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亡羊补牢课件

时间:2023-07-06

亡羊补牢课件通用9篇。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亡羊补牢课件通用9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亡羊补牢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kū lóng;kū long)废窿(lóng long)

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

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

钻研(zuān zàun)钻石(zuān zuàn)

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

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板书:

亡羊补牢课件【篇2】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二、 教学课题: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三、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断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这则寓言故事中所点到的错误是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下的,但是通过它的告诫会时时提醒孩子们这是一个可贵的品质。所以在教学时让孩子们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才是最关键的。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情境法、自主合作法、多层次朗读法

1.以情境导入,课前采用多幅图片展示,先让学生走入香港这个繁华的都市。

2.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体会寓意,从而知道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

五、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5、这也是一则寓言故事

出示学习方法:

(二)、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三)、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

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四)、联系实际,说话训练

师: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想说?

生:小组说——全班汇报——写在书本p35中间空白地方

亡羊补牢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板书: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板书);“言”,讲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寓言。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亡羊补牢。2.读题,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3.谁能连起来把题目解释一下?

(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二、初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2.边读边思考,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检查复习。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读音方面: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àn”,不要读成“quān”。

“窟窿”的“窿”读轻声。

字形方面:

“叼”:左右结构,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撇”。

“悔”:左右结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修”:左右结构,右下方是“三撇”,不要写成“三点”

词语解释:

叼走:衔在嘴里拖着。

街坊:邻居。

劝告:说服,讲清道理,使人感动听从。

后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四、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1.出示课件,思考:《亡羊补牢》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

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2.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1)读书,小组讨论。

(2)班上交流。

开始想:羊丢了,修圈已晚,没用。

后来想:如果现在不补羊圈,就不是丢一只、两只的事,而会丢得更多。因此现在修还不晚。做:动手,堵上,修得结结实实。

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五、小结。

1.明确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

2.联系实际,谈感想。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亡羊补牢课件【篇4】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3、结合寓意,进行练笔,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运用到学习、生活实际中。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1、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羊圈窟窿街坊

劝告后悔结结实实

2、回顾课文的大意

“亡羊补牢”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来说说吗?(学生交流)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1)羊圈破了个窟窿。

交流:生:第一次是因为羊圈破了个洞。

师:你们同意吗?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原来”一词读得音比较重,我听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谁还愿意读?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发现”一词读得急促,我听了有着急的感觉。“叼走了”这三个字读得语气缓慢,听了替养羊人惋惜。

(全体学生齐读)

师:继续汇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2)、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

师: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如何?

师:他一个人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应读出街坊的诚恳,读出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

师引读:街坊诚心诚意地劝他——生接读

师引读:他漫不经心地说——

他毫不在意地说——

他不以为然地说——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之间合作)

5、学习第四节

师:是的,第一次丢羊,养羊人满不在乎、毫不在意、漫不经心。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看来,理解词语除了查找工具书、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三)、学习第五段,体会寓意。

师: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还是那么不以为然吗?

1、自由读文: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想的?出示投影:“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你能换个说法吗?(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对比读句子,感觉怎么样?(体会养羊人后悔的心情,他知道错了)板书“知错”。

(2)他又是怎么样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这个“赶快”看出养羊人知错——就改(板书)。

(3)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4)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5)看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

3、小结:由此可见:如果犯了错,只要(),就()。屏幕出示。填空,齐读。

(四)、结合生活,深化寓意。

师:是的,在生活中出现了差错不要紧,重要的是及时纠正、及时改正。这都不晚。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结合寓意,进行练笔。

同学们学习了《亡羊补牢》知道了知错就改为时不晚,可有一株苹果树却不知道,我么么来看看。(出示书后读一读想一想)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同学们续编寓言故事。师巡视,指名读,评议。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他告诉我们——齐读(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七)、作业。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八)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

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教师:

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

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过渡:

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⑵ 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⑶ 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⑴ 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⑵ 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⑶ 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⑴ 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⑵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又丢 修 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

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

“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 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新课

1.看图片猜故事。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猜出这些故事的名字吗?(《乌鸦喝水》《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2.这些故事简短有趣,又含有深刻的道理,我们称之为“寓言”。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板书:寓言二则)(相机识记“寓”和“则”两个生字)

3.(出示课题)谁来读一读故事的题目?

学习生字“亡、牢”。

(1)“亡、牢”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们呢?

减一减法:忙-忄=亡

字理识字法:(出示“牢”的字理图)甲骨文的牢字,像一头牛被困在圈栏之中。

(2)指名读课题。

4.质疑课题。“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

羊圈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劝告 丢过 钻进去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做摘苹果的游戏。

寓 则 亡 牢 圈 钻 叼 坊 悔 此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导读好重点句。

(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教师相机强调“街坊”中的“坊”读轻声;“钻入”中的“钻”读“zun”;“ 叼”的读音为“dio”。

4.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出示填空,请学生补充完整。

课文中的养羊人丢了______次羊,最后他把羊圈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亡羊”的?(第1~4自然段)

2.丢羊的原因是什么?默读第1~4自然段,画一画相关的句子。

3.学生汇报,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重点句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圈”是一个多音字,在本课读“juàn”。学习生字“钻、叼”。

加一加法:钅+占=钻

形声字记忆法:“叼”左边的口字旁表示用口来叼,右边的“刁”表示生字的读音。

齐读句子。

(2)重点句2: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街坊”就是——邻居。“坊”是本课的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加一加:土+方=坊;换一换:房—坊。)

街坊劝告时是怎样的语气?请你试着来劝一劝这位养羊人吧!

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养羊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呢?(无所谓,毫不在乎)

指名分角色读一读对话,相互评议。

4.过渡:好心的街坊来劝说,养羊人却不听劝告,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生评价。(要突出两个“又”字。)

(3)为什么要突出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两个“又”字更能体现他不修羊圈带来的后果,而且能突出丢羊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4)齐读第4自然段。

6.过渡:两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7.学习第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1: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你能体会养羊人现在的心情吗?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后悔”“现在修还不晚”来体会养羊人认识到自己错了。)

学习生字“悔”。换一换法:海——悔。

用“后悔”造句。

(2)课件出示句子2: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课文插图,指名说。相机学习“此”。)

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指名读句子。

(3)小结过渡:养羊人终于听取了街坊的劝告,及时修补了羊圈,结果——(幻灯出示句子)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四、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1.语言训练:(出示课文插图)当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会怎么说?养羊人会怎么回答呢?

2.同桌表演后,老师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深入学习了课文内容,现在你能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羊丢了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5.小结,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________,就________。

6.引学:“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7.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先和同桌小声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分享。

五、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指名读,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导学生观察各个生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相机指导。

5.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

6.教师强调写字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学生临写。

7.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后再进行书写。

8.全班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表扬写得较好的同学,并让其和大家交流分享书写经验。

9.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亡羊补牢课件【篇7】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课文的《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根据本文的特点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设计理念

这节课我主要的在探究中段的阅读教学。三年级是个特殊时期,由低段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阅读阶段的过渡时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性,我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字词的学习虽说字词的教学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必要进行个别难写、难认的字进行辅导。这样可以防范于未然,避免范相同的错误。

2、这节课中我认为体现最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怎样学习寓言的方法,让学生以后在自学中也可以有方法可循。在理解字词中,理解“亡”和“牢”中学生是通过查字典理解的,但对于这亡是死的意思却是错的。我就让学生也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最终得出这里的亡是丢的意思。还有一点是抓住课文的重点句进行理解课文,抓住课文养羊人的心理变化过程来得出寓意。

3、在《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这点,我在设计中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体验。在精读课文中,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个养羊人是个聪明的人还是愚蠢的人,并在文中找出理由”进行个性化体验。

在本次课中我还设计了一些习题,进行对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因为匆忙估错了时间就没有进行练习,我认为这是个不小的损失。这节课中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大家多批评指教文章来

亡羊补牢课件【篇8】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难点:

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PPT

五、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出示PPT(看图说故事题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今天带来了几张图片,考考大家能不能看图准确说出这是哪个故事。先看第一张图,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是哪个小故事?

师:这些故事都非常的有趣,而且这些小故事里都蕴含大道理。我们叫他们“寓言故事”。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它的名字是——《亡羊补牢》。

板书:

亡羊补牢。

师:那谁知道怎样才能学好寓言故事呢?首先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板书:故事)然后再学习道理(板书:道理)。掌握好这两点我们就能学好寓言故事啦。

2、整体感知

①字词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小眼睛看着电脑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抽生读、抽组读,男女生互读,开火车读。

③你们读的'很准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2-5自然段每一组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得最准确、最通顺。

④刚才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电脑上的词语来说说。像这种通过抓住一些关键词,并把它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3、认知贯通

师: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从文中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的?其实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都可以通过联系课文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

⑤翻开书像孟老师一样写旁边。

(学生在书头批注)

板书:

失去,描红:亡。谜语:有心记不住,有眼看不见(亡)“牢”是指养牲畜的圈。

师板书:养牲畜的圈。街坊说的修羊圈就是补牢。也像老师一样写在旁边。(学生在书头批注),描红:牢

⑥这两个字的意思搞清楚了,想必“亡羊补牢”的意思也明白了吧?谁来说一说?

师:“亡羊补牢”连起来就是丢失了羊后去修羊圈。

4、师:下面请同学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对两次丢羊,养羊人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第一次丢羊的时候,街坊邻居是怎么劝他的?找出课文描写邻居好言相劝的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那么这个养羊的人怎么说的?

反馈:

谁来扮演街坊,谁来演养羊人。请一组同桌扮演

师: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生接读: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第二次丢羊的时候,如果街坊邻居就站在旁边,大家想一想,他们又会怎么说?养羊人会怎么回答他们?指名分角色扮演第二次丢羊的场景。

师:如果养羊人继续不听劝告,结果会怎么样?损失惨重。幸好那个人补上羊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3、体会寓意

师:感慨是我们就说了,寓言故事就是通过一件事讲述一个道理。那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抽生答。板书: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师:一个人做错了事或者发现问题,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4、拓展延伸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事吗?可以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先读懂了故事,然后明白了故事中蕴涵着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时,就可以按“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这样的方法学习。

5、总结

小朋友,我们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6、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失去

养牲畜的圈

发现

又发现

赶紧

结结实实

亡羊补牢课件【篇9】

在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前,我先简单谈谈自己对寓言的一些认识。我们都知道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有益的教训,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让人们从故事中领会这些道理,获得教训。人们常将自己在生活和斗争中积累的某些经验和教训编成生动的故事,让别人从中受到启发,以便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少吃苦头。它是人们规劝和自我教育的生动形式,也是抨击坏人坏事的有效手段。

从上述寓言的特点中,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寓言的教学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正确把握它的寓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而我在研究这节课时,着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领会课文的寓意,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突破:

一、学习寓言,感悟寓意。

拉封丹说得好:“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寓言教学的重点放在哪里,这决定于寓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教训性和讽刺性,其深刻的寓意隐含在简单而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所以,在组织寓言教学时,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言的真正寓意。教师要把寓言里的'艺术形象当作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来教,不应过早涉及寓言的寓意。因为感知、分析寓言的主人公形象是教学生领悟寓意的前提条件。《亡羊补牢》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故事的教学着重是引导学生感悟体会养羊人错在哪里?认识不补牢的后果,其次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补牢,补牢带来什么好处?教学时我主要这样安排:

学生初读课文,理解亡羊补牢的字面意思后让学生找自认为与这个故事关系最密切的一个词语,并说明其中的理由,这一步的安排让学生初步理解了故事的内容,然后抓住“劝告”一词让学生认识养羊人犯下得错误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后果,抓住“后悔”一词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补牢,补牢带来什么好处?在这中间,我又设计了相应的语言训练:一是让学生想像养羊人后悔时的心理活动即是怎么想得,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上次听街坊的劝告就不会丢第二只羊了;反之,如果养羊人再不补牢的话,将会有更多的羊被狼吃掉。二是让学生体会“赶快”一词在文中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补牢的重要性,三是让同桌合作对话,养羊人修补羊圈时那个街坊又刚巧路过,想像两人又会怎样对话?学生在上述感悟活动中充分认识了补牢的重要性。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后学生对寓意的理解也就凸现出来了。此时教师进行顺水推舟,揭示寓意。

二、在学生感知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寓言的寓意,启发学生认识其现实意义。

寓言的基本思想是某种道德教训。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了寓言的艺术形象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不同性格加以比较,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找出类似的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寓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实际,说说类似课文中的例子,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以及知错就改带来的好处或还处于糊涂之中的学生不改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因而在引导中,我既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发生的事,又要联系学习中发生的事,既要说亡羊补牢的事,又要说亡羊还未补牢的事。让学生在现实中认识其重要性。

三、应用寓言,教育他人。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应用亡羊补牢的寓意。设计时联系前面教过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学生劝劝那里的居民,如果他们懂得亡羊补牢,那么最终也不会被洪水冲走了,同时让学生劝劝经常不完成作业、有小偷小摸的同学,让他们改正错误。既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又能保护有这些行为的学生的自尊心。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0657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