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时间:2022-02-09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jk251.COm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13-512-615-79+8

11-714-614-816-718-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jk251.cOm扩展阅读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练习课(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教学要求: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712-412-314-8

16-96+813-6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6-9=?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

17-8-39+4-611-6+7

5+9-85+4+68+7-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12-613-714-9

2)12-713-811-615-9

四、看图

电脑出示第九题的图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指名说图意

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说

五、用数学

电脑出示第p26:11题图

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六、思考: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

(1)学生讨论

(2)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14-615-716-9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如本书第13页知识结构图)。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口算除法、估算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除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35页第1~3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这3个问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计算,根据除法含义直接列式。)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口算,第2题用估算,第3题用笔算。)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请学生当小老师,由小老师点名让3~6名学生上台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业或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说算理过程进行评价。

四、小结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


课题十整理复习

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发表。

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二、引导学生找规律:

1、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

2、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

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个表,以展示各组的新发现。

四、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说一说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除了表中算式,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2、看一看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些是我们刚刚学习的?哪些是以后要学算式?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课后小记:

数学下册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


第八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14-615-716-9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思维训练

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9<515-()>6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同学们熟练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且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7+5=125+7=128+7=157+8=15

12–5=712–7=515–7=815–8=7

整理复习 小学教案范例


第11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这些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要一起到“数的世界”去看一看,重点复习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会发现生活中也是处处有负数,处处有小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复习负数

1、什么样的数是负数?请大家举例说明。

2、完成第1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正、负数?

三、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什么样的是小数?举例说明。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3、举几个0到1之间的数,举几个1到2之间的数。完成第2题。说说0和1之间的小数表示什么?1和2之间的小数呢?

4、复习数位顺序表。指导学生完整的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板书数位顺序表。

5、完成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四、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怎样比较小数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完成第4题说说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0.80.8070.0780.870.780.087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五、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2、通常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求近似数?

3、改写与求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完成第5题。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整理与复习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p121页6—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

4、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小数口算。

p121第12题。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口算,选择3~4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二、复习加、减法笔算。

(1)做p121第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每组题里数字相同,得数不一样?这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点对齐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

三、复习小数乘法计算。

(1)做p121第9题前三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提问:这两题先都看做什么数乘?都看做48×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

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

四、复习小数除法计算。

(1)做p121第9题后三题。

指名一人极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提问:这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五、复习简便算法

1、你学到了哪些运算定律或规律?(板书)

追问: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整数和小数)

2、找出p121第7题和第11题中可以简便计算的题目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

指出: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能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算法。

六、复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1、2÷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2、2.3÷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循环节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注:第一个是89循环,第二个是9循环)

七、解决实际问题

1、p121第8题

(1)说说要求问题各要知道什么条件?

(2)有几种走法,比较走法。

2、p121第13题

独立完成,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p121第14题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单元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1—9乘法口诀,综合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有关的列式及计算。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乘法口诀及其应用,培养学生提问、想象、发现、猜测能力。

3、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9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们,元旦就快到了!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准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娱晚会,你们想去参加吗?

(课件:动物园里各种小动物兴高采烈准备过节的情境)

不过,在去动物王国的路上设有许多关卡,只有闯过所有的关卡才能参加它们的活动,你们敢不敢去闯一闯?

二、知识梳理

1、第一关:第六单元你学会了什么?(课件)

师:好,我们共同前进。第一关,小蓝猫要求回答问题才能过关。

1、学习了乘法口诀。(板书:乘法口诀)。现在我们把乘法口诀齐背一遍好吗?(好)开始。(生背口诀)真棒!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再来一次。

2、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知识(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出示课件第四张。谁来读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也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节课我们就对乘法口诀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三、巧设练习、巩固知识

1.第二关:口诀游戏宫

小燕子都着急了,带领我们来到第四关:口诀游戏宫。

(1)师生对口诀。

(2)生生对口诀。。

(3)看算式背口诀。

(4)把口诀补充完整。

五()四十五

()七四十九

()()六十四

()()十八

看到了口诀你能想到什么?想对了才能过第二关。(想到什么说什么。)

列乘法算式3×8……

2.第三关:看图列式

(课件)我们过了二关,现在来到一棵苹果树下,小猴子说:欢迎你们来到第三关。请看,列式计算。

几个几,乘加乘减,图文结合

3.第四关:动动脑

小兔子夸奖你们真聪明,他说为了参加元旦会,他还准备了蔬菜(课件)

小动物们做了那么多准备,我们也为它们买一些水果吧!

小兔子说:“还有一道题就过关了。(课件)

4.第五关:帮帮小猪

一只小猪哇哇大哭,我们快去帮帮他吧

5.好不容易到最后一关,笨笨狗对着几个图形又不知如何是好,我们来看看?看能不能帮忙。

四、总结

今天我们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了许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后你们遇到这类问题,记住就用今天的知识解决它。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9629.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