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时间:2023-03-07

[参考]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系列。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教案”,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阅读有关资料,初步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

3、通过简单网页的制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知识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教学内容

1、在上节课利用网络自学的基础上,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

2、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情怀,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延伸练习:制作相关网页,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自己上网对《故都的秋》这一课进行了学习,大家查阅了不少相关的网页,并对一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内容作了电子笔记,下面咱们进入论坛,将自己上节课学习到的东西制作成帖子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好吗?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2、分析:

⑴ 看来上节课大家对有关文学常识方面的问题做了很好的笔记,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下面大家先进入论坛制作帖子,对前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① 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北国的秋》?

② 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而作者选取了几种清秋景象进行了描写?用四个字概括一下是哪几种?

③ 思考作者有没有用时间或空间的顺序组织本文?这正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分别找几个同学进行回答。)

教师归纳(看大屏幕):

落蕊清扫 冷清

秋蝉残鸣 寂静清、静、悲凉

桥头秋雨 孤独

胜日秋果

⑵ 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情感,也体会了它“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下面我们再看几个细节问题。

请大家进入论坛,开始4~6题的讨论回答。

④ 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⑤ 探讨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有何作用?

⑥ 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怀。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请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交流答案。)

⑶ 好了,刚才我们对整体内容和一些具体问题都进行了基本的把握,大家对这一课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感知,我还有最后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请回到论坛。

⑦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是在颂秋还是悲秋?

⑧ 你最喜欢作者写的哪一幅秋景?为什么?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或其他人的帖子进行交流。)

3、延伸练习:

咱们这两节课对《故都的秋》进行了学习,不少同学通过学习这一课对这一课的内容或作者或其他相关的内容产生了不少兴趣,有的同学甚至兴致大发,也创作了关于秋天的诗文,那么咱们就利用下面的时间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认为很有价值的内容或者自己创作的和秋天有关的作品等等制作成一个简单的网页,最后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制作网页。)

交流。(人数视时间而定。)

4、作业:

请大家回去之后将这节课的内容和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做一个小结,并将小结通过流言板或者E─mail发给我。另外对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到流言板或者论坛与我交流或者和其他同学交流。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⑵ 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品读课文,体味诗意的秋景图。

⑵ 讨论比较,鉴赏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难点

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章情感。

2、请大家阅读课文

3、提问: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

课文分四个部分:

(1~2)思秋

(3~18)绘秋

(11)议秋

(12~13)恋秋

三、精读课文,赏析文本

1、赏析第一部分:

⑴ 学生齐读1、2两段。

⑵ 提问:文章的1、2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觉。?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⑶ 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2、赏析第二部分:

写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绘表达的?要是同学们写秋,会如何描绘呢?现在,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⑴ 作者为了表现故都的秋味,给我们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什么?

庭院清秋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

这五幅秋景图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特点的体现,大家能说出是什么特点吗?

强调:形散而神不散。

⑵ 提问: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⑶ 同学们把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与景的呢?

3、赏析第四部分:

⑴ 学生齐读12、13段

⑵ 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了作者自己。

⑶ 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四、讨论探究、理解主旨

1、提问: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2、提问: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五、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学罢此文,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反思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思秋

绘秋

议秋

恋秋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信息的特征,知道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的评价标准;; 2.掌握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多种渠道获取与制作各种多媒体信息,并能合理运用; 3.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制作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呈现主题,表达

创意;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制作一个有关多媒体基础知识与应用的内部教学网站,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清晰地知道教学的内容、练习的要求等等,也可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查阅,同时也能通过网站提供更多的例子和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课堂和课后的自主学习。

1.体会用多媒体信息表达主题、创作作品的优越性;通过思考和实践感受不同媒体信息的表达作用;

2.能辩证地从多角度去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作品,学会欣赏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3.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鼓励原创,体验作品创作中的艰辛和乐趣。

多媒体作品制作要求:

自选主题,利用熟悉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并记录制作过程。 一、确定主题

字素材,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使用软件编辑过的图片,自行创作的图像、动画,使用扫描仪扫描图像,使用数码摄像机录制视频录像,使用录音软件录制解说词,使用软件抓取音轨,使用软件进行音频格式转换,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对声源素材进行剪辑、上网下载(请注明下载该素材的网址)等。 三、设计内容

画出作品的结构图,并用箭头表示各内容间的转向关 四、准备素材(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

你使用了那些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如果是在网上下载的请注明下载该素材的网址,原创作品请注明使用的软件和参考资料。谈谈你准备和获取各种素材的经验。

你使用了那种多媒体创作工具来编制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功能去体现你的创作意图? 六、经验交流,推荐作品 请你推介一下你的多媒体作品。 你觉得还有那些方面有待改进? 你希望得到的作品评价: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你有哪些收获?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4】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教学反思】

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 (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秋蝉残声 清 静 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南国的秋 (对比、博喻)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听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

3、关注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文熏陶。

(目标1确定原因:从知识与能力方面着眼,把握文章的神韵,熟悉散文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目标2确定原因:从过程与方法方面着眼,注重散文赏析的方法与过程,同时,通过听诵读让学生增强语感。目标3确定原因: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着眼通过学习,关注人与自然间的人文内涵。)

(教学目标确定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关于“感受•鉴赏”方面的目标指出,高中语文应该“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对“阅读与鉴赏”的具体要求中提到“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加深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等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诵读,品味作者的独到语言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理解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手法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确立原因:本篇散文特点便在于其诗意语句营造的独特意境,对语句的赏析才能感受独特意境。而聆听诵读有助于理解情感。确立依据: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教学难点确立原因:文章意境的形成主要依靠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这一手法才能更好的鉴赏语句。确立依据:新课标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情感世界”。)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确定原因及依据: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程度。点拨法在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课堂的主体地位,生生互助解决问题。此外,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才能够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1分钟)

无论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还是“晓来谁染霜林醉”的曲意,千年来这些雕镂人心的咏秋名句度蕴含着作者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追求,而许多我国现代散文也正是达到了这种境界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要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故都的秋》放在一课时讲授时间较紧,简短的导入有利于学生进入文章意境,同时通过课件的运用介绍作者,有利于学生接受也节省课堂时间。)

二、整体感知(5分钟)

问: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明确:秋。

提问: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提问:快速阅读全文,给段落标上序号,找找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集中在哪些段落描写?(课件出示。)

明确:“特别的清、静、悲凉”,秋景:3~11段。

(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三、细节品味(30分钟)

下面老师来把作者细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朗诵一遍,同学们在听朗诵的同时做两件事情:一是圈出文中写到的秋景;二是找出文中的秋声有哪一些。现在就请大家一起随着诵读去北平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

(朗诵。)(8分钟。)

提问:刚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现在回到老师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上,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

明确: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青布单衣”的人。

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明确:冷色。(黑、白、蓝、灰、紫等等)。

提问: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冷清、孤独。

(课件出示。)(让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训练信息搜集能力,同时,逐步深入分析秋景与作者情感间的联系。)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了故都的秋景是这样的冷清。

提问:我们再看看故都的秋声又有哪一些呢?

明确:鸽子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扫落蕊之声。

提问:我们来仔细听听北国的蝉声,看看这孤独的秋蝉的鸣叫有什么特点?能引起人怎样的感受?(给学生3分钟讨论时间,结束时每组请一位同学起来表达。)

(秋声很多,择有意味的一点进行分析,如此设置不致泛泛而谈。)

明确:(教师小结)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6分钟)

提问:作者在文章中写了秋天的这么多声音,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他却说孤独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声音如此丰富,怎么称得上静呢?

明确:这些声音都不是噪杂的声音,如果是噪杂喧闹,就不会听到青天里的驯鸽声、下雨的声音,更听不到落蕊的声响。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藉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加深对课文“清、静、悲凉”基调的理解。)

提问:文章读到这里,我们聆听了秋声、欣赏了秋色,感受到郁达夫为我们描绘的北国秋景,但是在文章的第三段,提到北国的秋天,郁达夫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明确: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陶然亭的柳影、潭柘寺的钟声等等。

提问: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先想到的是这些很有北京特色的景物,但是在文中作者详细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些普通的喇叭花、知了的叫声、槐树的落蕊等等?作者这样行文的意图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用平凡的事物表现出古都的秋味更显的秋味的浓重,也更好地让读者引起共鸣。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写作的心理动机,发现作者的言下之意和精妙之思。)

提问:作者从故都的秋声、秋景中品到了秋味,那么“故都”本身与秋天又没有什么契合点呢?

明确:故都已经不是一个盛师王朝的都城,他在历史里颓唐了,在战乱中寂静了,这与秋萧瑟、肃煞的特点是接近的。

(让学生理解社会与自然在作家的笔下结合的是怎样的巧妙,引导学生个性思考。)

讨论:作者笔下的秋声、秋景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通之处?

明确:景物多是冷色调,秋声也是席位衰弱的声音,这与作者要表达的“清、静、悲凉”在神韵上是一致的。正如诗歌中的意向寄托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这里的秋景与秋声也包含着作者的感情。

提问:这种通过写景来达到抒情的目的的表现手法叫什么呀?

明确:寓情于景。

(引导学生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总结出情与景的关系,继而理解本文表现手法)

《故都的秋》虽然没有用古代诗词那样凝练的语言,却以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8分钟)

欣赏了这一派秋景,老师发现了文章中两个不和谐之处,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可是在开头与结尾又写到了南国的秋,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课件出示)

提问:第12段脱离了古都的秋景,而对国内外写秋的文学作品大发议论,他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课件出示)(8分钟)

(此二问使学生主动对写作手法进行探究,理解作家落笔的好处。)三、总结(3分钟)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在结构上,总起、分叙、议论、总结,文气贯穿始终,形散而神不散,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诗人徐志摩在一首小诗《私语》中写到: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他的情感也随着这故都的秋流去了。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秋味、读出愁思、读出对故都的秋的眷恋!

(在诵读中结束教学,将故都的秋意与作者的秋思留给学生揣摩)

四、布置作业(2分钟)

写一篇短文,题目《我眼中的秋》或(初冬的早晨),不少于800字。

(布置此作业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之后,学习仿效,锻炼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可作为本单元作文训练。)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5】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进行欣赏性阅读,体味本文紧扣“清”“静”“悲凉”着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

教法

尝试研究性学习,实施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时数

1节。

布置课前搜索

找出有关描写秋景的诗句,多多益善。

名句参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 甫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 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倪 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 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授课过程

师:(导语)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7】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郁达夫的一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典范,作者借状写故都的秋景来表达深沉的家国之思。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领会散文形与神的高度统一的关系、立足文本,品味语言,体验意境、领悟情与景的关系,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理解围绕中心选材,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品析语言、品味意境,鉴赏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连类钩沉,迁移导入

1 、课前布置大家回忆、查找、搜索描写秋的名句,请大家交流各自的成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倪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

2 、师: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品到的是凄苦。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因此达到了极致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看看现代作家郁达夫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它要求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连类钩沉,迁移导入,这一设计正是基于从学生主动建构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回忆、到图书馆查资料、网上搜索等方法在新旧知识之间假设桥梁,通过交流汇总使学生丰富对秋的文化认识,从而顺利进入新层次的意义建构。)

二、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1 、破题感知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生前与自己友情深厚的已去世的朋友称“故友”。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 、分析选材视点,感知营构艺术

集体朗读第一段,思考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注意划出文中关键性的句子。

秋味: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两个“赶”字表现了他想饱尝故都的“秋味”的迫切心情。

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这个秋味的呢?

作者具体描写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他的安排是有道理的。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不一致,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同学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这篇玩赏故都的秋的文章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物的段落呢?如果有,是不是有画蛇添足之嫌呢?四人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正数第二段写的是南国之秋,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衬托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的十足。

南国的景色虽然很美,但这些在作者的眼中却是“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形象的比较,“黄酒之于白干”(味更浓),“稀饭之于馍馍”(尝得饱),“鲈鱼之于大蟹”(品得透),“黄犬之于骆驼”(品得足)。四个比喻就是从味上来说,对比、衬托出故都之秋的秋味之浓烈、深透与久长。

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议论。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师:作者严格遵守围绕中心选材的原则,又艺术地宕开一笔,用了对比和衬托,又把精微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结合起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德国美学家谢林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因此,凡是未曾提高整体性观念的人,便完全没有能力阅读和评判任何一件艺术品。阅读活动实践证明“艺术的整体是美的第一要素”。阅读活动只有把握这个“艺术美的第一要素”,致力于文章的整化分析,才能跨越肢解化知性解析的偏颇和缺陷,对文章进行艺术的深层性解析,揭示文章构造的艺术真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遵循“完形律”的艺术法则,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有机整体出发,目有全牛,立足于对文章的整体观照,从宏观审视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把握文章的各种构成因素,从内实与外形的结合上来把握文章的整体意蕴。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使学生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与艺术个性。这种体式观照能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与合作探讨中明确文本的选材特色,进一步明确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为他们读写正向迁移作铺垫。)

三、品析语言,品味意境

自读审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广泛交流

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那些具体描写的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牵牛花偏重于“清”,槐蕊偏重于“静”,秋雨偏重于“悲凉”,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鉴赏画面一:“静对牵牛花的蓝朵”

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注意思考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又是怎样突出“清”这一特点的?

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我认为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色彩太凝重,基调也太浓了,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淡红”属于暖色,所以作者说它“最下”。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因为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作者还用环境衬托,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鉴赏画面二:秋槐落蕊

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作者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秋槐落蕊这一部分,其他同学注意看,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而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树落一蕊而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鉴赏画面三:秋蝉残声

请一位同学朗读秋蝉残声一部分,大家探讨:作者是怎样通过秋蝉来状写“悲凉”的呢?

作者以声衬静,写秋蝉残声正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之处。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让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秋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清冷,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地此景,其寂寞悲凉又怎一个“静”字了得,引发的是更加深沉的“悲凉”之感。

鉴赏画面四:秋雨话凉

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灰沉沉”、“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淅沥雨声”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凄凉、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

知人论世。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关于秋枣大家可以用我们穴道的鉴赏方法课后去品读,去赏读。

境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什么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呢?这悲凉中的况味又有怎样的思想背景呢?

(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为人所不能言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放声诵读最后一段,再次体味作者的真情挚意。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多少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对于散文的分析,往往多从其“题材广泛、手法灵活”,“形散而神不散、不拘成法”等文体特征着眼,很少从创作主体的个性与人格的视角,从作家艺术思维的活动特点上去做深层次性的探究。这种忽视创作主体的阅读方法,导致了对散文这种文体营构特征及其审美特质及品格探讨的表层化、肤浅化,而不能深入散文文体内部构筑的深层地带和核心领域,揭示其艺术营构的本质规律。本设计从语言入手,到对意境的体悟,到对作家创作思想背景与个性气质特征等方面逐层深入地探究,这种以具体的、历史的、特定的眼光进行分析与理解,有助于使同学们在主动探究、多向对话交流中,正确把握文章的基本精神和意蕴内核,有利于鉴赏水平的本质性提高。)

四、融通读写,迁移应用

1 、创设情景:用多媒体播放刘欢的《弯弯的月亮》。“我的心充满忧伤,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2 、布置作文:课后仔细观察家乡的自然风物,深入思考,选好角度,以《故乡的________》为题,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学以致用,以上设计的意图在于融通读写,迁移应用。既可以从仿写中锻炼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又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对故乡的自然风物的热爱之情,加强其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增强其人文素养,进而使学生实现精神意义的崭新建构。)

[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法意识。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结合,鉴赏的过程也应该是方法的掌握过程。教学过程就应该是“授之以渔”过程,是学生方法的习得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会学习”,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文各有体,体各有法,不同体式的文章所用的句法、章法和表现技法是不尽相同的。刘勰主张写文章一定要“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同样,分析文章也应该如此,即要依据文章的不同体式特点来进行分析。本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对散文文法的探求,将外形与内实,将言语与意境,将景物与情思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法意识”,便于学生快捷掌握鉴赏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2 、注意突出学生主体性。从本质上说,阅读教学只有主体能动参与,阅读学习才会有意义。但这种能动参与行为,不是对文章“原意”的追索或还原,而是对主体的理解、解释和建构过程,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感性血肉之躯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去品味、去探究,是调动全部生命力和融注全部人格的“整体震颤”。在这里,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形象与思想、有限与无限达到一种“整合”状态,消解了其间的对峙与鸿沟,是一种所有心理因素都完全激活、参与其中的总体生命投入活动。本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收集名句,反复吟味体悟意境,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在对话中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发,在深化理解与共鸣体验中获得审美享受,因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学生整体人格境界得到提升。

3 、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本教学设计注意引导学生对自身原由学识资源的钩沉,对校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的利用,对文本资源的充分开掘,对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资源的交叉融通,对家乡自然风物资源的探询……增强了学生大语文观念,培养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8】

教学过程

一、美读

引导学生朗读,力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可用多种形式。

二、鉴赏

1.情景交融

让学生结合课文语句谈理解、感悟,教师点拨。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本文能表现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而不是分别描写的。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入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本段主要分析“清”“静”“悲凉”,要慢,主要要用情感感染学生,读的每一句话都要深情,可以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成为自己对文章独特的品读)

牵牛花 蓝、白色疏落的衰草 忧虑 内主

自客 槐树落蕊 清闲、落寞 孤 心观

然观 极细微极柔软 独 世色

风色 秋蝉残唱 衰弱 彷徨 界彩

物彩 秋雨秋风 灰沉沉、息列索落 感伤 的

的 都市闹人 青布衫

缓慢悠闲

枣树 叶落、西北风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例如: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采用想象联想法让学生体会那份对故乡由衷的爱和深情。)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未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也表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非常愉快。

2.对比手法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3.平民意识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4.文化氛围

本是写景文字,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5.精彩语句

让学生鉴赏自己喜欢的语句。

文中有许多排比句,具有语言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抒情味很浓,表现作者很强的驾御语言的能力。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画线句子可让学生仿写。(仿写句子穿插进行训练)

这里最好总结一下, 和写作联系一下,会使得课有广度和深度。

三、作业

让学生在“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中选几个词语组成一个对偶句,要求有一定意境。

附:板书设计

文眼 清 静 悲凉

牵牛花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疏疏落落的衰草

故 静对着

都 槐花落蕊 扫街…清闲 极细微 落寞

风 极柔软

物 秋蝉残声 啼鸣 衰弱

秋雨凉风 都市闲人 息列索落 凉

悠闲缓慢

教学反思

文学性作品除了具有一般作品的知性因素外,还具有独特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其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品足作品的韵味,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美育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运用了“感——悟——析”三步教学法,充分激发了学生欣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由景味情,缘情入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情悦志”步步深入涵育语文素养。前两步是“入”——进入意象之中,触摸作者的心跳,与作者同喜同悲,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进入庐山之内,感受庐山的氤氲之气;后一步则是“出”拉出审美距离,进行理性观照,跳出庐山之外,跳山云端,俯视庐山,才能看清庐山的峰峰岭岭,看请庐山的真面目。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9】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广泛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的重点

1、知识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景交融、以情奴景、以景显情的艺术风格。

2、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策略设计

1、方法策略:

参考: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是清、静、悲凉的,但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赞美故都的秋,歌颂故都的秋的。否则,他怎么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杭州经青岛来到北平?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是有些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用自己的情去感受故都的秋,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

3、课后作业:请同学以“春”或“雨”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文字或以“春”或“秋”为对象作一幅画。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0】

一、案例由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观念有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与学生许多时候会处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思维,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原理。

二、教学活动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但由于作家写作此文时正是乱离时代,作家本人又具有忧郁多情的特点,所以本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漠漠的感伤。文化底蕴十分淡薄的中学生读起来未免隔膜,难以体味文章的妙处。我在教学此文时,尽量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合作学习,自由讨论:

本文以写景见长,“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是文章的重要特点。因此,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第3……11自然段,具体感知景物“清静悲凉”的特点。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大学习组,大组内又以六人为一小组,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接着,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组,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标出呈现色彩的景物,划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第二组,开动脑筋联想想象,“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看看郁达夫带领我们游览了那些景点?给每幅图景题一个恰切的名字。

然后,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讨论,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进:

讨论时间持续了十多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中心发言人都能以“我们一致认为”或“我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等等作为陈词的开头,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组没有陈述详备,其余各小组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第三步,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学生的感知虽然丰富,但还肤浅,大多停留在写景表层,不能深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之妙。“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一组,准确地勾画出了呈现秋色传递秋声的词语,也感知到了秋雨中的风声,人声里的秋色,甚至还读懂了作家用冷色为主调,以声响衬寂静的手法,可是,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这故都的秋景是郁达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以情驭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一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题画面”,所题的名大多是“秋花图”“秋槐图”“秋果图”等客观景物的再现,未能体现“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我点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给自己住的怡红院题名时颇有深义,园里海棠芭蕉,红绿映衬,别人题‘崇光泛彩’‘蕉鹤’,他却题‘红香绿玉’‘香’与‘玉’历来都用来称指美丽的女子,这个名字就蕴涵着贾宝玉对天下女儿的怜惜与爱护。我们从你们的命名中看得出作家的情感或是品位吗?失去了人的活动,再美的景致也会黯然失色啊”。这时,一个学生马上把秋花图改成了“静对蓝朵”,并解释说:“这个画面以蓝色这种冷色为主,忧郁而悲凉,‘静对’是人的活动,表现对蓝朵的爱,又让人联想到人的孤独与感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为这个学生的认知与感悟骄傲,同时向大家承认这是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一个好题名。

第四步,教师参与,平等交流:

以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活动总是受老师的掌控,教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设置好的问题中来,步步引诱学生说出与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成功。以板书为例,要是学生与老师意见相左,老说不出老师想要的那个词,老师就会反复诱导,来回纠缠,弄得师生都筋疲力尽,往往收效甚微。

在这个课堂中,我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我说:“同学们从两种不同的途径,感知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景物特色,体味了本篇‘人景合一’‘主客观一体’的写作技巧。学了本文,也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让我也来发表发表意见,好吗?”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我接着说:“老师用了两副对联来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参考:

叶底花间冷冷秋色,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日影月影柳影冷清。

────────

原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第02期。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

《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

诵读、鉴赏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

jK251.COm精选阅读

故都的秋教案10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进行塑造的重要途径,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为您展示栏目小编精选的“故都的秋教案”,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将会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故都的秋教案(篇1)

教学目的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课文的“形”,并领悟蕴含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秋色、秋味。

2、理解作者为何回避暖色闹景?为何写北国之外的南国之秋?

3、理解掌握对比映衬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语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课文的分析

(一)、揣摩题旨

点拨:从语法上分析,“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描写的地点是北京,即暗示了所写之景是故都所特有。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阅读解释①和自读提示)

(三)、分析文章的结构(展示幻灯)

说明:这篇抒情散文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通过对故都之秋的着意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图示显示了总起、分写、总结三个部分的内容,反映了本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特色。

(四)、分析本文集中写景的段落(

大家顺着诵读的导引,神往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并解决两个问题:

(圈起呈现色彩的词语。

(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2、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这在“自渎提示”第三段前半部分也有点到“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FONT>以情驭景?/FONT>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3、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4、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5、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7、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8、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故都的秋教案(篇2)

【设计意图】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课前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最大困惑在于不知道它美在何处,甚至有的学生直接说“不喜欢这篇课文”。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设计时试图通过朗读法与鉴赏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故都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情感,以期深入领会郁达夫散文在艺术上所达到的圆融之境。同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改写四首诗歌启发学生跳出课本,学以致用,并引导他们关注自然,欣赏自然,以一颗敏感深情的心与大自然碰撞交流,充分感受万物的生命与情怀,而文学正是感受万物的表达。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段落,领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技巧。如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以声衬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写景等。

2.鉴赏故都秋景图与写作校园秋景图相结合,引导学生以诗意的眼光欣赏自然,以敏感深情的心灵感受自然,以生动的文笔描绘自然。

【教学过程】

一、元曲导入

马致远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勾画了一幅凄清的晚秋图景,读来顿生一种悲凉,但又暗含无限美感,这就是秋天的味道。今天,让我们跟随现代散文家郁达夫一起再来品尝品尝这种味道,请看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作者对故都的秋总印象是什么?具体描绘了哪五幅秋景图?

导向预设: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总印象是清,静,悲凉。围绕这个总印象,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图: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观。(借助多媒体依次展示)

三、合作探究

小组以第一幅或第二幅图为例赏析,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抒发了怎样的主观感受?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展示要求:组内1人朗读;1人板书;1人解析;其他小组成员评议补充)

导向预设:找出破屋,驯鸽,日光,蓝朵,青天,秋草,落蕊等自然景物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而准确理解自然景物背后包孕的主观感受却并不容易。于是,老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体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技巧。

例如,在写景的顺序上,第一幅图画采用了由高到低的手法,先写“很高很高”的天空之色,次写半空中的飞鸽之声,再写于地上细数“槐树叶底”的日光以及在“破壁腰中”看到的牵牛花朵,最后联想“牵牛花底”的秋草。除此之外,“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声衬静,体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静”印象;“青天”和“蓝朵”都属于有意选取的冷色调词汇,除了有视觉上的绘画美之外,也正好符合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清”印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又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将作者与大自然的深情交流状态作了细腻的描写,且将作者对故都之秋独有的情感体验表现得丝丝入扣,我们细细品来可知郁达夫在此写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普遍孤独感,展现了一种自觉而深沉的生命“悲凉”意识。可见,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无不与作者对生命的微妙感悟密切关联,而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把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融合,为读者营造出了无限的审美空间。因此,也可以说课文最核心的写景技巧就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四、出乎其外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准确揭示出了诗画圆融的艺术境界在王维作品中的体现。其实,《故都的秋》虽是一篇现代散文,但文中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可以说文章主体部分既能看作一幅幅图画,也能视为一首首诗歌,教师因此便可借助画面尝试原创诗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老师点拨古诗,学生齐读新诗)

《故都秋兴》(其一)

故都小院秋晨凉,破壁租屋漏日光。

蓝朵牵牛花色冷,细长疏落草枯黄。

(注:首句第五字“秋”应仄,在此不论)

《故都秋兴》(其二)

北国八月朔风来,落蕊平铺满地槐。

树下庭前一阵扫,空留灰土遣余哀。

(注:“朔风”,在这里取寒风之意)

《故都秋兴》(其三)

北平处处树成林,虫唱无须山上寻。

衰弱蝉鸣为特产,家家户户奏秋音。

三首小诗分别概括了三幅故都秋景画面(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接着再用一首新诗融合五幅图画,题名为《秋在何处》: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山野荒郊,在故都的一椽破屋,

你若要寻秋,你只需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望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将一丝丝日光细数。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皇城人海,在街头的一颗槐树,

你若要赏秋,你只需得一点空闲,踩一地落蕊

听声音没有,闻气味也无,偏生出些岁暮将来的感触。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请听衰弱的蝉鸣,如泣如诉;请看满树的秋果,八九分成熟。

忽一阵凉风,卷起了尘沙灰土;又一层雨过,引来了悲凉几许?

总的来看,无论是描绘五幅秋景图的一首新诗,还是逐一展示三幅秋景图的旧体诗,其中的诗歌意象都直接来源于课文,诗歌情感也依托于课文,诗歌意境更未超出课文,也就是说课文中本就贮满了浓浓诗意,而上述几首诗歌只不过是对课文的一种形式改写和内蕴还原,是“故都”有画也有诗的一种有效证明和直接呈现。以此观之,这便是郁达夫在散文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诗画圆融的至高境界,也是《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体现出来的一个艺术特色。

五、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借鉴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以诗歌或散文片段的形式描绘一幅恩施高中校园秋景图。(要求:1.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带着感情写出特点;2.注意写景的顺序和层次,并自觉运用一些课上学到的写景技巧)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自然景物        秋蝉残鸣        主观感受

秋雨话凉

秋果奇观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设计上有两个突出亮点。

一是穿插四首原创诗歌将教师的写作特长与语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文学和教学两两齐美,且教师的下水作品给学生以大胆的示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是合作探究赏秋与学以致用写秋相结合,启发学生对课文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将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他们关注自然、欣赏自然的文学观察意识,体现了价值观的引导。

同时,不足之处也有两点。一是课堂环节略有瑕疵,五幅秋景图的命名可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来进行,以期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而不是由教师一次性全部抛出来取代学生的思考。二是省略了文章的议论文字和南北之秋的对比部分,课本解读利用略显浅薄,缺乏厚重感。

故都的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  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以情选景;体会作者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画的,请你根据画面的内容把这篇课文背出来好吗?(画面上是《天净沙秋思》描绘的场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深情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笔划出来,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句子,用笔划出来,等到分析的时候交流解决。

2.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朗读给大家听,并说出自己喜爱的理由。

3.挑出一个学生选出课文的3段内容,然后大家共同朗读。

三、再读课文,赏析课文景色的美。

1.在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作者都是描写了秋天的哪些风景呢?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他们说出来。

明确: 秋天:秋院、秋槐(花)、秋蝉(虫)、秋雨、秋果

2.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秋槐有什么特点呢?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明确: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没有声音,连气味都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细柔软的触觉。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3.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对这些落蕊进行了描写呢?

明确: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

4.他看到、踩到这样的落蕊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明确: 细腻、清闲、落寞。   正因为这里寂静无人,作者独自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因为难得的悠闲而欣喜,也可能因为无事可做而又寂寞吧。 [写作背景]: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5.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那份落寞和景物衔接在一起的呢?请你结合文字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示:作者首先心中充满了情感,而景物只是作者情感抒发的一个载体,他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就让景物带上了自己的情感特色。比如把对落蕊静态的描写,正是作者内心平静的写照,正是他感到秋天气息,让自己的内心向外宣泄的一个窗口。]

四、三读课文,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及作者对秋的总体情感

1.作者对北方秋天的总体感觉是什么?他描写的那几种景物能体现这一特点吗?试举例说明。

明确: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秋雨,“忽而来一阵凉风,便系列索罗的下起雨来了”这体现了雨的“清”“静”;人们说“一层秋雨一层凉”体现了秋的“悲凉”。

2.南方秋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南方秋天的特点呢?

明确: 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淡,只能感觉到一点清凉。   突出北方秋天的特色,也暗含着作这对北方秋天的喜爱之情。

3.那么你能各用一个字来形容作者心中南方、北方秋的特点吗?

明确: 淡、烈

4.现在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十段,然后回答,“故都的秋”在作者的心目中引发的是一种喜悦,还是一种悲伤呢?

明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回答,不必拘于一种。

五、延伸训练。

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下面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字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填到括号内,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 (《喜外弟卢纶见寄》司空曙) (绿、红、黄、残   )  [提示: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六、作业布置 。

从课文中选择两句你认为非常美的句子,然后仿造它的格式写出两句自己对秋受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秋 院

(主观、客观)----清、静    秋 槐

秋 蝉

(主 观)----悲 凉   秋 雨

秋 果

故都的秋教案(篇4)

语文课程理念下的多媒体课堂学习设计

《故 都 的 秋》

教学设计

户县第五中学 王美智

目 录

前言……………………………………………………………………… 4

一、 教材分析 …………………………………………… 4

二、 学习对象分析 ………………………………………………… 5

1. 知识基础分析………………………………………………… 5

2.能力基础分析……………………………………………… 5

3.情感基础分析.……………………………………………… 5

4. 学习方法分析 …………………………………………… 6

三、 学习目标 …………………………………………………………6

1. 知识目标 ……………………………………………………… 6

2. 能力目标 ……………………………………………………… 6

3. 情感价值观目标 ……………………………………………… 7

四、 学习重、难点 …………………………………………………… 6

五、 学习研究目标 …………………………………………………… 7

六、 学习思路设计 …………………………………………………8

(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 8

(二)学习内容的调整上………………………………………… 8

(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8 教法方面 ……………………………………………… 8

学法方面 ……………………………………………… 8

学习流程 ……………………………………………… 8

七、 学习软件设计 …………………………………………………… 8

八、 学习准备 ………………………………………………………… 9

九、 课时安排 ………………………………………………………… 9

十、 学习程序设计 …………………………………………………… 9

(一)学习流程图………………………………………………… 10

(二)详细学习程序 ………………………………………………板书设计………………………………………………… 学习评价量规 ……………………………………………… 20

《故都的秋》学习设计

前言: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广泛的应用, 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象、和动态画面为一体,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在《故都的秋》(两个课时)教学设计中努力实现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制定出信息化教学设计,因此,设想将相关内容有效整合,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和高效能的知识网络。

一、 教材分析

课文的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位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本单元的文章都是中国现代散文,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这些散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还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的思考。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二是意蕴深;三是语言美。本文与同在本单元的的《荷塘月色》一样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表现北平特有的“秋味”,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洋溢在字里行间。从五套高中必修教材来看,本单元是第一次介绍写景散文的单元,本文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用两课时完成。

二、学习对象分析

《春》等散文名篇,初步了解有关散文的基本常识,在学习这课之前学习了《荷塘月色》,对散文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学生也学习过好多有关“秋”的诗文,了解到文人墨客对秋的感情各有不相同。

2. 能力基础分析。 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的限制,他们对于散文审美意境的体悟能力比较弱,所以本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的意境,培养学生把握文字和审美的能力。再者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仍有一定困难。

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的当今,孩子们是很难体会当时在民生凋敝,人民衣食无安、居无定所,读书人生活颠沛流离,他们理解很

难诗人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的悲凉感受。

4.学习方法分析。学生想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更深刻的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学习目标

色彩、趣味。 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1)深情朗读法。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一篇优美的散文不能缺少深情的朗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将会选取文中具体写景的几段,让朗读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来朗读。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带着感情读课文,将自己的感情调适到最饱满。最充沛的状态;其他学生注意借鉴示范的学生的朗读技巧,在课后再巩固朗读的能力。

(2)引练法。鉴于学生在散文分析鉴赏上能力的欠缺,教师可以选取文中的部分内容作示范性分析,引导学生明白散文分析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从哪些方面着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引。

(合作探究法。以文本为载体,进行以“秋”为话题的赏析式、仿写式的拓展。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以组内讨论的形式加强对文本的研读,体会文章的文字优美、意味隽永、浓情厚意,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积极讨论交流,学会宽容沟通,学会协作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情线索、感情发展变化。

(2)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突破难点的关键。

如何更好的理解“景”和“情”的和谐统一,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障是本课学习的碍点。

故都的秋教案(篇5)

基本信息 名称 《故都的秋》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感情浓厚,文辞优美。作者郁达夫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都秋的深深眷恋之情。文中的秋景融入了作家深厚的情感,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本文可以说是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学情分析 高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了一些散文名篇,如《紫藤罗瀑布》《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等,但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而较少主动分析和鉴赏。因此,我把本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逐步形成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学会鉴赏散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学会鉴赏散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逐步形成鉴赏散文的能力。 难点 知人论世,准确把握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文主要采用教师导学法、问题讨论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地主角。

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已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美文美读,,引导学生主动去探寻文中的美景。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中客观景与主观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3分钟 导入:

同学们,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关于秋天的诗句。如马致远的《秋思》(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

(师生齐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展示诗歌题目《秋词》(刘禹锡)。

(师生齐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还有一首我们高一阶段刚刚学习的《沁园春?长沙》。

(师生齐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我们刚才回顾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诗文,那么我们说他们这些作品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肃杀凄凉,表现了作者浓浓的悲秋之情;有的则描写了秋天的绚烂多彩,表达了作者对秋的深深地赞颂之情。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先生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看一看这篇作品中的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大家打开书,《故都的秋》。(教师板书题目、作者)

同学们这是一篇文辞优美、感情浓厚的抒情散文,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通过回顾秋天的诗歌,调动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美文美读

圈点勾画

15分钟 一、美读课文,请大家从第一段中找出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教师板书清、静、悲凉)

二、学生默读课文的3—11自然段,并思考:本文围绕故都的“秋”描写了那些关于秋的景物,请用简要的语言来概括。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必然要通过跟秋有关的景物来表达他的情感。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学生默读并回答:第四自然段写了北国的槐树,第五自然段描写了秋蝉,衰弱的蝉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第六自然段写了秋雨。第十自然段写北方的果树到了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三自然段还写了秋天院落。(教师板书:秋槐、秋蝉、秋雨、秋院)

作者围绕故都的秋描写了这些秋天的景物,这些景物给我们组成了一幅幅的图画。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探寻一下这一幅幅图画美在哪里?

同学们在探究画面的美在哪里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赏析要求:(1)请你找出这幅画面景物的主要特征;(2)请思考这幅画面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当然,选你最喜欢的一幅就可以了。(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学生展示探讨成果。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探讨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谈谈喜欢的理由。

学生美文美读,请大家推荐你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让他读给我们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晴,用心去感受作者描写的画面 。 学生美读课文,品读秋景的特点,小组合作,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故都的秋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品味郁达夫的秋天,揣摩其对故都清秋的赞美和眷恋的情怀。

2.解读秋天的郁达夫,领悟其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全文感情基调

【课前准备】走近郁达夫,了解写作背景,声情并茂朗读文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互动设计1]激趣导入

一年四季,各具风味:春有妩媚,夏有妖娆,冬有庄重,而秋呢,更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古往今来咏秋名句有几多?

(学生吟诵咏秋名句)

这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太多,在他们的笔下,不仅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而且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不仅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而且哀怨悲喜,委婉含蓄——秋有情。(板书)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那么今人对秋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郁达夫《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独有的秋味。(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梳理文本

昨天大家对文本进行了预习,你从文中读到了些什么?请说说自己初读的感受。

三、以学激思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合作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名篇,我们的阅读将围绕两个话题展开:一是品味郁达夫的秋天,揣摩其对故都清秋的赞美和眷恋的情怀;二是解读秋天的郁达夫,领悟其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板书)

[互动设计3]郁达夫的秋天(小组合作)

1.在秋天的故都,郁达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点拨:秋景——芦花、柳影、夜月、碧天、牵牛花、秋草、落蕊、闲人、秋枣……(看)

虫唱、钟声、飞声、扫地、蝉声、雨声、人语、风声……(听)

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想)

2.能否将看到和听到的景物构成不同的图画?

图景——静对秋花、轻扫秋蕊、细听秋蝉、闲话秋雨、喜看秋枣

3.这五幅图是怎样将自然景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来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点拨:(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不仅概括了秋景,而且表达了郁达夫对此的情绪体验。

故都的秋教案(篇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故都的秋教案(篇8)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清秋美景,学习以景显情。

2、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悲秋情怀。

[解读与设想]

1、   本文是郁达夫散文的传世之作,也是现代抒情散文的经典名篇。借此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同时引导学习鉴赏现代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2、   重点在于学习品味对故都清秋美景的描绘,感受作者流露的主观情感。本文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反映出中国文人独特的“悲秋”情结。感悟此中深义是解读的难点。

3、   教学方法上突出美读的示范与指导,美文美读,以心会心,读出情味便是最好的理解。另外,揣摩语言是达成目标的主要手段。课堂上适当补充、拓展,以丰富学生的人文视野,寻求一种人文感受。

4、   二课时

①赏清秋美景                     ②悟悲秋情怀

5、通过学案布置预习,建立课堂链接,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提前预习:

1、阅读准备:     课本Ρ62  刘锡庆《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读本P95-110   梁实秋、韩少华等论散文及散文鉴赏

读本  “故都深情”系列散文

2、目标提示:

(1)、整体感知

DD“整体感知”是审美心理的最初层次,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是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读者受到情感的冲击,激发起读者的理性和意志去把握文本,并使读者对文本逐渐产生情趣,达到“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从而最终从整体把握文本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

欣赏层次: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初步弄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领悟文章的主旨及感情基调。

(2)、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客观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富有警策作用或者能够代表作者风格或者对文章主旨表达有决定作用的重点语句和语段进入深入的思考与赏析,体会其象征义、比喻义,寻觅出文章各部分之间在言情表意上的内在联系。

(3)、感受情致

--所谓“情致”,就是情趣(性情、志趣)和风味。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和笔致。散文就是一种“情趣”的艺术。--所谓“散文笔调”,即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所写出的叙述文字。

一、导入--走进秋天

1、回顾“诗中之秋”。

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

…………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梁小斌)

一路走来,我们徜徉在一个诗意的秋天中。

2、出示课题。

品 “故都的秋”(比较“北平的秋”、“北国的秋”)

--故人、故国、故乡、故园、故土……有着更多的人文内涵,有一种历史感、沧桑感、亲切感,饱含一份深情、一份眷恋。“故都的秋”,意味着一种时空的悠久,一种积淀的深厚,有一种成熟的极致之美,一种浩荡的大家之气。

3、关于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 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健将,19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3年参加左翼文艺运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南洋的苏门答腊。

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提倡“静”的文学,写的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艺术上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仿佛是一些不甘沉沦却已无力挣扎者发出的呼喊,或者是一些穷愁潦倒、孤独愤世者的倾诉和叹息”。

他的小说,传世之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散文名篇有《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

胡愈之称之为“天才的诗人”、(七古的高手)人文主义者、真正的爱国者。

郁飞介绍其父日记中记载,本文是1934年8月17日晨起应《人间世》主编王余杞的催索而逼出来的“急就章”。

二、美读--感知全文

1、读出全文基调。

2、读出全文主旨。

3、读出重点语段。

4、自由交流感受。

三、品赏--清秋美景

1、默读3-9,拟出小标题,提取意象。

2、交流、讨论,随机板书。

[板书准备]

(一) 闲坐秋晨图--境清人闲、独对秋晨。

(二) 落蕊缀秋图--踏蕊而去、落寞遥想。

(三) 寒蝉啼秋图--秋蝉衰残、抱枝啼唱。

(四) 斜桥话秋图--都市闲人、雨后微叹。

(五) 硕果品秋图--清秋佳日、硕果累累。

3、赏读语句意蕴。

如:①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②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③这嘶叫的秋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④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微叹着互答着说:……

相关链接: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秋月春风等闲度。

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4、比较秋味:

故都之秋------江南之秋

清 、静、悲凉       慢 、润、淡

饱尝  、十足        不饱、不透、不足、不浓、不永

白干                黄酒

馍馍                稀饭

大蟹                鲈鱼

骆驼                黄犬

四、解读--悲秋情结

1、读出文中物性与人情、自然与人文相统一的地方。

2、研读第10节,指出关键句。

3、解读: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4、关于“秋士悲”:

提示思考点,阅读课堂链接。

--郁达夫柔弱的心理、气质都使他更缠绵于既往。他本不是那种慨然不顾、奋身前行的战士。用了流畅的白话,他写得最熟也最美的是古老的主题,离人的别绪、羁旅的哀感、客居的乡愁,--漂泊人间此身如寄的孤独感。富于现代知识的郁达夫就是这样,一面思考着现代中国,感应着他的时代,一面沉醉于中世纪的古旧情调,旧梦一般既亲切又凄凉的美感。……在郁达夫这个东方式的文人,审美态度与人生态度本是合致的,--一种鉴赏享受的'态度。而那种人生态度,或者更确切的说,对人生的审美态度,也更加不着痕迹的显示着传统文化无所不在的渗透力。

--赵园 《郁达夫:在历史矛盾与文化冲突之间》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他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他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罗兰  《秋颂》

--秋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茂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卷  导言》

--冰心     “母爱、童心、自然 ”

--徐志摩   “爱、美、自然”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燕辞归、客尚淹留。

都道晚凉天气好,                 垂柳不萦裙带住,

有明月、怕登楼。                 漫长是、系行舟。

--吴文英 词  《唐多令》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S,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WW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d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催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列。……”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修/ 文  /《秋声赋》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朱敦儒《西江月》

--独对山水与四季,郁达夫凝然其性,放纵其心,神与物游。士大夫传统趣味与江南才子的风流笔力致令郁达夫屐痕处处,而处处皆是山水灵慧,日月亲人,性灵文字便汩汩滔滔而出。郁达夫的好散文大多作于20世纪30年代,这大约是因为苦不可抑怒气冲冲的小说岁月已随风而逝,接踵而来的便是散文化的中年心境。尽管,“酒债寻常处处有”,少不得窘迫困厄,但已然洒脱其胸襟,言笑晏晏,游记便写得温润亲切,如与人交谈,又于家常口吻中孕以诗之底蕴。

--姜飞《感性的归途    郁达夫:感伤的行旅》

--郁达夫幼小失怙,家境贫穷,从小就经历过的人生悲苦养成了他忧郁敏感的气质。乃至他在自传中,把自己的降世称为“悲剧的出生”,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在的只有凄切的孤单,他似乎天性易于感受落寞颓唐的情调。郁达夫并非是一位经营自己狭小天地的颓废者,他对祖国及中华文化的命运时时以心系之……

--易前良《悠悠的态度   颓唐的情调》

5、归纳明确:

(要点)

(1)、物性与人情、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2)、“自古逢秋皆寂寥”,寄寓失意之悲。

(3)、“话到秋边不言愁”,诠释生命形态。

(4)、郁达夫的个人遭际与心性。

五、作业建议:

1、美文美读,以心会心。

2、小型诗钞:秋天的诗

3、仿写练习:仿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概括本文意境。

4、推荐阅读:

郁达夫    北平的四季   住所的话   钓台的春昼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

吴伯箫    话故都

老舍      想北平

罗兰      秋颂      写给秋天

宗璞      报秋

《读者》04-21    人坐秋天鸟鸣空

安琪

故都的秋教案(篇9)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通过诵读诗句导入:“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诵读声中,你能感受到,这句诗描绘的秋景是怎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所见之秋景也必然不同——北平的秋景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顺势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作者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把握。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到北平秋天总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总体特点是清、静、悲凉。这便抓住了本篇文章的文眼。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意之后,我会再次让学生浏览文本,并设置问题。我的问题是: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能否为这些画面分别取个名字?学生经过再次浏览后不难得出,文章描绘了五幅画面。分别是:秋院观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文章开头便指出故都秋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请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说说作者怎样把抽象的“清、静、悲凉”展现出来的?学生朗读后,我会指定一两名来回答。经过总结,我们看到:

第一幅画面:作者着重写了牵牛花。作者认为“蓝色、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由此可见作者更倾心于冷色调的花,从而在色彩上营造出“清、静、悲凉”之感。

第二幅画面:作者写秋槐避开了槐树高大挺拔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冠,而是选取了落蕊进行描写。落蕊的意象可同“落木”,给人萧瑟之感。

第三幅画面:文中的蝉不似夏天的蝉一样高声鸣叫,而是“衰弱的蝉声”,是“嘶叫”,悲凉之景跃然纸上。

第四幅画面:文中运用“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句俗语,在触觉角度对寒意进行了直接的描写。

第五幅画面:文中的秋果并不是丰收的意象,描写的秋枣是“淡绿微黄”的,说明枣子仍是青涩的,给人萧条之感。

接着,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这五幅画面是按照怎样的写景顺序描写的?是否凌乱突兀?结合我的引导和总结后,明确问题答案如下。

五幅画面并不遵循常见的写景顺序,但并不突兀。每幅画面都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下笔,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在分析了主体部分之后,我会继续指定学生读开头和结尾部分,并提问:文章标题叫做“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学生通过朗读并稍加思考,明确: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和北平的秋作对比。以南国秋天的“淡”来衬托北国秋味的“浓”,以南国秋天的“尝不透”来突显在北国“才感受得到底”。从中体现出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与不舍。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平的秋天是否没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为何作者笔下尽是萧瑟之景?讨论结束后,我会指定小组派代表来回答。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我将会引导学生明确: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北平的秋天也是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的,如游人如织的颐和园、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但是在此时,作者正经历白色恐怖威胁,政局动荡,内心自然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作者本人失意、沮丧,“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在拓展延伸环节提出古人往往有伤春悲秋的传统,请学生思考:你能举出哪些悲秋的诗句?这一环节我会让同桌间进行交流,而后派代表回答。

(五)小结作业

以师生共同朗读全文最后一句的形式作为整堂课的收束。

最后,我的作业设计为:课下阅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体会作者的抒情方式,感受其“静的文学”这一写作风格。

故都的秋教案(篇10)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成片段。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

2.领会作者把故都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而又细腻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选取故都的风物时为什么不选取像火一般的红叶、透明的秋水?作者所写的故都的风物有哪些特点?从这些故都的风物中折射出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一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

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

2.出示思考题:

(1)本文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

(2)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3.学生朗读课文,带着问题一边阅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四、讨论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结构(见板书设计 )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找出精彩的语句,思考文章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二、分析课文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所学内容。

问题:(1)本文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2)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3)能反映作者感情基调的是哪些词语?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附思考题3参考答案: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例如: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

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

三、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第三册上的《想北平》,比较两文的内容、情感、写法。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收藏]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收藏]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⑵ 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品读课文,体味诗意的秋景图。

⑵ 讨论比较,鉴赏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难点

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章情感。

2、请大家阅读课文

3、提问: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

课文分四个部分:

(1~2)思秋

(3~18)绘秋

(11)议秋

(12~13)恋秋

三、精读课文,赏析文本

1、赏析第一部分:

⑴ 学生齐读1、2两段。

⑵ 提问:文章的1、2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觉。?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⑶ 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2、赏析第二部分:

写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绘表达的?要是同学们写秋,会如何描绘呢?现在,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⑴ 作者为了表现故都的秋味,给我们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什么?

庭院清秋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

这五幅秋景图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特点的体现,大家能说出是什么特点吗?

强调:形散而神不散。

⑵ 提问: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⑶ 同学们把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与景的呢?

3、赏析第四部分:

⑴ 学生齐读12、13段

⑵ 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了作者自己。

⑶ 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四、讨论探究、理解主旨

1、提问: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2、提问: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五、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学罢此文,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反思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思秋

绘秋

议秋

恋秋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2

一、案例由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观念有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与学生许多时候会处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思维,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原理。

二、教学活动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但由于作家写作此文时正是乱离时代,作家本人又具有忧郁多情的特点,所以本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漠漠的感伤。文化底蕴十分淡薄的中学生读起来未免隔膜,难以体味文章的妙处。我在教学此文时,尽量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合作学习,自由讨论:

本文以写景见长,“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是文章的重要特点。因此,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第3……11自然段,具体感知景物“清静悲凉”的特点。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大学习组,大组内又以六人为一小组,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接着,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组,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标出呈现色彩的景物,划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第二组,开动脑筋联想想象,“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看看郁达夫带领我们游览了那些景点?给每幅图景题一个恰切的名字。

然后,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讨论,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进:

讨论时间持续了十多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中心发言人都能以“我们一致认为”或“我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等等作为陈词的开头,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组没有陈述详备,其余各小组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第三步,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学生的感知虽然丰富,但还肤浅,大多停留在写景表层,不能深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之妙。“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一组,准确地勾画出了呈现秋色传递秋声的词语,也感知到了秋雨中的风声,人声里的秋色,甚至还读懂了作家用冷色为主调,以声响衬寂静的手法,可是,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这故都的秋景是郁达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以情驭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一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题画面”,所题的名大多是“秋花图”“秋槐图”“秋果图”等客观景物的再现,未能体现“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我点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给自己住的怡红院题名时颇有深义,园里海棠芭蕉,红绿映衬,别人题‘崇光泛彩’‘蕉鹤’,他却题‘红香绿玉’‘香’与‘玉’历来都用来称指美丽的女子,这个名字就蕴涵着贾宝玉对天下女儿的怜惜与爱护。我们从你们的命名中看得出作家的情感或是品位吗?失去了人的活动,再美的景致也会黯然失色啊”。这时,一个学生马上把秋花图改成了“静对蓝朵”,并解释说:“这个画面以蓝色这种冷色为主,忧郁而悲凉,‘静对’是人的活动,表现对蓝朵的爱,又让人联想到人的孤独与感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为这个学生的认知与感悟骄傲,同时向大家承认这是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一个好题名。

第四步,教师参与,平等交流:

以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活动总是受老师的掌控,教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设置好的问题中来,步步引诱学生说出与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成功。以板书为例,要是学生与老师意见相左,老说不出老师想要的那个词,老师就会反复诱导,来回纠缠,弄得师生都筋疲力尽,往往收效甚微。

在这个课堂中,我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我说:“同学们从两种不同的途径,感知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景物特色,体味了本篇‘人景合一’‘主客观一体’的写作技巧。学了本文,也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让我也来发表发表意见,好吗?”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我接着说:“老师用了两副对联来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参考:

叶底花间冷冷秋色,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日影月影柳影冷清。

────────

原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第02期。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阅读有关资料,初步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

3、通过简单网页的制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知识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教学内容

1、在上节课利用网络自学的基础上,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

2、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情怀,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延伸练习:制作相关网页,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自己上网对《故都的秋》这一课进行了学习,大家查阅了不少相关的网页,并对一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内容作了电子笔记,下面咱们进入论坛,将自己上节课学习到的东西制作成帖子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好吗?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2、分析:

⑴ 看来上节课大家对有关文学常识方面的问题做了很好的笔记,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下面大家先进入论坛制作帖子,对前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① 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北国的秋》?

② 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而作者选取了几种清秋景象进行了描写?用四个字概括一下是哪几种?

③ 思考作者有没有用时间或空间的顺序组织本文?这正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分别找几个同学进行回答。)

教师归纳(看大屏幕):

清晨小院

落蕊清扫 冷清

秋蝉残鸣 寂静清、静、悲凉

桥头秋雨 孤独

胜日秋果

⑵ 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情感,也体会了它“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下面我们再看几个细节问题。

请大家进入论坛,开始4~6题的讨论回答。

④ 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⑤ 探讨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有何作用?

⑥ 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怀。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请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交流答案。)

⑶ 好了,刚才我们对整体内容和一些具体问题都进行了基本的把握,大家对这一课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感知,我还有最后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请回到论坛。

⑦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是在颂秋还是悲秋?

⑧ 你最喜欢作者写的哪一幅秋景?为什么?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或其他人的帖子进行交流。)

3、延伸练习:

咱们这两节课对《故都的秋》进行了学习,不少同学通过学习这一课对这一课的内容或作者或其他相关的内容产生了不少兴趣,有的同学甚至兴致大发,也创作了关于秋天的诗文,那么咱们就利用下面的时间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认为很有价值的内容或者自己创作的和秋天有关的作品等等制作成一个简单的网页,最后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制作网页。)

交流。(人数视时间而定。)

4、作业:

请大家回去之后将这节课的内容和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做一个小结,并将小结通过流言板或者E─mail发给我。另外对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到流言板或者论坛与我交流或者和其他同学交流。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进行欣赏性阅读,体味本文紧扣“清”“静”“悲凉”着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

教法

尝试研究性学习,实施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时数

1节。

布置课前搜索

找出有关描写秋景的诗句,多多益善。

名句参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 甫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 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倪 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 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授课过程

师:(导语)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5

1、提倡朗读:

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最好是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熟读成诵。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2、揣摩精警语句:

从有关资料和文章本身看,本文的写作是一气呵成的。作者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值得认真品味。例如开篇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除作为文眼的意义外,还可以进一步品味其中的深厚意味。不妨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稍作改动,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厚的抒情色调。一些字词也很见功力,如“想饱尝一尝这‘秋’”“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3、消除时代隔阂:

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困难主要是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也许在学生看来,“清”“静”是“正面”的感受,与之相应的该是“悠闲”“欣喜”之类“正面”情绪、情感,所以“悲凉”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可以提示学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6

1、关于本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情感。(教师亦可范读)

例1课文第一段从“可是啊”开始,朗读时语音可加重,略有拖长,“清”“静”二字可读得清脆、响亮,而“悲凉”一词语音要降低,可用浑厚的声色读出,两手中间可稍作停顿。利用此种诵读的语音处理以示文眼所在,恰当表露作者的情感。

例2课文第3~11自然段是对故都秋景的描绘,读时可稍微加快速度,语音语调可轻巧、柔和,切实让人体会到是在随着作者的情怀去欣赏北平清秋的令人感到惬意的景物。

例3课文最后一段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郁达夫要将故都的秋苦苦留住的眷眷之情,语音可浓重、淳厚,略带凄婉,以便与作者宁可折去寿命也要换得故都的秋的挚情相吻合。

总之,通过反复诵读,把郁达夫在文中表露的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向往、喜爱、赞美之情及自身的孤寂、悲伤的情怀体现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感的诵读中,是完全有助于阅读功效的。

2、关于如何理解感悟本文的建议:

《故都的秋》因其独特而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独特是属于郁达夫的。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想理解感悟《故都的秋》,必须要了解郁达夫,而且这了解必须是感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郁达夫的作品、郁达夫友人的文章来帮助学生认识郁达夫,忌枯燥介绍。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散文的能力,学会鉴赏散文;

2、品味本文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的一些表达技巧。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美读法;

2、讨论法;

3、赏析法;

4、情景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步骤与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新课,释题,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情景导入:

图片(特点:清,静,悲凉)

碧天,小院,残垣,秋草

秋蝉残鸣

秋雨图

枣树

释题

故都北平的秋景(故都的清秋美景)

2、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8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广泛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的重点

1、知识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景交融、以情奴景、以景显情的艺术风格。

2、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策略设计

1、方法策略:

2、作者对秋的态度:颂秋还是悲秋?

参考: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是清、静、悲凉的,但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赞美故都的秋,歌颂故都的秋的。否则,他怎么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杭州经青岛来到北平?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是有些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用自己的情去感受故都的秋,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

3、课后作业:请同学以“春”或“雨”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文字或以“春”或“秋”为对象作一幅画。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9

宁桂芝:《真挚与爱凝成的篇章──〈故都的秋〉教学随笔》 《绥化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肖家芸、胡寅初、曾 鸣:《〈故都的秋〉一课多案》 《学语文》,1994年11期

张 超:《清静悲凉好个秋 慧心品得秋味足──〈故都的秋〉备课一得》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12期

卢福东:《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01期

肖家芸:《〈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03期

肖家芸:《先进 科学 灵巧 实用──从〈故都的秋〉的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03期

吴天柱:《〈故都的秋〉的韵味美》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07期

邓淑珍:《〈故都的秋〉教学方案》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17期

徐玉秀:《从〈故都的秋〉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的运用》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02期

田美英:《抓住“文眼”教〈故都的秋〉》 《湖南教育》,20xx年05期

张 奕、张德文:《〈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09期

刘 青、姚家祥:《〈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 《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20期

林雪华:《让“问题”从学生中来──〈故都的秋〉教学片段》 《教师之友》,2002年第07期

魏华中:《〈故都的秋〉微型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Z2期

彭尚炯:《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故都的秋〉教学随记》 《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07期

张 悦:《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我教〈故都的秋〉》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30期

刘胜兰:《〈故都的秋〉探究性教学初探》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Z2期

徐有三:《〈故都的秋〉教学尝试》 《新课程研究·两岸三地新课程论坛专刊》,2005年7月号

吴礼明:《枝节蔓芜 非关文本──以肖家芸老师“〈故都的秋〉设计”为例谈传统课堂的问题所在》 《建筑生命的课堂·新教育新理念》,长春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黄 琼:《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第02期

聂 民:《〈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6年3期

王闽红:《〈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王 珏、王 穹:《〈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7年第1期

李 征:《〈故都的秋〉教学思路反思与再设计》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7年第03期

张俊峰:《〈故都的秋〉备教策略》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07期

陈其志:《〈故都的秋〉导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郝成文、苏晓莹:《〈故都的秋〉教学新探》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第11期

王道清:《〈故都的秋〉教学三法》 《语文学刊》,2007年24期

郝成文、苏晓莹:《〈故都的秋〉教法新探》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31期

李玉霞:《品读语言之美 领悟写作之功》 《教育时报》,2008年9月24日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目的

1、学习并领悟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理清其“形”,领悟其“神”,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辨证关系。

3、掌握本文的文眼。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景状物,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析故都的秋味。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培养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

2、加强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一篇优秀的散文,往往是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我们学习时主要是品析文章的意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析著名爱国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品位故都的“秋味”(出示课题)

二、引导学生品“故都的秋”味

1、师生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本段写了什么?

明确:故都之秋:清、静、悲凉。

2、为什么要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北平?

明确:想饱尝秋味。

3、作者通过哪些景物饱尝到了故都的秋味?

明确:

通过朗读相关段落,仔细体会词语、句子、景物、画面所表现的“秋味”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庭院秋景: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飞声、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突出表现清、静、悲凉。)

秋槐落蕊:脚踏上去、声音没有、气味没有、极细极柔软的触觉、一条条的扫帚丝纹、细腻清闲而又落寞、梧桐一叶天下知秋。(突出表现清、静、悲凉。)梧桐一叶天下知秋: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诗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就是印证。人生易老,青春不再的深沉。

秋蝉残声:以闹衬静,突出静,突出悲凉。一个“养”字道尽了其中的闲适、亲切却有隐隐有着说不出的凄寂。

秋雨话凉:奇、有味、象样,闲人咬着烟管,斜桥影里,桥头树底一立,缓慢悠闲的声调。(闲人、闲散的模样、悠闲的话语,韵味十足,表现“清”和“悲凉”。诗人说“秋雨秋风愁煞人”、“天凉好个秋”就是印证。)

秋果奇景:淡绿微黄的颜色,清秋的佳日,黄金般的日子。奇景,对故都的热爱又暗含着一种悲凉。俗话说“秋枣话凉”,就是此意。

明确:秋味清、静、悲凉。

4、老师简析议秋一段:

明确:由秋景生情,人之常态,没有国别,没有人种的区别,引起共鸣,自然抒发眷顾故都之情,流露忧思、落寞之感,(引起深沉、幽怨、严厉、萧索的感触,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5、我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故都的秋味,但既然是写故都的秋,为何写了两段南国之秋?

明确:反衬、对比。

三、总结全文

作者的这一独特感受,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简介作者的经历:白色恐怖,忧郁落寞的生活,日寇的侵略,千年文化故都的命运,百姓的疾苦,使得作者十分关注和眷念)“故都”的“故”字饱含眷念之情,厚重的历史沧桑之感。

形:故都秋景。

神:忧思、落寞之感,热爱、眷顾故都之情。

结合点:清、静、悲凉。

《秋颂》教案


教师范文大全小编整理的“《秋颂》教案”,或许能为您提供创意灵感,相信本文对您会有所帮助。开学前,老师需要精心准备每节课的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注重细节,精心设计教案课件。学生的反应情况可以反映教学效果的好坏。

《秋颂》教案(篇1)

秋颂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人们感慨自然之美的时候。从大自然中萃取而来的一刻伟大的描写,充溢在每个人的胸膛里,荡漾在每个人的心湖上。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时刻为着我们的幸福而祈祷、感恩,同时也要找感动自己的美好事物,让我们的心灵抚慰,那么,如何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找到属于我们的感动呢?

秋天的夜晚总是那么美丽,皎洁的月光四处散发出温馨的气息,像天上的珍珠,像宝石的星星,它们耀眼的流光如河,从天际流过,将四周照得一片魔法般的美好。我喜欢在夜晚里散步,听着秋风轻声呼唤,看着落叶在空中蹦跳着跳舞,看着繁星在宇宙中闪耀着光芒,感觉自己仿佛是舞动的夜风,飘向虚无缥缈的远方。

还记得那一年的秋天,我和两位好友去旅行,走在一片红叶组成的林间小道中,仿佛身处于一幅艺术品般的自然美景中,心旷神怡。树枝上寄生着琳琅满目、颜色璀璨的枫叶,每一片叶子都独具魅力,飘摇在秋风中,似乎在嬉闹、在跳跃。天上的太阳投下斑斓的色彩,映照在每一片枫叶上,犹如天然的艺术品般,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给予人们灵魂深处萦绕不去的思考。

有一年,我和朋友们去了一趟采橘园。一串串的小橘子挂在枝头,它们的颜色熠熠生辉,让我们口水直流。当我们拿起一颗、咬下去时,甜蜜的味道让我们感到幸福。采摘橘子的过程中,我们在那里嬉戏玩闹,一下子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当太阳开始向西方移动时,我们开始回家,路上沿途欢声笑语不绝,我们都发现了自己的心底深处流淌着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此刻,我想起这些美好的事情,心里暖暖的,仿佛被柔和的秋阳包裹住。秋天,不仅是大自然转换四季的时刻,也是我们重新发现内心感觉、体会美好人生经历的时候。它提醒着我们,在这纷繁的世界中,回归最纯净的美好,感悟生命的本质,体验人生的真谛。让我们在美好的季节里,乘着风的翼跃向更辽阔的天空,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

《秋颂》教案(篇2)

【主题一】秋天的美丽

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蕴含着许多美丽的季节。清爽的秋风吹拂,在枫叶逐渐变红、菊花逐渐开放的季节里,自然的景色也变得格外美丽。秋天的景色千姿百态,总是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美感。

我们可以去山区赏红叶,也可以在公园里赏菊花。对于登高远望自然风光的人来说,秋天绝对是那个最能让人领略美好风景的时节。不仅如此,秋天的景色还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许多益处。比如,秋天的阳光柔和、清新,呼吸清新空气也会让我们感到精神爽快。此外,秋季还是野外运动的最佳时间。适宜的宜人气候以及缤纷的秋景都会给人更多的健康体验。

总之,秋天不仅是丰收的季节,还是一个多彩多姿、美丽而又健康的季节。人们在享受秋景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健康、生态价值。希望大家在秋季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感受大自然为人类带来的指引与良好感受。

【主题二】秋风的味道

秋风,带着天高云淡的感觉,清新、舒适,总是让人感觉心情愉悦。我们可以闻到地面的气息,从潮湿的土地中散发出的清香,以及摘下来的菊花的清香;我们也能感受到,随着秋风的到来,更多的季节性食材也开始兴盛。

秋天,蔬菜类、水果类食材齐聚,比如:南瓜、菠菜、苹果等,这些当然不仅仅美食上的收获,它们还是对我们身体健康一份关怀。南瓜是C群、锌、维生素B1、B2等丰富的蔬菜,可保护我们的眼睛和皮肤;而苹果富含硒、钼等多种营养素,是保健、滋补、美容的佳品!

秋季的美食特别多,除了蔬菜和水果,还有很多传统小吃,如野菜、芋艿、蒸饺、口味独特的糕点等等,这使得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对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的了解也更加深入。而这些美食,也是人们为了庆祝逐渐逝去的夏天、寻找更好的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和季节,创作出来的小宴席或大过年。

秋风的味道总是让人感到无比喜悦。在美食的同时,更要珍惜秋风的益处,以保证身体健康,同时也让整个季节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主题三】秋天的思绪

秋天,总是让人感到稍纵即逝的忧伤,是一份来自于心底的思绪,无处安放。清风,凉飕飕的空气,渐渐地掠过了心灵,唤醒了那些深藏着的思念。

秋风声入耳,月影铺满天,总会不经意地勾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来。那些曾经的友情、爱情、青涩的学生时光,渐渐的变成了记忆中的一道风景。每当望着窗外的景色,明媚的阳光下,旧时的影像又在记忆深处浮现。是曾经的欢乐、是曾经的痛苦,还是曾经未曾完成的心愿,留存在了梦之间,渐行渐远。

这个季节总是会引起一种无法言说的感慨,伴随着秋风,心中涌起涟漪,随着每一阵秋风飘荡,都显得那么的静谧清透。回忆虽然不能挽回,但是我们能够感悟到生命中的珍贵,并且贡献出自己对生命的尊重,让自己更加坚强,更加懂得拥抱未来,以更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生活的美好。

《秋颂》教案(篇3)

秋颂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之一。枫叶红如火,菊花争艳。大自然仿佛用最美的色彩烙印了秋天,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丰富多彩。

秋天,我们走在铺满黄叶的小路上,听着落叶在脚下嘎吱嘎吱作响,感受着秋风轻拂脸颊,看着天空中的飞鸟,那种治愈的气息令人陶醉。我们可以在田野里,感受到秋天的美好,黄色的麦田,红色的砖头房子,以及和谐的耕耘声,仿佛让人们都“沉醉在这绿色的世界里”。

秋天还是丰收的季节。在江南水乡,稻田里金灿灿的稻穗一串接一串,收割工人有说有笑。在田野里,农民爷爷摇着刀,将背上积淀了几十年的经验切入花生地,从土里拔出绿油油的花生,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差点忘了光辉的秋天。

秋天,也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刚才还灿烂的树叶,落在地上变成泥巴,似乎也在透露着“终有一死”的无情。然而,无论百花凋谢,日落山河,秋之本真,始终不变。秋天的落叶,象征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是它们一路飘荡着,既光彩美丽,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除了落叶和收获,秋天还给我们带来了爱、友情和感悟。朋友之间,相聚依旧,关系拉近了,彼此心意更为明了。秋天,总会让人回想那些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温暖了曾经的岁月。这种回忆,如同一盏灯,点亮了内心的光辉。

秋天还有清新的空气。这是当然,假如你走到郊外的山丘,那种干净纯粹的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魄,仿佛不仅是灵魂被洗涤过了,更是所有的灵感和创意也被启动了。

秋天,是季节轮回的其中一个点。它代表着一种生命的结束和新的开始。秋天,虽然悄悄地走进人们的记忆里,打上了一笔典雅的标签,却是那样不经意,生动地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秋天,犹如一位文艺的女子,在静谧的空气里,低吟浅唱着她自己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聆听,享受这个季节带来的美好,因为它犹如一副画,即使再追逐,也无法再去拥有。

《秋颂》教案(篇4)

秋天,是一年之中最为深邃的季节,它有无尽的韵味,有丰富的色彩,有柔和的阳光,有沁人心脾的风景。秋季是寓意着收获丰硕、尘埃落定的季节,是属于家庭、属于祖国、属于人民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从每一个细节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那么,让我来为大家呈现一份属于我的秋颂。

一、秋天的气息

初秋的清晨,阳光刚刚出来,凉爽的空气迎面而来,仿佛让人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间节点。秋天的气息十分独特,有一种沉淀了许久的深沉感,也有一种清新而又淡雅的气质,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这是一种迟缓的时光,是一种如梦如幻的感受,让我们在这秋天的阳光下思考美好的生活。

二、秋色的韵味

秋天,浓郁的色彩是一件不可回避的事情。这一季节,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鲜明的色彩,并且越来越多的色调被加入到这个季节。橙色、红色、黄色、金色、棕色……这些色彩无处不在,时至如今我并不觉得会厌恶。跨过枯黄的树叶,也不会让我觉得心累。秋色总是给人一种崭新和清爽的感受,给人一种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三、收获的季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论是农民还是其他行业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更多的回报。这种收获并非仅仅是物质上的,也是心境上的收获。注重这个时光,追求品质的精神,尝试新的事物,尝试新的生活,从而在所有的收获中多一些快乐和满足。

四、爱的意义

秋天,是人们相互关爱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不仅仅是在秋千上愉快地摇摆,也是在这个季节里享受着亲友之间的温暖。因为在这个季节,可能自己家庭中某一个人站在了自己的角度,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关注这些人和事。看着家人或者朋友的微笑,我们呼吸到空气中的温度和清新,人生感受到了变化,这些温暖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更多的意义。

在秋季中,一切都显得那么优美和完美。生活充满胜利的味道。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坚信生命的美好,固守自身的快乐和归属感。所以,静下心来欣赏这个季节的美,享受每一个真实和美好的瞬间,也许,秋天就是为我们准备的一份美好。

《秋颂》教案(篇5)

秋颂

秋天来临,世界开始变得沉默起来。阳光减弱,大自然的色彩变得黯淡,植物的叶子开始落下,大地开始变得沉睡。尽管万物开始感到疲倦,但秋季依旧是个美妙的季节。

在秋天的天空下,太阳的光芒被过滤,这让晚间天空变得美丽但冷漠。无数艳丽的色彩在树林后方涌现,犹如神话般精彩纷呈。这时,我便会沉醉于那缤纷的秋色之中,同时感到自己的内心已经变得舒畅。

秋天的风渐渐变得清凉,但它始终是抚慰着我的温柔之风。它带来了新的一天,华丽的草叶沙沙作响,阳光和洁净的蓝天,每一天都伴着秋天的声音而生活。

秋天的气息让生命在这个季节里变得更加独特、比较安定。网络和电视已经不再刺眼,而是在秋天中变得温柔了,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生活。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季节赏一份感性,那些不可思议的东西现在也将变得可视。

秋天的精彩不仅在于它的色彩、气息、温度等方面,更在于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秋天的季节代表着收成,代表着我们得到的回报,寄语着我们在这装满愉快和收获的季节里,不仅接受成功,更要从失败中得到很多。盼望在这季节里人类或多或少的重视每一个收获与失败, 它们的存在才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在秋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转变。植物的生命已经到了改变的关键点,但它们依旧传达那份惊人的力量,直到冬天已经来临,它们仍然驻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在这一站成为我们印象中最灿烂的一张图片。

秋天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季节,它像一个有着无数答案的问题,只有等我们慢慢领悟,才能得出明确答案。而我们,只需要感受它的存在,而不需要去解析它的奥秘,这已足矣。

《秋颂》教案(篇6)

秋颂

秋天是一个饱含丰收和感恩的季节,是人们向着大自然表达敬畏之心的时刻。在这样一片风景优美、气温宜人的季节里,秋颂应运而生。秋颂是一种表达对秋天的感慨和颂扬的诗歌,也是一种展示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的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秋颂这一主题,探究秋天的魅力以及秋颂的内涵和艺术表达形式。

一、秋天的魅力

“秋天的花,比春天来的更加香甜”,这是知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说法。秋天有着许多人们无法拒绝的魅力。首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里的田野,一切都被收割了,人们收获了自己的辛劳和努力,成果耀眼,美好无尽。其次,秋天还是一个赏金的季节,天空万里无云,阳光带着些许的温暖,远山近岭如同涂上了一层金色的色彩。最后,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这个季节里,人们千里迢迢回到自己的故乡,与亲爱的家人团聚,触摸那种人间最真实的感动。

二、秋颂的内涵

秋颂是一种表达对秋天的感言和颂扬的诗歌,所表现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念自然、赞颂人生、表达情感。

感念自然:秋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感念自然。即表达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敬仰之情。秋天的自然景观,不仅仅是万物凋零,更包含了万物复苏的信念。

赞颂人生:秋颂中也包含了对人生的赞颂,表达欣赏人生的态度。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秋天是经历过春夏秋冬的一段时光,展现了一个人的历史,这也使得秋颂成为了对一生中累积下的经验和感悟的体现。

表达情感:秋颂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它表达的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赞颂,更是渴望、思念,是对感情的表达。

三、秋颂的艺术表达形式

秋颂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韵文、散文、歌曲、童谣、画作等。其中,韵文和散文是最常见的形式,由于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千百年的诗词文化,所以韵文又被称为中国最代表性的一种秋颂形式。而散文则往往突显一些人们对自然、对人生的感观。除此之外,秋天也是人们的音乐季节,秋天的音乐和歌曲,流露出人们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和热爱。

总之,秋颂这一主题是表达人们对秋天的热爱和敬仰之情的艺术方式和传承形式,它所传递的是一种特殊的感情、思想和文化内涵。正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所说:“今天回顾阳台上,绿叶先荣菊后凋。世间变化无常速,一点愁肠归寂寥。”秋天无论是在哪方面,都有令人心驰神往的魅力。因此,在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慨和颂扬,以此来纪念这个令人难忘的季节。

《秋颂》教案(篇7)

主题:秋日景色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之一,这个季节里,天空湛蓝,气温宜人,树叶渐变成金黄色红色,凉爽的微风带着落叶在空中翻滚,让人们更加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以下是我对秋季景色的一些描写。

一、秋日的天空

秋季的天空是湛蓝色的,没有那么灰暗。在美丽的天空下,宽广的晴空和洁白的云朵,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印象。在这样美丽的天空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奇和美好。

二、秋天的树叶

随着天色渐渐转凉,树叶的颜色也逐渐变化。从原来的绿色,变成了金黄色和红色。这时的树叶显得非常美丽,就像是披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一样。特别是在秋日的阳光下,树叶的颜色更加明亮,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

三、秋天的气温

秋天的气温非常宜人,不再像夏天那么炎热,也不会像冬天那么寒冷。温度在夜晚也不会下降得太低,因此人们可以舒适地穿上外套步行或者骑行。而且在这样的温度下进行户外活动也更加愉快。

四、秋天的风

秋日的风吹过来,带着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有时候风要比人们预想中的冷,但是就在这一瞬间,风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份爽朗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特别是秋天的风可以吹掉很多昆虫和毛发,这让人感觉更加清爽。

总的来说,秋天是一个万物变色的季节,同时也是最美丽的季节之一。在我看来,秋天的景色是最美丽的、最精彩的,因为它给我们的视觉和感官带来了很多甜美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却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少。

《秋颂》教案(篇8)

秋天,是万物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喜悦的季节。这个季节里,变化万千,有红枫叶的美丽,有金黄色麦浪的宁静,有硕果累累的果园,更有丰收的喜悦和幸福。因此,我想以“秋颂”作为主题,写一篇关于秋天的范文,展现这个季节的美丽和喜悦。

首先,秋天的美丽是无可比拟的。秋风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颜色,让大地变得更加缤纷多彩。它是红叶落在了地上的颜色,是丰收的金黄色,是花儿脆厚的果实,还有田野上黄色麦浪的辽阔。而且,秋天的气息也独具特色,它带有一股清新的凉爽,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和宁静。总之,秋天的美丽是被许多人所欣赏的。

其次,丰收的喜悦是秋天的另一个主题。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论是田野中的作物,还是果树上的果实都会开花结果。这就是说,万物都在这个季节里变得富有。农民们忙着收割,家家户户都要庆祝这个大喜事。收获的果实还会供大家享用,这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收获的喜悦从人们的脸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最后,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人们会思念很多事情,比如我的故乡,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等等。人们会用松软的心把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仿佛希望能在这个季节里得到一些宽慰。虽然秋天短暂,但是人们的思念是永恒的。

总之,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也是一个喜庆的季节。它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感受,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欣慰。在这个秋天里,让我们共同颂扬它的美丽和喜悦,享受收获的喜悦,一起思念往日的美好时光。

《秋颂》教案(篇9)

秋颂课件

秋天,叶子开始变色,逐渐变黄,变成深红、银白色甚至褐色。整个世界似乎都沉浸在这瑰丽的颜色中,人们似乎也可以感到秋天的气息。

秋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季,它不仅有着多彩的景色,也有着独特的气息。秋天,没有夏天那样炎热,没有冬天那样冰冷。它给人们留下的情感更为深刻。秋天来临时,天空格外晴朗,阳光格外明媚。那刺眼的光芒普照大地,让我们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冲动,想要走出家门,去感受秋天的美妙。

秋天,蔬菜丰收的季节。菜园里的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和各种果实,都像一颗颗金色的珍珠,散落在大地上。当人们走进菜园里时,只见到一片欣欣向荣,一片丰收的景象,这其中所蕴含的美好,让我们心安神静、情不自禁地感动。

秋天,更是一年中最适宜散步的季节。走在树林里,看着这片万紫千红的景象,沉浸在这样一种自然的美丽中,你的心灵就会变得格外宁静。有时,你会偶遇一只可爱的松鼠,一只鹿,一只或爬或走的小动物,在林间穿梭,科科地笑。这些景象,仿佛就是我们内心的真实表现。

秋天,也是一个人自我反省的好季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让人感到忧伤的气息,这样的气息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思,想起自己的问题,然后再一件件去反思它们,找出解决的办法。这些都是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吸收与启迪,是“养精蓄锐”的好时机。

秋天,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有一种深深的思索。但秋天并不落寞,而是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希望。在这个季节里,人们放下了暑热和繁忙,开始享受生活,享受深秋带来的温馨与芳香。

秋天,真的是一个特别的季节,一个充满神奇与生命力的季节。愿所有的人在这个季节里找到自己的宁静,找到自己的希望,并把它们留存在心底,欣享深秋带给我们的美妙。

《秋颂》教案(篇10)

教学目的:

1、掌握诗的内容。

2、体会诗歌中由丰富的意象产生的画面美及词汇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1、从诵读中体会诗的画面美及全诗的意境。

2、感受具有表现力的词汇及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根据诗句中丰富的意象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教学方法:讲读法 讨论法 实践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这个学期大家刚来学校的时候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大家喜欢秋天么?为什么?大家的感受如此丰富,诗人也一样,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这一首《秋颂》表达出的对秋的赞美。

二. 鉴赏全诗

1.有感情地范读第一段,标注拼音。注意蕴含的情感,在读的过程中尽力想像相应的画面。读完后,讲述脑中出现的画面。

导入本诗的写作背景。

展示图片,与想像的画面比较,体会诗人描绘的秋景。

2.有感情地齐读第二节,回答问题:秋在这一节中是什么形象?什么形象伴着谷仓?什么形象看着徐徐滴下的酒浆?农夫: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展示秋景。诗人在这一节里采用了犹如电影中跳格的手法,场景变幻很快,极有动感。

欣赏几张图片,形象体会意境。

3.听一段野中的秋声,说一下听完之后的心情。欣赏诗人是如何通过诗句来表达的这种感受的。在这一节里,他不仅动用了我们的视觉器官,还唤起了我们的听觉器官,读过这首诗后,仍感到余音娓娓,绵缠不绝,给人以曲已终而意未尽之感。欣赏几幅画面,感受词句表达出的意境。

三.活动:分组做画。以诗中一两个意像为内容画一幅画,不一定要具体,不一定相似度高,只要有意境即可。选完成度高的一两幅,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四.作业:根据自己的感受,尝试写一首以秋为主题的诗。

《秋颂》教案(篇11)

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中国诗歌文学中最为豪放洒脱的时节。在中国的诗歌文化中,秋天一直被称作“诗人的季节”,在无数的诗作中,都留下了诗人们沉浸在秋色之中的情感。以下是一些有关秋颂的主题范文,以传达这个季节的美妙之处。

【秋风起,枫叶落,人生苦短,何不趁此时】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感觉变幻万千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天高气爽,秋阳温暖,枫叶金黄,翠绿的草地上铺满了各种形状的落叶。这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了生命的短暂,激励我们珍惜时间,充分利用这个季节,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

秋风起,枫叶落,这歌颂了秋天的优美景象,也让人们意识到了岁月流逝之快。人们应当趁此时,珍惜时光,做好自己的每一天。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这种思想都适用,因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利用时间,让自己过得更加丰富,才是正确的选择。

【秋声赋,杏花染,思乡之思,唯有寄唁】

秋声赋,这是一种用声音来赞美秋季的特殊形式。在秋天,各种声音都变得更加悠扬、动听,尤其是秋雨和秋风,它们带着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让他用笔墨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

在这件事中,秋声赋和杏花染有着共同点,都是诗人通过语言和文学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也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怀念,通过诗歌来传达对故土的热爱,将各种情感化成艺术的形式,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内涵。

【秋之晨,雾翳重,枫红如血,草木葱葱】

秋之晨,这个时刻让人们感受到了清新、恬静的气息。雾翳重,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月下,枫红如血,在这个季节里,惟有这样凄美的词语才足以表达它的美感和辽阔精神。草木葱葱,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气息,这些都是秋季的独特魅力。

秋季的自然景观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从雾翳重到枫叶飘落,一切都充满了变幻莫测的美丽。天气的渐凉、秋雨的细拍,让人感到一种诗情画意。因此,对于爱好诗歌和文学的人来说,秋天无疑是一个充满灵感的季节,风景、故事、人物都可以调动他们的创意。这些都构成了秋之美的特殊含义。

【秋殇,思念,方寸之间,凄香扑鼻】

秋殇,是一个充满感性的词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濒临死亡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深感思念。方寸之间,人们可以有太多的思索,有太多的想象。这样的想象让人变得更加迷醉,让人更加感动。

无论是对死亡的畏惧还是对亲人的缅怀感念,细凝秋的词句都足以表达深情。凄香扑鼻,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比文字还要影响深远。这样的意境是一个词汇所不能表达的,它让人们感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也让人们更加关注爱与情感,用文字记录下回忆的时刻。

【秋人语,风吹衣角,一笑倾城】

秋人语,是每个人心中深处的声音,它表达了人的慷慨直爽、豪放不羁的情感。风吹衣角,如同逝去岁月的镜头,让人们感到一丝丝的幸福。一笑倾城,美好的语言、灿烂的笑容,足以打动人们的心灵。这些都是秋人语的表现,真正的魅力在于表达人的生命力的鲜活与美好,平凡的人生因此而流淌着光芒。

通过以上的主题范文,我们可以看到,秋颂不仅是对一个季节的述说,更是对生命、人类情感和自然之美的传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中国诗歌文学中最为豪放洒脱的时节。它充满了生机、无奈、悲悯、陶醉,记录了人们生命中的若干耀眼时刻。因此,我们要珍惜秋天这个季节,在生命的短暂中,也要追寻生命的美好,把生命过得丰富精彩。

秋姑娘的信说课稿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七课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全文共分7个自然段,写了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出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以秋姑娘的信为线索,让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们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学写两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好”“村”,认识笔画“撇点”。2、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秋姑娘的信写给了哪些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4、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导入新课时,先出示一封以枫叶图为背景的秋姑娘写给老师的信,让学生认读“信”,然后出现秋姑娘的画面,让学生跟秋姑娘打招呼。这样的导入,着力营造了时空氛围,让学生感受秋的美丽,秋的情趣,同时活化了人物形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扎进童话的世界,激发了学生体验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首先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词后,让学生再次自读;检查学生朗读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在拓展说话中强化积累。如:开始时对秋姑娘打招呼;检查四封信的朗读情况时,让学生练习“我想读秋姑娘写给谁的信”的句式;最后出示的填空:“秋姑娘给、、和写了信。”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说话训练。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希望他们在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最后我留了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教学“好”和“村”这两个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想出识字的方法,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形成他们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件系列] 四年级语文上册《秋晚的江上》教案篇二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作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系列] 四年级语文上册《秋晚的江上》教案篇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归 巢(cháo) ?芦 苇(wěi) ?剪秋 罗(luó) ?眠(mián) ?霸(bà) 占(zhàn)?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读出正确的节奏。

提示:《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语速较慢,体会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花牛歌》用欢快的语调读,语速稍快,读出花牛的调皮、悠闲。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预设:倦鸟驮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诗歌的意蕴是丰富的,不能仅通过表面文字去理解。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想象,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明确:傍晚时分,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飞鸟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鸟倦了吗?不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折射。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妆”的本义——“化妆,妆扮”,然后找出“妆”的本体和客体,进而体会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3.指导词语归类。◆ABB式:滴溜溜白茫茫香喷喷金灿灿亮晶晶

水汪汪黑压压沉甸甸红彤彤火辣辣

4.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说说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秋晚的江上》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巧妙、生动地展现了草地里花牛行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改写《秋晚的江上》。

改为五言律诗:倦鸟驮斜阳,归途天苍苍。哪堪迎风苦,抖翅晖满江。蒹葭千层浪,向晚秋意凉。适才寒霜色,忽而倚红妆。

改为现代文:傍晚时分,在外玩耍了一天的鸟儿要回家了。它们疲倦地飞着,斜阳就好像被它们驮在背上。鸟儿们翻动双翅,好像把斜阳抖落在江面上。江岸边白色的芦苇,在一瞬间也被斜阳染成了红色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倦鸟归巢,斜阳映江,美不美?花牛酣眠,草丛漫步,美不美?这些都是美的,都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妙的画页。它们究竟美在哪儿呢?下节课上我们再通过深入探究继续赏析。

小结:本文是一篇自读课,讲解时不会像精读课文那样面面俱到,但对字词的理解、对课文的解读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这节课上,我们简单了解了关于作者的知识,学习了会认的字,把握了它们的写法。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整体上了把握了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示例:在学习生字新词时能联系已学的字词,学习能力强;理解圈画词语时能结合具体诗句,十分细心;在朗读诗歌时能较好地把握诗歌的停顿、节奏,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这几位同学一样,上课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收获良多,共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2)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背诵两首诗歌。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秋姑娘的信教学及反思精选


片段展示:

师:谁愿意演大雁?(请了一个)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大雁都是一队一队的(就请了七个)

师:大雁们,动身飞吧!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啊?大雁要注意听好了,要回答大家的问题哦!(大雁绕着教室一圈一圈地飞起来,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对话多元化)

生1:大雁,你们要到哪里去?

大雁:我们要到南方去。

生2:大雁,你们为什么要到南方去?

大雁:冬天,这里的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到暖和的南方去。

生3:大雁,你们要飞多长时间啊?

大雁: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吧。

生4:大雁,你们会看见什么?

大雁:白云、飞机、村庄、田野、小河

生5:大雁,你们遇到什么事?

大雁:暴风雨、飞机、猎人、饥饿

师:大雁,秋姑娘在信里对你怎么说?

教后反思:

在执教《秋姑娘的信》时,本人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基础,以演促读,以演质疑,以演导思,以演品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亲身体验,感受阅读乐趣

新课标关于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只有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才能谈创新提高,这就是在阅读目标方面强调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本人以挂图激趣,看图贴词,图文结合,在读通读顺的情况下,以演导读,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亲身体验,走进文本;在演中质疑,读中导思,感悟文本;在演后自读,拓展延伸,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走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二、读通读顺,启发思考,引导提问理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阅读训练,他们直呼的技能还不熟练,识的字又很少,所以学习阅读困难极大,如何扶好非常关键。因此,在课堂伊始,事先扫除障碍,把比较生疏的字、词、句、难度大的长句等揭示出来,逐一指导练读,等这些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读熟了、读顺了,学生再练读全文,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读通读顺。在阅读训练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抽象思维差、好奇爱动等特点,以演为线索,在演中导读,在演中质疑,边演边读,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理解,在演、问、说中,紧紧抓住读书训练这条主线不放,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

三、动身动脑,诵读悟情,提高阅读能力

40分钟的时间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挺长的,如何让好动的孩子们上好阅读课?因此在后半节课时,我就是让学生站起来,动起来,说起来,读起来,在动作的配合下有节奏地读,学习有韵味地读,有感情地读,在琅琅的书声中,反复朗读成诵,在读中了解阅读乐趣,理解课文内容,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8148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