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一条金河,不停向前流动,又一学期到来了,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也要开始制定了,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对教学更加有帮助。你会怎么样写自己的教学计划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新教材初一数学教学计划,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2.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将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教材《初中数学(新课标)》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整数、分数、代数初步、图形初步、数据初步等。
三、教学过程:
1. 教学前:
(1)教师提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具和练习题等教学材料,以便课堂上的讲解和实践活动;
(2)教师认真阅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3)教师准备相关的复习和预习导学资料,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过程:
(1)整数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教授整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应用等内容,并进行实例讲解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整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分数
通过问题情境引入,学生讨论和思考解决办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应用等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代数初步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问题解答的互动,学生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法、等式与不等式、简单的方程和应用等内容。在小组合作和个人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图形初步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并学习使用坐标系表示图形的位置和移动。通过课堂练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5)数据初步
通过问题解决和实例分析,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表达等基本方法,并通过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掌握数据的描述和应用能力。
3. 教学后:
(1)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课堂表现和练习作业等素材;
(2)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评价他们在课堂上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练习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价他们对知识点掌握和应用的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过程和成果,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教学设计评价: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和同行评价,评价教学计划的合理性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5. 学生自评: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初中数学(新课标)》,配套练习册等;
2. 课件:制作和使用课件,辅助教学;
3. 教具:尺子、角规、直尺、平行四边形等教具,辅助教学;
4. 模型和实物:利用模型和实物进行数学学习和实践活动;
5. 互联网资源:合理利用教育网站、教育平台等提供的数学教育资源。
一看日历都到新学期开学的日子,马上要做的事就是写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能更好地安排新学期教学,让效率更加高,学科教学计划应该从何动笔呢?通过本文了解“苏教版教学计划”您会对它有更多深刻的认识,如果你喜欢这个网站希望你能够分享给你的朋友和家人看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模块,包括科学史、自然界的变化、生命的奥秘、地球的运动、物质与能量、信息世界和科技与社会。每个模块均涵盖了我国常规的科学大类,侧重于生活中具有实际应用的科学常识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
2.认识自然现象的本质,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理解生命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4.认识地球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5.认识各种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和与能量的关系。
6.了解信息时代的基本概念和突出问题,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方法。
7.认识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
课程模块一:科学史
1.科学史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意义
2.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贡献
3.近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4.科学史中的重大科学事件
教学计划:
第一周:科学史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意义
第二周: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贡献
第三周:近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周:科学史中的重大科学事件
课程模块二:自然界的变化
1.自然界的演变和变化规律
2.气候与环境的变化
3.天灾与人祸
4.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计划:
第一周:自然界的演变和变化规律
第二周:气候与环境的变化
第三周:天灾与人祸
第四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课程模块三:生命的奥秘
1.生命的特征和分类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
4.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
教学计划:
第一周:生命的特征和分类
第二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周: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
第四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
课程模块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态和特征
2.地球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
3.地理环境和资源的分布及其与地球的运动关系
4.地球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计划:
第一周:地球的形态和特征
第二周:地球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
第三周:地理环境和资源的分布及其与地球的运动关系
第四周:地球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课程模块五:物质与能量
1.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2.物质状态的变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3.能量的形式和转化
4.环境污染与节能减排
教学计划:
第一周: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第二周:物质状态的变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第三周:能量的形式和转化
第四周:环境污染与节能减排
课程模块六:信息世界
1.信息时代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网络、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4.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教学计划:
第一周:信息时代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第二周:网络、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三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第四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课程模块七:科技与社会
1.科技和社会的互动关系
2.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3.科技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4.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教学计划:
第一周:科技和社会的互动关系
第二周: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三周:科技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周: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授课、小组讨论、实验学习、课外拓展和综合实践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教学评价
本课程教学评价以学习主观感受、考试成绩、试验报告、实验成果和综合评定等方式进行,注重主客观相结合,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价值观培育和学科知识的融合提供有效手段。
本文将根据《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中的相关主题,撰写不低于1000字的范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涉及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理念,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下是相关主题的范文:
主题一:和谐共处
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城市生活中,我们需尽力遵守交通规则、控制噪音等行为,以保证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需尊重父母和长辈,与他们和睦相处,从而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庭。在学校生活中,我们需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校规,以便学习更好地进行。
此外,和谐共处还需要我们关注社会问题。例如,在动物保护方面,我们应该尽力保护野生动物,不要随意伤害或杀死它们。
总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谐共处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尽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我们才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生活。
主题二:环保运动
环保已成为当今全球的时尚潮流。保护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人类的重要使命。因此,环保运动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也让我们更明确地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环境保护行动包括源头减排、节能降耗、回收再利用等多种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如停止乱扔垃圾、减少污染、控制应用化学品等。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愿意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如参加环保公益活动、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等。这些措施将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因此,我们也能更好地享有纯净的空气、水资源、更多绿色的环境等,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主题三:心灵成长
人类自然要经历生长过程,从生命的重生,成长到自己的一生之中的日渐成熟,一步步的走进成年的世界,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心灵成长是一个人的精神存在与世界相互作用之后,在多方面形成的知识智慧、情感和意象的学习过程。在成长中,我们会遇到不少困难,有时候犯错误,甚至会经历痛苦。但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财富。
心灵成长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内心出发的自我反省,回顾自己成长的历程,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同时,也需要多与他人交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 学习、生活体会,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增强自我价值认同。
总之,心灵成长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高了自我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帮助建立起一个客观、写实、厚重而富有内涵的个人价值观念。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1、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
2、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习和积累。
3、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
3、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放”开了,学生就有东西写。再就是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前四篇阅读材料,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并写报告。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杨运明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六(1)班学生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2.26-2.29
始业教育;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3.3-3.7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练习
3
3.10-3.1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三)3 4
3.17-3.21
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习
3.24-3.28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6
3.31-4.4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练习
4.7-4.11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8
4.14-4.18
单元练习;期总中练习; 9
4.21-4.25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10
4.28-5.2
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11
5.5-5.9
练习;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12
5.12-5.16
8、探索宇宙;单元练习13
5.19-5.23
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14
5.26-5.30
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习
15
6.2-6.6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16
6.9-6.13
单元练习;概念梳理
17
6.16-6.20
总复习18
6.23-6.27
总复习19
6.30-7.4
复习考试
20
7.7-7.11
考试
2013.2.26 2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
1. Unit 1 Friendship (友谊)
2. Unit 2 Treasure Hunt (寻宝)
3. Unit 3 Heroes (英雄)
4. Unit 4 Changes (变化)
5. Unit 5 Health (健康)
6. Unit 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技术)
7. Unit 7 Nature (自然)
8. Unit 8 Customs and Traditions (文化习惯)
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能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和细节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4. 能够主动参与和合作小组活动
5. 能够理解不同文化和传统的差异
三、 教学计划
1. Unit 1 Friendship (友谊)
主题:What is friendship?
文化内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对友谊的理解和实践
语言点:过去式,情态动词,推测与猜测,建议和命令
2. Unit 2 Treasure Hunt (寻宝)
主题:Where is the treasure?
文化内容:不同文化对宝藏的理解和传说
语言点:方位词、定语从句、疑问句、虚拟语气、比较级和最高级
3. Unit 3 Heroes (英雄)
主题:Who is a hero?
文化内容:不同类型和时期的英雄及他们的传记
语言点: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情态动词、短语动词
4. Unit 4 Changes (变化)
主题:What changes have you experienced?
文化内容:不同地区的变化和传统的发展
语言点: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句型结构、短语动词
5. Unit 5 Health (健康)
主题:How to keep healthy?
文化内容:不同文化对健康和营养的理解和方法
语言点:祈使句、情态动词、语气的变化、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
6. Unit 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技术)
主题:What is the future technology?
文化内容: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科技发展状况
语言点:现在完成进行时、被动语态、比较级和最高级、情态动词
7. Unit 7 Nature (自然)
主题:What is amazing nature?
文化内容:不同地域、季节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语言点:介词短语、定语从句、情态动词
8. Unit 8 Customs and Traditions (文化习惯)
主题:What are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文化内容:不同文化、地域、节日和场合的传统和风俗
语言点:动词的不定式、宾语从句、状语从句、情态动词
四、 教学方法
1. 任务式教学法
2. 合作学习法
3. 情景教学法
五、 教学评估
1. 书面作业
2. 口语表达练习
3. 小组合作
4. 期中测评
5. 学期末考试
六、 教材建议
1. 使用多媒体教学
2. 注重口语表达练习
3. 定期进行笔试或口试练习
4. 增加课堂小组互动活动
5. 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资源
6. 适当减少过多文化背景知识的考察,应当加强实用英语的学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各个单元,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大力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语言兴趣和主动的学习态度。
一、 Unit 1 School Life
1. 了解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学校类型
2. 讨论不同的学校体验和文化
3. 学习适应新学校环境的技巧和方法
4. 强化语言技能,学习表达学校周边场所和定位
主题范文: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one's life. We spend a lot of our time in school, so it's important that we enjoy school. School is different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a,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s including primary schools, middl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In other countries, there are schools called elementary school, middle school, high school or college. Each type of school offers a different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In China, students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in school with their classmates. They have to study very hard and take many tests. Students have a lot of pressure to succeed, but they also have a lot of fun. They can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like sports, music, art, and dance. There are also many clubs that students can join.
It'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adjust to their new school environment. It might be scary to go to a new school, but there are some tips that can help. Students can try to make new friends, get involved in school activities,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resources that the school offers. They can also ask for help from their teachers if they are struggling.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in school, students need to have strong language skills. It'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with their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Students should also be able to understand directions and complete assignments. In order to do this, students need to practice read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English.
Finally, it'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know their way around their school. They should be able to identify and name the different areas of the school like the library, cafeteria, gymnasium, and classrooms. Knowing how to get around the school will make it easier for students to navigate their school day.
二、 Unit 2 Travel
1. 学习和讨论旅行的目的和动机
2. 学习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语言和传统食物
3. 通过线上或实地旅行体验不同风景和文化
4. 学习谈论行程、需要、建议和意见的固定语言表达方式
主题范文:
Traveling is an exciting way to explore new places and cultures. People travel for different reasons, whether it's to relax, to explore new things or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When people travel to different places, they get the chance to try new foods, learn new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nd see new sights.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with many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regions. Each region has its own unique culture and traditions. For example, in Guangzhou, people speak Cantonese, and eat dim sum. In Sichuan province, people eat spicy hotpot, and in Beijing, people eat Peking duck. If you want to experience Chinese culture, you can visit any of these regions and try their traditional foods.
Traveling can also be done online. There are many travel sites that offer virtual tours of famous landmark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You can also visit a city or country's tourism website to learn more about its culture and traditions.
When traveling, it's important to be prepared. Students need to know what they want to do, where they want to go, and what they want to see. They should make a list of the things that they need, like passports, money, and travel documents. They should also be aware of the safety concerns of the places they are visiting.
It's useful to know some fixed language expressions when traveling. For example, you can ask for directions, order food, or ask for suggestions. You can also tell people what you want to do or what you're interested in doing. These expressions can help students when traveling to other countries.
三、 Unit 3 Sports and Health
1. 学习和了解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
2. 学习和讨论运动健康的好处和意义
3. 学习和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4. 学习运动和健康相关的生词和常用表达
主题范文:
Sports and health are closely linked. Exercise is important for people of all ages, and it has many benefits. Exercise can help reduce stress, improve mood and self-esteem, and improve overall healt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sports that people can participate in. Some popular sports in China include badminton, table tennis, basketball, and soccer. These sports are enjoyed by people of all ages. Some people prefer individual sports like running or swimming, while others enjoy team sports like volleyball. Whatever sport you choose, it's important to have fun and stay safe.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is important for a person's overall health. Exercise is just one component of a healthy lifestyle. It's also important to eat a balanced diet and get enough sleep. A diet that includes a variety of fruits, vegetables, whole grains, and lean protein sources can help improve overall health. Getting enough sleep is also important, as sleep helps the body repair and recover.
There are many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at students will learn when studying sports and health. Some examples include "aerobic exercise", "strength training",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These words can be useful when discussing health and fitness.
四、 Unit 4 Music
1. 学习和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
2. 学习和欣赏各种音乐形式,例如歌曲和乐器演奏
3. 学习和讨论音乐和文化的关系
4. 学习谈论音乐喜好和评价的方式
主题范文:
Music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and society.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ranging from classical music to pop music. Each type of music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y.
One way to appreciate music is to listen to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Students can listen to music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or they can listen to music in different languages. It's also important to learn about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For exampl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the erhu and pipa are commonly used.
Music is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e.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For example,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culture, while jazz music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frican American culture. 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in order to appreciate them fully.
When discussing music, it's important to use the appropriate language expressions. Students can learn how to talk about their music preferences and evaluate music using specific language patterns. This will help them to appreciate and analyze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的过程中,达到以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阅读、听、说、写、译英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4.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5. 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二、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
【Unit 1】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15学时)
Section A: 1a-2c(5学时)
Section B: 3a-4c (5学时)
Section C: Grammar Focus(2学时)
Section C: Reading(3学时)
【Unit 2】What’s the matter?(10学时)
Section A: 1a-2d (5学时)
Section B: 3a-4c (4学时)
Section C: Grammar Focus(1学时)
【Unit 3】Do you want to visit Canada?(15学时)
Section A: 1a-2d (5学时)
Section B: 3a-4b (4学时)
Section C: Grammar Focus (2学时)
Section C: Reading (4学时)
【Unit 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15学时)
Section A: 1a-2d (5学时)
Section B: 3a-4b (5学时)
Section C: Grammar Focus (2学时)
Section C: Reading (3学时)
【Unit 5】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12学时)
Section A: 1a-2d (4学时)
Section B: 3a-4c (4学时)
Section C: Grammar Focus (1.5学时)
Section C: Reading (2.5学时)
三、教学方法
1. 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根据英语学科特点,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氛围。例如,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音乐、图片和视频的帮助下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2.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选取适合学生的素材和任务,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学生可以参与角色扮演、实践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译英语的能力,特别是提高语音、语调、语法、词汇、语篇、翻译等方面的能力。例如, 练习口语表达时,给学生配合小组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评分时,注重语音语调的判断,直接指出学生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辅导改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思考题,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帮助学生找到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 通过能力测试概括、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各项能力.
2. 学生参与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提供丰富多彩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 参与讨论, 分享感受、评价既满足了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也加强了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反思自己、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五、总结
本教学计划以提高英语能力为中心,以多种教学手段为重点,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其英语学习的目标。
本学期,好几个优秀生(包括语文考100分、99分的,最差不低于95分的)转走了……而插班生的学业情况不容乐观。上学期语文期末平均分近94分——它基本上会成为不能超越的历史。
暂且说说老生情况: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在听说读写方面进步很大,具体表现在:
听说:平时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难上,发现同学间的水平差异大,自信心强,语言面貌好,但交际的仪态有待加强。
读: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但能读出自己的理解的同学不多,因此,加强朗读训练仍然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另外,阅读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有待加强。
写:学生的书写习惯好,书写大方、工整、清楚。但有少数几个人的作业不认真。
写作:写日记每周写一篇,但有个性的日记少,一些比较好的都是敷衍了事,缺乏质量。
在学习态度方面,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能按时完成各科作业;课前做到预习新课,并有一定的搜集资料能力,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课后能做到认真复习;课外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乐于展示活动成果。但是,一部分孩子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习态度散漫,作业马虎潦草,特别是回家作业需要家长的督促。
本学期的新打算:我把教育的重点继续放在紧抓课堂常规和学生口头语言规范上,并加大阅读、写话的训练力度,努力培养学生循环日记、读课外书摘记等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努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教学的着眼点不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其茁壮成长。
至于人数很多的新生,摸底、教学——任重而道远。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014年—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崖城镇南滨小学 张彩夏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在学生50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30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处于显的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有近十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放松自己,学习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要相对落后。上课时善于动脑,积极发言,平时又乐于帮助同学,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团结同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和后进生结对,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希望从习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下阅读教材共24课,分7个主题单元,分别是“壮丽山川”“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另外,7个单元的“练习”中也安排了相应的阅读内容。本册教材亦如此前各册,是《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物化,“课标”的基本精神当然是我们品文的准绳。当我们据此研读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会欣喜地发现,本册阅读教材均为难得的精品佳作。
三、课标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34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习使用标点符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坚持不懈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项主要目标,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套教材所安排的一系列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一生都大有好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有着重要的责任。目前,学生已初步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如预习的习惯作笔记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但还需要引导学生长期深入的去坚持还有一些习惯学生做的并不好,如读写的姿势。本学期安排的习惯训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无疑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总之,培养新的习惯,巩固已有的好习惯将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2、抓好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的基本功和训练引导语言积累和运用。
积累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本套教材把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视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编选的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课后始终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训练;单元练习中常设读读背背说话熟记成语等练习。这些安排都是为了积累和运用。
难点:
1、作文教学:
(1)本册的作文教材与课文配合巧妙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读写结合。
(2)本册作文注意联系旧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训练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延伸。
(3)本册作文安排了多种类型的作文训练,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其作文训练面广,有深度,是对全套教材的总结和概括。因此作文教学是本册教学的一个重点。
2、我班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因此说话为难点之一。
3、少数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有一定的难度,还应教给方法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指导学生写好行楷字,学生初次学写行楷因此有着一定的难度。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学习、领会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量减少无关紧要的话,提高效率。
3、更多更好地使用谈话讨论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相互启迪,活跃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大信息量。
4、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指导学生做好读写笔记,使读写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灵活多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指导学生做好读写笔记。
5、加强日记的引导,定期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班内展出,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定时的评讲一些典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在内容上不断创新,鼓励有能力的同学踊跃投稿。
6、在课文教学中,切实做好“读写结合”。
7、改进习作教学,尝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习作,在课堂上即时反馈、修改。
8、注重说话练习创造多种机会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9、利用好写字课,认真指导“行楷”字的书写。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本学期五年级有两个班,共80人,其中五(1)班44人,五(2)班36人。 经过四年系统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不足:求知欲不强,计算能力弱,思维的精度不高,作业速度不快且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教材改动说明: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综合与实践“数字与信息”,共8页。这两个内容原来都安排在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在新教材修订中,考虑到它们的内容难度,以及它们与其他内容的相互关联,这两个内容都调整至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而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从四年级下册调至五年级下册。这样一来,20XX年秋学期升入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没有学过上述内容,而升入五年级后也没有机会学习。于是,在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及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
(一)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份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共安排6个单元,分为三个部分。
2.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教学了小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以及利用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有解决问题的枚举策略。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共安排1个单元,分三个部分。新课程要求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求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面积公式的推导,体会“转化”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1.常用的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面积单位数量之间的改写方法; 2.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小数大小的方法与技巧;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这部分内容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6单元,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并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例子”,体会统计图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他们联系实际事例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图表
的特点。
(四)综合与实践领域——本册教材共安排3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1.“校园的绿地面积”:这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主要活动是测量土地的长度、计算其面积。认识土地的形状、设计并实施测量方案是活动的重点。
2.“班级联欢会”:组织一次班级联欢会有许多准备工作需要做,购买物品也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这次实践活动为举行班级联欢会购买物品,联系实际应用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学生刚学习了小数的计算,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及时。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开展活动,更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活动即将结束时,教材安排“回顾反思”栏目,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作为教师,教学计划是日常工作的基础之一。一份好的教学计划不仅要具备详尽具体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阐述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的编写。
I.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之一。它明确了教师想让学生在本课程中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或者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需要将教学目标分解为每一堂课的小目标。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主要涵盖以下五方面:
1. 知识目标:教授基础知识、语法点及汉字,以及相关的实用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综合分析、评论分析等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5. 其他:通过学习中的活动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
II. 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同时也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文化知识:主要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地理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及翻译技能等方面。
3. 文学素养: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及评论等方面。
教学内容应当是系统、完整的,既要有清晰的层次,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III.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计划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至关重要。在设计教学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科的特点,从而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针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语言的功能和用途。
2. 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3.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并给予不同的学习资源和策略。
4. 信息技术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5. 任务型教学: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社会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IV. 评价方法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找到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评价方法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选择和定制,评价内容应该既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涵盖学生的思维、感情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应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的评价方法:
1. 学科成绩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以及各种技能的实际应用。
2. 学生自评与互评: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着发现自身的优缺点,认真反思自身的学习行为,改进不足之处。
V. 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安排是教学计划的基础之一。在制定教学进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校的教学进度、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进度并确保教学质量。
对于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进度安排,我们建议如下:
1. 针对不同的学科知识点制订教学计划,每隔一到两周进行目标检测,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2. 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将数字化资源、网络资源等资源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代感。
3. 在教学进度安排上,要尽可能地留出充足的时间用于复习和回顾,以及充分考虑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确保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主要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教学进度安排等五个方面。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课程安排来进行具体制定,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014—2015学年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三亚市崖城镇南滨小学黄少香
一、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着力于加强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要继续在课堂上贯彻课改的新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质量。现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以便使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19人。总体来看,本班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两极分化严重,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成绩也不稳定,有些学生基础知识相当不乐观。不少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
三、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教材安排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5篇,共有阅读课文27篇,课文分为精读和自读两种。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各单元主题分别为 : 春光无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世界各地、亲情依依、八一壮歌、人与自然。
习作7课,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
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另外,本册向学生推荐阅读《上下五千年》,把《课标》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本学期总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0)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21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153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4)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4)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五、教学重难点
1、在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3、教会学生有选择地读好课外书,拓展知识面,并学会做好读书记号。
六、教法措施
(一)继续抓实基础内容,在素质测试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1、上好每节语文课,找准突破口,突出重点,学生参与面广,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要尽量在课堂上领会。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2、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订正。
3、对学习困难学生要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4、对于有进步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写表扬信等方法。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1、老师利用课本内容,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摘录好词、句、段,写读后感想),结合课文和课外阅读,练习分段。
2、每天进行阅读分析训练,并且作为重点让学生多多练习,老师进行面批。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
3、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三)提高习作能力
1、上好每堂作文课,正确引导学生习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富有真情的习作。
2、解放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体验,降低习作门槛,不要有过多的束缚,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让学生爱写、想写。
3、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4、加强日记的练习,老师结合新教材的作文题来进行命题,认真批改,达到练笔目的。
5、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增加写作的信心和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25人,男生10人,女生15人。经过四年的学习,全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努力上进,上课遵守纪律,听讲认真,爱动脑思考,发言积极大胆,作业书写整洁、漂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好。在朗读上,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多数学生能做有感情地朗读。在课余时间,学生较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并能做一些摘抄。另外,班级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不知进取,在本学期,要对这些学生加大力度,使他们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5篇,共26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从本册起,每册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
第一单元为“园丁之歌”,安排了《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等课文。第二单元为“自然的奥秘”,安排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和《变色龙》等课文。第三单元为“故事集锦”,安排了《成语故事》、《伊索寓言》等课文。第四单元为“无私奉献”,安排了《在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和《艾滋病小斗士》等课文。第五单元为“祖国各地”,安排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和《莫高窟》等课文。第六单元为“百折不挠”,安排了《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等课文。第七单元为“走进名著”,安排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等课文。
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其中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安排在田字格上面的两条绿线内。所谓“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本册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主要帮助学生扫清阅读课文的障碍,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提供钢笔书写的范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上作业均应课设练,不采取按单元设计重点训练项目的做法。
本册教学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4、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培养读书做笔记的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者来信265/260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节169/173个。
3、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四)、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五)、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六)、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
2、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3、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4、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5、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问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6、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写字训练书中安排了毛笔字的书写练习,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从练习中揣摩、领会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把字写端正、匀称、整洁。
2、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本册的课文,要十分重视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
3、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5、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习作教学。
6、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7、指导学生课余多读课外书籍,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
8、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
9、做好补差工作,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给差生补课,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是由苏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材,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的教学。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言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 生活记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语言,掌握语言的素材;
2. 时代感悟:引导学生认识时代背景下语言的特点和发展;
3. 语法知识:从实际应用中引入语法知识点,并为应用创造语法环境;
4. 话题阅读:话题文章的阅读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话题;
5. 文化拓展:开掘文化蕴含,让学生更深地了解中华文化并拓展知识面;
6. 写作指导:培养学生书写能力,锻炼写作习惯和素材积累。
二、教学目标
1. 能听、说、读、写英语,并能基本应用于交流和娱乐情境中;
2. 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本册教材所涉及的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规则;
3. 能够接受和理解有关英语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
4. 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形象化理解、记忆和运用;
5. 能灵活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1. Unit 1 Hello
学习目标:熟悉问候语及回答,表述个人基本信息。
时间安排:4个课时
2. Unit 2 School Life
学习目标:介绍和描述学校生活及学校设施。
时间安排:6个课时
3. Unit 3 Time Traveler
学习目标:学习一般过去时和过去持续时的用法及时间状语。
时间安排:8个课时
4. Unit 4 Culture Corner
学习目标:介绍中华文化并与之比较。
时间安排:6个课时
5. Unit 5 Storytelling
学习目标:学习叙事文的阅读和写作,并掌握过去完成时的用法。
时间安排:8个课时
6. Unit 6 Great Innovations
学习目标:学习创新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创新。
时间安排:6个课时
7. Unit 7 Health and Fitness
学习目标:介绍健康和健身,并掌握情态动词can、should和must的用法。
时间安排:8个课时
8. Unit 8 Science and Society
学习目标:学习有关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并掌握宾语从句的用法。
时间安排:8个课时
四、教学方法
本教材的教学要求注重以实际应用为中心,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发掘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方式区别对待实现个性化开发。在课堂中多采取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幻灯片鉴赏、实物展示、课件分享等,积极引导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五、教材评析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布局紧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实用性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教材中语法点深入浅出,易于讲解和掌握;话题文章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能帮助学生了解时事和文化,开拓知识视野。此外,教材配有大量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系统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一本很好的英语教材。
综上所述,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以其严谨的学习目标、富有想象力的学科内容、经验丰富的教学方法、科学性的教学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知识渊源和开阔的视野, 使学生更具英语学习兴趣,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本学期,好几个优秀生(包括语文考100分、99分的,最差不低于95分的)转走了……而插班生的学业情况不容乐观。上学期语文期末平均分近94分——它基本上会成为不能超越的历史。
暂且说说老生情况: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在听说读写方面进步很大,具体表现在:
听说:平时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难上,发现同学间的水平差异大,自信心强,语言面貌好,但交际的仪态有待加强。
读: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但能读出自己的理解的同学不多,因此,加强朗读训练仍然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另外,阅读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有待加强。
写:学生的书写习惯好,书写大方、工整、清楚。但有少数几个人的作业不认真。
写作:写日记每周写一篇,但有个性的日记少,一些比较好的都是敷衍了事,缺乏质量。
在学习态度方面,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能按时完成各科作业;课前做到预习新课,并有一定的搜集资料能力,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课后能做到认真复习;课外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乐于展示活动成果。但是,一部分孩子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习态度散漫,作业马虎潦草,特别是回家作业需要家长的督促。
本学期的新打算:我把教育的重点继续放在紧抓课堂常规和学生口头语言规范上,并加大阅读、写话的训练力度,努力培养学生循环日记、读课外书摘记等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努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教学的着眼点不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其茁壮成长。
至于人数很多的新生,摸底、教学——任重而道远。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中,还要好好利用、开发课程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努力结合课题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尝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3、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还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强化训练及学校、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中受到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
5、精心设计作业,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抓好反馈环节,使学生养成及时订正作业错误的良好习惯。
6、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您所需的相关信息我们已为您提供:“美术班教学计划”。岁月在不经意中流逝,新的学期要充满活力,教师们可以开始写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了。写好教学计划,新的学期教学才会更顺利。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摘要:我校组建的美术特长班因学生文化、专业素质较好,高考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本文笔者阐述了高中特长班教学中的创新和教学方法,以及特长生教学的策略。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培养特长生的一系列问题,多探索,多研究,才能取得好成绩。
关键词:美术特长班,专业水平艺术素养
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今天,我校组建了美术特长班。自办学以来,学生在文化、专业素质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进步,高考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高中美术特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特色教育就是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评价标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能力的宗旨,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探究“教”与“学”的关系。近年来,我一直在做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和特长生的辅导工作。在结合历届高考教学实践和对学生高考上线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对特长班教学进行了以下总结和反思。
一、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走多元化培养之路
在高中美术新课改的指引下,美术教育要与当今时代、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方面、多渠道的资源,加深对艺术社会价值的理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种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学习的实际效能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使艺术教育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和全面能力。我们要在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专修课堂上发展学生的特长,在课外活动辅导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升学竞争力。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实施“人人有特长”的培养策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实行分类分层教学;坚定“扬长避短,我有我才”的信念,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优、有所长,出类拔萃,带动其他方面的长足发展。
二、坚持全面创新,切实改进美术高考教学的方法
在提高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下,根据美术专业的特点和招生入学考试的相关要求,我们为高中美术特长班的教学活动拟定了科学而严密的教学计划。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涉及办学的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目前,许多美术特色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为高考服务的,走入了误区。我们认为,美术特长班的专业课程设置既要覆盖美术高考必备的基础课程,又要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实施素质教育,要体现科学合理、目的层次分明,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潜能倾向,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对每一个学生都认真负责,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进步,绝不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
美术协议班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其中美术协议班是众多培训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美术协议班教学计划。
首先,美术协议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素描、色彩、构图、速写、人物、风景、动物、花鸟等方面的绘画技巧和知识。每个知识点都会分为基础部分和进阶部分进行讲解和练习,以逐渐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能力。
其次,美术协议班的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教师授课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会讲解每个知识点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通过示范和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绘画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方法。
再次,美术协议班的教学方法包括:个性化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在个性化教学方面,教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整,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特长。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学生会被分为不同大小的小组,通过合作和相互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并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最后,美术协议班的教学评估主要采用作品展示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作品展示方面,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主题和要求,提交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评选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在考试方面,学生需要进行定期考试,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
总之,美术协议班教学计划是一个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对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更是对学生认知、创造力和情感素养的培养。同时,由于美术协议班教学计划的广泛性和可塑性,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兴趣和学习需求的学生。
幼儿园美术专业组教学计划 -幼儿园工作计划
美术专业组教学计划 三 月目标: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小动物的主要外形特征,培养小朋友们对美术的兴趣。 1、 小兔子2、 长颈鹿3、 狐狸头像 1、 小花猫2、 刺猬3、 小熊 1、 大象2、 小鸟3、 小老鼠 1、 小鸡2、 老虎头3、 复习课 四 月目标:通过对原有绘画主题,进行添画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小朋友们合理布局画面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1、 雪花2、 红绿灯3、 大树 1、 太阳公公2、 生日蛋糕3、 下雨了 1、 彩虹2、 月亮3、大海 1、 大树2、 小朋友3、 复习课 五 月目标: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设计,来培养小朋友们的创造力,想像力。并在设计中感知色彩搭配的美感和协调。 1、 设计手绢2、 设计围巾3、 设计上衣 1、 设计花瓶2、 设计小房子3、 设计公共汽车 1、 设计图画书2、 设计铅笔3、 设计小鞋子 1、 设计窗帘2、 设计发型3、 复习课 六 月目标:通过命题画使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构思整幅画的布局,内容,色彩,达到独立完成一幅画能力。 1、 快乐的六一2、 我的爸爸妈妈3、 美丽的夏天 1、 各种各样的水果2、 我最喜欢去的地方3、 漂亮的花卉 1、 森林运动会2、 我长大要做什么 3、 给小鸟一个家 1、机器人世界2、复习课3、复习课a.绘画类目标:
b.手工类目标:
4、学习粘贴简单图形的方法。
(二)高级班。
a.绘画类:目标:
b.手工类:目标:
初级班:
b.手工:帮助幼儿认识工具、材料、了解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高级班:
b.手工:学习撕纸粘贴方法,能撕出简单的树叶、树干和花草,调和画面。
初级班。
高级班:
(2054字)。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
教学活动建议。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在家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评价建议。
1·是否初步认识形、色、肌理和空间等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2·能否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进行表现。
3·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事物的比例关系。
4·能否在造型活动中初步运用构图知识。
5·能否用近大远小或平行透视的规律,初步表现空间关系。
6·能否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与和谐的知识。
7·能否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8·能否大胆地用图像和立体造型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
教学活动建议。
2·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4·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6·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7·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评价建议。
1·是否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创意。
2·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
3·是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4·能否利用媒材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
5·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的形式,对自己的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欣赏·评述】。
学习领域。
教学活动建议。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评价建议。
1、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乐于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成就。
3、能否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描述美术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4、是否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综合·探索】。
学习领域。
教学活动建议。
2、配合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交流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
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活动。
2、能否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4、在制作过程中,是否积极地动脑、动手。
5、在讨论中,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6、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496字)。
一、儿童兴趣班(4~6岁):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线描画、彩色画、水墨画、手工等。
二、少年兴趣班(6~8岁):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创意线描、装饰色彩、水墨画、纸版画等。
三、少年提升班(8~12岁):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线描慢写、创意图形、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四、专业绘画班(12~18岁):
主要针对有志于报考美术院校的青少年。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速写、素描、水彩、设计等。
一、生活活动:
2、能迅速正确地洗手,会正确使用餐具,会用筷子,愉快、文明的进餐。
3、值日生协助保教人员收拾餐具,清扫地面。
4、幼儿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且大便自理,便后正确洗手。
5、使用自己的口杯喝水,做到活动过后、口渴时随时饮水,不浪费水。
6、能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8、能独立、迅速地整理床铺。
二、户外活动及早操:
1、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户外活动。遵守规则。
2、会根据气温、活动量及时增减衣服。
3、掌握基本动作:走、跑、跳、爬、攀登、钻、投掷和拍皮球、跳绳等。
4、做操时,动作到位正确,有节奏,会调节步频和距离。
三、集中教育活动:
1、举手发言,不插嘴,不告状,不做小动作。
2、基本形成正确握笔、书写、看书的良好习惯。
四、区角活动:
1、懂得不越区活动。
2、能在各区角内安静活动,互不干扰。
五、游戏:
1、在游戏中,幼儿间友好相处,不争抢玩具。
2、正确使用玩具、道具,爱惜玩具。
4、较迅速地整理收拾玩具、材料和场地。
5、愉快地参加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或其它活动。
幼儿园大班常规计划二:大班幼儿常规计划。
(939字)。
一、生活活动:
3、值日生协助老师抹桌,清扫地面。
4、幼儿养成大小便自理,冲厕所,便后正确洗手。
5、使用自己的口杯喝水,做到活动过后、口渴时随时饮水,不浪费水。
6、能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8、能独立、迅速地整理床铺。
二、户外活动及早操:
1、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户外活动。遵守规则。
2、会根据气温、活动量及时增减衣服。
3、掌握基本动作:走、跑、跳、爬、攀登、钻、投掷和拍皮球、跳绳等。
4、做操时,动作到位正确,有节奏,会调节步频和距离。
三、集中教育活动:
2、基本形成正确握笔、书写、看书的良好习惯。
5、看电视时保持距离,学会保护自己的眼睛。
四、区角活动:
1、懂得不越区活动。在禁止内玩。
五、游戏:
1、在游戏中,幼儿间友好相处,不争抢玩具。学会互相谦让。
2、正确使用玩具、道具,爱惜玩具。
4、较迅速地整理收拾玩具、材料和场地。
5、愉快地参加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或其它活动。
幼儿园大班常规计划三:幼儿园大班常规管理计划。
(991字)。
一、指导思想:
二、具体措施:
1、避免过多的限制和统一的管理。
2、让幼儿预知一日生活的安排。
3、让幼儿参与教室规则的制定。
4、用环境指引幼儿的行为。
5、环节过渡紧凑、有序。
幼儿园大班常规计划四:大班幼儿常规培养计划。
(1481字)。
本班存在常规的问题:
常规教育的目标:
2.坐的常规: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
3.卫生常规。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
(4)、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
具体措施。
3、组织幼儿参加年段组织的各种能力竞赛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5.每周五组织幼儿评选“本周之星”,激励幼儿遵守班级各项常规。
水彩笔等工具来表现内心世界形象。
2、学习初步的观察形象,描绘形象的能力。
创造力和表现力。
4、了解拓印画的制作方法,掌握简处理方法。
5、进行纸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概括力。
7、欣赏儿童熟悉的卡通画,提高鉴赏能力。
8、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美术兴趣,提高表现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一)重点:
1、想象画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和表现力。
3、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
(二)难点:
1、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本学期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
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8、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找文章范文搜)
9、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和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
重点、难点、及措施:
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
教具:
几何石膏、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
二、素描的含义;
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
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3、工具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
4、作画时间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
5、从绘画传统的角度分为;中国传统的素描(白描)、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现语言
1、线条、色调。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会用线条表现形象,即学会用线条打准轮廓及把握比例,透视关系等。
2、初学者注意表现形体的明暗和色调的深浅。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
1、感觉能力
2、知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3、技巧:勤,练。
五、观察能力:在动笔作画之前,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坚持多看,多分析,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如观察表现。
1、首先分出两大明暗体系。
2、用比较的方法分出两大体系中不同色调的变化。
3、在比较不同的色调时,要时刻注意形体结构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形面,在色调的处理上,有些地方要细腻柔和,有些地方要简练,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图得当。
2、造型准确。
3、质感空间感强。黑白的关系,近实远虚,近大远小。
七、素描考试指导:构图定整。结构明确。层次分明,刻画深入,总体感强,注意形象(局部)。
八、静物写生:
1、构图,上下左右均衡。
2、切点定形。
3、形体分析。
4、铺大调子。
5、深入刻画(整体-局部-整体的素描原则)。
6、整体调查。
a、形体比例处理。
b、形体色调表现。
c、形体背景有空间感。
d、物体质感。
九、教师从总体上进行总结,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1、学习内容及目标:
本学期简笔画二级班采用人物篇新教材。学会灵活掌握油画棒、水彩笔绘画技法,掌握基本图形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色彩运用能力。重点进行学习方法和正确作画步骤的引导,学习调色、配色及上色均匀,让儿童达到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画面和谐的要求。通过简笔画二级学习,能够增强孩子的思维创造能力,提高孩子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观。
2、教学过程:
第2周:
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简笔画二级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油画棒的常用表现技法,简笔画详细作画步骤等。板书示范讲解七星瓢虫的画法,完成课堂作业《瓢虫与绿叶》,联系点彩的背景表现手法。
第3周:
讲评小朋友们的优秀作品,板书讲解示范“我们的交通工具”系列,讲述正确的作画步骤。分组完成《畅游大海的小轮船》、《小警车》,练习油画棒薄涂法和厚涂法。
第4周:
讲解对比色的基本常识,进一步练习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黑与白等对比色和厚涂法。鼓励小朋友用面包车、花草、太阳等元素布置一幅画面,完成作业《黄色小面包车》。
第5周:
讲解、示范油画棒刮色法的运用技法,练习色彩渐变方法的运用。以我眼中的风景为例,利用城市建筑、月亮、星星等元素完成作业《城市美丽的.夜色》。第6周:
板书示范讲解风景画——《我们的家园》绘画技法,继续学习风景画系列,以太阳、小房子、小树、栅栏等元素组合布置一幅风景画,锻炼点彩背景的构图方法和云彩的空间表现技法。
第7周:
进一步讲解简单的构图法则,讲述并示范山坡、房屋、太阳、小树的形,练习色彩渐变法和平面涂法,用厚涂法画出背景和太阳,用色彩渐变法画出小树的颜色,完成作业《山坡下的美丽乡村》。
第8周:
示范讲解风景画《小蘑菇房子》,示范蘑菇房子、小树、蘑菇、太阳的构图,练习厚涂法、色彩渐变法及平面涂法画出房子、树和果子;薄涂法画出蓝天,映衬法画小花、小草。
第9周:
示范讲解苹果树、小鸟、栅栏的绘画方法,练习深绿到浅绿的色彩渐变画出树叶。用薄画法及映衬法画天空和小草。完成作业《苹果成熟了》。
第11--12周:
开始学习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喜洋洋等卡通明星。示范讲解喜洋洋、鹦鹉、小草的画法。进一步练习厚涂法、薄画法在人物画中的使用技法,完成作业《喜洋洋卡拉ok》。
第13--14周:
讲解构图比例和造型方法,练习使用竖构图方式画出美洋洋和懒洋洋及降落伞、天空小树等。用色彩渐变法画出天空,用留白的方式塑造云朵的形状,完成作业《美洋洋和懒洋洋》。
第15—16周:
按照计划,小朋友们此时大都掌握了简笔画二级的绘画方法和涂色技法。按照“观察——构图——描边——涂色——总体观察调整”五步骤,依次完成《奥特曼打小怪兽》、《雨中的女孩》、《小朋友和小动物们坐热气球》或《戴帽子的小男孩》。第17—18周:
摸底考试,题目《遨游太空》、《漂亮的美洋洋》、《灰太狼生气了》、《羊村运动会开幕了》任选一题。
第19周:
大型期末评画活动。每个学员,一一走上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每幅作品,并分别从自己作品中选出自己觉得最好和稍欠缺的画,向大家进行自我点评。老师作最终点评,并发放结课成绩单。
20xx年春季简笔画二级班的部分学员年纪较小,基础稍弱,前10节课可以使用8开素描纸,后5节课统一换成4开素描纸。基础较好学员原则上统一使用4开素描纸作画。
2015年艺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第一部分:艺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为培养学生本学期兴趣工作计划,我校开设了13个兴趣班.不用说,该类属于主要的“大类”。小学生已经对艺术有了接触和了解,小学生对艺术很感兴趣。让低年级的孩子大胆画画,大胆设想。专门制定了低年级艺术兴趣班的工作计划。以下是具体的实现内容:
I.工作计划中的指导思想:
低年级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孩子美感的情感教育活动。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儿童的整个生活,儿童所见所闻,包括周边环境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造型、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生活游戏等。艺术活动得到体现。
2.客观要求:
1.愿意参与绘画活动的工作计划,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大胆养成绘画的习惯。
2.了解油画棒、蜡笔、水彩、水粉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它们的基本用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绘画姿势。
3.学习画线(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的形状(圆形、正方形等),并用它们来表达生活中简单熟悉的物体的轮廓特征。
4.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选择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有兴趣。
三、活动组织要点:
1.注重儿童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 老师的作用是启发孩子去感受和表达美。
2.注重孩子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考和发现。
3.注重孩子作文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4.注重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 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参与兴趣。
4.活动内容:
简笔画、卡通、水彩画
第二部分:艺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I.现状分析: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美感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儿童的整个生活,儿童所见所闻,包括周边环境中幼儿园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生活游戏等。艺术活动得到体现。这学期大班的艺术兴趣班是我自己开的。参加艺术兴趣班的孩子,都是初中升班的孩子。有的孩子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只是在家里或教室里随意画画,对艺术的理解还很有限。思维不够开阔,动手能力普遍较弱,但是孩子们对学习很感兴趣。
二、学期总体目标:
1.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成为对艺术活动感兴趣,养成大胆绘画的习惯。
2.认识马克笔、油性粉笔、水粉颜料、水粉笔、素描纸等常用美术工具和材料,掌握它们的基本用法,以及正确的握笔方法和绘画姿势。
3.学会画装饰线(直线、波浪线、锯齿线、电话线、蜗牛线)和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并使用它们表达生活中简单而熟悉的物体的轮廓特征。 4.认识24种基本颜色,选择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有兴趣。
5.学习使用特殊的绘画艺术工具,如草稿纸、沙画纸等,体验不同材质的纸的不同质感和效果,拓展孩子的视野,丰富幼儿的体验。
三、活动组织的要点:
1、注重孩子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感受美,表达美。
2.注重孩子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画画,获得自我满足。
3.注重孩子作文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孩子的自我创造能力。
4.注重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参与兴趣。第三部分: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课是美术教育的必修课,是学生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 具有重要作用。艺术兴趣小组是艺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它更具弹性和可塑性,因此学生非常愿意参与。但是,由于其较大的“弹性”,很容易受到考试或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影响。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保质保量地贯彻到底。为了办好艺术兴趣小姐,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重视教学质量,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艺术兴趣小组活动生动形象。让艺术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学生学习艺术的乐园。我在这里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我。组织和完善艺术兴趣小组
艺术兴趣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20人左右。活动要固定,一般一周一次,活动要制度化。如遇特殊情况,另择日,不要轻易中止。参与会员坚持自愿报名。精心策划活动,确保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小组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注重基础训练,抓好写生、色彩、写生、工艺美术难点,解决课堂疑难问题,加强训练。 (2)指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布置,重点指导学生设计艺术节和体育比赛的标识,设计海报、黑板报、墙报,学会布置场地、艺术展览等,学习边做边练习,边做边改进。 (3)指导学生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学生观察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好人好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题,创作内容积极、励志、艺术品味高的作品. .
二、定期举办美术讲座
优秀的美术作品对学生的认识、思想教育和审美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越来越突出,缺乏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现代人,难免会产生困惑和遗憾。通过艺术鉴赏和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经常举办“世界名画鉴赏”、“世界山水画鉴赏”、“中国服饰鉴赏”、“全国美展鉴赏”等艺术知识讲座,通过新型多媒体观看艺术图像,还有视频,放上幻灯片,或者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看大绘本,边看边讨论讨论。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深深打动了学生们的心灵,成为学生们世界观形成的一个亮点。在鉴赏课上,我特别注重介绍优秀的中国美术作品,如齐白石的《祖国万岁》、潘贺的艰辛、王士郎的《血衣》、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中立的《父亲》等。 ,引导学生读读画,通过自己的眼光,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感受、体验。除了欣赏,我们还讨论了我们的经历,写下了我们的经历。通过一系列的欣赏和分析,加深了同学们对名作的热爱,激发了对艺术的热情,兴趣小组得到了长期发展。
三。定期举办艺术展
举办艺术展,交流、回顾和总结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表达实力、增强自信心的机会,舞台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认真指导,严格把关。学生思想大胆,风格不拘一格,图纸精巧,作品多,在学校展示,起到示范作用。对部分才华突出、个性鲜明的学生,为其举办群展和个展提供条件,努力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第四,组织观察活动。
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有时还带队参观上海的博物馆和大型艺术展览,让学生开阔视野并抓住每一个机会增加他们的看法。在参观展览之前,介绍更多的背景知识。在参观过程中,观看、交谈、记忆和绘画。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邀请主办方来学校与学生见面交谈,或现场演示绘画,使教学与观察融为一体,让学生受益匪浅。
5。举办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们举办了速写、艺术书法、砚台报纸设计、简单笔画、记忆绘画等比赛。通过训练和比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此外,我们还举办了中外名画知识问答比赛。每次比赛,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赛场上的气氛格外热烈。
开展艺术兴趣小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防风化、形式化,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教师要下大力气,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艺术兴趣小组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Part 4: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经过半年的绘画学习,我班的绘画技巧、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些孩子还是机械地模仿老师的模型画。为了提高孩子的绘画兴趣和水平,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展示,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大胆的想象力、创新能力,本学期将继续选材,教师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社交活动,情感体验,主题活动,孩子的实际水平和生活体验选择实用的主题。内容的选择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广泛搜索和有机调整。
在绘画活动中,运用情感刺激、观察分析、示范想象等,用最直观的示范方法帮助幼儿找到自己的目标。让孩子以角色的形式完成作品,让艺术活动游戏化。让孩子扩大选择图形的范围,学会用图形的组合来表达物体的基本特征。主要学习以下几点: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体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和创造美的兴趣。
2、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
3.学会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品质。
4。用各种线条和块体大胆地表达生活中经历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地绘制。
5.通过欣赏著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和评价同伴的艺术作品,提高对美的鉴赏力。 为提高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教师应遵循由易到难的绘画示范程序,并在指导时充分注意团体和个人的需要。为蹒跚学步的孩子设置一个梯子,让他们小步前进。树立以孩子为中心的意识,让孩子大胆作画,做到≤幼儿园规定≥:鼓励孩子初步感受美,表达美的品味,在更大范围内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孩子的审美和表达美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贯彻新≤轮廓≥。
第五部分: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幼儿园班进一步提高了美术线条画的技巧和技巧。新学期,为了提高大班小朋友的美术兴趣,让孩子们大胆画画、大胆构思,特制定了大班美术兴趣班工作计划。以下是具体实现内容:
1.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学前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美感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儿童的整个生活,儿童所见所闻,包括周边环境中幼儿园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生活游戏等。艺术活动得到体现。
2.客观要求:
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养成大胆绘画的习惯。
2.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它们的基本用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绘画姿势。
3.学习画线(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的形状(圆形、正方形等),并用它们来表达生活中简单熟悉的物体的轮廓特征。
4.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选择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有兴趣。
三、活动组织要点:
1.注重儿童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 老师的作用是启发孩子去感受和表达美。
2。注重孩子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考和发现。
3.注重孩子作文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孩子的自我创造能力。
4.注重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 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参与的兴趣。
4.活动内容:
1.美丽的烟花(绘画)
2.宝塔(绘画)
3.升旗(绘画)
4.晚上在树上(绘画)
5.我喜欢洗澡(绘画)
6.面具装饰(绘画)
7.江南镇(画)
8.黄昏森林(水粉画)
9.大公鸡好漂亮(水墨画)
10.奥特曼(水粉)
11.生命之树(水粉)
12。葡萄(水墨画)
13.个展
本学期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工作计划,我校开展13个兴趣班,美术班不用说就属于主要的一个“大班”,小学生已经对美术有所接触和了解,小学的美术兴趣,让低年级儿童大胆去画,大胆构思,特制定出低年级美术兴趣班工作计划,以下是具体的实施内容:
一、工作计划中指导思想:
低年级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儿童生活的全部,儿童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目标要求:
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工作计划,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我班幼过经过半年的绘画学习,绘画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想象力、创造力也有所发展,但也有部份幼儿仍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范画。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与水平,为了让幼儿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发展幼儿形象思维,本学期继续在选材方面。
2、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3、学习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
4、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感兴趣。
三、活动组织要点:
1、注重儿童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2、注重儿童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思维去发现。
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教师的绘画示范程序要从易到难,指导时充分注意群体的、个别的需要。为幼儿设置小步递进的阶梯。树立以幼儿为主的意识,让幼儿大胆作画,激励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在更大范围内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3、注重儿童构图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4、注重儿童美术兴趣的培养。通过活动,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培养儿童参与兴趣。
四、活动内容:
简笔画 卡通画 水彩画
一: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喜欢手拿笔在纸上涂鸦。但由于观察力较差,手的肌肉极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还不能有意识的用绘画来表现事物。他们喜欢的是绘画过程,对于画什么他们并不感兴趣。
在图画过程中对偶尔出现的一些形象产生联想,而且容易改变。他们绘画的技能还不能完全表达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经常用语言和动作来补充绘画的内容。
二:实施步骤
在刚开始,可以让他们拿着彩笔在纸上任意涂鸦。在涂画过程中,认识画笔和纸的特性。给他们欣赏大班孩子的作品,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逐渐地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使他们从无意识的涂鸦到有意识的绘画阶段,促使幼儿智力的发展。
在教幼儿绘画过程中,首先让幼儿掌握形,其次掌握色彩,最后掌握有关空间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先教他们使用涂染的方法。只要用笔按照物体的大致轮廓摸样涂染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小班幼儿短时间里就可以画出较为生动的'任人物形象。在初步掌握涂染法的基础上,可循序渐进的教幼儿学习基本的线条,基本形状。
色彩是绘画的基础之一。幼儿对各种色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他们还不能正确辨认各种颜色,也不能用相近的颜色去涂色。因此教师结合绘画的内容,逐步角幼儿学会辨认颜色并正确使用颜色。引导幼儿从杂软无章的构图到把物体安排在一条线上,以区分上下。
在不断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发展智力才能的基础上使他们的画,不断完善。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第一周:
1、美术活动《吹泡泡》
2、美术活动《大雨小雨》第二周:
1、美术活动《大苹果》
2、美术活动《好吃的饼干》
第三周:
1、美术活动《红太阳》
2、美术活动《面条》
第四周:
1、美术活动《美丽的气球》
2、美术活动《我的头发》
十月份:
第五周:
1、美术活动《彩色的石头路》
2、美术活动《小熊的围巾》第六周:
1、美术活动《棒棒糖》
2、美术活动《蛋宝宝》第七周:
1、美术活动《小蝌蚪》
2、美术活动《小手巾》第八周:
1、美术活动《可爱的小草》
2、美术活动《美丽的花朵》
十一月份
第九周:
1、美术活动《秋天的果子》
2、美术活动《小刺猬背果》
第十周:
1、美术活动《给小兔穿花衣》
2、美术活动《糖葫芦》
第十一周:
1、美术活动《大萝卜》
2、美术活动《花蝴蝶》
第十二周:
1、美术活动《彩色太阳》
2、美术活动《月亮姐姐》十二月份:
第十三周:
1、美术活动《雪花》
2、美术活动《漂亮的手套》
第十四周
1、美术活动《雪人》
2、美术活动《可爱的小房子》
第十五周:
1、美术活动《毛毛虫》
2、美术活动《神奇的小手》
第十六周:
1、美术活动《红灯笼》
2、美术活动《梅花》
12、美术初级班教学计划
a、绘画类
目标:
1、认识并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蜡笔、油画棒),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手腿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有力。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认识并学会使用3-6种颜色:红、绿蓝、黑、黄、褐点。
3、从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逐步学会掌握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和方形涂染等方法画出所熟悉的物体,如树木、花草、人、动物等,培养幼儿大胆画画的能力。
b、手工类
目标:
1、认枢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及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
2、学会用搓、团圆、压扁、沾合等方法,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3、认识纸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如对边折、二边向中心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
4、学习粘贴简单图形的方法。
(二)高级班
a、绘画类:
目标:
1、教幼儿学习用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涂染等方法画出自己生活中观察过的物体,简单的风景,动植物,能画出其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教幼儿区别蜡笔、水彩、蜡笔水彩混合画的特征,对色彩调合能互相互补,用色协调、明快、洁净。
3、构图方面能用点、线、小圆点、花朵、叶子等画出简单的图案,教到色彩鲜明,比例恰当。
a、手工类:
目标:
1、泥工: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塑造简单的玩具和动植物。
2、纸工: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能折出有关事物形象的纸工作品,及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培养幼儿的初步美感和审美能力。
月计划
九月份教学计划:
初级班:
a、绘画: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运用做做玩玩的方法进行直线弧线的练习。
b、手工:帮助幼儿认识工具、材料、了解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高级班:
a、绘画:以蜡笔为主,用颜色临摹为授课方法,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和构图。
b、手工:学习撕纸粘贴方法,能撕出简单的树叶、树干和花草,调和画面。
十月份教学计划
初级班
a、绘画:运用直线、弧线组合形成整体画面,如:《小鸭戏水》、《月亮和星星》
b、手工: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沾合等。用这些技能可以做成小汤圆、苹果、糖葫芦等。
高级班:
a、绘画:以水彩为主,掌握水彩特性,能画出简单的植物的颜色(水、树、花、鸡、鸭等)。
b、手工:掌握剪纸贴,能作出各种形状,拼帖简单的画面,如《秋树》、《雨中娃》等。
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1)本学期美术课分为16课时蜡笔画、10课时水彩笔、4课时、2课时手绘。
(2)本书兴趣班孩子的基本情况 这个班的孩子比较年轻。考虑到这个原因,本学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绘画习惯,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初步兴趣。用看、做、玩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孩子从不习惯、不清楚到清晰,能够分辨红、绿、黄、蓝等基本颜色,基本区分上下空间方位,知道如何用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圈和颜料画出熟悉而简单的物体,让孩子永远不会从不会画,从不愿意画到愿意画,最后到想画。 (3)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提出了更广泛的话题和内容,例如:在人物方面,要求孩子能够画出比较完整的成人和具有较高和较高水平的孩子。低尺寸,以及这些数字的正面。以及侧面,从单一的表演过渡到一定的情节等。鼓励孩子画出他们想到和看到的东西。培养孩子在观察物体和图片的基础上独立绘画的能力。培养孩子连贯地呈现情节的技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教孩子选择一种与实物相近的颜色来作画,逐渐使颜色均匀。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适当开展艺术鉴赏活动。
二、美术教学要求 (一)绘画方面 1.教孩子学会使用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以及绘画等方法画出自己的生活物件,简单的风景,在画面中观察到的动物(侧面)和人物(正面),可以画出它们的基本部位和主要特征; 2. 学会在画面上做简单的布局,画一些辅助物,表达简单的情节,可以随心所欲地大胆作画; 3、可选择与实物相近的颜色进行涂装,逐渐使颜色均匀; 4. 可以在长方形和方形纸上用点、线、小圆、花、叶等图案画出色彩鲜艳的简单图案。
(二)手工方面 1.泥工:学习捏捏的技巧。能塑造想象中的主要特征,能用一些简单的图案来实现鲜艳的色彩; 2、纸艺:学习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把简单的玩具折叠得更平整。能够将现成的图形或材料按顺序粘贴到适当的位置,识别刀具和材料,知道它们的名称,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
(3)欣赏:欣赏一些儿童能理解的艺术作品、自然风光、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培养儿童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三、美术教材的准备:白纸、蜡纸、水彩笔(24色)、蜡笔、废品。
四、美术教学安排 九月蜡笔画:大螃蟹吹泡泡,小鱼游泳; 十月蜡笔画:船来了,可爱的小鸵鸟,大力士蚂蚁; 11月蜡笔画:热气球、小猴子在做什么、小刺猬、水彩笔下雨、洗澡; 十二月:水彩笔装扮小鸟、小猪和我在一起、手帕、蜡笔; 一月的手绘:小树林、海底世界
一、指导思想: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授课内容:美术基本功训练,想象思维拓展训练,视觉感官训练,创新意识训练
三、教学进度安排
课时:16次,每个课时60分钟
创意美术初级班教学进度
第一课时:《勾勒简单几何形体》
第二课时:《萝卜房子》(想象画)
第三课时:《玩偶》(手工拼贴)
第四课时:《小猪——皮皮》(绘画)
第五课时:《小花篮》《制作卡片》(手工折纸)
第六课时:《搞怪的小丑人》(绘画)
第七课时:《主题写生》(写生画)
第八课时:《小黄鸭》(写生画)
第九课时:《妈妈的手提包》(绘画)
第十课时:《动物拼图》(装饰画)
第十一课时:《月芽》(绘画)
第十二课时:《美丽的窗花》(装饰画)
第十三课时:《线贴画》(手工)
第十四课时:《图形拼画》(绘画)
第十五课时:《我的爸爸妈妈》(想象画)
第十六课时:《简笔画素描》(素描画)
一、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年龄偏小,有一半的幼儿上过小班,还有一半的幼儿是新生。大部分的幼儿对绘画比较感兴趣,能体验作画的快乐,喜爱各种手工活动,绘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本学期将继续培养幼儿自由作画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学习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5.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手工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并能运用自己制作的玩具、手工作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通过欣赏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民间工艺品,节日教室布置,欣赏和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提高对美的欣赏力。
三、实施措施
1.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通过感知对象的审美特征,如造型、设色、构图、节奏、韵律、均衡等来感受其情感表现。
2.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提供有表现力的物质媒介,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
3.运用纵向评价的方法,用具体的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创造。
4.美术教育与其他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四、教学进度安排
1.常规 常规 2.红、黄、蓝构成(欣赏)七巧板(绘画)
3.爱跳舞的格子(绘画)彩虹窗花(手工)
4.黑白装饰画(绘画)布老虎(一)(欣赏)
5.放假 放假 6.布老虎(二)(手工)糖果的新衣(欣赏)
7.百老汇爵士乐(欣赏)美丽的花边(一)(欣赏)
8.美丽的花边(二)(绘画)妙妙线(手工)
9.彩条的舞蹈(手工)爸爸的领带(绘画)
10.小蜗牛出来了(手工)纸袋玩偶(手工)
11.阿福(欣赏)说唱陶俑(欣赏)
12.笑得露出牙齿的脸(绘画)好朋友的脸(手工)
13.哭泣的女人(欣赏)变脸(绘画)
14.哈哈镜里的你(绘画)树叶的照片(绘画)
15.一片大大的树叶(绘画)一地的树叶(手工)
16.秋菊(绘画)兔儿爷(一)(欣赏)
17.兔儿爷(二)(手工)颜色变变变(欣赏)
18.秋天的菊花(绘画)堆雪人(绘画)
19.再见吧,冬天(绘画)雪花和雨滴(绘画)
20.大树(绘画)雪花(绘画)
21.镜里的我(绘画)镜里的妈妈(绘画)
22.复习 复习
幼儿园美术教学计划篇四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目标要求
1、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运用各种线条和色块,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3、学习中感知色彩的魅力,并能很好的运用色彩。
4、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愉悦中绘画。
教学安排:本学期共有18次活动,所以下面是我每次活动的内容安排。
注:在内容安排上,我充分考虑到该年龄段幼儿的实际能力。希望孩子们在我的辅导下,舞动彩笔,画出心声。
幼儿园美术教学计划篇五
一、幼儿现状分析
有的不那么喜欢动手画,有的孩子画的总是那些,绘画水平高低不等,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作积极正确的指导,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并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寓绘画于游戏中,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培养幼儿的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力及审美能力。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幼儿从生活出发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并会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或事物。注重幼儿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2、引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发挥孩子们的想象与潜能,并能用线条、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用绘画表现出来。
3、熟练掌握油画棒、水彩笔、剪刀等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注重幼儿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思维去发现。
4、熟练掌握用油画棒在作品上大面积涂上底色,注重幼儿构图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5、在了解本班幼儿发展情况下,注重幼儿的经验积累,开展多种活动方式、方法,加强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学习。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能力,发展交往能力。
6、注重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参与兴趣。
三、具体措施
1、重视美术活动内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选择性,开展以主题活动为主的美术活动。
2、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绘画内容,并及时调整计划。
3、设计好每次的绘画内容,并提前做好相应的教具和范画。
4、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的素质,做好幼儿的榜样。
5、利用空余时间观摩其他美术班的活动,学习新经验,汲取她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6、不仅让幼儿学到绘画上的技能,更要加强幼儿作画习惯和养成。
四、周历表
大班美术教学安排
2月份:
《太阳宝宝的发型》、《美丽的花瓶》 、《神气的狮子》、《太空》
3月份:
《脸谱装饰》、《美丽的鱼》、《母鸡带小鸡》、《鲸鱼》
4月份:
《花儿朵朵开》《雪娃娃》4.《月亮睡觉了》6.《林间小屋》
5月份:
《美丽的彩虹》《快乐的小鸭子》《海底世界》6月份:《自由组合画》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培训班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在绘画素描几何体方面,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进行绘画,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同学能跟上教师的讲解与指导,写生过程中表现积极,技法掌握牢固;其他几位稍差一些。经常迟到早退。进步较慢!
对美术课兴趣不是较为浓厚,所有同学有时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①、人物造型上普遍极差,缺乏观察造型能力。
②、色彩能力上有点缺乏彩感,配制不够准确,刻画不到位。
③、没达到所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七年级学生,本学期学习素描静物的专业技能技法,学会临摹与写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已学完素描人物和色彩景物的技能教学,本学期重点进行课堂写生教学,努力提高各种美术技能。
3、在课堂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
三、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的理论内容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能领悟到美术的特价值。
2、抓好课堂现场指导工作。在学生进行临摹与的写生的过程中,注意个别指导细致入微。
3、抓好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对学习成绩好,专业技能掌握突出的学生,进行高标准、高要求,使其更加熟练地掌握与应用所学技能。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百闻不如一见嘛!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不足,我们在教学中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我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5、做好课堂示范作用。每节课中尽量做到技法示范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细致地看到绘画过程,使其更好地掌握并进行实践运用,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学期的重中之重是对七年级同学的学习进行激发与引导,使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本人在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科研、教研的活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课余时间,多参与一些艺术活动,提高自己的修养,陶冶高雅的情操,使自己的人格更完善。认真学习知识,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为特殊教育事业的的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具体要求
1、农村艺术教师要拟定成长计划,加强艺术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努力提高自身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尽快适应艺术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在培训期内,做好听课笔记,在实践中结合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写出反思。培训期内上2次以上的汇报课,(在学校进行)虚心听取学校领导和评课者的意见,写出一篇有质量的研究论文。
2、科培中心会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建立农村艺术教师培训和成长档案,并精心选派指导教师,督促并定期检查带教情况。学校要通过各种校本培训方式,让农村艺术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8、美术班教学计划
一、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喜欢手拿笔在纸上涂鸦。但由于观察力较差,手的肌肉极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还不能有意识的用绘画来表现事物。他们喜欢的是绘画过程,对于画什么他们并不感兴趣。
在图画过程中对偶尔出现的一些形象产生联想,而且容易改变。他们绘画的技能还不能完全表达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经常用语言和动作来补充绘画的内容。
二、实施步骤
在刚开始,可以让他们拿着彩笔在纸上任意涂鸦。在涂画过程中,认识画笔和纸的特性。给他们欣赏大班孩子的作品,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逐渐地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使他们从无意识的涂鸦到有意识的绘画阶段,促使幼儿智力的发展。
在教幼儿绘画过程中,首先让幼儿掌握形,其次掌握色彩,最后掌握有关空间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先教他们使用涂染的方法。只要用笔按照物体的大致轮廓摸样涂染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小班幼儿短时间里就可以画出较为生动的任人物形象。在初步掌握涂染法的基础上,可循序渐进的教幼儿学习基本的线条,基本形状。
色彩是绘画的基础之一。幼儿对各种色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他们还不能正确辨认各种颜色,也不能用相近的颜色去涂色。因此教师结合绘画的内容,逐步角幼儿学会辨认颜色并正确使用颜色。引导幼儿从杂软无章的构图到把物体安排在一条线上,以区分上下。
在不断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发展智力才能的基础上使他们的画,不断完善。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第一周:
1、美术活动《吹泡泡》
2、美术活动《大雨小雨》第二周:
1、美术活动《大苹果》
2、美术活动《好吃的饼干》
第三周:
1、美术活动《红太阳》
2、美术活动《面条》
第四周:
1、美术活动《美丽的气球》
2、美术活动《我的头发》
十月份:
第五周:
1、美术活动《彩色的石头路》
2、美术活动《小熊的围巾》第六周:
1、美术活动《棒棒糖》
2、美术活动《蛋宝宝》第七周:
1、美术活动《小蝌蚪》
2、美术活动《小手巾》第八周:
1、美术活动《可爱的小草》
2、美术活动《美丽的花朵》
十一月份
第九周:
1、美术活动《秋天的果子》
2、美术活动《小刺猬背果》
第十周:
1、美术活动《给小兔穿花衣》
2、美术活动《糖葫芦》
第十一周:
1、美术活动《大萝卜》
2、美术活动《花蝴蝶》
第十二周:
1、美术活动《彩色太阳》
2、美术活动《月亮姐姐》十二月份:
第十三周:
1、美术活动《雪花》
2、美术活动《漂亮的手套》
第十四周
1、美术活动《雪人》
2、美术活动《可爱的小房子》
第十五周:
1、美术活动《毛毛虫》
2、美术活动《神奇的小手》
第十六周:
1、美术活动《红灯笼》
2、美术活动《梅花》
美术特长班教学计划表
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月份
教学内容安排
高一第一学期
xxxx年9月
宣传发动,选拔成绩优秀对美术爱好的同学为特长班成员
xxxx年10月
石膏几何体写生,临摹(单个,组合)
xxxx年11月
石膏几何体写生,临摹(组合2),速写知识
xxxx年12月
静物写生,临摹(单个,组合1),速写练习
xxxx年1月
静物写生,临摹(组合2),综合练习
高一第二学期
xxxx年3月
静物组合(3)陶器,水果,蔬菜,速写练习
xxxx年4月
静物组合(4)玻璃,金属,衬布,速写练习
xxxx年5月
石膏头像临摹,写生(1),速写练习
xxxx年6月
石膏头像临摹,写生(2),速写练习,综合练习
高二第一学期
xxxx年9月
石膏头像临摹写生(3) 速写练习色彩知识,水粉单个静物练习
xxxx年10月
石膏头像临摹写生(4) 速写练习,水粉组合静物练习
xxxx年11月
石膏,真人头像临摹写生(1) 速写练习,水粉组合静物练习
xxxx年12月
石膏,头像临摹写生(2) 速写练习,水粉组合静物练习,综合练习
高二第二学期
xxxx年3月
真人头像临摹写生(3) 速写练习,水粉组合静物练习
xxxx年4月
真人头像临摹写生(4) 速写练习,水粉组合静物练习
xxxx年5月
真人头像临摹、写生、默写(5) 速写练习,水粉组合静物练习,水粉风景临摹,写生
xxxx年6月
真人头像默写(6) 速写练习,水粉组合静物默写练习,水粉风景临摹,写生,综合练习
高三第一学期
xxxx年9月
真人头像默写(7) 速写练习,水粉组合静物默写,水粉风景默写
xxxx年10月
外出杭州等地培训
xxxx年11月
外出杭州等地培训
xxxx年12月
外出杭州等地培训
xxxx年1月
参加全省专业联考,专业院校考试
高三第一学期
xxxx年3月
文化课复习
xxxx年4月
文化课复习
xxxx年5月
文化课复习,指导学生填报志愿
xxxx年6月
文化课复习,参加高考
篇三:大班美术特长班教学计划(972字)
一、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学习绘画、手工制作等美工活动的兴趣。
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等。
三、培养幼儿独立合作能力、自立能力,以及耐心、细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熟练掌握使用油画棒、彩色笔、剪刀等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幼儿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去思维去发现。
本学期课程安排:
第一周:
(1)绘画《下雨了》
(2)有趣道手指绘画《好吃的糖葫芦》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压花纸片》
第二周:
(1)绘画《萝卜的一家》
(2)有趣的手指绘画《苹果树》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毛毛虫》
第三周:
(1)绘画《小刺猬》
(2)有趣的手指粘贴画《好吃的小手》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串串心情》
第四周:
(1)绘画《小花伞》
(2)有趣的手指绘画《七彩鱼》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海螺》
第五周:
(1)绘画《小鸟》
(2)有趣的手指绘画《孔雀开屏》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新发现纸能这样》
第六周:
(1)绘画《大南瓜》
(2)有趣的 手指画《樱桃》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老鼠》
第七周:
(1)绘画《小兔子》
(2)有趣的手指画《小蝌蚪》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螺旋色块》
第八周:
(1)绘画《小猫》
(2)粘贴画《花朵》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立体人体造型》
第九周:
(1)绘画《小熊》
(2)粘贴画《项链》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东南西北》
第十周:
(1)绘画《小鱼》
(2)有趣的手指画《毛毛虫》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神奇的小飞机》
第十一周:
(1)绘画《小老虎》
(2)粘贴画《小屋》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照相机》
第十二周:
(1)想象画《人面兽》
(2)水粉画《菊花》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小狮子翻跟斗》
第十三周:
(1)绘画《废瓶》
(2)水粉画《大树》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动力风帆车》
第十四周:
(1)想象画《森林运动会》
(2)水粉画《仙人掌》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转转乐》
第十五周:
(1)绘画《一条大河》
(2)手工折纸《小飞机》
(3)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点点创意》
第十五周:
(1)绘画《虫子的一家》
(2)DIY创意美劳手工制作《有刺的鱼
(3)幼儿整理本学期所有作品
美工材料:纸、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水粉、调色盘、胶水、橡皮泥、剪刀、卡纸、双面胶。
感觉假期过得飞快啊,转眼间新学期就来临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准备新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非常有利,那么如何撰写一份好的学科教学计划呢?这篇文章是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精心整理的关于“和认识教学计划”的资料,希望您能仔细阅读并收藏起来!
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计划范文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片段欣赏二_课堂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汉语拼音·认识汉字
执教:厦门师范二附小 吴雅卿
评析:厦门教育学院 肖俊宇
一、激趣导入,复习音节
师:小朋友,这儿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它们的后面藏着我们学过的音节,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就会出现一个音节。谁想当小老师拼读给大家听?如果读准了全班小朋友就跟道他读一遍。
生1:我选择小灰兔。(师点击课件小灰兔后出示音节jià)
生2:我来帮助他jià。
生3:我可以读得更响亮些jià。
全班齐读。
生1:我选择小毛驴qí。
生2:老师我可以帮助他qǐ。(读得不是很到位)
生3:我能读好它qǐ。
生2:(自已站起来再读音节)。
生4:老师我愿意送给他一颗进步星。(学生自己动手做的)
二、看图认识汉字
师: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些汉字朋友,这些汉字朋友在哪里?老师先带小朋友到一户人家家里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你看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先自己看图说一说,再试着拼读图上的音节。现在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第19页。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看图说一说,并拼一拼图上的音节词)
师: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1: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我还看到一位阿姨在洗衣服,还看到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女孩在喂小鸡。
师:在这句话中只需要在后面用一个还看到就可以了。
生2: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一位阿姨在洗衣服,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喂小鸡。
生3:(拼读音节)xià qí。(再读词语)下棋。
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下字?
生1:地下室。
生2:录音机里听过这个下。
生3:下楼梯时看见墙壁上写着上下楼梯靠右走。
师:你观察很仔细。
生4:厦师二附小的'下。
生5:厦师二附小的厦是厦门的厦。
师:放学的时候请你仔细看看校门口的牌子,厦师二附小到底是哪个厦。
生6:下车,下飞机,下楼梯。
(其余汉字教学同上)
师:小朋友真用心观察。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我们学过的汉字,只要小朋友多留意我们身边的汉字,我们就可以很快和汉字交上朋友。
三、巩固汉字
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卡片跟同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拿音节卡片的小朋友读准音节,拿汉字卡片的小朋友拿出相应的汉字卡片读准汉字的字音,再将汉字放在音节下面。
学生动口读一读,动手摆一摆。
生1:读xià qí。
生2读下棋。
师张贴卡片全班齐读。(其余音节、汉字的复习巩固同上)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摘苹果。这些苹果后面藏着我们今天学的音节、汉字,谁读准了,老师将苹果送给他。(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争先恐后。一双双小手高举过头,谁也不甘示弱)
生1:鸡。
生2:服。
师:这个字和衣组成词的时候读fu,单个字读什么?
生3:读第二声。
师:还有独木桥等着我们呢!桥上有一个词语,谁能读准这个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就可以安全走过独木桥。
生1:下棋。
生2:我爸爸和叔叔爱下棋。
生3:下棋,我爸爸和我在下中国象棋。
生4:老师,我给XX同学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他没有将下棋合在一起说。应该说我和爸爸在下棋,下棋很好玩。
(这是课件发出欢呼声,你真棒!)
生5:洗衣服,妈妈洗衣服很辛苦。
师:你理解妈妈洗衣服很辛苦,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讲卫生。
四、读儿歌
师:小朋友看这幅图,这群小鸡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自己试着拼读儿歌,自己会拼的、会读的做个记号。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片段欣赏二,j q x,希望对你有帮助!
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琴教学成为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电子琴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乐器,它既能满足学生的音乐爱好,又能帮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更广泛的锻炼和启发。那么,如何制定一份合适的电子琴教学计划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对于电子琴初学者而言,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基本的音符、节奏和乐理知识;了解电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演奏简单的曲目;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教学目标也应该因人而异,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音乐水平和个人兴趣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制定。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安排。一般来说,电子琴教学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初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兴趣,中阶段则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演奏能力和理论知识,高阶段则是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和独特性。根据这个教学进度,可以制定出每个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
另外,在制定电子琴教学计划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现代化的电子琴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游戏化教学等,可以更好地切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最后,制定电子琴教学计划还需要注重教学评估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教学结束之后,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纠正不足和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便于更好地推动教学进展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细致的工作。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及考虑个体差异,才能制定出更合理、完整的教学计划。同时,只有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与高效的教学方法结合,最终实现音乐教育的良性循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和谐、健康和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认识电子琴教学计划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音乐创作和演奏的乐器,电子琴在现代音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很多音乐学习者来说,学习电子琴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必经之路。对于学习者来说,一份好的电子琴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三个方面对电子琴教学计划进行阐述。
一、电子琴教学计划制定
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制定一份好的电子琴教学计划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学生本身的情况。
在制定电子琴教学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情况。比如学生的年龄、学历、乐器水平、学习目的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制定产生影响。
2.教学资源。
电子琴教学需要用到一些教学资源,比如教材、音乐作品、教学视频等等。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需要考虑教学资源的选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电子琴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需要按照学生年级、乐器水平等安排好教学内容,还要统筹兼顾技巧和艺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基本技巧,又能养成审美品味。
二、电子琴教学计划执行
电子琴教学计划的执行,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1.教师的作用。
电子琴教学计划执行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的作用。
学生也是电子琴教学计划执行的重要参与者。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并努力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巧,同时积极反馈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计划。
三、电子琴教学计划效果评估
电子琴教学计划的效果评估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了教学工作的成败。在电子琴教学计划效果评估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和评分。
电子琴教学计划的考试和评分是衡量学生成果的重要标准。在考试和评分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2.学生的反馈。
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同时,在听取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挑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随意接受学生的主观想法。
结语:
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效果评估,是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当一个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电子琴技能和艺术修养,完成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目标时,教师和学生都会有一种无比的成就感。因此,制定一份好的计划并尽心尽力地落实它,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乐器学习,而其中电子琴作为一种简单易学、声音效果高度还原、功能丰富的乐器,备受欢迎。如何制定一份完善的电子琴教学计划,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掌握基本演奏技巧,进而提高音乐素养,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成为电子琴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一份好的教学计划的基础,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助教老师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方向,更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电子琴教学目标包括技巧和理论两个方面:技巧方面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指法和演奏技巧,以及对曲子的识认和掌握;理论方面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五线谱阅读能力,掌握和弦的基础知识和乐理基础知识。
二、分阶段教学
针对初学者的不同水平,分阶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初学者需要从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入手,如:音名的记忆和唱名、边读谱边唱、手指按键的记忆等;让学生对最基本的东西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才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级阶段则需着重创作能力的培养,包括和弦的构成概念、和弦扫弹、模拟弹奏、指法练习、及手指的协调配合等;让学生对电子琴的音乐风格和拿捏有更深的了解。高级阶段则突破传统电子琴表演的界限,教授信马由缰的爵士风格、蓝调即兴等内容;让学生有自我风格的创作和提高在音乐中的综合素质。
三、全方位的教学内容
做好教学内容的准备,是领导学生学习过程的根本。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体验,扩展学生成长视阔,培养其曲艺鉴赏力、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加学生对学习兴趣的产生,我们应增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互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练习、唱歌、听歌、弹奏、模拟弹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场景。
四、教学成效的评价
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是评估教学计划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学科研的重要环节。教学成效评价应该从基础技能入手,把握学生的起点和终点,并能够持续跟进,制定每阶段的学习标准。并根据学生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评估标准,提高和保证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提升学生的艺术乐感与实际表演才能。
总体而言,一个完善的电子琴教学计划不仅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分阶段教学策略,还需体现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科学化的教学评价。希望通过这份电子琴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更多电子琴爱好者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琴技巧和基础,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电子琴教学计划
电子琴是一种兼具音乐性和实用性的乐器,能够演奏各种曲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学习。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电子琴并不容易上手,需要有一定的指导和教学才能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因此,了解电子琴教学计划对于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
一、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
电子琴教学计划包括基础教学、进阶教学和专业教学三个阶段。
1.基础教学
基础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教学,如乐理、手型、指法等等。学习者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地保持姿势,如何弹奏音符和旋律,同时也需要学习音乐符号和谱表。
2.进阶教学
进阶教学是指在学习基础教学的基础上,深入一些更加高级的技巧和演奏,如连续音符、和弦语音,节拍掌握和声学。通过进阶教学,学习者能够更加熟练地弹奏各种曲目,和别人进行协同演奏。
3.专业教学
专业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创造。这个阶段的教学将会让学生学会创作、深入掌握电子琴的技巧和特点,更好地表达和传达音乐的内涵和情感。
二、电子琴教学计划的重点
1.基础知识
电子琴的学习首先需要打好基础知识,了解乐理、音符和谱表,并理解音乐的设计理念。同时,在电子琴学习中,允许出错,但是切勿拖延,勇敢尝试和探索各种新的方法和技能。
2.技能掌握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者需要多进行练习,掌握手指的动作和正确的指法。在实际演奏中,特别是在弹奏曲目中,掌握正确的技巧,可以使自己更加得心应手。
3.创意表达
在进阶阶段和专业阶段,学习者需要创造自己的音乐,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试演,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实施
1.合理制定计划
了解电子琴教学计划后,学习者需要合理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想要掌握的技能来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者应该考虑到自己的时间和兴趣爱好,合理分配每天应该学习的时间,并在学习过程中多进行康复性锻炼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寻找专业教师
在学习电子琴时,专业教师的指导将会对于学习效果和进步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在音乐培训学校、音乐教育社区等地方寻找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3.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通过参加社区活动、飞行表演或组成乐队等,可以让学习者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仅能够增加自信心和技能,还能和其他人进行协同演奏,通过参加活动提升自己,并更好地掌握和发挥电子琴的技巧和表现力。
总之,了解电子琴教学计划对于学习者而言非常重要,需要进行切实有效的计划制定,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指导,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技巧的实践,同时发掘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活动,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成长,使自己更好地行使电子琴这一乐器的魅力和特点。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对分数有一点了解,但不是很明确,也不太系统。其次,对于学生分数的基础知识平均分和整体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有较好的认识。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有的困难
对整体的认识;
分母和分子的位置及表示的含义;
在描述时容易丢掉平均分和是谁的几分之几。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我的设想:
学生对全新、感性的内容很感兴趣,乐意采取讨论、协作等学习方式。根据学生以上的实际情况,由学生熟悉的平均分入手,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揭示得到分数的第一个必要条件。问题设计时注意问题的坡度和开放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这也便于老师了解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动手操作的机会、展示的机会,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难点: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五、单元评价要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具体操作,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分一分(一)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1
分一分(二)
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
比大小
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1
吃西瓜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
练习三
1、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能正确运算分数表示简单的平均分的情况。
2、能正确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3、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整理与复习
梳理《面积》和《分数》单元的知识,指导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单元测试
1
测试情况
反馈
1
合计
分一分(一)
教学内容:P53-55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把每种食品(两瓶水,四个苹果和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你能帮助他们吗?
二、引导探索
(一)分一分
1、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2瓶水呢?
2、讨论:(1)蛋糕只有一个,怎样分给他们两个人才公平呢?板书:平均分
(2)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蛋糕的一半呢?
板书:
小结并引引出分数:本学期初始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小数,还知道什么是整数、自然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叫做分数。板书:分数
(二)认一认(板书)
1......分子
分数线读作:二分之一
2......分母
(二)涂一涂
反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的二分之一分别是多少?
(三)折一折
1、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与同伴进行交流。
2、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小组讨论:
(1)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
(4)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
小结:
(四)结合图意,认识分数各部分意义。
(五)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3/41/63/5
3、课件:找出图中用几分之一表示的物品和图形。
四、总结:怎样的数是分数?
五、板书
分数
1......分子
分数线读作:二分之一
2......分母
分一分(二)
教学内容:P56-57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结合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昨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知道什么是分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
二、引导探索
1、把下图涂上不同的(红色、黄色和蓝色)。
2、小组讨论: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3、将上面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4、小组合作完成:
(1)一共有几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4)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与同伴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红花:黄花:黑棋子:白棋子:
2、仿照左图,按分数圈一圈。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五、思考:他们拿的铅笔一样多吗?
比大小
教学内容:P58-59
教学目标: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小熊和狐狸分饼干,大熊把饼干平均分成四份,狐狸一下子就拿了三份,只留下一份给小熊,狐狸还跟小熊说:看!一大份留给你啦!同学们,你们说,真是像狐狸说的那样,小熊的那份多吗?
二、引导探索
1、试一试: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涂一涂,试一试。
2、通过涂色,同学们认为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3、大家能画画图,用图说明和哪个大吗?
板:问大家同意老师的判断吗?
小结: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呢?
三、拓展应用。
1、填分数,比大小。
反馈:说一说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反馈:每个分数分别是多少?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下面图形中涂出它的。
4、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吃西瓜
教学内容:P60-61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整体减去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
2、正确理解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得整体的算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夏天到了,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小熊也很喜欢。看!(示课件)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观察吃西瓜的情境图,说一说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弄清它已知什么,求什么。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3、探索+=怎么算。
(1)学生独立画图表示分数。
(2)拼图看应该得出什么结果。
(3)回到问题情境,小组讨论:解释这个结果是否合理。
4、小结: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怎么计算?
5、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交流结果。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怎么计算?
6、学生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全班交流如何把1变成可以与相减的分数。
小结:把1变成可以与相减的分数(即:八分之八),再减。
三、拓展应用。
1、
2、+-1-
+-1-
3、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小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
认识电子琴教学计划
电子琴作为一种流行乐器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学习音乐的第一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学习电子琴,教学计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好的电子琴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入门,并逐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与技巧。所以,本文将综述认识电子琴教学计划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电子琴教学计划。
一、为什么需要电子琴教学计划?
首先,一份合理的电子琴教学计划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任何乐器之前,都需要先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符、节奏、调性、和弦等等。这些知识都是必需的,对于学习电子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份系统的教学计划,学生容易陷入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学习缺乏目标性。
其次,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兴趣都不同,因此教学计划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整。在教学计划中,可以合理安排课程的难度和时间,让学生可以逐步提高技能,进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跟踪和评估。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应该包括对学生进展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表现应该得到评估,以便更好地确定下一步课程的难度和方向,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电子琴学习。
二、如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电子琴教学计划?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电子琴教学计划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经验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都需要综合考虑,以帮助确定教学计划的难度和方向。
2.课程内容的选择。电子琴课程应该包括音乐理论知识、基本演奏技巧和曲目演奏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课程内容。
3.课程难度的梯度。课程的难度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梯度,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演奏技巧并增强学习信心。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5.跟踪评估机制的建立。建立跟踪评估机制,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三、结论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电子琴教学计划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教学计划不是静态的,应该随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逐步提高技能和理解音乐,才能真正享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千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从而能够正确应用千米计量长度。
二、课程内容
1.千米的定义和标准,以及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2.千米的应用及实际意义。
3.对千米的测量和计算的练习。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通过生动有趣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千米的概念和基本定义,并介绍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标准。
2.内容讲解
梳理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互相转换关系,并通过实例介绍千米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3.练习
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际测量数据,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而加深对千米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归纳总结
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点,例如千米的定义和概念、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等,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5.作业布置
通过布置课内的练习题或课外的独立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思维能力。
2.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采用任务和问题导向的方法,通过题目的设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五、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学习笔记的收集和分析,评估学生成果的质量情况。
2.通过课堂的互动来获取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馈信息,以便调整课程的教学方向。
3.通过学生的成绩考核和日常表现评估学生的吸收能力和应用能力,并及时给予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活动目标 1.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并能与其它图形区分开来。
2.能正确寻找周围生活中类似的圆形的物品。
1.自制的圆形蛋糕,小兔、小猪、小猫的头饰图片各一张,各种图形的饼干若干。
一、引题,引发幼儿兴趣。
1.今天小兔要过生日,有两个朋友来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吧。 出示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叫什么名字,并请幼儿向小动物问好。
噢,原来是小猪和小猫来啦。
2.朋友们送来了一个蛋糕还有各种美味的饼干。出示自制的圆形蛋糕和饼干。(通过教具吸引幼儿的眼球,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认识图形。
1.宝宝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蛋糕吗?可以提问个别幼儿。回答圆形。然后讲解圆形的特征:边不是直的,没有角,摸一摸是光滑的。
2.因为小兔喜欢吃圆形的蛋糕。看看美味的饼干里有没有圆形,小兔还喜欢吃圆形的饼干。 请幼儿在各种形状的饼干里找到圆形的饼干,并检查幼儿是否拿对。
3.现在宝宝们来告诉老师小兔、小猪、小猫的哪个部位是圆形。
4.请宝宝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形。(苹果,西瓜,篮球,碗,盆等)
教学内容:
第一站 我们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1、懂得并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变迁的表现。
2、通过对社会生活变化的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乡村田园风景如画,高速路上车流如织,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来好,社会越来越繁荣,国家越来越昌盛。我们时时处处栋能感受到节节升腾的时代气息。 我们开始学习第一站 我们生活的变迁
二、新课学习
思想驿站:想一想
(1)我们的学习用品和父辈相比有哪些变化?
(2)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们切实地感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殷实富足。
从市场的繁荣,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都显示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的住房越来越宽敞舒适,我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我们的穿着打扮,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漂亮。
讨论“四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人们用于文化生活方面的花费大幅度增加,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如:人们受教育的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花钱买知识”成为新的时尚。文化市场丰富活跃。
3、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注重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氛围更加和谐。
讨论:举例说明。
三、小结:
四、作业:我们身边的变化有哪些?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家都写好了学科教学计划吗?假期时光消逝,马上就要开学了,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新学期重点教学目标,为了方便您的阅读编辑编辑了这份精简易懂的“应急安全教学计划”,建议您多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急安全教学更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任务。应急安全教育教育涵盖了各个方面,从学校到社区,从家庭到公共场所都需要应急安全教育的参与,旨在为人们提供危机事件发生时的个人和公共安全保护。
一般而言,应急安全教学计划主要涵盖如下主题:
1.火灾安全
火灾是一种灾难级别较高的事故,对生命财产的危害性大,所以进行火灾安全教育十分重要。首先,要普及火为什么会发生的原因,并且介绍一些预防火灾的方法和措施。同时,还需要进行灭火器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2.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如台风、水灾及地震等都有可能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加强自然灾害的教育至关重要。在这部分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图表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各种天气现象所带来的危害,并且介绍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3.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的教育应该从小学就开始, 学生应该了解交通规则并严格遵守规则,知道安全的道路横穿和行人过路。另外,他们也应该学会如何使用自行车,在公路上安全行驶。
4.网络安全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学校应该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如何使用网络以及应对网络中的各种风险和安全问题。
5.日常安全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或许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具普遍性和实用性的。这部分教育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用火下厨房、如何保持家居卫生等。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不但需要有效的教学内容,还要在各种场所中不断进行应急安全演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和应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人们更全面的认识到应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拥有预防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
作为社会公民,我们应该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对于应急安全知识的学习更是刻不容缓。因此,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应急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和特殊情况中都能迅速、正确地应对,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应急概念
2.熟悉安全意识
3.掌握常见应急处理方法
4.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5.实践应急保障措施
二、教学内容
1. 应急概念
2. 日常安全知识
3. 自然灾害应对技能
4. 火灾应急处理方法
5. 地震应急处理方法
6. 妇女儿童安全保障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授课
通过PowerPoint等多种媒介,介绍应急安全知识和常见应对方法,引导学生建立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2. 实践演练
通过模拟紧急情况,尤其重点在于火灾和地震应急处理,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应急反应和保护自身的技能。
3. 现场教学
在城市规划、社区安全等场景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注意观察,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提升安全认知。
4. 技能训练
邀请专业人士带领学生学习灭火器使用、自救互救等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
四、评价方法
1.考试
通过考试,测试学生所学知识是否掌握,并检验学生应急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实操表现
通过实战演练,真实考察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能力和应对方案,并根据实际表现打分。
五、教学效果
1. 提高学生应急反应能力
2.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常见安全事故的应对策略
4. 以随时应对的素质硬核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结语:
通过这一系列应急安全教学计划,我们将以全新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安全意识、提升应对能力和技能。加强学生应急应变能力的同时也能保证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有了这一系列安全防范手段,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每位公民都将拥有足够的把握和勇气去应对,自我保全。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
近年来,各种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了提高人们应对危险事件的能力,促进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制定应急安全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计划目的
本应急安全教学计划的总目的是提高人们在遇到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时的应急自救能力,建立全社会的安全防范体系。具体目的如下:
1.提高应急意识。教育人们始终保持一种警觉状态,随时关注身边的安全情况,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2.强化知识教育。通过对各种灾害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和知识水平,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技能培训。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和组织协调应急能力,确保在灾害面前能够做到有效地自救互救。
二、计划内容
1.灾害防范知识学习
包括天灾、人为事故和公共安全事件常识,例如地震、火灾、水灾等,以及反恐、防火、防电信诈骗等。
2.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培训
教育大家如何识别危险标志、如何正确逃生、如何进行紧急施救等应急处理措施。并引导大家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准备,保持冷静。
3.自救互救技能训练
开展义务消防服务、自救互救等技能训练,包括如何处理伤口、如何疏散人群、如何使用灭火器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4.组织应急演练
针对各类灾害和事故情况,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各类机构和企业在应急处理方面的协同能力,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
三、计划方法
1.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各界普及应急安全知识。如开展公益广告、制作宣传海报、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
2.开设应急课程
将应急安全知识加入中小学教育、企业内部培训并开设公共应急课程,提高人们的应急安全意识和技能。
3.开展实际操作训练
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和组织协调能力。如灭火器的使用演练、紧急逃生演练、队列疏散演练等。
四、计划影响
本应急安全教学计划在落实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应急防范意识和能力,更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
归纳而言,开展应急安全教学计划对于提高全社会的安全防范体系至关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应急安全教学计划的推进力度,打造更为有效的应急安全教育体系,为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
为了让学生在突发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教育部门应该开展一系列应急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下是我制定的一份应急安全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一、开展相关课程
学校应该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应急安全相关课程,如消防安全教育、急救知识等。在课程中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等应急处置技能。在课程中设置案例或模拟演练,使学生在模拟情况下熟悉应急预案、掌握逃生技能等。
二、开展应急演练
学校应该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应急演练,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疏散和逃生的训练。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安全。
三、定期检查应急设施
学校应该定期对应急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尤其是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这样一来,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应急求助,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四、加强师生安全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学校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制定应急预案
每个学校都应该制定应急预案,为突发事件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法。应急预案应该包括各种紧急情况的应对程序、责任分工、逃生路线图等信息,确保学校的师生在突发情况中有条不紊地应对。
以上就是我的应急安全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通过以上的教育措施,能够让学生在突发情况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各种安全风险,如地震、火灾、洪水、交通事故等,这些风险随时可能出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学生在突发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应制定应急安全教学计划,加强应急安全教育。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的理念
应急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安全优先,预防为主”。教学计划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加强学校应急安全体系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让孩子们掌握怎样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应急能力,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的实施
1.课本教育:在校内集体活动中,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危险因素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应急安全知识,并讲授如何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2.模拟演练: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模拟演习可以使用人力、物力、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3.实地探索:通过实地探索,让学生知道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的重要性,提高防护自我、互相帮助的应急素质,也增加孩子们对生活和环境的认识和信心。
4.疏散演练:疏散演练是加强孩子们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可针对不同情境,组织火灾、地震等疏散演练,让孩子们摸清楚疏散路线,了解疏散方法,增强疏散效率和自救能力。
5.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应急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学生自我保护、家庭自我保护和社区减灾的完整思维体系。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板、校园安全报告、安全知识问卷等形式,进行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
总之,应急安全教学计划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学校融合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综合实践。随着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们要发现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行为特征,培养孩子们的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素质,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与家庭的关爱与呵护。我们也期待在未来,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学到应急安全知识,防范于未然,创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
一、背景描述
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应急安全教育应运而生,它的目的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二、教育重点
1. 急救知识
学校应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何判断伤势的情况,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如何救助窒息和烫伤的人等。学生们应该在校内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掌握处理急救事故的步骤和技能。
2. 建立应急预案
学校应该制定应急预案,让每个人能明确自己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和责任。这将确保每个成员在紧急情况下持续沉着冷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培训教师和安全管理人员
学校的教师和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接受应急培训,学习如何制定应急计划并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处理草率决策。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在关键时刻考验人们的智慧和能力。
4. 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分享
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应对灾害时有很多先进的实践经验,教育负责人应该学习并吸收这些经验,为我们国家的安全教育提供思路和借鉴。特别是那些已经有过严重事故的国家,他们的安全经验尤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5. 教育公众,建立培训体系
学校应该教育家长和社区公众,向他们传达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处理方法和救援要领。学校应该建立培训体系,将安全教育普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并吸引各种社会资源来为学校和社区提供安全支持和服务。
三、教学手段
1.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学生们应该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的急救演练。
2. 学校应邀请公安、消防等安全专家提供讲座,通过专家的专业知识,学生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安全知识。
3. 制作安全知识宣传手册,这些宣传手册应该有简明扼要的介绍和图示,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况下作出合理的应对。
4. 利用互联网资源,将学生们带入仿真环境中,通过情境模拟和虚拟实验进行各种应急场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提升他们的应对能力。
四、实施效果
应急安全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校和社会必须紧密合作,通过多种手段积极推进,才能使得应急安全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该计划的实施将掩盖如下范围:
1. 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并作出恰当的应对。
2. 建立应急灾难预案,制定科学的应急程序、任务和检查制度,并为应急救援提供信息和人员资源支持。
3. 教育教师进行应急管理和安全防范意识的培训,确保教师是安全教育领域的专家。
4. 推广应急安全教育,培养所有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
总之,应急安全教育涉及到广泛的知识领域,在应急安全教育中,相关职责和任务需要对每个人都清晰,这是使教育计划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且学生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安全地应对突发事件,还要学会如何预测和规避潜在的威胁。当每个人都能在应急事件中保持冷静并作出合理的反应时,才能有效保护人们的安全。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
一、背景简介
在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面临着很多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的威胁。这些事件与事故可能会发生在各种场合,例如公共场所、学校、居民区、交通工具等。因此,学会应对紧急情况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技能。应急安全教学计划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进行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对。
二、教学目标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应急安全教育,其目标在于:
1. 帮助个人和组织提高应对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的能力;
2. 通晓在应急情况下正确使用紧急设备和技能;
3. 增强个人和组织间的意识和协作;
4. 提高个人和组织对安全保障措施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内容
应急安全教学以实用性为主要目的,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1. 应急处理流程,通常包括与当地的应急机构合作的合同开展、对限制区域和人员进出进行规范管理、安排紧急医疗救护等。
2. 构建应急管理机制,以保持与应急机构和当地应急管理机构的互动。助力于识别、缩短和货物应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延误或差错。
3. 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初步救护技能,例如如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等。
4. 了解各种灾害类型并调整应急应变计划。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借鉴过去的应急计划,以适应并应对不同场合、不同类型的灾害和紧急情况。
5. 培训紧急情况发现与上报能力。学会确定和上报紧急情况,以便正确地应对它,并使其他人采取正确的行动。
四、实施方法
1.建议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模拟、虚拟实境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来丰富学习经验和教学效果。
2.教学中强调实践教育,“边学边做”,让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情况中的实际操作。
3.根据实践经验和应急教育的理论知识,采用科学、专业的教学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4.建立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收集并分析学员的反馈和意见反馈,以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五、总结
应急安全教育是一项关乎到个人和全体社会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的应对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本计划旨在针对公众群体进行推广和普及,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应急安全教育,为社会和个人的安全保障作出贡献。
应急安全教学计划
一、背景
在当今社会中,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小的威胁。尤其是突发灾害、意外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很多人不知所措,出现恐慌甚至伤亡。因此,加强应急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和意义
1.提高人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培养居民观察情况,分析判断,快速做出正确决策的习惯。
2.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紧急情况时,很多人会哭闹、惊慌失措,造成不良后果。加强应急安全教育,让大家学会自我保护,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3.提高单位和群众应急救援能力。通过应急安全教育,让单位和群众了解一些常见的灾害,了解应对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适当的救援行动。
三、实施措施
1.开展应急安全教育活动。包括组织学习应急安全知识、组织应急演练等。
2.宣传应急安全知识。发布应急安全知识宣传单,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普及常识,提高应急安全意识。
3.加强应急设备配置。合理安排消防器材等应急设备,保障在紧急情况下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4.增加应急队伍建设。在实施应急救援计划的过程中,应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应急队伍人员质量,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各级领导、应急救援人员和群众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计划。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是有条件的,其内容应包括应急救助的机构设立、应急救援的分工和密切协作、应急救援中人员的命令和指挥、应急救助的技术难点、应急救援基地的设立、应急装备和力量的准备等。
五、应急演练
演练是应急救援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模拟真实的紧急情况,让人们在闭环状态下进行应急训练,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演练内容应包括指挥传达、信息报告、物资储备、现场勘察、救援展开、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其中对于实际情形的模拟越真实,应急科室的整体应对能力越明显。
六、结论
应急安全教育是社会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高人们的判断力和应对能力,还可以通过它加深人们的安全意识,预防潜在灾害的发生。因此,应急安全教育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的重视,共同维护我们的安全和幸福。
这篇文章是讲“小升初教学计划”的,是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又到了一个新学期,教师们需要撰写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有助于新手老师更好地掌控整个课堂。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内容!
1、人物用“______,_____”来赞扬默默无闻奉献的人们。
4、热爱祖国是人们最朴实的情感,请你写一叵热爱祖国的名言________。
5、人们用“______,______”来表达用真诚来打动别人,又用“ ______,______”来表达只要答应别人的就一定要做到。
6、“ ______,______”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
7、________,快走踏清秋。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们用“______,______”来说明凡事没有十全十美感,不必过分挑剔。
2、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练习的重要性。
3、请你写一句有关春节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
4、请你写一句有关中秋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句有关正直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
6、古今中外的人很讲信用,写一句外国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______。
( ),( )。
( ),( )。
5、请你写两句做事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名言警句是________。
8、诸葛亮的“________”说明了人要志向远大,志存高远。
( ),( ),( )。
( ),( ),( )。
1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
12、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
13、请你写一首热爱祖国的诗歌。诗歌的名称是《______》,全诗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穷人》的作者是( )国的( )。
15、《用心灵去倾听》讲到了一个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人量是( )。
1、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4、 “________”说明了要积少成多。“________”说明了要不断求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五、按原文填空及按课文内容填空(含文言文)。
1、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_。
2、作者表面上要说关于人的,可却写的是物,这种借物不说明人的写作手法被称作________。小学阶段有很多这样的课文如:________和________。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____”写出了牧童的可爱。
4、《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 ),节选自( )。
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
6、《草船借箭》节选自( ),你还知道其它的名著及作者吗?
如:( )的作者是( ),( )的作者是( ),( )的作者是( )。
( ),( ),( ),( )。
8、小学语文课本里面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比如:“走在街上的时候又看别人的花。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又如:“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行人临发又开封。
10、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长征》中引用夸张的句子是________。
15、《山中访友》作者的友是_____。
16、《索溪峪的“野”》用总分的方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从( ),( ),( )三方面来修筑铁路的,在开凿遂道上用了( )和( )两种方法。
18、《怀念母亲》一文中,季羡林有两位母亲,一位是( ),另一位是( ),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怀着( )和( )。
19、《彩色的翅膀》在叙述顺序中采用的是( )。
20、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_____,是那样的美丽壮观,______。
21、“深蓝的在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_____,都种着_____。”
22、鲁迅原名( ),19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毛泽工东评价他是伟大的( ),( ),(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24、伯牙所念,( )。子期死,伯牙谓( ),( ),________,终身不复鼓。借问人间愁寂意,________。
25、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6、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大海, ________。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________。
29、《桃花心木》的作者是( ),作者借( )来比喻( )。
30、《北京的春节》按( )顺序叙述的。中提到小孩过年要准备的三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灯光〉的写作顺序是(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写作顺序( )。
3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其中“或”的意思是( )。
33、〈一夜的工作〉作者量从( )和( )两方面来叙述周总理的工作的。
34、〈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 )。《凡卡》的作者是( )。
35、鲁滨孙是一个_______的人。
36、汤姆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7、玛丽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8、“神十”于6月13日成功发射。航天员是( ),( ),( )。
六、古诗文真空。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小草、春雨。(注:各赋诗一句)
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枫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代诗人_____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6、根据下面的情境写诗句。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_________”呀!
(3)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
(5)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课 标 第 一 网
(6)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7)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_______”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8)“_______”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绿得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9)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语文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10)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1)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______”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2)“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13)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_______”。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4)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________”。
(15)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_______”,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
(16)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集中在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三方面。其中包括能分辨出常见的误读字音;能分辨同音字的误用;能分辨形近字的误用;能分辨常见的错别字;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等等。
这类题型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提高的,只要平时注意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是不太容易丢分的,甚至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不提倡这种做法)也是可以起到一定效果的。
这是近两年考查比较多的题型,已经成为除作文之外第二大考查要点。这类题型往往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考查范围广,名著,古诗,报刊杂志文章,流行歌曲歌词都有可能成为考查的内容。
阅读与理解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制定的一个文段中提取出相关信息;从一个文段中提取出直接陈述的信息;利用文本中直接陈述的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从多个文段中提取直接陈述的信息;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孩子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很多学生语文看不懂题目、英语不理解段意,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没学好,阅读能力差。
写作永远是学生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很多孩子在碰到作文的时候都存在“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的问题。建议多看些书籍。
[关于小升初语文考试内容参考]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随着北京市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毕业生面临的小升初考试越来越严格,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和技巧也越来越多。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到初中阶段,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语言运用的掌握能力,帮助学生将小学语文知识与初中语文知识相衔接,从而更好地适应初中语文的教学。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分析
从课文的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分析。对于整体,要求学生抓住文本的主题、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局部,要求学生掌握文本的词语、句式、段落结构,力求做到熟悉、准确并灵活应用。
2. 阅读理解
重点讲解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的阅读技巧和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训练,让学生在多方面和多层面上理解、转化、应用所学知识。
3. 作文技巧
包括作文结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文体和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另外,还要重点讲解作文时常犯的错误,引导学生做到语言考虑到位,创造性表达。
4. 语法知识
针对小学和初中语文知识的衔接问题,我们将重点讲解小学到初中所需掌握的语法知识,如词语搭配、句子结构等。通过语法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做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 组织策略训练
阅读策略是阅读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策略,例如猜测词义、归纳总结、推断作者观点等。
3. 作文训练
使用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作文训练,教师要注意注意指导学生如何理清思路,如何构思,如何选择好的语言素材等。
4. 课外辅导
通过组织课外辅导和答疑,让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层次上掌握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答疑解惑。
四、教学难点
1. 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意思,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为步入初中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3. 小学语文与初中的差异性和衔接问题,如何让学生适应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五、教学保障
1. 布置课外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2. 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4. 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积极应对家长产生的问题。
六、总结
小学到初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人生道路中重要的一个分界点。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适应更高的教学要求和挑战,使小升初的过渡更加平稳、顺利,同时为学生未来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升初英语面试中自我介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是考官了解学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因此基本上所有的小升初面试中都有自我介绍这一环节。一个出色的自我介绍不但能体现学生英语能力、自身素质,而且能够给考官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增加面试成功的筹码。
My name is AAA. I am an outgoing girlboy. I have many hobbies,such as basketball, football, reading and so on.Among them I like reading best because when i am reading, I am very happy. Reading helps me to know things that I do not know before. In my family there are four other members, my grandfather, grandmother,father and mother. My parents are strict with me.while my grandparents are kind to me.I love them all and I want to study hard in return for their kindness to me.
我的名字是AAA。我是一个外向的女孩男孩。我有很多爱好,比如篮球,足球,阅读等。其中我喜欢的,因为当我在读读书最好的`,我很开心。阅读可以帮助我知道的事情,我不知道之前。在我的家人还有其他四名成员,我的祖父,祖母,父亲和母亲。我的父母都是严格的人。但我的祖父母总是很和善,我爱他们,我要努力学习,让他们为我骄傲。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教学计划
1. 教学目标
本班旨在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上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具体目标如下:
(1)阅读能力提升:在理解阅读中,学会采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如预读、略读、精读等;在细节理解中,能从文本中获取重要信息,推理出作者的意图;在语境理解中,掌握课文中的主旨思想,领会文化内涵。
(2)写作能力提升:在写作中,能够准确地运用语文基本功,包括字词选用、语言结构、语病辨析等;学会使用策略,如搜集资料、确定写作思路、构思文章结构、概述全文等;提高写作效率,增强写作自信心。
(3)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习在口语表达中注意掌握语音语调、语言节奏、停顿等语言技巧,尤其是在演讲、辩论等场合中,能够自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具备策略思维的能力。
(4)文化素养提升: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善于观察、感知和领悟文化内涵,具备分析研究的能力,了解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 模块设计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班将重点针对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文化素养四个方面,设置四个模块。
(1)阅读模块:从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思维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教学内容包括:
1. 阅读策略:预读、略读、精读等方法;
2. 细节理解:主旨思想、事实细节、推理判断等技巧;
3. 语境理解:掌握文章结构和辅助线索,强化文化背景知识。
(2)写作模块:围绕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写作方法三个方向,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学内容包括:
1. 文章表达的基本方法和结构:主题思路、段落结构、句子连贯;
2. 语言表达技巧:词汇搭配、语法结构、运用修辞手法;
3. 写作方法:选题方法、素材搜集、构思写作、修改和完善文章。
(3)口语表达模块:依托辩论、演讲、口语背诵等形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包括:
1.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素:语音语调、语言语序、语音节奏、语言语义等方面;
2. 建立表达自信:培养应变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自我修正能力;
3. 实际技巧:口才的选育、气息的控制、自然而然表达、词汇和术语的积累。
(4)文化素养模块:以文化批评、比较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教学内容包括:
1. 文化批评和比较研究:为学习中近现代文学和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学生增强对文学作品审美的体验和分析以及文化背景的了解、把握。
2. 文化综合考察:组织学生百科知识和心理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标准答案说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面,拓展学生的思维;
3. 文化创作和活动:组织学生的文艺小组,安排各种文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化,提升文化品位。
以上四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协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
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课堂教学可以运用讲授、讨论、操练等多样化方式,同时还要注重课后作业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阅读模块:课堂教学采用教师授权、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个人总结的方式。教师先要给学生讲授一些阅读策略、技巧和思维方法,然后布置一些阅读材料,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提示阅读、讨论,最后由个人总结策略和心得,达到提高阅读能力。
(2)写作模块:信手拈来的词汇、结构清晰的语言、跟好的思路、虐心的修改都是相对较难的技能,为此,我们重点采用多角度呈现的方式,比如书本法、镜子法、钻研法、模仿法等,让学生熟悉写作的技巧和步骤,并培养写作习惯。
(3)口语表达模块:培养语言沟通能力的课程需要关注的是课堂的互动性,我采用协作式学习的方式,即学生口语表达练习、小组的策略探讨、角色扮演活动和自我有机式掌握,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4)文化素养培养模块:针对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的欠缺,我们宜采用分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相互配合、交流、合作,形成自学能力。同时,我们还宜引入影视类,为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4.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经验教学、场景教学、讨论课、伙伴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将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物件、文本、视频、互联网技术等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资源。例如:网络资源、课堂互动、数字化教学软件等。
(1)体验教学:通过实地考察、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化内涵和世界观,使之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唯一方式,尤其是对于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模块而言,很重要。
(3)数字化教学:我们要利用数字化教学软件、教学资源来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借助Pad的功能实现记录、讨论、作文练习等操作,游戏式思维导图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 团队建设
本课程教学的实施,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撑,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必须共同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具体分工如下:
(1)专家组:完成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及评估,为课程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2)教师组:用各种教学手段,协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组:学生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自主锻炼,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4)家长组:家长应发挥支持、协助的作用,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团队建设和共同努力,本班的教学目标将更加容易实现。
1.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
2.几何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
第三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小升初数学教学计划(三)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小升初数学教学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1人。从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散漫,学习习惯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有待加强。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知识体系: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衔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加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力。
3.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4.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语文知识:学习初中语文中,包括词语、语法、修辞、篇章等方面的知识。
2.故事阅读:通过阅读名著或经典文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兴趣。
3.写作训练:侧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叙事、说明、议论等类型的写作。
4.实践演练: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例如写作、录制电视节目、朗诵比赛等。
三、教学方法
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图表演示等。
3.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四、教学流程
1.体验阶段: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知识梳理阶段:将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的知识进行梳理,找出相互衔接的知识点。
3.故事阅读阶段:通过阅读名著和文学经典,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展开课程讨论。
4.写作训练阶段:让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的写作训练,并进行组间讨论和点评。
5.实践演练阶段:学生将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集体或个人实践演练。
五、教学评估
1.语文知识的质量评估:通过测验考试等方式,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
2.写作表现的评估:通过作文和文章的评分,评估学生的写作表现。
3.阅读表现的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解读能力。
4.实践表现的评估:通过课程实践活动的表现和结果,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学保障
1.教材选用:选用符合本计划的教材,开设专门的课程体系。
2.教师安排:聘请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优良的语文教师授课。
3.设备设施:为教学课程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资源。
4.教学管理:严格按照要求制定教学教案和教学计划,配备专业辅导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七、总结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的教学计划,旨在为小学生顺利地过渡到初中语文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同时,营造积极、健康的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爱好语文的情感,挖掘学生语文潜力,为其全面发展和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背景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是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升初考试中语文科目的学习、教育和培养的课程。在小升初考试中,语文科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检验了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程度,还检验了学生对文化背景和思维能力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因此,开设小升初语文衔接班,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针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设计并提供各种形式的优质教学,进一步加强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与小升初语文要求之间的衔接,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学目标
1.加强语文知识点的巩固。
2.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
3.提高学生的指导性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字的整理和整合。
4.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文字创作。
5.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阅读理解
阅读也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因此,阅读理解是语文衔接班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增强学生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阅读前先让学生先读题目,找出所涉及的重点问题和信息,然后快速阅读,找出关键词(句),根据关键词(句)回答问题,确定答案,最后返回到之前未完的问题或者关键信息中,仔细阅读,进一步回答问题。
2.语文应用
语文应用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此,在语文衔接班的教学中,时常提供图画、故事、情景、新闻等不同的素材,鼓励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创作,并通过实际例子的讲解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写作,如叙事、记叙、抒情、议论等,再讲解优秀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复读优秀作文,模仿练习并不断提高。
3.言语表达
言语表达是语文衔接班的又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如课堂教学、讨论、朗读、演讲、阅读交流等。
方法:让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邀请家长来进行表演、评剧等,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习惯于在大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其在学习、生活中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通过讲解、引导、鼓励学生使用趣味方法、创新方法、记忆方法等得到积极效果。
四、评估方法
1.考试评估:每周安排一到两次的考试来检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及考试能力。
2.网上测试:安排小规模的在线测试,以线上互动测试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课堂评估:教师在上课时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给学生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学习建议
1.及早启动学习,多多进行语文阅读和听写。
2.提高语文运用能力:拓展词汇量,多进行语文写作和口语练习。
3.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小升初考试。
4.与教师和家长保持沟通,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六、结语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的教学目标是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面对小升初考试的学习、教育和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主要围绕阅读理解、语文应用、言语表达和学习策略这几个方面展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其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也提供了学习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1、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学会拼读识字、词、句。
2、认识大、小写字母,熟记字母表,按顺序写出大、小写字母。
3、累计识字3000个左右,常用字会读、会写、能用(音、形、义结合)
4、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顺序,能初步体会汉字的书写(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偏旁)的匀称,整洁美观。
5、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字(词)。
6、学会(三种方法)、词典等工具书理解字(词)。
(二)词汇(成语、叠词、近反义词、相对词、多义词、对子、短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1、重视词语的积累,能分类识记,理解运用。
2、能独立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并区别口语、书面语、褒义、贬义、表面意、喻意,多种意思的表达中正确运用。
3、初步了解关联词,能恰当运用在语言环境中。
(三)语句(名言、警句、诗词句、关联句、修饰句、改写句、扩充句、改病句、组句成段、给句加标点等)
1、能在语境中积累运用名言、警句,并理解关联句、修饰句、诗词句。
2、能恰当地改写句子,使句子具体生动,富有情趣。
3、能准确感悟句子,学会修改病句,理解句子蕴含着的意思。
4、能从句子中想像并运用音乐、图画等表达方式,体悟句子意境含义。
1、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列字母,并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大写字母。
pīn:( )凑 pín:( )困 pǐn:( )尝 pìn:( )请
7、根据拼音在括号里选择一个正确的字或词画上“√”
shēn(森 生 胜) xīn qī(星期 新奇) fǔ(虎 斧 服)
kān kǎi kuí wú xiá xiǎn ào mì zí xún
xīn shǎn ān wèi chán shì jiàn kān yùe ěr
yú lè shū cài bài fǎn wéi xié mán lù
yōu lǜ diǎn zhuì yán jùn yún chèn qīn chè
mó fàn dān wù jiǎn yuè miǎn lì jùn qiào
qīn xī biān jiān duàn liàn là zhú yōu yǎ
jīn yín shùn jiān táo yé hǔ pò là jiāo
yí huò guān jiàn qíng xù zì hài fēng bēi
bǎn yàn zēn yuán zhān yǎn liú lǎn hú dié
xiōn yǒn péng pài jīn táo hài làn bǐn zhú yè yóu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diào bīng qiàn jiàn shǎng xīn yuè mù
guān mín lěi luò xīn yuè chén fú hū lún tūn zǎo
xuě zhōn sòn tàn jū 括n jìn cuì sǐ ér hòu yǐ
zhǎn dīn jié tiě jīn chén suǒ zhì, jīn shí wéi kāi
yì sī bù gǒu guān yīn sì jiàn , rì yuè rú suō
2、先加偏旁构成不同的汉字,越多越好,再选一个组两个词。
3、写出带有下面偏旁部首的字,再选两个各组一个词。
4、请在“□”、“日”、“木”字上各添两笔,写出尽量多的不同的字。
6、写出“1――10”这十个数字的大写汉字。
7、啄木鸟治病,改正广告语烂用成语的字。
B、萝卜(bu) 允许(yǒn) 入场券(quàn) 阻塞(sāi)
“益”字在字典里查 音序, 部首,再查 画,字典里的注释:①好处;②更好;③有好处的;④增加。下面各句中的“益”分别是什么意思。
3、读一读,选一选,填一填,注意一对词的关系。
6、认真读一读,在语言环境中填上恰当的词语或短语补充句子,要注意通顺、清楚。
小军刚一上场,你看他 ,好像要拿第一,可是,连输了几个球以后, 就有些慌张了。下半场开始,虽然 恢复正常了,但最终还是丢了关键的一局,你看他那 ,显得 。
2、填上近义词,组成成语,试着再写几个。
你还会这样写成语(算式)等式吗?试试。
请你在图中方格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横行成为2条算式,直行成为3条四字成语。
[小升初语文复习题]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理念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文字、拼音、词语、语法,更是学习思想、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小学语文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而小升初则是一个语文技能得到提高和巩固的关键期,因此,本教学计划强调:在小升初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讲解和练习,又要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彰显。
二、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字词、句式积累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文学常识,理解和解读常见文体。
2. 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提高阅读水平。
3.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办理各种文书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锤炼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生修养。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
1. 经典诵读
通过对文言文,古诗词等经典文本的学习,帮助学生累积文字、语言和诗词常识,锤炼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诗经》、《唐诗选》等。
2. 阅读训练
针对小升初英语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例如阅读理解、短文填空、短文改错等,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同时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训练
通过对短文写作、作文写作、文学鉴赏等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写作类型的写作方法,能够描述事件、表达意见和情感,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4. 文化素养培养
通过讲解文化常识、生活常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互动探究式教学
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探究,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2. 组团讨论式教学
通过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课外阅读辅导
通过指导学生读一些生动有趣的书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估
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讲解、互动等表现进行评分。
2. 作业评估
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考试评估
通过模拟小升初考试,考核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进行全面性考核。
六、总结和展望
通过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的学习和培训,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得到更全面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更好地为学生的升学之路铺路。同时,本教学计划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也注重了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以及生命技能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根本林间自在啼。——宋欧阳修《画眉鸟》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时光匆匆流逝,新学期即将开始,学校的教师们正在制定新学期的教学计划。这些教学计划能够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教学的帮助也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启蒙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希望您阅读后能够有所收获!
玩游戏英语启蒙教学计划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为通用的语言。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而英语启蒙教育中的培养阅读和口语能力则是最为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呢?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玩游戏启蒙英语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无压力的方式提高英语读写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一、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掌握英语基本表达能力,包括英语字母、发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等。同时还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听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兴趣,真正实现启蒙英语教学的目标。
二、内容
1、英语字母学习
在游戏教学中,英语字母学习是最基础的环节。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字母配对游戏来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英语的基础字母。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儿歌,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记忆。比如可以使用《儿歌》和《Amazing Animals》等,这些都是专门用于儿童的英语教育媒介。
2、发音教学
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更好的掌握发音技巧,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发音游戏,比如玩偶说话、画图猜单词等等。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集中注意力,大声说出单词,提高自己的发音技巧,运用英语语音处理器等工具,实现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性格化和词汇多样性。
3、词汇教学
在游戏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词汇分类游戏,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记忆词汇。比如,可以通过水果词汇游戏来有趣的获得更多的水果单词,同时也可以学习蘑菇单词、植物单词等等。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练习听、说、读、写英语单词。
4、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完成字母学习、发音教学和词汇教学之后,我们可以开始教授英语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对话游戏、演讲比赛等方式来帮助孩子们掌握口语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故事等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三、方法
1、个性化教学
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在英语阅读和口语方面的水平不同。 通过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将游戏内容根据孩子的英语能力和学习速度逐渐提高,确保孩子能够适当地、逐步地学习英语。
2、带领孩子们学习
对于孩子们的英语启蒙教育需要在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期的开始就开始教导,这样孩子们就能够习惯在人们对他们的注意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学习英语。在游戏教学中,需要有家长或者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学习,让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更好的提高。
3、良好的环境
在游戏教学中,我们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绘本、音频课程、音乐课程等,以及与孩子们交流的机会。这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享受更好的成长体验。
四、总结
通过本文介绍的游戏英语启蒙教学计划,可以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英语,增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实现英语启蒙教育以及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英语语言。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变得更加快乐和自信。
Introduction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以其独特的娱乐方式和趣味性深受广大青少年喜欢。然而,由于游戏的语言环境和游戏文化的独特性,很多青少年在与外国游戏玩家交流时会遇到很多语言障碍,导致游戏体验不佳。因此,本文将为此推出“玩游戏英语启蒙教学计划”,旨在通过游戏学英语,提高青少年的英语水平,同时提高游戏体验和互相理解。
The Importance of Playing Games to Learn English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游戏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英语语境,主要体现在游戏中的聊天和交流过程中。因此,通过玩游戏学习英语是非常有效的。玩游戏可以让学生沉浸在一个完整的英语环境中,而且这个环境充满活力和趣味性,既能鼓励他们运用英语交流,也能提高他们的游戏技能。
Teaching Strategies
本教学计划主要应用了任务型教学和游戏化教育的理念。任务型教学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而不是直接接受老师的指令。游戏化教育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在本教学计划中,我们将教学分成两个层级,普通课程和高级课程。
普通课程
普通课程是刚开始学习游戏英语的层级,主要包括基本词汇和短语的学习,比如问候、表达感谢和道歉、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和询问等。这些内容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游戏场景来进行学习,例如购物、打牌、酒吧等。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场景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和热情,同时通过交流和互动即时加深他们的记忆。而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游戏角色来练习语音语调和发音,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高级课程
高级课程是针对那些已经掌握了游戏英语基础的学生,课程内容更为复杂,包括比赛、任务、协作、团队合作等。这些内容需要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英语术语和语言习惯。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以打造一个虚拟团队,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通过团队交流、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融入游戏中,提高英语语言运用的自信和准确性。
Conclusion
通过“玩游戏英语启蒙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在寓教于乐的游戏环境中提高英语水平,同时更好地融入游戏文化,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游戏英语教学证明了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能力,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英语教育方式。
Introduction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accessibility of online game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incorporating gaming as a means of educ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玩游戏英语启蒙教学计划" is a program designed to utilize the benefits of gaming to enhance language learning.
Benefits of Gam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Gaming has been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tool in language learning as it can motivate learners to engage more actively in learning activities. Games create an immersive environment that allows learners to interact with the language and develop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skills. Furthermore, games can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learners to practi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a safe and fun environment, without the fear of making mistakes or being judged.
玩游戏英语启蒙教学计划
The "玩游戏英语启蒙教学计划" is a program designed to incorporate gaming as a means of learn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program is targeted towards children aged 6-12, who are at a beginner's level of English proficiency.
The program consists of interactive games that teach the basic English language concepts, such as vocabulary, grammar, and sentence structure. The games are designed to be engaging and fun, while still imparting the necessary language skills to the learners.
The program utilizes a wide variety of gaming styles, such as role-playing games, puzzle games, and word games, to provide a divers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 The games are tailored to the different needs and learning styles of the learners, ensuring that each child can learn at their own pace.
Implementation
The "玩游戏英语启蒙教学计划" can be implemented in two different ways: in a classroom setting or as an online program.
In the classroom setting, the program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regular curriculum as a supplementary tool. The interactive games can be played in groups, allowing learners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practi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a fun and engaging way. The teacher can also use the games as a means of assessing the learners' language proficiency.
Online, the program can be accessed from anywhere, making it easily accessible to children who are unable to attend traditional classrooms. The learners can log in to the program and play the games at their own pace and in their own time. The program can also be gamified, where learners can earn points and badges as they progress through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games.
Conclusion
The "玩游戏英语启蒙教学计划" is a program that utilizes gaming as a tool for language learning.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to be engaging and fun, while still imparting the necessary language skills to the learners. By incorporating the benefits of gam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the program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young learners.
English Enlightenment Singing and Dancing Teaching Plan
Introduction
The "English Enlightenment Singing and Dancing Teaching Plan" is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that aims to utilize music and dance as tools to engage children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Children love music and rhythm, and this program capitalizes on this innate love to create a fun and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to lear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for children aged between three to six, with the aim of introducing them to basic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such as vocabulary, phonetics, and grammar.
Objectives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program are to:
1. Create a fu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to learn basic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2. Utilize music and dance as tools to engage childre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3. Help children develop a love for language learning by building their 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
4. Foster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tructure
The program is structured into eight modules, each lasting for eight weeks. Each module focuses on a different theme, such as colors, shapes, animals, or food.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to be flexible and adaptable to different teaching situations, so teachers can modify it to suit their specific needs.
Module One: Let's Get Moving!
The first module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children to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music and movement.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module is to create a positive and fun learning environment where children feel comfortable and engaged. The module includes activities such as call-and-response songs, rhythmic clapping, and simple dance routines.
Module Two: Welcome to My World!
The second module focuses on introducing children to basic vocabulary related to their environment. This includes classroom objects, common household items, and clothing. The module includes activities such as song-based vocabulary drills, role-playing, and picture-based games.
Module Three: Let's Make Some Friends!
The third module focuses on socializ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The objective of this module is to help children develop the confidence to interact with their peers in English. Activities include singing, role-playing, and games that promote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Module Four: Let's Go on a Trip!
The fourth module focuses on travel vocabulary, such as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greetings, and landmarks. The module includes activities such as sing-alongs, storytelling, and simple skits that simulate real-life travel scenarios.
Module Five: Let's Eat!
The fifth module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children to basic food vocabulary and healthy eating habits. The module includes activities such as food-themed songs, pretend cooking, and healthy food discussions.
Module Six: Let's Have Fun!
The sixth module focuses o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hobb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module is to help children develop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nd engage in new activities. The module includes activities such as sing-alongs, games, and role-playing based on hobbies.
Module Seven: Let's Explore Nature!
The seventh module focuses on introducing children to basic vocabulary related to nature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module includes activities such as nature walks, picture books, and songs about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Module Eight: Let's Celebrate!
The final module focuses on introducing children 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elebra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e module includes activities such as cultural presentations, sing-alongs, and role-playing based on different festivals.
Conclusion
The "English Enlightenment Singing and Dancing Teaching Plan" is designed with the objective of maximizing learning outcomes in a fun and interactive setting. By introducing children to basic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music and dance, the program aims to foster a lifelong love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promote cultural awareness.
Introduction
The "Playing Games English Enlightenment Teaching Plan" is a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designed to enhance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and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through gameplay.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importance of playing games to teach English, as well as providing several themes for the English Enlightenment Teaching Plan.
Why Play Games to Teach English?
Playing games is an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way to teach English to children. It is engaging and captures a child's attention, leading to improved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Games allow children to explore and interact with the language in a fun and exciting way, creating deep and meaningful connections between what they learn and how they learn.
Games also encourage teamwork,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which promotes social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vital qualities for success in later life.
Themes for the "Playing Games English Enlightenment Teaching Plan"
1. The Animal Kingdom
This theme allows children to learn English while discovering more about the animal kingdom. Games related to this theme can include animal races, where children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while learning about different animals. They can also create their own animal stories, where they use English to describe their made-up narratives.
2. Treasure Hunt
This theme is perfect for honing children's listening skills while progressing their English vocabulary. Children can follow clues, search for objects and learn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They can also work in groups to decipher the clues and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to see who can find the treasure first.
3. Food and Drink
This theme allows children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ods and drinks while progressing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Games can include creating menus in English, where children use food-related words to showcase their culinary skills. They can also participate in blindfolded taste testing games, where they learn words related to taste, such as salty, sweet, sour, and bitter.
Conclusion
Playing games is an engaging and effective way to teach English to children. The "Playing Games English Enlightenment Teaching Plan" includes many creative themes to help make learning fun and exciting while promoting teamwork and social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By incorporating games into their teaching, educators set children up for success, both academically and emotionally, and make learning a rewarding experience.
时间咻一下到新学期开学了,教学计划对我们新学期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什么样的学科教学计划算优秀呢?经过多次筛选“实践教学计划”入选编辑心目中最好的文章之一,这篇文章旨在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见解希望您会喜欢它!
一、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基础科目的重要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制定了以下实践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实施内容
1. 科学实验课:通过设计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例如,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芽情况,体验种子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
2. 手工制作活动:开展各种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如纸盒玩具、纸板画等,既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又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 田园实践:组织学生到田园中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农耕生活,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和对农民的尊重。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种植蔬菜、玩耍和采摘水果,体验到种植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4.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环境清洁、帮助老人购物等活动,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动物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例如,学生可以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分类特征和保护意义,增加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和教学资源准备等。
2. 学前准备: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手工制作材料、田园实践用具等教学资源,确保一切准备工作顺利进行。
3. 导入活动:通过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4. 实践活动: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归纳: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 评价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指导,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四、实施效果
通过实践教学,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田园实践、社区服务和实地考察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得到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他们学会了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培养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通过田园实践和社区服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他们懂得尊重、关爱和帮助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
小编认为,小学三年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实践,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兴趣更浓厚,学习效果更明显。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将为以后年级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年级社会实践教学计划
课程主题:我的家乡
一、课程目标
1. 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色文化。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丽,增强对家乡的感情。
3. 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提高感性认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以浙江温州市为背景,分五个主题逐步展开:
第一节:我们的温州
学生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了解温州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温州的特色文化。
第二节:美丽的温州
通过去温州的公园、风景区、生态园等地,让学生感受温州的自然美景,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第三节:走进老街区
学生去老街区参观,了解温州历史文化,体验传统的手工艺活动,如糖画、剪纸等。学生还将参观古建筑和博物馆,加深对温州历史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第四节:尝遍温州美食
学生去温州市场和餐馆,品尝温州美食,如小籠包、酸菜鱼、海蛎煎等。通过吃美食,了解温州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和历史渊源。
第五节:温州的产品
学生去温州的工厂或当地的农产品园区参观,了解温州的产品生产和出口情况,比如陶瓷、红木家具、茶叶等。学生还可以参与生产活动或采摘作业,掌握温州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自由观察、尝试和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 导游式教学法:老师在实践中做好现场解说,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观察交流法:在参观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探讨彼此的观察和体验。
3. 问答式教学法: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应有耐心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答案。
四、开展期限
本课程将在一个学期内开展,每个主题活动持续约半天至一天不等。
五、总结
通过这个实践教学计划,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在实践中探索新知识,又可以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更好地了解自己,展现自己,同时也能为家乡的文化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习护士年度教学计划
一、综述
实习是护士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实习护士的成长与发展,制定一份详细的年度教学计划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实习护士教学计划的制定目的、内容安排、实施方式以及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实习护士的培训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制定目的
1. 促进实习护士全面发展。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可以合理安排实习护士的学习和实践时间,确保他们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护理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2. 提升实习护士的专业素养。教学计划应根据实习护士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培养实习护士的责任心、团队精神和职业操守。
3. 促进实习护士的自主学习和发展。通过设置自主学习任务和提供学习资源,激发实习护士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主动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内容安排
1. 理论课程:包括护理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操作、专业文化和医德医风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帮助实习护士全面了解护理理论和实践标准。
2. 临床实习:安排实习护士到不同科室进行临床实践,包括病房护理、手术室护理、急诊护理等多个方面,以培养实习护士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科研学习:组织实习护士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总结,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专业水平。
四、实施方式
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习内容,确保实施过程有条不紊。
2. 指派专业护士或教授担任实习护士的指导老师,对实习护士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3. 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议, 让实习护士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实习教学的质量。
五、评估方式
1. 学习成绩评估: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对实习护士进行考核评估,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2. 学习总结评价:要求实习护士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学习总结报告,对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实习经历通过实习护士的实习单位和同行的评价,对实习护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六、总结
实习护士年度教学计划是促进实习护士全面发展和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举措,本文从制定目的、内容安排、实施方式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实习护士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提高实习护士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身边的垃圾》
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学教师李碧红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2、通过说一说垃圾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提前一周发家庭垃圾统计表及生活垃圾问卷调查,让学生初步进行“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法”的调查了解。
3、学生研究用的宣传稿。
四、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二年(4)班有33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
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二年(4)班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33千克月 990千克年千克。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二年(4)班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全校、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许多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垃圾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
6、老师揭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继续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性”调查汇报。
1、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你们调查了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
2、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3、小结:我们大家每天都要制作出许多的垃圾,这些是
生活垃圾,另外还有一类垃圾,如工业垃圾。垃圾的成分非常复杂,生活垃圾中常见的物质有:纸、木、金属、塑料、橡胶、玻璃、布头、食物残渣等等,我们每天都以非常可观的数量生产着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1千克垃圾,全国一天就有120万吨垃圾!而我国目前
处理垃圾的能力和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需要,大部分垃圾都被堆放在垃圾场。长此下去,终归有一天我们四周将会垃圾泛滥,世界将会被垃圾埋没!垃圾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还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恶臭四溢的垃圾还会污染空气和水源,严重地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为了解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多种处理措施,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那么你们知道垃圾可以怎样分类?怎样处理?
(三)小组说一说垃圾的分类及垃圾的处理方法。
1、学生讨论:垃圾可以分为哪几类?常见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哪些?
2、小组汇报发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一类是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类是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类是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3、小结:过去处理垃圾的最好办法是垃圾填埋沤肥,可是现在有一些垃圾有毒,一些垃圾分解时间太长,不能沤肥,最好是先将垃圾分门别类处理。如:菜叶、果皮:沤肥剩饭剩菜:养殖厂废纸:回收电池中有重金属:回收易拉罐:回收玻璃:回收塑料制品:回收塑料、快餐盒:减少使用。
(四)观看图片 :(看一看)
(1)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校园来开展研究(出示校园有关卫生情况)学生畅所欲言,怎样让校园更美丽。
(2)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图片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
2、“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市已是全国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五)研究方案:(说一说)
1、学生小组说,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要求。交流建议:(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圣尼特厨房食物垃圾处理器体积小巧,适于安装在水槽之下,不会造成任何妨碍。它不同于粉碎机,里头有高速的旋转电机,可将食物垃圾研磨成细小的颗粒,随同自来水通过排水沟管道进入下水道,使用多年也不用疏通下水管道。含有细小颗粒的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也很容易使污泥脱水,降低污水处理难度。这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几乎可处理所有的食物垃圾,如鱼、肉骨头、海产品、水果皮、菜叶、剩饭剩菜等。使用食物垃圾处理器对居民来说,优点如下:
1.减少厨房尤其是存放垃圾桶的橱柜内的臭味;
2.减少孳生蟑螂、细菌的可能;
3.使清理排放家庭垃圾成为一项轻松干净的工作;
4.有利于保持楼梯间和居住小区的卫生环境。
5.有利于疏通下水管,不会带来水管堵。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初步学会把一个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和层次;有条理的收集有关日常生活方面的事实和素材;了解科学小实验的一般步骤;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如何分析、表述问题;知道每个观点要有事实或资料作为依据;学习小组如何分工;如何上网查资料。
与科学、品德与生活、健康教育、语文整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问题的表述;了解问卷调查的方式。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⑴书写致家长的一封信,使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
⑵与学生一起选取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⑶根据课题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⑴制定小组计划,分工合作。
⑵收集材料。
⑶调查采访。
⑷讨论交流。
3、6月份,举办实践活动。
⑴组织发动。
⑵物品准备。
⑶开展活动。
⑷活动总结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4、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关注社会的好品质。
5、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6、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四、活动措施:
1、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3、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5、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6、指导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我们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独有的触角去搜寻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活动的主题应生成于学生生活,与他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在观察、思考、活动、操作中有机生成。以自我为圆心,以能力为半径,去划定自己所要探索的领域,去探究其中的奥妙。在活动中,渴求个性的健全发展,珍视人生的价值体现。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全方位探究,从中获得独有的理解。要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人翁精神,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才华,“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醉心于此,乐此不疲。体验成功,感受幸福,创造快乐。
二、学段目标: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三年级老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在其他年级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培养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融入社会、关注他人、学会关心
四、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关注。本文将以“学期实践教学计划”为题,详细、具体、生动地探讨一下如何制定一份优质的学期实践教学计划。
一、确定实践目标和任务
学期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首先要明确实践目标和任务。这需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教学目标,确定实践的核心内容和目标。例如,对于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安排实地考察名著的作者之故里,通过亲身体验和参观,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对于社会科学类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调研和社会实践,锻炼他们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能力。
二、合理规划实践时间和地点
学期实践教学计划还需要合理规划实践时间和地点。时间的选择要尽量不与学生的重要课程冲突,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地点的选择要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匹配。例如,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安排实地参观大型科技企业,亲眼目睹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实习到医院实践,了解医护工作的实际情况。
三、设计实践活动和评价方式
学期实践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设计实践活动和评价方式。活动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例如,在实践考察中,可以设置任务,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习实践中,可以提前确定实践任务和要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供总结报告。
评价方式的设计要多样化,以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优势和特点。可以采用现场实地考察评价、实践成果展示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四、关注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成果
学期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成果进行跟踪和评估。这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报告、成果展示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实践教学的收获和体会,查明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中进行改进。
小编认为,学期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明确实践目标和任务,合理规划实践时间和地点,设计实践活动和评价方式,关注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成果。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实践中受益,提高综合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小学综合实践计划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
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马上新的一学期就要到来了,教学计划是正式上课前教师预先准备的授课流程,怎么才能把这一篇学科教学计划写好呢?作为资深的教师范文大全小编我特别推荐这篇经典的“实践教学计划”,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广中医知识,根据中医学生教学计划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一份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医理论,并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
中医学生实践教学是中医学生报告工作的一部分。实践教学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场指导性,能够帮助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和能力,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增加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感。
二、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
1.实践前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学生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学习中医理论知识、了解诊疗方法,并熟悉常用的中医诊疗仪器和设备。
2.临床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需通过实际临床实践,了解中医诊疗手段和方法。包括病史采集、望、闻、问、切、脉六诊,辨证施治等。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还需注意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情绪变化,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3.实践总结
为了更好地总结实践教学的经验与教训,学生们需在实践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总结,可以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帮助提高诊疗技术和治疗效果,并能更好地进行临床实践。
三、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
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需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学的偏重领域来考虑。在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学生所学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能力都需要纳入考虑,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的教学计划,以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四、实践教学计划的推广
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通过这种实践教学计划,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医理论,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实践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日后从事医疗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总之,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们可以更加灵活地掌握中医理论,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去。这对于推广和发展中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中医学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中西医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在中国传承已久,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中医理论的应用并不够充分,因此需要提高中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
一、实践课程设置
1.中药学课程
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实践来深入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掌握中药煎制的技巧和方法。
2.针灸学课程
在针灸学课程中,我们将通过对人体经络的灵敏度和定位能力的培养,提高针灸操作的精确性,进一步探究针灸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3.中医诊断学课程
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中,我们将通过真实病例的观察与分析,学习中医诊断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和判断力。
二、实践教学形式
1.病历讨论
通过临床真实病历的讨论与分析,学生将深入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同时也提高了解决疑难杂症的综合能力。
2.诊断训练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要进一步提高对病人病情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把中医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
3.技能训练
通过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学生将更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医诊断和治疗技术,提高中医治疗效果。
三、实践案例
1.临床实习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医院的中医专家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受理疾病的能力和处理疑难杂症的水平。
2.社区服务
通过社区服务,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理论,具备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能力,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四、实践效果评估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实践效果,我们将根据以下指标来对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行评估:
1.能力评估:通过实践考试,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2.综合评估: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综合考虑,如病历记录能力、患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提升中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学科,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亲身实践是中医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至关重要。
一、实践的意义
实践是中医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深入认识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掌握临床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实践的目标
1.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职业素养。
三、实践的内容
1.参观中医药企业
学生可以了解到企业的发展历程、生产制造流程以及药材的采集、加工、贮存、使用等特点,更好地了解中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参观中医诊所
通过参观中医诊所,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的全过程,了解中医诊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临床应用中医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3.实践临床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掌握中医学常用的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技术,同时还要加强对中药的了解和运用。
4.开展科研实践
学生可以开展中医药研究,如病因探究、药效评价、方剂研究等,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实践的方式
1.课前讲解
针对每次实践,教师将针对具体实践活动,进行前期的讲解工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2.实践对接
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将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对接,通过亲身体验,将学习中的知识加以巩固和拓展。
3.总结反思
每次实践结束后,学生要对自己的实践经历进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实践的评价
1.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2.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考察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
实践教学在中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中医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环节。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计划是一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的课程计划。该计划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E店铺建设、电子支付、社交媒体营销、物流配送等等,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提升实践能力。
首先,本计划的核心是E店铺建设。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学习到从零开始建设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所有步骤,包括选取合适的平台、域名注册、网站设计、商品展示、客户服务、物流管理、安全保障等等。学生将通过真实的案例模拟,跟随老师的引导,全面掌握建设E店铺的方法和技巧。
其次,本计划包括电子支付的学习。现代社会电子支付日益普及,但支付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风险。所以,在电子支付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到支付的机制、支付的安全保障等等,了解其中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掌握使用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方法。
再次,本计划还将涉及到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是当下非常火爆的一种营销方式,通过精准的定位、互动性好的活动、社交推广等手段,可以让消费者在更好的体验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品牌资讯。学生将从社交媒体账号的建立、内容的策划、广告投放等多方面学习如何将社交媒体变成营销的利器。
最后,本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对配送效率和客户体验很有关键影响。在此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到商品的发货、配送、退货、售后等流程,了解电商物流配送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并学习到针对不同情况的配送解决方案。
通过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计划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现状、发展趋势,掌握电子商务运作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
中医学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一门宝藏丰富、理论体系完备的学科。对于中医学的学生,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的核心是实践。学生们需要亲自实践中医诊断、治疗等技能,从而真正掌握中医学的精髓。实践教学应当贯穿中医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其中包括医院实习、社区实践、家庭护理等实践环节。在医院实习期间,学生们可以通过跟随导师进行病人诊断、观察症状、制定治疗方案等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临床技能。社区实践则能使中医学生更接近群众,深入实际生活中去学习和实践中医知识。
其次,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需要安排充足的时间。实践教学的时间一定要充足,不应过于紧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承担许多实际工作,并且学习和实践的时间也是不断拉长的。因此,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有序、合理,不能传授过多的知识,防止学生负荷过重。
最后,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应当有重要的实际任务,可以通过设计课题来完成。设计课题可以分析一些特定疾病的治疗,中医学生需要探究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优势和缺点,从而有益于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该项任务亦可以结合社区实践,探究中医在日常保健、预防疾病上所起的作用。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中医学生将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的精髓,培养出一定的科研创新和思考的能力。
总之,中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学医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及导师团队的支持与推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帮助中医学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成为医疗护理领域的新星。
中小学教育不能完全把学生关在书本中和教室里进行,而要发挥社会的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因素的作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认识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的内容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具有实践性、社会性、服务性和体验性等特征。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主题具有主题性、开放性、跨学科性、本土性、社会性等特点。
(一)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1)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
(2)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
(3)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4)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
(5)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6)促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2.8年级阶段目标
(1)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与创造能力。
(2)扩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3)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与互助合作品质。
(4)乐于服务社会.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5)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养成环保习惯。
(6)逐步了解自我,充分施展才能,合理设计未来。
(二)课程内容
1.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学过的 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结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2.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
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 通过参观、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和欣赏世界多元文化
3.社会实践
通过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参与社区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使学生不断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体验,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养成尊重自然、关怀生命、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完善自我的意识与能力。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教学背景
当前,物理学习的态度和效果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开展物理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物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计划适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和创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成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
1. 核心内容
本计划将通过以下实践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
① 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电路实验、光学实验等;
② 制作物理实验仪器——设计、制作物理实验仪器并进行实验;
③ 物理竞赛——组织物理竞赛,提高学生的物理竞赛表现和比赛技能;
④ 物理科技创新——组织物理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主题探究和创新成果展示。
2. 实践路径
本计划将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践基础差异,制定不同实践路径:
① 初一年级实践路径:
第一学期:基础物理实验(热量、声音、电磁波)
第二学期:物理实验仪器制作及使用(简单电路实验)
② 初二年级实践路径:
第一学期:物理竞赛(校内初赛)
第二学期:物理科技创新(授予物理实验或物理竞赛与科技创新函数)
③ 初三年级实践路径:
第一学期:物理实验——光学实验
第二学期:物理竞赛与科技创新
三、教师指导
本计划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关注和指导:
① 实践目标设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实践计划和分段目标设定;
② 实践组织——制定实践内容、安排实践时间,组织物理实验、比赛、创新和竞赛等活动;
③ 实践指导——对学生进行具体实践指导,重点关注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路;
④ 实践评价——对学生进行实践评价,考核学生的实践表现,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学效果。
四、总结
本计划通过实践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更重要地是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时,本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计划的实施,可以实现物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jihua/170376.html
上一篇:夸自己帅的句子129句
下一篇:外贸实习报告(推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