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有关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4-03-17

有关习俗的作文集锦。

作文在学生语文基础的训练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写作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看清楚作文的题目和要求,到底如何才能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建议把本页和我们的网站收藏起来方便日后查看。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1

时间过得真快,还差一天就过年了,大家都知道,大年三十晚上要吃饺子,今年也不例外,吃饺子之前要包饺子,以前都是妈妈包饺子,我在旁边看,而今年,我也要帮妈妈包饺子。

不一会,一切都预备好了,妈妈拿着一个盆来,只见里面有一些饺子馅。然后,妈妈让我擀皮,我以前擀过皮,擀得特别好。妈妈见我擀皮擀得特别快,便让我学包饺子,说真的,我从没包过饺子,看着妈妈的手,灵巧的将一个个饺子包好。我特别佩服,一个个饺子像小人似的立在上面,真好看。,过了一会,我开始包了,我在一堆皮里找了半天,好不收留易找来最圆的,便把馅往里放,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捏不住皮,我特别气愤,于是,便把馅倒出来一点,可是怎么也捏不住皮,妈妈看见了,笑着说:"不要着急慢一点包,捏紧一点。"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捏得不紧呀!于是,我照着妈妈的话包,没想到,终于包好了。有时候,我包累了,就想抛却,不包了,可是,做事不能中途而废呀,我又静下心来,好好包,但有的饺子不收留易包好,就像一条划子,又瘦又长,我干脆把两头捏在一起,变成了帽子饺子,终于包完了,看着一个个奇形怪状的饺子,固然比不外妈妈包得又圆又平均。但,心里仍是很有成就感的。

吃饺子的时候,我特别开心,特别是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也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我也知道吃饺子收留易,包饺子难,以后,我要多帮妈妈包饺子。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2

习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习惯或惯例,它体现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和变化,但是它们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却一直保持着不变。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独特的习俗也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春节是中国最盛大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中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除夕晚上,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直到零点敲响的一声烟花声响,才表示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会贴春联、挂灯笼、燃放烟花爆竹、给小孩子压岁钱以及祭祀祖先等等。

除了春节之外,端午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起源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是纪念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这一天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是人们向祖先们的传统献上的一份美好礼物。

此外,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纪念先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需要在这一天缅怀故人并为他们祭奠。中秋节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团聚、感恩和祭祀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等。重阳节则是老年人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饮桂花酒等等。

除了这些传统节日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如婚礼、葬礼、丧礼、喜庆活动等等。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这些习俗以其先进性、开放性、包容性,也为外国友人参与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总的来说,中国的习俗是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人民的一份重要文化财富。它承载着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珍爱,也是人类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珍视并传承这些习俗,让它们得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和变化,同时也需要积极向外传播和交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向世界。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3

我给大家先容先容荣昌过年习俗;有杀年猪、吃刨汤、打糍粑、祭奠……

杀年猪是我们荣昌重要的'过年习俗。一般农家每家每户都要杀一头过年猪。主人家选好吉日后,请来杀猪匠,当日将猪牵出猪圈,将其四肢捆住,拖上案板,来三个人分别按住猪的头、身、尾,另一位屠夫将之前上祭的刀请来,拿着血盆,对着猪脖捅一刀,划开一道口子,用盆接住鲜血。再开始分割猪肉。

杀完猪,主人家还要宴客,摆宴席招待请朋挚友。食材就有刚杀的年猪。许多美食上桌了:喷香的泡汤、脆皮的酥肉、爽口的滑肉……

过年还有糍粑吃。用蒸熟的糯米倒在石板上,用木制的锤子砸击糯米,使糯米变溶,变的像胶水一样粘,再用圆器物把糍粑做成圆形,象征着一家人团团聚圆。

每家每户都要预备祭品。一点也不能马虎。“鸡不能带毛!”“酒里不能沾灰。”还要将猪头奉上,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小孩子们还要给先祖作揖,哀求祖先保佑学习越来越好。

这就是荣昌特有的习俗,但愿的家来我的家乡,感触感染一下荣昌过年习俗。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4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笑语连连。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5

习俗是一种社会传统,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它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延续,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财富。在这样一个充满习俗的世界里,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传统,如何传承和发扬它们呢?

众所周知,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习俗的内容各异,但它们的目的是相同的——表现和庆祝各种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和传统节日。例如,在中国,农历新年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在这个节日期间,人们通常会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饭等等。在这些传统活动中,人们不仅可以体验到浓厚的民俗气息,还可以感受到家庭和社区的团结和互动。这种节日氛围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

此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特有习俗。例如,日本有着精美的花道、茶道和和服,这些习俗形与神秘又别具一格。同时,其他地区的传统舞蹈和音乐形式也都各具特色。这些习俗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和文化传统,它们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以保持其独特性和独特魅力。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电子信息的普及使得一些传统习俗不再被人们亲身体验和理解。一些传统节日变得不再有趣和受欢迎,甚至被认为是过时的。为了促进习俗的传承和发扬,需要加强文化教育和宣传,增加人们对传统习俗的了解和认知。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展示和表演活动,让有兴趣的人了解和加入传统习俗。同时,政府也可以制定政策和措施,支持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它们融入现代生活,使其在人们心中保持着重要性和感受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创新和发展传统习俗,使它们更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例如,以“网上拜年”形式取代春节拜年等传统形式,将习俗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习俗,还可以提高它们在新时代中的价值和吸引力。

总之,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在今天的现代生活中,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习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传统的现代化、时尚化和科技化发展。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6

春节,也叫过年,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举家团圆的日子。每到此时,不管在外的人在哪个地方,都要早早往家赶。他们带着大包小包,里面装着各样的东西,有给白叟和孩子买的衣服,有为小孩买的玩具,有从外埠买的特产,真是应有尽有。

我们小孩子尤其盼望着早点过年,由于过年时爸爸妈妈给我们买新衣服穿,还能放花放炮,还能拿到压岁钱。

今年春节我是在农村老家过的。从初一到初六,村里的各家各户都互相串亲戚拜年。过了正月初六,村子里就开始各种娱乐流动了。村里的锣鼓队,秧歌队,他们穿上鲜艳的古装又敲又扭。还有舞狮子的,耍火龙的,大家尽情的跳啊,乐啊,真是热闹极了!

明年春年,我还要回老家过年。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7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发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流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祥。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梳妆得整整洁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预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由于“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渡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赐给,亦可在大年节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糊口的向往,对夸姣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8

过年过节小孩大人都很开心,因为是习俗让我们这么开心。

让我们谈谈中国新年。看看家家户户的门上挂满了鲜红翠绿的年画,墙上挂着一副对联。环顾四周,白宫充满了红色的场景,这是相当有趣的。

节约也是最热闹的。每个家庭胳膊肘上都有一碟消耗品,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得很开心。我没喝酒。吃完饭,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靠着暖炉,手里捧着热茶,聚精会神地看央视春晚,还有一些家庭被赋予了更多的家庭环境,于是就开了一个联欢晚会,把所有的亲戚都叫来,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开怀大笑。转眼间,新年的钟声就要来了。大家都拎着一大包鞭炮等着过年,“三,二,一!点火!”一串红色的鞭炮“噼啪”作响,红色的鞭炮落在人们的头上,脸上的笑容灿烂。雷鸣般的鞭炮过后,是喝新年饮料。每个人都高高举起手中的杯子,随着“叮”的一声,每个人都一口气喝完了。我回忆起我的.祝福,“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祝你身体健康!一切顺利!”一串真诚的祝福萦绕在我的耳边。

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有红包!”孩子们在尖叫。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9

“寒”是十月,“冬”是十一月,“腊”是十仲春,所谓“寒冬尾月”说的就是这三个月。到了尾月人们就开始为春节做预备了,从小年到大年节每一天都是一个习俗。要做的事情还真多,如: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等等。要做这么多事情真是让我头晕目眩,但有一句话一直鼓励着我“过年预备好,春节无烦恼!”

有一次爸爸正在贴春联,我发现爸爸把福字贴反了,我连忙说:“贴错了,贴错了!”爸爸微笑着说:“没贴错,由于“福”字倒了,说明福气就到了。”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要贴春联?”爸爸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年”的传说。在良久良久以前,有一个猛兽叫“年”,他住在深海底。每到大年节的晚上这个“年”兽就出来吃人,作乱人间。有一年,天上的一位仙人来了,拿着鞭炮穿戴红衣,把“年”兽给吓跑了。原来“年”兽怕红、怕声、怕光呀!从此每年大年节家家户户就贴春联,放鞭炮,一整晚灯火通明的守岁。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了我们中国最隆重的习俗。

听了爸爸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每一个习俗背后都有一个传说呀,这里面还藏着这么多的知识呢!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10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奶奶告诉我,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奶奶说的年味儿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自从读了小学后,每年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民俗节,校园里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景象,精彩纷呈的体验活动,以及围绕在舌尖的家乡味,那就是校园中的年味儿。让我们来一下深呼吸,一起走进我们校园中的年味……

年 味

远远地,就能看到一抹耀眼的中国红在校园荡漾,那是一排排红灯笼在迎风起舞。进入活动现场,我们更是闻到了浓浓的年味——剪窗花、写春联、编中国结……快来瞧,这边笔、墨、纸、砚的干什么呢?原来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写“福”字。大家一笔一画认真书写着各种字体的“福”字,给新年送上最美好的祝福!顺着香味进入美食区,眼前好一派过年新景象——别具一格的摊位,精心制作的美食,每个小朋友的笑脸,让浓浓的年味在校园里弥漫……

江南味

江南,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一个最有味道的地方,我们的活动又怎么会缺了江南味呢?瞧,在几条主要过道的展板上给我们介绍了江南水乡的多种精彩民俗以及“非遗”文化项目。木偶摔跤、陆埠车子灯,状元阁、谢迁墨池等,这些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感受江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民俗文化区也不难发现江南踪迹:滚铁环、穿线绑、跳房子……带我们体验了父母辈们最流行的江南游戏。美食区的江南味更不必说啦——梁弄大糕、陆埠豆酥糖、麻糍、年糕饺,在别的地方你可品尝不到,这还真是名副其实的舌尖上的江南!

趣 味

“江南直街”体验活动,一听名字,我就爱上了它。果然,它让我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同学们忙碌而又有序地穿梭于各个体验馆之间,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尽情地玩乐,红扑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皮筋掰五角星、竹竿游戏”让我们的手脚都动起来,“猜灯谜”让我们的头脑机器也开起来,“念童谣、唱姚剧”这边同学们更是热情高涨,跃跃欲试;更诱人的是,每体验完一定的项目可以换取美食哦。玩耍体验、品尝美食两不误,怎一个“趣”字了得?

这次活动如同一道集“年味、江南味、趣味”于一身的佳肴,值得我们不断回味,期待明年精彩继续!

有关习俗的作文 篇11

11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也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10日下午,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接受记者采访,详述“小年”的习俗及寓意所在。他表示,小年是正式过年的一系列准备活动的开始,人们会进行祭灶、赶尘等一系列活动,代表对新年美好的愿望。同时,这也意味着进入年关,旧时没钱还债的人要躲债七天。

“祭灶”为主要仪式:供奉糖瓜 南方准备灶饭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灶”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仪式,更有“糖瓜粘”的说法,意味着以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这个习惯源自流传已久的祭灶仪式。在民间,百姓一直认为每家每户都有上天派下来的“灶王爷”,负责监督一年中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直到农历二十三这一天,需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祭灶便是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

“所谓祭,首先就需要糖瓜,实际是关东糖,源自东北,将麦芽糖之类的东西搓成圆条,切成一段一段。意即让填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少把不好的事情向老天汇报。”段宝林笑着说,为了送灶王爷顺利“上天”,还要在拜祭之后把灶王爷像烧掉。

即便如此,仍然有些穷人买不起关东糖,旧时民间流传一句话:“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小子没混好,明年再吃关东糖”便是真实写照。同时,段宝林还说,“小年”也往往意味着进入年关。

北京原来有句话: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说的便是旧时到了小年后,没钱还债的人要躲债七天。同时,祭灶也有‘女不祭灶’的说法,至于当天的服饰语言之类,自然是求好,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忌讳。

自“小年”开始准备过年:扫房“赶尘” 贴年画剪窗花

在举办祭灶仪式的同时,“小年”还是正式过年一系列准备活动的开始。除了祭灶,农历二十四就成了“扫房日”,段宝林说,这叫做“赶尘”,实际是大扫除,家里有铜器要擦的十分光亮,同时洗澡理发,“寓意除掉过去的晦气,迎接新的吉祥的一年。”

“二十四,写大字”也是过小年的一种习俗。段宝林介绍,“写大字”就是要写春联,比如贴在大门上的,会是类似“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句子,表现美好愿望,“同时还会贴年画、剪纸、贴窗花。”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各地过小年的具体日期并不相同,据公开资料显示,一般北方习惯在农历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则多选择二十四这天。在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官三民四”的说法,做官的人要二十三过年,普通老百姓则二十四过年,而这个日期也并不一定,“比如当时原先做官的不做官了,过小年的日子或许会变。至于广东人,就会到花市上买花,桃花、栀子花等等,同样代表了对新年一种美好的祝愿。”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shifanwen/14908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