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优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2、通过语句的品读,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感受作家对人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

教学重点:

了解云南歌会的特色,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感受作家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第四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询问学生:读书累不累啊?学生回答:累。那么就让我们放松紧张的心情,听一听来自乡野的歌。多媒体播放《采茶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云南民歌的特点,由此引出课题。

云南真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歌声动听,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云南,聆听美妙的云南的歌会。(板书课题)。

知道诺贝尔文学奖这回事吗?谁知道中国有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中国还是有一个人很有机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ppt马悦然一段话:(屏幕显示)

作为瑞典学院的院士,我必定对时间尚未超过50年之久的有关事项守口如瓶。但是我对沈从文的钦佩和对他的回忆的深切促使我打破了严守秘密的规矩。沈从文曾被多个地区的专家学者提名为这个奖的候选人。他的.名字被选入了1987年的候选人终审名单,1988年他再度进入当年的终审名单。我个人确信,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这项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马悦然

那么这个差点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沈从文,他的这篇云南的歌会到底有何文学魅力呢?

【设计意图】通过此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深入文本,去发现作品的美。

二、快速阅读,感知歌会

1、ppt:请在你认为写得美的地方作批注,并作一定的赏析,ppt举例。具体略。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实践证明批注式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它能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如果能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必能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2、主要问题:有谁在唱?唱歌者的身份?在哪儿唱?唱什么?用什么方式唱?除人外,还有谁在唱?

交流明确,如:

唱歌者:年轻女人,赶马女孩子,老吹鼓手……是男女老幼,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是全民参与。明确他们的身份都是普通群众,非专业演员,是山寨版的歌唱会,不是群星璀璨的中央台春节联欢会。除人外,还有戴胜鸟,云雀等一些鸟也在唱。

地点:松树林子和灌木丛凹处,山间小路上,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檐下……是处处皆是舞台。(板书:山野、山路、村寨)

内容:情歌酬和,其他故事,来自自然、发乎性情的山歌……是包罗万象,事事皆歌。

方式:对调子,对歌;有一路漫歌,有轮唱,唱和相续,传唱等。(板书:对歌、慢歌、传歌)

教师小结: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歌会,这是一场来自山间的歌会,这是一场令所有人都可以沉醉其中的歌会,这是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歌会。

师问:这就是沈从文差点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原因吗?

ppt叶蔚林《谒沈从文墓》中的一段话:

(屏幕显示)

沈从文的自我表白是朴素的、真实的,他一生追求美——自然美、人性美、文体美、文字美……

——叶蔚林《谒沈从文墓》

师:文章处处洋溢着美,你发现了文章的哪些美?

学生细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找到的一一板书,如:自然美、景物美、人性美、风俗美、文字美等。穿插朗读。

【设计意图】

理清文章框架,把握三个场面的内容及特点,初步感知本文的写作方法及思想感情,感受云南歌会的独特之处,也使学生对全文有了整体的印象。同时通过穿插朗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质疑探究

有人说:《云南的歌会》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歌会的主题,你认为呢?

明确: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目的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渲染自然、轻松的环境对唱歌人的影响。不能删。

环境对人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还是听听沈从文自己的想法。

ppt沈从文《湘西苗族的艺术》中的一段话:(屏幕显示)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2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庭中有奇树》和《龟虽寿》。

2.结合相关背景,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庭中有奇树

一、激趣导入

南朝梁一位文学批评家曾这样评《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句话说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

(板书:庭中有奇树)

【设计意图】由古代批评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通,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师范读《庭中有奇树》,同桌互读,感知古体诗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师进一步指导阅读:

语气:诵读时应有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味。《古诗十九首》采用五言句式,一般采用“二一二”拍,和谐整齐;全诗压“i”韵,韵脚有“滋”“思”“之”“时”,朗读时要重读韵脚。另外,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2.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预设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前四句描写环境,描绘出庭中繁花似锦的景象。后四句抒发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图,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3.读出意境画面

师:阅读要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诗句呈现的画面,想象主人公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古体诗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诗作内容,为后面理解情感、把握手法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歌之意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诗歌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

描写庭院中的奇树,抓住其叶、花等景物。“绿叶发华滋”中的“滋”为繁盛的意思,写出叶绿花盛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春日花盛图。

设问2:第三、四句写主人公,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预设

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一个“思”字,可谓诗眼。深闺中的女子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想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设问3:“馨香盈怀袖”一句中的“盈”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

一个“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本应愉悦地欣赏,但此时思念之人却在远方,使这愉悦之情变淡了,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

设问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的.“此物”指什么?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此物”指所折的最美的花。这样美的花为什么“何足贵”?显然这是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试想,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此花虽美,却不能相赠,有何可贵?不过更增思念之苦罢了。表达了主人公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师小结: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品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更好地把握诗情。同时,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妙处。

【板书设计】

龟虽寿

一、读通,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龟虽寿》,同桌互读,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指导阅读。

节奏:四言诗,有规律的短暂停顿(二二节拍)。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要读出诗中较大的停顿(层与层之间)。

重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如“志在千里”“壮心不已”要重读。

语气:语气高亢激越,应读出积极、乐观、豁达的感觉。

2.读懂诗歌大意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说说传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

预设

诗人告诉我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神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与文本对话,进一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发共鸣,为下文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二、品读,读出诗歌之美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前四句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用意?

预设

选取了神龟、腾蛇两种意象。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得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设问2: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预设

这四句是千古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曹操以“老骥”自比,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设问3:如何理解诗歌第九至十二句的内涵?

预设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是说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说明人通过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健体强身,可以取得相对“永年”即长寿的。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的豪迈气概。

师补充:这里,曹操所说的“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设问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什么意思?

预设

这两句的意思是“真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这八个字常见于乐府四言诗形式性的结尾,是按乐章尾声的格式,应配乐的需要所加上去的(乐府诗是用来唱的),与诗意并无必然关联。

设问5: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品析。

预设

比兴。诗歌前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起兴,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比喻,照应。诗歌中间四句一反通常文人嗟衰的习气,以老马为喻,抒发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豪情。“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又相呼应,“壮心不已”和“志在千里”则互相映照。

师小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时光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然而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定会流芳百世。什么时代都需要昂扬向上的情怀,什么时候都需要积极乐观的信念,让我们满怀信心,怀着昂扬的斗志,努力学习,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引领学生理解诗歌情感及艺术手法。采用问题引领,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板书设计】

龟虽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赠从弟》(其二)和《梁甫行》,继续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赠从弟(其二)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背景

课件出示: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东汉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设计意图】朗诵诗歌,让学生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读通,感知诗作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赠从弟》,同桌互读,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通过抽查朗读,发现问题,教师进一步指导阅读。

预设

断句:五言古诗一般采用“二三”拍,有“二二一”和“二一二”两种节拍。

押韵:本诗阅读时要注意平声韵要拖长音,如“松”“风”;仄声韵要急促而短,如“盛”“劲”“正”等。

语气:诗歌赞扬松柏凌寒的气魄,因而朗读时应读出坚定的语气。

(3)学生按照指导再读诗作,进一步体会诗作阅读的语气和节奏。

2.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设计意图】诗歌虽然为古体诗,但通俗易懂。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知内容,理解诗人写作意图,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人之意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从内容来看,写了什么?

预设

从弟即堂弟。题目的意思是写诗慰勉堂弟,写的内容是松柏树。

设问2: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预设

“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分别修饰“盛”和“劲”两字,突出的是风“大”和松“劲”,展现了松柏耸拔而起、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

设问3:本诗的题目是“赠从弟”,却描写了松柏这种景物,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属于哪种写法?

预设

目的是借青松刚劲挺拔的外形和不畏严寒、凌风傲雪的大无畏精神,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并以此来勉励堂弟要像青松一样保持坚贞本色,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峻挺拔,傲骨铮铮。这属于托物言志的写法。

设问4:品析诗歌第一、二句叠词“亭亭”“瑟瑟”的妙处。

预设

用“亭亭”表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模拟刺骨的寒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通过对比,以风的肃杀衬托松的高洁。

设问5: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预设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质,以此勉励他的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设问6:诗歌中除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之外,还运用何种写作手法?试简要说明。

预设

第三、四句用了衬托(或对比)手法。

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师小结: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本诗中,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把自己对堂弟的劝勉寄托于其中,委婉含蓄,更有诗意和韵味。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引领,抓住字词句,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文本,品析诗歌情韵,读出诗味。

【板书设计】

赠从弟(其二)

梁甫行

一、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课件出示: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才思敏捷,工诗善文。其诗内容广泛,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其“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诗品》)。特别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等。

二、诵读,感知诗歌韵律

1.题解

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梁甫行”原为挽歌,在这里曹植用旧题描写海边人民贫苦的生活,为贫苦民众写挽歌。

2.读顺字音节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庭中有奇树》和《赠从弟》(其二),从体裁上来说,这三首诗都是五言古诗,因而其节奏的划分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这首诗应该是怎样的节拍呢?

生:二三拍。

师:其实,同学们可以根据注音,来把握诗歌的顿挫,也就是要学会区分平仄。

课件出示:

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平声和缓,仄声短促。

师:懂得了划分节奏和顿挫,还要读准语气。这一首诗描绘的是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同学们说说看,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预设

沉缓、低沉。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体会语气语调。

3.读懂诗词大意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歌的主要意思。(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预设

反映了海边农村残破、荒凉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设计意图】“三分诗七分读”,学生反复诵读,与文本对话,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为理解诗歌情感做铺垫。

三、品读诗歌,含英咀华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曹植在海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预设

民不聊生,破败荒凉。其中,“寄身”三句,从生活环境、生活艰难和居住环境三个方面实写“边海民”的悲惨生活。海民寄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难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狐兔翔我宇”一句通过对狐狸、兔子的描写,侧面描绘出海边贫民家庭条件的恶劣以及家园的破败。全诗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使海边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

设问2: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预设

诗人用“剧哉边海民”一句,总括海边贫民的艰苦生活,点出了全诗的中心。“剧哉”是这首诗的“诗眼”,下面具体艰苦的生活由此而展开,起到了提挈全诗的作用。诗人面对海边贫民的痛苦生活,感慨万端,用“剧哉”二字,便把深切的同情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

设问3:“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两句,以对偶的句式,从自然现象写起,既渲染了气氛,又为正面描写海边贫民的生活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了烘托作用。

设问4:试简要分析作品写法上的艺术特色。

预设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白描、直叙的写法,不作雕饰,语言自然质朴。在展现海边贫民生活的时候,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3

【导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昆明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鲜腴:新鲜肥美。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方比:比较、对比。

扳尖:一种鞋子式样,呈船形,鞋头尖小而上翘。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3.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主要作品有《受戒》《沙家浜》等。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交流点拨】不是,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及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2.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交流点拨】都与雨有联系。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

3.请用几个词描绘一番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交流点拨】示例:丰满、饱和、旺盛、柔软……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跳读课文 赏析语言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交流点拨】“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的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交流点拨】“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2.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请分析下面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交流点拨】用“戴”“穿”“坐”“吆唤”一系列的动词,对苗族女孩子进行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等,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交流点拨】“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主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步骤四 文本精读 探究写法

1.题目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交流点拨】

①画中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课文第3段和第12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交流点拨】第3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第12段从内容上看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结构上看,照应前方第3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3.《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交流点拨】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读完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心灵仿佛被那细细绵绵的雨滴浸润得舒适熨贴,昆明仿佛顷刻间变成了一个让人无限神往的地方,他在画旁题下的那段文字虽长但很有诗情,是对昆明风俗世态的如实描绘,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在感受他所生活过的那片土地,不是故乡却胜过故乡,把全部的爱与真情都融进了那里。

作者在第段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呢?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味”吧?试写出来,80字左右。

【交流点拨】“情味”有:雨引起的淡淡之乡愁,也有雨中美景令人陶醉之闲适、幽静、恬淡之感。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4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人物简介

(回顾所学)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曾任漆园吏。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惠子(约前370年-前310年),名施,华夏族,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2.一词多义

①之其翼若垂天之云(的)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它)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固固不知子矣(连词,固然、自然)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流露出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感觉“出游从容”的鱼儿也快乐。

2.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的理解。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

3.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示例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点,借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示例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故意曲解惠子的本意,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四)品味语言,感受魅力1.精彩的论辩艺术。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中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3、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汪曾褀(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

二、检查预习情况

解决生字和新词: 辟邪 鲜腴 篱笆 格调 吆喝 暮年 情味 苔痕 密匝匝 连绵不断 张目结舌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朗读要求:

1、要读出声来。

2、朗读时思考以下4个问题:

(1)文章用赠送一张画开头,写昆明的雨,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为什么大量写昆明雨季的植物?

(3)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划分文章层次,把写得好的语句用横线标注。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我给宁坤画一张画,引出“昆明的雨”;3-9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详细介绍昆明雨的特点昆明的一些植物;10-11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昆明的雨引起了作者的一点淡淡的乡愁。)

(二)请学生看教材上的插图,然后在全班交流。

1、图上画的是什么?(昆明人家的大门)

2、图的右上角有什么?左下角有什么?图的中间画的是什么?(右上角有一片倒挂着的仙人掌,末端还开出了花;左下角有青头菌和牛肝菌;图的中间画的是两扇门。)

四、精读课文。请1、2组同这齐读第一部分

(一)文章开头写给宁坤的画,有什么好处?

画上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等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为下文作铺垫。

请3、4组同学读第二部分

(二)如何理解“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的雨不是连绵不断,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所以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作者喜爱。

请5、6组同学读第三部分

(三)文章中写了多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

文章中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生长旺盛、肥大、滋润。衬托出昆明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点。

男生齐读8、9两个自然段。

(四)文章写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为什么要这样写?

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这样写的好处是形散神不散。

女生齐读第10自然段。

(五)文章最后这首诗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作者淡淡的乡愁。

(六)文章中两次出现“我想念昆明的雨”,如何理解?

昆明的雨季明亮、丰满,使人动情,且时间长,因雨季时间长,所以雨季的菌子、果子--杨梅、花--缅桂花等长的好。文章的本意不是写雨,而是由昆明的雨写当时的生活,虽处艰难困苦之时,也可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五、总结

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并未用大量的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本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出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炎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看起来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课后找汪曾褀的散文《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细细品读,体会作者散文的独特韵味。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生初步了解鲲、鹏是什么样的动物,了解课文表现了鲲鹏什么样的情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逍遥”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识到要志存高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庄子的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和束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导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庄周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庄周:

Ppt: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北冥有鱼》,《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介绍逍遥游。

Ppt:《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1、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一学生朗读,教师指正读音。

3、全班同学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

Ppt:

句子翻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

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学生再读课文。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介绍《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书: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翻译: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庄子名言积累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五首诗歌,有一首古体诗(《饮酒》其五),三首近体诗(两首律诗:《春望》五言,《雁门太守行》七言;一首绝句:《赤壁》),一首词(《渔家傲》),诗体形式多样,各具特点,应指导学生全面了解。时间上,晋、唐、宋,久远的历史,丰厚的社会生活,指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读诵诗歌,理解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进而了解当时时代状况。

学情分析

进入八年级,学生已读背过不少的古诗,掌握了一些古诗体裁,历史朝代,诗人生平等常识,有了一定浅层次理解诗歌的能力,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是:大多重背诵,轻理解,而且背诵的是字音,默写时很多错别字,连诗句字面意思都没有理解,更不要说整首诗的意思,诗人的思想感情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许是小学阶段,中学初级阶段古诗教学只要求读读背背,不求甚解的指导思想,个人认为八年级上,古诗词教学要求要提高,要通过对诗歌的诵读,从而理解“知人论世”,即了解诗人,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

另外,本课所选《渔家傲》是词,在初中教材中首次出现。尽管学生都知道“词”这一概念,但他们并不知道“词”的特点。词和诗有何区别,还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关于诗体常识,教师应指导学生梳理,系统了解,避免胡子眉毛含混不清。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和韵律上的特点。

2.了解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3.熟读成诵,并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初步学习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用“知人论世”方法解读古诗,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饮酒》(其五),读懂古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词析句,厘清诗人情感脉络,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领悟人生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助读,大比拼中导入新课

1.课前回顾,学生抢答背诵相关句子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作者情感和意愿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野望》中描绘恬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导入新课: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外露。重温这些经典名句,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者在诗文中都期望一种生活,即远离官场、走向自然的归隐生活,温馨淳朴、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来了解他的田园诗和精神追求。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职,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的诗主要表现出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代表作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设计意图选择心境和情怀类似的三篇诗文进行背诵,一方面复习以前所学课文,做到温故知新;另一方面意在引出陶渊明,引导学生了解人物,为下文理解其精神追求蓄势。

二、诵读,感知古体诗的韵律

1.读顺字音节奏

(1)指导朗读。

朗诵诗歌应注意节奏的连贯、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语气的强弱等,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评读。

课件出示:

字音:车马喧(xuān)

东篱(lí)

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提示:古体诗,形式上以五言为主,朗读时通常按“二三”式来停顿。

(3)抽查朗读,全班齐读。

2.读出诗歌韵味

提示:

(1)本诗偶数句入韵,押“ɑn”韵,韵脚有“喧”“偏”“山”“还”“言”,韵脚要根据语境读到位。

(2)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

①起句要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要体现出得意感。

②“何能尔”设问,“尔”,代指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为全篇之骨,要读出自豪感,体现出淡然而满足的精神状态。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

③五、六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

④七、八句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⑤九、十两句重在写回归田园的乐趣,宜读出自得其乐的心情。结句最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3.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歌画面

师:诵读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

提示:要抓住“结庐”“人境”“车马”“菊”“南山”“山气”“飞鸟”等意象,还原诗歌画面,并细细品味它们所蕴含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设计意图继续加强诵读的训练,通过指导朗读,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与文本对话,明确古体诗的句数、句式、平仄、用韵自由的特点,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画面,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三、析读,厘清情感脉络

1.破诗题,释疑解难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预设:诗里根本没写酒,但题目却叫“饮酒”,这是因为这首诗可能是陶渊明喝完酒之后写的`。

资料助读1:

课件出示: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③复醉。既醉之后,辄④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⑥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⑦。

注释①夜已长:秋冬之季,昼渐短夜渐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②独尽:独自干杯。

③忽焉:很快地。

④辄:就,总是。

⑤诠(quán)次:次第,层次。诠,同“铨”。

⑥聊:姑且。

⑦尔:罢了。

师补充:文人的体内有两种液体,一种是泪,一种是酒。泪酝酿为心中的诗情,酒挥洒出笔下的文字,于是诗歌便氤氲出了酒的醇香。也就是说,这组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2.抓诗眼,厘清脉络

师:文章的构成有两个意义方阵,请同学们结合句式和关键词,思考诗歌的层次。

预设:开头四句为一层:作者虽然居住在“人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远”使然。关键词为“心远”,第三、四句为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第二层为后六句:写作者“心远”境界之下看到的自然美景和达到的忘我境界。

3.寻证据,理解情感

师:品读课文,找出作者“心远”的原因,体会诗人“心远”情怀的表现。

(生交流讨论,师点生答并引导)

预设

原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车马喧”指世俗中的名利,抛却了名利,心自然就“远”了。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住在深山。)

表现: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一俯一仰的动作中,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南山暮景:在美好的黄昏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意境宁静恬淡,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作者从这美景中,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就是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

师小结:篱笆、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人——优美、宁静、惬意,组成一幅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图,使人心生向往,这也正是陶渊明的追求。诗中看似没有人的参与,却处处有人,人与自然相处和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4.析根源,读懂心愿

师:陶渊明的志趣是如何形成的?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愿?

预设: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猛志逸四海,骞翮(hé)思远翥(zhù)”[《杂诗十二首》(其五)],有着非凡的理想抱负,但黑暗的现实让他失望,最终他选择了解印辞官,归隐山林。

资料助读2:

课件出示: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到任尚不足百日,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个督邮,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便栽赃陷害。县吏对陶渊明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解印而去,辞职回乡。从此,躬耕陇亩,读书为文,不再做官。

师小结:从踌躇满志,到躬耕隐居,陶渊明经历了痛苦的抉择。最终他选择了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结束语:古代士大夫继承陶渊明的精神,当他们仕途失意或厌倦官场后,从陶诗这里寻到了新的人生价值,以此来安慰不羁的灵魂。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标准,而平淡自然的诗风也就成了他们心中崇高的艺术境界,所以苏轼说“古今贤之,贵其真也”——全是因为一个“真”啊!

设计意图厘清诗人的情感脉络,理解诗人的情志,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以诗眼“心远”为抓手,探求原因和表现,既能引导学生学会解读诗词,又能结合背景,做到知人论世,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春望》《赤壁》两首诗,读懂近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结合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鉴赏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领悟诗歌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温故知新

1.温故

与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近体诗,明确近体诗的律诗和绝句的基本分类。

预设

绝句:《泊秦淮》《江南逢李龟年》《峨眉山月歌》

律诗:《望岳》《游山西村》《野望》

2.知新

指出本节课所要学的两首诗中哪首是律诗,哪首是绝句。

预设

律诗:《春望》

绝句:《赤壁》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过的近体诗,引导学生了解本课所学两首诗的体裁特点。

二、诵读,感知近体诗的韵律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春望》《赤壁》,同桌互读,感知两种体裁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课件出示:

字音:搔更短(sāo) 不胜簪(zān) 折戟(jǐ)

节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抽查朗读,全班齐读。

(师进一步指导重音)

预设

停连:依节奏停顿,依意思或者感情连贯。

重音:强调的字词读得重、响。如《春望》中“破、深、溅泪、惊心、三月、万金、搔、不”需重读。语气:依据诗歌的内容、感情。如《赤壁》韵脚“销”“朝”“乔”要重读拖音。诗的前两句记叙,音调以平缓为宜;后两句为议论,音调以沉郁为宜。

2.读晓诗歌形式

预设

五言诗,朗读节奏划分为“二二一”和“二三”式。绝句的节奏类似于律诗。律诗中颔联、颈联两联一般为对偶,形式整饬雅致,音韵华美。绝句对仗不严格。

3.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两首诗歌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歌情味

读时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近体诗的韵律特点,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通过节奏、语气、重音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为后面与诗歌产生共鸣、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三、品读,感知诗情

(一)品读《春望》

1.破诗题,预测内容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

预设

“春望”即春天所见。“春”点明了“望”的时间,“望”点明了人的行为。

师:作者都“望”到了什么呢?请发挥想象,简要概括。

预设

远景:山河城郭中景:荒草残木近景:春花飞鸟特写:稀疏白发

2.寻意象,“望”眼前之景

师:自读诗歌,找出诗人所见景物,体会诗人笔下的春的基调。

预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妙用“破”和“深”,体现春天的长安城因为战乱而呈现一派衰败之景——山河虽仍存在,都城却草木茂盛杂乱,这一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承上,“花”和“鸟”是春天的象征,也都是美好的象征。此情此景,诗人看到美丽的繁花、听到悦耳的鸟鸣都要“溅泪”和“心惊”,或者说,连花鸟都感觉落泪惊心。这说明国家已经真的很凄惨了。“恨别”启下。)

基调:凄惨暗淡。

3.探根源,了解时局背景

师:对照注释,探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凄凉的景象。

预设

是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763)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叛乱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4.抓诗眼,“望”诗人之心

师:面对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诗人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预设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时局,诗人为当时的时局而感伤。可见其忧国伤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可见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忧愁不堪,以致头发变白、变少,难以胜簪的事实,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心忧如焚,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5.细思量,“望”“诗圣”形象

师:阅读本诗,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圣”形象?

预设

读出了一个愁绪满怀的“诗圣”形象;读出了一个悲苦忧伤的“诗圣”形象;读出了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诗圣”形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就是“诗圣”杜甫。

结束语:历史长河奔流,千年诗篇生辉。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情怀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他生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峰巅!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一起来背诵《春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词体会诗歌整体基调,理解诗人情感,把握诗人形象。

板书设计

(二)品读《赤壁》

1.读资料,晓相关背景

课件出示: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虽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中进士,但因为秉性刚直,自视甚高,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仲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到黄州、池州等地任刺史。此诗是他借赤壁之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

2.寻意象,辨兴感之由

师:这是一首兴感之作,诗人感慨的起因是什么?

预设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前朝遗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写兴感之由。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他对前朝遗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立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3.悟诗情,识兴感之心

师:诗人凭借前朝遗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预设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隐含着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能施展的郁闷。)

4.析手法,明兴感之巧

师: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预设

诗歌咏史怀古,特别是最后两句议论,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应深刻警醒。

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的基本点在于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选取的都是小的对象。从写法上来讲: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关键在于立意要高、要大,但要注意的是要在尽可能微小之处来体现立意的高大。

从表达效果上来讲: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

结束语:无情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悲欢离合;而诗词,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流传百代依然至纯的盛情。愿我们执诗词之手,与诗词谐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诗歌,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诗歌名句及作者的情感,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意识和答题意识,初步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雁门太守行》《渔家傲》,读懂其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词析句,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学会鉴赏名句。

教学过程

一、抓特点,明确体裁

阅读《雁门太守行》和《渔家傲》,辨析两文体裁的特点。

预设

《雁门太守行》看似有律诗的形式,但它实质上是一首古乐府旧题,属于歌行体。《渔家傲》是一首词。

资料助读1:

课件出示:

歌行体

行,歌行体,由汉代乐府诗发展而来,通常用“歌”“行”命名,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可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东汉乐府诗歌中的《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歌颂洛阳令王涣政绩的诗。雁门,指雁门关,泛指西北边塞地区。诗人李贺直接借用此题写边塞战争,这与唐人好借用旧题写当下题材的创作之风有关。

资料助读2:

课件出示: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阕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即:词有定句,句有定字。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式,所以创作词称“填词”,依调填词为“倚声”。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助读,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掌握两篇作品的特点及有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完整、系统地了解古诗词的体裁分类知识。

二、诵读,感知不同体裁诗歌的韵律

1.读顺字音节奏

教师范读《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同桌互读,感知两种文体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字音:提携(xié) 殷勤(yīn) 嗟(jiē) 谩有(màn)

节奏: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教师进一步指导重音)

预设

《雁门太守行》中首联中的“黑”要拖长音,“压”“摧”要重读;“金”要拖长音,“开”要重读,读出严阵以待的应敌状态。颈联要用颤音,读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提携玉龙为君死”要读得激昂有力,读出报效朝廷的决心。

朗读《渔家傲》时,重音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如“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中的“接”“连”“舞”等字要重读,以表现辽阔、壮美的气势。

2.读晓诗词形式

预设

七言律诗,朗读节奏较为自由;词,节奏灵活多变。

3.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两首诗词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词情味

师:阅读不能贪快,要注意语速,读出语气、语调变化,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让自己融进意境。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近体诗和词的韵律特点,让学生通过对节奏、语气、重音等的辨析,进一步把握不同文体的韵律特点,初步感知文本,为后面把握情感做铺垫。

三、品读,把握诗词情感

(一)品读《雁门太守行》

1.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世称李昌谷、鬼才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其诗多表现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现实也有所揭露和讽刺。艺术上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有《昌谷集》传世。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诗作可能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

2.把握意象,再现画面

师: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探究下面的问题。

设问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共写了三个画面,分别是什么?

预设

白天:敌军压城,官军严阵以待图

黄昏:战后惨烈图

中夜:夜袭易水图

设问2:作者营造这些画面,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感?

预设

诗人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的追念,塑造出了具体、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颂扬了将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3.探究写法,鉴赏词句

(1)请同学们根据前几课所学,自读诗歌,分析诗歌采用的写作技法。

预设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敌军比作黑云,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的危急;“金鳞”形容铠甲闪亮如金色鳞片,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激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这一句不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只是用“角声满天”侧面写战争规模,用“凝夜紫”侧面写血流成河的场面,给人以悲壮之感。)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点明主旨,引用战国时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结合本诗举例说明。

预设

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赤红色等,不但鲜亮浓艳,而且跟黑色、黄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渲染出了战争场面的悲壮惨烈。

4.齐读诗歌,领略豪迈

(1)点生朗读最后两句诗,读出坚定、豪迈之情。

(2)教师配乐深情地诵读全诗。

(3)全班齐背诗歌。(注意抑扬顿挫,背出铿锵节奏美)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品读《雁门太守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探讨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进而更好地理解诗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二)品读《渔家傲》

1.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对后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易安体”。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从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这首词应是词人南渡以后的作品。国破、家亡、夫死的经历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词中别具一格的杰作。这首词虽是记梦之作,但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折射,词中写到大海、舟船,人物涉及天帝和词人自己,可能都与词人为辨明“馈璧北朝”之诬,曾追随宋高宗行踪,乘舟在海上航行,历尽波涛之苦这段经历有关。

2.品词知事

设问1: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记梦天帝。写词人在天地浑茫的追寻中借天帝之口提出了对“我”终“归何处”的询问。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梦中所见景象。“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个“归”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不仅回到“帝所”,还受到天帝情意恳切地问话。)

设问2: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回答天帝。下片紧承上片的天帝询问,作出回答。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这是词人回告天帝。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感慨空有才华,于世事无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回答天帝,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到海上仙山去。传达出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设问3:本词和《赤壁》都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认识,但又有什么不同?

预设

杜牧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际遇,曲折表达自己空有抱负,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本词是借梦境与天帝对话,表达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战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品读《渔家傲》,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感知词作内容,理解词人情感,并通过鉴赏艺术手法,提高审美能力。

3.赏技品味

师:本词被评论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同学们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预设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片的“九万里风鹏正举”等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词作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梦幻与生活、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

结束语:词人苦于现实。只好借梦境、神话、想象,含蓄地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不顾民众苦痛、苟安江南的不满,对没有战乱、离散和痛苦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九万里风鹏正举”,那个“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李清照,今天若在,定然会“沉醉不知归路”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教学设计中,我首先确定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指导朗读,学生逐步明确不同体裁的诗歌的阅读方法,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进行诵读,为他们今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打好基础。其次,我强调“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在鉴赏诗词时,我引导学生要结合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来分析,知人论世,才会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情。对于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中我没有详细展开,也没有引入太多的术语,只是引导学生领会艺术手法的妙处即可。对诗歌大意,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对照注释来理解和把握,希望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提高理解诗歌的能力。

疑难突破

1.怎样理解陶渊明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

这两句诗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个性追求才能深入理解。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伪和奸诈。为了生计,他几次出来做官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永不出仕。这里所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也就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归隐田园,虽说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了这样的烦扰,所以说“而无车马喧”。至于“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主要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了,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2.对《春望》的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赞成第一种。这是触景生情的写法,面对国家破碎,种种念头齐涌心头,禁不住见花落泪,闻鸟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赞成第二种。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以花鸟拟人,写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素养提升

律诗、绝句中的“对仗”

对仗,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具体要求:第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第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对“恨别”,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花”对“鸟”,名词对名词;“溅泪”对“惊心”,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绝句、律诗的对仗各有规则。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意愿。有的前两句对仗,后两句不对仗。律诗中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资料链接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是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

据史料考证,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执政30余年。他即位之初即着手招贤纳士。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至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公元前284年,乐毅率军联合各国攻齐,占领70余城。有人推测其筑台时间为公元前310年。当时只言筑台而无“黄金”二字,到南朝宋文学家鲍照《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始见黄金台之名。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即黄金台。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8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2、对比学习,理解“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3、重点: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4、难点:理解“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的相似之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复习提问)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大道之行也》,并且要求大家回家背诵下来。大家还记得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个什么社会吗?

生:大同社会。

师:是的,大同是指什么?用课文的句子回答。

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师:好,我们来把这一句背下来,大家合上课本。还没背下来的同学看着大屏幕。(PPT演示:大道之行也,,选,讲。)

生:背诵。

师:大同又是指什么?用课文的句子回答。

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师:好,我们再把这一句背下来。看大屏幕。(PPT演示:是故,,故,是谓大同。)

生:背诵。

师:那么,大同社会的特点是什么呢?也是用课文的句子回答。这次全班同学一起回答。

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师:大家把这两句背下来。看大屏幕。(PPT演示:故,,使,,,矜、、、、废疾者皆有所养,男,。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同学们背的还不够熟悉,再背一遍。

(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全文背出来?试背全文。PPT演示)

二、课文分析

(一)拓展延伸: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师:前不久,我们学过《桃花源记》。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阶段,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但是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理想社会。那么“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大家对比一下两篇课文,找找看,“大同”社会和“世外桃源”有什么相同之处。

好,现在我们有请男同学读一遍课文。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老师归纳。

⑴寄托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发出了人民的心声。

⑵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见桃花源环境优美,气氛宁静,在这里,没有兵火征战,没有尔虞我诈。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由此可看出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讲信修睦”和“男有分,女有归”……

(二)谈一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此,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师:我们说呀,大同社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我们在某些方面可以触手可及了,有很多方面已经变成了事实。但时代是要不断进步的。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社会的真正主人,带着对大同社会的认识,和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以及带着对未来社会的憧憬,我们畅想一下,我们心目中的理性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刚刚男同学读了一遍课文,现在,有请女同学来读一遍课文,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现在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四人一个小组,开始讨论。

好,我们畅想一下我们心目中的理性社会,为了这样的理想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谁先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谐社会,大家都坐在温暖的大教室里学习,可是还是存在一些地方并不是这样的,那么你们觉得怎样的社会才会使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是和谐美好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形成板书)总结:

1、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诚信

3、没有战争,科技高速发展

4、保护环境

5、人人尽其所能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6、开发山区,使贫穷的孩子也能像我们一样,在温暖的大教室里读书

7、社会平等,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异

(三)总结(全班再背诵一次课文)

PPT演示:大道之行也,,选,讲。

故,,使,,,矜、、、、废疾者皆有所养,男,。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是故,,故,是谓大同。

(四)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应练习题。

三、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也

《礼记》

畅谈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1、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诚信

3、没有战争,科技高速发展

4、保护环境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9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方法:

复述法和研讨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这个家是你避风的港湾,是你生活的根。随着我们渐渐的长大,我们的家也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我想都与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成为了你美好的回忆。那下面哪位同学能够打开你的心扉给我们讲讲你的家的故事呢?

二、展示课标及基础训练

1、在大屏幕展示本课课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感情。

(2)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2、检查生字词。(多媒体投放)

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学生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快速自读课文

(1)父亲为什么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子?

(2)父亲是怎么造成的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的?

(3)新屋子造好了父亲发生怎么的变化?

2、学生读后思考、讨论、明确以上三个问题。

四、合作探究,感知文章

1、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并就文中内容提出问题。

2、学生将提出的问题拿到班级同学中进行讨论,并得出答案。

3、教师就同学提出的问题及其解答进行指导总结。

4、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在提出相应的问题加以补充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文章时解决。)

五、合作研讨,把握父亲形象

小组研讨,后把结果在全班交流。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六、深入品读,体会写法

同学找出本文中关于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并朗读,说说它们的作用。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节。

七、问题研究,把握主题

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八、拓展延伸

说一说我们自己的父亲。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

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

解读文本,品味语言。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思路:

说风俗——读文本——谈鸭蛋——品语言——作比较——写真情

课前学生预习: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并自读课文五遍。

2.思考课后习题,将你认为好的句子或有疑问的语句作上批注。

3、理清文章的思路,细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鸭蛋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及作者情感。

4、搜集家乡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过节时最难忘的经历或物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1、 请同学说说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年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屈原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地方?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是每年的5月初5,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因为屈原爱国。)

2、我们本地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吃五红)

3、你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 (包粽子,吃粽子,吃五香蛋)

4、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大家都预习过,我问一下,这篇文章是谁写自己过端午?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吗?

二 简介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注音

汪曾祺qí 系jì百索子 倘tǎng若 咂摸zā?mo 城隍huáng拧níng成小绳 门楣méi 用酒和hu? 苋菜xiàn 籍贯jí 硝药xiāo腌腊yān 络子lào 大襟jīn 车胤yìn 熏xūn五毒 似的shì?de

2、 整体感知课文

(1) 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汪曾祺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

(家乡的端午——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

又列举了“可能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放黄烟子”;

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吃‘十二红’”

略写的是前十种风俗,祥写的是后两种风俗,因为后两种与别处可能一样;)

(2)最与众不同的“吃十二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比如说,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

(表示希望一年十二个月“红红火火。”)

(3)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8755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