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有多重》教案一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也许下面的“《有多重》教案一篇”正合你意!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设计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且大部分学生对质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基于上述情况,本设计关注了下面几点:

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学具,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中,获得有关千克的丰富体验,从而牢固地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注重对实践过程的指导和实践结果的总结。

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实时调控和指导,使学生的实践更有层次,目的性更强;在每项操作之后都帮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盘秤

学生准备

盐 牛奶 黄豆 回形针 花生米 军棋 2分硬币 苹果 鸡蛋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主题图,找出有关信息。

提问:(1)图中淘气和小鸟分别在做什么?

(2)淘气和小鸟分别有多重?

(3)谁的体重更重一些?你是怎样知道的?M.jk251.cOm

引导学生发现: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小鸟的体重是50克,淘气比小鸟重。

小结:淘气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小鸟的体重用“克”作单位,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

⊙探究新知

1.认识秤,学会读数的方法。

(1)了解学生知道的秤。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标示的净重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例如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呢?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课件出示各种秤)

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秤,比如学生可能通过看图,看电视,逛市场见过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等。

(2)了解读数的方法。

出示盘秤,提问: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指针指向1,表示托盘上的物品有多重?

学生观察盘秤上的圆盘,知道一个大格表示1千克。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2.动手实践,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

(2)掂一掂。

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把两袋盐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用手掂一掂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来称一称,验证自己的估计。

(4)找一找。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预设

生1:2瓶矿泉水大约是1千克。

生2:1大袋洗衣粉大约是1千克。

生3:10本数学书大约是1千克。

(5)体会几千克有多重。

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苹果、洗衣液、白菜等课前准备好的物品)

(6)抱一抱。

汇报自己的体重,互相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学生依次体会到了1千克、几千克、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大有益处。

JK251.com延伸阅读

千克克吨/有多重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认识克、千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克、千克的实际观念。

教学准备:课前先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秤的资料。在让学生准备台秤、天平、有关图片、花生、苹果、硬币、盐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们做过“背一背”的游戏吗?找三位学生(其中有两位轻重对比明显的)到讲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

(2)请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人是有轻重的。(板书:轻重)

(3)说一说我们教室里那些物体比那些物体重,哪些物体比哪些物体轻。

二、实践操作,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

1、认识秤。

(1)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曾见到哪些秤?

(2)出示图片展示各种秤。

(3)介绍台秤和天平。

2、认识千克。

(1)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称一下两袋盐,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

(2)掂一掂。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

(3)找一找。找一找教室里或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

(4)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并实际测量验证。

(5)说一说生活中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6)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认识克。

(1)两袋盐可以用秤称出重量,那么1枚硬币也能用台秤称出重量吗?

(2)说明用天平来称较轻物品的质量,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演示在天平上称1克重量的过程。

(3)掂一掂。组内每位同学感受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感受1克。

(4)找一找。找一找教室里或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克,并称一称、掂一掂。

(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克,并实际测量验证。

(6)说明克可以记作“g”。

(7)单位换算。

说说在哪儿看见过“kg、g”?理解1千克=1000克

(8)练习千克和克的换算并总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2、学校作业:

(1)多媒体出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如:一个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一支牙膏重100(),一只鸡重2(),一个小朋友重23()等。

(2)单位换算

千克换算成克;克换算成千克

2、实践活动。(完成课本p20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先估计一下质量,再称一称实际质量。

[课件系列] 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一篇)


按照惯例,老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什么样的教案比较高质量?《[课件系列] 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一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手的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二、认识自己的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2、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四、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情绪的多重世界初中教案精选


课题教学目标1.明白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窗口”。2.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不同的情绪会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同的后果。3.认识人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情绪感受,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重难点重点:1、情绪的四种形式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难点:人们的情绪经常变化教学方法小品表演,事例分析,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会被一种说不清、摸不透的东西所困扰。它让你多愁善感,让你孤独无助,让你兴高采烈,让你豁达开朗……这神秘的东西是什么呢?欣赏漫画《下雨了》p35思考:遇到下雨,为什么有人欢喜有人忧呢?(二)、情绪的多彩世界:1、体验不同情绪:p36-37(1)、XX年7月9日至16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13日,会议经过秘密投票,北京第二轮胜出,取得XX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喜讯传来,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青海……全国一片欢腾。此时,我们感到。(2)、一个中学生被人欺负之后,回到家,书包一摔,两手握紧拳头,话也不讲一句,只是在房间里来回走……此时,这位中学生感到。(3)、XX年2月1日上午,美国各大电视台中断了正常节目,主持人以哽咽的声音播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突然解体,机体7名宇航员在天上工作了16个昼夜,离到家只差16分钟,现已全部遇难……此时,主持人感到。(4)、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11岁的王瑞获救前被埋在废墟下的缝隙里。乡亲们听到呼救声,找到铁棍撬压在上面的楼板,结果楼板动也不动。大家只能等着吊车来吊。王瑞在下面哭,渐渐地嗓子哑了,哭声弱了……此时,王瑞感到。大家阅读上述四则事例后,仔细体会上述情境中各种情绪,然后用恰当的词语加以描述:喜怒哀惧2、发给每组投影胶片或白纸,三分钟内完成,分四组列出的表现喜怒哀惧的词语,并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3、说一说:在幼儿园到中学,你的种种情绪体验:最开心的事情:最生气的事情最难过的事情最害怕的事情(三)、走进情感天地1、阅读p39李白的《江夏别宋之悌》和《早发白帝城》,说一说你有过类似的情绪变化的体验吗?2、你是如何划分下列词语的:喜悦、兴奋、垂头丧气、忧郁、兴高采烈、豪情万丈、愁眉深锁、踌躇满志、悲伤、洒脱、紧张、眉飞色舞、惆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3、p40面对演讲比赛,下列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四)、拓展:阅读故事《三气周瑜》谈谈你的感想。二次备课作业布置教学总结

教案【一篇】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案示例一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

7+( )=11 7+( )=13

7+( )=15 7+( )=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1图.

(2)启发学生说明图意.

使学生明确:从12个圆片中,去掉7个,还剩几个?

(3)启发学生回忆:十几减9、十几减8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十几减9、十几减8都是想加算减的.

(4)例1应该怎样想?

分组交流,并填书;教师巡视指导.

使学生明确:像十几减9、十几减8那样,,可先想7加几得十几.

12-7=□ 想:7加( )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

(5)读算式: 12-7=5.

2.【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2:11-7=□ 15-7=□

(1)分组交流.

(2)指导学生独立填写.

(3)订正时,读算式11-7=4, 15-7=8.

3.【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3:14-7=□ 16-7=□ 13-7=□

(1)独立填写.

(2)订正时,读算式14-7=7,16-7=9,13-7=6.

三、全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口算.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7+5= 7+7= 7+8=

12-7= 14-7= 15-7=

一组一组地出示,做减法时说一说都是怎样想的.

2.“做一做”第2题.

7+□=11 7+□=13 7+□=16

11-7=□ 13-7=□ 16-7=□

学生无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布置作业

1.

2.11-7= 13-7= 15-7=

12-7= 14-7= 16-7=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课题: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2.使学生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步骤.理解“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3.通过比较例4和例5两种应用题的异同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求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根据数量关系灵活地选择解答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1.口算:

14-8= 15-9= 12-7=15-7=

7+5= 13-8= 7+8= 11-8=

13-7= 17-9= 16-7= 12-9=

2.

3.

(1) (2)

二、教学例4.

由复习题3(1)引出例4.可以设计情境:草地上跑来7只白兔,又跑来5只黑兔.

(1)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继续演示课件“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出示例4.

(2)正确读题.

(3)指名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教师在原题上画批.

(4)根据条件和问题出示兔图.结合图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出结果.请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5)列式计算 7+5=12(只).

(6)口答:一共有12只兔.

集体订正后师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解答?(求一共养多少只兔,就要把7只白兔和5只黑兔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解答)

2.教学例5.【继续演示课件“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由复习题3(2)引出例5.

(1)学生读题.

(2)指名叙述题意,说出已知条件的问题.

同时教师出示:

(3)比较例4和例5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说明:白兔的只数加上黑兔的只数一共是12只,白兔有7只,去掉白兔,剩下的就是黑兔.

提问:求黑兔有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联系减法的含义: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算式为12-7=5(只).

3.比较.

师:这两道应用题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结果:

相同的地方是:学校养7只白兔.

不同的地方是:两个已知条件中的一个不同,问题也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

师:什么时候用加法解答?什么时候用减法解答?(求两数和,用加法.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三、全课小结.

请同学们汇报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

随堂练习

1.小明家有7条白金鱼,8条红金鱼,一共有多少条金鱼?

2.小明家有白金鱼和红金鱼一共15条.白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几条?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请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布置作业

练习三10、11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复习20以内的减法.

游戏准备

教师制作如下的数字卡和算式卡:

游戏过程

1.教师发下数字卡和算式卡.

2.游戏过程举例:拿着 的同学说:“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 卡片的同学就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并立刻走到拿 的同学身边.其它的同学一起读:10减3等于7,对对对,请上位.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6816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