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推荐教案] 《称赞》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按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有了完善的教案课件,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教案] 《称赞》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初步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准备:刺猬、小獾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受到过称赞吗?

2、是谁称赞你的,为什么呢?

3、你的心情怎么样?

4、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一篇课文,题目就叫做《称赞》(板书课题)让我们来看看称赞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二、图片激趣,初读课文

1、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位朋友吧。(出示刺猬、小獾图片)

2、谁来跟他们打打招呼啊?(相机指导读音:“猬”在“刺猬”一词中为轻声)

3、我们的刺猬和小獾朋友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自己读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不认识的字可要多读几遍哦。

4、生自由读文。

5、读完课文,谁能告诉我,到底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啊?

三、识记生字

1、大家才读一遍就知道这么多事了啊?老师要称赞大家真会读书。那生字宝宝大家都和他们交上朋友了吗?

2、出示含生字的句子。

(1)自由读。

(2)指名做小老师带大家一齐读。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读。

(4)齐读。

3、出示词语

(1)出示带拼音词语。。

(2)生自由读。

(3)齐读。

(4)去掉拼音。

(5)开小火车轮读。

(6)男女声赛读。

4、听了大家读句子,读词语老师又要忍不住称赞大家了,因为大家把生字宝宝读的多准确啊,瞧,小刺猬也来称赞大家了,他还带来了红红的苹果做为礼物请大家吃呢!快接着吧。

3、出示生字苹果树,指名认读。

四、学习两次称赞

1、小朋友们学会了生字,真了不起,那老师要让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这次难度可大了,大家有信心解决吗?

2、这篇课文到底是谁称赞了谁?用横线划出刺猬称赞小獾的话,用波浪线划出小獾称赞刺猬的话。

3、出示刺猬称赞小獾的话。

(1)自由读。

(2)指名学生读,指导读正确。

(3)谁来做做小刺猬来称赞一下小獾。

4、你说小獾做的板凳到底怎么样?

5、理解“粗糙”。

6、那为什么这么粗糙的板凳,小刺猬却还要夸小獾做的好呢?

7、你看,小刺猬多会发现优点啊,让我们再学着小刺猬的样子来真诚地称赞小獾吧。

8、那小獾又称赞小刺猬什么了呢?

9、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1)自由读。

(2)指名读。

(3)苹果香极了,让我们一起来把苹果读得香香的,让整个教室弥漫着苹果的香味吧!

10、同桌互读对话。

五、写字指导

1、小朋友们,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从彼此的称赞中得到了不小的收获,你想像他们一样,得到称赞吗?

2、那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仔细看看这两个字,等会漂漂亮亮地写一个,同桌之间互相称赞一下好吗?

3、生说字形要点。

4、师范写,生书空。

5、生写,同桌互相称赞。

jK251.COm精选阅读

「课件模板」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称赞》范文网页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课件模板」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称赞》范文网页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称赞》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要学会接受称赞,大大方方接受后,说声谢谢。

2、丰富一些词汇。

活动准备:挂图。

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故事:在一座美丽的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黄莺,它唱歌唱得非常好听。有一天,森林里开音乐会,小动物们请小黄莺去唱歌。森林音乐会开始了,大家表演的节目可真好。小青蛙拉的小提琴、小麻雀的小合唱团。最后一个节目轮到小黄莺上台,主持人狐狸小姐说:请咱们的歌唱家小黄莺唱一支,它唱的歌可动听了。

动物们的目光一下子朝小黄莺看去,小黄莺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红着脸上了台。开始唱歌,可是歌没唱一半,声音就小得几乎听不见。动物们说?小黄莺的声音太小了。听到动物们的话,歌没唱完就飞走了。回到家里,它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完,微笑着对她说……

讨论课

活动目的:

1、了解怎样接受和给予称赞是恰当的。

2、教育幼儿要关心同伴,大胆与同伴交往。

3、使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称赞别人。

活动过程:

1、情境表演。

2、引导幼儿讨论:

(1)小蝴蝶对小蜜蜂说了什么?小蜜蜂又是怎样称赞蝴蝶的?对方都接受了吗?

(2)为什么小蝴蝶和小蜜蜂成了好朋友?

(3)为什么要给予称赞和接受称赞?(4)你称赞过别人吗?你是怎么做的?

3、游戏《交朋友》。

4、小结。

附:情景表演内容

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草丛里飞来飞去,小蝴蝶说:小蜜蜂,你天天忙着采蜜,传播花粉,歇一会儿吧。小蜜蜂回答道:不行呀,那边的工人叔叔等着酿蜜呢?我得加紧工作。小蝴蝶说:你真是个能干的小蜜蜂。小蜜蜂也忙说:小蝴蝶,你还是很忙吗?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为大自然增添不少美丽的景色。小蝴蝶说:是呀,因为我小时候做过损害花草的事,所以我现在得加紧传播花粉,利用自己美丽的翅膀为大自然添一些景色。小蜜蜂说:咱们做好朋友吧,一块为善良的人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附:游戏《交朋友》幼儿随音乐找朋友,找到朋友后,说出同伴的长处,然后一块跳舞,依次轮换。

活动评析:

故事《小黄莺学唱歌》,是教育幼儿学会接受称赞,大大方方接受后说谢谢。这一活动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孩子们能在本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续编出多种故事结尾,情节丰富,趣味性强。讨论课教育幼儿关心同伴,大胆与同伴交往,并了解怎样接受和给予称赞是恰当的。讨论课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称赞别人。这节课我利用情境表演《小蝴蝶与小蜜蜂》吸引幼儿,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并从小蝴蝶和小蜜蜂生动的对话中,让幼儿亲身体验为什么要给予称赞和接受称赞。

关于高中教案推荐:高中教案的高中教案推荐


学习导航1.学习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2.学习建议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涉及其他植物激素和植物调节剂应用的事例很多,应结合实例进行学习,深入思考,探讨其理论基础。应将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列表学习。理解植物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理解“植物的激素调节”重在“调节”二字上,尝试以科学辩证的观点分析自然现象。结合上一章知识,总结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区别:(1)植物激素无专门的分泌器官,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2)植物激素的运输和分布易受重力、光等因素影响,动物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3)植物激素不作用于特定器官,动物激素则作用于特定器官。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的是()。a.向日葵的花盘跟着太阳转b.在光线明暗刺激下酢浆草的叶片昼开夜合c.在几个雨点的刺激下含羞草的小叶合拢起来d.在触摸等刺激下紫薇(痒痒树)的枝条微微抖动2.下列各项中,能促进柿子脱涩变甜的是()。a.生长素b.脱落酸c.细胞分裂素d.乙烯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b.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c.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d.乙烯有催熟果实和延迟开花的作用4.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用于代替大麦芽完成糖化过程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5.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6.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7.自然状态下,秋季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激素是()。a.吲哚乙酸b.2,4-d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8.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乙烯9.除根尖以外,下列各项中还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的是()。a.导管b.筛管c.叶片d.茎尖10.不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④由专门的器官分泌⑤对植物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12.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二、非选择题13.植物激素的种类很多,其中发现和研究最早的是_________,经鉴定知道这种化合物是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_实验发现的。此外,目前公认的其他4种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乙烯通常是一种气体,在生产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但可从乙烯利的分解中获得乙烯。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液体化合物,在ph大于4.1时就会分解。当乙烯利的水溶液被植物吸收后,由于植物体内的ph一般大于4.1,这样乙烯利将会分解,释放出乙烯。请你用所给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验证乙烯对香蕉的催熟作用。材料用具:若干尚未完全成熟的香蕉、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蒸馏水、塑料袋。(1)实验步骤:①:②:③:(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人们成功地合成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你能举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吗?(2)这种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上有何应用呢?(3)我们利用这种化学物质的原理是什么?参考答案【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a2.d3.d4.b5.a6.d7.c8.d9.d10.d11.d12.b二、非选择题13.生长素吲哚乙酸胚芽鞘的向光性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14.(1)①将若干尚未完全成熟的香蕉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浸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中,乙组浸在同等体积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1min);②取出香蕉,分别放入两只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置于25℃左右的阴暗处;③每日观察香蕉的颜色和成熟程度的变化(2)甲组比乙组先变黄,成熟得早(3)乙烯对香蕉有催熟作用15.(1)萘乙酸(或2,4-d)(2)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控制性别分化等。(3)这种化学物质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相似,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教案推荐: 安全教案精选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推荐: 安全教案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应该私自离园,了解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2、能够理解并遵守幼儿园安全规则,为了自身安全不私自离园。

3、体会私自离园的后果以及家长和教师焦虑的心情。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

(1)仔细看图,看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2) 有意个小朋友正往幼儿园门口走呢,他要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情景剧表演

(1)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尧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你们觉得他做得对不对?如果他溜出幼儿园,可能会发生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表演情景剧表演《皮皮留出幼儿园》,表现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①情景剧表演:配班教师扮演男孩皮皮,留出幼儿园大门,主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配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表演内容:

教师旁白:一天,皮皮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幼儿园门口。

皮皮:哈哈,溜出幼儿园真开心!可是车这么多,那路这么宽,我怎么过去呢?人贩子(在旁边观察了皮皮好一会儿):小朋友,我带你过马路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吧!(皮皮不假思索地跟着人贩子过了马路。人贩子给了皮皮一颗糖,皮皮吃了之后晕倒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

②教师:皮皮溜出幼儿园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3、活动展开:讨论私自离园的危险性。

(1)讨论:如果私自离园,还会有那些危险?

①教师:除了可能碰到的坏人,私自离园还可能产生哪些危险?

②教师小结:小朋友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可能会遇到紧急情况,又没有人知道,时分成未见得,比如有可能被车撞伤、被人贩子拐卖或者迷路等。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 不能私自离开幼儿园。

(2)讨论:如果私自离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样?

①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偷偷地离开幼儿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么想,会怎么办?

②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会亲人和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自己走丢后他们的心情。

③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如果你从幼儿园跑丢了,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会非常着急,会非常担心你的安全,会非常伤心,会报警,或者到处找你,没有办法安心工作,老师就顾不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总之,会产生很大的混乱。

4、活动总结:不应私自离园。

(1)教师: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应不应该私自离开?(通过讨论:引发幼儿的安全意识)

5、活动延伸:表演情景剧。

请幼儿分组讲述幼儿用书上的故事内容,然后分角色进行进行情景表演。

教学反思:

虽然幼儿园外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但也有很多非常危险地事情。小朋友在幼儿园有事要跟老师说,不能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不然会让关心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非常担心和伤心的。

关于推荐:高中教案的高中教案推荐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培养的审美的观念: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之美。

重点与难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是本课重点。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是本课难点。

(二)学法引导

1.教师可用秦始皇的引出隋炀帝而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试着联系、比较等方法来记住本课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人物。

(三)重点和难点

1.隋朝大运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绘制一张大运河的图片。

2.暴君隋炀帝学生归纳隋炀帝暴政的表现,从而得出这一理论。

3.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和历史地位。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后讲述以后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1)在黑板上写出南北朝朝代表,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

2.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在讲课之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前提示),然后开始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3.讲授新课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那么,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并回答,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汉化了。南北政权的使者往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样,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得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我,双方的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2.隋朝的统一(589年)588年春天,隋文帝下诏伐陈。10月,太子杨广率50万大军,在长江沿线对陈发动全面进攻。当时,陈军“不过十万”,而且陈后主荒淫无度,把长江当作不可逾越的天堑,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过着醒生梦死的生活。589年正月,隋军渡江,建康陷落。陈后主带着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嫔,躲入景阳殿的枯井里。隋军呼之不出,后来隋军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出来投降。后人把陈后主藏身的枯井,称为“胭脂井”。这口井在今天江苏南京鸡鸣寺山坡下。(请同学们看课本P2的图画《胭脂井》)隋灭陈后,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南北重新统一。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开皇之治隋朝统一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隋文帝进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

1.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1)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即位不久,即采纳大臣崔仲方的建议,“依汉魏之旧”建立中央机构。皇帝是全国军事、统治、经济的最高主宰,拥有绝对的权力。而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的主要是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三省的职权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注释,并请一位同学读一遍)三省互相牵制,六部分掌全国政务。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它有利于防止外戚擅权篡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三省六部的官员品位不高,职权有较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集权和任免官吏。(2)消减地方官吏583年,隋文帝又接受大臣杨尚希的建议,精简机构,把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并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朝廷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政绩,裁汰冗官,改变当时存在的“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这样就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开支,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2.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隋文帝时建立起一整套相当完备的行政管理机构。科举制度的采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自从北魏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经济也相应得到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对于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本第三页的小字部分。)隋文帝崇尚节俭,一改隋初“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的混乱状态。“六宫”都穿洗旧的衣服,“非享燕之事,所食不过一肉。”一时间,“大崇惠政,法今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由于皇帝的大力提倡,隋朝初年朝中出现了崇尚节俭的风气。

3.开皇之治(581—600年)隋文帝时,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于隋文帝进行了政治、经济上的整顿改革,既强化了中央集权,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①户数增加。606年,全国户数达890多万户,在二十六、七年时间内,户数增加400多万,人口增加了1600多万。②垦田面积不断扩大,修复了许多水利工程。③隋代仓库丰盈。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代官仓的丰实情况,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和统治者搜乱人民的残酷程度。④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造船技术的进步。隋炀帝巡游江都时所乘的“龙船”高15米,长60多米,船身分为四层。⑤商业贸易出现繁荣景象,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重要的经济贸易城市。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丰都市周围84公里,通12门,市中有120行,3000余肆,市四周有400余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⑥隋朝的对外贸易发达。陆路可达亚洲的西北部和欧洲的东部,海路可达南洋诸国和日本。“开皇”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时的年号。隋文帝在此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又攻灭了陈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那时,天下安定,经济发展,所以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挂《隋朝大运河》图)

1.开通的目的、过程及河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隋朝建立后,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得比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仍然要靠江淮地区供应。由于陆路运输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北方的这一需要。因此,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隋政府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为开通运可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杨广即位之初,为了加强对富庶的江南地区的控制,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隋统治者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于605年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大运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共分为四段。通济渠是从洛阳的西苑引觳、洛两水达于黄河,又从洛阳东面的板渚引黄河水,疏通莨荡渠故道入淮河,直达淮河两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再从山阳起,疏导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在江都(今江苏杨州)附近长江。这一段施工里程,从洛阳到江都长1000公里。另一段是永济渠,从洛口开渠到涿郡,长1000公里。还有江南河,是从京口引长江水直达余杭,入钱塘江,长400多公里。大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大运河的作用(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1《杨州大运河》)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大运河的开通,对于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正如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所赞颂的那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四、暴君隋炀帝隋文帝于604年7月死去,相传为杨广所杀。杨广又杀其兄杨勇,当上了皇帝。他是历史上名的暴君。隋文帝统治时期,民众积累起来的财富,被隋炀帝用于游玩、征伐,大肆挥霍。

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杨广于605年开始营建东都洛阳,历时一年,动用三万四千工匠,每月役丁200万人,真不知误了多少农时。200个农民拉一根大木头,绳索嵌到了肉里,可以这样说:没有劳动人民的劳动和血汗,就不会有洛阳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东都洛阳建成后,隋炀帝常在月夜里带着骑马的宫女数千人,演奏着《清夜游曲》去西苑游玩。(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最的两段小字)这就是隋炀帝的奢侈生活。606年,隋炀帝人江都巡游归来,在伊阙山前排好法驾,千乘万骑,车声辚辚,缓缓进入东都。这个“入城式”可谓够排场了,然而,为了帝王的赏心悦目,人民被迫付出了多少血汗和生命的代价啊!隋炀帝不仅如此奢靡腐朽,而且十分身负和拒谏。《隋书》描写这个民贼说:“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隋炀帝的出游,无疑使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2.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自魏晋以来到隋朝,朝鲜半岛上存在着高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并立的国家。这三个国家和中国保持友好往来。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下令出兵,三次攻打高丽。但是都失败了。每次出兵前,征调上百万民工和士兵在山东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大规模地建造船只,工匠被迫昼夜劳作,因为长时间站在水里,下半身泡烂了,从腰部以上都生了蛆,死亡的人不计其数。几个月后,渤海边上帆墙林立,海底下的死人却比帆樯多出了许多倍。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黄河之比,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迫使千千万万的农民离乡背井,田地大时荒芜,加上连年洪涝旱灾,农民只得靠树皮、野菜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人民无法忍受这样的残暴统治,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五、瓦岗军和隋朝覆灭

1.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长白山农民起义(挂《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山东、河北一带是隋进攻高丽的后方基地,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也特别严重。因此,隋末农民起义的烈火首先在这里点燃。611年,山东邹平人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兴起义旗。王薄自称知世郎,取世可知,隋朝必亡的意思,并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事先将这首歌词抄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朗读)这首歌词号召农民积极参加起义军,反抗隋朝统治,不要为打高丽去辽东白白送死。长白山起义的星火,很快成为燎原之势,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大大小小不下百余支,人数多达几百万。其中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2.瓦岗军和隋朝的覆灭翟让、李密领导的起义军,因为是在河南瓦岗(今山东滑县南)起义,所以叫瓦岗军。他们截击隋朝的粮船,供给军用。(请同学们看课本P6《瓦岗军开仓散粮》图)在李密的谋划下,起义军打下了兴洛仓。瓦岗军大开仓门,听凭饥民取食。后来,起义军又夺取了回洛仓和黎阳仓。瓦岗军迅速扩大,队伍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时李密对翟让说,有了粮食“百万之众,一朝可集”,然后就可以“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的小字)。起义军直通洛阳城下,发布讨代隋炀帝的檄文,列举其十大罪状。指出:隋炀帝的罪过深重,“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617年初,隋朝派陈棱率兵镇压起义军,起义军乘机奋击“大坡之,棱仅以身免”。在农民起义风暴的猛烈冲击下,隋政权土崩瓦解,江都的东、西、北三面都被起义军包围。隋炀帝知道末日就要来临,日夜喝得大醉,在城内寻欢作乐。有一天他照着镜子对萧后说:“好头颅,谁来斫之?”农民战争的致命打击,使统治集团的核心发生了分裂。618年春,贵族宇文化及和领导侍卫队的司马德戡发动政变,用一条白练巾结束了隋炀帝的性命。隋朝政权自518年建立,到618年灭变,历时37年。它是在农民战争的熊熊烈火中烟飞灰灭的。

4.巩固小结(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①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剧局面。②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①隋初的经济繁荣,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的迅速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繁重的劳役和兵役),加剧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只存在了37年,最后终于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推翻。

5.作业课文后的练习题。

教案推荐: 《鸟语》教案(推荐一篇)


按照惯例,老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教案推荐: 《鸟语》教案(推荐一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板书课题后齐读。

2.读了课题,想问什么问题吗?(鸟儿怎么会说话呢?会说些什么话呢?人怎么能听懂鸟儿的话呢?……)

二、初渎指导

1.自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通晓 矫健 犒赏 催促 无拘无束

疏忽 怠慢 预报 应验 呆愣愣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渎流畅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渎音。

①抽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②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催、猜”是平舌音,“疏、喳”是翘舌音莺”是后鼻音。

③齐读。

交流词语掌握情况。矫健、通晓、犒赏、疏忽、无拘无束。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讨沦。

3.全班交流。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 “我”从鸟儿们的浯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精读指导

1、学习第——段

齐读第1自然段。做一填空题。齐读。

2、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讲公冶长的故事。理解“通晓”。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哪几句话最能反映“我”的这种心情;

导读第2、3两句。

4、小结。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牛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新授课文

1.学习第二段。

自由渎第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渎几遍。

读后讨沦,相机指导朗读。

①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乌的喜爱? (亲切、分明)

指导朗读。

②这样无拘无束的——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a.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

b.指导朗读“我”与布谷鸟的对话。

同桌互渎,指名分角色渎。

③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我”与布谷鸟之间充满了感情。布谷鸟仿佛成厂“我”的好朋友.时时提醒“我”好好学习,不断催“我”奋进)

指导朗读。

④练习朗读第4-9自然段。

2、读第10—11自然段:

体会鸟语的“丰富”及勺浯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引导渎第10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

②指名读第1l门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厂异常深厚的感情?

读后讨论。

指导朗读。

小结:“我”不光听懂了乌语,而日-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学习第三段:

“我”与鸟儿之门建守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4.讨沦:为什么说“乌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5.小结

高中教案推荐:高中教案(小编推荐)


第14课西汉的兴盛

天津市河西区教研室高级教师隋清钧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下列基础知识:

①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高祖至文景之治的政策措施。②汉武帝的大一统:经济措施;政治上“王国问题”的解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思想教育要求:

①通过讲述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汉的兴盛,进行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动力的教育。②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经济的恢复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强盛的重要原因。

3.培养学生能力:

①引导学生通过对“秦亡汉兴”的比较,培养运用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对汉武帝大一统的各项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及效果。

汉武帝的大一统及评价。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可参照《教师教学用书》。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赫赫一时的秦朝,不仅取得兼并战争的历史性胜利,而且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不可谓不强大。但是,这个国家二世而亡,在中国历史上应该说是一个严重的历史教训。(问)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生:秦的暴政统治。赋税沉重、徭役频繁、刑法残酷。被秦末农民起义推翻。)对。秦亡的原因不是它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好,问题在于秦朝的残暴统治。怎能不受到历史规律的惩罚呢?

2.导入新课

本来秦承战国长期战乱之后,实现统一,给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和充分条件,理应与民休息。但在其短暂的统治时期内,并没有采取恢复生产以安定民生的任何积极措施,却相反,急政暴虐有增无已,民不聊生、生产荒芜、内外骚动,终于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所推翻。前202年,在大破坏之后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今天学习第14课西汉的兴盛。(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

秦的“二世而亡”,成了西汉君臣们谋求长治久安的殷鉴。如何避免新王朝走秦朝短命的复辙,决定了汉初统治阶级采取的统治政策。(板书)

一、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列提纲讲述)

(1)原因:什么是“休养生息”?西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呢?(读注释、议论、教师归纳)①西汉初,所面临的严峻局面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课文中小字,就是描绘西汉刚建立时社会凋敝的历史画面。从天子到百姓,都被残破的社会经济困扰着,“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只能乘牛车,“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汉初君臣只有采取除秦苛法,与民休息,才能使社会的经济得到恢复,才能保证剥削来源和长治久安。否则社会不会安定。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让同学读一下汉高祖与大臣陆贾一段很有趣的对话的那段小字。(略)汉高祖虽文化修养不高,但能够明达地采纳臣下的建议,实行宽刑薄赋,文武并用的统治政策。他还命陆贾总结秦何以失天下,汉何以得天下及古代得失成败的历史经验,实在是个英明的决定。汉初统治集团,以皇帝为首,这样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接受历史上兴衰的教训,推行顺乎民心的轻徭薄赋政策,这对汉初制定和贯彻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2)汉高祖时措施面对汉初大量人口死亡流散,土地荒芜的社会景象,汉高祖接连下令,制定休养生息政策。(可让学生逐句理解课文)①遣散士兵回家。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②凡战时逃亡民众,回乡后恢复原有的爵位田宅。(这里既包括流亡农民,也有地主);③因饥荒自卖为奴婢者,释放为平民;④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些政策的实施,一则有利于恢复封建统治秩序;二则有利于农民得到一部分土地和时间,安定地从事农业生产。由于汉高祖采取上述积极措施,其后又经惠帝、吕后两朝,经济开始缓慢地恢复。到文景之世,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出现了文景之治。

(3)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是汉初一位有政治才能和治国方略,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时23岁,高祖之子,他在位23年间,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措施有:①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曾连续12年全免田租,又把每年服徭役改为三年一次。②减轻刑罚,废除肉刑。什么是肉刑?(可读注释)如墨劓等刑罚都是从奴隶制时代沿袭下来的刑法,有些酷刑往往造成人体的残废。文帝废除肉刑还有一段“缇萦救父”的故事。文帝12年时,齐太仓令、名医淳于意有罪当刑,其少女缇萦上书汉文帝,指出肉刑太残酷,“刑者不可复属”,虽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愿没入官婢、以赎父罪”。文帝很受感动,下诏废除肉刑。③提倡节险。文帝治国有句名言“治人事天莫若啬”,指爱惜人力物力。他在位期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还因惜“百金,中人十家之产”而罢露台之作;还令后宫“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他终生谨慎从政,为历代学者称赞。文帝死后,景帝刘启即位,他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他在位十几年间,突出的是:①颁布重农诏书:“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读课引文)表明政府非常重视农业这个根本,其意是“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衣食之物不是取之于“渔猎山伐”,而是完全来自于农业生产和经营。“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增加粮食产量,才能安定民生,经济好转才有保障。把田租再减轻为三十税一,鼓励农业生产。②重治贪赃枉法。文帝时一方面减轻笞刑、断狱从轻,狱事简省。另一方面加强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规定贪污受贿和为官经商都要从严惩处。所以,汉初官场比较廉明。

什么是“文景之治”?看课文83页的一段评述,可概括为:轻徭薄赋,重视农桑,法纪较为严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为什么汉初几十年里能出现“文景之治”这样的社会局面呢?(学生议论)由于汉初统治者面对社会经济残破的局面,接受秦暴政而亡的教训,把休养生息作为立国兴邦的基本国策。从高祖到文景之治的实践是成功的,说明:一方面在于政策的制定是正确的;一方面还在于它能得到认真的贯彻,尤其在于这种贯彻的连续性。尽管汉初统治阶级内部纷争相当复杂,外有匈奴之扰的威胁,但是作为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连续几代沿袭不变,这对于汉初经济的恢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汉初的政治体制基本沿袭秦制,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又恢复了秦代已废除的分封制,采用郡县与封国并行的体制。早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网罗各股军事力量,与楚军争夺王位,曾分封了一批异姓王,他们在汉军大旗之下,使刘邦终成帝业。其后,他认为异姓王终不可信,而仅能利用。因此他成帝以后,先后以种种借口除掉异姓王,同时又分封刘氏子侄为同姓王,并与群臣刑白马之盟,立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作为巩固西汉中央政权的辅助手段。分封在汉初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封国特权很大,势力膨胀,中央集权与王国分权的矛盾日趋尖锐。终于酿成了西汉统治阶级内部的叛乱。(板书七国之乱)

二、七国之乱

(1)王国势力的膨胀(背景)(问)封国势力为什么发展成为与中央集权对抗的独立王国呢?(生:略)①封地十分之大。②政治权力极大。③自主财经营利。王国可收取口赋田租,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经营冶铁铸钱之利。④拥兵自重,组织和发展自己的独立武装,对抗朝廷。王国势力的膨胀,构成了对西汉中央政府的严重威胁,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叛乱与平叛的斗争已不可避免。

(2)晁错的建议棗削藩面对诸侯坐大,威胁西汉中央,最先发出警告的是文帝时的政治家贾谊,他建议文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但文帝并没有解决这棘手的问题,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又提出整肃关东同姓王国的问题。当时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势力最强,又都是景帝长辈,早就蓄谋叛乱。晁错看出诸侯反已露,危在旦夕,向景帝提出著名的“削藩策”,主张逐步“削其枝郡”,归中央直接统辖。景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削藩。先后削夺赵、楚等王国的一些郡县,引起王国震恐。前154年,又下令削吴王刘濞两郡时,爆发了吴楚七国联合的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七国也看注释,但不作要求”

(3)“七国之乱”及平定叛乱前154年,吴王刘濞串通其他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七国起兵叛乱。吴楚七国号称50万大军,气势很凶。20多万人西征长安。

如何对待吴楚之乱,朝廷内部展开了激烈斗争。晁错力主武力镇压,建议景帝亲征,并积极筹划军需供应。景帝起初采纳晁错削藩之策,为的是巩固刘氏江山。但是,一旦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又下不了台,不肯担当政治责任,竟听信谗言,想以牺牲忠良,换取和平,仓猝将身着朝服的心腹、他的老师晁错绑至东市腰斩,以为七国之乱即可平息。殊不知吴楚反而更加凶恶地向中央进攻。景帝这才决心讨代叛乱,派周亚夫任大将率军迎击。一面断吴军粮道,一面向吴军发动总攻,三个月内消灭了吴楚等国的叛军。由于吴楚七国叛乱,破坏了社会安定局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很不得人心,所以很快就失败。景帝抓住平叛胜利的有利时机,着手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法令,剥夺诸侯王的治民权,令其“不与政事”,任免官吏须由朝廷;财政上取消“诸侯皆赋”,“唯得衣食租税”。从此,诸侯王的政治经济实力被大大削弱,对于西汉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意义十分重大。到武帝时,王国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板书)

西汉从高祖创建,历经几代人共60多年的努力,到一代雄主汉武帝时,他继承文景之治带来的富强国势和安定政局,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武帝即位时,西汉已相当富庶,史书上描述“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库府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引导学生读84页一段同样内容的小字)这与西汉初所描绘的那幅一片凄凉景象的历史画面相比,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人口已有3000多万,到西汉末年已近6000万,达到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人口的最高峰。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看84页画像)在位53年(前140年椙—87年),他的文冶武功促使西汉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他是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的呢?(板书标题,逐项讲述)

(1)财政经济的新措施①统一铸“五铢钱”。汉初的币制极为混乱,对国家的财政管理很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景帝时曾禁止私人铸钱。汉武帝时,宣布禁止民间及各郡国铸钱,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国家统一铸造新币“五铢钱”(重3.33克,看84页图)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将各种旧币全部销毁。从此钱币归于统一,克服了混乱现象,有利于商品交换和稳定经济,也大大加强了皇权。②盐铁官营。盐和铁都是人民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必需的。汉代煮盐和冶铁业是工商业中资金最大,利润最高的重要部门。而富商把持盐铁业,投机倒把,大发横材,而且往往招募流亡,聚集成百上千人,对社会治安也很有妨害。因此,汉武帝下令把盐铁业收归国家专营,由国家在各地设盐官、铁官管理,垄断经营生产和销售,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根本上消弭了地方封国的财经实力,维护了中央集权制度。但这种抑商政策,在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对后世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很大。

(2)“王国问题”的解决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势力普遍削弱,其政治地位下降,经济实力削弱。但是诸侯王国分权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并未解决,大的封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仍是中央集权国家的隐患。

汉武帝时,为实现“一统乎天子”,进一步“强干弱枝”,解决王国问题,主要实行了:(板书)①推恩削藩。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第可在王国中封侯。天子使诸侯得“推恩”,于是诸王国封地亦初分割,“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王国的实力更削弱了。②酹金夺候。武帝又以祭宗庙时王侯贡献的酹金少或成色不佳为理由,多次削夺爵位,废除了大批王国和侯国,领地大都归中央政府管辖。从而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使西汉的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

(3)改革仕进,选拔人才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在我国历史上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与他重视人才,破格录用人才很有关系。秦末汉初,经过战争洗礼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多布衣将相,武力功臣。汉高祖晚年时,已认识到在政府官员中增加“贤者智能”的必要,下诏求贤。到汉武帝时,汉初的功臣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选用新人接班更具有紧迫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发展了新的选拔人才的仕进制度。武帝时,采用推荐和自荐人才的制度。所谓“察举”,就是察廉举荐之意。每年一次岁举,地方要向中央举存人才;有人数的限定,选官比较严格。凡推举之人不当者,地方官要承担责任。在这种制度刺激下,读书人竞相讲求孝行、廉洁,社会上逐步形成一种注重名节的风气。汉代确实出现了一批名臣武将、贤良能直言者。为武帝献推恩令的主父偃,就是被推荐的人才。他出身贫寒,长期怀才不遇,“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后来到长安,向武帝献策,受到朝奏暮召入见的殊遇。“所言九事,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都是争时务之言,其才识得到武帝的赏识,先拜郎中,后他又数上疏言事,“岁中四迁”,由皇帝侍从官,到官居要职中大夫,主掌议论。又如出身低微的朱买臣、公主家奴卫青等都曾受到武帝提拔重用,成为西汉名臣武将。显然,武帝时重视选拔重用人才,对加强封建集权的统治起了积极作用。人才辈出,不仅大大促进了当时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思想、学术、文化的发展。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承秦之敝,百废待举,决定了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平定四海,亦末皇庠序之事也。”当时还没有顾得上兴办文化教育。随着西汉经济的发展繁荣,中央集权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适应封建统治现实的需要,加强政治思想统一和对文化教育的专制统治,更为重要。

汉武帝采纳了汉代名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看85页画像),主要采取了以下两方面的措施:①确定以封建统治所需要的政治学说,把儒家思想作为整个思想学术界的指导思想,其他学派的思想都受到排斥。“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道,勿使并进。”这种唯儒独尊的政治思想统治格局,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续下来。②大力推行儒家教育。用设立学校,推行教化,来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董仲舒认为:“凡以教化不立,而民不正也。……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在长安兴办太学(看86页插图)。郡国乡邑也要办各级地方的学校,把儒家《五经》列为教学内容。设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入学,这样就扩大了儒学的社会基础。这标志着把教书育人与选拔人才相结合,使儒家政治思想的原则得到基本的贯彻,对后世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怎样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做出历史的评价呢?(学生议论:略)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从这两个历史事件中,可以观察到秦汉时期社会政治的重大变化和独尊儒术的历史的必然性。秦始皇对待思想文化采取简单粗暴的政策,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汉武帝从秦亡和汉初七国之乱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从意识形态方面巩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必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全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在历史上是起了进步作用的。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汉武帝时,就是采取了上述措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几方面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西汉的强盛又为武帝的“武功”,开拓疆域,巩固发展强大的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巩固小结

“西汉的强盛”,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重点。一是西汉初年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从汉高祖到文景之治,政策的连续贯彻,说明汉初六七十年间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汉武帝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局面?采取了适合当时国情的有效措施,取得成效,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历史的学习,可使我们从中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5.作业

①回答82页、86页课本上的问答题。

②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教法建议

“七国之乱”一目全为小字,各地学校可根据自身灵活处理,教案仅供参考。

教案推荐: 安全教案(推荐一篇)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教案推荐: 安全教案(推荐一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

学习防火自护、自救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防火安全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的各种自救办法。

2、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难点:

建立火灾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互动设计:

一、图片导入:

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图画,你看到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火,并且知道发生火灾应该干什么?怎么做?

二、初步了解火灾,了解自护、自救。

1、火灾发生的原因

2、怎样保护好自己不去制造火灾?

3、认识了解用电安全,及注意事项。

三、学习自救知识,总结逃生的方法。

1、室外火灾关门求生的方法:

测试门的温度、用水把棉絮浸湿、堵住门和窗户。

2、室内火灾 。

从窗户逃生。

3、高楼火灾逃生。

4、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5、安全出口火灾逃生。

四、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无论 欠费 ,无卡与否。

2、火灾地址要报详细:

XX市XX乡镇(街道)XX路

如:什么东西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号码是XXXXX。

3、要到最近的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五、小结

出示防火儿歌(全班齐读)

让学生说说经历过的火灾,谈谈心理感受及行为,并及时指出当时的错误行为。

六、总结

只要我们保持安全警觉,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情况或者危险,就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爸爸书教案 优秀教案推荐


第六课爸爸和书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等工具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读懂《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产生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同学是怎样喜欢上读书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的思路:

1)“我”把书看得最珍贵的原因。

2)买书的经过。

3)买书带来的欢乐。

4)爸爸的希望。

2.讨论重点、难点、疑点:

1)一本薄薄的破旧的童话故事书引来什么?“清晰”是什么意思?

2)《皇帝的悲哀》这本书是怎么买来的?这说明了什么?

3)买书的过程爸爸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这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4)“我”是怎样懂得了读书的乐趣的?

5)读书的乐趣是什么?

6)爸爸这样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书的目的是什么?

7)看看书中的“我”,再想想自己,谈谈感受。

8)谈谈对爸爸和“我”的看法。

3.分段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等词语。

3谈自己得到的启发和以后的奋斗目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书,多读、多看、多想。

回家表格教案 优秀教案推荐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备课人员

教学内容《回家》

授课时数

1

执教者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内容,从海子回家与不回家以及牺牲的过程中,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海子回家与不回家的经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海子牺牲时海子爹与娘所说的那句含义深刻的话。

教学准备文字课件;学生搜集警察的一些平凡中见伟大的英雄事迹;歌曲《常回家看看》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尝试导入播放音频:歌曲《常回家看看》导入新课。学生读课题,释题

二主体学习整体感知,理清顺序合作探究,解答疑难人物评价学习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学生听课文朗读后,小组讨论课文分段并小结段意。学生讨论:海子为什么经常回家讨论:为什么长大后的海子却不常回家了讨论:为什么海子牺牲后海子爹和娘的说法不一样?讨论怎样写人记事

三运用拓展谈谈自己对生活中警察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言

四板书设计

《回家》少年老往家跑想爹娘

成年很少回家舍小家为大家

教学

反思年级组长签字教导处签字

推荐:高中教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三维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空想社会主义

与工人的觉醒

空想社会主义;

三大工人运动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观点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对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问题探究概括阐释独立思考合作探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巴黎公社的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马恩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巴黎公社的成立;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学习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学习难点】空想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性质【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1)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1825年经济危机——社会条件(2)英法德工人运动——阶级条件【学习探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它们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什么关系?1)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工人斗争的需要。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阶级基础。(3)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条件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问题探究】《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所以说《共产党宣言》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理论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革命实践:共产主义者同盟【问题探究】我们应该从马克思、恩格斯身上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分析:从国际主义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等方面去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二.巴黎公社1.导火线: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第二帝国被推翻,第三共和国成立2.革命开始:1871年3月18日革命3.措施:(1)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2)政治:废除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4.历史意义:(1)地位: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作用: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5.影响: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重难点导析】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以由理论发展到实践。(3)由理想变现实《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5)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的,各国也纷纷效仿。但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与各国国情的不符,其他国家力图通过改革突破这一模式,主要出现了南斯拉夫、中国两种模式。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是失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1】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a、英法美b、英美德c、法美德d、英法德【解析】本题选d。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归纳概括、知识迁移及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19世纪中期,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加紧进行,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社会政治思潮兴起,其中主要的思潮是反映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反映工业无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潮。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然后进一步联想其最早兴起的国家,从而作出正确判断。【例2】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基本原因是()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解析】正确答案为c。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用建立公社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而在19世纪20年代世界历史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欧文的设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因而注定要失败,其他三项都是“公社”超越历史发展的表现。它表明当时生产力还远未发展到可以“按需分配”的程度,故“公社”不可能持久。2、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失败的原因及历史经验(1)、历史地位:巴黎公社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它借鉴和继承了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根据当时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了可贵的尝试。①巴黎公社体现了以往工人运动的全部特点,具有自发性、暴力性、政治性三大特点,是以前工人运动的总结。②巴黎公社革命具有重要的创新精神,这就是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因此,巴黎公社在社会主义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巴黎公社遭到法国和普鲁士的联合绞杀,反动势力过于强大。①从主观上看,是公社领导人的某些失误造成的,说明法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如:未建立工农联盟,没有统一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残敌等。②从根本原因上看,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次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演变的结果,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3)历史经验: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①巴黎公社就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马克思在总结它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是改造传统的国家工作机器,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加以摧毁。”这是巴黎公社最主要的经验。②巴黎公社还提供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后,用真正民主的无产阶级新型国家来取代它的初步经验。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如果说巴黎公社在镇压资产阶级及其反动政府方面做得不够坚决,留下了沉痛的教训;那么它在实行无产阶级的真正民主方面所进行的大胆实验,却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经验。③公社实行的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措施和具有明显社会主义倾向的法令,也为利用国家政权排除资本主义,组织社会主义生产,使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例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议会b、规定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c、出台了保护工人的政策d、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军队、治安、司法、立法机构【解析】本题答案选d。本题为程度选择题,通过对巴黎公社有关措施的分析,认识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考查学生比较历史知识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评论历史事件的能力。试题所列四个选项,不同程度的都是巴黎公社的创举,因此对事物的主次一定要认清。被选项a、d涉及对上层建筑的调整,与b、c两项比较,都处于重要地位。巴黎公社最伟大的意义体现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是建立无产积极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因此选d项。【例4】巴黎公社采取的带有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措施有:①公社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②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③取消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构④工职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a、①②b、②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答案为b。巴黎公社的大多数措施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的,但②触及了私有制,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5335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