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热门计划范文:数学教学计划(篇七)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按照我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们要开始规划新的教学计划。对教学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学期的教学才有期待!好的教学计划都有哪些内容?这篇《热门计划范文:数学教学计划(篇七)》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学校创建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以自主教育为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全

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搞好本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高一、高二的常规教学,高三的复习

备考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具体措施

1、相互学习,提高素质

利用教研备课、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继续加强三新学习,吸收教改信息,提升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开展走出去,请

进来的办法进行校际交流,专家培训,名师讲座,扩大视野,丰富提高,完善积累,做到善学才能善解,善研才能善教、善教才有高效。

2、开展说课资源共

教学研究重要的是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吃透教材大纲,这是搞好教研活动,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优势,钻研教材的有效

途径,在集体备中,以说课的形式对教材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成因、编者意图、教材的前后联系进行阐述,提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措

施,说本单元的备课的内在联系,典型练习的变式训练,解题的规律方法技巧,思想方法的渗透,学法指导等,进行组内教流,互相切磋,发挥骨

干教 师的传帮带作用。

Jk251.coM编辑推荐

【热门】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汇编1150字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全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1——1.2测试

2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3测试

2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3课时

2.1整式

2课时

2.2正式的加减

4课时

2.1——2.2测试

2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中复习

7课时

3.1.1一元一次方程

2课时

3.1.2等式的性质

2课时

3.1.1——3.1.2测试

2课时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课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3课时

3.2——3.3测试

2课时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

3课时

4.1——4.2测试

2课时

4.3角

4课时

4.3测试

2课时

4.4课题学习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末复习

8课时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回忆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生: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师:好,那我们这一节课就继续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下面我们来做两道题

师生齐答。

师:好,大家现在思考这样一道题,它跟我们刚才解过的两个方程有什么区别?

生:多了一个括号。

师:多了一个括号该怎么办呢?

生:去括号

师:那下面我先不说讲什么内容,大家猜一下我们要复习什么知识点?

生:去括号

师:去括号包括几种情况?

生:两种,括号前为正,括号前为负

师:好,我们来看这四个小题,第一个属于第几种?

生:第一种

师:当做谁和括号分配?

生:+1

师:那所以化简的结果是?

生:1+x-y

师:第二题属于第几种?

生:第二种

详细讲解二三四题

好,下面我们就来解一道例题

请四位同学上黑板把步骤补全。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节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又会是哪些?

生:回答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师:好,我们就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来解下面两道题

生上黑板来做

师评价,并让学生讲解

师:下面我们来解两个更复杂一点的方程

3分钟,然后请同学出来展示自己的解法,对了吗?

生:对了

师:请结对的同学举一下手,大多数都做对了,表扬

师:请同学们来思考这样的一个方程应该怎样来解?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说有两种,分别说出想法

师: 我们来思考这道题怎么来解?怎样来列方程?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回答有多种列法

师生共同探讨思考题怎样来解,学生给出解法

四、总结反思

师:.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有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师:今天的作业是

1.课本102页习题3.3第1、4题

2.配套资料相关练习

去括号和去分母(2)

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解方程时有括号一般要先去括号,请问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要点?

生1:不要漏乘和注意符号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做练习(5分钟)

师:时间到,请xx来展示你的答案

师:嗯,做的不错,同学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OK,表扬大家,请同学们再来看问题2,请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顺流的速度和逆流的速度,3分钟

师:时间到,请前后桌相互交流,请一个同学代表自己组发言(学生讨论较激烈)

生:等量关系:甲码头到乙码头的路程=乙码头到甲码头的路程,即:

顺航速度x_顺航时间=逆航速度x_逆航时间

顺航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逆航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师:对了,表扬。请同学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出来,时间是5分钟

师:时间到,请xx同学来展示你的解答

生:迅速用投影展示

师:同学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再来看问题3,请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时间是3分钟

师:时间到,请前后桌相互交流,请一个同学代表自己组发言,(学生讨论较激烈)

师:时间到,请问“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是什么意思,x个螺钉要配多少个螺母呢?

生:生产的螺母的数量是螺钉的2倍

师:好,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作,请xx同学出来黑板上做。

一名学生到黑板做例3(做得很好)

师:同学们看他做得好不好,你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下这两道题。时间8分钟

然后教师巡堂

师:时间到,请xx同学吧自己做的投影给大家看看

师:他对没有?

生:对了,

师:你们的呢?对的请举一下手。不错,表扬大家。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我们继续挑战,请继续下面的练习

学生很快做完,

请学生出示答案

师:这节课已接近尾声,我们学了那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生1:水流问题中,顺水和逆水的速度怎么求

生2:我理解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是什么意思,

生4:我还学会了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水流问题和配对问题

师:同学们讲的都非常好。运用题,我们首先审清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据都表示什么,再利用公式找到等量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去解决。今天的作业是

1、预习问题和例4、例5

2、学习辅导

现在是不是感觉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去括号和去分母教学计划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5、6班数学,这一学科对我来说是一个新任学科,对教材,课标都很生熟,对于学生来说刚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一切都是新的,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班级人数又较多,而且基础参差不齐,面对现状,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认真钴研新课标,熟悉教材,认真备课,备好每一节课,虚心向其他数学教师请教。

二、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对学生的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争取保住前面的,提高中等的,不丢后面的。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三、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及时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做到清楚,明白,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进度表

第一章有理数

1—————4周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5—————8周

期中复习考试

9—————10周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1———14周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5———18周

期末复习考试

19———20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全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1——1.2测试

2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3测试

2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3课时

2.1整式

2课时

2.2正式的加减

4课时

2.1——2.2测试

2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中复习

7课时

3.1.1一元一次方程

2课时

3.1.2等式的性质

2课时

3.1.1——3.1.2测试

2课时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课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3课时

3.2——3.3测试

2课时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

3课时

4.1——4.2测试

2课时

4.3角

4课时

4.3测试

2课时

4.4课题学习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末复习

8课时

【热门】音乐教学计划大全4篇


音乐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班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

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 彩色的中国 3 课时

第二单元 音乐基础知识 1 课时

第三单元 缤纷舞曲 3 课时

第四单元 草原牧歌 3 课时

第五单元欧洲风情 3 课时 第六单元 劳动的歌 3 课时

第七单元 黄鹤情思 2课时

音乐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2班,人数比较多,其中男生多于女生。通过五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已有了较大提高,对音乐认知和了解逐步增强,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总体来看,音乐素质较好,女孩子比男孩子更爱音乐。

三、教学目的: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唱和开展各种音乐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借助音乐欣赏和唱歌教学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3.通过欣赏各种乐器演奏曲,让学生认识不同乐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歌和民乐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多元化,使在音乐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知识技能目标:

1.学唱歌曲并能背唱2—3首歌曲,巩固所学歌唱方法。

2.通过欣赏优秀的歌曲、器乐曲了解不同地方的音乐文化和特征。

3.认识变音记号和调号,提高识谱能力,加强节奏练习,初步学习音乐断句的编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大中国》、《老鸟,小鸟》、《猜调》、《栗子大丰收》、《摇太阳》、《太阳出来喜洋洋》、《欢乐颂》、《风吹竹叶》、《铃儿响叮当》、《歌声与微笑》等

2、欣赏乐曲《我的祖国》、《土耳其进行曲》、《雪橇》、《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花好月圆》、《在银色的月光》、《美丽的花儿》等。

3、基本乐理知识

五、教学措施:

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由易到难逐渐感受体会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对特长生加以培养,加紧转化后进生,争取学生全面提高,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

音乐教学计划【篇三】

高一音乐教学计划【1】

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须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教学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中小学生。其中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音乐课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为此,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这一切,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三,钻研教材编写的思路。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

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高一音乐教学计划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宽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名浅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需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往往偏重于艺术实践的结果,而对实践过程的教育价值重视不足。故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教学中要加强探究性、创造性活动。在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中小学的音乐创造非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和形体动作(律动、舞蹈),也表现为旋律的编创,以及对音乐的不同演绎。

高一音乐教学计划【2】

新学期已经到来,为了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本学期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的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音乐教学计划(篇四)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同时促进学生品德素质、智能素质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帮助有音乐爱好的学生形成音乐某一方面的特长。本学期以“尝试教学法”为核心理念,在唱歌课上加大力度,要为提高每位学生的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根据每学期的音乐考试的要求,加大对学生音乐乐理知识的力度,在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教学的班级有八年级的(1—10)班,我校初二的学生来自于XX小学,还有一部分的学生来自于周边乡镇,虽然孩子们经过初一年级的学习,具备了一些音乐知识,对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因为每个学生原有的音乐基础和在初一年级学习的效果不一,同学个体存在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要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让它们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特别是要让他们对一些动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乐内容比较感兴趣,还是要花好大的功夫。考虑到学生年纪小,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教学工作中让八年级的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提高他们音乐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素养,享受人生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是选自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它包括六个单元(不同风格的教学内容)和一些附件资料组成。每一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主题。如:第一单元奥运情怀歌曲《手拉手》和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我和你》《红旗飘飘》《奥林匹克风》,第二单元收获的季节《美丽的村庄》,欣赏《在中国大地上》(帕米尔,我的家乡那么美)、《丰收的锣鼓》《秋》,第三单元中国民歌集锦,歌曲《阿里郎》,欣赏就有《赶牲灵》《茉莉花》《拼命号子》《阿玛嘞火》《玛依拉》《森吉德玛》第四单元是交响乐欣赏,《西洋乐器家族》《青少年管弦乐组合》《波莱罗》《e小调交响曲》《小巫师》。活动为青苹果乐队,第五单元戏曲大舞台中就有《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迎来春色换人间》(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树上鸟儿成双对》《谁说女子不如男》《报花名》活动为戏曲小舞台,第六单元永不言败中有歌曲《真心英雄》欣赏曲目有《好大一棵树》《从头再来》《e小调第五交响曲》活动有:我心飞翔、学吹口琴。而且每个单元分演唱、欣赏、实践与创作三个版块,教材最后还有附录《音乐数据库》、《音乐魔方》《音乐日记》等练习测试。这一册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特色:

1、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直观性强。每个单元前面有简要的主题内容的引言、图片,主题鲜明。除此之外还有如:要学唱的歌曲,就在此歌曲前画一个“麦克风”,欣赏曲大都有图片展示或将旋律线画出等等。

2、关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注重多元化结合。大体是按照“奠基——发展——实现”来组织单元。面对八年级学生,根据学生年级的提高,欣赏水平的提升教学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是歌曲的难度明显加大。虽然有些仍然是流行歌曲,但是音域的广度,节奏的变化的复杂程度,调式的变化等等都有了新的要求。每一个单元的风格和特点都不相同,在音乐的形式上由演唱、器乐演奏、交响诗、戏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重视参与实践。在每一单元的实践与创作中,各内容具有较大的扩展性,大多是开放题,注重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的难度也会很大,课时的安排是目前最大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教具准备了。

教学安排

十三

11.7-11.13

交响乐欣赏《e小调交响曲》《小巫师》

十四

11.14-11.20

活动:青苹果乐队

十五

11.21-11.27

戏曲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迎来春色换人间》(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十六

11.28-12.4

戏曲欣赏《树上鸟儿成双对》《谁说女子不如男》《报花名》

十七

12.5-12.11

戏曲小舞台

十八

12.12-12.18

歌曲《真心英雄》

十九

12.19-12.25

欣赏曲目有《好大一棵树》《从头再来》《e小调第五交响曲》

二十

12.26-1.1

活动:我心飞翔,学吹口琴

二十一

1.2-1.8

期末考试

二十二

1.9-1.15

放寒假

【热门】学前班教学计划4篇


学前班教学计划【篇一】

学前班语言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状况分析:

透过上学期语言课程的学习,基本状况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潜力,为幼儿带给在群众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述。教材里的故事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一叙述时事件为主,反应幼儿熟悉或需要了解的生活资料,想幼儿讲述带给丰富多样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样本。

二、教材目标

1、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流,说话有礼貌。

2、引导幼儿在谈话和游戏活动中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培养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我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习惯。

4、培养幼儿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的潜力

本学期透过日常生活、游戏等基本的语言发展活动来组织幼儿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培养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意识和初步的自我表达潜力。能够帮忙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述个人及周围的一切。激励幼儿的语言游戏兴趣,帮忙幼儿在不一样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结构的敏感性。

1、快乐阅读透过对童话、诗歌、童谣等文学作品的阅读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幼儿对生活、对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同时,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学生状况分析幼儿时期是个性开始萌发的时期,也是构成对人、对己、对事正确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语言教育,不仅仅能帮忙幼儿作好入学前活动准备,而且能使幼儿终身受益。

2、幼儿进入学习倾听、理解和使用规范性语音表达时期。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学生怎样地在群众面前大胆而清楚地叙述自我的想法和感受;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感受书面语言。

3、透过活动延伸和活动推荐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让幼儿有更多机会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以操练和扩展自我的语言经验。

学前班教学计划【篇二】

学前班班汉语拼音教学,主要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小朋友们的知识,强调他们在学习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促进他们积极的思考和表达,实现小朋友们在素质上全面提升,鉴于大班张零予,孟凡越,常心怡三位小同学的年龄偏小,接受消化能力较差,现原则上计划用一个学期学完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然而,拼音字母本身不表意义,只是抽象的表音符号,这对三位小同学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小朋友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做小动作甚至出现厌学现象,所以要在拼音教学中,融入听、说、画、唱、玩。

一、教学要求

1、学会单韵母:a、o、e、i、u、ü的发音要领,书写规则和四声的拼读练习(注单韵语已学完)

2、学会23个声母,区别鼻音n和边音l的发音方法和用法,区别平舌音

z、c、s和翘(卷)舌音zh、ch、sh、r的发音方法和写法。

3、学会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的发音方法和写法。

4、正确区分b、p、d、q

5、j、q、x、y与ü相拼的省写规则及发音和用法(注:已教过)

6、书写格式要正确规范

二、拼音课的教学重点

在拼音、识字、读儿歌中,拼音是重点。

三、教学进度

周次学习内容第一周学会单韵母:a、o、e(已学完)第二周学会单韵母:i、u、ü(已学完)第三周学习声母b、p、m、f第四周学习声母d、t、n、l第五周学习声母g、k、h第六周学习声母jqx第七周学习声母zcs第八周学习声母zh、ch、sh、r第九周学习声母y、w第十周学会韵母ai、ei、ui第十一周学会韵母ao、ou、iu第十二周学会韵母ie、üe、er第十三周学会韵母an、en、in、un、ün第十四周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第十五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第十六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yi、wu第十七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ye、yue、yuan第十八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yun、ying第十九周总复习第二十周总复习

四、拼音课的教学关注

1、关注小同学,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

2、关注学生差异,要关注稍微学的慢一点的学生。

3、关注学习过程,眼睛要盯住学生的嘴巴、眼睛、手,不要放过任何小的细节。

4、关注教学评价,要善于鼓励学生多表扬。

5、关注家庭作业,拼音学习阶段尽量少布置抄写作业,要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不要让小朋友感觉太苦太累。

学前班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以新《纲要》为工作指导,同时充分发掘孩子、学校以及家庭等各类资源,并切实的开展一系列活动。活动中遵循学前幼儿的发展特点,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种教育方法及手段。我们两位老师将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本着同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全面发展成为会学习、会交往、有创造性的新一代儿童。

二、情况分析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这是我班幼儿在学前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本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工作,针对上学期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幼儿能够得到发展。

本学期本班幼儿28名,男生9名,女生19名。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分析学期末班级幼儿检核情况,总的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由于每个幼儿都来自不同的家庭,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三、学期目标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学校,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

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家长工作

1、“家校共育”是我们沟通的一个桥梁。首先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幼儿的短暂时间与家长接触,了解和介绍幼儿情况,相互沟通提出建议等。其次通过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校的情况,形成家校一致。

2、开展“个别访谈活动”,个别的与家长交流、谈话不仅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也使家长和老师更容易沟通,更能清晰的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对症下药。

3、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学前班教学计划(篇四)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这是孩子们在学前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所以我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上学期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孩子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学前(1)班的《拼音》、《数学》、《写字》、《图画》、《手工》的教学。我力求上好每堂课,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注意强化难点强调重点,教学中严格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下面将主要的学科做简单的教学计划:

一、拼音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拼音的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二)、措施与方法

1.汉语拼音的教学,从实际出发,采用直观教学,如:图片、卡片。

2.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扎扎实实地把拼音基础打牢。

3.重视读写训练,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读写拼音字母的能力。

4.注教学评价,要善于鼓励学生,多表扬。

5.结合幼儿的特点,启发诱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要求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二)、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1、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如认识钟表、学习等分、学习分类等。

3、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4、认识钱币及钱币的简单计算。

5、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算式。

(三)、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中组织创设各种情景,以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展开,并配合具体形象的教具引导幼儿多方位、多角度、多方法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写字教学计划

1、写字方面,熟练掌握基本的汉字笔画名称及书写,加强认识汉字的深度,要求能在田字格中按照笔顺规则正确地书写,并能给生字组词、口头说话。课堂中,规范的板书,详细的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书写方法,严格要求幼儿在四线格或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熟练掌握每一个生字的每一笔画所在田字格的位置。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写字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3、体会汉字的优美。引导幼儿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再将写字的作业相互传阅、交流、挑选优美的作业粘贴于评比栏,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

本学期,我在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的同时,不断加强幼儿阅读、书写的训练,以及幼儿良好行为品德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和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实用!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优选4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0)、(11)班的数学课。按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上学期的教学结果来看,没有优中等生存在,全部都是差生和学困生,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掌握,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都很差,加上学习兴趣很低。要想把整体能力提高,还得抽出一些时间和改变一些教学方法来强化训练,才能逐步提高整体成绩和素质。我觉得是个艰巨的任务。

二、思想指导

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数学新课标》为准,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我将努力做好我的工作,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共有六章。第五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包括4个内容:相交线、平行线及其判断、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第六章 实数,包括3个内容: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包括2个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方法的应用;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包括4个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解一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包括3个内容: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包括3个内容:统计调查、直方图、课题学习 从淡水谈节水。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阅读新课标,刻苦专研专业知识,学习教师法律知识,认真做好本份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是由效教学落到实处。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数学学习,课外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差生逐渐转变。

五、教学进度

第1周(2.17-21) 5.1 相交线 5教时

第2周(2.24-28) 5.2 平行线及其判断 5教时

第3周(3.3-7)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平移 6教时

第4周(3.10-14) 数学活动 小结与复习 6教时

第5周(3.17-21) 单元测试 6.1平方根 6教时

第6周(3.24-28) 6.2立方根 6.3 实数 6教时

第7周(3.31-4.4) 数学活动 小结与单元测试 6教时

第8周(4.7-11)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得简单应用 6教时

第9周(4.14-18)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与复习6教时

第10周(4.21-25) 单元测试 期中考试 6教时

第11周(4.28-5.2 8.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教时

第12周(5.5-9)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3教时

第13周(5.12-16) 小结与复习 9.1 不等式 6教时

第14周(5.19-23) 9.2 实际无语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6教时

第15周(5.26-30)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 6教时

第16周(6.2-6) 小结与复习 6教时

第17周(6.9-13)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6教时

第8周(6.16-20) 10.3 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与小结 6教时

第19周(6.23-27) 期考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极少。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

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常规落实

本学期要做好教学常规的切实落实。备课要精,既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做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疑难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落实好教学十字方针,备课精,上课实,堂堂清,日月清。

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

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五、学困生转化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学困生刘松和孙倩进行转化,针对其弱点不专心,几何不入门等进行及时点拨,引导,训练,使其成绩有明显提高,更上升一个等级。

六、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到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搞好学习评价,教会学生学习,做学生的引导者。

2、随时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给出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

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更新教育理念。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过时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惯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8、实行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搞好个别辅导。搞好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及时对学困生辅导,跟上学习步伐。

10、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1、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七、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五、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一周5.1相交线 5.2平行线

第二周5.3平行线性质 5.4平移

第三周数学活动 小结6.1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四周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五周第六周数学活动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七周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7.4镶嵌

第八周活动小结 期中考试

第九周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周 8.2消元五一放假

第十一周8.3再探实际问题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二周小结9.1不等式

第十三周9.2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四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五周9.4课题学习 小结

第十六周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立方根

第十七周10.3课题学习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考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科书中的所有章节: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九章:多边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四、奋斗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八认真工作。把教学八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开展导学教学模式,按照教案设计要求,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学困生,实现共同进步。

6、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8、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9、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要照顾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10、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1、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2、注重平时错题收集整理。

六、教学进度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我们初一数学备课组在本学期继续认真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将新课改的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如下是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抓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准确无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灵活多变富用启迪性的教育法;课堂结构在优化上求效益;用条理清楚的语言表达,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活动,师生形成合力,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抓备课,课前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把要引导的内容和过程通过讲学稿的形式让学生先学,哪怕在上课时讲学稿设计的内容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老师们也认真设计好。课上的巡回指导和个别提问虽然会感到劳累,但是,老师们也切实用心地去做。课下的辅导和作业老师们更能悉心指导、积极奉献。能做到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坚持备课组集体研究;在抓好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坚持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组活动确实有效、抓住关键、提纲挈领、启发引导、有助于各位教师设计好每节课,使之在教材处理、教法优选、课堂把握、差生指导、教学美化等方面做得更好。

二、重视培优抓差

本学期本着“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的信念,努力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为学生服务的育人氛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不忽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也不放过每一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中学校普遍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所谓“先学”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讲学稿。所谓“后教”,就是指学生合作学习,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点拨,从而解决“差生”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师提问、做练习,都由“差生”打头阵,让“差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暴露,便于师生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既让优等生能力强了,又让“差生”基本解决了自己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师课后辅导的主要对象也是“差生”,交流谈心最多的也是“差生”, 由于全组老师的辛勤耕耘,使所有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根据学校要求,做好日常工作

我们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将每次活动精神落到实处。认真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本学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不定期地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作业批改反馈情况等。另外,我们还认真组织听课活动,包括校内和校外的公开课和讲座,通过学习与探讨,有力的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进度: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1课时

6.2解一元二次方程 8课时

6.3实践与探索 5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1课时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6课时

7.3实践与探索 3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8.1认识不等式 1课时

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6课时

8.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九章多边形

9.1三角形 5课时

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2课时

9.3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2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十章轴对称

10.1生活中的轴对称 1课时

10.2轴对称的认识 5课时

10.3等腰三角形 3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十一章体验不确定现象

11.1可能还是确定 2课时

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 2课时

11.3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2课时

小结与复习 2课时

期末复习 10课时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极少。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

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常规落实

本学期要做好教学常规的切实落实。备课要精,既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做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疑难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落实好教学十字方针,备课精,上课实,堂堂清,日月清。

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

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五、学困生转化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学困生刘松和孙倩进行转化,针对其弱点不专心,几何不入门等进行及时点拨,引导,训练,使其成绩有明显提高,更上升一个等级。

六、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到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搞好学习评价,教会学生学习,做学生的引导者。

2、随时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给出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

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更新教育理念。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过时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惯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8、实行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搞好个别辅导。搞好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及时对学困生辅导,跟上学习步伐。

10、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1、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七、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五、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一周5.1相交线 5.2平行线

第二周5.3平行线性质 5.4平移

第三周数学活动 小结6.1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四周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五周第六周数学活动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七周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7.4镶嵌

第八周活动小结 期中考试

第九周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周 8.2消元五一放假

第十一周8.3再探实际问题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二周小结9.1不等式

第十三周9.2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四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五周9.4课题学习 小结

第十六周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立方根

第十七周10.3课题学习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考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一学生共248人,外地学生占三分之一左右,整体生源质量相对前几届有所提高,但存在着极严重的问题:相当多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不高,学生欠缺自主的动力,单靠教师的“盯学”,效果不显著。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后进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较缓慢,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甚至出现“空白”面。课堂上参与度不甚理想,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而且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同时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有待发展,学生手中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对此,教师必须继续努力,力争全体同学共同进步。平时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但仍有相当部份的学生借口不会做为理由,不及时完成当日的作业。在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回家作业独立完成方面做得很不够,早晨来校抄作业的现象极其普遍。如何培养“优等生”与“后进生”、及时落实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作必要的笔记、指导学生及时复习、总结、课堂上专心听讲、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等问题急需同仁们的共同对策。

2、教材的内容与目标分析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知道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能利用全等三角形解释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会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已知条件作三角形。

第二章 图形和变换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连结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理解连结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了解有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全等。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具体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移动后的图形,了解平移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了解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5)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相似,了解平面图形的相似图形是把原图形放大或缩小,形状和方向不变。

(6)欣赏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图案,会运用图形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三章 事件的可能性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可能性的意义,会运用例举法(包括例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并会比较、描述简单事件可能性的大小。

(3)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而小于1。

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认识对给定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的值及另一个未知数有一个确定的值。用列表的方法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多个,了解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变化关系。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会殒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第五章 整式的乘除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数指数幂计算,会进一步理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2)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整式除法仅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3)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4)会用乘法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乘法公式的某些应用。

第六章 因式分解

(1)了解多项式因式法分解的意义,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变形。

(2)会用提取公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会用因式分解解决某些简单问题。

第七章 分式

(1)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约分和通分。

(2)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

(4)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体会验根的必要性。

(5)能利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

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概括归纳,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学会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

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具体不同的要求,落实学生对作业题的不同要求。

4、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5、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提高教学成效。

重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鼓励评价为主,充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成功感,促使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课时安排(不包括作业校对、期中、期末复习)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实授新课8节,复习、测试8节,共16节。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实授新课6节,复习、测试6节,共12节。

第三章 事件的可能性:实授新课3节,复习、测试3节,共6节。

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实授新课6节,复习、测试6节,共12节。

第五章 整式的乘除:实授新课11节,复习、测试6节,共17节。

第六章 因式分解:实授新课5节,复习、测试5节,共10节。

第七章 分式:实授新课7节,复习、测试7节,共14节。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我们初一数学备课组在本学期继续认真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将新课改的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如下是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抓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准确无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灵活多变富用启迪性的教育法;课堂结构在优化上求效益;用条理清楚的语言表达,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活动,师生形成合力,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抓备课,课前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把要引导的内容和过程通过讲学稿的形式让学生先学,哪怕在上课时讲学稿设计的内容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老师们也认真设计好。课上的巡回指导和个别提问虽然会感到劳累,但是,老师们也切实用心地去做。课下的辅导和作业老师们更能悉心指导、积极奉献。能做到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坚持备课组集体研究;在抓好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坚持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组活动确实有效、抓住关键、提纲挈领、启发引导、有助于各位教师设计好每节课,使之在教材处理、教法优选、课堂把握、差生指导、教学美化等方面做得更好。

二、重视培优抓差

本学期本着“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的信念,努力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为学生服务的育人氛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不忽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也不放过每一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中学校普遍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所谓“先学”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讲学稿。所谓“后教”,就是指学生合作学习,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点拨,从而解决“差生”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师提问、做练习,都由“差生”打头阵,让“差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暴露,便于师生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既让优等生能力强了,又让“差生”基本解决了自己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师课后辅导的主要对象也是“差生”,交流谈心最多的也是“差生”, 由于全组老师的辛勤耕耘,使所有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根据学校要求,做好日常工作

我们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将每次活动精神落到实处。认真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本学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不定期地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作业批改反馈情况等。另外,我们还认真组织听课活动,包括校内和校外的公开课和讲座,通过学习与探讨,有力的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进度: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1课时

6.2解一元二次方程 8课时

6.3实践与探索 5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1课时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6课时

7.3实践与探索 3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8.1认识不等式 1课时

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6课时

8.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九章多边形

9.1三角形 5课时

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2课时

9.3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2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十章轴对称

10.1生活中的轴对称 1课时

10.2轴对称的认识 5课时

10.3等腰三角形 3课时

小结与复习 3课时

第十一章体验不确定现象

11.1可能还是确定 2课时

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 2课时

11.3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2课时

小结与复习 2课时

期末复习 10课时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生知识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两个班超过100人。在这100人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大约30~40人,多数

同学基础不好,但在这两个班中,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热爱学习。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契机,领会精神实质,转变

观念,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

(2)学生知识能力所达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

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3)教研教改项目及目标: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 ;

(2)上好课,上好每个40分钟,提高40分钟效率;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

(4)批好每一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及家庭作业;

(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好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

(6)及时指导、纠错,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

【热门】初一上册数学老师教学计划3篇


初一上册数学老师教学计划【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之一,《标准》中 强调: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重视在具体 情境中去体验、理解有关知识;注重过程,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求模式的能力;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节内容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融入实际问题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突出了《标准》对本节内容的特别要求。本节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数学知识作必要的基本运算技能,虽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但基本的运算技能也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5.-9+(+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讲评(-9)+(+6) -(-11)-7

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教师纠正)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负9正6正11负7的和或负9加6加11减7)

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 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 出来。

(1)(+9)-(+10)+(-2)-(-8)+3;

(2)- +(- )-(- )-(+ )

2.判断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

(二)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9+6+11-7

(三) 巩固练习

1.-4+7-4=-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

3. -9-3+2-4=___9___3___4___2

4. - - + = ___ ___ ___

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 种读法读 出结果,其他学生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

2题抢答

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讨论后回答 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 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 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老师教学计划【篇二】

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下文为您准备了初一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将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7章:三角形;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五、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初一上册数学老师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有理数进行分类,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经历从整数和分数扩充到有理数,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了解数的扩充,体会数的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2.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规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节已经学习了正负数,这为本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有理数的概念不太容易理解,尤其是有理数的分类,因此一定要严格把握教材要求。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问 题 设 计 师 生 活 动 备注

设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已将数的范围扩大了,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名学生板演

(1)把他们写出的数进行分类:1,2,3,0,-1,-2,-3,5,8,26,29,-0.5,-150.25

…………

(2)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如果可以应分为哪两类?

(3)我们所学过的整数(0除外)能否写成分数的形式?上面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我们还可以按其他标准对数进行分类吗?

问题三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书(π除外)都是有理数。你能对我们学过的数进行合理分类吗?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结果,如果不全,可以补充.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先看书,回顾思考得出结论: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 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

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如:

5可以写成 ;0.3可以写成 ;0. 可以写成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得出结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教师在参与讨论时启发学生进行分类,明确分类的基本原则:不重不漏.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完善。

如:按整数和分数分;或按正负数分等。但是要注意遗漏0的问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学生通过概括得出有理数的概念.

关注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对有理数进行分类,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作准备.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理解.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jihua/3743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