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计划范本]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其一

新的学期马上到来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可以开始制定新学期的工作规划了。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在新学期有序地工作!什么样的教学计划比较高质量?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本]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其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 427、429-43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对于学生的接触和了解,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特作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二,是经济专题史,主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经济活动是赖以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且它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所以必修二在三门必修课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础上,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习的难度增大。

二、具体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第四周: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准备好段考)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周~第九周: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准备期中考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十周~第十四周

第五单元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十四周~十八周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十九周~学期末 本学期总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三、补充说明:

考虑到本学期期间涉及到中考高考等会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将视特殊情况随时再调整教学安排。

四、教学措施:

1、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知识趣味化。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采用“ 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3、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合作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4、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提高课堂效率。

Jk251.coM编辑推荐

必备!高一历史教学计划范文4篇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术情况分析:

下学期,我将在高一教历史。学生基础差,基础弱,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然而,在被分成不同的科目后,学生们明确了他们的学习目标,纠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1、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问题,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渠道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的:进一步了解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积极参与的过程。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讨论历史的产生,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注重探究性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比较、概括和解读;学会和别人合作学习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唤起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借鉴人类创造文明的优秀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上述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密不可分、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二、教学措施

1、深入学习新课程教材,根据历史课程目标和学校、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准备教学大纲、教材、学生和教学方法。

2、认真教每一节课。课堂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应灵活安排。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应引入课堂。应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同时注意基础知识,做好课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转移,培养分析、综合、比较、总结和概括史实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心学生,用情感感动人,耐心辅导每个学生,认真复习每个学生的作业。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利用“情境教学”和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愉快地学习历史和知识。配合学校开展综合知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迎接高考挑战。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这学期要求学生做一些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写历史习题,制作历史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帮助学生努力学习,了解课程要求,夯实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在教学方法上,学生应注重自学,在交流中相互帮助和促进,在小组合作中努力学习。

三、学术状况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熟悉,相对容易融入历史老师的教学习惯。但一方面,由于这学期的重新安置,他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上学期的历史教学表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所以下学期的历史教学仍应注重基础和兴趣的培养。此外,学校实行学习计划制度,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喜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他们也在制定学习计划的同时制作PPT,通过多媒体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

四、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一)工作重点:

1、总体要求:明确教学任务,把握教学套路,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认真备课,准备好教材、学生、学习条件、学习方法。

3、做好每一节课,40分钟上课求质量。

4、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5、努力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2)具体措施:

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创新改革。

(1)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

针对我校学习计划制度的实施,教学的备课、说课、听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全面优化。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高效实施,平时公开听课、评课,课后认真反思,提高质量。

(2)努力尝试三种班级模式

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努力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培养自己的教学习惯。

第一类,新教学。其基本环节:课程标准导航、制定学习计划、创设情境、模式学习自主学习、自我测试实施知识、合作探究总结、提升和拓展反馈训练、巩固知识。

第二类,复习课。其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索知识梳理、归纳典型案例分析、深化完善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第三类是讲课和评价。基本环节:测试情境展示人格矫正案例分析变体巩固薪酬培训。

(3)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指导模式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习计划”的导向作用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作用,让全体学生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准备的学习计划充分发挥了学习计划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有效落实学习计划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课外学习计划指导的延伸功能。

(4)在巩固环节上,尽量把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都练好。

(1)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留出一些时间来测试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以便每节课的练习。

(2)对各个单元进行总结测试,以试卷的形式对之前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查,以此来练习各个单元。

(3)利用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根据课题组的安排,在教学结对活动中,我和夏培荣老师组成了教学伙伴,互相多讲课多指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加入了相互学习,如备课、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表达课堂语言、设计教学黑板、批改作业、评卷等。从而促进我校历史学科建设的发展。

3、充分利用系、组的教研活动进行高效沟通。

历史学科数量少,高一历史老师一个人。集体备课的实施只能在教研活动中或课后进行。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学习,课前一周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受益于课间40分钟;课后反思成败。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篇二】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把历史作为政治文明的必修课来学习,主要体现了人类社会和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人物,探索他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学习必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在16级,7级,8级,94级教历史教学。通过初步的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的历史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养成,总是把历史当成“副科”,很少重视。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和方法:学会收集政治活动的数据,进行初步归纳和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够科学地评价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从_ _ _ _ _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确立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质量,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

要牢牢记住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准确理解。要注意如何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复习中的特殊问题和热点问题联系起来;需要研究如何整合教材,如何加强三大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衔接,如何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衔接;要研究让学生脚踏实地地掌握主要历史知识的方式方法,做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应用灵活。

2.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学生在知识转移能力、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思维能力和考试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

(1)研究如何落实问题意识

(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即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自己的理论观点转化为理解历史的思维方法,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实施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即如何将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和一定的方法技能相结合;如何将能力培养融入教学、测试等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使能力培养内容有针对性、有方法性、有规律,以期有效提高学生回答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答题能力的措施和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准确总结提取有效信息;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写作答案的规范化

初步设想通过教师明确要求、样本展示、个别指导、截止日期四个环节,开展强化学生写作答案的规范性培训。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三个教学目标:

一是放慢脚步,夯实基础;

二是整理线索,搭建结构;

第三,注重能力,符合高考。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全面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五、职业成长计划

这学期我们继续努力学习,广泛涉猎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和学生管理理论,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对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改革,并将成果付诸教学实践。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

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1、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比较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联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参差不齐,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要求的各专题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

2、复习掌握3本必修教材的会考内容

3、加强基础题训练,以适应会考的要求,力求在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必修2、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学内容

备注

1

必修2专题5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2

必修2专题6、7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必修2专题7、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

4

必修3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必修3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

必修3专题2、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2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7

必修3专题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8

必修3专题5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9

必修3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0

期中复习、迎考

11

必修3专题7

试卷分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2

必修3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3

会考复习

必修3复习

14

会考复习

必修3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15

会考复习

16

会考复习

17

会考复习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篇四】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样实施问题意识教学,即怎样在复习教学中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2)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理论认识能力,即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即怎样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怎样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做到能力培养内容化、方法化、经常化,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采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在他们的概念里,历史是副科,开卷考试,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平时的学习时间就是给语数外理化。

2、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和能力: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处、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的形式。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中课程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通史知识回忆和能力、方法养成。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决贯彻课改精神,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历史知识趣味化。突出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培养,使历史知识问题化。

[优质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第一学期范本范本


马上就要迈入新学期了,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要有新的目标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好的教学计划都有哪些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优质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第一学期范本范本》。

一、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本学期中,我们高一备课组的全体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论,力求强大的理论为指导,把高效课堂的理念应用到教学工作中,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全体学习,集中讨论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开展了的讲座和教研活动,我们高一物理组的全体教师,要求能认真学习,利用教研活动和备课时间,进行讨论。并且能够根据学习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力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以理论为导向,进行教学实践

在这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在一起讨论了并解决了很多问题。总结收益大的有:教师怎么样指导,立足于课堂教学,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习惯方式?怎样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怎样合理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怎么样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怎样处理导与学的关系?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讨论,很多教师都注意改变课堂,不做无效提问,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高效课堂的理念指导,进行有效教学。通过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高效课堂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我们每一位高一物理教师,还自已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力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更好。

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互助互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对于我们备课组来说,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加强学习,互相交流,通过搞好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新高考要求,正确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我们备课组坚持每周三第7节课在物理组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

第一、每名教师都养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实际上我们也是针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因此,每次周三的集体备课,主备课教师的备课内容包括两部分:对上周教学内容的总结和下周的课程内容如何教学。通过集体讨论,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第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

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是我们这学期高一年级物理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长处在于,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通过组内互相听课,包括同一年级,取长补短;跨年级,学习经验;也组织听其它学科的,取道于他们的新方法,新理念。然后通过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讨论。大家互相查缺补漏,信息交换,经验共享。要求每周至少听一节课。

第三、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

本学期,为了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壮大物理组的力量,本组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通过“老带青”、“结对子”,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求。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通过老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等方式,促使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带动了整个高一物理教学的发展。

三、坚持听评课

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并认真评课。

四、坚持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笔记至少1万字左右。

五、加强校本研修

学期末应撰写解题报告。

[计划范文]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范本


辞旧迎新马上就要进入新学期了,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可以开始编写新的教学计划了。用心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教学计划要写哪些内容呢?希望《[计划范文]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范本》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一、认真研读竞赛要求,精心挑选学生

化学竞赛的根本出发点是推动中学素质教育。试题的基本命题思想主要是考察能力的试题。“能力”的内涵很丰富,跟“智力”不太好分清。有人认为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四个主要表现形式。有人认为智力可分成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感受智力、人际交流智力、个人内在智力七种。又有人将思维力分为逻辑能力与非逻辑能力。逻辑能力包括判断、推理、比较、分类、综合、归纳、演绎等,非逻辑能力包括想象、联想、直觉、灵感、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等。化学竞赛属于智力竞赛,但不可能测试所有智力,也与电视台上的智力竞赛不同,主要不是测试应试者对知识记忆得多不多,牢不牢,遇到他人发问时从大脑中提取已有知识得快不快,而是考察应试者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其策略是尽可能令应试者身处陌生情景,利用原有的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新情景显现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战略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达到考察应试者学、识、才三者统一的水平。“学”不仅包括对前人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个人的经验;“识”是见识、洞察力、是看清和把握方向,进行判断和抉择;“才”是才能,是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特别是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创造力。我们化学竞赛的试题还强调考察应试者具有的对化学学科特有的分子三维立体结构的空间想象能力或者说空间感受能力,考察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表述能力(包括运用文字、图象、符号、公式等的能力)等;竞赛试题还要求应试者关注化学知识的前沿发展,化学发展与技术进展及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和科学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环境改善的关系以及社会舆论中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因此在竞赛的第一节课我就对学生说,参加化学竞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能吃苦耐劳,有毅力;(二)有一种钻研精神;(三)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强;(四)对化学感兴趣且愿意跟随老师。凡不具备以上条件不录取。

二、在竞赛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本学期的竞赛在内容选择上我本着为高考培养优生的目的,分别选择了几个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检验、误差分析)、化学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元素及其化合物中铁三角、铝三角及图像专题、氧化还原等,在教学中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评讲习题时注重学生解题方法技巧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不断拓宽化学视野,多看一些课外辅导书和化学杂志。化学竞赛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心理素质。竞赛题的分析中几乎都强调了关于做题心理的问题剖析,最主要的就是说明,竞赛比的不一定全是化学专业知识,还有相当一部分比的是心理素质,这也是选拔的标准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也非常注意心理素质的训练。

短短的一个学期过去了,从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全级共15人优秀,竞赛辅导的占了12人,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跟学生共同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教你写计划: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其一


辞旧迎新马上就要进入新学期了,按照我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在写好了教学计划后,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怎样才能写好教学计划?这篇《教你写计划: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其一》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5节,在整个必修课程中,该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由于加速度概念和其他物理知识联系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涉及,因此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模块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影响以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和掌握,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之一。本节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学生学习了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用类比方法迁移到加速度的概念学习中来,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很难认清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快慢的区别,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更给学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学概念带来了难度

设计思想

教师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运用科学思维,萌发并提炼出科学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感受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进行探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然后从公式和图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通过对生活中和实验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对比,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流程

学生主观感受──提出问题──发散类比──拓展探究──交流合作──分析论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像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像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木板等.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演示]让小车分别在倾角较小的斜面和倾角较大的斜面上滚动。

[提问]小车两次各做什么运动?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得出]小车两次都是做速度越来越快的直线运动,但后一次速度改变得快。

[小结]物体的速度改变是有快慢之分的

[引导]实际上速度改变的快慢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那么,同学们能否举一些例子出来,进行说明。

[实例]

1.运动的客车进站时,如果车的速度改变太快,立即变成0,会出现什么情况?

2.百米赛

跑时,发令枪一响,运动员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速度改变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3.火车出站时,速度逐渐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风驰电掣;而一扣枪的扳机,子弹“啪”的一声已不见踪影,这说明什么?

4.人们在玩过山车、蹦极时,体验到的刺激是速度带来的吗?

[小结]以上实验,以及生活中现象都说明速度的改变是有快慢之分的,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那么,如何定量地比较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呢?

新课教学

[讨论与交流]

A.在校运动会上,张三同学百米赛起跑阶段,由静止开始在1.0s内速度增加到8m/s

B.电动车由静止开始在3.0s内速度增加到8m/s(约29km/h)

C.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3.0s内速度增加到12m/s(约43km/h)

D.摩托车以12m/s的恒定速度行驶了3.0s

为了能更加清楚对以上情况对比,请你将以上数据填入下表。

初始速度v0/m·s-1

经过时间Δt/s

末速度v/m·s-1

A.百米起跑

B.电动车起动

C.摩托车起动

D.行驶的摩托车

仔细分析表

格中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1)能否用速度的大小v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

(2)能否用速度的变化量Δv(=v-v0)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说明你的理由。

(3)你认为如何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思考后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意见。

一、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v/△t=(v-v0)/△t

v0──开始时刻物体的速度

v—─经过一段时间t时的速度

3.国际单位:m/s2或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练习]

下面请两个同学把表格中的A、B的加速度算出来,下面的同学计算C、D的加速度,要有过程。

(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借此学生可熟悉公式、单位,教师也可从巡视中发现错误,并引出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点评]进行规范,并给出正确答案,大小分别为:8m/s2 2.7m/s2 4m/s2 0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8m/s2表示什么样的意思? 师生共同分析,结合定义,得出物理意义;并让学生说出其它数值的含义。

4.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其数值越大,表示速度改变越快。

[提问]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呢?为什么?方向如何规定?

[讨论后小结]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Δv也是矢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也是矢量,所以a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提问]那么计算时,如何体现加速度的方向?

[典型例题]在一次事故中,小车以10m/s的速度向一面墙撞过去,碰撞时间为0.1s。

(1)如果墙不牢固,墙被撞倒后的一瞬间,车仍以3m/s向前冲去,求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2)如果墙很牢固,车与它碰撞后的一瞬间,以5m/s的速度被弹回来,求这一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学生回答后给出正解]

解:以小车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v1=10m/s,因为末速度与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反,且速度为矢量,∴v2=-5m/s,则Δv=-15 m/s。∴a=(-15)/(0.1)m/s2=-150m/s2。即此时加速度大小为150 m/s2,负号表示a方向与车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反。

(学生在了解加速度的定义、物理意义以后,以此来检测对公式是否真正理解;另外,同时通过该题让学生见识一下矢量如何计算,培养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习惯。)

5.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直线运动与速度方向相反。

[阅读课本强调]

(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知道加速度也分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引导学生阅读P27页表格上所列的加速度,对其中一些数值进行分析,一定要结合物理意义及方向来巩固以上内容。

[阅读体会]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让学生认真阅读并体会计算加速度。

材料一:高级跑车:克莱斯勒ME412

0──100 km/h加速时间2.9 s

发动机:V12双顶凸轮轴48气门4Turbo

排量:6.000c.c.

最大马力:850bhp/5750rpm

车重:1310 kg

极速:400 km/h以上

【参考】高一历史教学计划怎么写通用4篇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篇一】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把历史作为政治文明的必修课来学习,主要体现了人类社会和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人物,探索他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学习必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在16级,7级,8级,94级教历史教学。通过初步的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的历史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养成,总是把历史当成“副科”,很少重视。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和方法:学会收集政治活动的数据,进行初步归纳和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够科学地评价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从_ _ _ _ _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确立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质量,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

要牢牢记住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准确理解。要注意如何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复习中的特殊问题和热点问题联系起来;需要研究如何整合教材,如何加强三大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衔接,如何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衔接;要研究让学生脚踏实地地掌握主要历史知识的方式方法,做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应用灵活。

2.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学生在知识转移能力、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思维能力和考试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

(1)研究如何落实问题意识

(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即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自己的理论观点转化为理解历史的思维方法,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实施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即如何将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和一定的方法技能相结合;如何将能力培养融入教学、测试等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使能力培养内容有针对性、有方法性、有规律,以期有效提高学生回答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答题能力的措施和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准确总结提取有效信息;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写作答案的规范化

初步设想通过教师明确要求、样本展示、个别指导、截止日期四个环节,开展强化学生写作答案的规范性培训。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三个教学目标:

一是放慢脚步,夯实基础;

二是整理线索,搭建结构;

第三,注重能力,符合高考。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全面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五、职业成长计划

这学期我们继续努力学习,广泛涉猎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和学生管理理论,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对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改革,并将成果付诸教学实践。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篇二】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

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1、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比较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联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参差不齐,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要求的各专题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

2、复习掌握3本必修教材的会考内容

3、加强基础题训练,以适应会考的要求,力求在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必修2、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学内容

备注

1

必修2专题5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2

必修2专题6、7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必修2专题7、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

4

必修3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必修3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

必修3专题2、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2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7

必修3专题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8

必修3专题5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9

必修3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0

期中复习、迎考

11

必修3专题7

试卷分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2

必修3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3

会考复习

必修3复习

14

会考复习

必修3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15

会考复习

16

会考复习

17

会考复习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样实施问题意识教学,即怎样在复习教学中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2)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理论认识能力,即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即怎样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怎样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做到能力培养内容化、方法化、经常化,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采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在他们的概念里,历史是副科,开卷考试,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平时的学习时间就是给语数外理化。

2、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和能力: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处、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的形式。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中课程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通史知识回忆和能力、方法养成。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决贯彻课改精神,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历史知识趣味化。突出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培养,使历史知识问题化。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篇四)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历史科教学。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 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措施

1、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采用“ 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和制作历史课件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内容。本册教科书讲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共有八个专题。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进度

1 军训

2 完成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的复习讲解

3 中秋放假;

4 完成第一单元的1、2的教学

5 完成3、4课教学任务

6 国庆放假

7 完成第二单元课教学任务;进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政治制度的比较

8 完成7、8课教学任务;

9 完成9课教学任务;安排期中复习;

10 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分析,

11 完成9、10课教学任务;

12 完成11、12课教学任务;

13 完成13、14课教学任务;

14 完成15、16课教学任务;

15 完成17、18课教学任务;

16 完成19、20课教学任务;

17 完成21、22课教学任务;

18 完成23、24教学

19 元旦放假;

20 期末考试习题编制;期末复习;

21 期末考试

【推荐】高一历史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优选560字


高一历史教师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术情况分析:

下学期,我将在高一教历史。学生基础差,基础弱,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然而,在被分成不同的科目后,学生们明确了他们的学习目标,纠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1、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问题,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渠道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的:进一步了解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积极参与的过程。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讨论历史的产生,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注重探究性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比较、概括和解读;学会和别人合作学习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唤起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借鉴人类创造文明的优秀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上述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密不可分、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二、教学措施

1、深入学习新课程教材,根据历史课程目标和学校、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准备教学大纲、教材、学生和教学方法。

2、认真教每一节课。课堂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应灵活安排。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应引入课堂。应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同时注意基础知识,做好课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转移,培养分析、综合、比较、总结和概括史实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心学生,用情感感动人,耐心辅导每个学生,认真复习每个学生的作业。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利用“情境教学”和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愉快地学习历史和知识。配合学校开展综合知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迎接高考挑战。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这学期要求学生做一些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写历史习题,制作历史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帮助学生努力学习,了解课程要求,夯实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在教学方法上,学生应注重自学,在交流中相互帮助和促进,在小组合作中努力学习。

三、学术状况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熟悉,相对容易融入历史老师的教学习惯。但一方面,由于这学期的重新安置,他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上学期的历史教学表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所以下学期的历史教学仍应注重基础和兴趣的培养。此外,学校实行学习计划制度,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喜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他们也在制定学习计划的同时制作PPT,通过多媒体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

四、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一)工作重点:

1、总体要求:明确教学任务,把握教学套路,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认真备课,准备好教材、学生、学习条件、学习方法。

3、做好每一节课,40分钟上课求质量。

4、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5、努力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2)具体措施:

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创新改革。

(1)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

针对我校学习计划制度的实施,教学的备课、说课、听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全面优化。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高效实施,平时公开听课、评课,课后认真反思,提高质量。

(2)努力尝试三种班级模式

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努力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培养自己的教学习惯。

第一类,新教学。其基本环节:课程标准导航、制定学习计划、创设情境、模式学习自主学习、自我测试实施知识、合作探究总结、提升和拓展反馈训练、巩固知识。

第二类,复习课。其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索知识梳理、归纳典型案例分析、深化完善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第三类是讲课和评价。基本环节:测试情境展示人格矫正案例分析变体巩固薪酬培训。

(3)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指导模式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习计划”的导向作用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作用,让全体学生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准备的学习计划充分发挥了学习计划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有效落实学习计划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课外学习计划指导的延伸功能。

(4)在巩固环节上,尽量把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都练好。

(1)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留出一些时间来测试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以便每节课的练习。

(2)对各个单元进行总结测试,以试卷的形式对之前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查,以此来练习各个单元。

(3)利用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根据课题组的安排,在教学结对活动中,我和夏培荣老师组成了教学伙伴,互相多讲课多指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加入了相互学习,如备课、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表达课堂语言、设计教学黑板、批改作业、评卷等。从而促进我校历史学科建设的发展。

3、充分利用系、组的教研活动进行高效沟通。

历史学科数量少,高一历史老师一个人。集体备课的实施只能在教研活动中或课后进行。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学习,课前一周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受益于课间40分钟;课后反思成败。

高一历史教师教学计划(篇二)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把历史作为政治文明的必修课来学习,主要体现了人类社会和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人物,探索他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学习必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在16级,7级,8级,94级教历史教学。通过初步的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的历史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养成,总是把历史当成“副科”,很少重视。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和方法:学会收集政治活动的数据,进行初步归纳和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够科学地评价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从_ _ _ _ _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确立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质量,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

要牢牢记住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准确理解。要注意如何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复习中的特殊问题和热点问题联系起来;需要研究如何整合教材,如何加强三大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衔接,如何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衔接;要研究让学生脚踏实地地掌握主要历史知识的方式方法,做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应用灵活。

2.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学生在知识转移能力、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思维能力和考试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

(1)研究如何落实问题意识

(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即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自己的理论观点转化为理解历史的思维方法,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实施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即如何将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和一定的方法技能相结合;如何将能力培养融入教学、测试等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使能力培养内容有针对性、有方法性、有规律,以期有效提高学生回答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答题能力的措施和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准确总结提取有效信息;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写作答案的规范化

初步设想通过教师明确要求、样本展示、个别指导、截止日期四个环节,开展强化学生写作答案的规范性培训。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三个教学目标:

一是放慢脚步,夯实基础;

二是整理线索,搭建结构;

第三,注重能力,符合高考。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全面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五、职业成长计划

这学期我们继续努力学习,广泛涉猎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和学生管理理论,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对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改革,并将成果付诸教学实践。

高一历史教师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

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1、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比较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联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参差不齐,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要求的各专题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

2、复习掌握3本必修教材的会考内容

3、加强基础题训练,以适应会考的要求,力求在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必修2、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学内容

备注

1

必修2专题5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2

必修2专题6、7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必修2专题7、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

4

必修3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必修3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

必修3专题2、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2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7

必修3专题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8

必修3专题5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9

必修3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0

期中复习、迎考

11

必修3专题7

试卷分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2

必修3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3

会考复习

必修3复习

14

会考复习

必修3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15

会考复习

16

会考复习

17

会考复习

高一历史教师教学计划(篇四)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样实施问题意识教学,即怎样在复习教学中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2)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理论认识能力,即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即怎样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怎样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做到能力培养内容化、方法化、经常化,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采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在他们的概念里,历史是副科,开卷考试,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平时的学习时间就是给语数外理化。

2、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和能力: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处、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的形式。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中课程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通史知识回忆和能力、方法养成。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决贯彻课改精神,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历史知识趣味化。突出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培养,使历史知识问题化。

最新计划: 高一教学计划模板


钟声敲过,即将迎来新的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是时候开始准备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了。只有写好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的工作才会更顺利!如何才能写好教学计划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最新计划: 高一教学计划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仍然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校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在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

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授课内容:必修一、必修二

四、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目标

学生基本情况:本届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其次,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因为学生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教学目标: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高一学生共有20个班,分两个教学层次,每层个10个班。实验班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目标。平行班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点:保证重点学生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成为学生的优势科目;第二点:加强数学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的辅导培养,增加其信息并逐步缩小数学成绩差距。

五、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课堂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方法,尽可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习惯。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位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练习活页。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导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学生完成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尖尖班的教学进度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要有所提升;其他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备课组也将组织学生上培优班。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附: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集合

第二周函数及其表示

第三周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周指数函数

第五周对数函数

第六周幂函数

第七周函数与方程

第八周函数的应用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至十一周空间几何体

第十二周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十三至十四周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十五至十六周直线与方程

第十七至十八周周圆与方程

第十九至二十周期末考试

推荐计划范本: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精选


新学期在年复一年中如期而至,贯彻教学的各项指标,我们可以将新的教学做一份计划。我们要写好新学期的教学计划,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更加顺手!自己的教学计划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计划范本: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精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做好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是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初中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经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从而克服初中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参照教参,结合本学期工作实际情景,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三次大型考试。第一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异常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

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必须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必须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三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经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本事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团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团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资料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终到达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经过研讨新课标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构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经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很多时间,更好地提高各科成绩。

六、教学上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1、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标强调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发展,切实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先讲后练的传统学习模式转变为先学后导的新学习模式。培养学习兴趣,训练学习方法,构成地理本事,强化地理意识,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2、重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

课程资源是本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崭新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完美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所以我们理应进取投身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中。例如,选取课程资源成功利用的案例,进而找出其一般规律,构成特定的利用风格。

再如,进取参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构成具有学校特色和贴合学生特点的学校课程资源库,进而实现校内共享、校际共享乃至城际共享。教学实践已经证明,选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课程资源,既是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备课的过程中,以很多地理信息为基础,创造性地利用地理教学信息资源,进取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

4、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要,始终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要注重与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本事,总之,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地实现“授之于渔”。

今日计划: 实验教学计划其一


钟声敲过,即将迎来新的学期,跟着教学的脚步,我们可以将新的教学做一份计划。对教学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教学计划该怎么写?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今日计划: 实验教学计划其一”,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将实验教学步入正轨。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应将实验教学步入正轨,将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方法纳入正常教学体系,改变传统教学中“黑板上做实验”的陋习,摈弃现在的“课件上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实验室。生物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生物学实验最能引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主动参与和探究,交流、合作等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积极的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开放课堂,放飞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实验课,一般实验室的实验员会提前把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摆好,材料准备好,学生不需要准备材料。然而通过观察,我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用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做实验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好比品尝自己烧的菜一样,更有成功的体会和喜悦。既然这样的话,教师何不就索性让他们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 再者由于不放心学生的操作,教师总要讲上半节课甚至是一节课,几乎要把实验过程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法统统讲给学生,学生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进行实验操作,根本没有进行思考和探索,往往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对于高中的学生,她们已有一定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只需把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生物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讲清楚。在生物实验中,教师应该放手,教师只有放手,学生才能学会走,只有相信每个学生,才能调动她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有真正放手,才能真正实现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创设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高考生物实验的考查,重视实验回归教材,从内容上看,既可是对教材实验内容的直接考查,也可是对教材相关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拓展考查,从形式上看,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通过创设新的实验情境,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总结和归纳,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所以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仅靠“开足实验和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仪器,工具等资源,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学会自己开展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动脑思考、交流、合作、亲自探究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增长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分析,实验设计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在高考中解答有关实验分析题,实验设计题的能力。鉴于此,在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这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在完成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1)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如何判断?(2)实验材料,是否只能选用洋葱外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细胞可以吗?(3)实验试剂,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试剂吗?试剂的浓度呢?(4)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哪个伸缩性大?学生经思考、实践和探讨后,得出结论:(1)发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活细胞,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也可以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来判断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2)其他植物细胞也行,但洋葱外表皮紫色部分,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区分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十分清晰。(3)蔗糖溶液粘性强,易污染显微镜,不好清洗。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其他试剂也行,比如可用NaCl,KNO3等试剂。而试剂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易导致细胞死亡,无法质壁分离复原;浓度太低,实验没有现象或不明显。(4)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我结合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有了这个验证性实验作为背景,学生设计起来就容易得多,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思路与原实验基本相同,将原来30%蔗糖溶液,改为清水,30%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分别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来区分三种溶液。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也发现自己通过实验更好掌握了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对自己所做实验结论也较满意。 可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比简单的验证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这样做不仅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潜移默化,由量变促成质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教材中的分组实验进行系统性复习,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方法和原则,领悟变量的处理和控制等相关知识,加强实验设计的理论认识。

例如:课题: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热水、冰块、试管、量筒、烧杯、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等。

请根据课题和材料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

教师只需提供给相关的实验试剂和材料,让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假设和预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学生若有疑难,教师适当指导,但不能包办。最后,学生讨论和分析成败因由,教师小结即可。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又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最新计划: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其一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按照学校的指示,我们可以将新的教学做一份计划。只有规划好了教学计划,才能够使教学的工作更有目标性!对于教学计划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计划: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其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指导思想

1.不求难,注意狠抓双基: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复习训练,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2.不唯多,注意知识网络:对初中已学化学知识,平时往往感到零碎,在复习时要注意将零碎的知识结成网络。

3.不滥练,注意总结规律:做练习要注意选择,对同类问题的解决要总结规律。

二、教学计划安排

第1周2月25日--2月25日结束下册第九单元1、2课题教学

第2周3月4日--3月8日结束下册第九单元教学

第3周3月11日--3月15日结束下册第十二单元教学

第4周3月18日--3月22日复习第八单元

第5周3月25日--3月29日复习第十单元、迎接校一摸考试

第6周4月1日--4月4日复习第十一单元

第7、8周4月8日--4月19日复习上册化学

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中考指要进行全面、扼要、系统地复习。

4月23日---4月29日迎接济源市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

5月2日---5月24日第二轮专题复习,加强训练。(4周)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结合化学《说明与检测》强化练习。

5月27日---6月14日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中考。(3周)

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和综合训练却是必要的,而且在中考前做适当的模拟练习,有助于提高考试的心理适应能力。

6月17日-----6月24日最后阶段是自我检测、自我完善阶段。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jihua/4989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