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pk方案
最新小组pk方案(精华三篇)。
小组pk方案 篇1
本学期,为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班级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保证不放弃一个学生,力争人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特实行班级小组管理及评比制度,全班35人,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设五名正组长和五名副组长,每位组长配一个工作笔记本,笔记本的记录每天如实进行并注明日期,组长的笔记需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班委将对组长的笔记不定期抽查。由于是首次试行所以本次小组组长和成员由班主任分配。下学期实行自主竞选制。具体管理细则如下:
小组长的职责:
1.组长应对班长负责,对组员负责。应该是班长的好参谋,好助手;是组员的勤务兵,服务员。
2.负责作业督促检查。
3.对成绩比较差的组员有帮助他(她)提高的义务;对行为习惯差的组员有和他(她)交心、谈心的责任。
4.对组员内部和与其他组成员的矛盾,有责任帮助调和。
5.对组员严重违规行为,要积极向班长或班主任报告,不得包庇隐瞒,否则组长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注:如一个小组中有半数以上的人对组长提出不满,将撤消其小组长权利。
小组成员的职责:
对小组负责,对组长负责。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树立组兴我荣,组衰我耻的集体主义观念。
1.严格遵守班级管理制度,时时想到我是小组的一员,时时力争为小组添光彩。
2.有义务建议组长的小组管理,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成员。
3.对小组长的一些包庇不公行为,有义务向班长和班主任汇报。
小组积分奖惩制度:
(一)奖
1.每次考试第一名加50分、第二名加49分、第三名加48分依次类推最后一名加一分。
2.大型活动和竞赛,为班集体争了荣誉的,该同学所在小组按一等奖给予小组奖励10分,二等奖奖励8分,三奖奖奖励5分。
3.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老师全班通报表扬的,给予该同学小组奖励分5分。
4.小组负责的.清洁卫生,在评比中被评为最清洁的,给予小组奖励分4分。
5.对一些严重违规事件举报,避免为班级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该同学小组奖励分10分。造成了损失仍然能积极报告的,给予该同学小组奖励分3分。
(二)惩
1.班级活动或平时表现极差,受到老师全班通报批评的,给予该同学小组-5分。(如上课看课外书、睡觉、说笑的同学或被老师点名的同学。)
2.小组负责的清洁卫生,在评比中被评为不清洁的,给予小组-8分。
3.对不遵守班级管理条例,对班集体造成重大名誉影响的,酌情给予该同学小组-20分、-10分、-10分。
4.对打架斗殴,在课余时间跑、跳、叫,影响他人正常学习,生活、休息的给予该同学小组-5分。
5.自己座位或管辖范围的地面出现纸张,乱丢乱扔的给予该同学小组-3分。
6.有偷盗行为,上学期间进出网吧,游戏厅。破坏公物没有及时赔偿的给予该同学小组-20、-10分。
7.对班干部安排的事情,即使有意见要先执行,后反映。顶撞干部,不服从安排的,给予该同学小组-5分。
9.要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不交或没完成布置的作业的,给予该同学小组-5分。顶撞老师的,给予该同学小组-10分。
10.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没按规定请假外出的,给予该同学小组-5分。凡小组出现一例安全事故(无论任何客观原因)的,一律被评为最差小组。
以上所有工作组长不在,由副组长担任。各组长的笔记除班主任、班长、副班长以外,任何人无权翻看,查阅,甚至涂改。
每半个月都要评出最优小组和最差小组,并悬挂流动红旗。所有成绩累计作为期末评“先进”“优秀”的标准。
小组pk方案 篇2
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学形式改革非常重要,那么对于一个班级的小组建设是班级无论从活动还是学习等问题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对班级小组进行建设,我觉得有些建设性建议:
一、组长的重要性
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一个好的组长就能带出一个好的小组,组长必须有能力、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和副组长,同时还设有科课代表。组长管学习,副组长分别管纪律和卫生,课代表负责组织该科目的活动。组长们各负其责,将当天的小组情况登记在小组自评本上。然后总结,评选出当天的优秀组员,需要改进的组员,并对组内当日工作进行反思。组长既能挑起重担,有一定的组织力、号召力和榜样示范作用,又能清楚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
二、如何培训小组长和小组
1.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⑴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带领同学、组织同学,培育良好的学习团队,勇于担当起学习小组的“领军人”角色;
⑵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学习帮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各尽所能”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的整体学习目标;
⑶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的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成效,学习内容必须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2、培训小组长
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
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
二、每周召开小组长会议。在对小组长的培训上,班主任每周亲自进行,明确小组长的责任,并为他们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通过小组长会议,了解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帮助和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老师的亲情和温暖。
三、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小组长。
四、定期在召开的小组长培训会上,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小组长交流小组管理的经验或心得体会,每周评出优秀小组长,以示奖励。
3、小组成员的培训
第一、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待优生学习,把知识让待优生懂得的过程,也是自己巩固学习成果的过程,帮助待优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学习,反而更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第
二、给待优生更多的学习、思考、交流、展示的机会,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待优生的每一点进步。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学习精神,一点一滴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第
三、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第
四、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年级的范围,为班级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培训提高,边扶边放
教改搞得好不好,关键在培训,组长和组员的培训这是一个长期而又真正体现改革的过程。因为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必须要有耐心,而且做到细心。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然而,这些措施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多做一些大胆性的尝试和努力,而且既然是培训,就一定得每个学生牢牢记住为原则,然后就是原则性办事并且坚持很重要,这让我们把课堂改革的核心抓好,那就是班级小组建设的成功。
小组pk方案 篇3
一、分组与分工:平等才有竞争。
1、每4人一组。全班人数不能被4或整除的,余数少于3人可编1-2个5人组;余数为3人时可编成一个3人组或编3个5人组。
2、分组时要全面考虑学生成绩的均衡搭配,注意优生与后进生、学科特长生与偏科学生的最优化配置。可取一次正式考试分数为依据,参照学校分班方法进行分组。
3、分组要同时考虑学生的性格、身高等因素的最优化搭配。
4、应保持学习小组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上一学期内小组不打散。
5、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分工。参考建议如下:
⑴七年级可确定一人担任纪律组长,主要负责维持本组的学习、生活纪律,监督全组同学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记录违纪行为和小组成员的纪律得分;其余三人分别担任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主要负责督促并辅导全组同学认真学习各科学习内容、完成各类作业,并记录小组成员的学习表现和学习得分。
⑵八、九年级可确定1号同学担任组长,主要负责维持本组的学习、生活纪律,督促并辅导本组4号同学完成学习任务,促进4号不断进步;2号负责全组的文科学习监督与辅导,3号负责全组的理科学习监督与辅导;4号负责记录小组成员各种表现及得分情况。
二、指导与监督:师生全员参与。
1、班主任应密切关注各学习小组的纪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表现,及时对倾向性问题进行教育引导,构建公正、公平、有活力的小组竞争体制。
2、班主任应注重组长培养。经常与组长交流思想,经常指导组长科学管理,经常深入进步较快及较慢的小组,听取组员对组长的评价,经常推广优秀组长的先进做法。
3、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教师沟通思想,了解各组的学习状态,关注各组的学习成绩,并与科任教师协调交流,制定科学完善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成绩量化评比制度,保持教育管理的一致性。
4、科任教师要配合班主任搞好小组的监督与管理,按班主任要求及时反馈学生课堂学习、完成作业、各类测验等学习活动情况及等级,积极参与小组监管,积极为班主任出谋划策。
5、科任教师应与各组中本科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结对子,经常鼓励、指导、监督,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6、组长应对本组组员的纪律、学习、生活全面负责,配合班主任为组员分工,提出小组奋斗目标,并激励全组成员努力实现。
7、组长应与本组的4号同学结队子,帮助4号同学端正思想认识、选择学习方法,督促4号同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促进不断进步。
8、组长应将组员的各种表现及得分情况如实记载,及时将小组内较严重的违纪现象反映给班主任,将本组倾向性的学习问题反映给科任教师,并对班主任、科任教师深入本组指导、监管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
三、评比与奖励:及时激励上进。
1、小组管理实行竞赛制度,小组成员在纪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现均实现量化评比。各班小组量化评比标准及细则由各班主任组织科任教师及学生自行讨论制定。可依据学校《班级管理量化细则》、《文明进餐行为规范》评比学生的纪律及生活表现,联系本班科任教师制订学习情况量化评比方案。
2、量化评分应涉及纪律、学习、生活等各种表现,班主任、科任教师及班干部、小组组长要善于发现各种好坏典型,认真记录,依据评比细则严格量化。为保证公正、公平,也可让小组互相记分,即本组不记本组得分,一组记二组,二组记三组,依此类推。
3、量化评分可结合校务值日量化评分、班干部值日管理及学生包点责任管理反馈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4、小组表现及得分应每日公布,每周评比。学生个人表现突出的,每周评星;学习小组表现突出的,每周评旗。
5、班主任要在每周一班团活动后,及时上交上周本班小组竞赛情况,包括得分情况、评星评旗情况,以及推行小组学习制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6、学习小组的表现及学生个人的表现,将作为学期结束时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外国语之星的重要依据,以及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
- 清明节茶席文案(系列55句)02-28
- 最新小组心得体会(精华14篇)02-28
- 除湿方案(精华三篇)02-28
- 最新新党员自我介绍(分享10篇)02-28
- 2025劳动节的收获02-28
- 2025青年节短句8字02-28
- 2025应急预案及流程图(收藏十三篇)02-28
- 助力亚运插花活动总结(合集十篇)02-28
- 超声医师转正个人总结(合集8篇)02-28
- 2025母亲节的搞笑句子(集锦64句)02-28
- 学校学生重阳节晚会主持词(必备6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