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构思与制作方法,同时提高品评鉴赏标志的水平。

教学重点:

1、标志的意义。

2、标志的分类。

3、标志的设计要素。

4、标志的构思和制作过程。

难点:

设计并制作出具有独创性、单纯性、准确性和艺术独特的标志。

设疑提纲:

1、标志的概念?

2、标志的特征?

3、标志的作用?

4、标志的颜色运用?

5、标志的分类、按用途的不同可分几种?

6、世界上的国旗中,除了中国国旗,有哪一面国旗让你印象深刻?原因?

7、联合国会徽的含义?

8、奥运会标志以什么造型为主?

9、中国银行标志的意义?

10、公益标志的色彩特点?

11、构成标志的`方式有几种?请列举你所注意过哪些标志符合上述方式?

教学程序:

1、作图形印象测试。

2、评说测试结果。说明标志的视觉性。

3、提出设疑提纲问题在1、2、3。

4、分组讨论答案。

5、提问同学完成答案。

6、教师补充完善。

7、以建国饭厅为例,提问同学对标志用色的看法,说明标志用色的重要性。

8、解析太阳神标志的意义。

9、提问同学提纲6、7。

10、分组讨论8、9、10的问题。

11、分组抽查提问并补充完整。

12、提出问题11。

13、抽查同学回答。

14、熟悉课本关于标志的构思方面的内容。

15、讲述标志的制作过程。

16、课堂作业:分组设计本校学校标志。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课题《长河漫步》明示了编者的意图。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通过对彩陶、青铜器、兵马俑以及古代绘画的欣赏,长河漫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漫步”中学习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长河漫步培养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列举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同时考虑到不同门类和不同形式。彩陶部分提出早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彩陶纹样的分析,帮助学生揭示艺术起源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之间的种种联系;青铜器和兵马俑的介绍,将象征和写实的不同艺术表现风格的社会性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审美体验;古代绘画部分尽可能地选用了不同形式、题材的绘画作品,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风俗画和文人画等等。通过这些作品在视觉美感上各自的鲜明特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不同切入点。以下将课本呈现的材料作简略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1课 长河漫步

二、 彩陶纹与青铜器纹饰之间的联系

彩陶纹样内容分别和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发生联系,如猪纹、鸟纹之于河姆渡人,鱼纹、人面纹之于半坡人那样。彩陶纹样中有写实的也有抽象纹样,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抽象纹样大多是写实纹样变化的结果;青铜器纹样中的饕餮、夔、龙、凤等为想像中的神异动物,这些纹样更具有装饰性,常常对称排列,教材上的鸟纹和凤纹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铜器也有和彩陶纹相同的几何纹,如云雷纹、圆涡纹、回纹以及方格、三角等纹饰,常常作为陪衬的底纹。

三、 彩陶、青铜器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与兵马俑的写实风格比较

彩陶、青铜器的纹饰具有象征意义和装饰性,一是纹饰都依附于器物,或本身就是器物的造型。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不同社会的意识形态。彩陶纹样与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发生联系,带有神秘色彩,表现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青铜器纹饰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这些纹饰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特点。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秦陵兵马俑则不同,它没有诉诸巫术鬼神的作用,而是通过强大的军阵逼真的塑造,来显示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

四、 古代绘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和气韵生动的审美原则

在教材呈现的绘画作品中,用线的特点各有不同。如《朝元图》的圆浑稳健,《芙蓉锦鸡图》的细密精致,以及《荷花水鸟图》的淋漓酣畅。帮助学生比较不同作品的风范,体会其中的气质、韵律,加深对传统绘画用线的理解。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1课 长河漫步

五、 象征意义在古代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人物龙凤帛画》中的龙凤引导死者的灵魂生天。《芙蓉锦鸡图》以锦鸡斑斓的色彩象征“五德”,宣扬封建的伦理思想。《荷花水鸟图》“白眼向人”的鸟,鲜明地传达出画家傲兀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二马图》则以寓意手法抨击了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3

课题:

外国雕塑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教材中外国著名雕塑作品,使学生对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雕塑艺术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力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认识雕塑艺术的特点以及雕塑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

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外国雕塑作品浩如烟海,题材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雕塑作品风格也各不相同。我们这节课选择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

2、新授:

欣赏雕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雕塑的主题: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生活也是雕塑创作

的源泉。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应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雕塑创作和其他艺术一样还应高于生活,在主题上扣紧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这样的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喜爱和认可,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2)雕塑的语言和形式美:雕塑艺术有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首先,它具有三维空间的体量感,不同于平面的绘画,它是以实在的体积占有空间,通过立体的形象来表现艺术主题。其次,雕塑的艺术形象具有凝练性。雕塑的特点是把丰富的内涵凝缩为一个具体的形象。

(3)雕塑的材质美:雕塑作品由于题材的不同,所选用的材料也不同,材料以其自身的材质美感为主题服务,如历史题材的作品宜选用石材或铸铜等材料,现代造型作品可选用不锈钢材料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雕塑材料不断涌现,如玻璃钢、钛铝合金等,为雕塑艺术增添了新的风采。

3、作品赏析:

《思想者》(青铜,高186厘米)这是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在这一作品中,罗丹使整个雕像缩成一团,让人感到他仿佛不仅是用脑袋在思考,而且全身的每块肌肉,每条神经都处在紧张的思索之中,罗丹有意识的把支着下颏的右胳膊肘放在左膝上,形成一种富于表现力的扭转,脚趾深深的抠在台座

上,使思考的运动从肩背一直贯穿到脚尖,从而体现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人们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受到启迪和鼓舞。

《工人与集体农庄女社员》(不锈钢,高24米)这一雕像是前苏联最优秀的女雕塑家穆西娜的作品,这一雕塑之所以著名,不仅是由于它所体现的重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还在于它在艺术构思,特别是雕塑的构图上和新材料不锈钢的使用上所作的种种努力。青年工人和集体农庄女社员两个巨大的'人像勇猛前进的动势通过向上高举的手势,使构图取得了平衡,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的意义和统一步伐,是苏维埃国家的伟大象征。至于雕像所用的材料不锈钢,这在当时还是首创,不锈钢本身所呈现的银亮色,可以反射太阳光和灯光,当晨曦和晚霞照射到雕像上时,就闪耀出更加明亮的光辉,使雕像更有表现力。

《柏林城市雕塑》在欧洲,林立的高层建筑和遍布城市的雕塑仿佛是一首巧妙的乐章和谐而生动,这些造型各异的雕塑能折射出当代异域文化的一个断面。当我们置身于一种与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现代艺术的氛围中时,就会强烈的感受到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空间的悉心关怀和爱。时代的节奏要求艺术家创造出与之协调的雕塑作品,课本中的西柏林街头的抽象雕塑,与具象雕塑不同,虽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表现得是什么内容,但那坚硬光亮的不锈钢质材、庞大高耸的四个圆柱,弯曲缠绕而挺立向上的造型,都给我们一种不屈不挠,强悍有力地感受,一种精神力量,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因而有着强烈的时代感。 《家庭》看了这座雕塑,相信你一定会很快地认出这是有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虽然,艺术家并没有对人物的五官和服装进行细致的刻画,但是生动简明的造型,仍然是我们感受到一家人的亲情。这是一件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它不追求逼真的人物形象,而是受取“写意”的手法,抓住三口人体形上的特征,用光滑圆润的外形,组成了一个整体。亨利·摩尔是英国著名的雕塑家,是现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善于对雕塑做全面地思考,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而且充分考虑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雕塑语言。

《挑刺的少年》(青铜,高76米)这是一件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的古希腊雕塑,它的显著特点是高度的写实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并且还带有一点幽默感。从造型上看,少年的形象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但静中有动。一个少年坐着挑脚刺这样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雕塑家也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表现它,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彼得大帝纪念碑》(青铜,黄冈石)这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雕塑加法尔柯涅的作品,彼得大帝是俄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领导俄国逐渐强大起来。法尔柯涅把彼得大帝塑造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它骑着骏马在奔驰中突然勒住马头,作品充满了豪迈的气概。雕像的底座由巨大的整块花岗岩雕成,犹如波涛汹涌的浪潮,它象征着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在冲破重重惊涛骇浪中进行的。俄罗斯许多进步思想家、作家都赞美过这座纪念碑。例如:普希金为此写了长诗《青铜骑士》。

三、小结:

学生谈谈感受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4

标志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4课)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教材以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的设计方法与应用来组织教学内容,分2个课时进行教学。着眼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以及应用标志知识的能力。

从地位作用看:本课是对过去的美术知识与生活经验综合运用,从标志设计创意和应用中,开发创意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教学内容看:本课教材可分两个部分:标志单体设计和综合应用。知识点有标志的分类、表现形式、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应用;实例主要有奥运会标志设计理念、设计工作室标志设计元素分析和中学运动会的系列化视觉设计等;学生活动一是设计学校公共标志,活动二是小组合作设计班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系列化的视觉设计。教材还有相关链接的拓展内容,以及评价要点。理论虽丰富,但实践性强;概念虽很多、但系统性明确。

从学情分析看:标志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视觉艺术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生活经验有一定的日常积累,所以,适合以师生交流互动的形式开展课程活动。并且,设计艺术所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参与度。本教材也在这一点上做了充分的资源准备,各类实例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为第一课时,学习标志的单体设计,分信息收集(加法)、信息处理(减法)和信息传达(等于)三个环节展开,为第二课标志设计综合应用作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设计的几种常用手法。

2.过程目标:在大胆表现、自我创意中,打开发散性的设计思维。

3.情感目标:认识标志设计之美,体验标志创意之美,增加对设计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标志的分类和几种标志设计的手法进行创意设计。

2.难点:如何使想法转化为独特和优美的标志图形。

四、教学方法

1.概念通俗化:本课概念丰富,学生难理解,不容易记忆,教师将标志设计的手法归纳为“加法”、“减法”和“等号”,把教材的知识点渗透其中,通俗易懂,便于更好理解教材内容。“加法”即标志元素收集,各类图形符号的组合表现丰富的内涵;“减法”即标志图形的处理,对素材进行艺术的概括与提炼;等号”即标志图形的传达,内容的定位。

2.图形引导法:教学中把枯燥的理论转化成图形,用图形对话的方式,突出美术课的视觉性,在图形体验中理解标志设计的意义,突出教学重点。

3.实战教学法:教学过程不重套路,在大致的思路下重实战,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境,引发课堂大胆思维的'氛围,在师生思维碰撞中产生标志设计创意的火花,解决难点。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学生:作业纸、笔等绘画。

五、教学过程

(一)圆形相加游戏导入,理解标志的元素。

1.圆形相加游戏

一个圆形……

两个圆形……

(答案千千万)

三个圆形……红绿灯

四个圆形……奥迪

五个圆形……国际奥委会

2.引导学生发现

打开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赏和理解教材中历届奥运会的标志构成元素和深刻内涵。

3.概括要点,揭示课题

在师生图形对话中,板书:标志设计

图案(形、色) 传达 信息

(内容) (方法) (主题)

用特定的图案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就是标志

(二)从标志的分类中展开

红绿灯 奥迪 五环 正好是标志的三个不同门类:

即公共标志 企业标志 机构标志……

教材中还例举了其他门类的标志……认识标志的分类

(三)从标志设计的方法中深入

不同门类的标志各式各样,设计方法却有相同的规律可循。

1. 方法一:加法,举例引导

将象征的图案通过“加法”结合,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奥迪:

四个图形象征四大分部,组合叠加象征企业合并。

奥运五环:

五圆形象征五大洲,组合叠加象征团结友爱。

结论:

运用抽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丰富的设计内涵,形成了标志。 加法延伸: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与文字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中国印标志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与数字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香港回归标志

2.方法二:减法

通过“减法”,将标志图案简洁明确,也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险:

醒目的黄黑警示色,单纯的感叹号,“减”略却快速地传达了信息,形成标志……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6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教材以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的设计方法与应用来组织教学内容,分2个课时进行教学。着眼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以及应用标志知识的能力。

从地位作用看:本课是对过去的美术知识与生活经验综合运用,从标志设计创意和应用中,开发创意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教学内容看:本课教材可分两个部分:标志单体设计和综合应用。知识点有标志的分类、表现形式、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应用;实例主要有奥运会标志设计理念、设计工作室标志设计元素分析和中学运动会的系列化视觉设计等;学生活动一是设计学校公共标志,活动二是小组合作设计班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系列化的视觉设计。教材还有相关链接的拓展内容,以及评价要点。理论虽丰富,但实践性强;概念虽很多、但系统性明确。

从学情分析看:标志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视觉艺术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生活经验有一定的日常积累,所以,适合以师生交流互动的形式开展课程活动。并且,设计艺术所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参与度。本教材也在这一点上做了充分的资源准备,各类实例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为第一课时,学习标志的单体设计,分信息收集(加法)、信息处理(减法)和信息传达(等于)三个环节展开,为第二课标志设计综合应用作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设计的几种常用手法。

2.过程目标:在大胆表现、自我创意中,打开发散性的设计思维。

3.情感目标:认识标志设计之美,体验标志创意之美,增加对设计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标志的分类和几种标志设计的手法进行创意设计。

2.难点:如何使想法转化为独特和优美的标志图形。

四、教学方法

1.概念通俗化:本课概念丰富,学生难理解,不容易记忆,教师将标志设计的手法归纳为“加法”、“减法”和“等号”,把教材的知识点渗透其中,通俗易懂,便于更好理解教材内容。“加法”即标志元素收集,各类图形符号的组合表现丰富的内涵;“减法”即标志图形的处理,对素材进行艺术的概括与提炼;等号”即标志图形的传达,内容的定位。

2.图形引导法:教学中把枯燥的理论转化成图形,用图形对话的方式,突出美术课的视觉性,在图形体验中理解标志设计的意义,突出教学重点。

3.实战教学法:教学过程不重套路,在大致的思路下重实战,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境,引发课堂大胆思维的氛围,在师生思维碰撞中产生标志设计创意的火花,解决难点。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学生:作业纸、笔等绘画。

五、教学过程

(一)圆形相加游戏导入,理解标志的元素。

1.圆形相加游戏

一个圆形……

两个圆形……

(答案千千万)

三个圆形……红绿灯

四个圆形……奥迪

五个圆形……国际奥委会

2.引导学生发现

打开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赏和理解教材中历届奥运会的.标志构成元素和深刻内涵。

3.概括要点,揭示课题

在师生图形对话中,板书:标志设计

图案(形、色) 传达 信息

(内容) (方法) (主题)

用特定的图案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就是标志

(二)从标志的分类中展开

红绿灯 奥迪 五环 正好是标志的三个不同门类:

即公共标志 企业标志 机构标志……

教材中还例举了其他门类的标志……认识标志的分类

(三)从标志设计的方法中深入

不同门类的标志各式各样,设计方法却有相同的规律可循。

1. 方法一:加法,举例引导

将象征的图案通过“加法”结合,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奥迪:

四个图形象征四大分部,组合叠加象征企业合并。

奥运五环:

五圆形象征五大洲,组合叠加象征团结友爱。

结论:

运用抽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丰富的设计内涵,形成了标志。 加法延伸: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与文字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中国印标志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与数字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香港回归标志

2.方法二:减法

通过“减法”,将标志图案简洁明确,也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险:

醒目的黄黑警示色,单纯的感叹号,“减”略却快速地传达了信息,形成标志……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

2、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3、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

4、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视频、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了解佛教的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过程。

2、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播放《九色鹿》动画片

稳定学生情绪,逐步导向课题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他们的兴趣,营造好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看过这部动画片吗?

2、你知道这部片子中的故事是来自哪里?

3、播放《九色鹿本生》视频。

《九色鹿》。根据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故事改编的。教导人们要诚信、向善。学生谈对敦煌的了解。壁画,彩塑、藏经洞、王道士。学生的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予以补充。

4、敦煌最有名的是什么?

(三)、敦煌的历史

通过同学们得发言,看来大家对敦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信息有些零碎,片面。今天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敦煌之旅。看看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1、板书:《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引用佛教的术语,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

2、结合PPT课件展示

3、板书:敦煌的地理位置

请同学们观看这幅《丝绸之路》地图为例讲述丝绸之路与敦煌莫高窟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石窟艺术产生的背景之相关知识,建立历史大坐标,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知识点相关联,更好地理解敦煌艺术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板书:敦煌的历史及“莫高窟”名称的来历(视频)《丝绸之路的兴盛引发莫高窟的开凿运动》

学生利用已有的历史常识讲解丝绸之路与敦煌莫高窟的关系。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相关知识。

五、佛教艺术(选择敦煌艺术中比较有鲜明时代特点,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故事,是学生易于比较易于接受。)

1、板书:莫高窟彩塑艺术优秀作品赏析(PPT)

2、板书:莫高窟壁画艺术优秀作品赏析

3、《引路菩萨图》这幅图现藏地为英国大英博物馆,为什么我们的国宝却在别国的博物馆里?

(承上启下,引出莫高窟国宝流失的话题。)

六、百年耻辱藏经洞

板书:莫高窟的藏经洞的来历:

请学生讲述藏经洞的发现过程与被盗经过。

播放视频《莫高窟的艺术衰落与文物的流失》(教师补充)PPT敦煌文物流失时间及偷盗者名单

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国外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七、探究学习

1、四大洞窟简介:(PPT图示)

(了解中国石窟艺术最有代表性的四大石窟不仅增加了对石窟艺术的了解更有利于学生们对比观察研究我国各地石窟艺术的不同艺术特色)。

2、知识拓展建议:请同学们课下查找相关资料对比研究我国四大石窟艺术。试着做一份研究报告。在下节课上给全班同学做一个个人研究汇报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感觉公益招贴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宣传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难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设计的主题紧密围绕“综合,探索”活动。

三、准备工具:

纸、马克笔、彩色笔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20xx年重庆特大干旱录像。

镜头一:地壤龟裂,农作物枯萎。

镜头二: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担臭水。

问:你有何感受?

(保护自然,节约用水,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

引出表达方式——公益招贴画。

(二)通过展示二组图片比较

A组为公益招贴画

B组为商业广告画

1、让学生学会讨论区别

2、教师总结公益招贴画的概念,特点。

A、般矗立或张贴在公共场合。

B、图像色彩鲜明、强烈。

C、文字简练。

D、不以盈利为目的.。

E、迅速传达信息。

(三)设计要求与方法

1、教师现场创作“环保主题”招贴画;

2、让学生分析讨论此画的组成要素,构图,图文处理等。

3、PPT欣赏不同绘制方法制作的招贴,辨析不同的视觉效果。(水粉、粘贴、电脑制作)

4、同一主题招贴画欣赏,用不同创意表达,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要求:设计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招贴画。

(五)展示交流、评价定位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自评、互评,师点评总结。

(六)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准备: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

②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宁静、寒冷的场面)

③: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

5、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后记: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对四年级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有关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我们要置于一个大的环境中来进行对比和分析。

上面就是和大家分享的四年级美术教案范文,大家在上课前可以按照上面的范文,准备好教案。教案能帮老师们高效、全面的讲课,是老师们的好帮手。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完整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就是为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给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捏塑造型的乐趣(设计与生活)》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本课突出介绍了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还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寻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的了解,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况以外,还更加让学生能贴近生活、学生能更好增进对雕塑的兴趣。

2.学生能在近似于玩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自由创造的无穷乐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2.通过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增进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不同艺术类别的比较,使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更好地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

难点: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由图片导入新课。由泥塑图片《大阿福》引入。

(2).讲解新课(教师活动)

1.什么是泥塑?

2.我国五大雕塑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泥塑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应是怎样的?

4.欣赏并讲解民间彩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的制作过程.

5.欣赏并讲解现代泥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作品。

6.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制作泥塑?

7.选出学生中较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一起欣赏。学生注意力集中。

(预设学生行为)

1.学生通过看书从课方中找出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起欣赏泥塑作品,说说作品美的妙处。

3.能学生区分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

4.在欣赏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已归纳、概括、合作。

5.学生本人动手制作泥塑。

6.学生兴趣高

(设计意图)

1.通过对本课的理解更加能清楚地知道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目标。

3.在欣赏民间彩塑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更加增强对其它艺术的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

6.提高作品效率。

(3).小结,讲评

(六)、板书设计

1.泥塑的含义、分布、特点、制作方法。

2.我国五大传统雕塑:陶、木、石、铜、泥。

3.欣赏民间彩塑作品。

(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2.分组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作品,说说理由。

3.请学生本人介绍自己在制作泥塑过程和感受。

4.针对学生的作品做一个等级评定并给学生提出好的建议。

(八)、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图片展示、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直观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及泥塑的制作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一般性规律,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我对本课讲解较为详细,学生都能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识,也都能在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过程中做到认真并积极地参与讨论,学生学习了本节后能够用文字形式表达出自己对雕塑艺术的了解和感受。本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我精心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并进行现场演示,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8632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