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教案该怎么写?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案分享]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范例》。
我说课 的内容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写景的讲读课文。课文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句,按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富饶的物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全文围绕“富饶”展开描写,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谴词用语精确而具体。
课本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我本节课打算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具体目标1、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交流观察,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2、是能把观察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背诵好词佳句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课文中描写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和海底物产富饶的段落是本节课学习是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小以形象直观认知为主的年龄特征,根据儿童远离大海对大海既陌生又新奇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我准备利用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丰富物产。指导学生观察,以图带文,以文为本,图文并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且本课语言优美,词语准确生动。因此我将从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出发安排,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读,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鼓励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上教学设计理念下,具体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 情境激趣 温故知新上课伊始,我将放映西沙群岛的风光片,同时配乐解说到:上节课 我们已经初读了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共同走进录象中的西沙群岛,瞧:在风光秀丽的南海边上的这片岛屿就是西沙群岛,它像祖国的南大门是海防前沿的哨所。这里的海水鲜艳明亮,色彩缤纷;海底下数不清的各种鱼群在五颜六色的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海滩上有趣的大海龟正在产卵呢,还躺着千奇百怪的贝壳,多有趣啊;海岛上绿树成荫,群鸟纷飞。通过看录象,听配乐解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了课文内容,体会意味,给生以美的享受,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的形象美和意境美,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平等对话 体验美感 在学生饶有兴趣地看完录象回顾完课文内容后,我便布置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4段,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边读边动笔画出能表现出西沙群岛美丽和富饶的词或句,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好习惯。读后引导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在小组内与小伙伴读并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从而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小组学习后,引导学生汇报。我相机放录象,把‘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见都没有见过的各种鱼,颜色艳丽形状奇特的珊瑚”“成千上百的海鸟”等形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增强了没的感染力,更让远离海域的 孩子们通过直观形象理解这些生僻的词句,感受南海海域的秀丽风光丰富物产。在看录象的同时,我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看到的内容,并就自己喜欢的部分大胆想象,在学习海水一段时,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0距离对话。
另外,我认为课文中蕴涵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因此在学生汇报时,我指导多种形式的读,如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齐读海水的美丽,配乐读配画读海底物产的丰富并试着背诵一两句喜欢的句子。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 使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在加深理解能力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从而使学生在欣赏、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中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三、搭建平台 张扬个性在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二——四自然段后,布置学生自主合作根据爱好把五六自然段用画一画,读一读,演一演等形式表现出来。小组内合作互助,在全班展示时自我评价与他评相结合,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张扬个性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以引导者,合作者的 形象出现,不以乏味的说教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 口去读,用自己 的脑去想,给学生自由感受的空间,并以适当亲切的评价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起来,力求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朗朗的读书声中完成40分钟的学习。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这堂课肤浅的想法,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赐教。
人自菁山出,先须问老师。好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让课堂更具实效性,写教案时有哪些我们会忽略的点呢?教师范文大全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 ,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一、课的设计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师生共同创设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特点
1、体现新课程精神,开发课程资源,在器材资源、内容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做了大胆的尝试。
2、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建立合作概念,树立合作意识,形成合作行为。
三、学练目标:
1、初步掌握单跳双落的动作要领,发展跳跃、灵敏和协调能力。
2、通过创设游戏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我最棒”的自信心。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学练过程设计:
1、游戏《找朋友》,激趣引入。
2、集体练习搏击操,热身练习。
3、体验: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学生示范 集体表演
4、练习:
(1)同学通过老师的示范,在场地上逐个的单脚跳过放在地上的垫子
(2)体验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游戏
5、恢复身心,放松练习。
五、单元教学目标:
了解跳跃的基本知识,通过多种练习(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尝试单脚跳跃双脚落地的基本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发展体能;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自尊自信、敢于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我、不畏强手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2、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学准备:
教具: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克立作品《奔流》毕加索《牛头》其他图片
学具:收集各种质地、造型的线材。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线。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
教师播放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克立作品《奔流》毕加索《牛头》其他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学习教材文字部分。
教师与学生用游戏的形式,一起来说说直线和曲线。如:只显像爸爸,曲线像妈妈;直线像高山,曲线像流水;直线像松柏、曲线像杨柳;直线像老鹰、曲线像小鸟……一方面加深对直线与曲线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下一阶段的作业打下思路。
二、发展阶段
小组成员检视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区分一下直线与曲线,一起商量一下:用它们做什么,怎样做,然后交流。
欣赏书上学生作品,教师出示范作,讲解制作过程,开拓学生思路。
学生讨论,修正刚才的设计,再次交流。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作业可以单独选用直线或者曲线一种线形,也可表现二者对比。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一边作业,一边讨论、交流,有些材料可以共享。
四、展示作业,收拾与整理
展示作业,重点对学生是否能够巧妙地利用收集到的线材进行设计、作业进行评价。
课后拓展:指导学生用线材制作简单的立体构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
3.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五步拳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武术动作,和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使学生在做各个事情的时候都有精气神
教学难点:
学生在做马步歇步虚步时做的不是很到位要求学生不厌其烦的去体会每一次做动作时候的不同感觉争取一次比一次做的好,另外还要求学生记住从起势到收势之间的动作连接。
教学过程:
1.教师先做整套五步拳动作示范动作(包括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
2.教师讲解基本手型拳掌勾手(要求学生跟着做)
1.教师教授马步冲拳弓步推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歇步下冲拳等单个动作
2.把单个动作组合成套路让学生练习教师领做3遍。同时学生喊口令增加气势
3.让学生单独练习可以叫做的规范的学生到队伍前领做或作示范
4.全班同学能够完成五步拳套路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1.教师做示范
2.学习单个动作
3.把单个动作组合
4.多次反复纠正练习
1.做示范
2.教师领做
3.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鼓励学生
1.学习模仿教师动作
2.询问武术的精髓
3.多次反复练习
4.独立完成
5.请教师指导
通过教师做示范和领做加上学生多次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五步拳并对武术充满兴趣
〖教学目标〗
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
〖教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为实践活动课,内容设计将数学与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一般学生每一学期都会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也经常观看电视里的体育节目,对于书中所提及的体育问题可以说经常接触,并在不同层面上有过思考。基于这一点,书中的两个问题,部分学生是可以解决的。但要将两个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并要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有序思维的方法。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要到了,体育节中会遇到好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体育节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说一说在体育节上可能会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课
1.比赛项目一:体操表演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年级体操队彩排时的队形,如果要变换队形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从队形可以看出,这个体操队有6行7列,总人数为67=42(人),要站成4行每行人数应为424=10(人)2(人),每行可以站10人,另外两个人可以在前面领操。)
(2)如果站一个方队(正方形队伍)可以怎样做?
(队伍有6行7列,要站成方队,可以去掉一列或是增加一行。观察图片。)
(3)为了出场时的队形是方队,我们只出场36名队员,他们可以站成一个几行几列的方队?
(方队的行列相等,因为66=36,因此所站成的方队是一个6行6列的正方形。)
(4)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变化队形,这个方队可以变成哪些长方形队伍,请你找一找?
(因为无论怎么样变化,总人数36不变,136=218=312=49=36,所以可以站成1行36列、2行18列,)(5)把结果整理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
2.比赛项目二:拔河比赛
(1)四年级的1,2,3,4班要进行几场拔河比赛。
(1班和2班,1班和3班,1班和4班,2班和3班,2班和4班,3班和4班。)
注意:进行过一次比赛的两个班级不能重复。
(2)能不能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表示。
(3)提供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在表格中,两个班级交叉的表格代表两班之间的一场比赛,自己班级和自己班级不能比,用斜线划去,而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班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舍弃。)
(三)作业
1.如果我们班的学生要站成方队,可以怎样做。
2.完成教材77~78页的问题。
〖教学反思〗
研究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目的就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体操表演中,要站成4行后又余2人,我请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生活中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怎样站才能更美观呢?学生设计出让这两个人领操,给人感觉此举很有意义。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突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在比赛中列表格的方法对学生来讲偏难,但通过呈现方式的改变,将表格放手交给学生,请他们来分析这种方法的道理,在探究表格意义的同时,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案例点评〗
1.让学生学喜欢的数学
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才是学生最爱学的数学,为此教师创设一个参加体育节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体育比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似乎已经忘记自己是在数学课上,而是在为本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出谋划策。在这样的情感支配下,学生自然在整个过程中欣然而为之,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问题的探讨与思考之中。
2.让学生学能学的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改变教材中原有的教学情境,将两项体育比赛融入到学校的体育节中来,使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更加乐于探究。将列表格解决搭配问题的学习改为给出表格,让学生来探究表格的意义,从而认识表格,进而学习利用表格解决问题,这实际是将较难的知识易化,改变学习方式,从不同渠道接受新知识。
3.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空间
在研究搭配结果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探索空间。学生对找到结果进行不同方法的探索,并进行深入地交流与思考,对不同的办法的研究与探讨,突出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的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了解表现民居的艺术词汇和语言。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家乡民居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中学会思考和体验发现的乐趣。尊重传统,能感受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2、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3、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
教学准备
有关民居的光碟、图片资料;表现家乡民居的视觉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们了解家乡的老房子吗?你觉得家乡的老房子漂亮吗?它和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有什么区别?
二、欣赏课件
1、设问、激趣
对比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南北民居,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2、观察、感受
观赏有关民居的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对民居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三、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关民居的种种疑问,教师酌情补充一些学生遗漏的重要问题,如各个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造型上有何不同?在选材上有什么特色?民居和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各小组可负责某一问题的探究,由组长安排组员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组织组员发言讨论,最后由组长或组员写出学习报告。综合各小组的研究结果后,就能对各种民居建筑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四、学生描述、欣赏、表现
认识家乡老房子在建造形式、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征,提出用恰当的口头或书面语言对典型的民居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感受,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以绘画形式加以表现。
五、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家乡的古老民居,翻阅有关的资料表现家乡民居的绘画、雕塑和邮票上的作品。信息课可以网上查阅有关的资料。
学习目标:小组学习掌握排球的垫球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学习内容:小排球
学习步骤:
一、体验游戏、学会合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习队列:向右转走,初步体验小组协同一致的重要性。
3、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游戏,体验伙伴间相互配合传接球和拦截球的乐趣。
组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二、小组探究,熟练技能
重点:垫球的正确动作。
难点:伙伴间的默契配合。
教师活动:
1、提出三级练习目标,观察学生练习。
2、提出二人一组练习要求,巡回指导。
3、提出小组合作练习要求,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
1、一人一球,根据教师提出的三级指标(A80个、B60个、C40个)自选一个目标完成垫球练习。
2、两人一组根据练习水平自我选择抛垫和对垫熟练动作,体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
3、分成六人小组,小组自定练习形式,认真体验多人配合垫球,努力使球不落地或少落地。
组织:自由分散、小组分散
三、小组合作,参与对抗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商讨制定比赛规则。
2、协助做好裁判工作。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活动:
1、和教师一起商榷制定比赛规则。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量、组织好垫球对抗赛,在比赛中熟练技能,培养合作。
3、积极地表达比赛时和比赛后的感受。
场地器材:操场、排球、垫子四只
学习目标: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正确动作方法,在练习中不断实现升级目标,激发练习热情。
学习内容:立定跳远,广播操第六节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控制时间,要求基本规范到位。
2、引导学生进行小游戏活动,让学生自己创编游戏,发挥想象,不限形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组织学生相互参观学习,让较好一组进行表演,学生交流评价。
学生活动:
1、练习时遵守纪律,动作到位。
2、积极参与,开动脑筋,练习自己的织与表达能力,体现团队精神。
3、虚心学习,认真观看表演,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学会交流。
组织:四列横队
♂♂♂♂♂♂♂♂♂♂♂♂♂♂♂♂♂♂♂♂♂♂♂♂♀♀♀♀♀♀♀♀♀♀♀♀♀♀♀♀♀♀♀♀♀♀♀♀
二、快快乐乐、轻松锻炼跳跃:立定跳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青蛙过河”游戏。
2、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
3、演示立定跳远的错误动作(两脚并立、两臂向后摆动,两脚依次落地等)。
4、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和器材(如圈、绳等),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
5、鼓励学生在标有不同距离的场地上练习,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学生活动:
1、模仿青蛙起跳有力、落地轻巧的跳跃动作。
2、仔细观看教师动作,分散自我模仿立定跳远的动作,做到动作正确,蹬地有力,充分蹬伸。
3、找出并能说出教师错误动作所在,重点观察手臂和两腿的协调配合。
4、两人一组进行练习,相互指正,相互学习。
5、自由组合学练小组反复练习,能自测自评,用粉笔标出每次跳跃距离,为每次的点滴进步而感到高兴。
希望风帆第六节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第六节操的动作方法并示范。(教师采用分解教学法)
2、跟着教师反复练习分解动作和完整动作。
3、辅导学生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请动作好的学生表演。
学生活动:
1、仔细听老师的讲解,观察老师的示范。
2、模仿老师的动作先分解练习,熟练后完整练习。
3、分散练习,老师指出的错误能马上改正。
4、学生互相观摩学习。组织:四列广播操队形
♂♂♂♂♂♂♂♂♂♂♂♂♂♂♂♂♂♂♂♂♂♂♂♂♀♀♀♀♀♀♀♀♀♀♀♀♀♀♀♀♀♀♀♀♀♀♀♀☆
三、总结放松、快乐结束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做简单的放松操。
2、要求学生回家练习广播操。
3、及时评价学生的上课态度。学生活动:
1、全身心地放松。
2、认真完成练习任务。组织:四列体操队行
♂♂♂♂♂♂♂♂♂♂♂♂♂♂♂♂♂♂♂♂♂♂♂♂♀♀♀♀♀♀♀♀♀♀♀♀♀♀♀♀♀♀♀♀♀♀♀♀
教学反思: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本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具有主体意识、主动、积极的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身心健康的人。
一节课的时间很短,虽然把课编排的很满,但看孩子玩的那么高兴总觉的给学生的时间不够。为了圆满一节课有的地方草草收场,感觉很匆忙,练习深度不够,学生讨论不够,学生还没有尽兴。让学生自己叠飞机,学生是很喜欢玩,但要组织起来讲解的时候就难了,以后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教师范文大全内容专辑推荐:“小学三年级教案”,敬请浏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案无论是哪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如何提高写教案的能力呢?编辑特别编辑了“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集体舞。
教学重点: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碰铃、舞板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导入
(CAI课件展示:生日快乐的音乐与画面。)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大家参加我的生日舞会,你们愿意吗?让我们大家跳起来吧。
2、随乐集体律动。(3/4拍子)
二、导学铺垫
师:刚才大家跳得很高兴,那你们想知道18世纪欧洲的皇室贵族们开宫廷舞会的情景吗?
1、听赏《小步舞曲》
初听:简单介绍音乐家巴赫。
第一遍:安静地听(CAI出现欧洲风景画面)。
第二遍:边听边介绍巴赫(CAI出现巴赫头像)。
复听:体会小步舞曲风格(CAI宫廷舞会片段)。
师:你们从参加舞会的人的表情和服饰上能看出什么?
(端庄、彬彬有礼、华丽)
师:小步舞是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的姿态要高雅、端庄。(学生模仿舞蹈姿态。)
随乐模仿:老师带着学生模仿小步舞的舞步。
第一遍:看舞步模仿(CAI出现舞步模拟动画)。
第二遍:随乐模仿(播放〈小步舞曲〉)
师:谁能说出“小步舞”的舞步特点?
小结:小步舞曲一般是三拍子。
3/4XXX|XXX|
强弱弱 强 弱弱
2、体会并掌握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
师:既然是舞会,就离不开乐队,同学们请拿起乐器,一起来演奏吧!
(1)打击乐器伴奏:
a.随乐敲一敲,让学生自主地体会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
b.个别学生示范。(用不同的乐器,要求敲出强弱规律)
c.选择强弱敲一敲。
(2)身势动作创编:
师:刚才小乐手们用乐器表现了三拍子的特点,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吗?
a.自由创编身势动作。
b. 身势动作接龙。
三、学唱歌曲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小乐手。听,舞会上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1、范读与范唱
2、学唱歌词
师:大家学唱了《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你们觉得哪里最不好唱?
3、指导学习难点:第二、四乐句
4、分组演唱,体会舞曲风格
一组同学演唱时,其余学生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为其伴奏;老师指挥,并适时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当一次宫廷乐手和歌手好吗?记住,要高雅端庄。(师弹琴,学生边唱边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伴奏。)
四、创造与表现
师:舞会马上要开始了,参加舞蹈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1、创编
学生分组随乐自编动作。
2、展示
每组派两名代表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老师作指导性评价。
4、集体表演
师生自由选择角色,全班集体表演。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说说)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谢谢大家与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跳一曲小步舞,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吧!
全班在集体舞中离开教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能够简单了解和演唱弱起小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乐器的演奏方式,认识小提琴、吉他、 法国号三件乐器及了解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用活泼地、跳跃性的感觉来演唱本曲目并且进行表演。
三、教学难点:
歌曲中出现的 0勃隆|砰砰 砰勃隆 |砰砰 砰 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视频制作、打击乐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播放事先制作的弹吉他、拉提琴和吹法国号的视频,并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小音乐家,你能和他们一样来演奏这些乐器吗?”,分别模仿弹吉他、拉小提琴、吹法国号的动作,之后出示这些乐器的图片了解乐器的基本信息。师:今天,还有三位外国的小音乐家也在弹奏着几件乐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播放《我是小音乐家》初步感知歌曲。
2.教授新课:
(1)、模仿演奏、突破难点
首先: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找出这三种乐器在歌曲中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吉他:0勃隆|砰砰 砰 勃隆 |砰砰 砰
提琴:0地隆|砰砰 砰 地隆 |砰砰 砰
圆号:0嘟隆|砰砰 砰 嘟隆 |砰砰 砰
第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要求:1.怎样表演这一段音乐。
2.小组内讨论合作演唱。
难点指导(教师):可用弹吉他和拉小提琴的手势,空出去前面的八分休止,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谱面要求进行正常演唱。
第三:角色扮演,巩固演唱
具体:1.分为三组,分别扮演弹奏吉他、拉小提琴、吹法国号,边模仿边表演唱歌曲。
2.针对三个组的表演唱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节奏、音准、声音、表演四方面)
(2)、师生合作、重点解决
1.听赏歌曲,划出旋律线,对于旋律产生一定认知。
2.教师弹唱,学生跟着一起打节奏。
3.学生进行演唱,针对出现的问题由小组讨论进行解决,由教师进行辅助和推动解决。
(3)、整体升华,情景表演
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表演,具体:第一部分化旋律线进行演唱表演,第二部分模仿弹奏乐器进行表演。
(4)、结 束
今天我们作为一名小音乐家感受了一段非常美妙的音乐之旅,我们知道了三种乐器的表演方式,并且学会了这首活泼的歌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处处充满欢乐,用音乐点亮我们的生活。
六、教学反思
导入部分的流畅性欠佳,需要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再把音乐的主题和学生的主体结合的更紧密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估计的不够。做的预见性的解决方案不足。
一、说学生
今天上这节课的同学是我们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三年级的孩子是介于1、2年级以唱游、律动、感受体验为主和5、6年级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间的这么一个阶段。
二、说学法
1、语言:3年级孩子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在学习中,我会用一些他们认为很有趣的语言:请做我歌声的影子;
2、发声练习:发声练习的设计是由《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顽皮的杜鹃》衍生而来的,它的目的1是让孩子们用声音去感受2种音乐形象,目的2是让孩子们唱好由慢到快、由连音到顿音的旋律,也更好的为后面的歌表演做准备。
3、旋律:孩子们能流畅的演唱旋律
4、歌表演:这个环节是为了在游戏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当然这个环节里的内容是从学歌部分就开始做铺垫,层层递进的。
三、说教法
1、对比感受
在这节课中,从第一个环节“猜杜鹃”开始就对比聆听2段音乐,《森林深处的杜鹃》表现的是一只在森林深处很孤独、忧伤的杜鹃;>则是表现是一只截然不同的活泼、可爱、顽皮的杜鹃。孩子们基本能从第一首乐曲里杜鹃的叫声就能猜出答案。紧接着第二个环节“听杜鹃”就比较细致的从音乐要素:音区、音色、速度等方面分析,更加进一步的把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做出对比。发声练习这个环节同样也是根据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所发出的不同的叫声来设计的。
2、激励创新
这也是和这次研究课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密切相连的一点。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比如说:我请孩子们用动作表现顽皮杜鹃的不同动作,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3、创设情境。最后一个环节“演杜鹃”创设了一个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方法生动,简洁。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管弦乐曲,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记忆乐曲的主题,积累音乐形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为乐曲命名
师:我们一起欣赏一首管弦乐曲,听完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给乐曲起个名字(欣赏第一乐段)。
生:……
师:你们起的名字都和钟表有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在这首乐曲里我们听到了很多种钟表的声音,有大钟、小钟、报时钟……
师:同学们起的名字非常贴切,这首乐曲就是描写发生在钟表店里的故事(出示课题)。
二、主题欣赏
1、在这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复出现多次,这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播放主题音乐)。
2、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
3、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体会这个主题表现了什么?(表现了钟表店里的钟表在准确地走着;钟表店里的工人们在快乐地招呼客人……)
三、完整欣赏
1、初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快—慢—快)?
2、复听,教师可带领学生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等,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3、表演欣赏,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四、小结
今天欣赏的这首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是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1893)所创作的,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3、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一、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计划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略
二.教材分析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课文32篇,看图学文2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课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在语言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后设积累.运用。第一组的训练重点是学习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要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了,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四篇课文表达的不同的感情,了解写日记的方法,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四组教材编排寓言和童话四篇,要求读的时候,想想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五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想哪些内容读懂了,还有什么不懂,试着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第六组教材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第七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读懂了,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好的词语、句子或片断注意摘抄下来。第八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时用本学期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同时注意养成积累诗文的习惯。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八组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组至第五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第六组至第八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习惯。对第一个训练训练重点来说,第
一、二组教材是基础篇,要求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第
三、四组教材是实践篇,要求通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弄懂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五组教材是提高篇,要求试着提出些问题供老师、同学讨论。会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标志,这是深层次的读,高层次的读。对第二个训练重点来说,第
六、
七、八组教材都是围绕着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通过以上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已昭然若揭,一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是重点,难点是运用这种方法去读懂课文;二是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如何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是难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67014.html
上一篇:《月亮湾》教学思考其六
下一篇:《左右》教学设计(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