散花”,顷刻之间遍满全球,引起翻天覆地的教学变革;也不能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觉得建构主义是“天外来客”,无法融入人间水火。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已经进入了创建学习科学的新纪元,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方式的革命已经兴起。

2、建构主义应与客观主义相结合

比较研究发现,专家与新手在洞察思维和解决问题上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记忆力或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也不是运用一般策略方面的差别,而是专家获得了广泛的知识。专家的知识不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而是围绕核心观念或“大观点(bigideas)”组织的网络结构。专家不但能获得知识,而且能熟练提取与具体任务相关的知识,他们的条件化知识非常丰富。这些知识影响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到他们在环境中如何组织、表征和理解信息,对信息的理解又会影响他们记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要达到良好的迁移,学习者最起码要知道所学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被运用即运用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知识的组织方式比其他方式更为重要。因此,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与建构主义倡导的“真实情境的学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不可替代,不能偏废。

3、教学设计理论应注重自身建设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的学科,教学设计学科发展速度令人惊异,其主要原因是广泛地吸纳了很多学科领域的重要观点和例证,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但阻碍它继续超速发展的致命原因可能是缺乏领挈学科——方法论。只有在一定方法论体系的统领下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体系,才能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选择和评判,才能增强自主意识。已有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一自主意识不仅是一种独立的意识,更是一种求新求变的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的任何选择都将以选择的目标为动力,才能加速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建设。

(作者单位:山西雁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山西大同 037000)

参考文献

[1] 李芒.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02.6

[2] 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

[3] Phillips .D.C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

tivism. Educational reseearcher247.1995.

4 Philippe Unchastely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建构船的教案 篇4

建构游戏大班教案:建高楼

引言:

建构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活动,它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这堂课上,我们将通过建构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们体验建筑高楼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一、激发兴趣

在引入活动前,我们可以引发幼儿们的兴趣,例如播放关于高楼的视频片段、看图故事或讲述有关高楼的故事。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介绍材料

在开始建构游戏之前,我们需要向幼儿们介绍所需的材料。可以准备一些木块、积木、纸板、小桶、绳子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材料。向幼儿们解释每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例如木块可以用来搭建立柱子,纸板可以用来做墙壁等。让幼儿们了解这些材料的功能,为他们接下来的构建高楼做好准备。

三、构建过程

1. 分组合作:将幼儿们分成小组,并告诉他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团队的名称。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颜色或形状作为标志,以便在活动中更容易辨认。

2. 规划设计:在每个小组开始构建之前,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并制定一个建造高楼的计划和设计。可以给每个小组一张纸和彩笔,让他们草图设计他们的高楼。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划和组织能力。

3. 开始构建:一旦每个小组完成了设计,他们可以开始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构建。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例如如何稳固地连接木块,如何设计高楼的结构等。同时,鼓励幼儿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建造方式。

4. 沟通合作:在建设过程中,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沟通。可以在每个小组内分工合作,例如有的幼儿负责搭建柱子,有的负责做墙壁等。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展示成果

一旦每个小组完成了他们的高楼建设,可以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每个小组可以依次介绍他们设计的高楼,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亮点。

五、反思总结

在活动结束之前,让我们与幼儿们一起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们在这个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通过这样的反思,可以让幼儿们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更深入的认识。

结语:

通过这样的建构游戏活动,幼儿们不仅可以体验到建造高楼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希望这堂课能为幼儿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激发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建构船的教案 篇5

1、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搭积木;

1、有五位幼儿一起选择的建构区的积木一篮;

1、积木虽然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不代表他们能对积木的玩法很熟练,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帮助;

2、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

3、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完成的更好。

1、幼儿的想象能力虽然很丰富,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还是有限度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

2、教师在不违背幼儿的意愿下,给幼儿适当的帮助,并找一找他们在活动中的创意点和不足之处。

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还是很感兴趣的,搭积木也是孩子们的天性。今天我就选择了了班级中建构玩具中的一种,对孩子们搭积木进行观察和分析,今天区域活动中参加建构区的幼儿有五名,分别为:言、尚、宜澜、晨杰和雨轩等。

言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却很快适应了我们这个集体。我对他的要求也稍微放松了些,不过搭的积木还是很形象的,把不同的大小的积木平铺再一起,他说是宽宽的马路,我引导他,在马路边上还有房子呢?

他就把积木竖着插在“马路”上,高兴的对我说:“老师,房子搭好了!”还真挺回动脑筋的;尚在我们班也属于年龄偏小的孩子,不过还是听聪明的。他一开始搭的是电风扇,他说:“天很热的时候,可以扇一扇”,我问他这个电风扇还像什么,怎么样会更好看呢?他就看到别的小朋友让我给她搭的小汽车说:“我搭个停车厂,这是停车厂的电风扇。”很有创意的。宜澜年龄也偏小些,却是个很有灵气的.小女孩。她一开始就搭了两条长长窄窄的,我以为是马路呢,她告诉我,这是火车,于是,还在“火车头”的位置插上了两根长的积木说:“这里就是火车头!”还在火车边上搭了一些土地,土地上还搭了一个摩天轮,她很开心的告诉我说:“老师你看,这个我电视里看过的!”还用手转动着上边的座位,真棒!晨杰聪明且任性的孩子。

他一开始也搭了电风扇,但是他的电风扇是一整排的,说:“我这个是连排的电风扇,很凉快的!”他还做了个小盒子,说:“这个小盒子里可以装很多好吃的东西呢。”还在盒子上装了个电风扇,说是要给盒子也要扇一扇凉快。雨轩是个聪明能干的女孩子。首先做了一个电风扇,然后把电风扇做的很不同,还让我帮她做了一辆小汽车,她开着开着,小汽车不小心摔坏了,我让她自己想办法,她做到了,说:“我要把它变成公交车,这个电风扇可以装在公交车里。”她平时很多时候是做公交车来的,所以对公交车也比较了解。很好的想法。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

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1、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中也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打开呢?我想可以让孩子看些平时常见的图片,也许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些。

建构船的教案 篇6

引言

想要让孩子们在既能玩乐又能学习的环境中感受到建筑设计的乐趣吗?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建构游戏楼房的教案范本来了解一下如何通过游戏教育来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吧!

教案设计

第一课:建构游戏楼房的规则介绍

1.1、游戏目的:通过游戏玩乐的方式来推广建筑学,激发孩子们对建筑设计的兴趣以及引导其将创意想法转化为实现能力。

1.2、游戏人数:4-8人。

1.3、游戏道具:

建筑模型、积木、砖块、固定杆、随机道具,建筑构造师所需工具。

1.4、游戏流程:

①建筑团队分组

以4人为一组,每组内分别选举队长和秘书,确定孩子们所要建设的楼房类型及其建筑设计风格。

②建筑目标确定

每组从楼房类型和建筑风格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立项讨论,确定楼层、外观、内部设施的设计草案。

③设计方案落地

通过学习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孩子们可以在成员之间合作,根据草案材料、建筑模型、积木、砖块等,组合自己的建筑方案。

④建筑调整和优化

当建筑师把自己的设计高建在模型上时,一些问题和挑战将会出现。孩子们可以与队友一起尝试调整、改进和优化自己的设计,使得最终的方案更加合理和完美。

1.5、游戏注意事项:

孩子们必须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不允许偷看、抄袭、捣乱或作弊。

第二课:开展建构游戏楼房

2.1、游戏目标:

通过建筑构造学习的过程,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2、具体游戏要求:

①要求孩子们用积木、砖块、固定杆等道具来模仿现实中的建筑结构。

②要求孩子们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如团队创造独特且符合实际建筑结构的设计。

③要求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团队协作的过程,如每个成员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等。

④要求孩子们在游戏中做好工作调整和改进,如调整结构连接,使得整体构造更加坚固,以及通过改变外观、色彩等方式,使整体更加符合设计风格要求。

第三课:建筑物口诀学习

3.1、学习内容:

通过建筑口诀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建筑结构、构造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要素,例如稳定性、美观性、实用性等。

3.2、学习方式:

将建筑口诀印成海报,并贴在教室墙壁上,让孩子们通过观看、辨认来学习和记忆口诀。

3.3、教学重点:

让孩子们记住、理解建筑口诀,理解其内容所对应的建筑知识。

3.4、教学难点:

如何将口诀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实际建筑结构、构造相对应。

第四课:建筑构筑草案设计

4.1、学习目标:

通过建筑构筑草案的设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创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设计和构筑能力。

4.2、具体实施:

①要求每两个小组合作进行设计构筑草案,团队成员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

②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可以体会,了解建筑构筑过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空间规划、配置和能量等方面的考虑。

③在设计阶段,孩子们可以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标记例如更改、添加、删除等内容,从而在一系列的想法中得到方便的评估和增强你的能力。

④当孩子们的设计方案准备好后,他们需要把他们的构筑方案实现到实际建筑中,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际构筑,检验他们的构筑方案是否合理实用。

第五课:共享各组设计构筑效果

5.1、学习目标:

通过共享,让孩子们学习和欣赏不同小组的设计构筑方案,增进对建筑设计和建筑构筑的认识,同时,他们可以彼此学习,欣赏和总结,从而并将这些思维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2、具体实施:

①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并传达它们的想法和构筑选择,其他小组参加对具体小组方案的分析和评价,找出其中的优点,并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帮助和改进。

②在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孩子们学习如何注意他人的意见、学习评估他人的想法,最终和谐地在所有意见之间找出一些合适的解决方案。

课程总结

通过分享,孩子们共同学习了如何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构筑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激发了他们对建筑学科研习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一个通往未来建筑师之路的重要一步。

结尾

通过这场建构游戏,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许多关于建筑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收获了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愉悦,这将引发孩子们对建筑学科愈加热爱和求知的兴趣。

建构船的教案 篇7

首批进入课改实验的单位,下学期将使用国标本二年级下册。我想就这一册的编排意图和操作方法谈谈个人意见,供老师们参考。我准备谈三个问题:一是教材的框架体例;二是识字写字;三是阅读教学改革。

教材的框架体例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习惯篇的要求是:勤查字典,主动识字。安排这两项是跟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实际上是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些技能和习惯。识字是终生的,识字识到老,中国的汉字识不了。所以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识字写字

本册教科书仍用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方法安排生字。共安排了373个生字(其中只认不写的90个,要求能识会写的283个)。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识字,每课安排能识会写的生字不超过10个;只识不写的生字也不超过10个。二是专门的识字课文。每课安排能识会写的生字不超过10个。8课识字共安排只识不写的生字3个。

专门的识字课文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共安排4课。识字1节日民俗,识字2是桂林山水,识字5是保卫祖国,识字6是天然动物园。

以下两种是新出现的形式。为什么要出现这两种新形式?回头再讲。

2、形近偏旁的比较。3、4、7课均属此种类型,共比较了6组易于混淆的偏旁。每课安排两组易混偏旁,每组分3栏。如第3课第1组,第一栏是一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木与禾的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使小学生初步认识到木与禾所表示的不同意思。第二栏是松柏杨柳桌椅、秧苗稻谷庄稼两组词语,意在印证以木做偏旁的字与以禾做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义范畴是各不相同的。第三栏是两组图,分别与第二栏的两组词语相对应,意在帮助学生看图识字(词)。

3、特殊偏旁的认识。第8课属于此种类型。前一组是不同偏旁表示同一个意思。如鸟与隹是两个不同的偏旁,但都是表示鸟。第二栏的两组词,虽前者有一些字是鸟旁,后者有一些字是隹旁,但都是属于鸟。后一组是同一个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同是一个月旁,有时表示月,有时表示肉。第二栏有两组词,前一组明亮晴朗朦胧中带月字旁的字均与月亮有关,从月;后一组弯腰踢腿挺胸中带月字旁的字均与肌肉有关,从肉,这也是要留心识别的。

无论是随课文出现的生字,还是识字课文中的生字,凡要求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里出现;只识不写的字则列在两条绿线内。

通过前三册的描红、仿影和临写,一些常用部件的笔顺都掌握了,所以本册没有必要再一一展示笔顺了,只是有选择地展示了一些笔顺易错的生字。

国标本十分重视写字教学。对于写字的功能,不少人在认识上有片面性:现代社会电脑已经普及了,没有必要让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去练字了。我们认为这个看法是不全面的。《课程改革纲要》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基本的写字技能,应成为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这是因为写字不单纯是一种书面传递信息的工具,汉字里面还蕴含着大量民族文化的信息。作为母语教材,从小教会孩子写好方块字责无旁贷。

写字教学也要三个维度并举,不光要让学生会写,还要写得好,要让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热爱汉字、尊重汉字的态度,并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坚持描红、仿影,不是只在一、二年级这样做,而是一以贯之,六个学年一描到底,一仿到底。过去我们的孩子字写得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丢弃了传统写字教学行之有效的经验。

三、课文

共24课,分为6个单元。学习了《语文标准》,我们的观念也有一些变化。老师教书要蹲下来看孩子,我们编书何尝不要蹲下来看孩子?我们选文坚持三个标准:一是语言文字要准确、优美。课文是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范本,文字质量不高怎么行?二是文化含量要高。在课文的价值取向上,尽量做到传统取向与现代取向相统一。在传统取向方面,有表现孝亲内容的《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在现代取向方面,有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鸟岛》、《台湾的蝴蝶谷》;有表现创新意识的《晚上的太阳》。还有一些则是跨越古今的,如表现爱国主题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木兰从军》,表现勤学主题的《学棋》、《黑板跑了》。三是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孩子喜欢。如《雨后》,描写的只是儿童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儿童的心理描绘得很真切、很生动、很有童趣。类似的课文还有《会走路的树》、《蜗牛的奖杯》、《问银河》等。让孩子喜欢,并不意味着肤浅,选课文要拒绝平庸,坚持高品位。知识是自主构建的,学生不喜欢,就谈不上自主构建。我们希望这样的课文能更有利于老师按照课改的理念来上好课。

课后的作业设计体现了三维融合,各有侧重的思想。过去让学生做课后作业,是巩固学得的知识与技能,以应付考试;现在看,这个观点不对了,最起码是不全面了。现在做作业,不仅仅是巩固学得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本册课后作业共有五个方面:

1、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

2、写字;

3、查字典;

4、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5、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作业。

如学生学了《木兰从军》,课后便要求: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学了《黑板跑了》,要求他们找几个关于专心学习的成语,做成小书签。学了《晚上的太阳》,则要求他们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

四、单元练习

这部分分四个板块:学用字词句、学写铅笔字、读读背背、说说写写或口语交际。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三个特点:变繁琐的单项训练为综合练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向其他学科渗透;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用字词句安排了两个重点:一是部首查字法;二是学习使用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关于部首查字法,这儿要作一点说明。怎么给一个字归部?教材遵循的是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据形归部原则。如果一个字可以分成两部分的,哪个部分是部首就归哪个部。如椅字,左边是部首,就归木部。如果两个部分都是部首,按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取外不取内的原则归部。如思,上下都是部首,取田不取心。若字的笔画相接或相交,不便分解,就取第一笔作部首。如事,就取一部。

确定部首后,怎么在检字表中去找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数整个字的笔画,如李行健主编的《学生规范字典》、《小学语文规范字典》(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专用);一种是除去部首的笔画,如《新华字典》。按哪个方法去教呢?可根据学生手头用的字典来确定。

关于读读背背,主要是让学生读背成语歌。该怎样处理这部分教材?有的做法值得推敲,如让学生查成语辞典,写定义完事。低年级儿童不会查,大都是由家长越俎代庖。还有的一味让学生抄写多少多少遍,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我们过去说过,教成语要先吞噬,后反刍。理解成语不可能一步到位。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或儿童的生活经验,先初步领会一下。如练习4的成语歌:舐犊之爱乌鸟私情天伦之乐其乐无穷,有了前面学用字词句的铺垫,有了老牛舐犊、乌鸦反哺两幅图,再联系本单元的《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理解这一组成语是不成问题的。读读背背,重要的是读是背。

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作为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的识字写字教学,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本册识字教学所处的承前启后的地位;二是要发挥识字教材多功能的优势。

一、明确本册识字教学所处的承前启后的地位

为什么说本册的识字教学是承前启后呢?

我们知道,第一学段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第二学段则要逐步向以读写为重点过渡。小学生进入三年级,读写训练提到了日程上来,识字教学扶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放的成分逐渐增多。这就要求我们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以适应三年级识字教学扶渐减、放渐增这一发展趋势。此外,学生进入三年级,课文注音形式也有变化。第一学段的课文是双行阅读,学生遇到生字,只要读读上边的注音,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便可解决。自三年级上册开始,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如果学生第一学段所学生字回生过多,则势必给阅读课文造成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不光要完成本学期的识字任务,还要复习巩固前三个学期所学习的生字。

本册识字教学的安排还注意到为下一步识字教学作好铺垫。除了继续重视打好笔画、笔顺、偏旁、结构等方面的基础外,还十分重视部首查字法的训练。在单元练习和课后练习中设计了大量的部首查字法练习,务必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部首查字法。(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音序查字法,但无法查检不知道字音的生字。)所有这些,都是为形成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作准备。

随着学生所学汉字越来越多,形似偏旁张冠李戴的现象便难免发生。本册教材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形近偏旁的比较,就可促使小学生认识上的分化,从而预先防止了一些可能产生的错别字。如我们让学生知道了竹字头代表竹子,草字头代表草木,他们就不会再将箩筐的箩与菠萝的萝混为一谈。

如何发挥好本册识字教学的承前启后作用?我以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要注意随时巩固已获得的识字成果。

此前,小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册生字。其中一上的生字相当一部分是基本字或使用频率高的字,可能回生得比较少。一下、二上的生字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而且结构复杂的字多了,意思抽象的字多了,使用频率低的字也多了,有的生字学过后从未在课文中再现。这些因素造成了生字回生率的上升。

怎样巩固生字呢?一些人往往把巩固生字的希望寄托在大量、机械的抄写上,以为抄写的遍数越多便越巩固。事实并非如此,那种毫无针对性的疲劳轰炸只能败坏学生的胃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正确的方法应当是识用结合。要加强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还要鼓励学生多写话。这样做,不仅可以打好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而且能够提高生字的再现率与使用率,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生字。

二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进也是本册习惯篇要求的一个重点。

让学生主动识字,必须要有内驱力。小学生喜欢读故事,可以告诉孩子,要想读懂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认识大量的字。

还要充分发挥汉字本身的魅力,让孩子感到识字很有趣。练习6学用字词句设计了一幅有趣的文字画,就是要展示汉字的这种魅力。汉字本身就是画儿,如鹿、龟、森、林、月,学生一看就能认识。汉字的这种生动形象的表意性质,是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

教学实践一再证明,适当地剖析汉字的造字规律,特别是形声规律,有助于形成儿童的独立识字能力,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如本册出现了晓、浇、绕、烧等生字,可以编这样一个歌诀:没有水怎么浇?没有火怎么烧?春蚕吐丝弯弯绕,初见日光知拂晓。押韵上口,还说明了字理。教《沉香救母》一课中的泪,便可启发学生说说泪为什么是守加目?学生通过思考便能说出:因为泪水是从眼睛里流出的,眼睛里流出的水便是泪。从这些例子,儿童就能感受到汉字的构成是很巧妙的,是很有道理的。

此外,还可结合纠正错别字,揭示汉字的规律。如学生经常把染右上的九写成丸,我们便可告诉学生:古代的颜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所以下面是个木,右上是九。九表示许多次的意思。又如学生经常把篮球写成兰球,便可告诉学生:最初的篮球运动是将球投进篮子里,而篮子大都是用竹子编的,所以篮字是竹字头。

这种追本溯源的识字教学方法往往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并喜爱上汉字。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汉字规律,便能学一知十、一通百通,诚如王筠所言是执简御繁之法。这对于学生日后独立识字、主动识字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还要鼓励儿童自己想出记字的窍门。一切知识的建构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想出记字的方法,能够终身不忘,也有助于形成他们主动识字的习惯。一个小朋友这样记串字:这是羊肉串的串,两个口是两块羊肉,一竖是穿羊肉的铁条。多么有趣!多么有创造性!

还要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以外的资源、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自主识字。本册练习3学用字词句,设计了让学生走上街头,认读牌匾上的字,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主动去识字。这类识字的渠道很多,如报纸、图书、标语、广告、商标、路牌、电视、网络等等。

学生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与主动识字的习惯,就能通过多种渠道识字,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学生识的字越多,其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形成识字活动的良性循环。

二、发挥识字教材多功能的优势

《语文标准》中,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都是从三个维度提出的。识字、写字教学不应是单打一地给学生传授一种工具,还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尤其是词串识字,更为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提供了很好的载体。顾名思义,词串是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有点像北京的冰糖葫芦儿,分别看是一颗颗山楂球儿,但又是穿成串的,被冰糖粘成一体的。做成冰糖葫芦儿,品位提高了。不光比山楂球儿好吃,还增添了文化的附加值。

词串识字具有多种功能。套用大家熟知的话,叫一专多能。一专就是指识字写字。这是第一位的,不突出识字写字就不叫词串识字了。多能是指认识事物的功能、审美的功能、增加儿童文化底蕴的功能,还是潜在的阅读训练和习作训练。

为什么说它具备潜在的阅读训练的价值?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这是不错的。是不是识了字就能马上进入阅读?不是的。如果每个字都去仔细辨认,就不可能扫视成串的语句,形成语流,从而了解语句的意思。必须达到自动化识别的程度──也就是看到字词的大体轮廓就能迅速辨认,才能进入阅读。将词语置于一定的语境中(尽管词语之间有跳跃,但毕竟有一定联系)让学生去阅读,有助于提高其自动化识别能力。

为什么说它具备潜在的习作训练的价值?这类课文准备了情景,准备了词汇。有了情景,有了词汇,就为今后的习作训练作了很好的铺垫。如《桂林山水》:碧水秀峰倒影/对歌榕树壮乡/象鼻骆驼笔架/竹筏鸬鹚画廊,稍加铺陈,就是一篇小散文。

教词串,要注意发挥图的作用。词串里的图不是插图,不是点缀,而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图画,不仅能帮助儿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能帮助他们进入词串所描绘的意境。

教词串,一定要读,而且要诵读。什么是诵读?诵读也是朗读,不过它跟朗读相比,还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好多遍,即所谓熟读成诵。为什么要读这么多遍呢?古人早就说过:读书就像吃水果,囫囵吞下去,就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必须细细地咀嚼,品一品,尝一尝,是甜的,是酸的,还是苦的,滋味自然知道。我们常说,要读出味儿来,就是这个意思。二是更注重体验品味,感情投入。要声像同步,即所谓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比如你读《桂林山水》,就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也就是说,要迅速地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想象出水的清澈见底,山的拔地而起,青山倒映在江面上三是更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要知道,声调也是一支无形的笔,也可以绘形绘色。不过它不是用线条、色彩,而是用声调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词串,不就像一首小诗吗?诗可以读,词串为什么不可以读?

阅读教学改革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当怎样改革?也就是说应当怎样按《语文标准》的理念来教课文?

首先,我们必须确立自我建构的学习理念。

《语文标准》的制订是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也称为结构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皮亚杰。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到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认知个体就是通过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比如《狐假虎威》一课,假字该怎么理解?学生说:老虎的威风是真的,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师让学生读读最后一句话──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再跟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相对照,看看假的意思究竟是什么。这么一来,学生发现自己的解释不对了,说明原有的图式没法同化了。通过类比推理,学生发现假应作借讲。老师再让学生查字典,果然有借的义项,于是旧有的图式被修改,建立了新的图式。

由谁来建构的呢?自然是由学生自己来建构。正如斯腾伯格所说,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明白了自我建构的道理,就知道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实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上,也就是说让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感受与体验,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明乎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要摈弃过去那种繁琐分析的套路,而代之以强化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的自我体验。

如何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要舍得拿出时间来让学生读书,尤其是诵读。我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提倡诵读》。为什么要提倡诵读?因为诵读本身就是强调的品味体验、情感投入。诵读要四动,即动眼、动口、动脑、动情。口而诵心而惟,读懂了,读进去了,就对文本有所体验了,情感也就油然而生了。所以我认为,要强化初读,第一节课,应拿出大块时间来让学生读书,先要把课文读通、读熟。

学生通过自读,不一定全都领悟,肯定会有问题。这部分问题,教师要帮。可以以讲助读,可以以演助读,也可以以多媒体助读。比如,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几个词语学生不理解,不妨让儿童读读书,结合上下文体会体会,再演一演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演老虎,演狐狸,把这四个词语的意思演出来。能演出来,就说明他懂了。这就叫以演助读。低年级儿童喜欢表演,这个做法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各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对文本的体验也是有差异的。在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思想交锋。比如,让学生说说你觉得狐狸怎么样?有的说,狐狸很狡诈,它借老虎的威风吓唬别人,是个坏家伙。有的则认为,狐狸遇到危险,很有智慧,自己脱了险,还把老虎骗得一愣一愣的。狐狸很了不起。谁的意见对?可以讨论,可以交锋。

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环境、气氛和谐了,活跃了,轻松了,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才有可能出现富有活力、富有创意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彼此交锋。学生的心态开放了,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的潜能也得以释放。

但要防止走向另一极端。一堂课,又是讨论,又是表演,又是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可是书没有认真读,字没有好好写。语文的个性失落了,这就不是语文课了。

建构船的教案 篇8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述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哲学 心理学 学习观 教学观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它提出的教学观,使人们从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使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它提出的学习观,提出了更符合人的学习规律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最大限度的激发,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深人研究而产生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川。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则认为,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承担着知识传递的功能,人类的知识积累是通过教师对知识的复制和输出传递下来的。这决定了教师对知识是否正确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学习的主动精神,更压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建构主义的产生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它的产生既有哲学的渊源,又有心理学的基础,更有其现实的原因。

1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一种新的学习哲学,有人认为最早的建构主义者是苏格拉底。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应该算是建构主义教学的成功范例。到18世纪,哲学家维柯被奉为建构主义的先驱。德国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也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色彩。进人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然科学哲学家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提出了科学哲学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后现代提出了关于科学的观点,尤其是库恩强调知识是个人的理解,为建构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之后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思潮影响下,建构主义就从认知主义中繁衍而出,它是在综合二者的核心概念思想的基础上现代教育思想的必然发展趋向,是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学习理论中的一种体现。

2.心理学基础

从心理学角度讲,最早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是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杜威提出了经验性学习理论,强调经验的生成和改造。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被认为是当代建构主义的先导。他对建构主义的出现发生影响基于他的关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即活动内化论,认为学习最基本原理就在于发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杰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为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3.现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因特网的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构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传统教学在科技的冲击下,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建构主义所关注的核心是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提出的一系列设想,对改革传统教学有重大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教学思想

1.学习观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意义建构是双向的。一方面,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成的;另一方面,从记忆系统中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视具体情况的变异进行重新建构,而不是原封不动地被提取。建构主义还倡导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社会性、学习的反思性,学习的创新性。2.教学观

建构主义者从他们独有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教学过程有着独到的见解。建构主义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合理性[31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在教学观念、教学目的、对教学环境的认识上都有所不同。在教学目标方面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观念上首先强调教学的理解性,其次是重视教学的情境建构,第三是重视活动与主体的交往,第四是在师生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必须树立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善于建构知识,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具有发挥主体性的潜力,应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技能和习惯;而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是提供给学生现实世界复杂的真实问题,在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在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其角色从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或高级合作者。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学习过程中的“做一反思一学习一应用”等四个环节的内容,通过设计一定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3.教师与学生的定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建构主义对学生与教师的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改革,提出了新的观点。教师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和引导者。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价

1.从认识论上来说,建构主义阐释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有力地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它反对机械反映论,对认识个体的主体性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科学地处理认识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认识论方面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经验论的种种弊端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攻击。但与此同时,建构主义(特别是激进的部分)走向了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相对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不要去追求“真理”,另外,它过于强调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甚至完全否认本质、否认规律、否认一般,有一定的相对主义色彩。

2.从教育理论与实践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具有合理性。它提出了新的知识观,影响了我们对知识观念的重新建构;它提出的教学观,使人们从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使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它提出的学习观,切中了传统学习的要害,提出了更符合人的学习规律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最大限度的激发;它提出的学生观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主张和观点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符合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因而对教育改革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3.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在当今已为许多人所熟知,是无可争议,有目共睹的。但是它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有:

(1)建构主义理论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和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由此而导致往往忽视实际知识内容的教学和那些常识性的、系统性的知识的传授,这样学习者通过自身意义建构学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会带有一定的片断性、不连贯性,甚至出现知识断层现象。这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

(2)建构主义过于强调发现学习法。建构主义理论适用于指导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开发。但即使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发现学习法并不是绝对有效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去意义建构、去发现学习;而且,发现学习法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适合于高级学习,很多学习者并不能通过这种学习有效地建构知识;还有就是它占用的时间较长,并不一定适合于实际教学。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过分强调它在具体教学中的地位。

(3)建构主义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对师生角色互换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教师来说,要协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课下要做的事情更多。这可能会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过高。在现实中,教师并不一定具备建构主义所要求的所有能力,或者能力的大小有区别,是不是有如此多的时间去设计教学,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4)虽然建构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但它的教学设计没有具体的可操作因素,不易于实施操作,充满了不可把握和不可知的因素,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而不是对个人的学习结果。

建构船的教案 篇9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一起看看下的幼儿园建构活动教案吧!

设计意图:

自从我班开始实施了“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兴趣”课题后,孩子们的建构兴趣明显增强,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前阵开展了生成活动“我见过的汽车”后,突发奇想,何不让这次的活动融合到建构游戏中呢,所以组织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综合运用围合、垒高、平铺、插接等技能建构出马路、房子、花、立交桥等物。

2、运用废旧材料及辅助材料装饰房子、汽车。

3、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学会谦让。

4、能按标记收拾整理材料。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建构兴趣。

师: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蓝皮鼠的家,那里的环境真漂亮,旁边有一条什么呀?

2、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

3、活动时要互相商量、帮助,学会谦让。

2、对能力差的组适当地帮助。

幼儿反应:

幼儿能较全面的说出所要建构的内容,在活动开始时,大多数幼儿能自告奋勇地领取材料,去完成任务,并且去找自己的伙伴,如王柳阳、许林等幼儿,“我们一起玩吧。”“我来帮助你。”已经有了较强的协作能力。在插花小组中,孩子遇到了困难,无法把花站起来,当孩子想得到老师帮助时,老师并没有马上告之方法,而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经过一番努力,孩子们终于想出了解决办法,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建构船的教案 篇10

建构区:《围墙》      名称:用雪花片积木相插并能头尾相连。      材料介绍:

      1、材料提供:雪花片若干。      2、材料使用:把雪花片放在篓子里,让幼儿自由挑选      3、教育功能:

    (1)引导幼儿回忆幼儿园边上有一些什么围起来的。    (2)中间放玩具鸡妈妈与鸡宝宝、大灰狼。    (3)激发幼儿给鸡妈妈围起围墙。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帮鸡妈妈围围墙。      2、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才不让大灰狼吃到鸡宝宝。

  中国儿童教育网致力于提供给广大幼儿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提供的参考教案和各种教育相关资源,让广大老师轻松备课。  大家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谢谢大家的支持了,因为你们的支持我们将做得更好 o(∩_∩)o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8122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