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杜甫课件

时间:2023-08-04

杜甫课件经典十三篇。

经过认真挑选我们为您呈现了这篇精选的“杜甫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学效果的好坏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情况来衡量。希望您能多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以及时跟进市场变化!

杜甫课件【篇1】

一、导入,竞背学习过的唐诗。

二、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岱宗(dài) 决眦(zì) 簪(zān) 逾墙(yú) 邺城(yè) 老妪(yù)

三、比读,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

2. 明确:

(1)《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写此诗时诗人24 岁,正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

(2)《望岳》之望是由远而近,由朝而暮, 由大略而细致,《春望》之望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

(3)《望岳》之景阔大雄伟,令人心神为之激荡,豪情满怀;《春望》之景满城残败,凄凉荒芜,使人黯然神伤。

(4)《望岳》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格调高昂,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春望》则抒发了战火之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深沉抑郁,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 小结:分析诗歌风格可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诸方面入手。

4. 自读《石壕吏》,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几方面分析此诗的写作风格。

明确:《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此时郭子仪等的60 万大军被史思明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诗中记叙了县吏夜晚捉人的事,诗人通过对现实的如实描绘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诗歌风格是含蓄的、深沉的。

四、链接延伸。

1. 复习以前学过的杜甫诗歌和自己课外背诵的杜甫诗。

2. 将这些诗作按诗歌风格归类,引导学生体会杜诗风格的多样性。

如雄阔高昂、深沉含蓄、清丽温馨等。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杜甫,字 ,是我国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a、播放录音《望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a、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多媒体投影):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a、播放录音《春望》,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 的理想和壮志。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3.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4、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1、听妇前致词中听者是:__________,妇致词的对象是:__________。

2、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诗中表现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

4、诗中能概括全诗事件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

1)、背景简介: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8)。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2)、诗题解释:石壕:也叫石壕镇,现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3)分组表演,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b、研读欣赏:官差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能不能把有吏夜捉人改为有吏夜征兵呢?(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点评)

c、深思明辨: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引导学生结合诗作的背景来谈,善于从诗作中找到依据)

d、分组准备表演:教师提示注意分配好角色,注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腔调、神态动作等。学生分组准备5--10分钟。

e、分组上台表演:师生点评,结合诗作指出哪些表演到位,与诗作描写不符,哪些表演逼真,与诗作描写的不相符合。以后上台的小组注意克服前面的不足。约1020分钟,34个小组表演。

a、情感熏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老妪一家的状况,老妪一家的状况又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史特点)?如果你是那个官差,你还会把老妪抓走吗?为什么?

b、老妪是被迫还是自愿去应差服役?最终到底被抓走没有?

c、展开想象:老妪被抓走后,老翁回来了,一家人会怎么样?第二天告别时,老翁又会怎么做,

d、理解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杜甫,字 ,是我国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a、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a、思考讨论,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a、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2)、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 的理想和壮志。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3.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杜甫课件【篇2】

一、导入,竞背学习过的唐诗。

二、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岱宗(dài) 决眦(zì) 簪(zān) 逾墙(yú) 邺城(yè) 老妪(yù)

幽咽(yè)

三、比读,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

1. 比较角度:抓住一个“望”字。

2. 明确:

(1)《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写此诗时诗人24 岁,正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

(2)《望岳》之望是由远而近,由朝而暮, 由大略而细致,《春望》之望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

(3)《望岳》之景阔大雄伟,令人心神为之激荡,豪情满怀;《春望》之景满城残败,凄凉荒芜,使人黯然神伤。

(4)《望岳》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格调高昂,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春望》则抒发了战火之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深沉抑郁,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 小结:分析诗歌风格可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诸方面入手。

4. 自读《石壕吏》,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几方面分析此诗的'写作风格。

明确:《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此时郭子仪等的60 万大军被史思明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诗中记叙了县吏夜晚捉人的事,诗人通过对现实的如实描绘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诗歌风格是含蓄的、深沉的。

四、链接延伸。

1. 复习以前学过的杜甫诗歌和自己课外背诵的杜甫诗。

2. 将这些诗作按诗歌风格归类,引导学生体会杜诗风格的多样性。

如雄阔高昂、深沉含蓄、清丽温馨等。

五、背诵三首诗。

【教学设计B】赏读课

〔教学创意〕杜律向来被誉为律诗的最高境界, 为很多后人效仿。原因何在? 语言的苦心锤炼是一个重要原因,杜甫曾自言“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本设计就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学习杜诗。

〔教学步骤〕

一、字正腔圆吟读三首诗。

二、从词语锤炼的层面鉴赏三首诗。

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5.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三、引用诗中名句造一个句子,然后说说这些句子成为名句的原因。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确:名句都是千百年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人类经验通感,在鲜明的形象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的句子。

四、背读三首诗。

【教学设计C】杜甫作品朗诵会

〔创意说明〕本课选编了三首杜甫诗,对一位作者来说,这就犹如编者给他安排的个人专场,设计一节“杜甫作品朗诵会”,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他,深入地了解他,放声地吟咏他,不失为“用好教材”的作法。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 课前复习曾经学过的杜甫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迟日江山丽》《绝句·江碧鸟逾白》《江南逢李龟年》《出塞·挽弓当挽强》《江畔独步花》

2. 学习本课三首诗,了解大意,理解第一首和后两首诗风的差异。

3. 教师准备相关音像资料,制作课件。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汉》《旅夜书怀》《登楼》《登高》《蜀相》..

4. 根据学生准备的篇目编排朗诵顺序,安排学生主持人。

二、朗诵会过程:

1. 引子:“千秋诗圣———杜甫”,简介杜甫。

2. 第一乐章:“青年才俊———一览众山小”,朗读篇目:《望岳》朗读VCD ,学生朗读《出塞》。

3. 第二乐章:“诗穷而后工———记录历史的如椽巨笔”。

“忧国忧民———直面现实时的真情”, 朗读篇目:《兵车行》《石壕吏》VCD ,学生朗读《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VCD。

“乱世暂安———浣花草堂前的微笑”,朗读篇目:学生朗读《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迟日江山丽,江碧鸟逾白)《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VCD。

4. 尾声:“写诗———生命的存储方式”, 朗读篇目:《登岳阳楼》《登高》《登楼》(师生齐诵) 。

5. 结束语。师生共同小结,下课。

杜甫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岱宗( ) 决眦( ) 搔更短( ) 不胜簪( )

2、填空

杜甫,字 ,是我国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学习《望岳》

1)情境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

4)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望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5) 探究赏析《望岳》

a、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多媒体投影):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学习《春望》

1)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春望》,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 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 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6)、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 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能力目标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德育目标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流程:

(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设疑自探

(一)学始于疑

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3、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为:1、景物?2、情感?3、拓展?

(二)自探要求

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

2、时间三分钟

三、解疑合探

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展示——两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一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二:——第四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三:——第五组展示(前黑板)

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二组评价

问题二:第六组评价

问题三:第七组评价

答案解析:

问题一: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二: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问题三:

【明确】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作者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四、课堂小结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怨愤之情的。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五、质疑再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到这里我们都已解决了,大家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新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在提出来。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六、运用拓展

自主编题——我做小老师,我来考考你

小组推荐优秀习题,由出题人领着同学们完成。

请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试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作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七、课堂总结:

1、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作点评总结。

2、师总结:我们学了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大家以后也可自己作诗并引用典故

补充修改

“秀出我的风采”——

展示要求:

1、书写要认真、规范,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

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

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评价要求:

1、评价同学声音要洪亮、清楚;

2、先点评展示同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再点评展示的答案,力争进行补充或必要的拓展;最后对展示组进行评判打分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杜甫课件【篇5】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讨论,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讨论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师:回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在《沁园春长沙》中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所以,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唉!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字。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4)分析、

《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煤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并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杜甫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

难点:

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教学流程:

(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二、设疑自探

(一)学始于疑

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为:1、意象?2、情感?3、情景交融?

(二)自探要求

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

2、时间三分钟

三、解疑合探

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展示——两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一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二:——第四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三:——第五组展示(前黑板)

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二组评价

问题二:第六组评价

问题三:第七组评价

答案解析:

问题一: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题二:

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题三:

明确: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但诗人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所闻,也不是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征,而是赋予它们某种性格某种精神。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在这里诗人其实是用豪迈、宏阔写出了哀愁,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四.课堂小结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希望大家课后能够仔细品读。

五、质疑再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到这里我们都已解决了,大家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新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在提出来。

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六、运用拓展

自主编题——我做小老师,我来考考你

小组推荐优秀习题,由出题人领着同学们完成。

赏析: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课堂总结:

1、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作点评总结。

2、师总结:我们一起领略了杜甫笔下的秋天,感受诗人心中的苍凉。

补充修改

“秀出我的风采”——

展示要求:

1、书写要认真、规范,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

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

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评价要求:

1、评价同学声音要洪亮、清楚;

2、先点评展示同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再点评展示的答案,力争进行补充或必要的拓展;最后对展示组进行评判打分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杜甫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杜甫,字 ,是我国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a、播放录音《望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a、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多媒体投影):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a、播放录音《春望》,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 的理想和壮志。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3.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杜甫课件【篇8】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4)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

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四、作业:

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1029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