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机械课件

时间:2023-08-26

机械课件(锦集7篇)。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教案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将为您全面介绍“机械课件”的相关知识点,感谢您选中本页我们会给您带来最好的阅读体验!

机械课件【篇1】

《机械设计》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机电系 执 笔 人:王玉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中文名称:机械设计 2. 课程英文名称:Maching Design 3.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4. 总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74学时,实验6学时),另外课程设计3周 5. 总学分:5学分

二、本课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任务

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在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它是主干课程。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

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5.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篇 机械设计总论 1.绪论(2学时)

机械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设计的内含与

程序。

重点介绍本课的内容,性质和任务,使学生明了本课程是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

论联系实际,研究通用零件的设计和计算问题。扼要介绍本课程的特点和相应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也应随时对学习方法作具体指导。扩展内容:机械设计国内外的发展概况。2.机械零件设计概述(1学时)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

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和选用原则(自学);机械零件的工艺性(自学);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化

(自学)。

本章介绍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重点是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分析,计算准则。

3.机械零件的强度(6学时)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静应力下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自学);疲劳与疲劳曲线;材料的疲

劳极限线图;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单向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双向变应力下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线性疲劳损伤积累理论—一迈内尔(Miner)定理;规律性非稳定

变应力下的安全系数;机械零件的接触疲劳强度。

要求掌握机械零件的强度概念和计算方法,其中以疲劳强度为重点。要求掌握变应力种

类,疲劳曲线,简化极限应力线图,稳定和非稳定变应力的强度计算,包括安全系数计算和

寿命估算。并了解表面强度的概念。非稳定变应力的强度计算是难点内容。第二篇 联接件设计 4.轴毂联接(2学时)键联接;花键联接

本章主要介绍机械设计中常用的键、花键联接。其中以平键联接的选用和强度计算为重

点。花键联接的强度计算着重介绍载荷分布不均概念。在介绍键的类型时,简单介绍无键联

接。

5.螺纹联接(8学时)

螺纹参数;螺纹联接的类型;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受拉螺栓联接;受剪的铰制孔用螺栓联接。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受扭转

力矩的螺栓组联接;受翻转力短的螺栓组联接。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螺旋传动的种类和应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自学)。

螺纹联接是本课程重点内容之一。要求掌握螺纹联接的结构设计和计算。重点是螺纹连

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难点是受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的螺栓组的设计计算。对提高螺纹

联接的结构工艺措施等作一般介绍。

螺旋传动宜作为设计作业的题目,在作业的同时由学生自学完成。第三篇 传动件设计 6.带传动(8学时)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带传动的应力分析。带

传动的计算准则和单根v 带能传递的功率。V带传动设计步骤和参数选择。

V带传动结构设计:普通v 带v 带带轮设计;v 带传动的张紧装置。其它带传动介绍。

本章的重点是普通v 带传动的设计和参数选择。难点是弹性滑动。7.链传动(5学时)

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链的类型。滚子链的结构和规格。滚子链链轮。链传动的运动特性: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链传动的动载荷。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功率曲线图。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滚子链传动主要参数及其选择。链传动的布置,张紧装置和润滑。

本章主要介绍应用广泛的套简滚子链。重点内容是链传动的运动特性;滚子链传动的设

计计算和主要参数选择。8.齿轮传动(12学时)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齿轮传动的动载荷计算。

标准直齿圆往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轮齿的受力分析;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齿根弯

曲疲劳强度计算。设计参数选择及许用应力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轮齿的受力分析;齿面接触强度计算;齿根弯曲疲

劳强度计算。

标准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轮齿的受力分析;齿面接触强度计算;齿根弯曲疲

劳强度计算。

变位齿轮强度计算特点。

齿轮的结构设计。齿轮传动的润滑。

本章是重点章节之一。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设计。重点内容是传动的失

效形式、受力分析、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对失效形式的

特点、发生的部位,失效机理和防止失效的措施要理解,对强度计算公式,应着重理解其理

论依据。各参数和系数的含义,影响强度和许用应力的因素等,并能正确选择参数和使用公

式。

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主要应掌握受力分析和计算特点。9.蜗杆传动(6学时)

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应用;蜗杯传动的类型。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及常用材料。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

圆柱蚂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蜗轮齿面接触强度计算;蜗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蜗杆轴的刚度计算。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蜗杆和蜗轮的结构。

本章以圆柱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参数选择,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和热平衡计算为重点内

容。蜗杆和蜗轮的结构,润滑方法和效率等是蜗杆传动的基础知识,也应很好地掌握。

第四篇 轴系零部件设计 10.轴(6学时)

轴的用途与分类。轴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轴的材料及其选择。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强度计算;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按疲劳强度计算安

全系数。

轴的刚度计算。*轴的共振和临界转速的概念。

本章以阶梯轴的结构设计为重点内容。强度和刚度计算材料力学已讲过,本课结合工程

实际加以应用。关于轴的振动概念和计算方法只作一般性的了解。11.滚动轴承(6学时)

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滚动轴承的分类、特点及选择。滚动轴承的代号。滚动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及失效分析。

滚动轴承寿命计算:滚动轴承名词术语;寿命计算公式;当量动载荷;向心角接触轴承

轴向力的计算。滚动轴承的静载荷计算。

滚动轴承组合的设计:轴承的固定、配合、预紧、调整和装析、润滑和密封。本章重点内容是: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和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由于滚动轴承已标准化,主

要能合理选用其标准型号和正确设计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轴承的组合设计为难点。

12.滑动轴承(8学时)

滑动轴承的用途和结构类型。滑动轴承材料与轴瓦结构。滑动轴承的润滑。

非液体摩擦轴承的计算。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理论—一雷诺方程。单油楔向心动压轴承设计计算。设计参数的选择。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单油楔向心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了解滑动轴承的材料,结构和润滑等基本知识。雷诺方程的推导及求解为难点内容,仅要求思路清楚。

13.联轴器和离合器(2学时)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

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选择计算。离合器的主要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简介(自学)。

本章重点是与专业有关的联轴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结构特点和类型特点。其它联轴器

和离合器一般了解。第五篇 其它零(部)件设计 14.弹簧(2学时)

弹簧的功用、类型、特点和选用。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圆柱形压缩(拉伸)螺旋弹簧的结构,基本参数,特性曲线,按强度和刚度的设计计算。

本章以圆柱形螺旋弹簧的设计计算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原理、基本参数、特性曲

线、强度计算、刚度计算。其它类型的弹簧只要求一般了解。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内容:

1. 带传动滑动率和效率的测定(2学时); 2.齿轮效率的测定(2学时);

3.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分布及特性曲线(2学时)。

通过实验环节,学生应对机械零件的实验基本方法和测试有所了解,获得实验操作的基

本训练,理解实验对完善计算方法,改变参数对零件工作的影响,评定设计等有重要意义。

实验要严格要求.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指导书,同一实验台上同时操作的人数不宜过多,以保证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实验成绩应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每个学生要做3个实验,共6学时。课程设计

设计能力培养要求包括下列内容:

1.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制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2.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选择零件材料,正确计算 零件的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尺寸。3.能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对机器和零件进行结构设计。4.绘制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和零件图。5.编写技术文件。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为一般机械装

置(如结构简单的机械、机械 传动装置、减速器等)设计工作量相当于以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机械传动装置为最。低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完成装配图一张,零件工作图 2 张。设计说明书约 6000—8000 字。课程设计完成后应每个学生进行答辩,成绩应单独记分。

五、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席情况和作业两部分组成。

六、成绩评定 学生必须参加听课及其实验,独立完成课外习题和设计作业。每次作业要记载成绩,考 试前综合评定出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20%。学生未完成作业的 2/3 则不准许参加期末 考试。

七、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根据教学的需要,要适当安排习题课(讨论课),课外习题和设计作业。每个学生至少要 完成 1 个大型设计作业。每个作业的份量一般为装配图纸一张,设计说明书一份,约需 15~ 20 个课外学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最好利用一些能说明问题的教具,实物模型 和 CAI 软件进行电化教学。组织学生参观陈列室。将 CAD 引入课程设计,逐步由手工绘图过度到电子图版。开展设计大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八、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1] 孙志礼主编《机械设计》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东北大学出版

九、教学大纲的说明 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学习本课程时必须安排在下列课程之后进行: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及机械制

造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及技术测量、金工实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 理、算法语言和程序设计等。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课。除一般的联系与分工外,以下内容能在先修课中落实,以保证衔接与配合。本课程中大多零件都按疲劳强度计算,因此希望材料力学课对材料在交变应力下的强度 计算应加强训练。螺纹的主要参数,螺纹标准及公差,齿轮公差、粗糙度等内容,应在机械制图,互换性 及技术测量等课程中学习。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以及螺纹副摩擦,效率和力之间的关系 都属于机械原理内容。

机械课件【篇2】

试用期一年来,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

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严于律已,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和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坚信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一)、是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增强自己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是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公文写作及公文处理和电脑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公文写作及公文处理、电脑知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办公室业务工作能力。

三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点,利用闲余时间,选择性地开展学习,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山林水利权属纠纷调解处理条例》,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我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当好参谋助手:

(一)、是认真收集各项信息资料,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向领导汇报,让领导尽量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最近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

(二)、是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三)、是在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中,坚持按照工作要求,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建议。

同时,对群众要求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认真解释,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相信政府。

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各项服务工作均取得了圆满完成任务的好成绩,得到领导和群众肯定。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但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理论知识水平还比较低,现代办公技能还不强。

今后,我一定认真克服缺点,发扬成绩,自觉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务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学期来,保卫科在学校的领导下,各年级、班级、及全体师生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全科工作人员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安全保卫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强化了门卫值班职责。

继续抓好学生乘车排队上车秩序。

学校学生放学回家乘车问题上,每天都安排了4个人组织学生排队乘车,预防追尾堵塞交通,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认真抓好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确保住校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创造健康卫生的休息生活环境。

一学期来,学生宿舍在保卫科的管理下,没有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和重大财产损失案件。

充分发挥寝室管理员的作用,坚持24小时值班,坚持每日卫生清扫和学生卫生值日制度,及时处理住校学生中发生违纪事件。

管理工作基本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大事不过夜,发布安全预警10条,维护了学生宿舍的安全和稳定,做好高考、中考期间的住校生服务工作。

3、妥善处理各年级,班级发生的各种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案件。

将各种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

本学期保卫科处理学生打架案件8起、敲诈勒索案件6起、配合梅园派出所侦破抢劫案件1起,召开专门的安全工作会议2次,继续做好安全信息员的报告制度。

4、做好各种矛盾的调解、处理工作。

学校是青少年的集中地,也是案件的多发地。

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自控能力,一点小事容易引起打架斗殴事件,如处理不当矛盾进将会进一步激化。

本学年处理学生打架案件10余起,将多种矛盾化解到最低限度。

5、继续强化保卫科值班巡逻制度。

抓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自开学以来,保卫科加强校园值班巡逻,校园及周边基本上杜绝了社会闲杂人员到校门口寻衅滋事、打架、敲诈案件的发生,周边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维护了校园的稳定。

6、对门卫保安做了充实调整。

7、全校紧急突发事件演练,平安有序。

二、存在问题:

1、本学期治安状况良好,学校消防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灭火器已过期达二年之久。

需及时更新消防设备。

2、学生翻爬912围墙的现象严重,学生上网受到人身安全侵害的事件应引起重视。

校园安全任务仍然重,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今年是我国国庆60周年的大喜之年,因此下半年的安全防范任务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值班值日工作,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大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治安环境。

机械课件【篇3】

(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一、引人新课: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

1.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

2.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

3 .学生实验:用手将书包提 5厘米左右和将 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 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 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 机械功(简称功)。

二、讲授新课:

功这个物理量和 什么因素有关呢?

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讲述:必要的意思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请同学们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手提着钩码在空中静止不动,问拉力是否对钧码做功?为什么?

手提着钩码匀速水平移动一段距离,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

手提着钧码匀速上升,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

讲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出,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工作的意思不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作包括一切消耗体力和脑力的劳动,但物理学中功的涵义要狭窄且严格得多,即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必要因素。想一想上课起始同学们一起做的提书包和提书的实验中,我们所说的“累”的程度大小,这个“累”字体现的含义是什么?

功的大小与力和距离这两个因素有何关系呢?

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

2.物理学中,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

〔例题1〕一台拖拉机耕地时,牵引力是28500牛,前进了l00米,此拖拉机的牵引力 做了多少功?

马拉着重为19600牛的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了400米,做了 3× 105焦耳的功。车受的重力有没有做功?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牛?

分析:因为马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的距离,所 以车受的重力不做功 。求马的水平拉力,可从已知拉力做功和车前进的距离,由W=FoS公式求得。

答:车受的重力没有做功,马的水平拉力是750牛。

学生阅读课本106页,小结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巩固检测:

回忆上课起始做的三个实验,若匀速提书包和 4本书所需的力分别为30牛和5牛,课桌高80厘米,计算下面情况下拉力做功的大小:

(1)把书包和4本书从地面提 到桌面上, 拉力分别做功多少?

(2)把书包提高5厘米,把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拉力做功分别为多少?

小结:功的大小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大小共同决定的,作用力大的做的功不一定多,距离长的过程做的功也不一定多。解题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小刚把重为1000牛的箱子沿着水平地板推动1米,小刚对箱产做的功

强调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W=F·S及单位1焦耳=1牛·米。

机械课件【篇4】

摘要:

本文针对高校现今环境下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需求和学习目标,探讨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与讨论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然后增强教师教学的吸引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课堂质量和满足学生自我学习的需求。

关键词:对分课堂;机械设计;教学模式;交互式学习

在高等工科教育教学中,机械设计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面向机械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出现了教育质量显著降低的问题,课堂缺课率高,低头族普遍;学生学习趋功利化,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不闻不问,不学不思;而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困境。以上种种问题,都使得现在的机械设计教学已很难实现现阶段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了解决本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促进课程的良好发展,实现教学的内涵式发展目标,探索并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内涵

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上,教师仍以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包括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学习两个分离的过程,面临着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参与度很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十分不足的困境,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上,我们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尝试采用了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等一些新的授课方式,但都未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讨论式教学,虽能通过课堂讨论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讨论的开放性特点极易造成学生的思路偏离教学内容的要求,影响学习的系统性[1-2];学生每学期开课门数多,每门课程分配时间有限,如果课下未能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预习则不能展开有效讨论,达不到预定的学习效果;讨论式教学需要教师深度参与,时时引导和监督学生,然后不适合大班教学。结合传统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势,取舍折中,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在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强调师生互动、生生有效交流沟通,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的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安排自主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称为PAD课堂[1]。

二对分课堂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一)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

2016年秋季学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中首次实践对分课堂。课程班级为2个自然班,共计65人。每周两次课,每次2学时,实际上课15周。然后为让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尽快接受,在学期开始时,就将教学大纲、教学规划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以便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所了解,并在上第一节课时向学生详细解释该教学模式、关键点、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在课程教学规划的整体安排上,根据本门课程实践性强、内容多而杂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讲授和讨论时间为课堂讲授占总学时数的70%,学生讨论占30%,可根据授课的具体情况做调整。授课过程为教师课堂讲授在前,学生课后内化吸收在中,生生课堂讨论在后。课程教学内容按章节划分,每个章节所需学时由教学内容决定,包括讲授时间和讨论时间,学生课后内化吸收时间由自己的学习情况决定,不占用总学时数。教师课堂讲授环节,主要是搭建学习内容的大框架,梳理知识点,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较详细的讲授。学生在课后的内化吸收环节中,通过阅读教材,复习ppt课件,整理随堂笔记,写出完整的读书笔记,并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留下的作业、问题,复习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进行知识拓展,为随后的课堂讨论做准备,这个过程是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自主学习的过程。为了使随后的课堂讨论达到好的效果,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完成对知识的温习和巩固:复习老师上课讲过的重难点,完成读书笔记;(2)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本门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和实际应用的联系,找到1-2个应用实例;(3)问题总结:根据所学章节的相关内容,要求每个学生提出2—3个问题,多提不限。问题可是学习内容、课后习题中未解决的问题,也可是课本外相关知识,问题可用来考教同组成员,也可向同组或外组同学寻求帮助,以最终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以3-5人为一组,组内成员自己指定组长、记录员和发言人,进行组内、组间和班级内讨论。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再次获取知识,最后由老师做讨论总结。

(二)教学效果实施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在: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对分课堂改革了机械设计课程在传统纯讲授式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2]。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主要搭建知识点的基本框架,在学习内容上留给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讨论环节时,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带着问题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为了讨论能得高分,再加上小组成员的相互制约、帮助与鼓励,学生基本都能主动参与讨论,积极的表现自己,课堂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2.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力求完整详尽,常常采用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解决问题时,教师往往是自问自答,学生参与度低,倾听的意愿不高,师生交流少。课后学生互动学习的环境很难保证,生生之间的交流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互动交流作为课堂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带着问题来参与课堂讨论,很大程度上靠自主、协作的方式学习。在组内、组间、班级内的讨论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学会借鉴他人的视角,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个人素质。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参与讨论,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3.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对分课堂模式下,学生经过课堂讲授——课后内化吸收——课堂讨论三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对同一内容进行了三次有效的学习,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稳固记忆,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学习效果显著提升。通过问题拓展,提升了学生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加强了过程性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学期末所做的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对对分课堂持肯定态度,认为在该模式下,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目标明确。在期末考试中,该班的平均成绩、及格率远高于其他班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有很大帮助,也是对教师讲授模式的新探索的肯定,对其他课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结语

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本人尝试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该模式下,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逐渐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交流者”,教师由知识的机械“灌输者”逐渐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3-4]。对分课堂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尝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今该课程教学的不足,值得在所有机械设计基础类课程中推荐。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657-658.

[3]赵滨宁.基于“对分课堂”的元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以“雅思阅读”课程为例[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6.1:20-23.

[4]石云霞,沈景凤,王新华.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5,(17):81-82.

机械课件【篇5】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关于再别康桥说课稿要如何写?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这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此篇教材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节课,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从人的认知规律看,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我准备只花一个课时的时间来教学这首诗。但高一的学生对新诗这种新的文学样式接触不多,因此,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有些困难。针对上述学生情况,结合新诗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三个方面分析诗歌的“美”。

(2)学生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两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课前学生能够收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课上反复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意境和诗人心境。

认识徐志摩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了解作者对母校剑桥大学的一片深情和无限崇敬

1.重点:《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以及诗人独具特色的意向选择。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是“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先生在他的论文《诗的格律》中所强调的。音乐美强调音节,绘画美讲求辞藻,建筑美则要求节和句的匀称,这是“新月派”创作的理念,因此“三美”的感知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同时,中国古代离别诗不胜枚举,徐志摩作为一名留洋英国的学者,他对中国传统离别诗歌意象的继承和对外国诗歌意象、的借鉴必有其独到之处,因此,这也是重点之一。但是如何从诗歌的意象来感知一个诗派的创作理念,即如何从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这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者详细分析和引导。

1.教法:采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这其实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自己主动探索知识并发现规律。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比较法、视听结合法。

2.学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前找有关本课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则要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和迁移。jk251.cOM

三、教学过程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找到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黄磊扮演的徐志摩在作别康桥时的朗诵片段,同时找到《再别康桥》的英文版朗诵和原文,并尽可能多的掌握有关徐志摩的创作情况和本诗的创作背景及与之相关的材料。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让他们能主动地去查找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先设置三个问题:诗歌的感情基调怎么样?从诗歌的开始到结束,这种感情有否发生变化?如果有,是怎么变化的?播放黄磊朗诵的视听结合的《再别康桥》,让学生视、听、触三觉结合,初步体会诗歌的“三美”和意境之美。

听完学生的回答,老师加以引导,对作者徐志摩的经历、思想和创作情况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进行补充式介绍(因为课前已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在这里特别要强调“康桥情结”,这样同学们能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等有一种宏观上的了解,便于接下来诗歌的整体赏析。

(1)朗诵全诗。

①让学生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②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2)鉴赏《再别康桥》。

①宏观上明确: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从每一诗节入手,我带着学生一起分析诗歌每一节的内容大意。

②微观上,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在幻灯片上列举中国古代离别诗的意象,让同学们了解意象的叠印才使得诗歌充满美感,然后由我分节朗诵诗歌,让学生找出每一诗节的意象。

(1)阅读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2)运用三美理论赏析闻一多《死水》,300字左右。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进行拓展阅读能力。

6.再次播放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在朗诵中再次体会并结束这一课。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首先考虑到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结合教师的介人授课风格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年龄特点来展开。在取得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让同学们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并发展能力。

机械课件【篇6】

合理的教学流程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本节课我是按以下六个步骤逐一进行:

(一)知识回顾图片导入(预设时间2-3分钟)

观看PPT(8)(设计意图:回忆巩固了前一节所学的知识,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图片的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引出概念(预设时间6-9分钟)

图中小孩的目的是什么?——引出对沙子做的功是有用功。

图中小孩还对什么做了功?——引出额外功的概念。

三次将沙子运送到三楼分别要对什么做功?——引出总功的概念。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的提出紧扣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教材内容,并知道有用功,额外功的,总功的概念。此环节是教学中的重点,是学生分清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关键)

(三)演示计算强化记忆(预设时间5-7分钟)

将小孩对沙子,自身,桶,口袋,动滑轮做的功分别计算出来

结合概念,对此图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进行计算,强化概念的记忆

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公式,算出图中的机械效率,对比后加强记忆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进一步突出重点和难点,也促进学生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概念的记忆,并且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对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有正确的认识)

(四)合作探究分组实验(预设时间7-9分钟)

1提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的问题,探讨斜面的机械效率,让学生自主探究

2将学生分组,选用实验器材,画出表格,并记录所需的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此次探究实验体现出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突出了实验的重要性,并且使学生能团结合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五)分析表格归纳结论(预设时间3-4分钟)

让学生将实验数据归纳,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越不省力,其机械效率越高。

(设计意图: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2让学生知道尊重实验数据,虽然各组的数据都不相同,但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

(六)作业设置巩固提高(预设时间1-2分钟)

课外练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进而拓展课上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水平。对此节课我预设了二方面的内容

1思考并完成课本第2,3,4题。

2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

第七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课堂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我设计这样的板书,简练地、系统地体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思维,提供记忆的框架结构。)

机械课件【篇7】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中英文 :机械设计基础 Foundation of Mechine Design 课程编码: 101002 学分和总学时: 5.5,100 实验(上机学时: 课上 10学时,课外 10学时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选课对象: 机械类、近机械类、非机械类

二、课程内容与实验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 主干技术基础课,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开始认知机械设备与机 械,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验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实际设计的基 本工程训练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培养高水平综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任务。在实践中培养综合设 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尤为重要,开设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 质有很大帮助,在培养学生的全局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实验教材与实验考核

实验教材:《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配套光盘

实验考核的方法:学生成绩从实验报告和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两个方面综合评定。实验报 告的审核根据实验要求加以评定,主要看是否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对实 验相关知识、技术的的学习和掌握;实验表现主要看学生对实验的态度,纪律遵守情况 等。

评分标准:实验报告占实验总成绩的 70%,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占实验总成绩的 30%。实验各项目在实验总成绩的比例根据学时分配;实验成绩占课程总考核分数的 20%。

四、实验项目内容 实验项目明细表 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属性 实验内容 实验 学时 是否 必选

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 备名称 1 机构认知实验 普 通

实 验

初步了解《机械原理》 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 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1√ 机构陈列柜 2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 普 通 实 验

初步掌握根据实际机 器或机构模型绘制机 构运动简图的技能。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 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机构的比较,巩固对机构结构分析 的了解。1√ 机构模型 机构运动分析实验 普 通 实 验

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 构动态参数进行采集、处理, 作出实测的动态 参数曲线。

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 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仿真和测试分析。1 机构运动分析仪 4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普 通

实 验

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 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 观察渐开线齿轮齿廓 曲线的形成过程。了解渐开线齿轮齿廓 的根切现象和用径向 变位避免根切的方法。分析比较标准齿轮与 变位齿轮齿形的异同。齿轮范成仪 5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 普 通 实 验

掌握应用普通游标卡 尺和公法线千分尺测

1√

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 轮基本参数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并熟悉齿 轮各部分名称、尺寸与 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 及渐开线的性质。1 齿轮实物 6 普 通 实 验

工作原理。

掌握用动平衡机进行 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原 理与方法。1 转子动平衡仪 7 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普 通

实 验

初步了解《机械设计》 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 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 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 家标准。

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 及应用。

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 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机械零件陈列柜 8 螺纹连接拉伸实验 普 通 实 验

1√

了解螺栓联接在拧紧 过程中各部分的受力 情况。

计算螺栓相对刚度, 并 绘制螺栓联接的受力 变形图。

验证受轴向工作载荷 时, 预紧螺栓联接的变 形规律, 及对螺栓总拉 力的影响。

通过螺栓的动载实验, 改变螺栓联接的相对 刚度, 观察螺栓动应力 幅值的变化, 以验证提 高螺栓联接强度的各 项措施。1 螺纹拉伸仪 9 带传动实验 普

通 实 验

观察带传动中主动轮 和从动轮上的弹性滑 动和打滑现象。了解预紧力及从动轮 负载的改变对带传动 的影响, 测绘出弹性滑 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了解试验机的工作原 理与测试方法。1√ 带传动实验台 10 普 通 实 验

裂现象、分析影响滑动 轴承油膜承载能力的

主要因素;测量轴承周向及轴向 的油膜压力、绘制其油 膜压力分布曲线;测定轴承的摩擦力、绘 制轴承特性曲线;掌握滑动轴承试验机 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 测试方法。1 滑动轴承实验台 11 减速器结构分析及 拆装实验 普 通 实 验

了解减速器的整体结 构及工作要求。了解减速器的箱体零

件、轴、齿轮等主要零 件的结构及加工工艺。了解减速器主要部件 及整机的装配工艺。了解齿轮、轴承的润 滑、冷却及密封。通过自己动手拆装, 了 解轴承及轴上零件的 调整、固定方法,及消 除和防止零件间发生 干涉的方法。了解拆装工具与减速 器结构设计间的关系, 为课程设计做好前期 准备。1√ 减速器模型 轴系结构测绘实验 普 通

实 验

减速器结构分析及拆 装实验基础上, 在测量 一种轴系的各部结构 尺寸, 并绘出轴系结构 装配图。1 减速器模型 机构运动学和动力 学仿真实验 综 合 性

运用 MATLAB 语言对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和综合进行数值求解。并 对 设 计 结 果 用 MATLAB 进行可视化 输出, 以提高对机构的

分析和综合的理性认 识.1个 教学 学 时, 另有 5个 课外 分散 学时 √

Matlab 软件 机械传动效率分析 实验 综 合 性

通过实验, 使学生们能

了解封闭功率流式试 验台的基本原理, 机械 传动效率及承载能力 的测试方法。1个 教学 学 时, 另有 5个 课外 分散 学时 √

机械传动效率实验 台 合计 20 注:本课程实验总计 20 学时,其中课上 10 学时,课外 10 学时;安排 10 次实验,基础实 验 1至 12必须选足 8个(8学时 ,综合 性 实验 2个。其中普通实验(按学时计算占 40 %,综合 性实验占 60 %。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12419.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