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3000字集锦

时间:2023-02-13

优秀的人民教师总是从准备工作就做好,在开始授课之前,老师总会备好教案。作为年轻教师,编写教案依旧是重要工作之一。你有过写教案的经历吗?你可以读一下教师范文大全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八册P46-4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

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学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很棒,那么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平面图形,看看你们还认识吗?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到大家,那么下面这个平面图形大家认识吗?

师:这是一个梯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导入课题:认识梯形)。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题,让学生说说这些是什么图片,红色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什么?

2、小组合作,想办法自己做也个梯形,在小组里交流。

3、师:各小组做的非常好,拿出你们手中的梯形与以前学过的平行

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区别?板书(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4、师:再拿出刚才做好的梯形,能不能量出这个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距离?想一想,怎样画出线段再测量梯形的各条边都有自己的名称。

5、请先阅读课本第47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并观察右边图,说一说梯形各边的名称及梯形的高。

上底

下底

6、师:出示一个等腰梯形跟我们做的梯形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两腰相等)

7、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请同学量一量书上47页中间的那个梯形。我们把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哪些图形是梯形,为什么。(如有分歧,可用尺检验)

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高。

2、想想做做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想想做做3,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可分成两个梯形或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4、想想做做4,用粗细、颜色不同的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不同的梯形,并记录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再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记录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5、想想做做5,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用这两个梯形能拼成哪些图形?

六、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和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再出示一个梯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梯形的兴趣。接着出示四幅生活中的梯形,让学生对梯形有个初步的感知,到导入课题;其次,让学生通过想办法做一个梯形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发现并总结梯形的基本特征。第二道例题,先通过量出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联系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初步认识梯形的高,并揭示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的含义;在让学生量出书上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通过比较,认识等腰梯形。最后通过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巩固新知。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3、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垂线的特征。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量角器、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张、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直线,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特征。(学生回答)

现在请大家用直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学生画直线)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画到黑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分类。

引导学生概括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相交,也可能不相交。

(二)认识平行线。

1、归纳:像这样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2、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课件展示)

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在同一个平面内。

3、这两条线也可以说互相平行,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互相。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三)认识垂线。

1、将相交的两条直线中一条沿着交点转动,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直角?(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和三角尺去验证)

3、归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垂直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三、巩固延伸。(幻灯片出示)

1、判断题。(抓住平行线的关键词)

2、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3、填一填。

4、折纸游戏。(P68、3)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特征,在备课时希望让学生多自主探索、多动手研究,但在上课过程中还是没有充分让学生动手,自己讲得过多,引导过多。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对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的特征会理解得更好。许多教学的方法在备课时设计上了,可是到了实际的教学中老是不用。希望各位老师多给我指出这节课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3

四年级下册新教材数学教案反思篇1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平均数(一)(P116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M.JK251.cOM

一、复习

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 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

(4) 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导入

(1) 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类似题

称之为求“平均数”。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

平均数

(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

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

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

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

1、例1:

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

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平均每组有多少个?

(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

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的个数

总 数 ÷ 份 数

(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9+5+7+3)÷4

问:平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

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

(3)阅书P116的例1

2、例2:

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

96分,自然常识100分。她的’平均成绩多少分?

(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

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括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98相加?

总份数为什么是4?)

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

总分÷科数=平均成绩

(2)练习:

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

三、运用

1、根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

(1)平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

(2)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

(3)平均每人踢毽子多少个?

(4)平均每组踢毽子多少个?

(5)平均每次踢毽子多少个?

2、列式解答

(1)第一组植树12棵,第二、第三小组共植树20棵。平均

每组植树多少棵?

(12+20)÷3

括号中只有两个数字相加,后面为什么要除以3,不除以2?

(2)书P117的试一试

书P118/2

3、深化

(1)5个同学身高分别为145厘米、150厘米、144厘米、

142厘米、14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在大于( )

厘米和小于( )厘米之间。

(2)小芳、小华各有一些书,小芳的书比小华多4本。要使

两人的书同样多,小芳应给小华( )本书。

(3)选择正确的算式

学校举行科技小制作展览会。高年级4个班,选出172

件作品;中年级5个班,选出188件作品;低年级3个

班,选出96件作品。平均每个年级选出多少件作品?

A.(172+188+96)÷(4+5+3)

B.(172+188+96)÷3

(4)书P119/8

四、回家作业:

四年级下册新教材数学教案反思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在中心点的哪个方位和偏角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游戏:找找我在哪?

游戏说明:在全班同学的座位上,编好行和列,根据老师指定同学的位置,说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获胜。

师:请根据老师指的同学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几行和第几列。请根据老师报的行和列快速确定同学,并说出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游戏的形式,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复习根据行、列两个条件确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小结

师:怎样才能快速地确定位置呢?如果只告诉你们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确定的位置吗?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创设

一提到位置与方向,老师就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炮兵小王,小王在炮兵连里开炮技术算是的一个,但就是判断不好目标的位置与方向。咱们一起到他那里看看好吗?

这就是小王演习的炮兵阵地。(出示地图)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来找一找他的训练目标……(出示目标1)

让小王先开几炮咱们看看。(开炮4下不准)

(画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告诉我目标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发百中的。”

看得出来,小王真的挺苦恼,那咱们同学愿意帮助他吗?

那就请同学们来当小王的阵地观察员怎么样?

(二)角度确定方向

谁能告诉小王目标1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说出在东面,在北面,或者在东和北中间等等。)

你是根据什么说出目标1的位置的?(引导学生复习看地图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们所说的方向开炮,能击中目标吗?

军事上对目标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学们可要准确地向王叔叔汇报呀!

在以前的学习中提示方向时我们经常会画一个方向轴。那你们觉得今天这个方向轴应该画在哪比较合适呢?

也就是画在我们的大炮的位置上。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分辨它们的方向,可以标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条件够了吗?

你认为我还要提供什么?

(引导说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东偏北方向,或北偏东方向,并说出偏多少度。(板书:方向)。

两种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强调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个方向.)

(三)距离确定位置

可以了吗?现在可以告诉小王了吗?开不开炮?

A.开(打不准,或远或近)

B. 不开,那你还要告诉他什么?

(引导说出距离)

怎样确定目标1的距离呢?

你从哪里发现了秘密?

(观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这样的几段)(板书:距离)

那么目标1到大炮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四)总结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现在我们把勘察的数据报告给小王。

谁来报告?

既然是在训练阵地,我们就要像部队军人一样,提出报告形式。

(报告,目标1在大炮的北偏东40度方向,1200米处。)

还可以怎么报告。(角度的另外一种)

准备开炮,你们认为小王能打中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这小王还真有两下子。当然这也和咱们同学报告的准确数据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把一个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来,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方向,距离,观测点)

小结:我们具备了观测点,同时利用角度来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离表示它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物体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还想不想再试试?(出示目标2、3、4)

1、先观察目标2。(有准确的角度和明确的距离)

(说到角度时做偏离动作)

向王叔叔汇报目标2的准确位置。

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2、再观察目标3,缺距离。

依照前面的报告形式,向王叔叔汇报目标3的位置。

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然后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1题

目标3在大炮的____偏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打目标3(课件演示)

3、最后观察目标4(缺角度)

这次能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2题。

目标4在大炮的____偏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正确答案是42度,教育学生量角度时要认真,不能单纯地依赖感觉。

4、打目标4(课件)

汇报完成后,然后打目标4,(打不到位置,出示对话,“对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请考虑移炮到目标2。”)

我们该怎么走,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路线?

现在大炮移到了目标2,请问我们现在开炮,可以吗?

(学生提出质疑,重新勘测方向)

得出结论:观测点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勘测数据。

在小卷上完成第3题,测出目标4在目标2的方向。

汇报,开炮。

四、总结提高

1、课件演示:空炮,提示:没有炮弹了,请去弹药库取炮弹。(出示有关弹药库位置的数据)

你们能告诉王叔叔去弹药库怎么走吗?

2、我们不能这样总帮助王叔叔确定位置呀!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

谁能告诉他该怎么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呢?

3、再次强调先确定观测点,再根据角度确定方向,最后根据距离确定位置。

四年级下册新教材数学教案反思篇3

设计思路

1、本节微课以小灰灰上学记的故事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对角的认识产生兴趣;

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片演示和介绍,使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和特征;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有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探索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你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的故事——小灰灰上学记!

早上小灰灰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羊村的学堂,但是喜羊羊却很生气地跟小灰灰说,昨天我听到你跟灰太狼谈论角的问题,你们是不是想打我们羊角的主意?小灰灰委屈地哭了起来。这时候,村长村长慢羊羊来了,你们都误会小灰灰了,平时不好好学习,没文化真可怕!他们说的不是羊角,而是数学图形中的“角”。现在请你跟我一起来“认识角”。

2、认识角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中找到角,继而从具体到把角抽象出来,仔细观察,再摸一摸感受角各部分的特点,尖尖的顶点,滑滑的、平平的边,引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角的张口有关。

利用动画过程:一把剪刀把角的两条边剪短了,提出问题:这个角变小了吗?

容易得出,角是没有变小了,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3、比一比

比一比一中,比较的是张口一样大,边的长短不同的两个角,再一次熟悉只要张口一样大,边的长短不影响两个角一样大这个结果。 比一比二中,比较的是一个边短张口大的角和边长张口小的角,结果是张口大的角大,即使角的边长角也不会变大,还是再一次强调角的大小只跟角的张口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4、小结儿歌

用村长送的一首儿歌来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符合二年级小孩子的心里年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回忆起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年级下册新教材数学教案反思篇4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年级下册新教材数学教案反思篇5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

2.内容解析

这节课承接了上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本节继续研究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课本先设置一个探究栏目,让学生发现结论,形成猜想,然后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这个结论,对角线互相平分是平行四边形的重要性质,在九年级上册“旋转”一章,通过旋转平行四边形,得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和对角线互相平分,学生会有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还包括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具体化,是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判定的重要依据.

教科书例2是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的直接运用,而且涉及勾股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结论并形成猜想,会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猜想.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等基本要素间的关系,会运用等量代换等进行线段长、图形面积等的计算,掌握简单的逻辑论证.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在已学习了三角形全等证明,平行四边形定义,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的基础上,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情况下学习本节课内容.例2是既是巩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又复习了勾股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些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勾股定理求平行四边形的高或底.这些问题比较综合,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前面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这两个基本要素的性质,下面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

1. 引入要素 探究性质

问题1 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边、角这两个要素的性质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边、角这两个要素的性质时经历的过程,并请学生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回顾研究研究平行四边形边、角这两个要素的性质时经历的过程,总结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一般活动过程(即观察、度量、猜想、证明等),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为本节课研究对角线要素作准备.

问题2如图,在ABCD中,连接AC,BD,并设它们相交于点O,OA与OC,OB与OD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发现的结论吗?

师生活动:启发学生去发现并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你能证明上述猜想吗?

教师操作投影仪,提出下面问题:

图中有哪些三角形全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加以验证.

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思路,并讨论不同的验证思路.

教师点拨:图中有四对三角形全等,分别是:△AOB≌△COD,△AOD≌△COB,

△ABD≌△BCD,△ADC≌△CBA.有如下线段相等:OA=OC,OB=OD,AD=BC,AB=DC证明中应用到“AAS”,“ASA”证明.

师生归纳整理:

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我们证明了平行四边形具有以下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设计意图: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猜想并验证所要学习的内容.

2.例题解析 应用所学

问题3如图,在ABCD中,AB=10,AD=8,AC⊥BC,求BC、CD、AC、OA的长以及ABCD的面积.

师生活动:教师分析解题思路, 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求出BC=AD=8,CD=AB=10,在求AC长度时,因为∠ACB=90°,可以在Rt△ACB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出AC= =6,由于OA=OC,因此AO=3,求ABCD面积是48,学生板演解题过程.

变式追问:在上题中,直线EF过点O,且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图中还在哪些相等的量?

设计意图:对于几何计算或证明,分析思路和方法是根本,本题既巩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又复习勾股定理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通过本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渗透“综合分析法”. 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的应用价值.

3.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ABCD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交于O,△AOB的周长比△BOC的周长大8cm,则AB、BC的长分别是_________.

(2)如图,在ABCD中,BC=10,AC=8,BD=14,△AOD的周长是多少?△ABC与△DBC的周长哪个长?长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深化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提高选择运用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小结

(1)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2)结合本节的学习,谈谈研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思想方法.

(3)根据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你认为我们还将研究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问题?

5.布置作业

教科书P49页习题18.1 第3题;

教科书第51页第14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4

[案例背景]:

《搭配的规律》是苏教版国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中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过程,探索并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因为笔者最近参加县级赛课执教了这一内容,在这次活动中感触颇多、收获颇丰,一是真正体验了教学相长的意义,二是进一步把握了学习的本质,因此选择其中的一些教学片段记录下来,以拓展课堂学习的时空,丰富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内涵。

[案例描述]:

片段一:开场白,为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点

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先简单地自我介绍,接着联系所在学校的特色,借题发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来这里上课非常高兴,非常兴奋。原因之一,老师可以认识这么多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原因之二,在这个讲台上,曾经站过老师最崇拜的两个偶像--一位是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张齐华老师,另一位是我们县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赵三多老师,其中赵三多是我曾经的同学、现在的同事,但他们现在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偶像。因为他们都具有刻苦求学、不断进取的精神,而这不就是我们今天共聚一堂的理由吗?今天不管赛课的结果如何,我都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我来到了,我看到了,我努力了!。

学生静静地听,若有所思。

师:光顾着自我表白,现在要上课了,老师也准备一下,先把外衣脱了,找一找家的感觉。

学生笑。

师:再把手机关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同学们也准备好了吧?

生:好了。

师:好,开始上课。......

[反思]: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播为主要任务,但知识传播需要情感的投入,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无法深入人心的,也不会让学生真正地体验、有效地发展。这样一个抒情的开场白,能带给学生的绝不是一节课所能达到的,它可以为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指明努力的方向。因为老师就是一个最好的示范,老师也在学,老师也有自己学习的榜样,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片段二:抛砖引玉,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闸

在学生经历直观操作,理解不重复不遗漏的有序搭配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抽象操作,用符号或图形等表示实物进行有条理地思考。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实物图片的操作,并找到了有序搭配的方法。现在你能用更简单的方式将刚才的搭配过程表示出来吗?

生1: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生2: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生3: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刚才的搭配过程表示出来。

学生在作业纸上表示,师了解、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汇报,在实物展示台上进行介绍。突然,有学生惊奇于自己的发现,举手发言。

生4:老师,我发现了比图形、字母更简单的表示方法。

师略停顿,故作惊讶:啊?说说看!

生4:我发现,只要用一个算式就能将刚才所有的搭配方法表示出来,也就是23=6。

学生中有少数好像看懂的,作点头状;还有大部分好像不太明白,茫茫然。

师顺水推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用算式表示确实更简单了,只不过这个算式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还是请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你的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

生5:我发现了,算式里的2可以表示两件上衣,3可以表示3条裤子,因为1件上衣有3种搭配方法,2件上衣就有2个3,二三得六。

师:说得真棒!想一想,你还能受到刚才同学的启发,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生6:32=6。

生7:2+2+2=6。

生8:3+3=6。

生9:31=3,31=3,32=6。

师相机板书,师:都能看懂吗?能说说这些算式的意思吗?

学生思考、回答。

......

师:其实这些算式都可以用23=6或32=6来表示。现在如果有3件上衣和3条裤子,想一想应该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生:33=9。

师:理由呢?

生10:因为2件上衣已经有2个3,3件上衣再加1个3,也就是3个3,三三得九。

师:那如果是4件上衣和3条裤子呢?

生:43=12。

师:5件上衣和3条裤子呢?

生:53=15。

师:好像越来越有感觉了。想自己编几道吗?同桌互相出几道看看,你编我答。

学生互相编题、答题。

师:像这样的题目能编完吗?

生:不能。

师:那有规律吗?有怎样的规律?

生11:只要把上衣的件数乘裤子的条数就等于所有搭配的方法。

师:是这样吗?如果有200件上衣和300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

生:600种。

师:现在你们是用实物搭配,或者图形表示,还是......

生:用算式计算。

师:看样子找到了规律,一切问题都很简单了。

[反思]:神奇教师孙维刚说:教师应当引领学生,使他们形成联想,总是从心底油然而生,让那繁花似锦的知识在孩子的八方联系中浑然一体,乃至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使孩子们的思维总是处在浮想联翩、思如潮涌的状态之中。多么美好的境界!毋庸置疑,数学教育是关于思维的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上述片段中,学生经历了由直观到抽象的知识形成过程,规律的发现是由于内在的需要,而学习规律的价值就在于让思维更敏捷,让生活更简单。

片段三:设身处地,数学也有人情味

练习设计第2题,小明出游路线的搭配。(对教材略有改动,将题目每一段中的一条曲线改成一条线段)

师:同学们,这道题比上一题复杂一些,建议大家一起把题目读一遍,通过读题弄清题目意思。

学生齐读题目。

师:小明从家经过街心花园到少年宫,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可以走?

生:8条。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24=8。

师:你能在图中指出是哪8条路线吗?

生指一指,教师课件演示。

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走?为什么?

生2:走直的路线。

师:用数学的语言怎么说?

生2:线段的长度比曲线短。

师:这句话完整吗?

生3:应加上两点之间。

师:补充得很好!数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种方法,但我们还是需要根据生活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反思]:一道练习题有多大价值?如果只是一味地应用方法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只会厌倦、疲劳,学习热情逐渐低靡。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走?这一问题一下子将学生拉入情境中,眼中的数学问题不就是生活实际问题吗?数学原来这样近、这样亲。这时的搭配练习已经超越了题目本身,因为它已承载了学生的情感和智慧。

[案例分析]:

让我们从终点回到起点,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学习有意义吗?怎样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当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的创设、学习方式的转变、练习设计的精当上,我们是否思考:学生是怎样想的?他们更在意什么?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就是学的法子。

一、以人为本,彰显教学真义。

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仅是指学生,还应该有教师。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教学相长,而正是教师的不断发展、提高,才能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在本课中,教师不仅在教学书本知识,更将自身作为参照物,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刻苦求学、不断进取、自我完善。

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的落脚点应是学生的经历、体验和感悟。本课的教学,学生在经历无序到有序、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简单的表示方式,直至上升到数学规律。通过教师的设问--如果有200件上衣和300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迫使学生将规律显性化,用以往的实物图片、图形符号已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了,规律的应用是迫于内在的需要,数学原来很有用!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设计在关注知识方法的同时,更有情感的培养和智慧的启迪。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凸显数学的亲和力,数学也有人情味!

二、点燃思维,渗透思想方法。

无论是课改前后,笔者一直坚信数学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学生进入课堂,就像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一辆等待发动的汽车。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一把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教师给学生的钥匙是什么?在本课中,这钥匙是指一个能触发人思维的问题,是一次有意义的操作,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次互动,是在学生经历、体验后的惊喜发现!因为有了这些,才刺激、调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动机,点燃了学生的思维之火花。

现在你能用更简单的方式将刚才的搭配过程表示出来吗?简单就是问题的核心,在追求简单表示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地抽象,寻找搭配现象的规律。

学生互相编题、答题,是由归纳到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的感性经验逐渐丰富,而规律也随之显现出来。

练习中,安排了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小明有一些衬衣和裤子,现在已知他有15种衬衣和裤子搭配的方法,猜一猜小明可能有几件衬衣和几条裤子?由果索因,逆向思维,学生对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思维水平得到有效发展。

再回起点,见山依旧是山,见水依旧是水,但教师和学生已有了生命的体验、成长的喜悦!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5

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种树时还是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到应用规律时一个个都像被打败公鸡,毫无斗志与反应。勉强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无法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何来思维的培养,主题的建构呢?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间隔数+1=棵数却无法运用呢?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怎样的链接?

在反思中,我找到了症结所在。

1.充分体验──夯实学习基础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体验和建构学生活动化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失去意义。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

不仅需要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而且还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

在第一次的设计中,学生做操也好,晓宏走楼梯也好,看似全部来自生活世界,但学生对这些信息没有感情色彩的,这样的生活经验只是我自以为是的虚构。

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应该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是能够激发他们感情因素的事物,这样让学生才会真正感兴趣,才能够产生共鸣,才易激发探究的欲望,让活动化的数学学习有个坚实的基础。

2.小组合作──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我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混为一谈了,误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但学生们还不能将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与自己的认知起点相互结合。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

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合作是一个良方。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

3.数形结合──促进方法渗透

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这就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

在以上教学设计中,我只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文字信息,学生们仅仅感受这些抽象的文字信息,没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就无法将文字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结合,无法达到思维发展的生长点。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耦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通过充分体验,让学生有夯实的学习基础;利用小组合作,促进生生交流;借助数形结合,渗透数学学习方法;这样才使得学习主题建构可以落实。

基于以上认识,我开始重新思考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目标二度分析

知识性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使学生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4.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6

选材设想

《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第八册的数学广角的内容之一是简单的植树问题。

之前的某日,我在区研发中心四年级资优班上课,内容恰巧也是《植树问题》。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面对来自全区各校优秀的学生上植树问题,学生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的是班级的所有学生,我又该怎样去运用教材让全体学生学得最为有效呢?

这是一个挑战,于是决心尝试。

教学分析、目标制定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时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

《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目标有以下阐述: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目标制定为:

知识性目标: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设教案

课题

植树问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P117-P118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性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使用

课件、小树图片若干、直尺

教学过程

预计学生学习活动程

序或形式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出示公告:

南教学楼到操场的有一段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方案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

(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

(3)集体交流。

师:请同学上来种一种。

(把方案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根据学习建议进行操作。

预设学生行为:

可能1:5棵。两头都种。这样可以让学校有更多的绿色。

可能2:3棵。头尾都不种。因为节约成本。

可能3:4棵。种头不种尾;或者相反。成本既不太高,绿色又不会太少。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初步感受植树问题的特征。

二、发现规律

1.师提问:第一种方案为什么是5棵?

2.请学生举例验证间隔数+1=棵数。

3.揭题:看来植树中间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学生:棵数比间隔数多1。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间隔数+1=棵数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不完全归纳法验证自己找到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

1.基础练习:

如果在我校操场的一侧种树,如果每隔8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

2.联系生活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像植树问题的现象有很多,你能举例吗?

师:金老师也找到一些,请大家试一试。

?四(3)班28人做早操,排成2列纵队,每2位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一位同学到最后一位同学的距离有多少米?

?晓宏回家每走一层楼就有12个台阶,共要走72个台阶,晓宏住在几楼?

3.分层练习

A组:一根10米长的木头,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B组: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6只红灯笼,再在每两只红灯笼中间挂了2只黄灯笼,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

(1)选择一题,独立解题。

(2)找好朋友或者选择同样题目的小伙伴交流。

(3)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举例:锯木头、走楼梯、排队。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层练习的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7

3月27日有幸参加了高淳县第二届以课改理念看课堂数学赛课活动,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p50页《找规律》第一课时。

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抽象和概括等活动,探索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符号感。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

1.提供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

结合自己到淳溪小学上课这一实际事件,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把教材中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两道题改编成一个完整的生活情境,即老师出门前做的三件事:早餐的搭配、路线的选择和衣服的搭配。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够给学生一种亲切、有趣的感受,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意识。这样的设计也显得思路清晰、水到渠成。

2.为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

教学中,我按照选配早餐--用符号表示实物进行有序思考--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规律的顺序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先让学生上台展示出自己喜欢的搭配方式(贴图),并把自己喜欢的搭配方式说给同桌听。然后小组合作用实物尝试进行选配。展示汇报时重视让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充分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让学生明确:先选饮品,就有2个3种,也就是6种;先选食品,就有3个2种,也就是6种。从而上升到数学思考的高度。再用图形表示饮品和食品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然后通过讨论获得结论。

3、运用所获得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①在路线的选择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老师从家出发到淳溪中心小学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可以走?

(2)老师回家的时候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可以走呢?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2个4种和4个2种这一算理。

②在衣服的搭配时,注意了拓展和延伸。

(1)如果再加上两双鞋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

(2)再加上3条领带呢?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③最后的补充练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为后面倍数和因数的教学做了一点孕伏。

本节课的教学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规律的揭示过早了一点,可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归纳。

2.有些细节的处理尚显得不够细致,略显粗糙。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7841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