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3-05-05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选12篇。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选12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分析〗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则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积单位。因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如:我家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房价是5000元等,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课堂实录〗

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及电脑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人一张统一大小的邮票。

(一)导入面积单位

师: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邮票,你喜欢邮票上的图案吗?你知道这张邮票的面积有多大吗?请同学们在邮票的背面画上格子,再数一数这张邮票的面积是几个格子。

(让学生自由地在邮票背面画格子。学生根据自己画格子的情况汇报自己的邮票面积是几个格子。)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比较一下你们的邮票大小相同吗?为什么有的同学的格子多,有的同学的格子少?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因为每个人画的格子大小不同,因此不能根据格子的多少来判断面积的大小,只有格子的大小相同时才能根据格子的多少判断面积的大小。)

师:如果把一个格子看作一个面积单位,那么只有统一了面积单位才能更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

(二)认识面积单位

(让学生试说自己知道的面积单位,并试着用肢体语言说说这个面积单位有多大。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平方厘米

(1)让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并测量它的边长。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写作1厘米2,或者1cm2。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体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1平方厘米的大小。)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通过列举生活中1平方厘米的面积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在列举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把面积单位同长度单位和体积单位区分开来。)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邮票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4)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应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让学生体会到测量较小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选择身边一个较小的物体测量它一个面的面积。

(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在学生露出为难神色或提出有困难的时候教师指出:测量课桌面这样较大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不是很方便,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

2.认识平方分米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你知道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

(如果学生能说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并剪一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1平方分米写作:1分米2或1dm2

(2)在你的身体上找一找,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用双手的手指比一比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用1平方分米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4)测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师:如果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好不好?测量更大的面积可以用更大的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米

(在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思考题,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认识平方米。)

(1)思考题

A.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怎么书写?

B.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

C.测量哪些面积时可以用平方米做单位?

(2)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时把重点放在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除举例说明外,还可以用几个小朋友拉手或几个小朋友站立等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1平方米有多大。)

(3)估计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估计教室的黑板、地面、前面的墙和侧面的墙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三)巩固面积单位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m2,dm2,cm2)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2)

图①面积是cm2,图②面积是cm2,图③面积是cm2。

3.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再用1cm2的面积单位量一量。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出现两个难点。第一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正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学生容易把物体表面的面积与周长混淆,对于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部分学生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由此对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不能很好地区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让学生动手去触摸和感知物体的面,体会面和边的不同,从而对面积的意义加深理解。第二是面积单位比较抽象,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以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熟知的事物的表面做参照物,让学生将面积单位与自己熟知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将抽象的面积单位具体化、生活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案例点评〗

本节课从实际测量产生测量结果的矛盾来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又从测量的可操作性产生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设计既合理又巧妙,既展现知识的原始形成过程,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构知识。空间观念的建立仅凭想像是很难建立的,在本节课中教师特别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操作和感知认识面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教师注重让学生联系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学生更容易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2

一、教学背景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五册学习了《对称、平移和旋转》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平移和旋转等知识进行图案设计。图案设计可以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用绘图的方法设计图案;第二种是用剪、拼的方式设计图案;第三种是利用电脑设计图案。于是我就利用数学综合课,让学生运用PowerPoint在电脑上设计图案。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设计图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叫平移和旋转,同时通过平移和旋转图形,设计出漂亮的对称图案。

2、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学习PowerPoint的移动、旋转、组合、取消组合等工具,并学习快速选择多个图形的方法,提高设计图案的速度。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欣赏对称图案。

通过欣赏漂亮的对称图案,让学生感受到对称图形的美,激发学生设计对称图案的愿望。

2、观察对称图案。

观察已经设计好的对称图案:

(1)观察每个图案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每个图案哪些地方运用到平移,哪些地方运用到旋转?

(3)这些图案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让学生学会欣赏对称图形的美)

3、设计对称图案。

(1)学习绘制表格。(设计图案的背景表格)

A、正方形的绘制方法:按住shift键,拖动绘制长方形工具就可以绘制出标准的正方形。

B、表格的绘制方法:复制正方形可以得到由多个正方形组成的表格。

C、快速绘制表格的方法:通过拖动鼠标快速选取多个正方形,同时复制多个正方形,可以提高绘制表格的速度。

D、表格的组合:用拖动鼠标的方式将所有的表格选中,选择绘图组合可以将所有的小正方形组合成一个大的表格。

(2)设计对称图案。

A、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绘制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放在一个方格或者几个方格内。(自己选择喜爱的颜色)

B、学习用键盘平移图形,并让学生试做。

C、学习使用旋转工具旋转图形,学生试做。

D、绘制的部分图案进行组合或取消组合,以提高设计图案的速度。

E、学生自由设计自己喜爱的对称图案。

F、设计漂亮的封面,加上喜爱的背景,及适当的图案。

4、欣赏与评析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同学的作品,并适当的加以评价,借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设计图案的能力。

5、教师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做适当的总结。可以从图案的整体布局到造型到颜色搭配等方面进行评价。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3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2、 教材简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本节内容“上下”是学生学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习的,继续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学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知识技能目标)

(2)、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能力培养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素质培养目标)

(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学会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和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实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重视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 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法。创设小动物去大树爷爷家做客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让学生能直观地明确三种动物的位置关系,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并创设三种动物变换位置关系的情境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 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标特别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说说教室的物品的位置关系,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给动物分房子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通过老师下口令,学生摆物品、整理书架、给动物分房子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去加深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及理解其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主题画 投影仪 小书架

学具准备:剪刀 胶水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疑。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这一情境导入新课:今天,天气晴朗,森林里特别热闹,原来大树爷爷今天请客.小兔和小鸟一大早就到了.(出示主题画,先出示小兔和小鸟)让学生观察直观到小鸟和小兔的位置不一样,我顺势引出课题:“上下”。通过设疑引出课题,能让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机会。

第二环节: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 观察思考。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让学生自由说说小鸟在小兔的哪个位置上,小兔在小鸟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2、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引入松鼠,思考:松鼠站在哪?让学生体验由于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我注意使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说明小动物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再让学生描述松鼠的正确位置,从而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由于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与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有必要作出适当的说明,对学生理解新知很有帮助。)

3、换换位置,加深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让学生动手换一换小鸟和松鼠的位置,要求学生互相说说三种动物各自的位置关系。(学生能在变化中进一步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学会举一反三,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4、 指导看书,书写。

指导学生根据判断的三种动物的相对位置,填写好书本的内容,注意上下的书写,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习惯。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新知去解决问题。

1、联系身边的例子说一说。

观察教室,讨论哪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上下”来描述。学生自由观察,自由发表意见。(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应用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 听口令,摆物品。要求每人准备好数学书,练习本,文具盒和铅笔等学习用品。老师下口令,学生摆物品,可以设计以下口令:数学书放在桌面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练习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等等。(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3、整理书架。每个小组一个小书架,一些书和其他学习用品。要求:小组内互相商量如何摆放这些物品,然后动手一起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说出物品的上下位置关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4、参观小明的房间。(课本练一练第1题)

先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再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把各种物品的上下关系补充完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这一情境,要求学生回去整理自己的房间,养成物品摆放整齐的良好行为习惯。

(以上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设计的。)

5、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 课本第59页练一练第2题。注意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在写数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2) 课本第59 页练一练第3题:说一说。

利用图画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是一道有一定开放性的题目,有多种的说法和答案,如船在桥的下面,人在桥的上面,桥在船的上面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四环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完成第59页练一练第4题)。

1、活动要求:先引导学生弄懂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剪下附页中的动物头像,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小动物安排房子。

2、活动形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分完后,与小组同学交流是如何安排的,说一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与顺序。这样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交流合作的意识。

第五环节:拓展思维,强化新知。(第59页练一练第5题)

这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不做统一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反馈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有条理说出自己的推理过程。

第六环节:总结深化,自我评价。

结合新课标里提出新的评价体系,我在这一个环节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个评价,每人一张评价表,在认为自己做得好的那格画上一个笑脸。

对学习数学有兴趣

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交流

能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乐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初步培养,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创设整理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这节课直接利用教材提供的整理书这一具体情境,分三步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第一步,让学生独立地感知问题情境,明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选择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即列出算式1412或1214。估计学生列式没有困难,所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到第二步上。第二步,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分两个小环节,首先估一估,让学生分组对所列出的算式进行估算并全班交流。通过估算,使学生感受到仅靠估算还不能解决150本书能放得下吗?这一问题,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其次,交流算法多样化。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再全班交流,比较不同算法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加以掌握。这个小环节学生可能有难度,而且占用时间可能稍长,教师要注意适时调控、点拨。第三步为各种方式的巩固反馈。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状况博兴乐安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一流,建有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阶梯教室。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教师每人配备一台微机。学校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硬件保障。

学生状况学生在第五册已学习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本单元第一课时已学习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学生已经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能力。估计在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上,学生可能有难度,这是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课堂实录〗

(一)活动一:学生独立感知问题情境,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件(小红整理书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观察到什么?

生1:这个书架共有12层,每层放14本书。这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

生2:150本书能放得下吗?

师:谁能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估计学生列算式没困难,把教学重点放在算法的探讨与交流上。)

生:1412。

师:这是某某同学(一位学数学有困难的同学)列的算式,大家赞成吗?

(二)活动二:引导参与,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1.估一估

师:现在分小组讨论并估计150本书能否放得下。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中,听学生的各种想法,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后,再组织交流。)

组1: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正确结果应大于140。

组2: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把12看成10,1510=150,可以知道正确结果大约是15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能判断这个书架能放下150本书吗?

生:不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这个问题,体会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估算还不行,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2.交流算法多样化

师:既然这个问题仅靠估算还不行,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计算1412。

(计算完成后在组内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不同的算法。)

生1:14+14+14++14=168。

生2:12+12+12++12=168。

生3:1410+142=168。

生4:1227=168。

生5:2614=168。

生6:1412=168(竖式计算)。

(指名用竖式计算的同学把竖式写到黑板上。)

14

12

――

28

+140

――

168

师:(生板书完后)你是怎么想的?

生6:142=28,1410=140,140+28=168。

生7:我也列的竖式,但和他的不一样。(师让生7板演)

14

12

――

28

+140

――

168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7:第一步,先用乘数12的个位数2去乘14,所得的数的末尾与乘数个位数对齐;第二步,用乘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即:个位上是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可省略不写,将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边听边赞赏地点头。)

师:谁想评价一下这两个同学的竖式?

生1:这两种方法都可以。

生2:我认为第二个同学的简便,0只起占位作用,可以省略不写。

生3:其实这两个同学的竖式方法和前面的分步计算是一致的,都是分三步计算,只不过1412的竖式是把三步综合在一个竖式里,比较简便。

(三)活动三:巩固反馈

1.自选做法,尝试练习

241211434421

(这三个算式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计算,再同桌交流、互相评价,及时知道对或错,并及时得到纠正,获得成功感。)

2.深化提高,欣赏数学美

1111121113111411

1511161117111811

(先计算,再探究,感受数字模式的规律性,鼓励质疑、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发现的规律,最后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用课件展示规律。)

〖教学反思〗

1.根据本课教材特点,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构建以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与活动完美地结合起来,鼓励每一位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2.本节课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学生自己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方法的过程很精彩,这种原来由教师讲解的算理让学生主动地推理出来,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做数学的乐趣;二是在第三个活动中欣赏数学美,有的学生做出两个题目就找到了规律,也有的同学做了三个、四个,并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叙述出来,使大多数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的美。

3.遇到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师生交流时间会感到不足。以后在类似问题上,应合理安排,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案例点评〗

《标准》强调: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本节课中,教师依据新教材特点,以活动贯穿教学始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学生常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谁想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想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一试好吗?学生正是带着这些问题,在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寻找、探究、体验,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整节课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把学习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2.每一个数学活动的设计都把明确的目的与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较好地统一起来。

3.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交流。

4.教师的指导针对性强,并以激发学生参与进一步的数学活动,或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目的,如对估算的反思可能有助于发现计算的策略,把估算与计算融会贯通,使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的教材。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周长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吸引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学习新知。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本着课程标准,我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教学关键点: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四、教学方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1、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点拨学生迷惑等教学方法。

五、学生的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呢?设计教学时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总结规律,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运用电教手段,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中进行教学。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自从龟兔赛跑兔子失败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气,总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一天,在遥远的森林里,动物又举行了一次龟兔赛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虎王正在宣布比赛路线。说:请运动员小兔沿第一块草坪跑一圈,运动员乌龟沿第二块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

师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乌龟的长呢?咱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你有办法判断出谁跑的路程长吗?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比较这两块图形的周长。)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出示目标指名读读 )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设计思路:我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召唤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的动机。)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兔子的路程:

提问:兔子的路线有什么特点?(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

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呢?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小组讨论看你们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结果。师:现在我们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小组讨论、后汇报小结:

宽+长+宽+长=周长 宽+宽+长+长=周长

宽2+长2=周长

(长+宽)2=周长

师: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这么多种,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设计思路: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交锋,思维共享,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多做多说多看多交流,老师放手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使学生操作,思维,语言相结合,深刻的体会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锻炼。)

2、小龟的路程。

提问:怎样计算乌龟的路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讨论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有哪些方法? 总结成公式。

汇报结果: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边长2+边长2=周长 边长4=周长

(设计思路:有了长方形周长的基础进行知识迁移,学生会轻轻松松的总结出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得出他俩的路程一样长。

乌龟和兔子比赛究竟谁胜利了?(对,小兔获得了胜利。)

4、给小兔点掌声,有错就改,真棒!希望我们也能像小兔那样作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学生。

(设计思路:前后照应,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巩固深化,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

1、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求它们的周长。

2、求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学生测量、计算。)

3、求毛巾的周长:(课件出示)

4、求跑两周多长:(课件出示)

5、求篱笆的长:(课件出示)

(设计思路: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发展的有无,一一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课中,依据教学重、难点,分层设计了以上几个习题,通过练习,既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又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课堂总结。学生交流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桌互说,然后告诉大家。

(五)课后延伸,解决实际问题。

1、小组为单位,寻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长的知识?(3—5个)

2、搜集数据计算教室门、窗、课桌、凳子面的周长。

(设计思路: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周长的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这几个习题的设计,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周长。)

七、规律总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按照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规律,说出规律。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八、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 周 长的计算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和使用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在学习铺地面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了解面积的概念,也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了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材安排铺地面这个内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面积换算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因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新单位。教材安排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和平方千米等单位的换算,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操作活动去感知、去体验,掌握面积单位间换算关系,形成利用面积单位的换算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是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三年里,在教师们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已经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水平都比较高。他们都乐于和同学探讨和研究数学问题,乐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做法,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向困难挑战。所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去感知数学、体验数学,对于他们来说是得心应手的,已经不需要教师煞费口舌的组织和刻意的分工了,这就节约了不少时间。

〖课堂实录〗

教具准备

面积为1平方米的纸片、1平方分米的纸片、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100米尺、课件。

(一)创设情境,提出方案(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换算意义)

课件: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那么25平方厘米的方砖能修补好吗?

(学生讨论。)

生:不能。损坏的地面是25平方分米,方砖是25平方厘米。它们的单位(面积大小)不一样。

师:那么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要不要进行换算?

生:要。

师:怎样知道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小组讨论拿出一个方案。

(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选择出比较好的方法。

学生大致想出如下方法。

生1: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摆1平方厘米小纸片,看能摆多少个。

生2:把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划分成很多的1平方厘米,看能划分成多少个。

生3:1分米=10厘米,面积可以分别算出来,从而知道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及时表扬了3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分别主张摆一摆的活动、主张测量划分以及主张计算。到底哪一种感知方式使学生掌握得更深刻,我认为是摆一摆的活动。在摆一摆的操作之后,生2所主张的测量划分就一目了然,而生3所主张的计算也变得轻而易举。如果脱离了摆一摆,那么计算则是抽象的、不直观的;学生的感知是模糊的、浅薄的。)

生:老师,我们可以像上一节课那样摆一摆。看1平方分米里面能摆多少个1平方厘米。

师:这个方法太棒了。

(二)自主体验,活动感知(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进率)

1.以摆一摆的实际操作为主,推算为辅

师: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哪位同学来说明。

生1:1分米=10厘米,所以一横行摆10个1平方厘米,摆了10行,所以一共摆了100张小纸片。所以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厘米。

生2:1分米=10厘米,所以10厘米10厘米就是100平方厘米。

师小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按学习小组进行操作实践活动,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或体验,能够反映学生是否真正形成不同的面积单位之间换算的模式,同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发展空间观念。

师:那么刚才提到的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那么需要25平方厘米的方砖多少块呢?

生: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需要100块。

2.看谁答得对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5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理解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想一想: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有什么关系?

(学生正确地运用迁移类比,准确地进行了估算,然后汇报归纳。)

生1:先测量它的边长,再计算面积1010=100平方分米。

生2:用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摆一摆,1排摆10个,摆满10排,1010=100平方分米。

生3:只摆1排1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后用尺子量一量可以摆多少排,这样估算出要用100个1平方分米。

师小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4.总结概括,掌握进率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可见: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评析学生经历这个通过实验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对他们理解数学会有很大帮助,能反映出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否已经形成正确的感知,使学生学会在活动中感知数学,得到最深的体验,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需求延伸,实施过渡(平方千米和公顷的运用意义)

师:从我们学习过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中选择一个适当的单位。量数学课本的面积,用什么单位?量教室地面的面积,用什么单位?那么量学校的面积,用什么单位?

(学生在讨论用什么面积单位时,觉得像学校这么大的面,再用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来表示,似乎又太小了,但又说不上用什么单位。这正是教师的意图所在,有新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才带有动力。)

教师适时指出:这时要是有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就方便多了。――从小面积单位过渡到大面积单位,引出公顷。

(四)再次体验,活动感知(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

1.建立1公顷的表象(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怎样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呢?

(可以让学生模拟操作:在练习本中画出一个正方形,发挥学生想像,如果纸张足够大,能把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画成100米,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

(用课件演示:在一片空地上,从同一点向垂直的两个方向测出100米,确定出正方形的第二、三个顶点,再从其中的一个顶点出发测出100米,确定第四个顶点,所得图形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其面积是1公顷。)

(教师深深感到,由前面操作得到的感知仍然是肤浅的。在非课改年级以前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仅能得到的体会就是公顷好大,大的就是公顷。公顷到底有多大,以什么样的实物可以类比,都是十分模糊的。所以建立比较具体的面积概念,这就一定少不了活动!)

(2)操场活动,直观感知1公顷的大小。让学生分为东南西北四组,每组将一把100米尺拉开,围成一个正方形。这就是1公顷。

(回到教室)

师:你对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有什么体会?

生1:它是100100=10000(平方米)。

生2:它好大。

师:有多大?

生3:和整个操场差不多大。

师:那你们认为学校有多大?

生4:学校的面积大约是2公顷。

生5:我认为大约有25公顷。

师:还会用小数,不错。说说你们是怎样估算的?

生5:我觉得操场大约是1公顷,教学楼和围起来的空地大约1公顷,其余大约是半公顷。一共25公顷。

(其他学生认同,教师肯定。)

师:学校的面积接近3公顷,那么是多少平方米?

生:1公顷是10000平方米,3公顷就是30000平方米。

师:那100公顷有多大?

生:哇!

(学生开始就现实生活中熟知的具体的范围做了个估计,认为很大很大。)

2.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1平方千米就是100公顷的面积)

(1)在感知1公顷大小的前提下,学生想像感受100个1公顷的大小。

(2)描述1平方千米大约有多大。

(3)课件演示附近学生熟悉的场所,划出1平方千米的范围。

(4)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简单介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3.学习单位换算

3公顷=()平方米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3公顷就有3个10000平方米,即30000平方米。)

500公顷=()平方千米

(因为100公顷=1平方千米,500公顷里面有5个100公顷,即5平方千米。)

(五)归纳总结,应用拓展

让学生列举各种面积单位的应用。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都是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大的面积,如国土面积、大片森林、草原的面积就要用公顷、平方千米,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计量比较小的面积时所用的面积单位。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国。

(六)课堂总结

回顾整节课的内容,说出面积单位以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比课改前的课例好得多。所以我真正感到,教材只有一本,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却可以百花齐放,然而相对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确实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在教学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的方法选择中,学生提出3种方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操作(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摆1平方厘米小纸片,看能摆多少个),以活动为主,然后才有生2,生3所提方法的感知基础。

再如教学建立1公顷的表象,怎样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方法选择中,也有3种方案,最后教师选择了最花精力最费时间的在室外将四把100米米尺围成1公顷的活动。

教师不直接告知进率或不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虚拟地想像,而让活动占据课堂的主要时间,是根据小学生易于接受直观性强的事物而抽象能力又比较差的年龄特点安排的。脱离活动的想像或者是计算都是抽象的、不直观的,其感知也是模糊的、浅薄的;要建立比较具体的数学概念――面积概念,就一定少不了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感知才是最深刻的。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公顷的认识作为活动内容都是可操作的,只有在像平方千米这种难以实际操作的教学中,才退而引导学生选择想像的接受方式。因为建立这种大面积单位的表象比较困难,所以也要以学生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托类比,在教学中结合周围学生熟悉的环境作具体的描述:如学校大约是几公顷等等。这样学习面积单位之间换算才体现出它的意义和作用,学生也因切实体会到是在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感受深刻。

〖案例点评〗

1.体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由帮助修补小明家卫生间地板的活动切入,充分体现现实问题的需要,使学生理解学习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当小面积单位不适合描述操场、学校甚至更大的面积的时候,又使学生理解需要引入大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只有赋予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学生才会觉得数学是有用、有生命的!

2.创设充分动手操作平台,使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变得直观,使公顷的表象变得明朗具体,从而使平方千米的表象也有了想像的依据。活动使得学生的感知是最深刻的。

3.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认真探究,活泼向上、个性张扬,正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

4.优秀的课件也起到了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演示小明家卫生间地面的损坏情况,使数学接近生活;还模拟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体会像1平方千米这样的大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四册课本P17过河

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小马最后过河了吗?对,小马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尝试终于过河了。今天我们就且解决数学中的过河问题,看哪位同学能象小马一样通过自己的尝试到达胜利的彼岸。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解题思路,汇报结果。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可能有:

25+29=5429+259

549=6

3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至少需要6条船。

5.练习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1)独立完成P17做一做

6.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呢?

三、实践应用

课件出示课本P20(理解题意,生独立试做,集体交流)

四、总结:

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8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加60(分),等于120分。再通过例2及做一做第2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题编排的是一学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动的画面提供了两条信息,即商店的营业时间和该学生到达商店的时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时间。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四、说教学法:

1、教法:

1)游戏法:儿童的生活是快乐无邪的,学习也应该是美好、愉悦的。这节课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用游戏、活动、童话吸引学生,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例如:本节课开始的猜谜语游戏,口答竞赛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知无疑起着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节课中,学生处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例如,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最后回顾一节课40分钟的经历,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学习例1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在已知1小时=60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这样子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高效的。

2)动手操作的方法。课上可让学生在在黑板的钟面上拨一拨,学生轮流操作,验证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及算法的多样性。

五、说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六、说教学流程设计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11时20,12时05分,4时15分,5时25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 60+60=120分

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已有的知识概念:1时=60分,再通过合作探究得出2时=120分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例2,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简单的时间的计算。鼓励学生想出各种计算时间的好办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做游戏,让学生从练习当中找到知识的影子,并懂得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时间是无处不在的,结合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时 间 的 计 算

例1、 2时=(120)分

a) 60+60=120分

b) 602=120分

例2、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经过了(15)分钟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循序渐进地理解周长通过实践操作,概括推导出周长的公式联系生活,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重点难点:周长的认识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

课前准备:小黑板、投影片、铁丝围成的图形(不规则四边形、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认识周长

看下面两句话,能说说它所表达的意思吗?

a、为了锻炼身体,同学们每天早上绕操场跑一圈

b、花坛的四周是用篱笆围起来的。

①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在操场上跑一圈,篱笆把花坛围起来了)

②一圈什么意思?怎样才叫围起来?

③上课前,老师叫大家干嘛了?(沿操场跑一圈)现在谁能把跑的路线画出来?

(一学生上来画,其余的画在草稿上)

④是这样吗?(是的)那么在你的生活中看到过这样一周的情况吗?(生举例)

⑤从你们的回答中可以听出,你们已经懂得了一周的意思。在数学中我们把着一周叫周长(板书:周长)

二、举例论证,熟悉周长

A、出示一些图形,问:这些图形有周长吗?如果有,请你指画出来好吗?

B、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不是)请你画一个。(学生上来画画验证)

C、为什么这些图形没有周长呢?(学生解释)

D、是的,这个没有封闭,找不到周长,现在谁能说说究竟什么是周长?

E、小结周长的概念

三、实践操作,推导公式

1、拿出准备好的图形,请学生想办法知道它的周长。(小组实践操作、汇报)

2、出示不规则的铁丝四边形,请学生想办法知道它的周长。(学生思考后操作。拉直了量,量四条边再加起来。)

3、出示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长?(小组讨论)

反馈:只要量出长和宽。说为什么。

4、同学们,通过对上面三个图形周长的测量,你有什么想法?

5、现在我们已经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7分米,宽是5分米。怎么样算出它的周长。

反馈:7+7+5+5=247*2+5*2=24(7+5)*2=24

6、比较,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7、好,那么我们就把第三种方法作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通用公式吧!谁能用文字表达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四、联系生活,运用新知

有个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镜框,做之前他量好了长12分米,宽8分米,想叫你们帮忙计算一下周长,行吗?(学生计算,反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课时。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几乎无处不在。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

3、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4、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就用多媒体图片把学生带入曾经经历的情景:投球比赛。并出示两个小组进行投球比赛结果的统计表。

第一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

姓名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投中个数

8

5

6

9

第二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

姓名

小刚

小丽

小琴

投中个数

6

7

11

接着,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再请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组投球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总数和最多的数都不能比较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便于后面学习的开展。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1)、小组内的四名同学结成裁判组,用自己的方法来判定哪一组是获胜者。(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2)、师生分享讨论结果,从中引出只有分别求出两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才能正确判断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课上的统计表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小裁判参与讨论判定胜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平均数”对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平均”的概念,当人数不相同,比总数不合理的情况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成了学生的一种迫切需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起来。

2、初次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寻求两个小组投中球数的平均数。

(2)、各小组汇报自己寻求答案的方法。

a、移多补少法。数量较少时使用方便。

b、计算法。

第一小组:8+5+6+9=28(个)28÷4=7(个)

第二小组:6+7+11=24(个)24÷3=8(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将他

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学生看算式回答:2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7表示什么?

8+5+6+9=28(个)28÷4=7(个)

6+7+11=24(个)24÷3=8(个)

(28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总个数,4表示第一小组投球的人数,除以4是因为有4个人投球,要平均分成四份,7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平均数。)

(2)、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试着总结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请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数?

学生举例:班级考试的平均分;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平均支出;城市平均年用水量、用电量等。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1、教学例题:

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拾矿泉水瓶的活动,小红她们组同学拾得的瓶子数分别为13个、12个、11个、16个。求她们小组拾得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独立计算,寻求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演。评价板演时,再次归纳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2)、议一议:①求出的“13个”是每人实际拾到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吗?②求出的“13个”与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一样吗?(不一样,求出的“13个”只是一个平均数,而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拾了13个。)

(3)、借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加深对平均数含义的认识,在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学以致用,体验生活。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A:(195+212+205+198)÷52=16(元)B:(195+212+205+198)÷4=208(元)说说你选择哪一个答案,理由是什么。

5、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成员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身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引入了几个现实情境。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请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的整体上课效果打分,并选取几个学生代表的分数,计算平均分。

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以及打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给这节课打分”这一环节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并为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于课堂的拓展延伸,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十分有利。

五、说板书设计:

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吨。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质量简单的化聚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建立吨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提问: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

板书:吨、千克、克

(1)谁能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说说?

(2)这三个单位从小到大的进率分别是怎样的?从大到小相邻间的进率是多少?

(3)练习p91t2

2、举例:说说1克、1吨、1千克的重量相当于哪些物体的重量?

3、在下面的()里天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1)一支牙膏重200()一提桶水重10()

一支钢笔重150()一艘轮船重50()

一袋水泥重50()一台拖拉机重2()

(2)练习书p91t3

4、重量单位间的化聚。

练一练,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6500千克=()吨()千克,3吨45千克=()千克

3000千克=()吨,7千克430克=()克

7500克=()千克()克,2吨=()千

二、综合练习

1、判断题

(1)一瓶墨水重150克。()

(2)一扇门高2米。()

(3)数学课本重18千克()

(4)一桶水重10厘米。()

(5)杭州到北京长1360米。()

(6)一架飞机重15吨。()

2、单位间的化聚。

7060千克=()吨()千克,1吨340千克=()千克

2395米=()千米()米,6千克254克=()克

8040千克=()吨()千克,5千米60米=()米

3、下面的○里填上〈、〉或=

980千克○1吨3千克120克○3120克

7吨○6980千克4千米50米○4500米

6300米○6千米90米3米5厘米○350厘米

4、应用题

(1)一个煤矿去年日产煤782吨,今年的日产量是去年的4倍。今年每日产煤多少吨?

(2)西瓜专业有8个暖棚,收西瓜7吨600千克。平均每个暖棚收西瓜多少千克?

三、提高练习

有一个台秤,只能称40千克以上的质量。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的体重都在2039千克之间。你能用这台秤称出他们各自的体重吗?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1、《作业本》p55

2、课本p92t8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12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仙居县安洲小学高牡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7-8及练习二第1、2、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日常生活中和千米有关的标志。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米=()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

2、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二、认识千米

1、情境引入:出示P7例3主题图1

爸爸妈妈开车带小明和小叶出去旅游。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2、分析信息的含义,找出图中的一个新单位千米

叶镇21千米就是指离叶镇还有21千米,灵山23千米指离灵山还有23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3、小结:千米(它的另一个名字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单位。

4、你们以前在生活中看到过千米(或公里)吗?与大家说一说。

比如出租车打表、车站的里程表等

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小明和小叶来到了叶镇。在体育场,看到了小朋友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出示P7例3主题图2)

2、你们知道体育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

3、现在进行的是1千米的决赛,可是他们却不知道1千米有多长,你们能当小老师教教他们吗?

1千米(公里)=1000米

让学生初步感知千米与米的关系。

4、活动找千米

(1)千米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的长度单位,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小汽车1小时行驶80千米、马拉松比赛的长度是42千米195米等等。你能从生活中找到千米吗?

(2)4人小组交流自己生活中知道的千米,组长向全班汇报交流。

老师对学生找出的千米给出评价,从合理性方面考虑。

四、感受1千米

1、量一量

小组合作测出100米的长度,并在50米处做上一个记号。

2、走一走100米和50米。

a、睁开眼睛看,走一走

b、在头脑里记下100米的长度,闭上眼睛走一走大概到什么时候会走到100米

3、估一估

a、闭上眼睛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

老师们最喜爱的八佰教育网

b、估计一下从学校门口开始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c、对结果进行测评

五、练习巩固

1、练习二第1题

这是一道巩固长度观念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试做,然后再校对。

2、练习二第2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练习二第4题

根据不同的距离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9606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