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说勤奋课件

时间:2023-10-26

说勤奋课件9篇。

学生们在上课时需要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编写每份教案课件需要大家认真对待。教案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必要途径,因此什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的呢?这份特别的“说勤奋课件”定能满足您的需求,下面是我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说勤奋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这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文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少见的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作者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然后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学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根据摆出观点,举例证明,点题作结的大体结构我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扣题立论,作者以问句开篇,引出中心论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接着强调指出,古今中外的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依凭勤奋获得成功的。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举例证明。作者例举了一古一今的两个典型事例来证明开头所摆出的观点。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这一部分紧承上文,强调今天仍然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为了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目标理念,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组合,使学生做凭借了教材,又不拘泥与教材。所以本节课的主要模式为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

由于本课是《说勤奋》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较多的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开展紧紧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论点,构建学习板块,系统组织教学。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结合司马光的具体事例,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细细咀嚼,理解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采用学习的迁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样讨论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和"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学法:现在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已经转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我教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新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要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说理性很强,通过具体事例来论证所提出的论点,因此,我把文章2、3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并把理解"手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等词句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教育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人身上体会他们的勤奋,从而让他们明白只有勤奋长大了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大致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1、明确中心,学习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2)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他们所取得的成就) "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艰辛的劳动)

(3)比较: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话更加具体,通过"古今中外""每一个""都是"说明了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

2、研读事例,学习第二段

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司马光的勤奋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躲"、"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警枕"体会司马光一生勤奋,最终取得了成功,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3、学法迁移,学习第三段

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3)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4、拓展练习

引导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摆观点——举例子——总结),劝劝两位学生:(1)我天生聪明,所以不需要勤奋也一定能成功;(2)我基础比较差,恐怕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聪明的同学,也就不想努力了。

六、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勤奋 理想桥梁 观点

司马光 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举例

说勤奋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懂得成功= 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2、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二、细读第二、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师:听你们整齐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不过,老师想学齐泯王,不听你们齐“奏”,想听你们一个个“吹”,见识你们各人的真功夫。谁敢出来?

2、指名读。

师:有勇气,你百分之百不是南郭先生。

(1)、正音。滚瓜烂熟(shu)、剥(bo)离;远渡重洋(chong)

(2)、生字形近字辨别:期末(己、由)稍微(悄、俏)、社会(杜)、基础(拙)

(3)、理解词语并造句:滚瓜烂熟、名列前茅(首屈一指)、急起直追(换奋发向上的词)、毫不气馁。

3、默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把课文读两遍了,我告诉大家,学语文一定要靠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就读准了,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就读顺了,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就读明白了。当然,学语文不能光是读,都让你们读去了,读完下课,各走各的,读了以后各人有什么感受、体会、发现、疑问、联想,大家彼此都不知道,那又何必要几十人拥挤在这一间屋子里干什么呢?是吧!那你们说,不光要读,还要干什么?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好了,现在我还想请大家读课文,不过要求高了,读完要谈想法。建议大家默读,这样便于思考,可以在你认为有想法的地方勾勾画画,做个批注。会批注吗?

4、师生交流。第二自然段涉及以下话题:

(1)、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2)、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

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指出“终于”一词说明《资治通鉴》是司马光花费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怎样读好这一句?

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他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是什么?(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体会司马光的惜时,读书次数多、时间长、程度深,以及对比手法更突出了司马光的勤奋)

如何读好这一句?自由练读,读给同桌听,推荐读,注重评议(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交流:

a.小时候别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

b.长大后用“警枕”的自励自勉。文中“警枕”的“警”是什么意思?

(3)、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 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5、师生交流。第三自然段涉及以下话题: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可看出来?(起步晚,基础差,抓住“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勤奋)

抓住“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还”等词句体会,怎样读好这些句子?体会童第周的勤奋。你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他学习勤奋吗?(起早贪黑、夜以继日、披星戴月等)。但“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付出艰辛的劳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用“ ”划出。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的名言和故事?(交流、推荐、出示投影)齐读这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除了司马光、童第周外,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名人勤奋好学的经典事例?(囊萤照读、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等)

6、请你用简短的一句话对他们做一个评价。可以是赞美的语气。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成功者的成功无一

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

2、齐读最后一句话,(抓住“只有……才能……才能”体会勤奋的意义)

3、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归纳说理性文章的篇章结构特点:提出观点、举例说明、总结观点。说理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4、质疑后学生共同探究:(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课后在去找资料解决,好吗?)

怎么理解“勤奋”?是不是“废寝忘食”、不吃、不喝、不玩、不睡就是“勤奋”?(出示投影)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们一定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为,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我们还可以说:勤奋是 ( 阶梯 );是( 铺路石或成功之母 )。xc

说勤奋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复习回顾,把握论点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五课《说勤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文章开门见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幻灯出示: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3、齐读观点。

4、古今中外,涌现了许多手捧鲜花、有所作为的人,文中选取的是哪两个人?(板书有所作为)

二、细读文本,明白道理

1、细细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想想司马光和童第周手中的鲜花分别是什么呢?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他们的勤奋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司马光: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司马光的勤奋的?

交流一: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

(1)、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①、我们先来看看《资治通鉴》是怎样的一部书。

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部书是按历史年代编写的,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目的是让建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它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已被人们称为史学瑰宝,其地位堪比《史记》。

②、这正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司马光写成这部著作很不容易,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19年:时间长;持之以恒。

终于:说明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很不容易,付出了很多汗水、心血。

③、补充说明:在整整19年时间里,司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部著作上面,每天工作到深夜,到完成《资治通鉴》的时候,他身体已经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齿大多脱落了。

(2)、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①、什么叫“滚瓜烂熟”?(司马光背书背得熟练 )

②、为什么能够“滚瓜烂熟”

“却”看出比别人努力。

“一直”,是说司马光读书时没有休息

“一遍又一遍”朗读次数多,朗读时间长。

③、老师请大家注意这个字“躲”,透过这“躲”,我们仿佛能看到这样一幅幅画面:

3)、出示: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①、“警枕”是什么意思?(警示自己,提醒自己的枕头。)

②、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点出:稍微)

③、司马光为什么要用这种枕头?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读书和写作)

④、司马光争分夺秒地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勤奋。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童第周: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你又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童第周的勤奋?

交流:

(2)、出示: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①过渡:在上中学时,童第周的基础比别人差多了,他的考试成绩平均分才40多,学校建议他退学吧,但他同样——“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理解: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失掉信心。

急起直追——马上行动,迅速赶上基础好、学习成绩优秀的人。

②出示:天刚亮,睡觉前

从这两句话里,我们可以读出一个四字词语——起早摸黑、起早贪黑。说明司马光学习时间长,比一般人勤奋。

③他起早贪黑地学习是一天吗?不是——“每天”、“总是”,能够坚持,天天勤奋,时时勤奋。

④小结:面对落后,童第周毫不气馁,急起直追,起早贪黑的学习,每天如此,这同样是——勤奋。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完了课文的两个事例,我不禁有个疑问,作者为什么要举两个事例呢?这两个事例有什么异同?

同:都是通过勤奋,取得了成功。

2、小结:看样子,不论天资,不论基础,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勤奋是成功的唯一法宝。

说勤奋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钢笔描红。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悄()社()梁()渡()

末()稍()杜()粱()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

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m.jk251.COM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略)

六、作业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

附、板书:

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说勤奋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使用批注自学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学会本课生字,会用课后练习里的6个成语造句。(重点指导勤、末、惯等字的书写)

二、教学准备

幻灯片、写着勤奋名言的小纸片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我姓王,来自昌江县叉河镇中心学校。不过老师是你们的老乡,东方四更的。来到东方,多少有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觉。所以想用家乡话问候问候大家。(村话问候)呵呵,这问候太熟悉,太亲切了!

更难忘的是,昨天在大街上还听到了一句以前奶奶常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本地方言!)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勤劳的人有饭吃)

2、相机导入课题,了解“勤奋”的意思

所以,今天老师不是来上课的,是来和小老乡们聊天的,聊什么呢?(出示课件),没错,我们聊聊勤奋。

(1)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空“勤”字。是强调笔顺和写法,查字典,了解勤奋的意思,说说勤奋与勤劳的不同点。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要聊天,咱们都得熟悉熟悉我们要聊的内容,请大家打开课文,第16课。

先问问大家有没有读过这篇课文?老师从昨天到今天共读了5遍。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好好读读这篇课文。希望大家做到(出示课件)

3、检查初读情况和生字学习情况。

(1)师生合作读书。(师生合作读第1和最后一段;请班长读第2段,请学习上有最大进步的读第3段。)

(2)学习课文生字。

出示课件——学生读——指导难写的生字“末”、“惯”、“基”字的写法。(学生说方法)——学生描红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思考: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简单介绍议论文、说理文知识)

教师强调动笔墨读书,用我们练习3的批注方式(重要的生字新词用横线、关键句子加实心圆,重要句子加空心圆,有疑问的'加?)

4、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课堂作业:

(1)你能用上老师给你的这八个词语,用简短的几句话分别说一说司马光、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吗?

(2)提高难度,你能结合实际生活,结合咱班的实际情况用这几个词造句吗?用得多的有奖励。

总结:今天跟我的小老乡们聊得很开心,改天我的老乡同事,也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还会继续带你们走进勤奋的故事,继续聊勤奋的话题。如果你想继续和我说勤奋,请记下老师的勤奋热线。呵呵。同学们再见!

说勤奋课件 篇6

【教材分析】

《说勤奋》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6课。这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果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稍有不慎,就会把这类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明理、激情、导行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说理性课文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从小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了解议论文文体特点,领悟议论文“通过典型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并练习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了解议论文文体特点,领悟议论文“通过典型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并练习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一、链接资料,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读过许多成语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吗?(出示: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这四个成语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板书课题:说勤奋

师:同学们常在一起说班级的事、家庭的事、国家的事。你知道“说”是什么意思吗?可以换一个字吗?(谈、议、论)

师:作者是怎样议论“勤奋”这个话题的呢?

【设计意图:对于首次学习议论文的小学生,以熟知的成语故事和日常生活经验解题引入,能消除学生对此类文体的陌生感,拉近他们与议论文的距离,唤起阅读兴趣。】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

作者议论“勤奋”,提出的观点是,然后用和这两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2.全班交流,理清思路。

【设计意图: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对于初次接触议论文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填空练习不仅降低了概括主要内容的难度,也有利于学生理清文路,初步把握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三、细读事例,感悟勤奋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简单介绍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司马光为什么能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呢?默读第2自然段,想想你从哪里可以读出司马光的勤奋。请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预设一:小时候勤奋学习

(课件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方法指导:抓住“躲”、“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关键词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预设二:长大后勤奋写作

(课件出示)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方法指导:①看“警枕”视频。②对比感悟:你睡觉用的是什么枕头,感觉怎样?想一想,如果头枕着一个圆圆的木头睡觉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理解内容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议论文教学也应如此。对比想象头枕“警枕”睡觉的感觉,有助于学生深切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取得了什么成就?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正是用两个典型事例证明了: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6.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的是“由扶到放”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学会阅读,促进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四、合作探究,深化中心

1.话题一:天资聪明的同学也许稍微认真一些就能取得好成绩,难道一定要很勤奋吗?(师适时补充伤仲永的故事。)

2.话题二:怎么理解“勤奋”?是不是“废寝忘食”、不吃、不喝、不玩、不睡就是“勤奋”吗?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作本上。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讨论话题,深化对“勤奋”的认识和理解。】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读一读关于勤奋的故事,背一背关于勤奋的名言。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后反思】

《说勤奋》是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课文列举了司马光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这两个典型事例,说明了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学习这篇课文,对指导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勤奋”的美好品质,有着积极意义。

在教学时,我抓住“勤奋”这两个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到“勤奋”是通过哪些事例表达出来的,并通过第一个例子悟出: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从第二个例子悟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由于课文的两个例子结构很相似,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学习司马光那部分内容时引导多一些,学习描写童第周的那一部分则放手让学生自读。学习完事例后,我让学生谈感受,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勤奋的故事或名言。

教学结束后,自我感觉相当不好,课堂上学生表现也不尽如意,回答问题的寥寥无几。到底问题出在哪里,静下心来我仔细分析:

1.教学观念陈旧,舍不得放手学生。我总感觉学生不会,没有自学的能力,总爱讲呀讲,平时如此,公开课上又怎可能一下改变呢?

2.备课方向不对,只备自己,不顾学生。备课时,我的出发点是自己,尽管教学设计改了一遍又一遍,但考虑最多的还是自己怎么教好,怎么讲顺。而学生到底哪儿已经会了,哪儿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点拨指导,自己全然不知。只知己,不知彼,肯定会打败仗了。

3.钻研处理教材不够深入,仍是就教材教教材,不会取舍。字词句段篇,读书与理解,哪一点也舍不得放弃,结果是哪一点也没有抓住,永远也跳不出教材的框框。本来这篇课文与学生生活、学习关系紧密,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为什么让学生联系自身谈“勤奋”,谈聪明的人需不需要勤奋,谈今天怎样做才算勤奋……,还可以对照自身来说“勤奋”,请几个比较勤奋的同学说说自己平时是如何学习的;然后找两个学习上懒惰的学生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尤其是回家后的时间都做些什么?最后讨论,比对两种方式的优劣,从而得出成绩的优秀来自于平时的勤奋。说实话,这些内容在备课时,我已想到,但只担心讲不完课文,就都删除了。如今想想,真是愚蠢之举呀!

4.调控课堂的能力不强,自信心不够。总感觉在自己的课堂上,时间过得特快,课堂容量特小,没学个什么东西就下课了。站在讲台上,没有自信,紧张严肃得要命,只顾想自己的思路,哪顾得上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呀!屈指算来自己上班的年限已不算短,但这点毛病总改不掉,教学水平停滞不前,原因到底何在,自己也很迷茫。

总的来说,这节课给了自己很大触动。它向我发出了警示:必须改变自己。真的,不改不行了。自己照此下去,会原地踏步;学生照此下去,会越来越懒。决心有了,但方法还需自己探索研究。不管怎样,动起来总是对的,动起来就会有变化,抓紧改变吧!

说勤奋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读、小组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白文体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

3.自由轻声读文一遍,感觉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相比,有什么特点?

(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有关勤奋方面的道理;通过司马光、童第周两个具体的勤奋事例来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

4.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专门说明道理的说理。作者围绕“勤奋”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论自己的观点。因此,从题目着眼,一看到这“谈”字就知道它的类型。

5.你能将题目在不变换主题的情况下,换一种说法吗?(《论勤奋》《谈勤奋》)

6.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作者所主张的观点是什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注意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6)补充:你还知道哪些成功者是通过勤奋成才的?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末:第二笔横比第一笔短。

“基”上面的“其”里面是两横,撇、捺伸展开来。

5.钢笔描红。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 ) 悄( ) 社( ) 梁( ) 渡( )

末( ) 稍( ) 杜( ) 粱( ) 度( )

说勤奋课件 篇8

一、教材分析

《说勤奋》是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先具体写司马光小时侯勤奋学习,后写司马光长大后勤奋写作,终于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重在说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第四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要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的意思。

四、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本课,我们准备以匡衡的“凿壁借光”的故事引入新课,通过学生对“勤奋”的理解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回顾具体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对勤奋的含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使说理的文章更感性化,学生对学习文章的兴趣也会更浓。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学生自读结束后,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在学习第一段中,重点是引导学生先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的字面意思,“桥梁”指什么?第一句话还可以怎么说?“鲜花”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什么意思?再结合二、三自然段的学习,回过来具体说说“鲜花”又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什么意思?再反复地朗读这些句子,加以强调,深化认识。这样,教学的重点得以强化,难点得以层层的突破。

对于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司马光取得了什么成就?这个成就是怎么取得的?引导学生用自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圈圈、点点,做上记号。学生自主研读后,组织全班交流。在交流司马光取得成就的过程中,对《资治通鉴》作些介绍。

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从童第周的故事中领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

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两个故事中感悟到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再回顾全文,进行总结,初步了解说理文章的“总—分—总”的写法。最后进一步展开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说勤奋课件 篇9

《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学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优点。

1.教学环节设计层层深入,紧扣主题。陈老师紧紧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论点展开教学。再通过学习两个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句话的深刻哲理。最后拓展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陈老师教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司马光成才这部内容时,陈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故事,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思考司马光怎样做到勤奋,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19年生活的艰辛,以及最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和他的勤奋密切相关的。

3.合理使用媒体,教学效果直观显著。陈老师精心制作课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练习适时,直观,对学生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学习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小故事后,陈老师都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能理解他们的成功具体是什么,凸显勤奋的重要。在帮助学生理解《资治通鉴》、“青蛙卵剥离手术”时,陈老师通过媒体出示了图片和文字,让学生对这些陌生的事物有了更直接的了解。

4.总结课文中的写法,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学完了两个名人小故事后,陈老师引导学生列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文学生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人物作为本文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在写作时要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这样,你的文章会更有说服力。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17779.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