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时间:2023-03-07

[参考]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系列。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教案”,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阅读有关资料,初步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

3、通过简单网页的制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知识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教学内容

1、在上节课利用网络自学的基础上,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实习报告网 m.SXw9.COm]

2、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情怀,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延伸练习:制作相关网页,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自己上网对《故都的秋》这一课进行了学习,大家查阅了不少相关的网页,并对一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内容作了电子笔记,下面咱们进入论坛,将自己上节课学习到的东西制作成帖子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好吗?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2、分析:

⑴ 看来上节课大家对有关文学常识方面的问题做了很好的笔记,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下面大家先进入论坛制作帖子,对前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① 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北国的秋》?

② 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而作者选取了几种清秋景象进行了描写?用四个字概括一下是哪几种?

③ 思考作者有没有用时间或空间的顺序组织本文?这正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分别找几个同学进行回答。)

教师归纳(看大屏幕):

落蕊清扫 冷清

秋蝉残鸣 寂静清、静、悲凉

桥头秋雨 孤独

胜日秋果

⑵ 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情感,也体会了它“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下面我们再看几个细节问题。

请大家进入论坛,开始4~6题的讨论回答。

④ 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⑤ 探讨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有何作用?

⑥ 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怀。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请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交流答案。)

⑶ 好了,刚才我们对整体内容和一些具体问题都进行了基本的把握,大家对这一课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感知,我还有最后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请回到论坛。

⑦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是在颂秋还是悲秋?

⑧ 你最喜欢作者写的哪一幅秋景?为什么?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或其他人的帖子进行交流。)

3、延伸练习:

咱们这两节课对《故都的秋》进行了学习,不少同学通过学习这一课对这一课的内容或作者或其他相关的内容产生了不少兴趣,有的同学甚至兴致大发,也创作了关于秋天的诗文,那么咱们就利用下面的时间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认为很有价值的内容或者自己创作的和秋天有关的作品等等制作成一个简单的网页,最后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制作网页。)

交流。(人数视时间而定。)

4、作业:

请大家回去之后将这节课的内容和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做一个小结,并将小结通过流言板或者E─mail发给我。另外对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到流言板或者论坛与我交流或者和其他同学交流。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⑵ 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品读课文,体味诗意的秋景图。

⑵ 讨论比较,鉴赏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难点

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章情感。

2、请大家阅读课文

3、提问: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

课文分四个部分:

(1~2)思秋

(3~18)绘秋

(11)议秋

(12~13)恋秋

三、精读课文,赏析文本

1、赏析第一部分:

⑴ 学生齐读1、2两段。

⑵ 提问:文章的1、2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觉。?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⑶ 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2、赏析第二部分:

写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绘表达的?要是同学们写秋,会如何描绘呢?现在,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⑴ 作者为了表现故都的秋味,给我们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什么?

庭院清秋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

这五幅秋景图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特点的体现,大家能说出是什么特点吗?

强调:形散而神不散。

⑵ 提问: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⑶ 同学们把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与景的呢?

3、赏析第四部分:

⑴ 学生齐读12、13段

⑵ 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了作者自己。

⑶ 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四、讨论探究、理解主旨

1、提问: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2、提问: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五、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学罢此文,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反思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思秋

绘秋

议秋

恋秋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信息的特征,知道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的评价标准;; 2.掌握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多种渠道获取与制作各种多媒体信息,并能合理运用; 3.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制作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呈现主题,表达

创意;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制作一个有关多媒体基础知识与应用的内部教学网站,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清晰地知道教学的内容、练习的要求等等,也可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查阅,同时也能通过网站提供更多的例子和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课堂和课后的自主学习。

1.体会用多媒体信息表达主题、创作作品的优越性;通过思考和实践感受不同媒体信息的表达作用;

2.能辩证地从多角度去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作品,学会欣赏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3.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鼓励原创,体验作品创作中的艰辛和乐趣。

多媒体作品制作要求:

自选主题,利用熟悉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并记录制作过程。 一、确定主题

字素材,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使用软件编辑过的图片,自行创作的图像、动画,使用扫描仪扫描图像,使用数码摄像机录制视频录像,使用录音软件录制解说词,使用软件抓取音轨,使用软件进行音频格式转换,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对声源素材进行剪辑、上网下载(请注明下载该素材的网址)等。 三、设计内容

画出作品的结构图,并用箭头表示各内容间的转向关 四、准备素材(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

你使用了那些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如果是在网上下载的请注明下载该素材的网址,原创作品请注明使用的软件和参考资料。谈谈你准备和获取各种素材的经验。

你使用了那种多媒体创作工具来编制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功能去体现你的创作意图? 六、经验交流,推荐作品 请你推介一下你的多媒体作品。 你觉得还有那些方面有待改进? 你希望得到的作品评价: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你有哪些收获?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4】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教学反思】

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 (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秋蝉残声 清 静 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南国的秋 (对比、博喻)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听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

3、关注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文熏陶。

(目标1确定原因:从知识与能力方面着眼,把握文章的神韵,熟悉散文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目标2确定原因:从过程与方法方面着眼,注重散文赏析的方法与过程,同时,通过听诵读让学生增强语感。目标3确定原因: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着眼通过学习,关注人与自然间的人文内涵。)

(教学目标确定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关于“感受•鉴赏”方面的目标指出,高中语文应该“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对“阅读与鉴赏”的具体要求中提到“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加深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等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诵读,品味作者的独到语言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理解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手法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确立原因:本篇散文特点便在于其诗意语句营造的独特意境,对语句的赏析才能感受独特意境。而聆听诵读有助于理解情感。确立依据: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教学难点确立原因:文章意境的形成主要依靠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这一手法才能更好的鉴赏语句。确立依据:新课标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情感世界”。)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确定原因及依据: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程度。点拨法在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课堂的主体地位,生生互助解决问题。此外,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才能够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1分钟)

无论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还是“晓来谁染霜林醉”的曲意,千年来这些雕镂人心的咏秋名句度蕴含着作者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追求,而许多我国现代散文也正是达到了这种境界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要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故都的秋》放在一课时讲授时间较紧,简短的导入有利于学生进入文章意境,同时通过课件的运用介绍作者,有利于学生接受也节省课堂时间。)

二、整体感知(5分钟)

问: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明确:秋。

提问: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提问:快速阅读全文,给段落标上序号,找找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集中在哪些段落描写?(课件出示。)

明确:“特别的清、静、悲凉”,秋景:3~11段。

(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三、细节品味(30分钟)

下面老师来把作者细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朗诵一遍,同学们在听朗诵的同时做两件事情:一是圈出文中写到的秋景;二是找出文中的秋声有哪一些。现在就请大家一起随着诵读去北平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

(朗诵。)(8分钟。)

提问:刚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现在回到老师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上,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

明确: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青布单衣”的人。

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明确:冷色。(黑、白、蓝、灰、紫等等)。

提问: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冷清、孤独。

(课件出示。)(让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训练信息搜集能力,同时,逐步深入分析秋景与作者情感间的联系。)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了故都的秋景是这样的冷清。

提问:我们再看看故都的秋声又有哪一些呢?

明确:鸽子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扫落蕊之声。

提问:我们来仔细听听北国的蝉声,看看这孤独的秋蝉的鸣叫有什么特点?能引起人怎样的感受?(给学生3分钟讨论时间,结束时每组请一位同学起来表达。)

(秋声很多,择有意味的一点进行分析,如此设置不致泛泛而谈。)

明确:(教师小结)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6分钟)

提问:作者在文章中写了秋天的这么多声音,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他却说孤独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声音如此丰富,怎么称得上静呢?

明确:这些声音都不是噪杂的声音,如果是噪杂喧闹,就不会听到青天里的驯鸽声、下雨的声音,更听不到落蕊的声响。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藉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加深对课文“清、静、悲凉”基调的理解。)

提问:文章读到这里,我们聆听了秋声、欣赏了秋色,感受到郁达夫为我们描绘的北国秋景,但是在文章的第三段,提到北国的秋天,郁达夫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明确: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陶然亭的柳影、潭柘寺的钟声等等。

提问: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先想到的是这些很有北京特色的景物,但是在文中作者详细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些普通的喇叭花、知了的叫声、槐树的落蕊等等?作者这样行文的意图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用平凡的事物表现出古都的秋味更显的秋味的浓重,也更好地让读者引起共鸣。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写作的心理动机,发现作者的言下之意和精妙之思。)

提问:作者从故都的秋声、秋景中品到了秋味,那么“故都”本身与秋天又没有什么契合点呢?

明确:故都已经不是一个盛师王朝的都城,他在历史里颓唐了,在战乱中寂静了,这与秋萧瑟、肃煞的特点是接近的。

(让学生理解社会与自然在作家的笔下结合的是怎样的巧妙,引导学生个性思考。)

讨论:作者笔下的秋声、秋景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通之处?

明确:景物多是冷色调,秋声也是席位衰弱的声音,这与作者要表达的“清、静、悲凉”在神韵上是一致的。正如诗歌中的意向寄托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这里的秋景与秋声也包含着作者的感情。

提问:这种通过写景来达到抒情的目的的表现手法叫什么呀?

明确:寓情于景。

(引导学生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总结出情与景的关系,继而理解本文表现手法)

《故都的秋》虽然没有用古代诗词那样凝练的语言,却以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8分钟)

欣赏了这一派秋景,老师发现了文章中两个不和谐之处,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可是在开头与结尾又写到了南国的秋,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课件出示)

提问:第12段脱离了古都的秋景,而对国内外写秋的文学作品大发议论,他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课件出示)(8分钟)

(此二问使学生主动对写作手法进行探究,理解作家落笔的好处。)三、总结(3分钟)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在结构上,总起、分叙、议论、总结,文气贯穿始终,形散而神不散,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诗人徐志摩在一首小诗《私语》中写到: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他的情感也随着这故都的秋流去了。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秋味、读出愁思、读出对故都的秋的眷恋!

(在诵读中结束教学,将故都的秋意与作者的秋思留给学生揣摩)

四、布置作业(2分钟)

写一篇短文,题目《我眼中的秋》或(初冬的早晨),不少于800字。

(布置此作业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之后,学习仿效,锻炼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可作为本单元作文训练。)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5】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进行欣赏性阅读,体味本文紧扣“清”“静”“悲凉”着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

教法

尝试研究性学习,实施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时数

1节。

布置课前搜索

找出有关描写秋景的诗句,多多益善。

名句参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 甫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 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倪 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 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授课过程

师:(导语)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7】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郁达夫的一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典范,作者借状写故都的秋景来表达深沉的家国之思。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领会散文形与神的高度统一的关系、立足文本,品味语言,体验意境、领悟情与景的关系,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理解围绕中心选材,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品析语言、品味意境,鉴赏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连类钩沉,迁移导入

1 、课前布置大家回忆、查找、搜索描写秋的名句,请大家交流各自的成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倪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

2 、师: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品到的是凄苦。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因此达到了极致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看看现代作家郁达夫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它要求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连类钩沉,迁移导入,这一设计正是基于从学生主动建构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回忆、到图书馆查资料、网上搜索等方法在新旧知识之间假设桥梁,通过交流汇总使学生丰富对秋的文化认识,从而顺利进入新层次的意义建构。)

二、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1 、破题感知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生前与自己友情深厚的已去世的朋友称“故友”。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 、分析选材视点,感知营构艺术

集体朗读第一段,思考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注意划出文中关键性的句子。

秋味: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两个“赶”字表现了他想饱尝故都的“秋味”的迫切心情。

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这个秋味的呢?

作者具体描写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他的安排是有道理的。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不一致,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同学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这篇玩赏故都的秋的文章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物的段落呢?如果有,是不是有画蛇添足之嫌呢?四人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正数第二段写的是南国之秋,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衬托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的十足。

南国的景色虽然很美,但这些在作者的眼中却是“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形象的比较,“黄酒之于白干”(味更浓),“稀饭之于馍馍”(尝得饱),“鲈鱼之于大蟹”(品得透),“黄犬之于骆驼”(品得足)。四个比喻就是从味上来说,对比、衬托出故都之秋的秋味之浓烈、深透与久长。

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议论。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师:作者严格遵守围绕中心选材的原则,又艺术地宕开一笔,用了对比和衬托,又把精微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结合起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德国美学家谢林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因此,凡是未曾提高整体性观念的人,便完全没有能力阅读和评判任何一件艺术品。阅读活动实践证明“艺术的整体是美的第一要素”。阅读活动只有把握这个“艺术美的第一要素”,致力于文章的整化分析,才能跨越肢解化知性解析的偏颇和缺陷,对文章进行艺术的深层性解析,揭示文章构造的艺术真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遵循“完形律”的艺术法则,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有机整体出发,目有全牛,立足于对文章的整体观照,从宏观审视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把握文章的各种构成因素,从内实与外形的结合上来把握文章的整体意蕴。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使学生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与艺术个性。这种体式观照能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与合作探讨中明确文本的选材特色,进一步明确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为他们读写正向迁移作铺垫。)

三、品析语言,品味意境

自读审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广泛交流

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那些具体描写的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牵牛花偏重于“清”,槐蕊偏重于“静”,秋雨偏重于“悲凉”,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鉴赏画面一:“静对牵牛花的蓝朵”

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注意思考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又是怎样突出“清”这一特点的?

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我认为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色彩太凝重,基调也太浓了,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淡红”属于暖色,所以作者说它“最下”。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因为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作者还用环境衬托,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鉴赏画面二:秋槐落蕊

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作者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秋槐落蕊这一部分,其他同学注意看,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而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树落一蕊而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鉴赏画面三:秋蝉残声

请一位同学朗读秋蝉残声一部分,大家探讨:作者是怎样通过秋蝉来状写“悲凉”的呢?

作者以声衬静,写秋蝉残声正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之处。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让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秋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清冷,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地此景,其寂寞悲凉又怎一个“静”字了得,引发的是更加深沉的“悲凉”之感。

鉴赏画面四:秋雨话凉

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灰沉沉”、“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淅沥雨声”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凄凉、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

知人论世。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关于秋枣大家可以用我们穴道的鉴赏方法课后去品读,去赏读。

境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什么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呢?这悲凉中的况味又有怎样的思想背景呢?

(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为人所不能言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放声诵读最后一段,再次体味作者的真情挚意。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多少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对于散文的分析,往往多从其“题材广泛、手法灵活”,“形散而神不散、不拘成法”等文体特征着眼,很少从创作主体的个性与人格的视角,从作家艺术思维的活动特点上去做深层次性的探究。这种忽视创作主体的阅读方法,导致了对散文这种文体营构特征及其审美特质及品格探讨的表层化、肤浅化,而不能深入散文文体内部构筑的深层地带和核心领域,揭示其艺术营构的本质规律。本设计从语言入手,到对意境的体悟,到对作家创作思想背景与个性气质特征等方面逐层深入地探究,这种以具体的、历史的、特定的眼光进行分析与理解,有助于使同学们在主动探究、多向对话交流中,正确把握文章的基本精神和意蕴内核,有利于鉴赏水平的本质性提高。)

四、融通读写,迁移应用

1 、创设情景:用多媒体播放刘欢的《弯弯的月亮》。“我的心充满忧伤,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2 、布置作文:课后仔细观察家乡的自然风物,深入思考,选好角度,以《故乡的________》为题,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学以致用,以上设计的意图在于融通读写,迁移应用。既可以从仿写中锻炼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又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对故乡的自然风物的热爱之情,加强其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增强其人文素养,进而使学生实现精神意义的崭新建构。)

[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法意识。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结合,鉴赏的过程也应该是方法的掌握过程。教学过程就应该是“授之以渔”过程,是学生方法的习得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会学习”,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文各有体,体各有法,不同体式的文章所用的句法、章法和表现技法是不尽相同的。刘勰主张写文章一定要“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同样,分析文章也应该如此,即要依据文章的不同体式特点来进行分析。本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对散文文法的探求,将外形与内实,将言语与意境,将景物与情思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法意识”,便于学生快捷掌握鉴赏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2 、注意突出学生主体性。从本质上说,阅读教学只有主体能动参与,阅读学习才会有意义。但这种能动参与行为,不是对文章“原意”的追索或还原,而是对主体的理解、解释和建构过程,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感性血肉之躯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去品味、去探究,是调动全部生命力和融注全部人格的“整体震颤”。在这里,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形象与思想、有限与无限达到一种“整合”状态,消解了其间的对峙与鸿沟,是一种所有心理因素都完全激活、参与其中的总体生命投入活动。本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收集名句,反复吟味体悟意境,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在对话中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发,在深化理解与共鸣体验中获得审美享受,因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学生整体人格境界得到提升。

3 、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本教学设计注意引导学生对自身原由学识资源的钩沉,对校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的利用,对文本资源的充分开掘,对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资源的交叉融通,对家乡自然风物资源的探询……增强了学生大语文观念,培养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8】

教学过程

一、美读

引导学生朗读,力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可用多种形式。

二、鉴赏

1.情景交融

让学生结合课文语句谈理解、感悟,教师点拨。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本文能表现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而不是分别描写的。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入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本段主要分析“清”“静”“悲凉”,要慢,主要要用情感感染学生,读的每一句话都要深情,可以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成为自己对文章独特的品读)

牵牛花 蓝、白色疏落的衰草 忧虑 内主

自客 槐树落蕊 清闲、落寞 孤 心观

然观 极细微极柔软 独 世色

风色 秋蝉残唱 衰弱 彷徨 界彩

物彩 秋雨秋风 灰沉沉、息列索落 感伤 的

的 都市闹人 青布衫

缓慢悠闲

枣树 叶落、西北风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例如: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采用想象联想法让学生体会那份对故乡由衷的爱和深情。)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未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也表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非常愉快。

2.对比手法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3.平民意识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4.文化氛围

本是写景文字,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5.精彩语句

让学生鉴赏自己喜欢的语句。

文中有许多排比句,具有语言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抒情味很浓,表现作者很强的驾御语言的能力。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画线句子可让学生仿写。(仿写句子穿插进行训练)

这里最好总结一下, 和写作联系一下,会使得课有广度和深度。

三、作业

让学生在“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中选几个词语组成一个对偶句,要求有一定意境。

附:板书设计

文眼 清 静 悲凉

牵牛花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疏疏落落的衰草

故 静对着

都 槐花落蕊 扫街…清闲 极细微 落寞

风 极柔软

物 秋蝉残声 啼鸣 衰弱

秋雨凉风 都市闲人 息列索落 凉

悠闲缓慢

教学反思

文学性作品除了具有一般作品的知性因素外,还具有独特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其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品足作品的韵味,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美育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运用了“感——悟——析”三步教学法,充分激发了学生欣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由景味情,缘情入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情悦志”步步深入涵育语文素养。前两步是“入”——进入意象之中,触摸作者的心跳,与作者同喜同悲,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进入庐山之内,感受庐山的氤氲之气;后一步则是“出”拉出审美距离,进行理性观照,跳出庐山之外,跳山云端,俯视庐山,才能看清庐山的峰峰岭岭,看请庐山的真面目。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9】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广泛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的重点

1、知识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景交融、以情奴景、以景显情的艺术风格。

2、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策略设计

1、方法策略:

参考: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是清、静、悲凉的,但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赞美故都的秋,歌颂故都的秋的。否则,他怎么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杭州经青岛来到北平?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是有些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用自己的情去感受故都的秋,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

3、课后作业:请同学以“春”或“雨”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文字或以“春”或“秋”为对象作一幅画。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0】

一、案例由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观念有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与学生许多时候会处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思维,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原理。

二、教学活动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但由于作家写作此文时正是乱离时代,作家本人又具有忧郁多情的特点,所以本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漠漠的感伤。文化底蕴十分淡薄的中学生读起来未免隔膜,难以体味文章的妙处。我在教学此文时,尽量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合作学习,自由讨论:

本文以写景见长,“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是文章的重要特点。因此,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第3……11自然段,具体感知景物“清静悲凉”的特点。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大学习组,大组内又以六人为一小组,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接着,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组,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标出呈现色彩的景物,划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第二组,开动脑筋联想想象,“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看看郁达夫带领我们游览了那些景点?给每幅图景题一个恰切的名字。

然后,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讨论,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进:

讨论时间持续了十多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中心发言人都能以“我们一致认为”或“我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等等作为陈词的开头,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组没有陈述详备,其余各小组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第三步,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学生的感知虽然丰富,但还肤浅,大多停留在写景表层,不能深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之妙。“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一组,准确地勾画出了呈现秋色传递秋声的词语,也感知到了秋雨中的风声,人声里的秋色,甚至还读懂了作家用冷色为主调,以声响衬寂静的手法,可是,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这故都的秋景是郁达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以情驭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一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题画面”,所题的名大多是“秋花图”“秋槐图”“秋果图”等客观景物的再现,未能体现“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我点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给自己住的怡红院题名时颇有深义,园里海棠芭蕉,红绿映衬,别人题‘崇光泛彩’‘蕉鹤’,他却题‘红香绿玉’‘香’与‘玉’历来都用来称指美丽的女子,这个名字就蕴涵着贾宝玉对天下女儿的怜惜与爱护。我们从你们的命名中看得出作家的情感或是品位吗?失去了人的活动,再美的景致也会黯然失色啊”。这时,一个学生马上把秋花图改成了“静对蓝朵”,并解释说:“这个画面以蓝色这种冷色为主,忧郁而悲凉,‘静对’是人的活动,表现对蓝朵的爱,又让人联想到人的孤独与感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为这个学生的认知与感悟骄傲,同时向大家承认这是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一个好题名。

第四步,教师参与,平等交流:

以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活动总是受老师的掌控,教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设置好的问题中来,步步引诱学生说出与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成功。以板书为例,要是学生与老师意见相左,老说不出老师想要的那个词,老师就会反复诱导,来回纠缠,弄得师生都筋疲力尽,往往收效甚微。

在这个课堂中,我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我说:“同学们从两种不同的途径,感知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景物特色,体味了本篇‘人景合一’‘主客观一体’的写作技巧。学了本文,也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让我也来发表发表意见,好吗?”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我接着说:“老师用了两副对联来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参考:

叶底花间冷冷秋色,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日影月影柳影冷清。

────────

原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第02期。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

《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

诵读、鉴赏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8148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