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思品教案敬爱父母长辈 教案精选篇

按照惯例,小学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你是否在烦恼小学教案怎么写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思品教案敬爱父母长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2.懂得少年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3.明确应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情感:

1.产生敬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设置本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关系”等教学内容和有关基本要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重要的道德规范,本课着重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中已经几次涉及到,但侧重于使学生懂得,父母长辈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当敬爱他们。本课在过去的基础上,从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概括,使之比较系统,并有新的发展,特别是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与父母长辈的关系。此外,本课还增加了友爱兄弟姐妹的内容。

(二)设置本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但他们却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往往对父母长辈的。心意不理解,对父母长辈的健康不关心,对父母长辈缺少礼貌,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像过去那样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从而与父母长辈发生一些矛盾,这时又不能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因此,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三)本课一开头的引言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课所要讲述的主要问题的作用。

课文开头首先指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只有相亲相爱,家庭才能和睦;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长辈。接着讲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教材简要地说明了两点理由:一是父母长辈以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二是父母长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对第二点,教材点出它包括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道德上几方面。通过对第二点的阐述和设置的一个栏目,使学生从亲身感受中激发出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明白了以上两点理由,学生也就懂得了敬爱父母长辈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

2.怎样以实际行动敬爱父母长辈。这里讲了三个方面。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实际,强调:父母长辈和自己说话要认真地听,离开家或回到家时要主动热情地向父母长辈打招呼。

(2)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对此,教材中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还举了北京市一个少年的例子来说明,在任何时候都要体贴父母长辈。

(3)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教材既讲了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又讲了如果对父母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但是必须采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教材中所配的两幅漫画和所举的赵明的例子,都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当我们与父母长辈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做。在讲赵明的例子时,设了一个小栏目,目的是强化这一点。

考虑到有些同学的家里还有兄弟姐妹,本课在最后讲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关系,还要友爱兄弟姐妹,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四)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五)课文后的练习部分有四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述说”,通过讲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事例,以加深理解本课所阐述的观点。

第二个栏目“讨论”,有三道题。通过讨论第1题,使学生明白:一是父母长辈由于年长、社会经验多,看问题比较全面、正确;二是父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是为了他们好。通过讨论第2题,强化课文中讲的从三个方面敬爱父母长辈的基本要求。第3题可能是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而且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要鼓励学生谈真实看法,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第三个栏目“评议”,列出了两个说法。通过对这两个说法进行评议,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第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父母说的话不对,做子女的不应当照办,而应该指出来,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设计这道题是为了防止对“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第二个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考试成绩好只是孝敬父母长辈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孝敬父母长辈,要全面地做到教材中讲的几个方面。设计这道题是有针对性的,不少学生都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就算是孝敬父母长辈了,需要把这种想法纠正过来。

第四个栏目“思考”,提出“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这里所列举的几种情况,绝大多数学生会遇到其中的一两项。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尊敬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教法建议

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教学设计事例

第十一课敬爱父母长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2.懂得少年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3.明确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情感:

1.产生敬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手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第十课《为家庭和睦尽力》,知道促进家庭和睦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我们都必须为家庭和睦尽一份力。那么,作为一名少年儿童,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家庭和睦呢?(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当好家庭小主人)

对,要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长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十一课《敬爱父母长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2页,齐读课题。

板书:十一敬爱父母长辈

1.自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怎样做才算是敬爱父母长辈呢?(出示幻灯片:“思考”)

板书:

2.我们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呢?

(l)我们的父母长辈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你们谁愿意说说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2)父母长辈也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父母长辈是怎样关心你成长的?哪些事情给你的印象最深?

(3)(出示幻灯片)敬爱父母长辈,也就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

3.我们应该怎样敬爱父母长辈?(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2)学生讨论归纳。

板书:有礼貌

要关心、体贴和照顾

接受教导

(1)大家知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哪一条讲了这方面的内容吗?(出示幻灯片: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不任性;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2)怎样做才是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3)我们为什么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

A一位学生讲课文中北京少年体贴父母长辈的感人故事,然后学生谈感想。

B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

(4)我们为什么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A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提吗?为什么?

B如果在一些事上与父母长辈有分歧,应该怎么做?(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3)学生同桌讨论回答。

C欣赏小品问。品:课文中赵明的故事),学生欣赏时应注意赵明是怎样做的。

D刚才赵明被父母错怪时,他在想什么?如果赵明受不了委屈,顶撞爸爸妈妈,结果会怎样?

E这个小品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我们要怎样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5.小结:通过学习《敬爱父母长辈》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说一说”)请学生谈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事例。

2.(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议一议”)请学生谈看法。

3.(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想一想”)请学生谈做法。

4.教师总结,提出要求。

5.布置作业:写一篇夸爸爸妈妈的文章,下周召开“夸夸我的爸爸妈妈”主题班会。

6.齐唱《只要妈妈露笑脸》这首歌,把它献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在歌曲尾声处)教师富有激情地说:“同学们,愿你们的爸爸笑容常在,愿你们的妈妈笑口常开,愿同学们的孝心永存!”

板书设计

jk251.coM小编推荐

思品教案听父母的话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使学生懂得小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少,需要父母的教导。

2.运用正反事例,使学生懂得听父母的话,不任性,会少犯错误,少受损失,事情办得好,进步快。

情感:

爱父母,愿意听父母的话,不愿意惹父母生气。

行为:

不任性,不向父母发脾气,不坚持错误。耐心倾听父母的教导,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孝亲敬长”德目中“敬爱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不任性”的教学要求编写的,属于爱人民教育。

本课教学面对的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及各方面知识比较少,分析问题、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往往考虑问题不周到,做事也常不顾后果,更需要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正确教导,因而应重视对他们进行听从父母教导的教育。

本课课文是写在天气变暖时,王林劝赵勇听妈妈的话,不到河里去滑冰的故事。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课文前面的“说一说”栏目,是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是否听父母的话,既可放在导入环节进行,也可以与课文后面的“说一说”栏目的第2道题合并在一起使用。

课文后面的“说一说”栏目有两道题。

第一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小朋友为什么要听父母的话。

第二题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举例说说听父母的话有什么好处,不听父母的话有什么害处。

“议一议”栏目,“图中的小朋友怎样听父母的话?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又是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扩展。

“想一想”栏目,是针对有些学生任性的表现而编排的。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不听父母的话,任性;怎样做是听父母的话,不任性。使学生对任性的行为产生厌恶,愿意做不任性的好孩子。

教法建议:

1.注意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小型的家长座谈会或给家长下发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听从父母教导方面的实际表现,并对调查的情况进行统计、整理,以便教学中应用。

2.坚持正面教育。课上要大力表扬本班学生中平时在听从父母教导方面做得好的学生的事例,为全班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使学生懂得小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少,需要父母的教导。

2.运用正反事例,使学生懂得听父母的话,不任性,会少犯错误,少受损失,事情办得好,进步快。

情感:

爱父母,愿意听父母的话,不愿意惹父母生气。

行为:

不任性,不向父母发脾气,不坚持错误。耐心倾听父母的教导,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从正反事例的比较中,使学生懂得听父母教导的益处,从而使学生愿意听父母的话。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听父母的话。教育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语:

每一个同学一定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平时你听爸爸、妈妈的话吗?

板书:四、听父母的话

2.学生思考后举例说明自己的做法。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小结并进一步提问:

很多同学平时做到了听父母的话,那么,大家想过为什么小孩子要听父母的话吗?

4.学生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5.教师小结并过渡:

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谁的想法对呢?让我们看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初步明理

1.教师出示学生学习课文的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了解事情的梗概,为明理奠定基础。

演示课件一(名称:学习课文的思考题的文字内容)

(1)故事中有谁?

(2)他们对待什么事情意见不统一?

(3)谁的意见是正确的?

2.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二(名称:听父母的话)

(1)学生观看完课件二的内容回答问题。(故事中有赵勇和王林两个人物,他们对于到小河里去滑冰是否危险,有不同的看法,王林的意见是对的。)

(2)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一步提出引导性问题:

①为什么王林的意见是正确的?

②他为什么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③如果他们不听家长话,到小河里去滑冰会有什么结果?

3.教师提问:

看完这个小故事,请同学们说一说,小孩子为什么要听父母的话?(此问题是栏目二说一说中的第一题。)

4.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小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比较少,有些知识没有大人掌握的多,有时考虑问题不够周到,不想后果,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所以需要大人教导。王林同学听了妈妈的劝告,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板书: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少避免危险、

三、深入明理并导行

1.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举例说说听父母的话有什么好处,不听父母的话有什么害处?(此问题是栏目二说一说中的第二题。)

此环节的说明:在进行这个环节时,如果教师课前召开了家长的座谈会或下发了调查问卷,对学生的情况有了解,因此,课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为同学进行补充,特别要注意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为其他学生做榜样。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并板书:

听父母的正确劝告可以使自己少犯错误,避免或减少损失,还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板书:少犯错误、损失;进步快

3.出示课件三(名称:议一议)

内容:议一议中的内容。

讨论题:图中的小朋友怎样听父母的话,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讨论的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既可以任选其中的一道题,也可以三道题都选,目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照顾学生的差异。

5.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并板书:

认真听从父母的批评意见,可以使自己尽快改正错误,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虚心听取父母的建议,可以使自己把事情办得更好,更成功;耐心倾听父母劝告,可以避免危险,减少损失。

板书:认真听意见虚心听建议耐心听劝告

6.教师演示课件四:(名称:想一想)

内容梗概:星期天,一位小朋友跟妈妈出去玩,经过食品店时,这位小朋友让妈妈给她买儿童食品,妈妈说:你的嗓子发炎,今天不买了。小男孩坚持要买。

7.教师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8.学生讨论后进行模拟表演。

9.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提出引导性问题:

为什么要听妈妈的劝告?

10.教师小结:

不听父母的劝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任性表现。如果不听父母的劝告,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且这样做也是不爱父母的表现。而同学们的做法是听从父母的劝告,这说明你们都是爱父母的好孩子。

四、根据板书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讨论了听从父母教导的问题,经过讨论我们知道了由于我们小学生的年龄小,经验少,有时考虑问题不太周到,所以要听从父母正确的教导。听父母的教导,可以使我们避免危险,少受损失,利于我们的进步,所以,平时我们要认真听从父母的意见,虚心听取父母的建议,耐心倾听父母的劝告。希望同学们记住今天讨论的问题,更希望同学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板书设计:

听父母的话

年龄小认真听意见

经验少虚心听建议避免危险、损失;少犯错误;进步快

知识少耐心听劝告

探究活动

小采访:课后学生采访听从父母教导的同学

活动过程:

1.教师在上课结束时,介绍在听从父母教导方面做得好的学生名单。建议学生课下进行采访。

2.学生开展采访活动。

3.学生将采访结果,在下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汇报,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还可以播放采访录音

思品教案为父母献上份爱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知道作为子女要关心体贴父母,了解父母的心情。

情感:

1.以关心体贴父母、能给父母带来欢乐而高兴。

2.看到父母心情不好或生病,感到不安和担心。

行为:

1.努力做到关心体贴父母。

2.能以自己的良好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3.能够承担家务,分担父母辛劳。

4.父母伤病时尽力照顾。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孝亲敬长”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于这方面的教育,三个年级段都要进行。低年级侧重教育学生要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四年级侧重了解、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关心、体贴父母;六年级则是在原教育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并教育学生学会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现在的小学生,比较多的是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他们把父母对自己的爱看成是应该的,不知道父母也需要得到关心、照顾。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培养爱的情感应该从爱父母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是不可能去爱别人,更谈不上爱祖国、爱人民。

因此,有必要反复向学生进行爱父母的教育。当然,不同年级,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这一教育的层次性应有所区别。本课就是教育学生不仅要“知恩”,还应该学会“报恩”。对于四年级学生讲,就是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关心父母的健康,以自己良好的行为给父母带来欢乐。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与上一课紧密相联,重点是在学生理解父母的基础上,侧重于子女对父母的回报。

2.本课难点是大多数学生平时不太关心父母的愿望和需要,对父母缺乏理解。因此,学生要做到关心体贴父母不易落到实处。教学时,可以以了解父母作为突破口,进而启发学生如何去关心、体贴父母。

本课以“说一说”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的了解情况,父母的生日、工作和辛劳。这样导入是较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不少学生虽然每天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对父母的情况不一定知道,特别是父母的辛劳,即使学生看到了,也很少去体会。通过“说”,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对自己的生日、爱好全都知道,而不知道父母的?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更易信服。

课文以梁新的事例说明观点。全课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他们的恩情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作为子女应该关心体贴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可承接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讲解。

第二部分叙述了梁新关心、体贴父母的故事。教师应从故事中帮助学生认识三点。

1.当梁新得知妈妈生病时,在生活上给妈妈以关心。如去医院看望妈妈,让爸爸给妈妈做爱吃的鱼,为妈妈择鱼刺等等。

2.当梁新看到妈妈因病痛而伤心时,在情感上给妈妈以安慰。如主动安慰妈妈,妈妈过生日时给妈妈礼物。

3.为了让妈妈高兴,梁新主动向妈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情况,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表现给妈妈以欢乐。

教师在讲课时注意通过事例进行概括和总结。

第三部分向学生提出要求,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关心、体贴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法建议

1.讲解课文时,要抓住梁新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进行分析阐述,使学生从梁新的事例中,理解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做到关心体贴父母。

2.在讲解课文后,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的父母有哪些需要和要求,自己作为子女能够给父母什么关心、帮助和安慰,让学生谈谈自己应该又才父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本课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给学生提出行为要求。四年级学生总的讲还是处在需要别人照顾的年龄段,学生对父母的关心体贴,更多的是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给父母带来欢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父母的辛劳。因此,所提要求要适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宜过高。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为父母献上一份爱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思。

2.知道作为子女,要关心、体贴父母,了解父母的心情。

情感:

1.以关心、体贴父母,能给父母带来欢乐而高兴。

2.看到父母心情不好或生病,感到不安和担心。

行为:

1.努力做到关心、体贴父母。

2.能以自己的良好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3.能够承担家务,分担父母辛劳。

4.父母伤病时尽力照顾。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思。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激情揭题。

1.同学们,你们每天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请你们说说:

你的哪些行为使父母高兴?

你的哪些行为使父母生气?

你的哪些行为使父母伤心?

你的什么事情使父母着急?

(学生交流。)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看到,当你有了成绩或取得进步时,会使父母感到高兴;当你有了缺点或错误时,会使父母生气;当你的言行刺伤父母的心时,会使他们感到伤心;当你得了病或退步时,会令你的父母着急……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啊!那么,作为子女如何为父母献上一份爱呢?

2.揭题:六为父母献上一份爱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同学们,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他们的恩情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作为子女,如何关心、体贴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1.讲述故事:《关心、体贴父母的梁新》

(1)故事第一部分(投影)。

思考:梁新为什么会这样想?

小结:是啊,当梁新得知妈妈生病时,在生活上给妈妈以关心。如去医院看望妈妈,让爸爸给妈妈做她爱吃的鱼,为妈妈挑鱼刺,等等。因为他觉得这是体贴、照顾妈妈的最好表现。

板书:在生活上给父母以关心

(2)故事第二部分(投影)。

思考:梁新为什么要这么说?

小结:当梁新看到妈妈因病痛而伤心时,主动安慰妈妈,还给妈妈送上生日礼物,在精神上给妈妈以安慰。这也是对父母关心、体贴的表现。

出示板书:在精神上给父母以安慰

(3)故事第三部分(投影)。

思考:梁新是怎样给妈妈增添快乐呢?

小结:为了让妈妈高兴,梁新主动向妈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情况,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表现给妈妈以快乐,为妈妈献上了一份真挚的爱。

板书:以学习成绩给父母添快乐

(4)从刚才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教育呢?(齐读板书内容。)

2.补充内容,加深理解。

关心体贴父母,给父母以真挚的爱,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涌现出了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

(1)播放传统美德故事录像《黄香温席》。

思考:黄香是怎么孝敬父母的?

小结:寒冷的冬天,黄香用自己的体温去捂暖父母的被窝;炎热的夏天,黄香用扇子将父母所睡的席于扇凉。这样的孝心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2)接下来,请大家读读《陈毅元帅孝敬母亲》的故事。读后,请大家在小组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3)出示唐朝诗人孟郊的诗《游子吟》。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会诵读这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沉的爱,尤其是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意味深长、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小草在和煦的阳光下成长,对于春天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得了呢?(有感情地齐读这首古诗。)

(4)同学们,有关孝敬父母的诗词、古语、名言有很多,你们能说几句吗?(学生交流。)

小结:是啊,关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理应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发扬光大。

三、联系实际,树立榜样。

在我们班中也有孝敬父母的好队员,我们来夸一夸吧(可运用多种形式)。

1.交流孝敬父母的感人事例。

2.给这些队员颁发“孝敬章”(播放音乐)。

四、行为辨析,指导实践。

获得“孝敬章”的同学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1.投影出示“议一议”中的三道辨析题,下面大家来议一议,这些说法、想法对吗?为什么?

2.小组交流,再派代表参加辩论。

小结:通过刚才的辨析讨论,我们懂得要从小学会关心、体谅父母,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五、总结谈话,课外延伸。

同学们,为父母献上一份爱,就要处处关心、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力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

今天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最近你的父母有什么需要和要求,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最后,老师愿每一位同学能给自己的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播放歌曲《我的好爸爸好妈妈》)。

板书设计

六为父母献上一份爱

思品教案谁勇敢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

情感:

1.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表现出勇敢精神。

2.不逞强,见到逞强的行为能加以劝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有关“要勇敢、不蛮干”的要求编写的。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一般分不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他们比较争强好胜,崇拜英雄和勇敢的人,但又不能分清勇敢与蛮干的界限。本课鼓励学生学做一个勇敢的人,同时使学生划清勇敢和逞强、蛮干的界限,初步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学生进行勇敢的教育,一、二年级已有基础。本课是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不胆小的基础上进行要勇敢,不逞强、蛮干的教育。根据课程标准这一德目,在下一课还要进行勇敢机智的教育,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层次。

课文是一个发生在农村的小故事,通过张勇和陈松的不同表现,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勇敢、蛮干与逞强。

教法建议:

1、教学应有趣味性,如观看对比动画;还可适当穿插一些活动,如分角色读张勇和陈松的话等,学生通过看,来分辨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通过演来体会其中的不同。使学生在愉悦中悟出道理。

2、寓理于具体事例之中。注意归纳,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勇敢:做有意义的事时不怕困难和危险;什么是蛮干:做无益的事,不计后果,硬干。

3、在鼓励学生向英雄学习时,应强调学习英雄为了他人和国家的利益不怕困难甚至牺牲的精神。但不鼓励学生同歹徒做面对面的斗争。

4、因为学生年龄小,很多时候应更多强调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勇敢可落在:遇事不慌,镇定,不怕困难上。

5、如果遇到逞强的学生应积极引导,但不要过分批评,因为作为未来的人才也应有冒险精神,不要让学生变得谨小慎微。

教学设计示例

一、谁勇敢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向真正勇敢的人学习,不逞强。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勇敢与逞强。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敬佩英雄人物,愿意学习他们的勇敢精神,可你们知道什么是勇敢吗?(请同学们说一说)

2、小结归纳同学们的几种想法

3、演示课件(课文导入部分想一想)并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同学的表现你认为谁勇敢?

板书:谁勇敢

4、导入小结:同学们都认为敢从高高的跳台上跳水的那位女同学是勇敢的,像她这样有教练的照看既不会发生危险,又有利于锻炼自己。而在禁游区游泳的那位男同学不顾提示,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的做法不是勇敢行为。

二、结合课文,启发明理。

提问:那么到底什么是勇敢呢?咱们先不急着回答,等学完这篇课文你们就明白了。请大家先看大屏幕:(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计算机课件)

1、演示课件(课文第一幅图场景再现):这天下午,陈松、张勇和一年级的小同学刘小刚在村头的大树下玩儿。大树上有个马蜂窝,里面住着许多马蜂,这时,陈松提出要捅马蜂窝玩的想法。

2、提问:在该不该捅马蜂窝玩这件事上陈松和张勇各自的意见是什么?

3、演示课件(对第一幅图的加工处理):突出再现并进行放大、缩小处理陈松和张勇的形象、语言进行对比。

4、小结:在捅马蜂窝玩这件事上,陈松和张勇产生了分歧。陈松坚持要捅马蜂窝,表面看来,陈松显得胆大些。

5、过渡语:陈松把马蜂窝捅下来了。捅下来之后他们又表现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看在关键时刻他俩谁棒?

6、提问:陈松捅马蜂窝时是怎么想的?他现在这样说明了什么?

7、小结:陈松自认为自己胆大,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显示自己,这是逞强而不是勇敢。

8、提问:张勇在马蜂乱飞时是怎样做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9、小结:像张勇这样为了保护他人不怕困难和危险就是勇敢行为。

板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10、讨论:开始是陈松说张勇不敢捅马蜂窝是胆小鬼,张勇是不是胆小鬼?为什么?马蜂把张勇的脸蜇起了好几个大包疼得他直掉眼泪还能说他勇敢吗?

11、小结:正因为张勇知道马蜂蜇人很疼,所以他极力劝阻陈松别捅马蜂窝。在出现危险时张勇挺身而出,保护他人,以至自己身上脸上被马蜂蜇了好几个大包,疼得他直掉眼泪。他掉眼泪,并不是因为被马蜂吓的,而使因为马蜂蜇人实在太疼了。不由自主的掉下了眼泪并没有哭起来,而是强忍着疼痛,我们说张勇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过渡语:英雄人物受人敬仰,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小英雄戴碧荣的故事。

2、提问:你最敬佩戴碧荣什么?(为了保护他人,不怕牺牲的精神)

3、提问:你还听说过哪些勇敢人的故事,请你讲给大家听。

4、小结:通过张勇、戴碧荣、以及同学们讲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我们明白了真正的勇敢就是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

四、辨析事例,指导行为

1、演示课件(课后练习1帮一帮)

2、提问:谁知道平衡木?演示课件4(平衡木的简要介绍穿插奥运会上中国体操小将勇夺平衡木金牌的录像)

3、孙红为什么不敢上平衡木?谁来帮一帮她?

4、小结:从大家帮助孙红的话语中我感觉到大家的勇气是非常足的。孙洪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鼓足勇气克服胆怯心理练好平衡木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5、演示课件(帮一帮练习2)罗军、李林放风筝,风筝挂在树上。

6、提问:罗军上树够风筝好不好?这样会怎样?

7、继续演示课件4:再现学生预测的事情发展的结果。

8、学着用今天学的道理分析这件事。(分组讨论)

9、小结:罗军不想事情的后果,盲目上树够风筝,做事无益是蛮干。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与逞强。希望同学们向真正勇敢的人学习,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培养勇敢精神,做真正勇敢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一谁勇敢

探究活动

1、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爬一爬软梯、或做一些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体育活动。

2、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讲徐洪刚和戴碧荣的故事,谈谈你的想法。

3、收集一些小学生逞强、蛮干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思品教案讲礼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的有关的礼仪规范。

2.懂得讲究礼节是有礼貌的具体体现。

情感:

1.对讲究礼节的人产生好感,对不讲礼节的行为不满。

2.愿意做一个讲究礼节的人。

行为:

1.外出时着装整洁,仪表大方、得体。

2.在就餐、交谈、集会、观看演出和比赛等场合能遵守有关的礼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认知目标第三条“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行为目标第一条“在就餐、交谈、集会、观看演出比赛等场合,遵守有关礼节”和第二条“外出时衣冠整洁,仪表大方”而设置的,与上一课同属一个单元。

本课课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要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就应当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礼节常识,并知道在各种场合怎样表现出对人的尊敬。

第二部分通过小青这一形象,向学生表明要像小青一样,做一个懂礼节的人。

第三部分是说明生活中的礼节除了就餐外,还有很多,如参加集会、观看演出和比赛等。

第四部分是讲礼节的内在意义及作用。

本课共有五个栏目:

1.导入部分“说一说”栏目采取了问题的形式,意在与低年级相衔接,起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后练习“说一说”中有三个手势,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演练懂得这三个手势的规范动作,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懂得这三个手势所代表的含义。

3.“比一比”栏目是让学生扩展一下自己的礼仪知识。

4.“议一议”栏目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而设的,意在让学生认识和巩固课文所学观点,认识到讲礼节并不是假客套。

5.“演一演”栏目目的是使学生将认识转化为行动,以达到教学实效。

教法建议:

1.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一些礼节的含义,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教材中“演一演”栏目是让学生演练一下领奖、介绍等几个规范的礼仪动作。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所扩展,将认识转化为行动,以达到教学实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难点:

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的有关的礼仪规范。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同学们,你到别人家做过客吗?做客时要注意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2.小结:

同学们到别人家做客时都很注意讲礼节,讲礼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我们来学习第七课讲礼节。

板书课题:七讲礼节

二、讲明观点

1.师:

同学们都愿意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懂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常识,知道在各种场合怎样表现出对别人的尊敬,是很必要的。小青就是一个讲礼节的学生。

2.学文明理

(1)提问:小青是怎样讲礼节的?

(2)演示课件一(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3)学生回答问题。(小青运用的礼节课参考教参上的内容)

(4)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讲礼节有什么好处吗?

板书:增进友谊受人欢迎受人尊敬

(5)师:同学们经常遇到的场合,除了就餐外,还有到别人家做客、参加集会、观看演出等等,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

讨论:

①观看演出时有哪些礼节?

②与别人交谈时有哪些礼节?

③参加集会时有哪些礼节?

④与外国友人交往时有哪些礼节?

(说明:判断学生讨论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参考教参。)

(6)小结: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节,就会使对方感到愉快,产生好感,愿意与你交往,也有利于办成事情;反之,就会使对方不快,甚至厌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说一说”。

做挥手、握手、拍手的规范动作,说说各代表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挥手表示告别;握手表示友好或告别;拍手表示欢迎、感谢、赞成等。(说明:本课的扩展资料也可以作为参考答案)

2.完成练习“议一议”

有人说礼节是客套,我们只要好心好意待人就行了,不用讲什么礼节。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小结:讲礼节并不是一种客套,他是人与人、社会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礼节,它标志着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3.完成练习“演一演”

遇到下面情况,你怎么说?怎么做?请演示一下:

(1)老师请你上台领奖。

(2)把几个同班同学介绍给你的好朋友。

学生讨论后现场模拟表演。

五、总结

师:讲礼节是讲礼貌的具体表现,它能增进人与人的友谊,讲礼节的人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受人尊重,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都努力做一个讲礼节的人。人们常说:礼节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书。愿同学们都能手持礼节这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在今后的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交往顺利,成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争当“礼仪之星”

活动过程:

1.利用班队会时间,由班主任或班长或中队长宣布活动开始,并提出活动要求及时间。

(1)要求:以小学生礼仪规范为行为要求。

(2)时间:一个月

2.学生活动。

3.一个月后召开礼仪之星的评比活动,活动当天可以邀请学校的领导和任本班课老师以及学生家长,目的是请这些领导、老师、学生家长都来发表意见,参与评选,这样的评选结果才更公正。评比结束后,当场颁发“礼仪之星。”

思品教案败不馁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知道在失败面前应当不灰心,不气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情感:

佩服那些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不气馁的人。

行为:

1.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不气馁。

2.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而设置的。当前独生子女多,他们在家庭中受到娇惯、宠爱,在顺境中长大,娇、骄二气比较严重,往往承受不了挫折和失败。但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学习任务加重,免不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因此对他们进行败不馁的教育非常必要。从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勇敢、更坚强、更开朗,对他们将来在事业上做出成就是很有意义的。这一课与上一课相辅相成,在教育上形成一个整体。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懂得三点: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失败面前应当做到不灰心,不气馁;要学会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向着目标继续前进。

2.本课教学要努力通过爱迪生在失败面前不气馁的事例来感染学生,使他们知道在失败面前不能发心气馁,要从失败中奋起,最终转败为胜。

3.在引导学生联系思想实际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产生畏惧心理,就失去信心,从此消沉。只要冷静分析原因,奋起直追,是可以转败为胜的。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败不馁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

2.知道在失败面前应当不灰心、不气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情感:佩服那些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不气馁的人。

行为:

1.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不气馁。

2.学会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你过去的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当时你是一种什么心情?你是怎样对待的?

师: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期望获得成功,力图避免失败,然而,失败总是难免的。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今天我们用的电灯泡里的灯丝,就是一百多年前爱迪生经过无数次失败,克服了许多困难而研制成功的。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介绍爱迪生的一篇课文,看看爱迪生是怎样对待失败的。

板书课题:败不馁

二、学文明理

学生读课文后,讨论下面问题:

1.爱迪生为什么会想到改进自己的灯丝呢?(白金丝做灯丝太贵。)

2.他为一根细小灯丝材料的选用绞尽脑汁,说明他对科学抱有什么样的态度?(严肃认真。)

3.爱迪生选缝纫线做灯丝的实验是怎样获得成功的?(无数次。)

4.为了一根灯丝,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近6000种植物纤维。这说明了什么?你能设想实验时的情况吗?

5.爱迪生对灯丝的研究经过了哪些过程?(改进灯丝—→找理想灯丝。)

6.对电灯的研究,爱迪生光为查阅资料而摘记的笔记本有二百多本,四万多页。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什么?

7.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师小结:爱迪生在造福人类计会的强烈愿望鼓舞下,以超人的毅力,在千万次失败面前的不畏缩、不后退,最后才取得了成功.由此我们可以行出,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的阶梯。失败能激励人精神奋发,失败和成功一样有价值。

板书:失败能使人聪明激励人发奋和成功一样大价值

三、深化认识

1.列举诺贝尔、居里夫人的事例,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对边讲故事边放投影。

问:诺贝尔、居里人人的成功足怎样取得的?(他们的成功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取得的。)

问:他们成功的事实再次说明了什么?(失败了一定不要气馁。)

2.出小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问:你怎样理解“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含义?

师小结: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居里夫人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都是经过了无数次失败后才取得科学研究上的重大成功。因此,“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失败,一定要做到不气馁、不消沉。

板书:失败是成功之母

四、导行辨析

1.中国男子足球队为了祖国的足球事业,经历多少次拼搏,终于“出线”在世界杯赛场上,这说明什么?

2.邓亚萍在获得世界冠军后,曾在一次亚运会上未能夺冠,但在后来的比赛中终于又夺得了世界冠军。你认为她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3.一只蜘蛛刚结了一个大网,可一阵风把网吹破了。风一会儿停了,蜘蛛重新结网,还没结好,风雨又来了。就这样几次反复,最后,蜘蛛终于结了一个大网,粘住了许多蚊子。蜘蛛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4.请续编《新龟兔赛跑》,设想它们是怎样败不馁的?

五、总结学习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失败与成功一样对人有价值。人要成功,必须要经过失败的磨砺。失败是成功的阶梯,失败是成功的桥梁。只有经过失败的人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失败,一定要做到不气馁、不消沉,以积极的态度,努力争取成功。

六、完成“活动”栏目教学

结合三、四、五课教学内容,开展一次以“有毅力”为主题的活动。

七、板书设计:

五败不馁

思品教案自立自强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做人应该自立自强。

2、懂得从小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将来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娇生惯养害自己。

情感:

1、敬佩自立自强的人,并愿意做这样的人。

2、厌恶好逸恶劳,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依赖性感到害羞。

行为:

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觉,不依赖父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六年级“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中第一框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而设置的。本课对学生进行自立自强的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懂得人不应该依赖别人生活,要自立自强、不甘落后、积极进取。本课侧重于独立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从小就要自立自强,不依赖别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奋进。

本课课文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课文在简单说明自立自强的概念之后,结合苏州一女工事迹,通过实例让学生感悟自立自强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和可贵的精神,自立自强十分光荣的道理。

第二层:进一步启发学生产生从小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愿望。

本课共安排五个栏目

栏目一“思考”中引用了陶行知一段话,目的是由这一句话引起学生对本课所要讲的道理的思考。陶行知的这句话极富感情、通俗易懂地讲解了“自立自强”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从感情上初步体会所要学的道理。

栏目二“述说”第一小题主要是以自强自立的人物为榜样,强化学生对自强自立观点的认识;第二小题是引导学生明白从小养成自强自立精神的重要性;第三小题旨在使学生懂得自强自立的品质需有意识地从点滴小事做起。

栏目三“评议”是让学生在观点的运用中对三种看法加以评述,从三个方面理解自强自立品质的培养从小做起、接受家长正确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栏目四“讨论”不要求学生得出统一的答案,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要有自强自立的意识即可。

栏目五“阅读”是使学生通过了解同龄人在这方面的的做法,引导学生向这些学生学习。

教法建议:

1.以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清道理,切忌空洞的说教。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或社会中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在探讨中提高认识。认识到从小培养独立意识和自立自强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好处以及过分依赖父母,娇生惯养的危害。

2.注意教育过程应加强针对性。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敢于讲真心话,引导学生抓住实际问题进行朋友式的探讨,解决学生思想中的认识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荣辱观。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同学们,你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中遇到过自己感到十分困难的事情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或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简单谈自己的经历,把握学生的依赖与自立的两种表现,继续提问。)

那么在困难面前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究竟哪种表现是应当受到肯定,值得我们学习的?哪种表现是应当及时改进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二、听讲故事引出观点

1、录音故事《遗产》

提问:女工面对10万元遗产,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引导学生清楚女工做法:财富可观毫不动心)

小结语:像女工这样,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不依赖别人的做法,我们说她是自立的表现。(板书:自立)

提问:当后来她遇到困难时,面对有人为她惋惜,有人主动为她捐钱时,她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女工:面对困难坚定信念)

小结语:女工遇到困难不是安于现状,勤奋、进取,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向上。这正是一种自强的表现。(板书:自强)

小组讨论:听了这个女工的故事,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了解思想是人行为的基础)

总结:从大家的发言中看出,你们都很佩服这个女工。这个女工的确实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她面对合法的巨额遗产,自己每月几十元的收入,仍旧是那样的毫不犹豫;后来面对困难,她不后悔,积极进修,努力提高自己素质,坚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如果没有一颗自立自强的心,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这个女工自立自强的精神。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思想品德第一课《自立自强》。

(板书课题:一自立自强)

二、学习课文理解观点

导语:有的同学说,我没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有,我也会这样做的。同学们,我们今天听这个故事决不是学习女工的做法,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面对合法的巨额财产都可以表现得这样坚定,那么她在生活中对待其他事情会是什么样呢?

1、设想女工在参加电脑学习班、会计学习班时,会遇到什么困难?她会怎样做?

(引导学生进一步从生活小事上理解人物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而使观点进一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小结:对,只有在点滴小事上,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自立自强的人,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坚定不移的觉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小中见大。

2、说到小事,我想: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是这样吗?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学习中有困难是正常的。)

小结:看来就是这样,每个人的生活与学习中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凡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无一例外。

3、谁愿意说一说自己在遇到难办的事时是怎样做的?当时你是怎样想的?你的做法给你带来什么后果?

(引导学生说真话,谈出自己依赖于别人或依靠自己自立解决问题的两种表现。同时抓住几种情况:生活条件好的依赖于别人的;生活条件好而有自立精神的;生活条件不好而有自立精神的;生活条件不好没有自立精神的。)

4、(分别抓住几个依赖别人的例子)你看,有的人依靠别人解决了问题,既解决了难题又不费自己吹灰之力,多痛快呀!你们同意我的看法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从表面看,一时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从长远看,养成了依赖心理,一旦自己需要面对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将来自己就不能独立面对生活。)

小结:从小事上养成依赖性,遗害无穷呀!

(板书:从小培养)

5、(再抓住几个依靠自己想方设法解决困难,不断取得成功的实例)我想你们对于 同学一定是比较佩服的。请这个同学自己到前边来,说一说你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怎样想的?你觉得这样总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目的在于激励作法较好的学生,使学生产生愿意向他学习的愿望。)

谁来补充一下,他这样做对于他的将来会有什么好处?

(是学生懂得自立自强的做法不仅对于现在,而且对于将来都是大有用处的。)

小结:看来确实应当有远见呀!条件不是借口,面对同样的条件和不同样的条件都产生不同的做法。滴水穿石,只有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不断磨炼自己的人,才会使自己形成坚强的性格,将来走向社会也才会成为一个面对困难轻易不屈服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板书:从点滴做起)

6、我也有同感……(教师结合自己成长的体会,谈自立自强取得成功,或者由于自己从小依赖性较强而使自己走向社会后吃到苦头的实例)。你们听了有什么感想?

(目的在于以教师真实的例子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认识从小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你们的认识是非常正确的,课文中有一段话很好地总结了你们的认识,打开书p5页,齐读一下课文。

总结: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到了,一个人自立自强的精神必须从小养成,以及它的重要性。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处处自觉培养自己的自立自强的精神。

三、联系实际深化观点

导语:其实这样感人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1、提问:你能讲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是学生在大量的实例中感悟观点的重要性)

2、听录音故事《好孩子丁玉娟》《她没能如愿以偿》

小组讨论:丁玉娟、小华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怎样想的?他们取得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截然不同?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是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观点)

小结:事实进一步说明了,只有从小自立自强的人,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才会在生活与学习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3、你们一定十分爱看小品表演,下边大家看一个小品表演《还有20年怎么过?》

(学生表演课本剧)

议论:看了小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对某甲说些什么?

小结:某甲其实也不是糊涂人,他显然知道自己在父亲去世后,自己面临着危机。只有从现在开始自立自强起来,后20年还是很有希望的。这一点启示我们一定会想到的。

4、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是不是仅仅对自己有好处呢?这种做法对社会会有什么影响呢?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总结:课文里有一句话很好地总结了你们的认识,请读一下课文第六小节。

四、辨析联系运用观点

1、下边我们运用所学观点,对于几个同学进行帮助。看谁的认识水平高,能以理服人。

(电脑演示自制软件:课后练习中评议。学生边看边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将软件制作成交互式,由学生几个人一组,小组中边点击、边议论。然后推选小组发言人,在班级里交流认识。)

①小刚说:成年人应当自立自强,我现在还没长大,只能让大人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自立自强。

②小勇说:我特别想自立自强,凡是我自己的事,我就想自己作主,不愿意让大人管。

③小丽说:爸爸妈妈对我可关心了,生活上的事不用我操心,都替我做了。我何必非要争着自己去做呢?

小结:大家说得对,自强自立的品质应当从小抓起,小时不注意培养,长大很难弥补;当然,由于我们年龄还小,一些事上应当主动征求大人的意见,是自己的独立精神得到更好的结果;而对于父母出于对子女的喜爱关心,主动替你做事,你可以耐心讲清道理,得到他们的理解。

2、结合录像《假如你是……》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结合课后讨论,由本班学生参与制作情节录像。)

录像之一:ΧΧΧ、ΧΧΧ、ΧΧ刚刚转进这个学校,外语一时跟不上。三个人在一起议论,各有说法:

甲:反正跟不上,随它去吧,作业不会就不做了。

乙:我看应当向老师说明原因,得到老师的理解,请老师原谅自己。

丙:我看,不应当找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我们应当发奋学习,应当尽快赶上去。

录像之二:和同学发生口角,闹了别扭时,同学们有各种表现:

有的找老师告状、评理;有的同学求助他人的帮助;有的人委屈地哭了;有的人自己想一个妥善的办法解决问题。

(意在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实际问题,学会采取自主适当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时不应对每种做法给予肯定或否定,只要有利于促使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即可给与肯定。)

小结:看来我们都已经懂得处处应当培养自己自立自强的精神。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自觉在学习与生活中做到这一点。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习了今天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整理思维,培养理性表达能力。)

2、自己阅读读课后短文《广渠门中学的宏志班》

3、向家长了解他们小时候是怎样对待这一问题的?他们在这一方面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写成书面材料准备在班上交流)

4、总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自立自强》一课,通过学习你们开始有了很大的收获,你们懂得了:一个人应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懂得人不应该依赖别人生活,要自立自强、不甘落后、积极进取。从小培养独立意识,从小就要自立自强,不依赖别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奋进。

从个人的角度说,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将来就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就要被社会所淘汰;从国家、民族角度说,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如果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兴旺发达。

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将成为自立自强的人。

板书设计

一自立自强

巨额财富毫不动摇面对困难毫不动摇

从小时培养

从点滴做起

探究活动

1、围绕生活自理方面的内容开展竞赛活动,让获得优胜的同学谈做法和体会。

2、举办一次故事会,把自己最受感动的自强自立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回家与父母探讨如何培养自己的自立意识。

4、上网查找“宏志班”自立自强的事迹。

5.观察身边的同学,看看谁做到了自立自强。课下跟他交流这样做的原因和好处。

6.访问身边的父母、家人,请他们谈谈自己自立自强的事。

思品教案饮水思源 教案精选篇


认知:

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些事迹。

情感:

1.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产生景仰之情

2.崇敬和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行为:

缅怀和崇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想一想”是本课的导入部分,目的是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自然导入本课。

栏目二“说一说”是对课文的延伸。

栏目三“读一读”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和理解领袖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

栏目四“活动”是本课的一道延伸性题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课的内容。

本课课文选取的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事迹。目的是使学生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要永远崇敬、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教法建议:

本课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因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太了解,建议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资料,网上有很多关于本课的相关资料,在扩展资料里提供了网址。

教学要借助丰富的文字、图像、音像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历史,真切地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自然地产生崇敬、缅怀领袖之情。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二课饮水思源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些事迹。

情感:

1.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产生景仰之情

2.崇敬和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行为:

缅怀和崇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些事迹,教育学生要缅怀和崇敬他们对他们产生景仰之情。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无私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作贡献。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一篇语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吗?这里的挖井人指的是谁?

2.学生发言。

板书:老一辈革命家

3.师:

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雕刻着领袖群像。(电脑演示领袖群像。)

你认识这些领袖吗?你知道为什么要在西柏坡塑造他们的群像吗?

4.小结:

他们在西柏坡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指挥了有名的三大战役。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不忘记他们,就雕刻了领袖群像,每当人们看到领袖群像时,就会想起老一辈革命家。

二、讲解课文

1.师:

让我们回顾一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领导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岁月。

2.学生自读课文1-6自然段。

3.电脑演示简陋的作战室图。

4.师:看到这件简陋的作战室,你有什么感想?在这么简陋的作战室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5.学生列举老一辈革命家为了解放中国在西柏坡忘我工作的事例。

6.如果教师能找到有关三大战役的影片,可以给学生播放。

7.教师提问:

8.为什么说三大战役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呢?

9.小结:因为三大战役仅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歼敌154万人,使国民党主力部队丧失殆尽,奠定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大局。

10.老一辈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丰功伟绩,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把你所知道的故事说一说。

11.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感人事迹。(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随时补充一些图片或资料。)

12.师:

毛泽东同志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呕心沥血,就连他的亲人都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13.学生自己阅读读一读的内容后谈感受。

14.小结: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师:人们常说饮水思源,(板书:饮水思源)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人民的军队浴血奋战换来的。我们要永远缅怀和崇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要沿着他们开创的道路,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板书;永远崇敬、缅怀老一辈革命家

三、延伸活动

课后做一做:

1.观看歌颂老一辈革命家的电影或电视,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后感。

(做此题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自行选择影片组织学生观看,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影片下节课组织学生观看,)

2.在老师指导下,以饮水思源为主题,开展以此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活动。

(此活动可与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进行。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参观革命纪念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访问老红军,了解革命的艰辛等。)

板书设计:

十二饮水思源

永远崇敬、缅怀老一辈革命家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饮水思源”主题活动

活动过程:

1.师生制定共同计划“饮水思源”主题活动计划。

2.明确分工。

3.分组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查找相关资料。

4.师生共同整理、编辑资料。

5.各组认领自己向大家介绍的资料。

6.召开主题队会,各小队用喜闻乐见的形式项大家介绍。

7.观看影片《走出西柏坡》

8.师生共同交流感受。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485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