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新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提升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了解采访和选择新闻的基本知识。

3、进行采访实践。

二、重难点(课时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采访和选择新闻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进行采访实践。

三、教学过程

(资料链接)(平板推送课前预习)

1、新闻采访基本概念把握:

新闻采访记者

2、普利策奖(PulitzerPrize)

(课堂合作学习)

主问题一:怎样选择新闻?

1、选择新闻的标准是怎样?

选择新闻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必须是新发生的`事实或新发现的事实:这个事实必须带有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

2、如何进行新闻采访写作?

(1)熟悉实际情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但是,寻找新闻却不能一开始就把眼睛盯在新的事实上,而必须首先熟悉旧的事实,熟悉了实际情况,就等于在脑子里画出了一条清晰的地平线。

(2)要时刻处于采访状态。

(3)要求记者具有新闻敏感。

主问题二:如何获得采访线索?

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的苗头或信号。有了新闻线索,有编辑部获得,然后指定记者去采访。但大多数新闻线索却要靠记者去扑捉。

1、耳朵和眼睛的功力。

2、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

3、切身体验或身边消息传闻等。

主问题三: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采访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展示,各组相互补充。)

参考:

1、对采访的题目的基本情况要了解。

2、相关的资料准备:资料准备的内容非常广阔,不仅要有科技知识,还有各行各业的知识以及复杂的社会生活意识。

3、研究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只能作为提供他人或事实材料的消息来源,另一类本身就是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

4、问题准备:记者提出的问题,最好在采访准备好时就设计好,特别是初当记者的,应在本子上记上几个、十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做到心中有底。

5、物质准备:照片,相关数据等资料。

6、发稿准备。

(课堂活动)

1、小记者分组模拟采访

教师提出参考主题(例如采访最近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采访食堂或小卖部工作人员,采访班上参加体训的同学等),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采访。

2、自我总结模拟采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1.由于中考文言诗词重在考查学生背诵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写情况,因此我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名句的引入及新诗的背诵,所以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部分时我特意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

2.诗歌重在诵读。因此运用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着重讲解第一首诗,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首诗。

3.诗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名句的理解与讲授将成为课堂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理解、赏析文中佳句,积累名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或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感受到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3.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

诗词中有关名句的理解、赏析;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熟读两首诗,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投影仪及适合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授以方法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课文,并提示方法:吟读诗句,感知内容;品读诗句,感悟意境;说读诗句,感受思想。让学生带着方法先来学习王维的边塞诗。

二、听读诗文,插入背景

(一)播放录音。请学生听范读,注意字音、节奏、轻重、语气、语调及情感。特别提示:塞、骑、都、燕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二)了解作家作品。让学生说说作者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么优美的诗篇的,引出诗人及其创作背景。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王维和李白。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王维及李白的资料及创作背景。

三、吟读诗句,感知内容

(一)自由读。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朗读方式来诵读全诗。如,个人朗读、集体合诵、男女配读、配乐朗读等。

(二)个别读。请个别学生或小组内的学生以不同方式在同学面前展示朗读才能。

(三)感知内容。1.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理解诗歌内容;2.思考《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诗句,感悟意境

问学生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试和小组同学品析交流。

(一)“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引导学生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含义及蕴涵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10个字轻轻带过。

(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图画,也可用笔简单地勾勒一下。

可从画面、线条、色彩方面点拨学生。如:

画面上: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景物虽少,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线条上:一望无际的大漠,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上: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照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色彩丰富,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境吗?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可结合课后练习三来谈,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统一。)

(设计意图:掌握对名句的理解赏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读诗句,感受思想

(一)你们的描绘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那幅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那你是否想过能描绘出这样开阔壮美画面的人,会拥有怎样的胸怀呢?(豁达开朗。)

(二)仅仅是豁达开朗吗?能否结合诗中的字、词、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预设:可引导学生抓住“单”、“孤”、“征蓬”等字、词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能够说出类似“孤寂”、“荒凉”、“消沉”等即可。)

(三)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四)让学生带着对诗歌的体会再次诵读此诗。并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提示学生注意字形的书写。

六、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教师把学生从王维诗之宏大、诗画一体的风格特点引到李白的诗上。让学生运用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渡荆门送别》,点拨如下:

(一)一组学生可从朗读方面来学习。谈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感知内容,引导回答《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预设: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

(二)二组学生可从语言品析方面入手。

1.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2.引导学生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

(三)三组学生可从情感上把握。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长江两岸的景时,他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他想抒发怎样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本诗抒发乡愁的是哪一句?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出作者浓浓的乡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七、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通过李白这首送别诗,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与月相关的诗句,或者还知道那些送别诗。

(预设:如:明月几时有、举头望明月、月下一壶酒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八、自主选择,书写作业

喜欢文学的你,可以挥动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这两首诗中你认为最美的景色;喜欢绘画的你,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你心中最美的图画;喜欢背诵书写的你,还可用最直接的方法背诵默写这两首诗;喜欢交流的你,可把你的想法发送到老师的邮箱里,我们继续畅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概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理解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尊敬的老师;回忆性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这篇回忆性散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绯红(fēi)油光可鉴(jiàn)标致不逊(xùn)匿(nì)名

诘(jié)责托辞喝(hè)采适值抑扬顿挫深恶(wù)痛绝

物以希为贵

3、请你找出文中叙述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在东京,见藤野先生前。

第二部分(第4-35段)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相识。

第三部分(第36-38段)离开仙台,深切怀念藤野先生。

三、理解人物

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用“从__________的描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__________”的句式,表述自己的发现。

(学生交流)

1、外貌描写(白描)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活透出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不修边幅,治学严谨。

比较、体会:

老师觉得作者写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吗?

他,既有高仓健一样的体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样的相貌。脸色白而透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整齐而又有一点波浪。他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洁白的衬衣上打着一条漂亮的领带,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讲台,就用洪钟一样的声音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

不好,失去了特点,像电影明星,不像学者藤野先生。

2、通过四件具体的事件,突出精神性格。

A、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B、为“我”改正解剖图。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C、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关心入微。

D、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人物外貌的白描,以及四件事情的具体叙述,写出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经历,既可信,又耐人寻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热情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课外搜集有关藤野先生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默写词语、拼音

2、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抓住藤野先生的什么特征来进行描写?

(2)作者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品质?

二、深入理解人物

1、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

A、“匿名信事件”

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xxxx,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B、“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

“呜呼,无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C、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

2、与藤野先生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

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3、文中还写到哪些在日本的中国人?

清国留学生、“我”。

4、作者抓住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抓住他们盘辫子的特征。

运用比喻、夸张、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

5、文中哪些方面体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A、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

B、记得“日暮里”,暗含家国愁思;

C、记得“水户”,对爱国志士朱舜水的崇敬;

D、对藤野先生的敬仰;

E、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的战斗行动。

三、课堂小结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爱憎分明地刻划了两类人物,并形成鲜明对比。一类是日本人:像藤野先生一样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日本人,也有像所谓的“爱国青年”一样,对中国充满鄙视、寻衅滋事的日本人;既有浑浑噩噩、麻木愚昧的中国人(清国留学生、围观杀人的百姓),也有怀着强烈爱国主义感情的“我”。这一切,都给我们的头脑形成强烈的冲击,不由感慨:要自尊自强,振兴中华。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2、课外查找鲁迅“弃医从文”的有关资料。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朗读课文有关章节。

2、谈谈你对当今日本人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二、理解主题

1、作者为什么要到日本仙台留学,学习医学?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补充。

资料一:

鲁迅在《

2、但最终鲁迅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3、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弃医从文”的?

(学生概括陈述前两课时所学,加以总结、提升)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是其“弃医从文”的两个原因。

资料二:

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地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资料三: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让学生再从文中找出例句体会。

“但在那时,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三、探究拓展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A、离开仙台后,“不知怎地,……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B、珍藏藤野先生修改过的讲义;

C、在寓居里高挂藤野先生的照相;

D、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化为继续斗争的勇气和行动。

2、藤野先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在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下,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自身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3、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A、学生写作;教师指导;M.JK251.Com

B、学生交流。

四、课堂小结

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追述了自己当年为国为民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同*斗争到底的决心。全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确实让我们深深反思: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布置作业

1、以“研讨与练习”为凭借,综合所有的理解感悟。

2、完成《语文同步训练》

3、阅读参考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作者,把握课文主要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初步把握哲理性散文特点。

3.探寻作者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一、导入新课

生命,总是令人深思。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阅读文章,把握文章观点

1.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阅读文章之前,请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

明确:(1)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2)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教学提示】

是否存在永久的生命?这本是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或许,思维敏捷的同学已经有了超越表象的答案,这无疑更有利于文本教学。

2.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明确:本文主要表达了“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

探究:请你在文中找寻支撑“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的段落或语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1)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理解:结合后文小草生长的事例可知,生命是“流动”着的,这个流动即小草随着寒暑。

因为生命的整体是永久的,我们要在这永久的生命中留下光彩的一笔,同时又要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一定的审美休憩之外,须立即报以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板书设计

永久的生命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其哲学内涵十分深刻,因此宜将体悟其人生哲理作为教学重点之一,但哲理思辨内容单纯靠讲解难以令学生深度把握。因此,本文各个教学环节,从把握课文观点到把握行文思路,由设置问题到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

不足之处:本文由于课时限制以及内容的难度限制,在哲理性散文的特点方面,只能让学生形成简单的印象,不能深入把握。

第2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前一课时我们在学习生命具有永久性的特点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个体性特征。是的,生命如此短暂,正如前文的感叹,“我们都非常可怜”。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也许我们该做点什么,换句话说,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我们为什么活着?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阐释的。

二、教学新课

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无神论者,也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结构

1.作者在标题中抛出自己的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他在文中是如何回答该问题的`?

明确: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地回答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2.请简要概括文章五个自然段的内容,并说说本文的结构思路。

内容:第一段:回答标题所设下的问题,“我”活着的理由有三个,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二段:具体阐释追求爱情可以给人带来喜悦,可以使人摆脱孤寂,可以让人领略到美好境界。

第三段:讲述知识能增加人们对自然、科学、人类自身的了解,满足人类求知欲,给人带来无限乐趣。

第四段:写人类的痛苦促使着“我”不断努力,以期减少这痛苦,但“我”依然痴心不改,要为此奋斗。

第五段: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认为如此活着是有意义的。

结构: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采用直接说理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

目标导学三:理解课文,把握内涵

1.作者为什么把追求爱情作为活着的第一条理由?

明确: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2.作者为什么追求知识?你能说说知识给你带来了什么吗?

明确:一是可以了解人的心灵;二是可以了解星辰为什么发光;三是能够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事实上,我们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在对世界的好奇心驱使下的创造,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解开世界之谜的快乐,还有思考过程本身的快乐。

3.作者活着的第三条理由是什么?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明确: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号,眼前浮现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为拯救人类苦难的博大胸怀。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往往无能为力,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目标导学四:认识哲理性散文

探究:本课的题目为《散文二篇》,但从内容上来看,作者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更像是议论文。然而,又不像议论文,因为我们没法从论点论证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也就是说,这两篇被定义为散文的文章既具有散文的某些特征,也具有议论文的某些特征,并在议论中阐释着深刻的哲理,我们不妨将名字综合起来,称它为哲理性散文(或议论性散文)。

请同学们结合对这两篇散文的认识与解读,说说哲理性散文具备哪些特征。

明确:(1)从两篇文章都能通过分析具体的结构与层次把握文章观点来看,议论性散文应具有议论文的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特点,且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

(2)从文章语言以及叙述方式上来看,议论性散文具有散文的一般特征,即用语形象,这也就意味着将抽象的说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能使读者获得感悟。同时,哲理性散文并非一味地说理,因而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有散文的抒情性特点。

三、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由于第二课时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不仅讲述了文本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住“我”对生活目的的思考,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文体特征,对哲理性散文形成初步认识。

不足之处:哲理性散文也侧重对情感的抒发,在引导关注情感方面,由于时间限制,做得不够,需要教师根据时间安排予以适当补充。此外,对罗素生平的事业未加详细介绍,学生或许不能感受到罗素在探索减轻人类痛苦事业中所做的贡献。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五个专题,即人生轨迹、思想风采、少年时代、杰出人物、百家思想;综合性学习也有五个专题,分别是:献给母亲的歌、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同时,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2、能够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3、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

4、能够熟读背诵杰出历史人物的著作,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加强诵读,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习,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及教学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优生,辅导学困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关注“学会”,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对字、词、背诵的检查,教师发挥好小组长、课代表的作用,对学困生或个别偷懒的学生单独督促,分别检查。本学期各班将重点抓抓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帮助他们查缺补漏,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知道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2、加强集体备课,重视研究学情、教材。备课过程中,对学生多些了解,关注学情,认真的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多读,既要把握文本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做到“精讲”,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多放手,培养优秀生的理解、感悟、表达能力,提高优秀率。

3、关注“会学”,教学中要渗透学法的指导,练习中注重传授答题的技巧。

①整合教材第一单元和附录《谈谈散文》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技巧。

②整合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重点让学生掌握议论文阅读技巧。

③整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技巧。

④利用《伴你学》《小册子》《单元练习》精选试题,在做课外阅读时要有意识的加强开放性试题的训练,指导学生如何辩证回答,让更多学生掌握开放性试题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4、重视综合性学习,重视加强作文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①整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写作内容,使作文内容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抒写生活的真实感悟,能够有话可说。

②还要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热点、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柜,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提高阅读水平,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师业务学习

①阅读教育专著

②及时学习学校博客及网上邻居中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采用的是人教版部编教材,本册共有24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2篇,自读课文12篇),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6个板块。其中,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阅读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各单元相机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等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语文学习,13班和14班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提升。就考试成绩而言,目前两个班的语文成绩都是良好。其中13班学生朗读能力较为突出,但写作能力欠佳。14班学生写作能力较强,但阅读、朗读能力较薄弱。两个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量比较贫乏,需要加强课外阅读量。另外,两个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二)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目标:

1.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学习和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尤其要加强朗读和写作的能力。

2.在语文素养方面,要求边默读边勾画标注,并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包括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度等阅读方法和理解作者情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把握文章思路,掌握文章体裁、结构等诸多策略。

3.改变过去一年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通过建立语文学习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三)人文素养目标: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养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在语文学习中提高为人处世,接人待物,应用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本校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一)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将侧重对阅读技巧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开口说话、回答问题的机会,训练学生规范作答的习惯;课外举行语文拓展活动,话剧、故事会、演讲,着力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发言的能力。

(二)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加强综合训练,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表情达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以课文语文为序列,依托和发端,把生活的语文,文学的语文,文化的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整合,互相策应,让语文教学既实又活,在应对考试的功利性与享受语文的艺术性之间实现对接。

(四)成立语文学习小组,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逐步引导训练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小组自主解决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增加写作的作业量,在课堂中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写片段,写小作文。写作技法进行深入讲授,分享给学生课外优秀的写作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3)思考下列问题:

A、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B、《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C、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D、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E、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F、“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G、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四、课外拓展

学生自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

五、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作业:

1、学生自由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预习下一首诗《游山西村》。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9057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