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陶罐铁罐狮子鹿整合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推荐

时间:2022-01-22 钠教学设计 初中教学教案设计

整合篇目:人教版第五册《陶罐和铁罐》和《狮子和鹿》。

整合主题:正确看待人和事

《陶罐和铁罐》和《狮子和鹿》整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贴图)

(二)初读课文

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

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

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古董氧化

(四)我想说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

(五)小结

二、学习《狮子和鹿》

(一)学习课文

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

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难看(逃生)

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

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

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

三、拓展

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

四、师总结

五、练笔

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Jk251.coM编辑推荐

狼鹿作业设计 优秀教案推荐


第18课《狼和鹿》作业

设计目标

1、正确书写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3、通过诵读《狼和鹿》,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经典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设计设计意图难易程度你知道哪些描写“狼”和“鹿”的成语,试着各写几个,比比看谁写的多。描写“狼”的:描写“鹿”的:积累有关动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建议第一课时使用)☆☆☆课文直通车。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的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的鹿,一旦在森林中()地繁殖,倒成了()森林、()自己的“祸首”。“功臣”本意是指,在文中是指。“祸首”本意是指,在文中是指。当人们知道这一切真相时,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读课文,填数字,说体会。

1、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里大约有只鹿。2、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只。3、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只。4、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只病鹿。读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想呢?通过直观的数字,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听色鹿 优秀教案推荐



听《九色鹿》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课文很有教育的时代价值,相信其教育的意义是深远的。在潘老师所执教的这节语文上,既有知识性的传递,又有思想性的启发,获得了教学教育的双重效果。

第二教时,往往是属于对课文的精读阶段,对词句要进行深磨,对语句要进行理解与体会,对段落要进行感悟与品味……老师一开始就抓住了九色鹿于散步时所发生的事情,通过读和思,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然后又进入语言文字中,1是从那些句子中知道到的?2是九色鹿是怎么做的?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的?4是感情朗读。在这一环节中,问题的出现呈“线”状,理解的抓关键词,很有层次性,最后以感情朗读外化了对文本的感知与感悟后又强调了对人物语言研究,从中了解与理解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见义勇为、不图回报)。重点又将其安排在对调达的“见利忘义”的深入体会,也是通过了具体的语境来实现的。,如此,将调达的背信弃义完全暴露在孩子们的眼前。相信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是非观点。

综合其教学的过程,感觉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对文本的利用的“度”(密度和效度);二是对主题性理解的“导”(导程和导法)。

作为一堂研究课而言,我想说几点思考:一是结论的出现的时机问题。其表现中心内涵的“板书”内容的“上墙”,在引导上要体现“顺水推舟”,在时效上要实现“水到渠成”的效果,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其充分地思考,让其在思维中选择和组织外化的词语或表达的语言,还要多给以机会,让其享受到参与与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更加浓厚的兴趣;二是课堂上时间与环节的安排,更应该研究它的合理性。如在课的开始能否将最后的一组成语提前出现,以这一组成语为“线索”来安排与组织教学,不知妥否?其次,因为这教案是他人备课,分员运用实践的。在这里我想还有个“思路”与“设计”的磨合问题。按照备课的要求,还有个备学生的细节,在此,只有真正实现了“集体”和“备课”这两个要素“结合”的时候,那么,其效果必将会相得益彰。

色鹿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学会传,命,冲,必,告,军,义,失8个生字,会认彩,奔,虹,谢,客,诉,带,消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

指导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欣赏九色鹿的的勇敢,感受她善良;痛恨猎人的忘恩负义.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生字必,军,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文,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生字必,军,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九色鹿的勇敢,感受它的善良.

教学难点懂得做人不能忘恩负义,要诚实守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激趣导入.

1.出示九色鹿图片,学生齐读课题.

2.复习生词.

3.师复述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朗读课文,品悟词句.

(一)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第2,3,4自然段.看看都知道了些什么

2.生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3.指导生朗读:一天,有个猎人不小心掉进河里,他吓得大叫:'救命啊!'

4.指导生朗读:这时,九色鹿从森林里冲出来,救起了他.

(1)引导读词,冲出来.感受九色鹿跑出森林时速度非常快.

(2)生带着动作读句子,感受九色鹿的善良,勇敢.

5.引导生读猎人跪下来向九色鹿道谢.

6.指名生读第3自然段.体会九色鹿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猎人,却不求回报.

7.这个时侯,猎人对他的救命恩人九色鹿是怎样回答的呢指导生朗读:猎人点头说:'我保证不告诉别人.'通过老师评价性的语言理解保证的含义.

8.齐读第2,3,4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猎人会守信用,保证不告诉别人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5,6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吧.

2.指导生朗读:猎人为了得到黄金,就带着国王的军队到河边去.

(1)体会猎人的不守信用.指名生与我保证不告诉别人对比读.

(2)全班同学将猎人所说和所做再次对比读.

3.指导生朗读:他假装掉进河里,果然,九色鹿又出来救他了.

(1)第一次猎人是不小心掉进河里,那第二次他为什么要假装掉进河里呀

(2)师生配合读,感悟果然.

4.听到猎人做的保证,现在又看到猎人所做的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呢生答后,再次对比读猎人说的话和所做的事的句子.

4.指导生朗读:九色鹿把背上的猎人丢进河里,对国王说:'我救过这个人,他却带你们来捉我,真是忘恩负义呀!'

(1)设问:如果这个忘恩负义的猎人现在在你的背上,你会怎么做呢体会此时九色鹿的生气.

(2)在读中理解忘恩负义.

5.如果这时你是那国王,在听了九色鹿的话以后,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呀(先让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小结全文,升华情感.

九色鹿虽然消失在了森林里,但他的善良,勇敢会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让我们一起带着对九色鹿的美好祝愿,读一读故事的结尾吧.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齐读必,军,义.

2.师范写军.

生独立练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图片)20九色鹿

善良勇敢

救捉

猎人(图片)

忘恩负义

池上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推荐


《池上》教学设计二

这是21课《古诗两首》中的首。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乡村小儿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后,不知道藏匿行踪悠然冲开浮萍的情景,突出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

本诗对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于是教学时我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孩子通过自读感悟,讨论体会到小儿的天真可爱。

一、以古诗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过或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孩子们说得很多。

2、说说这些诗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儿童?(天真、活泼、可爱)

二、学习古诗《池上》

1、出示《池上》

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读到了什么?

指名说,并读出来。孩子们说读到了可爱,顽皮

2、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了他的这一可爱、顽皮?

孩子们自由读着。

生:我从“不解藏踪迹”中读到的。看这个小孩子偷采了莲耦,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由船把浮萍分开后留下的一条水路。

生:我觉得不是想要,而是不知道要隐藏,这样才突出小孩子的可爱。

生:我也赞成他的意见,你看图上,小孩子看到船工过后留下了一道水路,一点也不着急,反而有高兴的神色,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如果像所说,那小孩子看到身后的水路,应该很着急才是。

师:说得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希望我们同学在回答时也要像他们一样,说得让人信服。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那个孩子应该不是采的莲耦,要是那样的话,他一个人很危险的,下河到水底去采,他妈妈能放心吗?

生:噫,那时候的小孩子都会游泳的。

生:是,我也认为小孩子不是采的耦,而是莲蓬,你们看他的小船上放的都是莲蓬。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不仅要善于从文字中找到答案,还要善于观察课文给我们的插图。

生:那什么是莲蓬?是莲花吗?

生:不是,是莲花开谢后结的子,就是花里的花心了。莲子就在里面,也就是种子了。

师:你懂得真多,不错。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从图上感觉到这个孩子偷采了莲蓬后,一点也不难过,反而很高兴,让我觉得他非常可爱,也非常顽皮,也许他正为自己的的行为而得意呢?

师:哈,你真有想像力,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把这一可爱的形象写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全诗,让老师听听你们能不能读出小娃娃的天真可爱!

生齐读。

三、小结全诗,引导孩子了解诗人白居易。

师;同学们,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可爱的天真顽皮的形象,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介绍诗人白居易。

四、作业。

这一课有两首,另一首也是描写可爱的小娃娃的形象的。请同学们回家好好读读,看看你从哪里读出了他的可爱,并试着展开想象进行说明。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679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