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时间:2024-10-11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合集10篇)。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1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又称“仲秋”。人们都说:“十五的月亮分外圆”。果然,今天的月亮圆滚滚的。晚上住宿部的阿姨突然抬来一堆月饼,分给我们每人两个,咱班61人,过了个特别的中秋节。

月饼是圆形的,上面还有“豆沙”两个字。可是因为赖老师下了“禁令”,我们只能看着这两个月饼,又不能去摸。之所以这样,班上几个馋猫就开始进行了“地下月饼活动”,我也算是其中一员吧。 月饼刚到我手中,就被我的“黑洞”吃了一点,我的同桌“支瑜”更加厉害,他偷偷摸摸挖开“豆沙之门”,用自己的手指,一点点地抠豆沙,不一会儿,半个月饼就被他给干掉了。

第二节课,老师知道班上有馋猫,便派了四个“间谍”来调查我们这些“叛逆贼”。“被发现了,哎,反正都被知道了,就再吃点吧”想到这,我又尝了点月饼。

过了会,赖老师撤消了“禁令”,我们“淑女型”地吃起了月饼。要比“淑女”,我可就算是一个典型的“淑女”了。我慢慢地吃,那黑糊糊的豆沙,进入嘴巴里,一股薄荷清香的味道概括了甜滋滋的糖份。可我同桌,虽然你看他先是比较“淑女”,可是,他左手拿着月饼,右手挡住自己的嘴巴,接着,将一整个月饼全塞进了自己的嘴巴里。搞的我笑得肚子痛,眼泪出。

我吃了一个,又留了一个准备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也算是一份心意吧。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2

今天是中秋之夜,今天的月光显得格外皎洁,深蓝色的天空映衬着洁白的圆月,这美丽的圆月散发着柔和的白光,将昏暗的夜空照亮,在天空上群星也闪烁着点点星光,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景象。这圆月就象一个白玉盘,这玉盘中托着人们的思念之情,将人们的思念传递给亲人。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让我们度过美好的中秋之夜。但是,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望着这洁白的明月,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我和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残奥会,那奥运健儿们奋勇拼搏,用辛勤的汗水取得了一块块闪耀着喜悦与欢乐的金牌,给这中秋之夜又增添了喜悦,让人们度过了激情与欢乐的中秋之夜。在这 中秋之夜,我祝全国人民合家欢乐,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3

中秋节快到了,大街上满是月饼,大的,小的,有的是心形的,还有的是用大的铁盒子包装的。各式各样的,数也数不清。

敏哥哥从杭州带来了一些小月饼和一些热乎乎的肉馅月饼。还说这些小月饼都要5、6元呢!

勛哥哥也从杭州带来了月饼,是用大的铁盒子装的,里面只有8个月饼,就要100多元,由此可见月饼真是贵中之贵。

小姑妈也带我去买了月饼,有各式各样的味到形状,看着就流口水。

等回到家我就马上拿了个月饼来吃,一口吃下去,真是难以下咽,幸好爸爸及时买了一箱奶牛,准备吃月饼的时候在喝,别在像我一样难以下咽。

等我喝了奶牛才知到月饼真的很好吃,不过,一定要在吃月饼的喝牛奶和茶。

后来,我先吃了个百果月饼,味道真不怎么样,豆沙的还可以,其它的也不错,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冰皮月饼了,有5个,中间上面画着kt猫,形状也是kt猫形的,另外4个是心形的,是白色的,里面有草莓果酱,好吃的很。

我觉得月饼很好吃,希望大家在中秋节的时后好好的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4

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学界一般认为是起源于上古时期先民的月亮崇拜。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文化深厚源远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月亮的圆缺变化与农耕时令之间的关系。jK251.COm

中秋节源自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

《周礼》记载,我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丰收,答谢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坛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出现了赏月的习俗。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

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玩兔儿爷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述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讲述的故事。当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故事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罢,‘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街上有时偶然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可见,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我们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我们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点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都是争着参加,没有一个人敢拉后的!我和娟子是替换着来磕的头。”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而虔诚。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们全家团聚在一起吃月饼。

中秋节的前两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月饼。超市里的月饼各式各样,有盒装的,有散装的,形状多样,有圆形的,有正方形的,有三角形的,还有心形的,味道也各不相同,有五仁的,有哈密瓜的,有草莓的,枣泥的。我最喜欢枣泥味的,我和妈妈买了二十几个枣泥味的月饼。

晚上,我们全家在院子里摆放了一张大圆桌,我、爸爸、妈妈、弟弟和整个院子里的人一起围坐在桌子的一周,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妈妈先把一块最大的月饼切成十小块,放在一个盘子里,大家每人那一小块月饼开始品赏,品尝着那又香又甜的月饼我忍不住一口气吃完了,而弟弟是小口小口地吃。中秋节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又圆又大,真好看。

这个中秋节过得太美好了。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6

中秋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世代在8月15日举行节日,这个节日喜欢带中秋节月饼探亲,交流思想感情。中秋节月饼的外形是圆的。虽然小,但不容易制作。首先要选材料,要用一等面粉,最讲究的还是放牛。比如蛋黄、鹿茸、五仁等,都要精心制作吃才好吃。中秋当天的夜晚非同寻常,家家都充满了欢乐,欢乐地吃着月饼,开心地聚集在一起赏月。

当天晚上的月亮格外圆和明亮,人们的心也非常幸福。晚上八点整,我家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各种月饼的口味,想吃。爷爷说:“我喜欢叉烧包。”奶奶说:“我喜欢五人。爸爸说:“我喜欢双黄白延用。我喜欢单黄白延用。”我喜欢冰心。”最贪吃的是弟弟。他大声喊叫。"我要吃圆月饼“让家人哈哈大笑。笑声中,爷爷打开一箱月饼,说:“每个人的熙冰来了!“声明。

我们吃得很开心我们就是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愉快地度过中秋节的这个夜晚。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7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不,月饼就是我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关于月饼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话说元末统治者残暴迂腐,朱元璋听从刘伯温的建议,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加到饼子中。于是起义大军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攻下了元都。获胜后朱元璋把饼子当做糕点赏赐给文武群臣,便留下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不仅有一段神奇传说,而且以香,甜,酥闻名于世哩!月饼的外形大多都是金黄的圆形,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掰开月饼,那股浓郁的香味便沁入你的心田,令你垂涎三尺。月饼的种类繁多,有高亮山楂味的,有五仁红糖味的,还有牛奶绿茶味的………当你望着香味可口的月饼,真愁一口吞不下。月饼又酥又甜,油而不腻,入口即化,口齿留香。

中秋前一天,我去当奶奶的小工,学习制作中秋月饼。先把手窝成半圆,把饼子放入手中揉圆形,再用面板把面压扁,放在手中擀成碗形,放进馅料,手不停转动,然后放到专用的模具中,放入烤箱烤40分钟,月饼便出炉了。

看着中秋晚会,望着中秋之月,品着中秋月饼,我不禁想到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迷人景象,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之情,想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是呀,小小的月饼中,不仅包着的是馅料,还包着的是家庭的团圆,包着的是亲人的祝福,包着的是海外侨胞对故乡的思念!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8

农历八月十五便是中秋节,是一个好日子。每家都团团圆圆的,不管身在何处,都会不远千里回家过中秋,吃月饼。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格外圆,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其实,我觉得十五的月亮也很圆啊。

我怎么可能放弃这个吃月饼的节日呢?于是我拿出了我珍藏多日的蛋黄月饼。看着好吃的月饼,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忍不住吞了几口唾沫。这时候,爷爷说:“嘉康,吃月饼喽!”我兴奋地接过月饼,正要往嘴里送,谁知月饼很滑,我手一抖月饼就滑落在地上。这时候,不知从哪里来了一条大狗,吓得我后退了几步。那条狗围着我的月饼转圈圈,用鼻子嗅了嗅,最后舔了一下就叼走了。也许它也知道今天是中秋节应该吃月饼。我大发雷霆,愤怒的像头小狮子,大声吼道:“该死的狗,我打死你……”爷爷亲切地对我说:“别担心,我这儿还有一个蛋黄月饼。”“你骗我,你哪来的蛋黄月饼啊?”“我前天去你哥哥家,你哥哥给吃的。我知道你喜欢吃蛋黄月饼,所以给你留着。”我接爷爷递过来的月饼,十分感动。心想,爷爷在我身上花了多少心血啊,连哥哥给他的月饼都要留给我吃。他真好!爷爷看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

有时候,我们对亲人的恩情“视而不见”,真不该啊!我以后一定会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9

中秋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祭月习俗

皇家祭月

所谓“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在先人的观念中,日月代表着阴阳两极,两者和谐是万物正常生长的保证。《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视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礼》记载:“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击鼓奏乐,祭月迎寒的场面。《礼记·祭义》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阴阳关系,祭日于高台,祭月于坑穴。《史记·封禅书》还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猪祭月。

秦汉时期祭月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汉武帝时,则“夕夕月则揖”,行朝日夕月之礼。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仪。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这就是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明嘉靖祭祀》记载:“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又曰:“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亲自在月坛祭月。其他年份则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民间祭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也逐渐流传到汉族民间。礼仪式的皇家祭神行为变成了大众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沿续下来。同时,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

宋代起秋祭月习俗开始成为求月神赐福,男人求功名利禄,女人则求貌美如仙。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卷四“八月”中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

明清时期,中秋祭月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祭拜仪式。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述了明朝北京的中秋风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描述的是中秋节夜世人面月出方位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对月拜祭。而后焚毁月光纸,分食祭祀供品。

祭月活动在民国期间仍然风行,只是四九年后才因形势的变化而逐渐消失,所以现代人中秋节只知吃月饼而不知祭月。然而,近几年来又重新开始出现由官方或汉族民间组织的祭月活动。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而着称。孔夫子有“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祭祀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在我国传统“五礼”首位的吉礼,就是祭祀天地神灵之礼。

所以说,祭月活动重新受到重视应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祭祀礼仪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年清明节祭祀黄帝陵、端午节祭祀屈原、中秋节祭月以及孔子诞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动,将会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礼仪。

祭月仪式

明清时期祭月仪式,即如《帝京景物略》所述,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活动,这也是唐朝后根据“中秋月圆”而发展出的以“家人团圆”为主题的汉族民间祭月活动。

祭月要持肃敬之心。《论语》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说,即祭神要敬神如在身边。祭月前最好要能够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之敬意。

中秋夜家人团聚一堂,面对月出方向设祭案,案前高挂月神像(俗称月光纸),案上放置月饼、祭酒、西瓜(切成莲花状)或其他水果、以及其他食品作为祭祀供品,外加红烛两支、小型祭香插座(或香炉)一个,酒杯(或酒爵)三只。如行跪(汉代又称经坐,即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拜礼,则需在案前铺设跪拜席位。

家人中选主祭一位(明清逐渐有“男不祭月”的习俗,故主祭一般是家中女性长者。但现代祭月可以不考虑明清的这一习俗。另外,为了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主祭之职也可由家中年幼者担任。习俗可承可破,不必一味拘泥。),其职责是代表并引领家人行使祭月的礼仪。另选赞礼一位,主导祭月的过程。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篇10

今天是农历8月15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按习俗,在这一天,人们要赏月、赏桂花,喝桂花酒,祭月、吃月饼。

晚上我们一家人到外面去吃团圆饭,我们到了餐厅,我拿出月饼,放在餐盘里,用小刀给大家分月饼,月饼还有点硬,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切开,我把月饼分成六份,分别发给大家,月饼的馅分别有:红豆的、绿豆的,还有巧克力的,味道真不错!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吃着香甜的月饼,喝着可口的饮料,庆祝团圆…….

听说月饼最早的名字叫胡饼,是由唐朝流传下来的,当时,胡饼是进贡给朝廷的点心,杨贵妃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于是改名叫月饼,一直流传至今。这个中秋节我既了解了月饼的来历和中秋节的风俗,又尝到了香甜美味的月饼,更关键的是,这圆圆的月饼,让我感受到了祖国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赏明月,吃月饼,庆团圆,共同编织了一个热闹幸福的中秋佳节。我为我们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天上有皎洁的明月,地上有合家团圆的欢笑声,这个中秋之夜我们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9776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