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同情还是取笑 小学教案范例

按照惯例,小学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小学教案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同情还是取笑 小学教案范例》,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人应当尊重,拿同学的缺陷、短处起绰号,或取笑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道德的。

情感:

1.对取笑他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气愤。

2.对被取笑的人有同情心。

行为:

1.不给同学起绰号,不讥笑和戏弄人。

2.见到同学中戏弄人的现象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所必须的,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尊重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拿别人的缺陷、弱点开玩笑。四年级学生取笑他人或给他人起绰号,多数是出于好奇、好玩儿,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这方面的意识,使他们懂得:给别人起绰号或拿别人取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尊重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培养他们从小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给别人起绰号和取笑别人是不道德的。

由于学生社会经历有限,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不深。一般说,他们被人取笑时,反应不会很强烈,而取笑别人时,也很难意识到别人的痛苦。所以,如何让学生感受被人取笑的窘迫与伤心,由此产生情感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导入部分设计了“想一想”栏目,通过让学生设想被人取笑者的心清,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由此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取笑人的行为产生反感。

课文选择的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李刚等同学摘下杨立的帽子,见到杨立得了斑秃,不但不同情,还哈哈大笑。虽然他们是出于好奇,但这是取笑人的行为,是很不应该的。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师生们对这件事的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取笑人是错误的,对同学的痛苦要理解、关心和同情。第二层是讲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使杨立倍感温暖,而且改变了自己不愿意与人交往的性格。

教法建议

1.取笑人不同于辱骂人。后者很明显地表现出对人的不尊重,给人的伤害也能直接再现出来。而取笑人,表面看起来对人的伤害程度不大,但实际上,给人造成的伤害是深层次的,甚至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永世难忘的创伤。本课的明理必须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观点。

2.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主,联系实际也是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澄清对与错、是与非,解决学生的模糊认识。至于学生中取笑人、不尊重人的现象,应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领悟,不宜在课上批评指正,以防造成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人应当尊重,拿同学的缺陷、短处起绰号,或取笑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道德的。

情感:

1.对取笑他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气愤。

2.对被取笑的人有同情心。

行为:

1.不给同学起绰号,不讥笑和戏弄人。

2.见到同学中戏弄人的现象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短处,你有没有碰到过因为自己的缺陷和短处而被别人取笑的“烦恼事”呢?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老师一一概括列出同学们所说的事。)

2.那么,面对别人的缺陷和短处,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十课—。

板书课题:

二、讲故事,明白道理。

被人取笑是痛苦的。最近,四(1)班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1.出示幻灯,老师讲故事,学生展开讨论。

师:杨立是新转来的同学,他老是戴着帽子,上课时也不摘。李刚等同学很好奇,他们打算摘下杨立的帽子,看看他头上究竟有什么秘密。这一天课间,李刚见杨立向教室走来,便赶快躲在门后。当杨立跨进教室时,李刚伸手摘下他的帽子,原来杨立的头上是一块块秃斑。“快看杨立的头!哈……哈哈哈……”这时,周围一些同学也跟着笑起来。

问:如果你是杨立,你会怎样?

(四人一组讨论。)

小结:是啊!杨立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非常难过,伤心地哭了。正因为杨立害怕被别人取笑,所以他不但不爱说话,也很少和大家一起玩。李刚取笑杨立,使杨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给他带来了心灵的伤害,这是对杨立的不尊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板书:取笑难过

2.出示幻灯,续讲故事。

师:就在杨立伤心流泪时,陈欣走过来安慰他说:“杨立,别难过,我们去告诉老师。”王平见李刚还在笑,气愤地说:“杨立得了病,你不但不同情,还拿他取笑,真不道德。”

问:为什么这种取笑别人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呢?

(四人一组讨论。)

小结:给别人起绰号或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取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所以说是不道德的。

3.那么,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看幻灯,自读课文中老师说的一段话。)

小结:我们对取笑别人的人应予以批评和制止,应该去安慰被取笑的人,给予他同情和帮助,让他感受到我们集体的温暖。

板书:同情温暖

4.那么,四(1)班的同学又是怎么做的呢?(看幻灯,继续讲故事。)

师:课后,李刚主动走到杨立面前,深感歉疚地说:“杨立,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我很后悔,请你原谅。”陈欣的爸爸是皮肤科医生,她热情地把杨立带到家里,请爸爸给诊治。她爸爸给杨立开了药方,并建议他最好多晒晒太阳,不要老戴帽子,这样可以恢复得快些。为了让杨立晒太阳,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教室里哪个座位能晒到太阳,就让杨立坐。杨立不再害怕同学们笑话他,也愿意和大家在一起了。通过这件事,四(1)班同学更加团结友爱了。从此,班里再没有发生过取笑、戏弄别人的事情。

三、加深认识,畅谈感受。

在四(1)班这个集体中,有这样一些成员:李刚、杨立、陈欣、王平(出示头像投影和名字),你愿意和哪个成员交朋友,为什么呢?

四、做游戏,辨析是非。

通过“大转盘”的形式,来让同学们完成课后的“说一说”。“想一想”、辨一辨。

(将这七题设在“大转盘”上,同学转到哪一题,就回答哪一题。)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上课时,同学们举了很多被别人取笑的烦恼事,如果在你身边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做?

小结:首先,我们不可以给同学起绰号,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来取笑。如果身边发生了取笑别人的事,我们要给予批评和制止。

如果我们每个人对待别人都像春天般的温暖,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也就没了这些令人烦恼的事,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欢乐!

板书设计

jK251.COm精选阅读

思品教案同情还是取笑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人应当尊重,拿同学的缺陷、短处起绰号,或取笑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道德的。

情感:

1.对取笑他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气愤。

2.对被取笑的人有同情心。

行为:

1.不给同学起绰号,不讥笑和戏弄人。

2.见到同学中戏弄人的现象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所必须的,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尊重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拿别人的缺陷、弱点开玩笑。四年级学生取笑他人或给他人起绰号,多数是出于好奇、好玩儿,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这方面的意识,使他们懂得:给别人起绰号或拿别人取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尊重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培养他们从小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给别人起绰号和取笑别人是不道德的。

由于学生社会经历有限,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不深。一般说,他们被人取笑时,反应不会很强烈,而取笑别人时,也很难意识到别人的痛苦。所以,如何让学生感受被人取笑的窘迫与伤心,由此产生情感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导入部分设计了“想一想”栏目,通过让学生设想被人取笑者的心清,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由此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取笑人的行为产生反感。

课文选择的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李刚等同学摘下杨立的帽子,见到杨立得了斑秃,不但不同情,还哈哈大笑。虽然他们是出于好奇,但这是取笑人的行为,是很不应该的。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师生们对这件事的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取笑人是错误的,对同学的痛苦要理解、关心和同情。第二层是讲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使杨立倍感温暖,而且改变了自己不愿意与人交往的性格。

教法建议

1.取笑人不同于辱骂人。后者很明显地表现出对人的不尊重,给人的伤害也能直接再现出来。而取笑人,表面看起来对人的伤害程度不大,但实际上,给人造成的伤害是深层次的,甚至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永世难忘的创伤。本课的明理必须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观点。

2.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主,联系实际也是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澄清对与错、是与非,解决学生的模糊认识。至于学生中取笑人、不尊重人的现象,应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领悟,不宜在课上批评指正,以防造成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同情还是取笑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人应当尊重,拿同学的缺陷、短处起绰号,或取笑别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道德的。

情感:

1.对取笑他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气愤。

2.对被取笑的人有同情心。

行为:

1.不给同学起绰号,不讥笑和戏弄人。

2.见到同学中戏弄人的现象能给予批评和制止。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短处,你有没有碰到过因为自己的缺陷和短处而被别人取笑的“烦恼事”呢?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老师一一概括列出同学们所说的事。)

2.那么,面对别人的缺陷和短处,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是同情还是取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十课—同情还是取笑。

板书课题:同情还是取笑

二、讲故事,明白道理。

被人取笑是痛苦的。最近,四(1)班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1.出示幻灯,老师讲故事,学生展开讨论。

师:杨立是新转来的同学,他老是戴着帽子,上课时也不摘。李刚等同学很好奇,他们打算摘下杨立的帽子,看看他头上究竟有什么秘密。这一天课间,李刚见杨立向教室走来,便赶快躲在门后。当杨立跨进教室时,李刚伸手摘下他的帽子,原来杨立的头上是一块块秃斑。“快看杨立的头!哈……哈哈哈……”这时,周围一些同学也跟着笑起来。

问:如果你是杨立,你会怎样?

(四人一组讨论。)

小结:是啊!杨立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非常难过,伤心地哭了。正因为杨立害怕被别人取笑,所以他不但不爱说话,也很少和大家一起玩。李刚取笑杨立,使杨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给他带来了心灵的伤害,这是对杨立的不尊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板书:取笑难过

2.出示幻灯,续讲故事。

师:就在杨立伤心流泪时,陈欣走过来安慰他说:“杨立,别难过,我们去告诉老师。”王平见李刚还在笑,气愤地说:“杨立得了病,你不但不同情,还拿他取笑,真不道德。”

问:为什么这种取笑别人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呢?

(四人一组讨论。)

小结:给别人起绰号或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取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所以说是不道德的。

3.那么,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看幻灯,自读课文中老师说的一段话。)

小结:我们对取笑别人的人应予以批评和制止,应该去安慰被取笑的人,给予他同情和帮助,让他感受到我们集体的温暖。

板书:同情温暖

4.那么,四(1)班的同学又是怎么做的呢?(看幻灯,继续讲故事。)

师:课后,李刚主动走到杨立面前,深感歉疚地说:“杨立,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我很后悔,请你原谅。”陈欣的爸爸是皮肤科医生,她热情地把杨立带到家里,请爸爸给诊治。她爸爸给杨立开了药方,并建议他最好多晒晒太阳,不要老戴帽子,这样可以恢复得快些。为了让杨立晒太阳,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教室里哪个座位能晒到太阳,就让杨立坐。杨立不再害怕同学们笑话他,也愿意和大家在一起了。通过这件事,四(1)班同学更加团结友爱了。从此,班里再没有发生过取笑、戏弄别人的事情。

三、加深认识,畅谈感受。

在四(1)班这个集体中,有这样一些成员:李刚、杨立、陈欣、王平(出示头像投影和名字),你愿意和哪个成员交朋友,为什么呢?

四、做游戏,辨析是非。

通过“大转盘”的形式,来让同学们完成课后的“说一说”。“想一想”、辨一辨。

(将这七题设在“大转盘”上,同学转到哪一题,就回答哪一题。)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上课时,同学们举了很多被别人取笑的烦恼事,如果在你身边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做?

小结:首先,我们不可以给同学起绰号,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来取笑。如果身边发生了取笑别人的事,我们要给予批评和制止。

如果我们每个人对待别人都像春天般的温暖,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也就没了这些令人烦恼的事,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欢乐!

板书设计

同情帮助残疾人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与第8课同属“遵守公德”单元,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法建议:

1.由于学生对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建议本课教学要注重对残疾人的感情体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2.要找出残疾人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残疾人中的强者,使他们认识到残疾人照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残疾人也是值得尊重的。

3.本课教学要扣住“社会公德”进行,把同情、帮助、关心、尊重残疾人这一社会公德,做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教育学生做一个遵守公德的文明人。

教学设计示例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教学难点: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育过程:

一、试验导入:

1.进行小试验:

(1)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闭着眼睛在纸上写出来。

(2)请同学用一只手系鞋带。

(3)请同学不许说话,告诉大家他想说的一句话。

2.小组交流:

通过亲身试验,请同学想象一下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全班交流:

4.小结:

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向残疾人献爱心》。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赵敏为什么会担心,他担心什么?

四(3)班的同学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是怎样主动关心、帮助赵敏的?

3.小结:

同学们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赵敏,而且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帮助他。同学们为他开欢迎会,课后主动陪他玩,春游的时候大家不怕麻烦,带着他一起去。

4.小组交流:

赵敏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身上的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5.小结;

赵敏身有残疾,在生活上,他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的毅力和坚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在身体上是残疾的,但是他们在意志上是无比坚强的。

6.小组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帮助残疾人?

7.小结:

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是自强不息,战胜了许多困难,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人们去尊敬。

8.请同学举例:

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

(张海迪、海伦、保尔的故事)

9.全班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残疾人呢?

10.小结:

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再有,我们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为他们解除思想上的压力和痛苦。

板书:生活上有困难同情、关心、帮助

精神上有压力理解、尊重、鼓励

三、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说一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平时你是怎样做的,怎样帮助和照顾残疾人的?

2.出情境题:

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盲人准备过马路……

在车厢里,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肢残青年上了车……

在路上,看见一个提着东西的肢残阿姨……

在校园里,看到一个残疾同学摔倒了……

(1)同学现场表演

(2)现场采访:

访问扮演正常人的同学:你为什么要帮助他?

访问扮演残疾人的同学:当他帮助了你后,你心里怎么想?

(3)小结:

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坐车时主动给残疾人让座;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把摔倒的同学扶起来。

3.出示投影片(“议一议”中的题)

提问:小佳和小伟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小结:

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4.说一说:

(1)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五幅图,用来补充同学的发言

师: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

(2)你知道社会上还有哪些设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吗?谈谈你对国家这样做的看法。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读一读课文后的自读材料,谈感受。

2.小结:

关心、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以小队为单位开展调查。

(1)调查学校及住家附近有哪些方便残疾人的措施。

(2)调查学校附近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1)以小队为单位到大街上、社区里开展助残活动。

(2)制作精美助残宣传卡,发给路人,唤起大家的爱心。

(3)排演助残活动,到福利院为残疾人表演。

帮助一位你身边的残疾人,并坚持下去。

帮扶过程:

(1)调查、了解身边的残疾人,然后选一位作为“手拉手”帮扶对象。

(2)了解他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得到哪些帮助?

(3)制定帮扶计划。

(4)与帮扶对象谈心,共同实施帮扶计划。

(5)定期小结,随时调整帮扶计划。

同情帮助残疾人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与第8课同属“遵守公德”单元,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法建议:

1.由于学生对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建议本课教学要注重对残疾人的感情体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2.要找出残疾人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残疾人中的强者,使他们认识到残疾人照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残疾人也是值得尊重的。

3.本课教学要扣住“社会公德”进行,把同情、帮助、关心、尊重残疾人这一社会公德,做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教育学生做一个遵守公德的文明人。

教学设计示例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教学难点: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育过程:

一、试验导入:

1.进行小试验:

(1)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闭着眼睛在纸上写出来。

(2)请同学用一只手系鞋带。

(3)请同学不许说话,告诉大家他想说的一句话。

2.小组交流:

通过亲身试验,请同学想象一下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全班交流:

4.小结:

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向残疾人献爱心》。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赵敏为什么会担心,他担心什么?

四(3)班的同学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是怎样主动关心、帮助赵敏的?

3.小结:

同学们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赵敏,而且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帮助他。同学们为他开欢迎会,课后主动陪他玩,春游的时候大家不怕麻烦,带着他一起去。

4.小组交流:

赵敏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身上的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5.小结;

赵敏身有残疾,在生活上,他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的毅力和坚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在身体上是残疾的,但是他们在意志上是无比坚强的。

6.小组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帮助残疾人?

7.小结:

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是自强不息,战胜了许多困难,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人们去尊敬。

8.请同学举例:

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

(张海迪、海伦、保尔的故事)

9.全班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残疾人呢?

10.小结:

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再有,我们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为他们解除思想上的压力和痛苦。

板书:生活上有困难同情、关心、帮助

精神上有压力理解、尊重、鼓励

三、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说一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平时你是怎样做的,怎样帮助和照顾残疾人的?

2.出情境题:

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盲人准备过马路……

在车厢里,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肢残青年上了车……

在路上,看见一个提着东西的肢残阿姨……

在校园里,看到一个残疾同学摔倒了……

(1)同学现场表演

(2)现场采访:

访问扮演正常人的同学:你为什么要帮助他?

访问扮演残疾人的同学:当他帮助了你后,你心里怎么想?

(3)小结:

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坐车时主动给残疾人让座;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把摔倒的同学扶起来。

3.出示投影片(“议一议”中的题)

提问:小佳和小伟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小结:

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4.说一说:

(1)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五幅图,用来补充同学的发言

师: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

(2)你知道社会上还有哪些设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吗?谈谈你对国家这样做的看法。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读一读课文后的自读材料,谈感受。

2.小结:

关心、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以小队为单位开展调查。

(1)调查学校及住家附近有哪些方便残疾人的措施。

(2)调查学校附近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1)以小队为单位到大街上、社区里开展助残活动。

(2)制作精美助残宣传卡,发给路人,唤起大家的爱心。

(3)排演助残活动,到福利院为残疾人表演。

帮助一位你身边的残疾人,并坚持下去。

帮扶过程:

(1)调查、了解身边的残疾人,然后选一位作为“手拉手”帮扶对象。

(2)了解他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得到哪些帮助?

(3)制定帮扶计划。

(4)与帮扶对象谈心,共同实施帮扶计划。

(5)定期小结,随时调整帮扶计划。

思品教案同情帮助残疾人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与第8课同属“遵守公德”单元,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法建议:

1.由于学生对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建议本课教学要注重对残疾人的感情体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2.要找出残疾人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残疾人中的强者,使他们认识到残疾人照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残疾人也是值得尊重的。

3.本课教学要扣住“社会公德”进行,把同情、帮助、关心、尊重残疾人这一社会公德,做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教育学生做一个遵守公德的文明人。

教学设计示例

六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教学难点: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育过程:

一、试验导入:

1.进行小试验:

(1)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闭着眼睛在纸上写出来。

(2)请同学用一只手系鞋带。

(3)请同学不许说话,告诉大家他想说的一句话。

2.小组交流:

通过亲身试验,请同学想象一下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全班交流:

4.小结:

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向残疾人献爱心》。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赵敏为什么会担心,他担心什么?

四(3)班的同学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是怎样主动关心、帮助赵敏的?

3.小结:

同学们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赵敏,而且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帮助他。同学们为他开欢迎会,课后主动陪他玩,春游的时候大家不怕麻烦,带着他一起去。

4.小组交流:

赵敏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身上的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5.小结;

赵敏身有残疾,在生活上,他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的毅力和坚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在身体上是残疾的,但是他们在意志上是无比坚强的。

6.小组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帮助残疾人?

7.小结:

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是自强不息,战胜了许多困难,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人们去尊敬。

8.请同学举例:

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

(张海迪、海伦、保尔的故事)

9.全班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残疾人呢?

10.小结:

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再有,我们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为他们解除思想上的压力和痛苦。

板书:生活上有困难同情、关心、帮助

精神上有压力理解、尊重、鼓励

三、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说一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平时你是怎样做的,怎样帮助和照顾残疾人的?

2.出情境题:

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盲人准备过马路……

在车厢里,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肢残青年上了车……

在路上,看见一个提着东西的肢残阿姨……

在校园里,看到一个残疾同学摔倒了……

(1)同学现场表演

(2)现场采访:

访问扮演正常人的同学:你为什么要帮助他?

访问扮演残疾人的同学:当他帮助了你后,你心里怎么想?

(3)小结:

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坐车时主动给残疾人让座;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把摔倒的同学扶起来。

3.出示投影片(“议一议”中的题)

提问:小佳和小伟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小结:

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4.说一说:

(1)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五幅图,用来补充同学的发言

师: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

(2)你知道社会上还有哪些设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吗?谈谈你对国家这样做的看法。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读一读课文后的自读材料,谈感受。

2.小结:

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以小队为单位开展调查。

(1)调查学校及住家附近有哪些方便残疾人的措施。

(2)调查学校附近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1)以小队为单位到大街上、社区里开展助残活动。

(2)制作精美助残宣传卡,发给路人,唤起大家的爱心。

(3)排演助残活动,到福利院为残疾人表演。

帮助一位你身边的残疾人,并坚持下去。

帮扶过程:

(1)调查、了解身边的残疾人,然后选一位作为“手拉手”帮扶对象。

(2)了解他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得到哪些帮助?

(3)制定帮扶计划。

(4)与帮扶对象谈心,共同实施帮扶计划。

(5)定期小结,随时调整帮扶计划。

小学教案范例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继续学习时间表示法及有关句型。

3.复习祈使句的用法。

二、教具

录音机;手工制作的钟表。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时间表示法。教师不断变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穿插当时上课的真实时间),这一步骤可参考上一课教案。

2.指导学生做第58课第三部分问答。练习过程中,可教watch,give,to等单词。

3.放第57课第一段录音。教师先板书两个问题:

1)Isitanewwatch?2)CanMrHulookafterthewatch?

放录音一遍,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再放录音,学生跟读两至三遍。

4.放第58课第一段录音。教师板书如下问题:

Whatcolouristhewatch?

其他步骤同前。注意在本课过程中,不断穿插问学生当时的真实时间。如果有的学生没有表,鼓励他们按真实情况依照第58课第三部分列出的句子应答,并解释两段对话中的祈使句。

5.指导学生做练习册第57课2、3题,第58课第1题。

6.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2)练习朗读第57、第58两课中的对话;3)完成练习册上习题。

四、交际用语

1.What'sthetime,please?请问几点了?

这是询问时间最常见的句子。也可以说成:Whattimeisit,please?回答时,使用It's…这个句型,再加上表示时间的基数词。例如:

A:What'sthetime,please?请问几点了?

B:It'seleventhirty.11点半。

2.时间表示法

本单元出现的时间表示法比较简单。如果时间刚好是整点的话,在相应的数词加上o'clock即可。例如:

A:What'sthetime,please?请问几点了?

B:It'sthreeo'clock.三点整。

但要注意,一是时间是整点时,才可以这样使用。如果是几点过几分或差几分几点,都不能用o'clock表示。另外,超过12,就得用hour来表示。o'clock是oftheclock的缩写形式,在整点时也可省略不用。

不是整点的时间,表示起来也很容易。使用基数词,先说出几点,再说出几分。例如:

A:Whattimeisit?现在几点?

B:It'stenforty-five.10点45分。

如果是几点零几分(一般是一分到九分),这个零要用英文字母o表示。例如:

A:Whattimeisit?现在几点?

B:It'ssevenofive.7点零5分(o读字母音)。

3.Idon'thaveawatch.我没有手表。

have表示“有”的意思。它在构成否定式时,有两种变化:一是像上面的句子中,借助助动词don't,构成否定式;一是在have后面直接加not,缩略形式为haven't。上面这句话也可以说成:Ihaven'tawatch。此外,have还有单数第三人称的变化形式,当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时,如:he,she,it等,have要变为has。例如:Hehastwobrothers.他有两个兄弟。

优秀小学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a∠b的大小。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1、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2、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3、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

1、读懂游戏规

2、同桌比赛

五、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六、作业:练一练2、3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测量角的方法:

复习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复习6~10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二.综合练习。

1.复习题6。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2.复习题7.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3.复习题8。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_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4.复习题9。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

3)学生集体回答.

5.复习题10.

1)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

2)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

三.作业布置.

>复习(2)

除法 小学教案范例


学习内容:课本p3~4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算理,总结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总结方法。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复习题小黑板或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400÷2500÷5

200÷5300÷6

*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最后两小题,当百位上不够除时怎么办?

2、谈话:同学们,今天食堂买来一些鸡蛋(出示挂图并把每千克鸡蛋4元改成2元),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⑴估算:你能帮食堂阿姨估算一下,312元大约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吗?

先独立估算,再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你估算的结果是几百多?

⑵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板演。

⑶问: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

⑷小结算法:强调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假如每千克鸡蛋4元,请你估算一下,312元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呢?同桌两人交流估算的结果。

你是怎样估算的?

2、自主探索,理解312÷4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方法。

⑴独立探索:填写第3页的方框。

⑵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与组员交流,看意见是否一致。

⑶汇报交流,理解掌握。

①选一组学生的竖式,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②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可以体温,进行答辩。

③重点讨论:商的首位7应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⑷检验刚才的估算结果。

3、小结计算方法:这道除法计算时有何特点?把两题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为什么第1题的商是三位数,而第2题的商是两位数?

4、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重点检查除的顺序及首位商的书写位置。)

2、想想做做2

为了减少计算中的错误,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除了计算认真仔细,还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出示第2题,每组练习一题,并验算。

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3

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再集体交流。

组织交流,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两题的商哪一个大一些?

4、想想做做4

回忆这些图形的名称,同桌交流,并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问:你发现这三题的计算结果怎样?(渗透被除数不变,除数大商就小的规律。)

5、想想做做5、6

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后再进行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与同伴密切合作获得并掌握了除法的新知识,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吗?还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吗?

五、作业

想想做做3后两组。

梯形 小学教案范例


梯形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7册p71例二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1.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梯形实物图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下图(略)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2)交流测量结果.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3)概括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梯形各部分名称”)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教学等腰梯形(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用图表示: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关系图(略)4.四边形的关系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三)巩固练习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2.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四)质疑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五)布置作业1.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724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