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知识要点1细胞分化成组织2组织形成器官3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4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5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6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7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结构单细胞)运动、呼吸、摄食、排泄、应激性8单细胞生物的结构有完整的细胞结构9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常见题点1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包括、、、。2细胞分化是指。3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开始的。4分生组织的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具有。5在制作观察草履虫的装片时,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吸一滴培养液。6草履虫依靠的摆动而旋转前进。依靠进行呼吸。7与草履虫的消化有关的结构有。点击名题考题1番茄的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组织,而对人体和动物起保护作用的属于组织。[解析]动植物体组织的命名是不同的,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是根据其功能命名的,如: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构成动物和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是根据其形态结构命名的。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在植物体是保护组织,在人体和动物体是上皮组织。[答案]保护上皮[点拨]利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题时可由结构所在位置或特点推知其功能,或由其功能推知其结构特点。变式题1破了皮的苹果容易腐烂,这是因为果皮是一种组织。考题2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是()a.表膜b.食物泡c.伸缩泡d.收集管[解析]草履虫通过食物泡消化食物。[答案]b考题3湘莲植株的基本结构层次是()a.组织è器官è细胞è植物体b.细胞è组织è器官è植物体c.细胞è器官è组织è植物体d.细胞è系统è器官è植物体[解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植物体比人体结构简单,没有系统这一级单位。[答案]b基础巩固1.动物组织的形成是()的结果。a.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和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2.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表示为()a.细胞分裂è细胞分化è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è细胞生长è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è细胞分裂è细胞分化d.细胞分化è细胞分裂è细胞生长3.植物的根尖中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去4.请你分析以下选项,其中哪一个属于植物组织()a.洋葱表皮b.西瓜c.萝卜d.马铃薯5.用开水烫一下番茄,可以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机械组织6.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是()a.神经组织b.脑和脊髓c.神经元d.神经7.构成人体心脏的组织有()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肉组织4神经组织a.123b.234c.134d.12348.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器官的是()a.杨树叶子b.洋葱表皮c.西瓜d.人体的骨骼肌9.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a.含有叶绿体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c.含叶绿素d.折光的结果10.下列不属于草履虫特点的是()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b.能够自由运动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有细胞壁结构11.以下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绿色开花植物体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b.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三种器官构成c.绿色开花植物体根越长越长的原因之一是根尖有分生组织d.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è组织è器官è系统è植物体12.下图是人体内四种组织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这四种基本组织的名称是:a.;b.;c.;d.。
(2)a图组织的结构特点是。d图组织的结构特点是。(3)c图组织主要由构成,其主要功能是。潜能挑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溶解性以及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的概念。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和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4、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寻找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三》徳育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溶液、溶解度、溶质量分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区别联系。
四、教具:
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
六、课型:
复习课
七、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采取边讨论边归纳的方法从溶液的组成、分类、量度、和混合物的分离等方面将本章的知识结构加以总结。
重要概念的复习:
1、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2、溶液的特征是________
3、溶液的定义_________4、溶液的组成部分_______
2、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
1、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2、一定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3、可能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4、溶液是饱和溶液必须指明___和___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
6、若不限条件溶液可分为本___和____。
3、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概括溶解度的概念。
(2)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4、投影
讨论回答:
1、试管1、2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不是___
2、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
3、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______
5、介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和结晶
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六章的主要概念。下面我们针对这些概念做些练习。
1、在一个大箩卜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倒出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食盐吗?为什么?
2、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多20,不发生变化的是___
A、硝酸钾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将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D、凡是均一的、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比较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第六章溶液
lesson8whatdoyouknow?1.复习本单元的单词和词组1)两个学生在前面做动作,其他学生看动作,猜单词eat,talk,count,walk,jump,run,sing,stand,sit等。猜词组:goshopping,sitdown,standup.2)英汉互译有关星期名称的单词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3)介词填空练习4)重点句型复习3.读写数词比赛4.能力展示四人小组讨论如下问题,制成表格。1)canyousaysomethingaboutbeijing?2)howcanyougotobeijing?3)whatdoyouusuallydobeforeatrip?5.总结拓展学生总结本单元重点短语和句型。6.随堂测试三.活动教室1.活动活动1、制作数字卡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制作数字卡片,要求正面写阿拉伯数字,背面写英文。小组成员间利用卡片进行英汉互译,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活动2、制订旅游计划小组成员分别谈论自己的旅游计划,出行方式,日程安排。活动3、做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说表示动作的祁使句,另一组做动作。然后交换。比一比哪组指令明确,动作整齐。2.快乐体验1)分组讨论对暑假旅游的畅想,然后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交流座谈。2)你曾经去过什么旅游景点?将你的旅游照片带到学校或发送到好朋友的邮箱,与他们共享美好的回忆。3)用英语打电话邀请朋友一起出游,设计你们的旅游目的地、商量出行方式和日程安排。
unit10wheredidyougoonvacation?½Ì°¸
languagegoal:
inthisunitstudentslearntotalkaboutrecentpastevents.
newlanguages:
1.masterthenewvocabularywords.
2.masterthepastformsoftheregularandirregularverbs.
3.newtargetlanguage:
wheredidyougoonvacation?
wewenttonewyorkcity.
didyougotocentralpark?
yes,idid.
howwastheweather?itwashumid.
4.beabletotalkabouttherecentpastevents.
difficultpoints:
1.masterthepastformsoftheregularandirregularverbs.
2.usethenewlanguagetotalkaboutrecentpastevents.
teachingaids:
recorder
somepicturesofactivitiesandplaces
teachingperiods:
period1:sectiona1a¡ªgrammarfocus
period2:sectiona3a¡ª4
period3:sectionb1a¡ª2c
period4:sectionb3a¡ªself-check
period1
teachingaims:
1.learnthenewvocabularywords:
2.targetlanguage:
wheredidyougoonvacation?wewenttosummercamp.
wheredidhegoonvacation?hestayedathome.
wheredidtheygoonvacation?theyvisitedthemuseum.
didyou/he/she/theygotocentralpark?
yes,i/he/she/theydid.
no,i/he/she/theydidn¡¯t.
3.masterthepastformsoftheregularandirregularverbs.
4.learntotalkaboutrecentpastevents.
teachingprocedures:
step1.warm-up
2talkaboutthepastactivities:
a:howwasyourweekend?b:itwasgreat.
a:whatdidyoudolastweekend?b:i¡
a:howwashis/herweekend?b:itwasawful.
a:whatdidhe/shedolastweekend?b:he/she¡
askandanswermoreactivities.
step2.learnthenewvocabularywords
1.teacherasksonestudenttoreadthenewwords.andseeifheorshecanreadthenewwordscorrectly.
2.practicereadingthenewwords:repeataftertheteacher;readtogether/inparts/onebyone.thenreadandrememberthewords.
3.explainsomewords:gotoasummercamp;acentralpark;haveamathexam
step3.presentation
1.showapictureofnewyorkcity.ask¡°wheredidyougoonvacationlastsummer?¡±presentstudentstosay:¡°iwenttonewyorkcity.¡±thenaskmorestudentstoanswerthequestion.theiranswersmaybevaried.(summercamp;wenttothebeach;visitedmuseums.)
2.asksomestudentstoaskandanswerthequestionsinpairs.
a:wheredidyougoonvacation?
b:iwenttothebeach.
practiceaskingandansweringtheconversation.
step4.1alookandmatch
1.theteacherreadstheinstructionstothestudents.
2.studentsreadtheactivitiesintheboxfirst.teachercangetonestudenttoexplaintheminchinese.thengetstudentstocompletebythemselves.¹²5Ò³£¬µ±Ç°µÚ1Ò³12345
第三节真菌
一、教学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4、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2、观察能力的训练。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三、课前准备教师: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的cai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拟孢子的传播。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内容中酵母菌的结构;查阅有关真菌的知识;制作孢子印。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三节真菌观看课件,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认识真菌作用。播放cai课件,关重展现各种各样的真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的地内容。各种各样的真菌学生根据观看的课件内容,并观察实物标本,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见识以及自大搜集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对真菌的了解。提供实物标本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参与学生讨论,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课本外获取信息的能力。观察与思考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观察新鲜蘑菇的形态。讨论: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2、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同时让学生观察青霉和曲霉以及蘑菇的结构图,了解分们的形态结构。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学生回忆,结合新知识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出示酵母菌的插图,与学生共同了解有关酵母菌的知识。真菌的繁殖观察自己在课前制作的蘑菇的必然性子印,进一步了解蘑菇孢子的位置、形态及作用,从而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在课前指导学生制作新鲜蘑菇的孢子印、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真菌是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的?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了解真拉塔基亚的繁殖特点有什么意义呢?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孢子的传播过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章所学知识,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孢子的传播过程”。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真菌的繁殖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作为初中老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每一位初中老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初中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经典初中教案第,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3节太阳和月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大小、温度和太阳活动。
2、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了解月球的大小、状况和环形山。
4、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重点难点
【重点】: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如黑子,需要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分析得出)
教具准备
1、创造条件让学生能亲眼看到太阳活动的表现,月亮的形态特点,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观测太阳须十分注意保护眼睛)
2、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关于太阳、月亮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
3、支持学生收集有关太阳、月亮的文字、图片、动画、影视材料。(鼓励学生试写科幻故事,并找机会展示学生的成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学习了地球,地球仪,那么,在宇宙中,和地球最亲密的两个朋友是什么呢?太阳:给予我们光和热;月球:照亮我们的夜晚。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太阳。
一、太阳
1、先看一遍有关太阳的资料片
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记录相关的数据,书上有的划出来,没有的补充上去,同时说明地球和太阳的关系。
(1)太阳系的形成
(2)太阳的简介
太阳的直径:140万千米;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中心1500万摄氏度;日地距离:1.5亿千米。
2、太阳的结构:从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1)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黑斑点,发生在光球层(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读图
练习:第20周为几几年1755+19 11=1965年
1987年第几周1987=1755+11XX=22
(2)耀斑和日珥
耀斑——太阳表面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 色球层(耀斑爆发,说明太阳活动激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日珥——太阳表面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主要存在于日冕层中,但下部常与色球相连
(3)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看资料片)
4、总结:
(1)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伤害人类身体健康。
(2)耀斑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讯发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产生磁暴现象。
(3)太阳风导致极光的产生。
二、月球
1、了解月球表面的状况
我们以前一定听说过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等,还有什么,请同学们讲讲。
传说月球上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玉兔,那月球上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已经踏上了月球,下面就来看一下登月实录和图片,大便边看边想,然后一起来讨论月球表面是怎么样的?人到了月球和人在地球比,会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1)月球的形状
轨道半径:距地球384400千米
月球直径:3476千米质量:7.35 1022千克
(2)月球表面明暗状况
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明面
画出月球表面的月貌图(有环形山、放射状山脉、低洼高地)
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高原
阴暗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看上去像水域,又叫海和洋)
环形山:大体上是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
和地球的表面进行比较:……
(3)人在月球上会怎么样?
A、物体会变轻(重力小)
B、一天里要换很多衣服(没有大气,温差大)
C、听不到声音(没有大气)
D、很多环形山(没有大气保护)
【小结】:月球是一个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生命,布满环形山的荒凉世界。如果人要住到月球上去,可能吗?需要哪些条件支持?
【讨论】:开发月球
2、探测月球
(1)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A、夜间照明
B、月相的变化用来作为计时依据
C、潮汐现象,相互引力吸引
D、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发现已有60多种
(2)登月纪事
A、阅读万户与古代火箭,及人类登月大事纪
B、我们过登月技术现状,讨论是否有必要发展登月技术
C、想象一下,人类以后会对月球进行什么样的开发?(写短文,作为作业)课后在晚上观察月亮
三、观察太阳和月球
板书设计
第3节太阳和月球
一、太阳
1、太阳的简介
直径:140万千米;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中心1500万摄氏度;日地距离:1.5亿千米。
2、太阳的结构从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二、月球
(1)月球的形状轨道半径:距地球384400千米月球直径:3476千米
质量:7.35 1022千克
(2)月球表面明暗状况
(3)人在月球上会怎么样?
2、探测月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unit1controllingfire一、单元分析(unitanalysis)(一)单元地位(unitposition)1本课中出现了itisusedfor…的用法,这一用法曾在6b中出现,而且在7a中以主动语态的形式出现,建议老师在复习并操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另外,可以巩固另一句型itisusedto…的用法。(二)目标(unittarget)1学会使用句型itisusedfor…和itisusedto…如:anaxeisusedforopeningthedoorofaflat.anaxeisusedtoopenthedoorofaflat.2提高对火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重点(unitpoints)1关键词:axe,breathing,corridor,extinguisher,2功能:itisusedfor…/itisusedto…3情感教育:提高对火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设计(teachingdesigns)教学内容:课文第4页教学实施建议:(1)提供相应图片,讨论消防员使用的消防用具。whatcanyouseeatthefirestation?whatcanyouseeonafireengine?whatcoloristhefireengine?whatdoesafiremanwear?ect.(2)引入生词,例如:axe,breathing,corridor,extinguisher让学生把每种工具和用途对应起来。并请几个学生来回答。(4)操练句型whatisitusedfor?itisusedfor…(5)换用句型操练whatisitusedtodo?itisusedto…?(6)玩一个配对游戏:一个学生拿工具卡片,另一个拿文字卡片。拿工具卡片的学生写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出示一张卡片给同伴看,并问问题,如:whatisalongladderusedfor?拿文字卡片进行核对,并回答问题。(7)7b练习册
教学目标
1.了解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的关键。
4.通过对水害成因及治理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的源流概况”、“之利”、“之害”和“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
应该指出的是,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根治”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难点: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教法建议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关于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关于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关于最后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具】: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的基本情况。
[板书]一、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泥沙多)
结合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加深对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
[板书]4、易泛滥
教学设计方案2
[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等基本内容,还学习了的水文特征。谁来说一说的水文特征都有什么呢?(回答略)
[过渡]除了经常会泛滥之外,还有其它的灾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注意看的流向,在上游和下游地区都出现了由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到了要结冰的季节,会出现什么情况?
[讲解]介绍凌汛。
①危害:容易冲垮堤坝;对船只也有威胁
②发生河段:上游宁夏和下游山东境内
③发生时间: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引导学生利用气候知识分析)
④解决措施:爆破
[板书]5、凌汛
[补充]除了上述的不利影响之外,还有一种,那就是"断流"。
[板书]6、断流
[活动]请学生读"断流"阅读材料并讨论:
形成的原因:自然(降水较少);人为(上游和中游人口增多,工业及农业用水量过大,超过了自然限度)
解决措施:统一管理,计划调配。
[提问]现如今,还有什么新的危害吗?
[学生讨论回答]水污染问题等。
[转折提问]虽然有这么多的不利方面,但它被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如果没有,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宁夏平原被称作?quot;塞上江南";是华北平原的塑造者。
[过渡]是中国的母亲河,同时又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治理与开发。
[板书]三、的治理与开发
[引导学生分析]:多灾的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易泛滥成灾,但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中游的泥沙,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
[板书]1、中游治沙
[引导学生思考]:治理Ω貌扇∧男┚咛宕胧┠兀浚ㄌ致酆笥山淌π〗幔?/p
2、治黄的措施:
下游:加固大堤:(应使学生明白这是应急措施,是治标。)
中游: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是治黄的根本措施,是治本,展示图片)
②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展示图片)
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展示图片)
(②③两点是为了进一步保证①的实现;同时强调治理一定要标本兼治)。
开发利用:
①梯级开发上游水电;(请学生读图,找出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让学生明确位置)。
②引黄灌溉;(介绍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与华北平原,说明其有利的一面)。
【教学小结】
1、的源地、入海口、长度、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分界
2、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
3、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名称和分布;
4、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5、治理及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方案3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壶口瀑布的景观图片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
【活动】读"流域水系图",找到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展示】"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课件
【讲述】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向东注入渤海。
【展示】源头和入海口的图片
【活动】读"流域水系图",找到流经的省区。
【展示】"流经的省区"课件
【讲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全长5464千米。
【展示】"水系图"课件
【讲述】的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汾河、渭河。以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和河南的旧孟津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
【活动】观察中国地形图。找出、判断其流向,并说明其原因。
(自西向东。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发源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
【讲述】李白有一句诗:"君不见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说明了什么?(反映出发源地海拔高,并最终注入海洋。)
【活动】观察中国地形图,都流经哪些主要地形区?
【展示】"流经的地形区"课件
【讲述】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当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时,其落差较大,加之上游河段也有较多支流汇入水量较丰富,其中必然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展示】"水系水电站分布"
【活动】读图,看一看我们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读图时注意找出主要水电站,并看一看其主要分布在哪个河段;哪些已建成,哪些正在建设。
【展示】"水系水电站分布"课件
【讲述】的主要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峡谷段。
【展示】通过课件的链接展示主要水电站的景观图片
【讲述】出峡谷段,继续东流,如此丰富的水资源我们是如何开发利用的呢?(发展灌溉农业)
【展示】"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图片
【活动】读"中国地形图"。在河口进入黄土高原。请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和植被状况,想一想中游河段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展示】"壶口瀑布"、"水"、"黄土高原上的"图片。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汇入,水体深黄因此得名。
【展示】同世界其它河流含沙量比较表格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疏松的黄土一遇暴雨就大量流失,并随支流汇入,河水由清变黄使其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展示】"地上河示意图"
水流变缓慢,泥沙沉积,河床不断升高。人在不断地筑堤束水,逐渐超过开封铁塔,形成"地上河",它一旦决口就造成水灾。
【展示】地上悬河景观图片
【展示】阅读材料,了解的洪灾。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少道26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成了的受害者。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例如1933年发大水,下游决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而积达12000平方公里,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水流冲击泥沙实验
活动目的:
使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地表植被对水土保持起到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器具:
两个水槽,两块土(一个是疏松的沙土,另一个是上面有草的土),两个水杯
活动步骤:
1.将两块土分别放到两个水槽的上部。
2.将两个水杯装满同样多的水,并将水倒在两块土上。
3.观察比较:两个水槽中哪个水多,哪个泥多?
4.讨论:原因是什么?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9472.html
上一篇:主题班会教案之二相关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