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教案

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经验,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例,掌握基本算法。理解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2.提高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运算及推理能力。

3.感受小数乘整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算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小数计算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知铺垫

1.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整数的计算方法,老师这里有一道题,“4.6×8”你们能算出来吗?快拿起课堂练习本算一算。

2.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把4.6扩大10倍得46,积也就扩大了10倍。46×8=368,积368缩小10倍变回原来的积368÷10=36.8。

3.师:我们通过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成功解决了小数×整数的问题。那小数×小数呢?你们会计算吗?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小数×小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深入新知

1.师:接下来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列出三道算式,等会我们挑选一组同学的算式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在列算式时要注意小数不宜过长,不然不方便计算。

预设:2.4×0.8(一位×一位)、1.92×0.9(两位×一位)、0.45×0.6(两个小数都不大于1)

2.师:这三道题你们会计算吗?拿起练习本,尝试独立计算。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小声地与同桌交流。

3.学生独立活动,指名扮演

3.师:这三个不同的算式都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先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出积。因数扩大,积也就扩大了相应倍数。要求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出来的积缩小相应倍数。

4.师:那看来小数×小数的计算难不倒同学们。先按照积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将得到的积缩小相应倍数得到原来的`积。

5.师:那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再与同桌交流交流。

预设: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小数×小数;不同点在于第一道算式是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第二道算式和第三道算式是两位小数×一位小数。

6.师:仔细观察因数和积的小数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个竖式中,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是2位小数;后面2个竖式中,两个因数中一共都有3位小数,而它们的积都是3位小数。我发现在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总和。

10.师: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三、聚焦问题,突破难点

1.探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点小数点。

(1)出示例4:0.56×0.04

师:这道题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3)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预设:0.56是两位小数,0.04也是两位小数,那积应该是四位小数,可是现在乘得的积224是一个三位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点小数点。

(4)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可以借助之前学过的知识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利用之前学过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用0来补足小数位数,再点上小数点。

2.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出示:“做一做”第2题完成版本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都掌握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算式,将每组题的计算结果和第一个因数进行比较,与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总结规律

预设:通过观察,第一组乘法算式中,第一个因数2.4不变,第二个因数都>1,乘得的积都>2.4;第二组乘法算式中,第一个因数1.2不变,第二个因数都<1,乘得的积都<1.2。我发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这个数不能是0。

四、梳理反思,内化提升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怎么样的收获?

2.师:本节课我们学习并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当积的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还知道了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我们通过自主探索,将小数×小数转化为整数×整数进行思考。再一次成功借助旧知识帮忙解决了新问题。

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说出十位是5的数。

开火车答:说出27后面的5个数。

说出各位是0的数。

2、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 8〇18 15〇15

11〇12 10〇20 9〇6

二、新授: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

(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2)根据数的顺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据数的组成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和45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图。

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

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

三、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教案 篇3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P7及练习二第3、5、6、7、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0.9×6 7×0.08 1.87×O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

二、情景引入

1.教学例5。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

所求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所需条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

(2)追问提高学习新知的兴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们吗?(非洲野狗追不上鸵鸟。)

②“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回答:56×1.3)

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计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并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及结果,你认为对吗?你是怎么验证的?(板书验算,完善课题)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计算一遍。

②把这个算式的`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对与否。

③观察法:观察小数位数或第二个因数比1大还是比1小。

④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师小结: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

(5)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因数中,56是整数,因数1.3中只有1个小数,所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应该点在2与8之间,即积应为72.8。

师:很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小结。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作业:5、6、7

课外作业: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0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

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把求未知加数安排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单设一个课时进行教学。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启发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未知加数的问题。教材把求和是10的算式中的未知加数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为后面学习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的。

教学例题要先弄清图意,联系操作过程思考8个再放几个就放满10个,列出8+( )=10的算式,再引导讨论?( )?里填几。想想做做安排了信鸽送信、拔萝卜等练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反馈、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初步体会数的分与合和求未知加数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

3?发展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智慧爷爷奖给我们一个智慧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边讲述边打开礼盒,指名看看,并说给大家听,里面装了8个大苹果,还空着两格。

[评:由智慧爷爷送礼盒引起学生的好奇:里面究竟有什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观察探索,积极思维

1?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你们能从图上发现什么吗?可以怎样提出问题?想不想把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

板书:8+( )=10。

揭题:这个( ) 为什么没有数?(因为2个格子里没有苹果,是空着的。)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 )里的.数填上。(板书课题:求未知加数)

2?动手摆学具,独立思考,发现 ()里可填2。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 )里应填2?

小组长组织讨论,然后向大家汇报讨论情况。

板书:

(1)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2)8和2合成10,所以8+(2)=10。

(3)10-8=2,( )里填2。

教师评价:从小组长汇报的情况看,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很多,这是大家讨论交流的成功之处,祝贺你们。

[评:这一层次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内容用语言叙述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为了突破难点,教学时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积累感性认识,再经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不仅知道了( )应填几,还明白了求未知加数的几种方法。让学生互相评价,不再向老师汇报,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应用拓展

1?独立完成6+( )=10。

2? 想想做做第1题信鸽送信。

讲述:信鸽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用自己的办法帮信鸽把信送到邮局,愿不愿意?请用铅笔引路,把信和邮局用线连起来。

在书上完成,小组学生互相检查。

教师评价: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好事告诉给了

小白兔。你们瞧,小白兔为了奖励大家,正背着篓子给大家拔萝卜呢!

3?出示课件小白兔拔萝卜,

让学生分两组进行拔萝卜比赛,初步体会□+□=10这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8+□ 9+□

6+□ 7+□

4+□=10 5+□=10

2+□ 3+□

0+□ 1+□

鼓励拔得慢的小组不要灰心,以后继续努力,不要互相责怪。

4? 找朋友。(方法:4个学生持得数卡片,4个学生持算式卡片,边唱边找,手拉手成好朋友)

5? 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是怎么比的?把想法告诉大家。

[评: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把8+( )=10的思维过程迁移到6+( )=10中,让学生独立求出( )里应填4这个未知数,巩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把练习题设计成活动形式来呈现,安排了学生喜欢的信鸽送信、小兔拔萝卜和找朋友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并让学生领悟□+□=10这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四、总结点拨

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评: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的过程进行总结,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一件事自始至终有个交待的责任心,也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自学数学书69页的内容。

2、通过自学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请记录下来。

二、师:昨天同学们自己预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通过预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疑问呢?谁来说一说?

1、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师板书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这个内容看来大家都知道了是吗?那陈老师把它写下来,在陈老师写的时候呢,你们就把书翻到69面,自己再轻轻地读一读。)

2、你们有这么多收获,那你们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的马上解决。

三、师:看来通过预习同学们学会了很多有关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知识,但也还有很多疑问,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真分数和假分数。(板书课题)

1、出示课中学习指导:

(1)、各组选定一个真分数和一个假分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并能说出它的意义。

(2)、完成后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长搞好组织,并做好汇报准备。

(请一个学生读学习指导后,学生按指导要求活动。)

2、哪个小组先来?比比看,哪个小组最棒。我们先介绍真分数。

(1)学生汇报真分数:(2个小组汇报即可)

汇报完后稍作总结:说得好吗?都会说了吗?你们觉得自己了解真分数了吗?那关于真分数你想说点啥呢?(分子比分母小,比1小……)

(2)师:接下来哪个组来介绍假分数?

a、介绍分子分母相等的假分数。(一个小组汇报即可)

师:听懂了吗?那我想表示怎么办呢?呢?那么像这样的假分数你又想说点啥呢?(分子分母相等,等于1……)

b、介绍分子比分母大的假分数。(一个小组汇报后)师:听懂了吗?有问题吗?有补充吗?(注意:大括号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做单位“ 1” ?两个“ 1”要一样。两个不够呢?三个还不够呢?用“取”来表示合适吗?)再让一个小组汇报。

关于这样的假分数你又想说点啥呢?(分子大于分母,比1大,还能比2大……)

c、写一写,说一说。(课件出示假分数图)

四、你们真棒,现在这些问题你们能自己解决了吗?(开始时学生的疑问)

五、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两个与真分数和假分数有关的问题。请拿出答题卡。

思考:学生先独学,再小组交流讨论。

(1)真分数会在数轴上的`哪一段呢?假分数又在数轴上的那一段呢?为什么?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1)请写出分母是2、3、4的所有真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2)请写出分母是2、3、4的假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师:其实在这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课后同学们还可以自己去探究。

四、巩固提升

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效果。

1、快速判断(课件出示)

2、学生互相出分数判断。

3、分数比大小(课件出示)

4、判断(课件出示)

5、你怎么样确定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呢?你能用符号表示出来吗?

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9页“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把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差别。

教学难点:

正确地表示假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成语游戏

1.听成语,说分数: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百发百中。

老师说成语,学生说出相应的分数,师生共同评价。

2.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我先设计一个猜数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可能有些疑惑,生活中的商品有真有假,怎么分数也有真有假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好吗?

2.看图写分数(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写出分数,师巡视指导,指明说出分数的意义。

3.学生自学课本第69页。

4.引导学生将六个分数进行分类。

①学生分组进行分类。

②小组交流分类情况。

③组长汇报并说出分类理由。

第一种:三分之一、六分之五、四分之三分成一类,三分之三、四分之八、五分之十一分成另一类;

第二种:三分之一、四分之三、六分之五、三分之三分成一类,四分之八、五分之十一分成另一类;

第三种:三分之一、四分之三、六分之五分成一类,三分之三分成一类、四分之八、五分之十一分成另一类;

④教师用集合圈板书学生的分类。

⑤课件出示数学家的分类,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第一种分法。

5.精讲点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①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在数学上它们有一个名称叫真分数。

②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分子比分母大,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③屏幕出示概念,学生齐读。

④找生列举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

6.辨析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

①小组讨论:观察真分数和假分数它们有什么特征?真分数和假分数与1相比,是大于1还是小于1呢?为什么?

②学生结合实物图分组交流。

③汇报、引导小结。

真分数﹤1≤假分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将复习中的分数进行分类,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法,得出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然后引导观察实物图,比较真分数、假分数的值与1的大小关系,从而掌握真假分数的特征。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2.分层练习,巩固概念

判断:

(1)假分数都比1大。 ( )

(2)2/5 5/5 3/4这三个分数都是真分数。( )

(3)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

(4)假分数的分子不小于分母。 ( )

3.拓展练习

分母是2、3、4、5的真分数分别有几个?真分数的个数与它的分母有什么关系?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几个?分母是10的呢?

让学生列举出所有分数,引导发现真分数的`个数总比分母少1。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的锻炼,既巩固了新知,又深化了新知,使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更有价值,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3.老师也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

老师今天告诉同学们一个成功的秘密,想知道吗?( 1/100的天才+99/100的努力= 100/100的成功)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大的收获,有更优异的表现!

设计意图:(该环节是梳理新知,对照目标,反馈评价,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归纳小结的良好习惯。)

五、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以本节课所学知识为主,为下节课设计一组复习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复习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六、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分母:2 3 4 5 6 7 8 9 10

真分数个数:1 2 3 4 5 6 7 8 9

真分数的个数总比分母少1。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科学、合理、简捷的结构呈现出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回顾和梳理所学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数学五年级上下册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西师版一年级上数学70页例1、例2,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己总结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让学生经历9加几的数学方法的探究,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9加几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运动场情景激趣引入,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运动会上看看,你看到什么?

生随意说

2、找朋友:相加是10的朋友连线

3、口算。(生自主算后抽生说)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运动会场景

(1)同学们比赛的特别辛苦,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水,你看到了什么?

(2)若学生关注的不是水的数量,那么:小朋友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要把这些水分给运动员们,首先要知道有几瓶水?

2、师:请问这里一共有几瓶水啊?

生:12瓶,可以让多个人说。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这里有12瓶水,请把你的方法跟你同桌说一说。

生1:我是用数。

那你能数给大家看看吗?请生数

生2:我是接着数。

生3:外面拿1瓶,放到箱子里,正好是十瓶。

为什么要放1瓶到箱子里呢?(多人说一说)

3、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知道了总共有12瓶水,那谁能列一个算式。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请问盒子里有几瓶水?板书:9

盒子外面呢?板书:3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几盒饮料应该怎样列算式?板书:9+3=

得数是几呢?9+3真的等于12吗?

教师指导学生摆。9根代表盒子里9瓶水,再拿出3根代表盒子外面的水,放在右边。想一想你们可以怎样移一下,就能马上看出9+3等于12了

请两名同学说一说,演示一下。是这样移的吗?接着问:现在盒子里有几瓶了?(10)外面变成几合了?(2)现在是不是变得很好算了?一共是几瓶水?(12)10+2=12

师:现在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移的?

刚才我们把3瓶水拿掉了一个,实际上是把3分出了一个,我写在这(板书:1),还有几瓶水?(我写在这),这不就是把3分成了1和2,盒子里本来有9瓶水,我们又拿来了一瓶水,合起来是几瓶水?让后我们再把10加上2个,就是12(板书:12)

小结:现在谁能看着算式说一说,我们是怎么来计算9+3的?

现在我们也来比赛一下:看谁先把小棒堆成一堆,放好。

4、看主题图提问

(1)我们继续回到运动场上,现在老师要给大家提个数学问题,(出示)

踢毽子的小朋友和跳远的小朋友一共有几个?

算式怎么列?板书:9+5

(2)再用小棒来摆一摆,踢毽子的小朋友用几根小棒来表示?跳远的呢?想一想怎样移动小棒就可以马上算出9+5等于多少了呢?

(3)学生反馈,教师板书思维图。

(4)你们能像老师一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提问——老师提)

那老师来提问:

1、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几人?

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摆小棒的吗?

请让小棒回到口袋里

2、踢毽子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几人?

我们不摆小棒,谁能看着算式说一说,我们可以怎么摆小棒?

5、小结:怎样计算9加几?学生自主说,同桌交流,集体反馈。

三、课堂练习

1、摆一摆,说一说。(同桌进行)

2、说一说。(师示范后同桌交流)

3、我们去看看数学问题馆里有什么问题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解决

出示:你能给大家说说图的意思吗?(先圈10,在计算)

提高练习(给小动物找家)

学生先自主算后集体交流反馈。

总结: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得算式都是和几有关的?那么你学会了吗?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0325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