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二战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4-12-30

二战电影观后感(精华10篇)。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志愿军:存亡之战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1

以前的战争,给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给予了无限的遐想,但一提到战争,我们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词就是—残酷!今天我看了《决战中途岛》,不仅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也认识到了那爱国的精神。

此影片讲的是美国与日本大战时期,为抢夺太平洋在中途岛决战的战役。这是一场艰苦的水上之战,美军军舰受到大量损坏,飞行员也所剩无几,但是我们的主人公却是不依不饶,带着自己的小队,径直向日本军舰冲过去,飞机严重受损,但是它们不足以畏惧,最后成功丢下炸弹完成任务,但此时也只剩下了主人公自己一架飞机在上空孤独的徘徊,战斗的损失足以能够证明战争的残酷。

那让我们再来想想,有人说:“伤员就应该在战地医院,不应该属于战场。”但是我又想问一句,在这当中有谁属于擅长的,人人都是自己家父母的孩子,又有谁家的父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战争中死去呢?放眼望去二战时期,已经离我们远之又远,但是,疫情这场战争也在全球蔓延开来,那么冲上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又属于这个战场吗?不,他们不属于,但是他们甘愿为国服务,为人民服务,他们即使再平凡,也要为中国添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可以加入这为中国加油打气的行列,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可以属于抗疫一线战场的后勤人员,为白衣天使加油打气,祝愿祖国早日的康复!

二战时期相比现在,没有了炮火,没有了硝烟没有了,天上轰鸣的飞机,没有了炸弹落地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但他依旧异常残酷、是一场令我们肃穆的战争!我们最应要严阵以待!

这场电影,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在这个和平年代,即使没有了大的战争,但是在社会之中也是有明争暗斗,所以我们每个国家,每个人民,每个民族都要和平共处,为世界打下和平的基础。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2

观看完电影《大突围》,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以其宏大的叙事、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题,给我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电影的背景设定在1941年的大青山突围战,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而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紧张的剧情,将这段历史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军的残暴与嚣张,他们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给当地的百姓和抗大师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抗大师生们并没有退缩,他们在周纯全等领导的带领下,奋起抵抗,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

在这场突围战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年轻的抗大学员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的热情,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在战斗中,他们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敢和坚韧。苏凡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战士,他的成长历程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力量和希望。还有那些女学员们,她们同样毫不逊色,用自己的方式为突围战做出了贡献,她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令人敬佩。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丰满,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任天野饰演的杜青峰,展现了一名硬汉的形象,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了保护战友和群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敖子逸饰演的苏凡,则将一个少年的纯真与成长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在战争中的挣扎与蜕变。此外,王劲松、艾米、黄小蕾等演员的表演也都十分出色,他们用自己的演技为影片增色不少。

《大突围》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沂蒙人民与抗大师生之间的鱼水情深。老村长带领乡亲们用门板覆上浸湿的被子为战士们掩护,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好人民军队。这种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精神,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在新时代需要传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3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一部充满热血与激情的电影,它让我对志愿军战士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关于勇气、信念和牺牲的赞歌。

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在铁原阻击战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他们在敌人的炮火下,毫不退缩,坚守阵地,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他们的身影,如同钢铁般的长城,屹立在敌人的面前,让敌人无法逾越。他们的故事,是一部英雄的史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坚定信念。他们坚信,只要他们坚守阵地,就一定能够打败敌人,保卫祖国。他们的`信念,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是他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革命英雄主义。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同时,我也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牺牲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这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同时,我们也应该向志愿军战士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勇气、信念和牺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4

《决战中途岛》,第一时间看了一个首映。我只能打6分。和同样题材的1976年版本的《中途岛海战》,相差甚远。与《珍珠港》相比更是差了几条街。导演水平,剧情编辑直逼国产片水平。实在令人失望。

二战题材本是比较容易拍的,因为故事都是来自于真实的历史,只需要换个不同的视角即可。我本人即是二战电影的爱好者也是一个军迷,在我看来,本片有以下几点硬伤:

1.故事线不明确。这种二战电影,要么遵循历史,用叙事的方式把故事讲完,就和76年的《中途岛海战》一样,把中途岛美军胜利的几个重要的点说清楚。要么就和《珍珠港》一样,以历史作为大背景,突出几个主角的个体,以人物的角度加上感情的冲突,去串联整个故事。可惜,决战中途岛两者都没有。也没有更新的视角去完成故事的叙述。

2.本片的人物众多,但每一个描述的都不突出,感觉就是零零散散的串在一起。所以影片中没有人物可以打动观众的地方。剧情也一样,中途岛美军之所以能赢的三个重要的'因素都没有交代清楚。我本人是比较熟悉这场战役的过程,即使这样,我也看的一头雾水,更不用说一个不熟悉历史的普通观众了。只能看看海战的电影特效热闹一下而已。

3.本片里所表现的海战舰船的细节也有很多漏洞。特别是表现航母编队的鸟瞰的镜头,航母和巡洋舰驱逐舰外形的大小也差不多大。熟悉舰船知识的人都知道,二战日本的苍龙级航母排水量二万顿,重型巡洋舰一万三千吨,普通驱逐舰护卫舰也就几千吨,从外形上就是西瓜,哈密瓜和菜瓜的比例。而本片表现的镜头,基本上看不出来。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美国电影拍摄的水平。

4.空战也是一样的漏洞百出。二战的飞机乃至今天的飞机,在空中格斗,基本上都是一个追,一个摆脱。决定谁打谁,是飞机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这是常识。而本片里经常出现被追逐的飞机用小口径的机枪干掉了后面紧追不舍的大口径机炮的飞机。空中格斗,机枪和机炮的口径和威力能差多少,貌似导演心里一点逼数都没有。这种违背军事常识逻辑的东东随处可见,看的我那个难受啊。

总之,本片算是罕见的粗枝大叶,漏洞百出的二战电影,演员不出彩,剧情不出彩,连道具也不出彩……烂片,所以我吐槽,对不起我的电影票钱!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5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家国情怀的史诗。影片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战争中的挣扎、痛苦、坚持和牺牲,让我对这场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电影中,志愿军战士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和残酷进攻,还要忍受饥饿、疲劳和寒冷等恶劣的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人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有的战士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恐惧和犹豫,但最终还是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勇敢地冲向了敌人;有的战士在面对战友的牺牲时,悲痛欲绝,但他们依然坚守在阵地上,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真实的情感和人性的挣扎,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对志愿军战士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同时,影片也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家国情怀。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异国他乡,为了保卫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忠诚,这种家国情怀是他们坚持战斗的动力源泉。在电影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战士在战斗间隙,拿出了自己家人的照片,看着照片上的亲人,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是,当敌人再次进攻时,他毫不犹豫地放下了照片,拿起武器,冲向了敌人。这个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家国情怀,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放弃了自己的小家,选择了战斗和牺牲。

此外,影片还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吸取教训,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向志愿军战士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勇敢、坚强和奉献精神,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努力奋斗。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6

看完《志愿军:存亡之战》,我的内心如同被重锤敲击,久久不能平静。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那英勇无畏的战士、那舍生忘死的精神,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影片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这是一场关乎志愿军生死存亡的战斗。在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联合国军”面前,志愿军第63军的2.5万名将士没有丝毫退缩。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铁长城”。每一次敌人的冲锋,都被志愿军战士们英勇地击退;每一次炮火的轰炸,都无法动摇他们坚守的决心。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住铁原,就是守住了志愿军的希望,就是守住了祖国的'尊严。

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动人。朱一龙饰演的教导员李想,他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士,又是一位心怀家国的儿子和哥哥。在战场上,他指挥若定,带领战士们奋勇杀敌;在生活中,他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又展现出了他温柔的一面。辛柏青饰演的李默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毅然放下了自己的小家,投身到战斗中。张子枫饰演的李晓,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战士,她的成长历程让人既心疼又敬佩。还有朱亚文、欧豪等演员饰演的角色,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这场战斗的胜利,来之不易。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忍受着饥饿、寒冷和疲劳,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革命英雄主义。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今天这个和平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志愿军战士们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7

《萤火虫之墓》——战争的双方都需要反思

写在前面,首先澄清,《萤火虫之墓》是高畑勋的作品。好多人误认为他是宫崎骏的作品,呵呵,在那里我代老宫谢谢大家善意的误解~

催泪弹一般的电影很多,《泰坦尼克号》、《天堂电影院》、《恋恋笔记本》……但第一次让一部动画片感动的泪流不止,《萤火虫之墓》是第一部,一部日本动画片,一部日本人关于战争的动画片,一部日本关于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动画片形式的反思~

我虽然不是大德兰修女,但是我同样坚决的反对战争,不管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邪恶的战争。只要是战争,那就必须是罪恶的~

这部影片就带给了一个新视角,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发起罪恶的战争的邪恶侵略者国内的状况~影片没有任何束缚,完全按照导演的意图细致的.表现出了战争出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和人性的泯灭到人的最终死亡,不怕表现出不和谐的一面,我先赞一下。影片表现了亲戚从收留到厌恶到抛弃兄妹的过程,表现了人与人间的亲情在物质面前不堪一击;善良的小兄妹,个性是哥哥,从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性格乖张的流浪汉,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泯灭表现得淋漓尽致~

好吧,这就是被我们描述成有着吞并亚洲野心的日本,对于战争所做的思考。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悲惨,但是日本同样十分惨烈。在战争中,是没有胜利者的。其实,兄妹的愿望和汶川灾民应对大地震时的愿望一样卑微,就是活下去。日本人做出了这样的反思,提醒自己战争是罪恶的,唤起广大民众对于和平的渴望。

透过影片,我发现日本是个善于剖析自己的民族,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说明了日本痛定思痛,发奋图强的品质。而我们反思战争,也不就应总是把目光盯住南京不放,如果总是像个弱者一样声讨侵略者种种不义,那说明我们还处在弱势,并没有真正的强大起来。如果我们总是跟随主流的宣传,抨击侵略者的暴行,那说明我们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如果总把职责推给当时的执政党,细数当时的首都所遭受的惨痛蹂躏只能说明此刻的执政党并没有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8

今天是英语晚自习大家都认为英语老师会让我们看完电影后,他会来讲课。可是事情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在看书的那一段时间,英语老师拿了一本《萤火虫之墓》看了起来,他还对我们说:“这是日本一个叫野板昭如的一位十三岁的小作者在日本战争时期写的一本书,野板昭如在自己的最后一点时间里写下的一本书。"

后来,阅读课快下课的时候英语老师问我们要不要看《萤火虫之墓》的电影。于是,我们就齐声说好。‘’我觉得即使我们今天晚上少做了一张试卷但是通过这个电影也行你们能收获的远远要比做一张试卷要好得多。”

野板昭如原本生活在一个可以说是幸福的.家庭,可是后来因为美国的侵略野板昭如母亲叫野板昭如和他妹妹先逃出去。结果野板昭如的母亲就去世了,不久野板昭如又在取钱时得知他爸爸也不幸去世了,得知这个消息清太不禁伤心欲绝,但是他想我还有个妹妹,“我一定不能让他知道这个事实”后来,野板昭如还被他阿姨给逼得带着他妹妹离开他家住到了防空洞和妹妹相依为命,他妹妹也非常懂事。但过了不久野板昭如他们没有吃的东西了,野板昭如为了不让他妹妹生病还饿着肚子所以野板昭如每天晚上都去抢偷东西给妹妹吃,直到有一天野板昭如没人发现了为此还进了警察局。几天后,野板昭如的妹妹也因为营养不良去世了。

当看到这里时我也不禁流热泪盈眶了。后来,英语老师还问我们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你们现在也许还会和爸爸妈妈吵架,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爸爸妈妈不在了你还会和你爸爸妈妈吵架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确没有想过。因为以前我总是觉得爸爸妈妈对我好是他们应该的,和爸爸妈妈吵架我都认为是他们的错而不是我的错。听了英语老师的一番话我的确是深有感触,今天会到家妈妈还问我要吃什么我给你烧。我心里的确的有些感动。每当我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和爸爸妈妈吵架时,以前我也许会和爸爸妈妈吵架但是,自从英语老师的问的这个问题后,似乎我的一切不愉快都没有了。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9

《大突围》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它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沂蒙精神的伟大。

电影中,沂蒙精神贯穿始终。在大青山突围战中,沂蒙人民与抗大师生们并肩作战,展现出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老村长带领乡亲们用门板覆上浸湿的被子为战士们掩护,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沂蒙精神中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价值取向,为了抗战的胜利,毫不犹豫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抗大一分校的学员们在沂蒙精神的感染下,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在面对日军的疯狂围剿时,毫不退缩,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正是沂蒙精神中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体现。他们在困境中不断成长,从一群青涩的学生逐渐成长为真正的战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此外,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也在沂蒙精神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动人。苏凡与肖雯之间纯真的爱情,在战争的考验下愈发坚定。他们在战火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这种爱情的坚守与奉献,也是沂蒙精神在个人情感上的一种体现,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忠诚。

二战电影观后感 篇10

下午和小A一起看了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看得不够尽兴,就随手搜索了一部格调相近的动漫——《萤火虫的坟墓》,这部动漫没有曲折的剧情,也没有火爆的看点,却出乎意料打动了我。

影片讲述了二战后期,美军与日军作战,在广岛和长崎两个岛上投下原子弹后,一个家庭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的凄惨遭遇。清太和节子的母亲在爆炸中死去,失去母亲的兄妹二人带着所有的东西去投奔西宫的婶婶,然而却受到婶婶的百般奚落,最后忍无可忍,哥哥清太带着妹妹搬入防空洞住下,为了填饱二人的肚子,哥哥学会了偷东西。美机来袭,众人躲进防空洞,清太则进入无人的房子偷东西;夜深人静,四下无人时,清太则在田间地头偷蔬菜,不知有多少次,他被人发现后毒打,又被扭送到派出所,但是只要能让妹妹吃饱,哄妹妹开心,哥哥什么事都愿意做。

可妹妹的健康状况仍是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在一天下午,当哥哥满心欢喜的把母亲留下的钱全部取出,买回他们渴望已久的美食时,饱受饥饿折磨的妹妹却口含西瓜,躺在地上安安静静地睡了,再也没有醒来。火葬了妹妹小小的尸体,清太心中再无牵挂,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大饥荒仍在肆虐,饥饿和疾病一天天地夺去他的生命,最后在人来人往的`车站,骨瘦如柴的清太怀揣着盛有妹妹骨灰的糖果盒,离开了自己的身体,和妹妹手拉着手向远处走去。

影片中每一个细节的描写,每一个事件的发生,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细致入微,在平静的气息中拨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这里没有绝对的坏人和好人,清太的婶婶,种菜的老农,漠然而行的路人,他们都令人气愤,但仅是气愤而已,他们所表现的不过是人的本性,自私、冷漠,虽可恨却无法称其为绝对的坏人。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好人在患难中未必总有贵人相助,恶人也未必一定受到惩罚,生活不会在你吃着苦药时,立刻塞给你一颗糖,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节子是个懂事的孩子,但她仍会在夜里哭闹,她会把泥团当饭团,她会披着床单疯玩,她会跟水中的倒影猜拳,她会在不高兴时转动手指,用脚在地上画圈,她会把弹珠当糖含在嘴里玩……这就是孩子,天真是她的保护伞,苦难无法触摸她的灵魂。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shifanwen/22249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