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个人服从集体 小学教案范例

时间:2022-04-11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是集体事业胜利的保证。

2.知道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

情感:

1.佩服为了集体利益而作出自我牺牲的人。

2.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行为: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能服从集体利益。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关心集体”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本课着重教育学生学习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有一定针对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些学生不太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往往容易从“我”字出发。另外,高年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都有所增强,做事不完全听家长或老师的安排,喜欢自己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在集体中处理事情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思想是十分有益的。

本课分为三个板块。

1.第一板块是导入,采用提问题创设情景的方式,直接切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习课文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2.第二板块是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选用了雷锋生活中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课文观点。故事从四个方面来说明雷锋时时处处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故事先讲了雷锋在运输连当兵时,领导调他去演出队排练节目,他二话没说,便高高兴兴地去了;在演出队,他起早摸黑地练习,非常刻苦;为了连队取得更好的演出效果,临到演出前,雷锋主动要求领导把自己换下来;雷锋没有演出任务后,主动把后勤工作全部包了下来,使连队的演出任务完成得非常顺利。

第二部分:说明个人为什么要服从集体的道理。集体是一个整体,必须要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只有大家都做到,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战斗力。

3.第三板块是练习,设了四个栏目。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两点:懂得是集体事业胜利的保证;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本课教学的难点是,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2.本课在讲的时候,要避免绝对化。教学时要让学生懂得,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个人的努力和成就时常给集体赢得荣誉,带来利益,而集体的利益一般来说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但两者有时也会有矛盾。当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当有可能既不损害集体利益又可照顾个人利益时,也不是非要牺牲个人利益。

3.本课教学时可以将主课文雷锋的事例和“读一读”中小余叔叔的事例结合起来讲,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2.知道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

情感:

1.敬佩那些为了集体利益而作出自我牺牲的人。

2.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行为: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能服从集体利益。

教学重、难点:知道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中华大地上曾出现了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人物,他把温暖洒向千家万户,他就是雷锋(出示雷锋画像)。

1.你们知道他有哪些事迹?

2.小结:雷锋叔叔热爱党,热爱人民,刻苦学习,积极工作,乐于助人。他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指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理激情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指板书课题)。

1.集体是什么意思?服从又是什么意思?

2.师小结: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有组织、有纪律、有共同目标的团体。例如:一个小组、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等都是一个集体,服从是指遵照、听从。

3.过渡:雷锋叔叔是怎样做到的?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4.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地方体现雷锋叔叔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指名答。)

(按多媒体显示问题:哪些地方体现雷锋叔叔以集体利益为重的?)

5.“二话没说”是什么意思?

6.雷锋从汽车连调到业余演出队,他没说一个“不”字,高高兴兴地去了,这说明雷锋服从谁的安排?

板书:服从集体安排

7.雷锋到了业余演出队又是怎样做的?

8.师小结:雷锋为集体争光,起早贪黑背台词,学动作,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这说明他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板书:集体利益第一位

9.不仅如此,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雷锋叔叔以集体利益为重?(指名答。)

10.师:雷锋普通话说得不好,尽管很努力地练习,但还不令人满意。根据大家的意见,领导打算把他换下来,雷锋知道以后,他很难过吗?(按多媒体出示:没想到雷锋知道后,主动对领导说:“把我换下来,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连队的演出任务,我没有任何意见。”)

11.雷锋为什么主动要求领导把他换下来?

12.师小结:雷锋担心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好,影响演出队的演出效果。一事当前,雷锋想的不是个人名利得失,而是以集体利益为重,所以他主动要求领导把他换下来,这说明他遇事为集体着想。

板书:遇事为集体着想

13.雷锋没有参加演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4.雷锋为什么这样做?

15.过渡:雷锋虽然没有在台上表演,但他在台下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不仅主动包下全部的后勤工作,而且干得非常细致。演出结果怎么样?

16.师小结:演出队顺利完成任务,这跟雷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就像中国乒乓球队曾在世界乒坛上创造过许许多多辉煌的业绩一样,我们熟悉的邓亚萍、王楠、孔令辉、刘国梁等世界冠军的背后有许多人为他们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才使他们走上冠军之路。像阅读材料中的小余叔叔就是为冠军搭桥铺路的人。冠军来之不易,但无名英雄更难能可贵。

17.过渡:为什么要做到?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多媒体显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指名读),我们应该像雷锋叔叔那样,以集体利益为重,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并尽自己的力量,为集体服务。因为集体是一个整体,它有统一的要求和行动,如果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做到,集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只有,才能把集体的事情办得更好。

18.为什么要做到?(指名答)

19.师小结:就像一个足球队,有人跟前锋,有人当后卫,也有人做守门员,如果都去跟前锋,这个足球队必定会失败。所以,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板书: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20.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必须做到服从集体安排,集体利益第一位,主动为集体着想,这样才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加大括号)

21.我们一起读读雷锋叔叔的一句名言:(多媒体显示)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雷锋

三、课外延伸,强化观点

1.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看看英雄邱少云为什么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也不动?

2.师小结:你们看得非常认真。整个潜伏部队是一个集体,邱少云是集体中的一员。他想到如果自己动一下,整个班、整个部队就会暴露目标,战斗就会失败。他想着集体的利益,用宝贵的生命换取整个战斗的胜利。

3.过渡:我们知道了雷锋、邱少云是怎样做到的。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五(3)班看看,看看五(3)班同学是怎样做到的。

(多媒体显示《听谁的》。)

4.师小结:看了五(3)班同学的表现,我们知道集体利益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少数服从多数也是的表现。

四、辨析练习,巩固提高

1.请同学们看看张平应该怎么做?(多媒体显示:班上进行拔河比赛,张平一心想当指挥,他认为指挥挥着旗,吹着哨子,特别神气,可班委会认为他劲儿大,叫他当队员。张平怎么办呢?)

(1)我服从班委会决定。

(2)不,我一定要当指挥。

2.张平不肯当队员,而你又是张平的同学,你会怎么做?

3.过渡:你们说得真好。有个叫小立的同学,他遇到了麻烦。我们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麻烦,帮他想想办法。(多媒体显示课后“议一议”。)

4.小结:你们真聪明,为小立想出那么多好办法。

5.在现实生活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你会怎么做呢?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的道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做一个高尚的人。

六、该儿歌

雷锋是位好叔叔,学习雷锋好榜样,

不顾个人名和利,集体利益摆第一,

一心一意为集体,个人服从大集体,

短暂人生多亮丽,美好人生有意义。

板书设计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维护集体荣誉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集体荣誉是集体中的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

2.知道珍惜集体荣誉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情感:

1.为集体取得荣誉而自豪。

2.称赞的人。对有损集体荣誉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平时努力做到,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关心集体”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在集体中,个人与集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努力,为集体争光,集体才能不断进步,集体进步,才有利于个人的成长。集体成员应该因集体的成功而自豪,因集体的失败而遗憾。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些学生却不能很好地把个人与集体联系在一起,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荣誉感比较淡薄,有的甚至有意无意地损害了集体荣誉。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教法建议:

1.应注意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寻找学生对集体荣誉的感受点,让学生在对集体荣誉十分关注、十分珍惜的气氛中上好此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文中人物的行为是很能体现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的,要让学生分析、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从中看到他们的好思想、好品德。

3.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维护集体的荣誉,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谈,如有的同学时间观念不强,常常迟到,给集体抹了黑,那么就请他从爱护集体荣誉的角度来谈谈怎样增强时间观念,跟上集体生活的节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集体荣誉是集体中的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

2.知道珍惜集体荣誉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情感:

1.为集体取得荣誉而自豪。

2.称赞的人。对有损集体荣誉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平时努力做到,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集体荣誉感,作为集体的一员应该怎样自觉地。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看待集体荣誉,懂得应当用正确的方法。

教育过程:

一、列举事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集体荣誉。

1.师:请大家想想,咱们班都取得过哪些成绩呀?

小组交流:

本班取得过的成绩

同学汇报

2.展示本班同学以前取得的奖状、锦旗、证书。

3.小结:

这些奖状、锦旗、证书是同学在各种活动中集体取得的成绩,就是集体荣誉。是学校、社会对班级的赞扬与奖励。

二、分析事例,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

1.小组交流:

这些集体荣誉是怎么得来的?

取得这些成绩时是什么心情?

2.全班交流:

3.小结: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荣誉是靠集体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来之不易。它体现了我们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是我们大家的光荣。

板书:

集体荣誉

来之不易

三、分析课文,使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对待集体荣誉。

师:在虹杉小学四(1)班的墙上有许多奖状。其中有一张"队列比赛优胜"奖的奖状。在这张奖状后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1.演示课件:(情境一)

2.小组交流:

比赛前,同学们是怎样训练的?在这么炎热的天气里训练有什么感觉?

他们为什么能够坚持训练?

3.继续演示课件。

4.小组交流:

在比赛的当天,发生了什么意外?

施华的鞋跟被踩掉了以后,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施华的行为可贵在哪里?

在夺得比赛的胜利以后,同学们的心情怎样?

5.全班交流:

6.小结:

在比赛中,只有每一个集体成员心中都想着集体,克服困难,共同努力,才能。

板书:共同努力

7.思考:

四(1)班的同学还有怎样对待荣誉的呢?

8.小结:

集体成员不仅要努力为集体争得荣誉,还应该时时、处处。因为集体荣誉使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每个人都要珍惜。

板书:珍惜维护

四、联系实际,指导实践。

1.同桌互相说说:

我们班里有哪些珍惜和的好事?

2.全班交流:

3.辨别是非:(完?quot;议一议"中的内容)

出示投影片1:

在一次学校评先进活动中,班长隐瞒了作业拖拉的事实。陈勇说:"班长这样做是为了集体荣誉。"

(1)小组交流:

班长这样做是为了吗?

(2)小结:

集体的荣誉是靠大家共同努力的来的。隐瞒缺点不仅不能为集体增光,反而还会给集体抹黑。

出示投影片2:

王小军忘了带红领巾,被值周生发现。当问他是哪个班级时,他谎报了班级。江涛说:"王小军真机灵,维护了集体荣誉。"

(1)小组交流:

王小军这样做是为了吗?

(2)小结:

不诚实的做法是在损害集体的荣誉。

出示投影片3:

范晓天在街上与外校一位学生发生争执,他摘下校徽,与那个同学打了起来。后来他说:"不能给学校摸黑,所以打架时我要摘下校徽。"

(1)全班讨论:

摘下校徽打架,就不给学校摸黑了吗?

(2)小结:

能够想到集体的荣誉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五、总结全课,激发情感。

1.说一说

什么是集体荣誉?

我们应该怎样?

2.小结:

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都与集体荣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热爱集体的表现。因此,我们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为集体争得荣誉,珍惜、。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召开主题活动“从我做起”。

活动过程:

布置环境:把班中获得过的奖状、证书、锦旗展示出来。

(1)请同学说说班集体曾获得过的荣誉,并说说取得荣誉时的感受。

(2)请同学夸夸班中的好同学。

(3)请以上这些好同学介绍经验。

(4)分小组交流:个人与集体荣誉的关系。

(5)全班交流。

(6)四人一组办一期小报,题目是《从我做起》

回家访问爸爸妈妈,请他们讲讲单位里都获得过哪些集体荣誉,这些集体荣誉是怎么获得的。

每人写一篇小文,题目是《我准备这样》,并在班中交流。

的加减法集体备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l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l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l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运用10的组成,完成10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圆圈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师生对口令。

二、新授。

1、出示圆圈图:9个白○,1个蓝○。

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问:你能根据你说的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9=10、9+1=10

10-1=9、10-9=1

学生齐读算式。

2、出示圆圈图,8个白○,2个蓝○。

问:你们会用四道算式表示呢?

学生写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8+2=lo2+8=10

l0-2=810-8=2

学生齐读算式。

3、问: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

打开书61页,将剩余两幅点子图的算式补充完整。

①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并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独立完成,然后下座位与别人进行交流)

②请两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7+3=103+7=lol0-7=310-3=7

6+4=104+6=1010-6=410-4=6

4、想一想。

出示:5+5=口10一5=口

请全班同学用手指来表示出得数。

将书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三、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l0。

让学生随便出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自由的和其他同学组合,使两张数字卡片的和为10。看谁最快找到自己的朋友?

2、教科书第61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三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十三第4题。教师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将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使结果得10。

3、练习十三第5题。孔雀开屏。

上册因数倍数集体备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材分析:

以乘、除法知识拓展方式,引入对“因数与倍数”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散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的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

②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知道一个数的因数及倍数的特点。

重点难点突破: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设计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①以学生的贴画为素材,通过不同的贴法引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以乘法算式引出因数

和倍数的意义。

②引导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以此加深对因数的理解。

③引导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倍数,以此加深对倍数的理解。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①找一个数的因数时,一定要放手,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同位之间、小组内交流,如何能快速且没有遗漏的找全。

②及时的练习巩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多个练习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③找一个数的因数也反映出学生的口算水平的高低。

④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以找2、3、5的倍数为主,让学生发现一个数倍数的特征。

思品教案维护集体荣誉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集体荣誉是集体中的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

2.知道珍惜集体荣誉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情感:

1.为集体取得荣誉而自豪。

2.称赞维护集体荣誉的人。对有损集体荣誉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平时努力做到维护集体荣誉,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关心集体”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在集体中,个人与集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努力,为集体争光,集体才能不断进步,集体进步,才有利于个人的成长。集体成员应该因集体的成功而自豪,因集体的失败而遗憾。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些学生却不能很好地把个人与集体联系在一起,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荣誉感比较淡薄,有的甚至有意无意地损害了集体荣誉。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教法建议:

1.应注意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寻找学生对集体荣誉的感受点,让学生在对集体荣誉十分关注、十分珍惜的气氛中上好此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文中人物的行为是很能体现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的,要让学生分析、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从中看到他们维护集体荣誉的好思想、好品德。

3.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维护集体的荣誉,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谈,如有的同学时间观念不强,常常迟到,给集体抹了黑,那么就请他从爱护集体荣誉的角度来谈谈怎样增强时间观念,跟上集体生活的节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集体荣誉是集体中的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

2.知道珍惜集体荣誉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情感:

1.为集体取得荣誉而自豪。

2.称赞维护集体荣誉的人。对有损集体荣誉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平时努力做到维护集体荣誉,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集体荣誉感,作为集体的一员应该怎样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看待集体荣誉,懂得应当用正确的方法维护集体荣誉。

教育过程:

一、列举事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集体荣誉。

1.师:请大家想想,咱们班都取得过哪些成绩呀?

小组交流:

本班取得过的成绩

同学汇报

2.展示本班同学以前取得的奖状、锦旗、证书。

3.小结:

这些奖状、锦旗、证书是同学在各种活动中集体取得的成绩,就是集体荣誉。是学校、社会对班级的赞扬与奖励。

二、分析事例,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维护集体荣誉。

1.小组交流:

这些集体荣誉是怎么得来的?

取得这些成绩时是什么心情?

2.全班交流:

3.小结: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荣誉是靠集体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来之不易。它体现了我们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是我们大家的光荣。

板书:

集体荣誉

来之不易

三、分析课文,使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对待集体荣誉。

师:在虹杉小学四(1)班的墙上有许多奖状。其中有一张队列比赛优胜奖的奖状。在这张奖状后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1.演示课件:(情境一)

2.小组交流:

比赛前,同学们是怎样训练的?在这么炎热的天气里训练有什么感觉?

他们为什么能够坚持训练?

3.继续演示课件。

4.小组交流:

在比赛的当天,发生了什么意外?

施华的鞋跟被踩掉了以后,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施华的行为可贵在哪里?

在夺得比赛的胜利以后,同学们的心情怎样?

5.全班交流:

6.小结:

在比赛中,只有每一个集体成员心中都想着集体,克服困难,共同努力,才能维护集体荣誉。

板书:共同努力

7.思考:

四(1)班的同学还有怎样对待荣誉的呢?

8.小结:

集体成员不仅要努力为集体争得荣誉,还应该时时、处处维护集体荣誉。因为集体荣誉使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每个人都要珍惜。

板书:珍惜维护

四、联系实际,指导实践。

1.同桌互相说说:

我们班里有哪些珍惜和维护集体荣誉的好事?

2.全班交流:

3.辨别是非:(完?quot;议一议中的内容)

出示投影片1:

在一次学校评先进活动中,班长隐瞒了作业拖拉的事实。陈勇说:班长这样做是为了集体荣誉。

(1)小组交流:

班长这样做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吗?

(2)小结:

集体的荣誉是靠大家共同努力的来的。隐瞒缺点不仅不能为集体增光,反而还会给集体抹黑。

出示投影片2:

王小军忘了带红领巾,被值周生发现。当问他是哪个班级时,他谎报了班级。江涛说:王小军真机灵,维护了集体荣誉。

(1)小组交流:

王小军这样做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吗?

(2)小结:

不诚实的做法是在损害集体的荣誉。

出示投影片3:

范晓天在街上与外校一位学生发生争执,他摘下校徽,与那个同学打了起来。后来他说:不能给学校摸黑,所以打架时我要摘下校徽。

(1)全班讨论:

摘下校徽打架,就不给学校摸黑了吗?

(2)小结:

能够想到集体的荣誉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集体荣誉。

五、总结全课,激发情感。

1.说一说

什么是集体荣誉?

我们应该怎样维护集体荣誉?

2.小结:

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都与集体荣誉有着密切的关系,维护集体荣誉是热爱集体的表现。因此,我们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为集体争得荣誉,珍惜、维护集体荣誉。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召开主题活动“维护集体荣誉从我做起”。

活动过程:

布置环境:把班中获得过的奖状、证书、锦旗展示出来。

(1)请同学说说班集体曾获得过的荣誉,并说说取得荣誉时的感受。

(2)请同学夸夸班中维护集体荣誉的好同学。

(3)请以上这些好同学介绍经验。

(4)分小组交流:个人与集体荣誉的关系。

(5)全班交流。

(6)四人一组办一期小报,题目是《维护集体荣誉从我做起》

回家访问爸爸妈妈,请他们讲讲单位里都获得过哪些集体荣誉,这些集体荣誉是怎么获得的。

每人写一篇小文,题目是《我准备这样维护集体荣誉》,并在班中交流。

单元集体备 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

二.教学目的:

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不同标准下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

五,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例图图片,各式本子。

结构程序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请境激学导思一.导课教师出示一摞各式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帮我吧!”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出示课题:分类

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一边分,一边讨论方法。

自主探索

探求规律二.新课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的帮助呢!

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帮妈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样?

引导学生分类总结。

“我们用了不同的标准进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积极参与,大胆发言。

学生讨论如何帮妈妈整理衣服

1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分开。

2按上衣和下衣分

………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不同得分类标准。

结构程序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们应该帮助妈妈做点什么呢?

培养热爱劳动和关妈妈的感情

谈自己的想法,至少说出一个例子,并说出分类的方法

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四,练习自主练习

1哪些是鸟类?圈出来。

2分一分,说一说。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能正确的圈出,并说明理由

讨论完成,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说出理由。

概括总结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

能用自己的话回答主要内容。

板书: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

1.按颜色分(布料……)

2.按上衣,下衣分

3.按季节

4.按年龄(性别)

……………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711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