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汇编十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歌曲《布谷叫,春天到》,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引导学生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
【过程与方法】
充分的聆听歌曲,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领悟歌曲,学生能够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
学习柯尔文手势,通过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的变化;能够轻柔、抒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轻柔、抒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学习音高手势,通过手势,感受音高的变化。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组关于“布谷鸟”的视频,请学生们观察,从视频中你能听到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布谷~布谷~)
教师总结:布谷鸟是一种会唱歌的鸟类,它经常用自己美妙的声音,给人们唱出动听的歌曲,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布谷叫,春天到》,感受布谷鸟给我们带来的春天的气息。
(二)感知歌曲
1.初次聆听。教师提问学生: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听起来很开心。
2.教师演唱歌曲,提问学生: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感受音乐,能够想象出布谷鸟在天空飞翔,春姑娘与它一起到来的景象。
(三)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范唱,学生模唱3(mi)、5(sol)两音,感受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2.(1)教师用手势,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小学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唱山歌》,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从优秀的民歌中得到美的熏陶。
2.感受歌曲所营造的“声画统一、声情并茂”的意境,并从中领略到壮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认识到他们是祖国民族大花园中的“一朵花”。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好“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性。
2.感知壮族民歌的特点。
教材分析
《唱山歌》是刘三姐中的插曲。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的歌仙,是一位既美丽又充满智慧的女歌手。《刘三姐》表现了以刘三姐为代表的`乡亲百姓与财主机智斗争的种.种情节。表达的美与丑、善与恶的斗争,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大量的壮族民歌,有的旋律优美,有的活泼、风趣,给人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感受。
《唱山歌》为六声徵调式,结构为上句和带扩充的下句组成的一段体。
歌曲旋律优美、委婉,一字多音的唱词贯穿全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把握好两处演唱的准确性:一是起句中的
“哎”字从第二拍自然起唱,并注意要将高音的起伏和附点造成的韵味表现出来。二是
《唱山歌》是一首流传多年、脍炙人口的壮族民歌。在教唱中,教师可有目的的向学生简要介绍壮族的情况和歌曲的故事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建立印象。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音频,让学生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为何称为“星座”与“花”,顺势引导:“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美丽的大花园,欣赏几种美丽的花。”由此引出歌曲《唱山歌》。
2.欣赏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唱山歌》音频,切入故事片《刘三姐》中该段歌曲的音与画,让学生悉心聆听,然后谈印象。
3.简介故事,展开背景。
教师介绍“刘三姐”故事梗概。
二、《唱山歌》歌曲学习
1.教师再度播放歌曲,让学生感知歌曲的情感。
2.第三次播放,让学生低声跟唱。
3.第四次播放,跟唱。
4.脱离跟唱形式,揣摩歌曲一字多音,委婉细腻、“好听难学”、不易把握的特点,让学生做到:
(1)力求自然,不可僵硬模拟。
(2)不要大声用力,先轻声体会,逐步掌握其委婉的特征。
(3)分辨不同细节,唱准旋律。
其一:衬词处要把气拖住,不断、不弱。
其二:结尾处“弯又多”两处的变化,要分别开来。
(4)在唱熟、唱准之后,让学生注入自然、优美、深情,唱出歌曲的美感。
三、认识壮族
提问1:
从歌曲中感受到壮族人民有什么特点?
爱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歌多:“山歌好比春江水”。
乐观、坚强:“不怕险滩弯又多”。
勇敢:一边面对险滩,急弯,仍不忘边唱边行,边唱边和。
提问2:
从歌曲中,你们感受到壮族人民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群山环绕,河流弯曲的山水之间(从歌词中得到)。
教师展示广西地图指出壮族人口分布区域,介绍壮族。同时展示漓江风光、阳朔风光、壮族服饰、民居、壮族歌舞等相关图片,引发民族自豪之情。
学生随音乐《唱山歌》伴奏完整地唱一遍,力求达到声情并茂。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歌声中走进了祖国民族大花园,了解到了壮族歌曲的风格特征。以后,我们还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认识到更多的民族,更多的花。
小学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古典音乐,大家想不想一听为快?(播放《蓝色多瑙河》)
介绍音乐:这首音乐叫《蓝色多瑙河》,是由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首华尔兹圆舞曲,旋律优美动听。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进维也纳,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生词欧洲生涯装饰金碧辉煌草坪优雅博物馆街头巷尾掺和镂花梁柱阿尔卑斯山北麓华尔兹圆舞曲(指名读,齐读。)
2、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在文中找出几句重点语句来进行简单地概括(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音乐摇篮音乐装饰音乐生活音乐圣殿)过渡:你们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从课本上获取这么多资料。维也纳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并要求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摇篮”本来指什么?文中的音乐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呢?(发源地)你从“摇篮”这个词语,看出维也纳和欧洲古典音乐有什么样的关系?(欧洲古典音乐诞生在维也纳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发展、进步。)小结:许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是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孕育了他们的音乐生涯,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过渡:维也纳给了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
2、看,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呢!出示“贝多芬、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舒伯特”相关资料。学生观看并作简单介绍。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呢?(维也纳真不愧是音乐的摇篮,真不愧是音乐之都啊!)
3、在音乐中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有疑问吗?是呀,装饰一般用物质材料,可是维也纳这座城市的装饰材料却是音乐。音乐果真可以用来装饰城市吗?还是这里的“音乐”有所特指?(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2、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
3、生齐读第三小节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齐读中心句(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师:从“离不开”这三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维也纳人热爱音乐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板书:如痴如醉)
3、小结: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人更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音乐回荡在维也纳人的心中。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场景中读出不同的感受。过渡:维也纳到处回荡着优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里,我们都能欣赏音乐,但是最适合欣赏的`地方则是歌剧院和音乐厅了。
学生自学5、6、7段,然后交流学习收获
1、国家歌剧院世界歌剧中心、美观大方、规模宏大、色彩和谐、艺术品
2、金色大厅流光溢彩、金碧辉煌
3、播放课件,欣赏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小结:维也纳是一个音乐圣地,每一位音乐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乐家都以在那里举办音乐会为自己的目标;每一位爱好音乐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赏而感到自豪。让我们带着荣幸,带着向往之情齐读这一段。(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4、听赏歌曲《好日子》。
四、回归整体,反馈成果。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音乐的文化之旅,从四个方面感受到了维也纳这音乐之都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同学们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吗?
(动手操作,发表学习感受。)小结:同学们,你们发表的是学习的感受,也是美好的愿望。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最后让我们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小学音乐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看大戏》。
2.初步了解豫剧相关知识。
3.用打击乐器和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2.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3.初步了解有关豫剧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歌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兴趣
1.学生随着京剧急急风音乐,走圆场进入教室。
师:刚才咱们是听着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走进教室的?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现在,咱们就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候一下好吗?我选旦行,你们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行当吧!
2.师生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好。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戏曲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了,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一说到戏曲,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同学看过戏曲的演出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根据戏曲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出示歌片)
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再想一想,看大戏是什么意思呢?
二、学唱歌曲
1.学生听录音范唱。
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呢?从这些歌曲内容中你感觉什么是看大戏呢?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
2.再听歌曲范唱音乐。(教师指曲谱)
师:大家听得很仔细,你们注意到了吗?曲谱中有几处使用了升记号呢?
生:观察、回答。
师:现在,老师把歌曲的曲谱唱一遍,请大家认真听。
3.教师唱歌曲曲谱。
师:听清楚了吗?升f
这个音在这首歌曲的曲谱中是很典型的,还有也要注意唱好旋律中的大跳。大家再看,这首歌曲中间还有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在歌曲中它叫什么?在戏曲音乐中它又叫什么?现在就随着老师的琴声把曲谱完整地唱一遍,演唱升记号时注意运用气息、声音位置要高一些。
4.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曲谱。
5.学生随音乐模唱歌曲。
6.学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是根据哪种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接下来,老师带来了三个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段,你听一听,哪一段表演的唱腔风格和这首歌曲的旋律相似呢?
三、初步了解有关豫剧方面的知识
1.教师放三个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段,学生分辨。
师:对,这个唱段是豫剧《花木兰》中的一个选段,名字叫《谁说女子不如男》。讲的是花木兰同刘大哥争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情景。那刚才听到的第一段表演是戏曲中的哪个剧种呢?第三段呢?
生:思考回答。
2.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断欣赏,学生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师:大家说得对!豫剧的唱腔风格是粗犷、豪放的,以上声和去声音调为主,所以大家感觉有下坠和下滑的感觉。那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唱腔风格吗?请大家从这个剧种的.名字上想一想,豫剧中的豫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
3.模仿说河南话。
4.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
师:大家再听一听这一句的旋律,它和河南话的音调有什么联系呢?仔细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生:聆听思考。
四、分析歌曲的内容
1.感受歌词的旋律同语言的联系。
师:这是一首具有浓郁豫剧风格的歌曲,大家看:“爸爸妈妈爱迷戏”,这是典型的豫剧拖腔,再听这里“爱呀爱迷戏”,明显地使用了豫剧中的甩腔和拖腔。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好吗?大家注意,在演唱中表现出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对比歌曲中演唱力度的变化。
师:我们再看,大家说有拖腔感觉的这句,老师再唱给大家听听,你听老师在唱这句的时候在旋律的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呢?师范唱。
生:回答出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力度变化。
4.演唱歌曲。
生:思考回答。
五、表现歌曲
1.用河南话音调表现歌曲的念白部分。
师:现在,老师就用河南话把念白部分读一下,你们注意听一听。
生:模仿老师,用河南话说念白部分。
师:大家说得不错!我们都知道,在戏曲的伴奏音乐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打击乐器,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大家看,都有什么?(小锣、木鱼、双响筒)
2.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想在念白中加上打击乐器,大家想一想,你想用什么节奏型来伴奏呢?
生:自由地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
六、小结
师: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戏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和风趣的情绪,我想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在今后的音乐课上,老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最后,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
小学音乐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学习有关乐谱的知识认识五线谱
教学目标:
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所熟悉的简谱来学习五线谱记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学习有关乐谱的知识:
1、记谱法产生的必要性
2、历史发展中的一些乐谱
3、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几种记谱法的`特点
各种记谱法中,主要有:
①文字谱:用文字、数字等表示每个音的音高
②奏法谱:用文字、数字或其他记号表示乐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体发出的音高
③音位谱:根据固定的线条,以不同的位置来记录音位的高低
④图像谱:利用图像、记号以及文字记谱的方法
三、学习五线谱知识:
1、认识五线谱的线、间
2、认识高音谱号
3、认识音符、休止符的形状
四、五线谱读谱法的应用:
1、试一试对照简谱和五线谱视唱歌曲《DoReMi》B段的旋律
2、练习将简谱译成五线谱,并学唱《水孩子》
五、课堂小结:说说这堂课给你的收获。
六、结束课堂
课后小记:
这节音乐课不仅是给学生进行的一次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是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美”的熏陶,让音乐课成为感受美、创造美的殿堂,促进学生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快乐的学习。
小学音乐教案 篇6
一、创设情境
1、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
2、请你分别模仿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选择你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3、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这样美丽,请你来汇报你查找到的关于大海的资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谁能说一说大海的物产有哪些呢?
6、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听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二、新课教学
1、初听这首歌曲,请你的身体随着音乐做动作。
2、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
3、复听歌曲,你对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欢的'声音哼唱出来。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乐器进行模仿演奏。
5、感受这首歌曲的拍子,并随着节拍用打击乐器伴奏。
6、再听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
三、编创与活动
1、分两组,排练节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击乐器和器乐演奏的同学。组长负责分配每个人的职责。
2、两组同学排练的节目进行汇报表演。
3、 评价一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更好,为什么?
4、老师今天还带来几首歌曲,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似之处。
5、听《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绍歌曲作者王立平。
6、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术动作。
四、课堂总结
1、王立平爷爷写了这么多动听的歌曲,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人,希望你们也能热爱我们的家乡,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小学音乐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一组民组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己,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3、通过节奏游戏活动,认识四种节奏拍击符号的标志,初步感知和分辨几种简单的节奏型。
二、教学重点:
1、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老师做基本律动。
2、能跟小朋友一起参与歌曲的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热情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对于理解歌词中“跳呀跳呀,不来跳舞脚会疼。”和“跳呀跳呀,不来跳舞头会疼”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活动
(一)模仿节奏
1、听听老师用乐器演奏的节奏,说说乐器的名称
2、模仿乐器演奏的.声音
3、板书
(二)、介绍瑶族的“盘王节”
(三)、学儿歌
1、师示范
2、师带读
3、生自渎
4、用乐器伴奏
(四)、表演“跳盘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你能不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族以及他们的生活习俗吗?
2、“在56个民族里,有一个民族名字叫“哈尼族”,这可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是舞蹈家和歌唱家。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一位哈尼族的小朋友给我们唱歌,我们听听看,她的歌曲里唱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如: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再次感受音乐,老师弹琴,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和最能表现快乐情绪的动作来跟音乐律动。
4、师带读歌词
5、读歌词游戏:师读歌词,请学生在间奏处的地方有节奏的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6、学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轻声跟琴唱
7、跟老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8、用同样的方法学习2—4段
9、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动表演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分组创编动作。
五、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故事导入:
三、欣赏乐曲:《小金凤》
四、介绍乐曲
1、说说你听后的感觉
2、用你喜欢的颜色表现你的心情
五、再听乐曲《小金凤》
1、听听乐曲,和老师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2、按书中的提示表演
六、表演壮族舞蹈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游戏:“同他去”
1、讲规则
2、学儿歌“同他去”
3、唱儿歌
4、玩游戏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游戏导入:以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捉猫猫开课,并播放歌曲《捉猫猫》的音乐伴奏。
2、师以儿歌的形式读歌词,生跟读,并穿插在游戏中。
3、完整的读歌词,师打节拍
4、揭题《捉猫猫》
5、师范唱——请小朋友仔细听,说说你听后心情怎样?
6、师简要说说歌曲的情绪
7、生跟音乐默唱
8、跟音乐轻声唱
9、跟师模唱歌曲的第一、二句,师指导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处
10、指导唱好歌曲结束后的两个休止符的休止时值,空两拍后,喊出“嚯嚯”
11、完整的跟琴唱
12、跟音乐伴奏唱
第六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音乐知识
1、复习歌曲中的“嚯嚯”,边打节拍边念,师出示“X”
2、游戏:请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如“喵喵”“汪汪”等,并出示节奏型__,请生跟老师打节奏。
3、模仿大钟的声音,“X—”,师拍手引导,生跟打节奏
四、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 篇8
一、 教学内容:
1、 乐清民歌《对鸟》
2、 介绍山歌及特点
3、 创编歌词及表演
二、 教学目标
1、 过对温州民歌《对鸟》的学唱。感受温州乡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地方音乐的喜爱。
2、 分析比较山歌的风格特点,并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歌曲欢乐,爽朗的情绪。
三、 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的特点。
难点:用乐清方言来演唱《对鸟》及创编歌词
四、 教材分析: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异大,语言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音乐风格,艺术特色,演唱方法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迥异。温州民歌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因地处沿海山区,故形成多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优美,高亢,朴实,华彩,歌唱者可以根据其声音条件,充分发挥其演唱才能和演唱风格。
五、 教具准备
录音机 幻灯片 大歌纸 道具(在教室旁边用椅子和桌子搭成两座山)
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随温州民歌《叮叮铛》的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二)基本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呢?(温州民歌《叮叮铛》)对,很多同学都熟悉它并会演唱这首歌。我请一位同学来唱唱。那谁还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什么乡土音乐呢?(………)哦,原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温州非常有名的山歌《对鸟》(出示大歌纸)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它是用温州什么地方的方言来唱的。(乐清)那这首歌中那些歌词跟温州话不同。
2、出示歌纸,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念一念。
“介姆”“过”“打”“胭脂”“唇”这几个字与温州话区别比较大
A:介姆:乐清方言,什么的意思
B:天主鸟又名 鸡鸟
C:长尾巴丁:嘴似鹦鹉,尾长似凤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试念来趋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好歌词做好准备。
3、学唱这首歌
A 师无伴奏范唱
B 师对学生进行口头传唱。唱好下滑音(铜 绿 鸽 夹嘴这几个字)
C 学生学会后由第一排对第二排,一排排接下去传唱。
设计意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学生不一定要会唱曲谱这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口头传唱以及学生排与排之间的传唱,充分体现出民歌口头传唱的这一特点,而教师的范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介绍山歌及特点并与劳动号子的区别
A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歌之一劳动号子的节奏,演唱形式,曲调的特点(出示幻灯)
劳动号子
节奏: 固定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曲调: 粗犷有力
B 师:通过今天学唱的山歌《对鸟》,你认为山歌是怎样的?它与劳动号子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听《对鸟》和《打夯歌》(出示幻灯片)劳动号子 山歌节奏 固定 自由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对唱曲调 粗犷有力 高亢 嘹亮 悠长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了解山歌与劳动号子的区别,从而达到了既巩固了劳动号子的内容,又能加深对山歌特点的理解
5、 齐唱《对鸟》
师:我们知道山歌应用高亢,嘹亮,奔放的声音来唱,那么让我们再来齐唱《对鸟》,唱出山歌的特点。(学生无伴奏唱,有教师来指挥)设计意图:加深印象,起到巩固的作用
6、 创编歌词与表演唱师:我们知道民歌在歌词上有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老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也来即兴创作歌词怎样。
A 小组讨论,要求在小组中先试唱
B 每组有由两名学生来表演,先问后答的形式
C 汇报时,先演唱,再问学生“你们听出他们那些地方体现出山歌的特点。”
D 同学们你们在山上边劳动边唱歌过吗?我请两位同学登上这两座山进行劳动,用上我们今天所学的《对鸟》和你们创编的歌词,一起来体验山野劳动的愉快心情(先表演《对鸟》,再表演自己创编的歌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同时对山歌特点的理解也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并做到了初步运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对鸟》的学唱和表演,我们初步掌握了山歌的特点及与劳动号子的区别,还学会了几句乐清话,以后老师还会带着你们去熟悉更多的温州乡土音乐。
小学音乐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中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能够养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模仿、体验的方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难点】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找出天安门、国旗和国徽。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叔叔每天早晨都会伴着雄壮的国歌将国旗升起,现在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国旗升起时的场面吧。
教师播放在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并请学生谈谈观看视频之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画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起立,目视国旗。我们的国旗这么美丽,所以有人给她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中所描绘的国旗吧!
(二)新课教授
1.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听完这首歌曲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五星红旗飘扬在蓝蓝的天空中,那么美丽,那么雄伟和激动人心。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欢快且激动。
3.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提醒学生注意情绪。
4.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用强拍拍手,弱拍拍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说一说2/4拍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前面一拍是强拍,后面一拍是弱拍。
5.跟随教师的示范一起拍出2/4拍的强弱规律。
6.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律动身体,再次体会歌曲的拍子、速度和情绪。
7.教师教唱歌谱,学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挥拍演唱曲谱。
8.学生齐读歌词后填词演唱。
小学音乐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晓》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曲的学唱,让学生明白古诗新唱的形式,并积极地学习其他的古诗新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体会歌曲的情感,让学生能通过学习该曲看到春之美,听到春之美,并能赞美春之美。
3.请学生自编简单动作来表现该曲活泼愉快的情绪,以表达他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在边唱边演中体会古诗新唱是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诗词的美学意境和内在的情感,从而使作品的文学形象和语言形象融为一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利用琴声师生问好
二. 新授:
1、导入:
(1)请生看屏幕
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吗?
生:春天。
师:说的真好。这是春天的图画,那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1:图上的花开了。
生2:草绿了。
生3:春雨在下。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为你们骄傲!这二幅图都是表现春天的景象的。那么,你们会唱有关春天的歌吗?
生1:《春天在哪里》。
生2:《春雨蒙蒙地下》。
生3:《小兩沙沙》。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有关春天的.歌唱给老师听一听。 生:(唱)
师:这几个同学唱得真好。看来,春天确实太美了,我们都爱这个季节。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赞美它呀!有关春天的歌多,春天的诗也有不少呢!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背一背有关春天的诗呢?
生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生2:《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你真棒!你让老师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美丽的古诗吧。
屏显: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晓。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师生齐读《春晓》,注意节奏。
2.解读:
师:你们都会背这首诗了,难怪读得这么美,唐代诗人孟浩然真了不起,只用了20个字就把春天写得这样美,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想为这首诗配上音乐,让它听起来更美,老师这里有两段音乐,你们听听,然后帮老师选一选吧。选一首最适合这首诗的乐曲。
(1)屏幕显示两首乐曲:依次播放(乐曲一《二泉映月》)(乐曲二《春晓》伴奏曲)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哪首乐曲配《春晓》更合适呢? 生:乐曲二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1:因为第二首曲子欢快活泼,更适合春天。
生2:因为第一首曲子节奏较慢,不适合这首诗。
师:你们说的真好,因为第二首乐曲活泼热情,更能表现春天的美,现在就让老师配上这首乐曲,为你们朗诵一遍《春晓》吧。
(2)教师按《春晓》伴奏曲的节奏为同学朗诵该曲(播放音乐)。
师: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朗诵一遍吗?
(3)学生随音乐节奏朗诵,老师边朗诵边指导,引导学生准
确地把握节奏。
3.深入:
师:孩子们,这首诗不光能配乐朗诵,它还能唱呢,你们听——
(1)屏幕显示该曲的动画演唱。
师:好听吗?
生:答
师:古诗不光能读,它还能唱得这么好听,这样的歌曲就叫——古诗新唱,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说一遍:古诗新唱。古诗新唱其实就是作曲家们为古诗配上好听的旋律,让我们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简单易学。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2)学唱歌曲:
同学们,老师再请你们认真地听一下这首古诗新唱,听完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①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感。
师:请你们说说刚才听到了什么?
生1:春天到了,鸟在叫。
生2:花儿都开了,草绿了。
生3:春雨在滋润花草。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这首歌曲活泼愉快,让我们一下子
小学音乐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3、 复习《小雨沙沙》。
二、基本部分:
1、 编创与活动:
(1) 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小雨沙沙》及教材主题《春天》安排的。
(2) 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 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3、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体验歌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并即兴表演,体验随意做动作的感受。
2、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并进行表演,再次感受劳动的快乐。
3、通过轻松愉快的音乐形象,表现出小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时的喜悦心情,让学生懂得劳动就要不怕脏,不怕累的道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2/4拍,F大调,一段体结构。轻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劳动技术的同时,表现了小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一方面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创编表演。
体验、听唱、探究、聆听。
VCD,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呼吸、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二、新课学习:
(一)、欣赏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初听,启发、引导学生边听边辨别歌曲中所唱的内容,想到什么?
2、说一说:手能做什么?
3、复听,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即兴表演。
(二)学唱歌曲。
1、谈话导入。
2、听赏歌曲,感受节拍、情绪、内容。(看VCD)
3、说一说:
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小都做了些什么?
表现了什么精神?
4、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劳动的快乐。
5、看手位模唱曲谱。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学唱歌词。
8、跟音乐有表情地唱歌。
9、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10、综合表演。
三、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歌曲《油漆工》,学生可以用活泼轻松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表情唱歌。
2、学生可以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培养学生的初步团队合作能力。
3、为歌曲创作动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在编辑中感受到劳动的喜悦。
教育要点:
有情感的歌曲。
教育难点:
用乐器伴奏歌曲。
教育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帽子。
教育过程:
一、热情导入:
1、导入:上课前放松,一起玩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超模秀。
2、游戏要求:让同学边听节奏边观察老师拍节奏的动作,模仿它。
3、教师分别拍X0X0和XXX0—学生模仿。教师要注意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拍节奏的动作和拍节奏时的强弱规律。
4、请同学看黑板:第一组拍X0x02次,第二组拍XXX—X0—2次,我们比哪组最齐全。
二、寓教于乐:
1、导入:现在老师这里有很好的音乐。我希望你们用我们刚拍的节奏伴奏。
2、教师播放歌曲伴奏,与学生一起伴奏。
3、刚才老师听说有些同学唱这首歌,你知道歌的名字吗?谁想给大家唱歌?(唱歌后请同学评价)
4、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小粉刷工匠的歌吧!
5、请同学小声跟着老师唱歌的歌词。(教师展示歌曲电影)
6、唱唱一首歌。请问老师唱歌时的的和的字是怎么唱的?
7、请唱歌,注意的和的发音。
8、歌曲处理:
1)导言:现在我们的同学已经唱歌了。为了让大家唱得更好,我们一句一句地唱歌。
2)首先,让我们看看第一句话:我是油漆工。油漆能力怎么样?(强)请边唱边动。那个小油漆工的心情怎么样?用骄傲的心情一边动作一边唱第一句话。
3)听了你们的歌,老师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画匠的骄傲。现在让我们看看第二句话:我想把那栋新房子刷得很漂亮。请考虑一下。油漆工人把房子刷得很漂亮怎么样?那位老师听说你们唱得不漂亮,请边唱边动。
4)你们唱得很漂亮!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第三句和第四句。想象一下小画家在涂房子的过程中鼻子变成了什么样(学生自由回答)为了突出油漆工的鼻子,我们的声音怎么样?(强)我们唱第三句时,为了突出第四句中的小鼻子,我们的声音是弱还是强?(弱)我们现在唱歌,注意声音的强弱变化。
5)你们唱得很好,老师也想唱,现在请仔细听老师唱的和你们有什么区别?(老师唱啊,我的'鼻子的时候慢慢处理)
教育反省:
我在设计这个环节的时候,看图说:我能做什么?然后唱歌,演奏。巧妙的怀疑给学生带来了极高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增强了主体的参与意识,形成了教育的整合。学生可以根据原来的音乐,用旋律,把自己平时做的事和做的事做成歌词唱。满足一年级孩子表现良好的心理特征,在玩耍中完成这个教育环节的同时,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但是,我忽视了他们只是一年级学生,整首歌很难编辑,学生很快就没有兴趣了。
最后感觉整个课程缺一条主线。应围绕手或劳动最光荣开展教育活动。
小学音乐教案 篇14
教材: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
教学目标:
1、巩固“X 、 X 、 X ”节奏,复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2、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
3、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
教学重点:
即兴创作与表演。
课型:
以创作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准备:
头饰、音乐磁带、电子琴、小磁铁块,课前游戏。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一、组织教学,调适学生心理。(1分钟)
1、唱《师生问好歌》,上课。
2、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大家快乐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微笑的娃娃头)
二、设计教学情景,创设“快乐”气氛。(3分钟)
师: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那老师有个建议,这堂课我们来开个快乐的音乐会,请你们同座的小声商量一下,音乐会上,大家想表演那些节目呢?
(学生商量,教师和学生商量,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欢迎的形式:歌、舞、小品,并建议做一个游戏。)
排序:舞蹈(或歌表演)——小品——游戏——唱歌并表演(加节奏乐器)
三、举行“音乐会”,培养创造力、合作学习习惯等。
同学!“快乐的音乐会”现--在--开--始。老师要告诉大家,凡是在今天的音乐会上,表现得好、表演得好的同学,将获得奖励,发给漂亮的头饰一个。
(一)第一个节目:舞蹈(歌表演)《这是什么》——体验2/4节拍。(3分钟)
请同学们自己决定表演什么内容。(放录音或带学生唱)
表演结束,由教师评价颁发头饰。
(二)第二个节目:超级模仿秀。——巩固所学节奏时值(8分钟)
第二个节目,小品,老师给大家出一个题目吧。大家看过
1、 请学生模仿表演动作、叫声,并随机给学生颁发头饰。
(教师出示小狗、小猫、小鸭、大象的图片,竖着,便于写合奏节奏),。
2、教师随机评价,提取节奏
(1)小鸭: ||:X X X X | X X X X :||
嘎 嘎……
小鸡 叽 叽
(2)小猫: ||: X | X :||
喵 喵
(3)大象: ||: X X | X X :||
咚 咚 咚 咚
(4)小狗: ||: X 0 | X X 0 :||
汪 汪 汪
(5)请全班同学合作表演。
要求:节奏清楚,音量中弱,速度中速稍慢,一边模仿声音,一边表演动作。
(三)第三个节目:游戏“听听、走走、跑跑。”——巩固节奏,培养聆听及对音色与节奏型的反应能力。(6---8分钟)
要求:感受节奏,并变换动作。方法:双圆,反向,动作不同。
1、 学自由选择节奏如:
大象: ||: X X | X X :|| (走 走)
小鸭: ||:X X X X | X X X X :|| (跑 跑)
2、教师用小鼓区别节奏型。学生聆听表演。适时评价,颁发头饰。
(四)第四个节目:小小音乐家——复习巩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创作能力。(14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用惟妙惟肖的模仿,表演了一支动物交响曲。第三个节目,是什么呢?全班齐唱音乐会主题歌《快乐的音乐会》。
复习巩固歌曲:
1、(放录音范唱)全班齐唱。要求:用快乐、活泼的情绪演唱。
2、 本主持人有个问题,《快乐的音乐会》都唱了哪些乐器?你们都谁去参加了音乐会?
(学生表演,教师评价,并出示二胡、小鼓、唢呐提示.鼓励学生加动作表演。)
创编歌词,展示比赛,培养创作能力:
刚才,我们模仿了哪么多动物的声音,能不能把这些把这些声音编成歌词,创作出一首新的'《快乐的音乐会》主题歌呢?
1、 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歌词,并小组集体编动作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
2、 小小音乐家展示比赛。
(学生分小组展示,学生互评,颁发头饰。)
要求:情绪快乐、活泼,加动物、乐器表演。
四、综合表演:音乐会主题歌《快乐的音乐会》(3---4分钟)
选择学生创作的新编《快乐的音乐会》,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动起来,用歌声,用乐器伴奏表演》。
(放录音范唱)
五、教师表演快板。
六、下课。(1分钟)
同学们,在快乐的音乐会中,我们大家一起开动脑筋,创作了很多动物声音,自编了歌曲,还作了有趣的游戏。向遵贵的客人,表达了我们的敬意。现在我宣布快乐的音乐会结束。
(鼓掌,唱师生问候歌下课)
下一篇:最新元旦告白文案(推荐36句)
- 父亲参加学校运动会(精品七篇)02-23
- 数控实习期实习实践总结(范本10篇)02-23
- 音乐小学教案02-23
- 资料员个人工作总结怎样写(热门九篇)02-23
- 情人节药店文案(优选29句)02-23
- 六年级数学动教学计划(必备7篇)02-23
- 生日早会主持稿(范本十五篇)02-23
- 父亲节游戏勇气文案(推荐46句)02-23
- 最新描述改造开业的句子02-23
- 2025作文蚯蚓的日记(范例9篇)02-23
- 小学音乐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