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00字精选
教师范文大全栏目推荐你阅读“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等专题内容。
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明灯,刚进入学校的老师,都应该学会编写教案。教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你知道教案的写作格式吗?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探索的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达标达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利用教具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
1、把这四块月饼平均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板书:1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别人同学,每个同学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折、重合等操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二)利用教具演示例一分月饼的情境图。上学生了解平分成两块月饼,每人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1、指导学生写、读二分之一
2、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写上二分之一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第6768页例15、1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易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2.进一步了解估算的用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易估算方法。
较需难点:能正确地进行估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建立联系
903160456082709420xx
2.求下面各题的近似数。
352469(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
48203490(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
二、自主交流,学习知识
1.出示例15
一本故事书有432页,小丽用4个星期看完,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多少页?
(1)读题理解题意,试着估算。
(2)学生讨论解决的方法。
(3)学生汇报估算的方法。
(4)教师总结:
①求被除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相同,就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②因为所得的商是近似数,所以要用。
(5)验证自己所求的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差别,通过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的意义。
(6)68页的做一做
2.迁移类推,学习例16。
(1)出示例题,读题、审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34867
(2)独立试做,遇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刚才我们研究的估算除法是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够除的情况,同学们猜测一下还会有什么情况?那你们能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解决吗?
(3)学生汇报估算的方法。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
(5)通过两个例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6)教师总结:
①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的,就看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如果满5就向最高位进1。如果不满5,就把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
②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数除的,就要看被除数前两位数后面的尾数,即第三位上的数。如果满5,就要向第二位进1;如果不满5,就要把前两位数后面的尾数省略。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91~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1.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板书:1。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对折、重合等操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1/2,并写上1/2。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一、口算。
462=503=1704=830=1190=1503=
6040=1910=630=343=750=3203=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要求总价。必须知道总产量和数量。()
2、知道一台机器每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和一共生产多少小时,可以求出总产量。()
3、知道每小时行的路程和行的小时数,可以求一共行多少路程。()
4、两个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多少?算式是:992=198。()
5、56的19倍与56个19的乘法算式一样。()
三、选择题,在正确答实后面的()里打。
1、15060的积是:
①900()②9000()③90()
2、24个402连加的和是多少?
①402+24()②40224()③24402()
3、一根绳子长100米,第一次剪去20米,第二次剪去的长度是第一次的2倍,现在这根绳子比原来短多少?
①30米()②60米()③40米()
4、下面哪个算式的积与其他三个算式的积不同?
①50012()②15040()③25020()④10060()
四、1、16774笔算时先算,再算,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积是。
2、速度()=路程;()时间=工作总量。
3、5186是位数,省略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取近似数是。
五、根据、3373=1011,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33712=33715=33718=33721=33724=
六、笔算下面各题。
1、43272、193163、36038
4、409805、690176、27536
七、列式计算。
1、13个407是多少?2、43的18倍是多少?
3、最小的两位数乘以最大的两位数得多少?
八、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九、先写出题里的数量关系,再解答。
1、每台洗衣机530元,供销社运回24台这样的洗衣机,一共值多少元?
○=。
2、第二草帽厂要编一批草帽。每天编135顶,16天才能编完。这批草帽共有多少原?○=。
十、解答应用题。
1、火箭每秒飞行13千米,1分飞行多少千米?1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服装厂生产307套童装,生产的成人衣服是童装的5倍,大约生产多少套成人衣服?
3、第六册数学教科书有144页,一部长篇小说的页数比这本数学书的10倍还多25页。这部小说一共多少页?
4、建筑工地第一次运来红砖2040块,第二次运来的是第一次的13倍。两次共运来红砖多少块?
5、水果店卖出1052千克桔子后,还剩下102箱。每箱24千克。原来有桔子多少千克?卖出的桔子比剩下的少多少千克?
6、商店运来24箱茶杯,每箱有32个,共运来多少个茶杯?卖了11箱,还剩下多少个茶杯?
7、张师傅每小时生产179个零件,学徒9小时生产873个零件,张师傅每小时比学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
8、一口面积是203平方米的鱼池,每平方米可放养鲢鱼15尾,这口鱼池一共养了多少尾鲢鱼?
9、青山服装厂生产305套童装,生产的成人服装是童装的9倍,童装比成人服装少多少套?
10、修路队在一星期内抢修一段公路,前3天平均每天修756米,后4大共修2300米,这段公路长是多少米?
十一、木工师傅把一段竹料锯成4段要24分,他把同样形状的竹料锯成8段要用多少时间?
十二、饲养场有鸭蛋30箱,鸡蛋箱数与鸭蛋一样多。鸭蛋每箱120个,鸡蛋每箱150个,鸭蛋和鸡蛋一共多少个?
(限用两步解答)
十三、一块铝板可以割做8个零件,8块铝板做零件后截下的边角材料,又可以熔成一块原来大小的铝板。这样,64块铝板可做零件多少个?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3=25(元)
b.买5个要用多少元?
255=125(元)
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检验这道题.
教师指名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三个条件改为6个、9个、12个,问题不变,仍求要用多少元?怎样列式?为什么?
2.将第三个条件改为200元,问题改为可以买多少个书架?成为例4.
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重点讨论:线段图应该怎样改?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解题.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3=25(元)
b.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0xx5=8(个)
④共同讨论:怎样列综合算式?为什么要给75+3加上小括号?
200(753)
⑤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
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改为400元、800元、1000元,问题不变,应该怎样列式?
3.请同学们自己试做下面两道题.
①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订正:
①a.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2=35(千米)
b.7小时行多少千米?
357=245(千米)7027
②a.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
2505=50(千克)
b.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175050=35(时)1750(2505)
请学生分别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教师提问:比较例3、例4和试做(3),每两道题之间的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地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相同(给出了总数量和份数),都有照这样计算的语句,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从解题思路上看,第一步都要求出单位数量(即每份数是多少、单价、速度等),教师点题,出示课题:归一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
2.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并说出为什么.
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
A.3005720B.720(3005)
C.7205300D.7203005
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A.300515B.300(155)C.300515
(3)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面的应用题.
某食堂4天用大米800千克,照这样计算,1600千克大米够吃几天?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
2.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要糊154个纸盒需要多少个同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到底有多少解法
活动内容
用多种方法解答归一应用题.
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锻炼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活动过程
1.出示讨论题: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200千克,照这样计算,1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多少千克?
2.小组合作,用多种方法解答;组间可进行比赛,看哪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3.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正归一法:先求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20xx001500
(2)反归一法:先求要榨1千克花生油需多少千克花生?1500(500200)
(3)倍比法:先求1500千克花生是500千克花生的多少倍?200(1500500)
(4)列方程,解:设1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x千克..1500X=500200
(5)假设法:假设1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200千克,那么,1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20xx500千克,再根据实际500即可.20xx500500
4.集体交流探讨,达到共同提高.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xx名学生,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疑诱趣.
1.出示【图片参观农业展览】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一共90人.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2.
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出示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队多少人?(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共有90人,平均分成2队,求每队多少人?就是把9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队45人,又知道每队分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板书:
每队多少人?综合算式:9023
902=45(人)=453
每组有多少人?=15(人)
453=15(人)
第二种解法:(借助线段图)要想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共多少组?知道每队分3组,分成2队,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组对应90人,要求出每组多少人?就是把9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板书:
一共多少组?综合算式:90(23)
32=6(组)=906
每组多少人?=15(人)
906=15(人)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3.引发思考,掌握检验方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互相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逆运算,如果最后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1532
=452
=90(人)
三、分层练习反馈矫正.
1.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口头检验.
(1)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订正:
答:平均每层放20本.
(2)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2.说出分析过程,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1)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学生,一共做纸花258朵,平均每个学生做纸花多少朵?
(2)奶牛场有5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12头奶牛,一天喂12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每天喂多少千克饲料?
3.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对比练习.
(1)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每条2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2)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一共卖了1260元,每条多少元?
(引导学生发现:连除应用题与连乘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正好相反.)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板书:连除应用题)
教师:对,今天我们学习了连除应用题的不同解答方法及验算,与上两节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是有一定联系的.同学们今后解答应用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合适的方法正确解答.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6题
电池厂生产了7200节电池,每12节装一盒,6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
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2盒钢笔,每盒10枝,一共用去160元.每枝钢笔多少元?
练习二十三的第10题
两个缝纫组做同样的衣服,第一组做34件,第二组做42件,一共用布228米.平均每件衣服用多少米布?
板书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1949年10月1日)
(2)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19xx年7月1日)
(3)你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出生的?
2.导入:这些都是时间单位中的一些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时间单位中的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年、月、日.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学生说一说多长时间是一年?多长时间是一个月?多长时间是一日?
教师补充说明:(如:从去年春节到今年的春节就是一年,从去年的生日到今年的生日也是一年.从这个月妈妈发工资的日子到下个月再发工资的日子就是一个月.从今天早晨8点到明天早晨8点就是1日.)
(2)教师提问:我们要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应该看什么?(钟表)
要想知道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应该查看什么?(年历)
教师指出:时、分、秒是时间单位;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3)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900年、1999年、2000年和今年的年历卡.
分组观察并讨论:①一年有几个月?
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
④二月份有多少天?
⑤这几张年历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使学生明确相同点:一年都有12个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都是31天;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都是30天.
教师指出: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教师提问:这几张年历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使学生明确:2000年的二月有29天,而20xx、1999年和1900年的二月都只有28天.
小组讨论:为什么有的年份二月有29天,有的年份二月有28天呢?
学生汇报:请知道有关平年、闰年知识的学生简单介绍.
教师补充介绍:讲述扩展资料为什么平年二月只有28天.或播放音频年、月、日计算方法的传说.
(4)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全年天数.
学生计算:当二月份是28天时,全年共有多少大?当二月份是29天时,全年又是多少天?
教师订正:当二月份是28天时,一年的天数为:
317+304+28=365(天)
当二月份是29天时,一年的天数为:
317+304+29=366(天)
2.教学平年、闰年.
看表找规律.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年历卡,我们发现有的年份的二月份是28天,有的却是29天.二月份的天数是不固定的,但却是有规律的.
学生观察并讨论:1981年至20xx年的二月份天数表,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每四年出现一次二月份是29天,二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
教师:我们一起来算算1900年是4的倍数吗?(19004=475)
教师提问:1900年是4的倍数,但1900年的二月却是28天,这又是为什么呢?
教师说明:这是由于一年的时间长短,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来定的.我国古代的科学水平是非常先进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测出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多一些.后来,经过科学家精确计算,得出其精确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按365天来计算,每过四年就多出将近一天的时间.因此,规定每四年的二月份增加一日,以补上过去少算的时间.但这样实际上每四年又要亏一点,推到100年时,亏了又将近一日,所以规定到公元整百年时不增加这一天,而到整400年时再增加这一天.
教师总结归纳:我们把二月份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把二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可以这样记: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判断练习.
下面哪一年是闰年?请你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1990年19xx年2000年1998年2100年
3.教学便于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演示课件时间单位的记忆】
①歌诀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
②拳记法.
教师说明方法:举起你的左手拳头,背向自己,从右往左数月份,再从左数回右.
教师示范:从1月数到12月.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数.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①一年有多少个月?
②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③平年二月有多少天?闰年二月有多少天?
④2000年一、二、三月一共有多少天?
⑤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订正: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
③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④31+29+31=91(天)或312+29=91(天).
⑤小强是2月29日出生的.
2.判断正误.
①二月是小月.()
②每年都有365天.()
③20xx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
④3年是36个月.()
订正:①()②()③()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明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明年有多少天?有多少星期零多少天?
2.为算出全年的天数,平平把12个月每月的天数都加了起来.你能想出简便的计算方法吗?列出算式.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自制趣味年历
活动目的
1.巩固学生对年、月、日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联想、迁移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步骤
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明年的趣味年历.
讨论: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对今年年历的调查、查询制作每月月历的信息、要准备的材料、用具等)
动手制作并装饰年历.
应用年历:说说一年中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年历上进行标注.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9)
说出路线
【教学反思】:
第4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及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体会比较数大小的现实意义。
2、用数表达日常生活中相应的一些事件,联系实际恰当的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3、通过探索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数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搜集。
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生活当中的物品的价格在班级中交流、展示出来。(老师可以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二、观察物品价格,进行数的比较。
同学们这些物品的价格,有的贵有的便宜,你们能说一说,它们之中哪一件物品的价格最昂贵,哪些物品的价格比较便宜。教师板书:<或>,表示最后的结果。只要是学生对比较方法解释合理,就要肯定他们的想法。
1、讲解2530和3680的大小比较。
因为2530比3000小,3680比3000大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归总)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3.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以旧引新.
1.请你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路程时间=速度
③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学生可能举例:
①一个足球50元,3个足球多少元?
②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行了2小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③王师傅用小推车为食堂运菜,每小时运80千克,240千克的菜要几小时运完?
2.改编: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________?求什么?(求这条路长多少米?)为什么?如果去掉这个问题,改成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应该如何解答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要想知道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就要先求出什么?(工作总量)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工作总量?
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1)出示例5: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学生们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谈话:通过读题,你想到了那些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思考.
学生可能提出:
题目中已知几个条件,它们各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线段图应该怎么画?
这道题可以先求什么?(中间问题)为什么?
求出总数量后,再求什么?为什么?
经同学们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全班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a.线段图怎样画?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没变?
使学生明确:为了清楚地反映数量关系,最好画两条线段,两条线段要同样长,表示同一条路(说明工作总量是固定不变的).
b.要求几天修完,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
[看图分析:可以从条件出发,已知每天修12米(工效),又知道修了10天(工时),就可以求出这条路全长多少米?(工作总量)还可以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要求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必须知道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题目里没有给工作总量,所以要先求出工作总量.]
共同解题,说出解题方法.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210=120(米)
几天修完?
12015=8(天)
综合算式:121015
⑤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检验?
(2)教师提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成每天修20米、每天修30米、每天修40米,问题不变,仍求几天修完?应该怎样列式?
121020=6(天)121030=4(天)
121040=3(天)
(3)教师提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成如果要求6天修完,每天应修多少米?应该怎样解答呢?
订正:这条路长多少米?1210=120(米).
每天应修多少米?1206=20(米).
综合算式:12106
全班共同订正,说说你的解题思路,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4)教师提问:再将第三个条件改成要求5天修完、2天修完,问题不变,仍求每天应修多少米?怎样列式?
12105=24(米)12102=60(米)
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比较例5、改编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是相同的,给了单一量和数量,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正好互相交换了一下.从解题思路上看,根据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总数(工作总量),总数量是固定不变的(题目中一般在第一句话表示出来).不同的是:总数量份数=每份数,总数量每份数=份数.
教师说明:具有以上特点的应用题叫做归总应用题.(出示课题)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独立完成下题.
①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
②小华和小刚读同样一本书,小华每天读12页,6天读完,小刚想8天读完,平均每天要读几页?
订正时说说解题的思路各是什么?
2.填表:
解放军列队出操.填出每行人数或行数.(说说解题思路)
每行人数
12
20
45
行数
15
10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方师傅给食堂运菜.如果用小推车每次运75千克,8次能运完.如果改用平板车运,4次就能运完.平板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2.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住2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
板书:
探究活动
折纸条游戏
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加深对归总应用题的认识;锻炼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活动准备
学生两人一组,每组准备1张较长的彩条,一张表格.
活动过程
1.规则:两人一组,甲任意将彩条折成2段(或几段),乙测量出一段彩条的长度并记录,接着两人互换任务,乙将彩条折成不同的段数请甲根据第一次的测量结果猜出现在每段彩条的长度并记录,互相检查(计算)猜对为赢;此为一局;每场游戏可定为4局,赢者一局加10分,输者记0分并送对方10分,最后分高者为胜.
2.所填表格如下: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2)
教学内容:练习十二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把14、16与24、26分别看作15、25用口算试商的方法。提高试商的速度与正确率。
教学重点:把14、16与24、26分别看作15、25用口算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14、16与24、26分别看作15、25用口算试商的方法。
教学关键:把14、16与24、26分别看作15、25用口算试商的方法。提高试商的速度与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口算。
2、口答。
14()<11624()<15016()<120
15()<13925()<18226()<140
二、指导练习。
1、板演:23025
(1)审题,比较除数、被除数,题目有什么特点?
(2)议论:怎样用口算法试商?可以商几?(10个25是250,230接近250,比250少20不到一个25,所以直接商9。)
(3)归纳:今天继续学习用口算试商方法,题的特点,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略小于除数)可以试用10倍同被除数比较,直接商9或商8。
2、出示:168269514
(1)先用口算试商,说出商和余数。
(2)教师指出:有时对于14、24和16、26乘以一位数的结果,口算不一定都很熟练。我们还可以把14、16看作15来试商,把24与26看作25来试商,这样口算试商比较快。
(3)结合上题把除数14看作15,除数26看作25,重新试商一遍。
(4)小结:因为14、16接近15,24、26接近25,所以当除数是14、16或24、26时,可以把它们当作15或26用口算直接求商,这样只要熟记15和25的2倍、3倍、4倍9倍,就能够很快地确定商。
三、作业。做练习十二的第110题。
(9)商两、三位数的除法(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上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方法和计算法则,能正确、较熟练地运用试商方法计算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下面每个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90()<53215()<7425()<94
20()<5928()<23733()<320
2、口算被除数是多少?
(可提出不同要求,如没有余数,余数都是7,9、13等等。)
3、板演:
做题后,由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分析讨论:说一说这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归纳:第1题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商1写在百位上;第2题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试商9写在十位上。
二、新授。
1、引言。前几节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商最多位数的、(板书课题。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
2、教学例9。76832
(1)读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或两位数除多位数。
(2)32可以看作几十来试商?(用四舍法,舍去尾数,把32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试商。)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怎样定商的?(除数32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76,够除,即32除76个十。
(4)商是几位数?为什么?(用32除76个十,试商2,写在十位上。)
例9的第二次试商:32除128。
(5)试商用30除128,初商4,写在商的个位上。
(6)把例9的竖式继续写完整。
小结:两位数除多位数先从高位除起,因为例9商是两位数,要经过两次试商。因此,要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必须把试商方法练得熟练又灵活。
3、教学例10。329339
(1)读题,四位数除以两位数,或两位数除多位数。
(2)39可以看作几十来试商?(用五入法,把39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40来试商。)
(3)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怎样定商的?(除数39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32比除数小,要看前三位329,够除,即39除329个十。
(4)商是几位数?为什么?(用39除329个十,试商8,写在商的十位上,所以商是两位数。)
板书:
(5)指定学生板演把例题做完。
让学生讲述。
①例10的第二次试商是多少除多少?
②商是几位数?
小结:例10两位数除多位数,也是从高位除起,因为除数是两位数,试除时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比除数小,再看前三位。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57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四、讨论。
把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相同的地方:
都是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不同的地方:
(1)除数是一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3、讨论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思考:(1)从哪位除起?
(2)怎样写商?
(3)余数怎样?
归纳三条:
①从被除数的()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
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五、作业。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上一篇:小学生疫情感悟简短600字4篇
- 初二班主任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3500字12篇01-15
- 西点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通用01-15
-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模板01-15
-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悟(精选11篇)01-15
- 三年级座右铭卡片46条(精选)05-03
- 认识颜色教案之一01-15
- 新班主任工作计划五年级1500字集锦01-15
- 语文教师年度工作计划(汇总11篇)01-15
- 最新小学教师晋级的述职报告模板01-15
- 2023教案推荐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8
-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第一学期工作计划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