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4、5两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像上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即每个点都表示路程和时间的一组相对应的数值。
2、使学生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3、借助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为今后学习函数及函数图像等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认识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画有如例2的众、横轴的方格图的练习纸、实物投影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认识了成正比例的量)
2、追问:怎样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看他们的比值是否一定)
3、强调:这两个量的比值一定要有意义
二、学习新知:
(一)理解横轴、众轴表示的含义
1、谈话:像例1的表格中的数据有时候也可以用图像的形式来表示。
2、请同学观察黑板上的只标有横轴和众轴的图。
提问:图上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时间)横轴上的每一段表示多长时间?(都表示1小时)众轴呢?(路程,每一段都表示80千米)
4、提问:例1表格中第一列的数据应该在图上的哪一个位置?你是怎么想的?
追问:表示3小时行的路程的点肯定在哪一列?5小时呢?7小时呢?
(二)独立制图
1、谈话:请同学们找出例1其它几列数据在图上的位置。
2、学生独立作图
3、展示学生所作的图,并让学生说说图上各点所表示的意思。
(三)根据图像,类推判断
1、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所描出的点,这些点的排布有没有什么规律?(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学生的回答请同学们将自己所描的点用直线连起来验证。
2、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必要时指导:
(1)先在纵轴上找到表示2.5小时的点,并从这点起作纵轴的平行线,与已知图像相交与疑点。
(2)再从交点起作横轴的平行线,与纵轴相交得到一点。
(3)最后依据与纵轴的交点进行估计。
(4)行驶440千米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2)用描点法画出表中两种量的正比例图像。
(3)利用图像进行估计,体会正比例图像的意义和作用。
2、练习十三第4、5题
第4题的第(1)题,学生可以根据图像的特点来说明判断理由,也可以从图像上选取几个点,根据这些点所表示的路程与时间分别求出比值,再作判断。
第4题的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估计,答案有些出入是允许的。
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通过组织交流帮他们进一步明确方法,加深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再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教案该怎么写?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教案: 狼教学设计壹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堂教学目标
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虚词“之”;通过探讨问题,深入理解文意,领悟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
思想教育内容通过诵读,感受故事情节的艺术魅力;通过研读课文,懂得在生活中,对待邪恶势力,不光要敢于斗争,而且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的寓意;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对主旨的探究、领悟、理解。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导入示标:
出示幻灯片,学生观看狼的图片及解释,猜出成语。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
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这几个成语的主角有关,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今天的课题——《狼》
(二)引领探究
一读——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划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做好标注。可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
学生范读: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后补充或点评。
教师正字正音:
缀zhuì 窘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íng 隧suì 尻ā 黠xiá
二读——读出节奏
小组讨论以下节奏的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第二段: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第三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第四段:其一犬坐于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第五段: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学生齐读
三读——读懂内容
(小组合作,结合预习表与课下注释理解文意,记录下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组内解决)
重点虚词
之:
1、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
2、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助词,补足音节,不译。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重点句子翻译:
1、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3、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4、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四读——读出情感(层层深入,揭示主旨)
1、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本性?
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
(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入手,找出课文例句并分析。)
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顾”“奔”“倚”“弛”“持”“暴起” “劈”“毙” “转视”“断”“毙”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如此狡猾的狼,最终却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题所在——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热门课件】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壹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4.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叙述详略得当。
5.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2.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想】
1.指导思想: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
2.教法设计:自学引导法
3.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做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有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充分显示出他的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都有独到之处。文字简洁、质朴。
3.有一次福楼拜让莫泊桑写一百篇有关牛的散文。莫泊桑觉得很为难,福楼拜启发他——拉着重物上坡的牛、拉着空车下坡的牛、吃饱的牛、挨饿的牛、被阳光暴晒的牛、被鞭打的牛、休息的牛……都有着不同的神态、动作,你如果仔细观察到了这些内容,把它们记录下来,那么写一百篇文章应当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福楼拜是让莫泊桑去观察,而不仅仅停留在看上。“看”和“观察”是不同的。正是在福楼拜的指导下,莫泊桑努力去观察生活,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小说家。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字词练习
魁梧kuí魅力mèi一拍即合jí白皙xī轮廓kuò义愤填膺yīng滑稽jī
脚踝huái荒谬miù围绕rào固执zhí捋着luō迸bìng发
空前绝后博学多识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不约而同
2.全文好像是一出舞台剧。
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人物:以福楼拜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个登场。
主要内容:每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人物之间的交流。
全文结构好像是舞台剧的结构。
3.时间顺序
“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先写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再写都德。“接着来的是左拉”,再写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下边重点写福楼拜。
“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都是语言标志,阅读中要格外注意。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肖像: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语言:他的声音特别洪亮,仿佛吹响一把军号。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他的思想一下子飞跃过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迸发出启蒙的火花。
行动:门铃一响,立刻把红纱毯盖在办公桌上。亲自去开门。像亲兄弟一样拥抱屠格涅夫。从这个人面前走到那个人面前。把客人一个个地送到前厅,谈话、握手、拍肩
性格: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猎人日记》《罗亭》《前夜》《父与子》
肖像:白皙的脸。
语言: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讲无论什么事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行动: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性格: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都德:法国作家。短篇《最后一课》《柏林之围》,长篇《小东西》
肖像: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语言:一来就谈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行动: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性格: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创作了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其中重要的有《小酒店》《娜娜》《萌芽》等。
肖像: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
语言:很少讲话。发出几声:“可是……可是……”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行动:爬六层楼,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个沙发上。开始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性格: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4.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的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5.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应该说,“迸发”一词用得准确而生动。两块石头撞击在一起,发出了火花,用“迸发”最好。
“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勾画”与“轮廓”,搭配得好。“只用几句话”与“勾画”也前后一致。
三、课堂小结
1.本文作者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写,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各有侧重地来进行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2.拓展延伸:
(1)出示莫泊桑头像,学生试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
(2)学习本文写法,写出三位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
要求:①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②不少于400字。
(3)课外阅读这几位作家的作品。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p70页复习4—10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各自意义,提高辨析能力,掌握辨析方法。2、能解答稍复杂的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过程】一、揭题。二、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1、做复习第4题。自由读题,思考成什么比例。指名口答,说明理由。2、整理正、反比例的意义。⑴正、反比例的意义各是什么?⑵正、反比例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⑶判断正、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板:比值一定正比例乘积一定反比例3、复习第5题。⑴自由读题,分析关系,找一定量。⑵指名口答,并说明理由。三、复习正、反比例应用题。1、整理思路。⑴复习第6题。①自由读题。②判别应用题的类型。③指名板演,其余座练。④集体订正,讲明列式根据。⑵提问:解答正、反比例要怎样想?板:判断正、反比例找出对应数值列出等式解答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板:正比例列出比值相等的式子。反比例列出乘积相等的式子。2、综合练习。⑴做复习第8题。①自由读题。②提问:“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你是怎样想的?这两道题各成什么比例,为什么?③练习在作业本上。④指名口答算式,教师板书。学生说明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列式的?⑤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做?⑵复习第10题。①独立思考:你会做吗?②讨论:有不同的方法吗?③汇报。④集体订正,说说各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第7、9题。
教学内容p40例3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3—7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改进意见一、练习回顾谈话导入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2、化简比:12:48:183、求下面比的比值:12:48:185.4:0.94.4:4二、主动探索教学例3(1)观察、分析: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图2是图1放大后得到的。师: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2)比较、发现: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师:你是怎样发现的?(适当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写出的比的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3)明确概念: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6.4/4=9.6/6揭示: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4)尝试练习:你能写出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思考:长与宽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5)自主创造: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小组能尝试说明为什么能组成比例。(6)明晰方法:你能根据以上的理解,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说出为什么能组成比例。三、巩固练习,明晰概念1、做练一练读题分析、说明理由2、做练习九第3题。3、做练习九第4题4、做练习九第7题: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四、全课小结,提高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理解比例的哪些有关知识?能和同学做个交流吗?五、课堂作业练习九第5、6题。板书设计自我满意度: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特别不满意()教学反思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以前的平面几何主要研究线段的位置关系和相等关系,从本章开始研究线段及相关图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这些内容的研究都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性质的应用.
本节的难点是比例性质及应用,虽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合分比性质以及等比性质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内容不但多,而且容易混淆,作题不知应用哪条性质,不知如何应用是常有的.
教法建议
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课引入时最好从生活实例引入,可使学生感觉轻松自然,容易产生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小学时曾学过数的比及相关概念,学习时也可以复习引入,从数的比过渡到线段的比,渗透类比思想
3.这一节概念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混淆,教学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组来进行巩固,特别是要举一些反例,同时要注意对相近概念的比较
4.黄金分割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主要体现数学美,可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5.比例性质由于变式多,理解和应用上容易出现错误,教学时可利用等式性质和分式性质来处理
教学设计示例1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
2.通过与小学知识到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
3.通过线段的比的有关计算,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
4.通过“引言”及“例1”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热爱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设计
先学后做,启发引导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两条线段比的概念.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找学生回答小学学过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概念.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记作或a:b,其中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
【讲解新课】
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米、厘米、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下几何教材的长与宽(令长为a,宽为b).再求出长与宽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学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如:
等.
可以看出,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就是两条线段的比.
一般地:若a、b的长度分别是m、n(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或写成,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
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教学中要揭示它的实质,即表示a是b的k倍,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较易理解,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到求比时,长度单位要一致.另外,可组织学生举例实际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有利,但教师需注意尺度.
就刚才三组学生做过的练习及问题回答,在教师启发和点拨下,让学生讨论或试述两条线段的比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出:
(l)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
(2)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
(3)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并不都是正数)
(4)除了a=b之外,.与互为倒数.
例1见教材P202.
讲解完例1后:
(l)提问学生AB是的多少倍,是AB的多少倍,以加深学生对线段比的逾义的理解.
(2)给出:比例尺=,就例1的图上,若图距是8cm的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
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并计算出你所在省会与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从而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例2见教材P202.
讲解完例2后:
(l)可改变线段AB的长度,或给出AC、BC的长度,再求这些比,使学生认识这种三角形中边的比与长度无关.
(2)常识1:有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
常识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1:1:.
学生掌握了这些常识可有两点好处:
①知道例2中“”以及习题5.l第2题(1)中“边长为4”.(2)中的“对角线AC=a”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多余的.
【小结】
1.两条线段比的概念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10中2、3.
八、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比例
第1课时
课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页码32~34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全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2、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具准备课件或投影片教后随笔
一、准备练习
1、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看你有什么发现?5:84:612:2010:251.5:2.55/12:2/31:1(1/2).6:1.5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新授
1.引入:同学们,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你们知道在那些场合要用到国旗吗?学生交流。
2.比例的意义不错,在很多场合要用到国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1)请大家把图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求出来,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教
学
过
程
这几幅国旗图的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我们就可以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2.4:1.6=60:40或归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4)组成比例的条件是什么?组成比例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两个相等的比;二是用等号把这两个比连起来。
(5)试一试。(课件出示)
3.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自学:p34思考: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4.比例的基本性质
(1)“补项”游戏②30:36=500:600这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各是多少?它们相等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归纳: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试一试。(课件出示)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四、课题总结。
1、什么是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你能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
在游戏中探索发现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地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于检验之中,融巩固新学数学知识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于一体,相互学透。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热门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做的操儿美》壹篇,供大家参考。
活动目标:
1、体验绘画创作活动的快乐
2、尝试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和线条表现做操时人物的动态
3、以人物画为主,围绕做操主题对画面进行简单布局
活动准备:一张图画、四张几何图形(圆、长方形、梯形、三角形)、老师和孩子用的绘画工具纸颜料画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做操导入,引起兴趣引入主题
(1)师让孩子听口令做操,喊停的时候,孩子就停在某一操节的动作上,让孩子互相看看说说彼此的身体四肢动作是什么样的。
(2)师:孩子们做操的样子真可爱,那你们想不想把你们做操时的样子画下来呀?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画一画。
2、出示范画,教幼儿如何作画
(1)出示范画,让幼儿有个直观的印象师:老师先画了一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画)帮助幼儿理解图画的内容。画面上有什么?他们在干嘛?两个小朋友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等。
(2)教幼儿作画,帮助幼儿分析人体正面的头型和躯干特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概括师现场示范画,边画边讲述画画的步骤画头、师:我们在画人物画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呀?(先画头)那头用什么图形来画呢?(师出示几张几何图形,让幼儿选)噢,用圆形,小朋友们说的真对,那我们就用圆形来画头,老师在纸上画,小朋友们用食指画一画圆形。
画躯干、师:头画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要画身体了。那请小朋友们再看看身体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呢?老师这儿有几张图形,请小朋友们看一看,用哪一个呢?(出示梯形三角形长方形,幼儿选,三种都行)。老师用的是梯形画身体,那今天,我们就用梯形来画身体,好不好?教画身体画四肢、师:头、身体我们都画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该画什么了?(画四肢)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上肢怎么画呢?(让幼儿说)然后,师教画上肢,下肢的画法同上肢。
3、小结拓展小朋友们如果想画两个或者三个都行,画好之后,还可以图上你喜欢的颜色,在后面画上漂亮的背景(比如太阳、小草、花等)
4、幼儿作画,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在画画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比如画具用好要整理好放好,涂颜色的时候不要涂到轮廓线的外面等)
5、展示幼儿作品,给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让幼儿自由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然后把孩子的作品张贴在画画栏里。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热门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壹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的意思,会写生字“渴”和“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难点:知道小鸟和青蛙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教学过程:
一、 词语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2课《坐井观天》,哪位小朋友知道“观”的意思是什么?(看)那坐井观天的意思呢?(坐在井里看天),齐读“坐井观天”。
2出示词语:
第一组:渴 喝 (点一点偏旁不同,识记小口诀:口渴需要水,就用三点水;喝水要用嘴,所以口字旁)
口渴 喝水
第二组:无边无际(理解意思:没有边际,形容范围很广阔)你能说一说:无边无际的( )吗?例如:无边无际的大海 无边无际的沙漠(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
第三组:一只小鸟 一只青蛙 一口井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讲谁和谁发生的一件什么事?(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它们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争论的?
二、 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学生自读)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口井,老师还把青蛙和小鸟邀请到教室里了,根据课文内容,哪位小朋友能够帮助老师把它们的位置贴到黑板上吗?(学生贴图)
3。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二)为了天的大小这个问题,他们总共争论了几次,请同学们自读2—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小鸟的话,用波浪线划出青蛙的话。
1出示全部对话,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从它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青蛙和小鸟的想法,青蛙认为天只有(板贴: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板贴:无边无际)
(三)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1。学习第1次对话:我们来看第一次对话,
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指名读)
A你从问号读出青蛙怎样的心情?(好奇、疑惑)
B一百多里是很远很远,我们去看看小鸟飞过了哪些地方?(图片展示它飞过城市、村庄、树林、田野)小鸟飞得这么远,你能读出远吗?(指名3—4位学生读一读)
评:他的速度很慢,让我们感觉到很远很远。
C你能读出青蛙的好奇心和小鸟飞得远吗?(同桌练读,并展示)
评:感觉到这是一只有好奇心的小鸟,感受到了小鸟飞得很远很远
2学习第2次对话:听到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青蛙怎么说的?
A出示第2次对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指名读青蛙的话并评价)
B为什么青蛙说小鸟在说大话呢?(理解词语:说大话,即吹牛的意思)我来采访一下小青蛙:小青蛙,你为什么说小鸟在说大话呢?(青蛙认为自己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跟它说天无边无际,所以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
C让我们伸出手来抱一抱,井口那么大是多大?这么小的地方,还用飞那么远吗?根本用不着。这么小的地方,所以这个问号里藏着青蛙的什么?(不屑、不相信)
D让我们带着不相信的语气再来读一读青蛙的话。(齐读)
e刚才我们跟着小鸟去了城市、村庄、树林、稻田,还是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天可真是大得很哪,请同学来读一读,读出天的无边无际。(指名读,齐读)
f男女生读好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读出了青蛙的不相信,读出了天的无边无际。
3.学习第3次对话:
过渡:现在两个人有分歧了,一个说大,一个说小,到底谁对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次对话,找一找答案。
出示: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1)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理由是什么?(找句子说明: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2)卷筒实验:学生模仿老师卷筒实验,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这是为什么?老师小结归纳,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和我们用圆筒看天,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所以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4)现在,你认为是小鸟说得对还是青蛙说得对?为什么?(青蛙错在:天天坐在井里,见识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还自以为是。)
(5)全班交流:青蛙笑什么?小鸟笑什么?
(青蛙笑:自己对,小鸟错。小鸟说大话,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
天只有井口大,小鸟骗人……
小鸟笑:青蛙弄错了,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还自已以为是,笑它目光短浅,井底之蛙……)
(4)我们和小鸟一起告诉他: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小鸟之所以知道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飞得高,看得远。确实是这样,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眼界狭小,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要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三、演读对话
知道寓意后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不同的语气,自己练读,分小组读好对话
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喝与渴(回顾识字小口诀:口渴需要水,就用三点水;喝水用嘴喝,所以口字旁)
2、指导生字书写。
五、板书设计:
天的大小
青蛙: 井口那么大
小鸟: 无边无际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什么样的教案比较高质量?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实用教案] 科学教案壹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活动目标:
1、 通过主动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管子的外形特征以及用途等等,知道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 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回答问题。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子,并了解他们的用途。黄豆、沙子、小弹子若干。管子王国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参观场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住着谁呀?”
“它们很想和小朋友做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管子的外形特征。
“每人找一个管子,说一说你手上的管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小结:“管子是圆圆的、长长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有白色、蓝色、灰色等;有的管子粗,有的细;有的管子上面滑滑的,有的有许多的褶皱……”
三、通过尝试操作,了解管子中间是空的。
“看,这是什么?”(黄豆、沙子、小弹子)
“我们用它们和管子来做游戏,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小结:“黄豆、沙子、小弹子都可以从管子中间通过,说明管子中间是空的。”
四、拓展经验,了解管子的用途。
“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这些管子?”
“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
小结:“管子的用处可多了,洗衣机上有,空调上有,抽油烟机上也有,还有下水道管子呢……它们可以用来通水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活动反思:
在“有趣的管子”这一活动中,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探索、了解管子的特征是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一开始,教师以吸管毛毛虫来做客并带领幼儿进入管子王国引出课题,使幼儿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接着让幼儿自由观察、挑选、初步认识管子。让他们摸一摸、玩一玩,挑一个喜欢的管子仔细看,它是什么形状,什么材料?带着这些问题让幼儿自己观察、探索管子的特征。在观察中训练幼儿用一双面敏感和不断发现的眼睛。孩子们从管子形状、颜色、材料纷纷说出自己手上管子的特征。幼儿在自选喜欢管子的活动中,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和自发学习,从而支持他们的活动兴趣、挑战他们的活动能力。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4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