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实习记者总结

时间:2024-10-10

实习记者总结必备十三篇。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实习记者总结”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文档处理是我们成功管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重要工具,让脑子的知识充沛,阅读范文是很有必要的,高水平的范文,可以帮我们快速上手写作。

实习记者总结【篇1】

实习期记者总结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媒体行业的实习记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个职业的挑战和乐趣。回首我在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我深深感慨,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资讯,要学会挑选出对读者最有价值的信息,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和敏锐的嗅觉。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新闻事件,有的是轰动全城的热点新闻,有的是平凡普通的生活故事,但每一条新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学会了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作为一名记者,我们经常需要采访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普通市民等等。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要善于倾听,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有时候,采访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耐心和坚持,最终都能够取得成功。


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会了如何迅速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媒体行业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行业,要想在这个行业立足,我们必须具备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的能力。在实习期间,我有时会遇到一些我从未遇到过的新闻事件或者任务,但只要我保持冷静和灵活的思维,我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和完成。


实习期间对我来说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和锻炼,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我知道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和不断进步,我一定能够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行业中取得成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为更多读者带来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新闻报道。

实习记者总结【篇2】

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这个小记者的力量很弱小,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要懂得察言观色,要懂得保护自己。在被拒绝采访,在被被采访者取笑时,我都会觉得自己很脆弱。还有记者这个职业对体力要求很大。在搭公交搭错直到采访结束才到采访地点时,在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找不到公交车站时,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走在陌生的地点,担心搭不到最后一班公交时,我都感到很绝望。不过,趁年轻,多吃点苦,也是好事,至少得到了锻炼。

说白了,记者是一个折腾人的职业。不过人生本来就是折腾,总有事情折腾你。不过,有些人心甘情愿为记者这个职业折腾,邵飘萍不就是吗?他天生就是就当记者的料,不当就可惜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像弄潮儿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这是何等的磅礴大气!相比之下,我们就差远了,学识,体力,勇气都远逊与于邵飘萍。在那样一个时代,邵飘萍冒着生命危险做新闻。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却因记者太累而不做新闻。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记者应该肩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我觉得邵飘萍的话依然受用。他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人”,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新闻事业是超然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第三种社会因素,因而,它的作用是“比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代表人民监督政府。可是,我们做到了吗?

从x月xx日开始,截至x月xx日,我在南方日报东莞站实习了45天。我的专业是小学英语教育,但来到报社实习做文字记者,我并不觉得矛盾,反而发现两者有许多共性。比如,教育是一种传播,新闻也是一种传播。搞教育要因材施教,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做新闻也要 因材施教 ,搞党报的时刻记着自己在对党和领导说话,办都市报的总想着老百姓关注什么。

45天,洗去了我的书生意气。新闻对我而言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字功夫,而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和反映。新闻有地域之分;新闻人有国界之分;新闻机构不可能不考虑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和社会影响。从新闻线索的获取,到根据报纸的定位和风格判断新闻价值,再到采写编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

但是,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写好新闻。令我感受更深的是,如果没有博尔特般的行动速度,就赶不上日报的出版进度;如果新闻敏感性不强,就会因错失新闻而捶胸顿足;如果没有驾轻就熟的采访技巧,就算找到了知情人,也可能无功而返;如果社会经验和阅读经验不足,就会影响记者的创造力。

截至8月24日,我发表了28篇文章,近4万字,涉猎了许多题材,如现象、会议、报料等。会议现场我跑了许多次,如东莞拟增加出租车听证会、特约研究员会议等,慢慢跳出了对会议的肤浅认识,即某某单位召集某某人在某某地就某某事开某某会,然后打个腹稿,在会议消息主体部分写上某某领导说,或某某与会人说。

工作后跟会,我会先把工具箱备好 若干支不同颜色的笔、笔记本、录音笔、名片、笔记本电脑等 然后思考为什么突然召开这次会议,发生什么事情了,会议中有哪些新闻,新闻背后有没有新闻。一方面,我会尽量搜集全面的新闻材料,另一方面,写作时根据事实本身,采用最优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模式或许有些理想化和完美主义,但是记者的大脑每天都在激荡,不就是为了做好新闻吗?

除了会议新闻,这些日子还接触了现象报道,如《公路绿化树过高竟引来车祸?》、《买本杂志真的好难》、《暑期学生打工频遇陷阱》等。

现象报道曾一度令我倍感头疼,因为我不单无法像报道会议一样轻易获知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还时常怀疑它的真实性。如在采写《酒店影楼不抢 七夕 蛋糕》一文时,我拨打了几个酒店和影楼的电话了解 七夕 和 九九 婚宴和婚纱摄影预订的情况。最后发现,这些酒店影楼并不重视这两个传统节日。当段老师打上 酒店影楼不抢 七夕 蛋糕 的标题时,我立马困惑了。因为我觉得它的真实性是模糊而不严谨的。东莞可能有上百家酒店影楼,而我只采访了不到十家,这可能只是局部事实,而非整体事实。没有任何一个权威的调查告诉我,酒店影楼真不抢。随后,在与段老师的交谈中,我第一次认识了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也更坚信新闻真实性是做一切新闻的出发点。

当然,在实习中,我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社会经验太浅了,采写编过程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

跑报料新闻时,一次遇到珠宝店盗窃事件,我像一艘航行的船迷失在茫茫的雾海中,四周围找知情人,最后得到的是残缺的事实。

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编的艰辛,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尤其是带我的郭老师,曾指导和帮助过我的马老师、谭老师、欧老师、段老师、刘老师等。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实习记者总结【篇3】

实习生刚走出大学,所欠缺的,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实习生必然会从接电话、发传真这种基本的工作做起。要真正要学到东西,不仅要从点滴开始累积,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观察、体会实习单位的工作习惯与文化氛围,不断地发现、发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体系。最大的实习心得,就是要利用实习的机会,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实习多听多看多认识人,提高求职的综合素质。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学习也是头等大事,和读书相比,实习常常能得到一些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都要好好把握,以后都可能有助于求职。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付出总有收获。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认识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思考过,没有经历过,和与作为学生的一些浅薄的体会及错误观点。

一,从容的态度。

这与我们通常说的自信紧紧联系在一起。虽然在前辈面前,我们既未真正踏入社会,又是一个初级学习人员。但我们从来都是一个社会人,试问怎么会不去接触社会呢?最多是个时间问题。既然认识到这一点,既然现在已经接触,那就承认自己,把自身放在这样一个位置。至于紧张自卑的心态是无论哪个人都有的。自己要学会战胜自己,不要让情绪影响你对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及态度。有了这样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后,你自然会变的从容起来,无畏这多变的社会和生活。

二,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

有句很有体会的话: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你可以不聪明一点,因为毕竟世上的聪明人占少数,而且后天的勤奋是在成功中占主导因素的。其实人人都看好勤劳刻苦的人,因为他们付出过,思考过,他们理应得到尊重,至于结果那是另一回事。我在实习中虽然很多不懂,但是有这种精神能够让别人看到,能够让他们明白我不是在偷懒,我们都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良好的交际能力。

在社会群体面前,沟通是人与人相处的必要条件。我们从开始不认识对方到可以从容的交谈,再到有困难找对方帮忙,都是沟通在起直接作用。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又能够让事情处理的更容易,更完善。我在实习中总是有问题需要寻求有经验的人帮助解答,如果憋在心里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答案的,有的困难你经过自我摸索可能会得到解答,有的涉及专业就不能全凭个人获得满意的解释,而且经过前辈的指导,你会发现原本认为很难的事情理解和做起来都更有效率。此外,一个拥有良好交际能力的人会更能协调好整个群体的氛围,良好的环境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四,温故而知新的学习。

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懂的东西并不表示已经掌握,只有一遍遍的重复回顾和实践后才能合格的称为经验,经验的重新利用才会生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总的来讲,再多的甚至再简单的体会也都要在实践中反复体会、巩固。这段时期的实习虽然是个小小的锻炼,却也锻炼了我的能力,提高了我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夏日的娇阳,让我们在热情与灿烂中继续学习、成长。

实习记者总结【篇4】

实习期是每个记者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新手记者来说,这段时期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磨练能力的机会。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了很多经验,下面是我的实习期记者总结。

首先,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和采访人。记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采访,而且一个好的采访是成功报道的关键。在开始实习时,我并不擅长提问,有时会感到紧张和不自信。然而,通过实践和观察资深记者的方式,我渐渐地掌握了采访技巧。我学会了准备提问的背景研究,确保我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同时,我也学会了倾听和观察,以便能够更好地挖掘故事背后的细节和真相。通过这些经验,我成功地采访了各种类型的人物,从普通市民到政府官员,从成功企业家到社会活动家,每一次采访都使我受益匪浅。

另外,实习期间,我也收获了很多写作技巧。新闻报道需要简洁明了,传达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都非常重要。在开始实习时,我常常在写作上陷入纠结,无法把握好字数和逻辑。然而,通过资深记者的指导和不断的实践,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事实。我学会了写出引人入胜的开头,用清晰的事实和数据支持我的观点,并在结尾处给出适当的总结和展望。通过这些技巧,我的报道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认可和赞赏。

此外,实习期间,我还发现记者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新闻界,记者经常需要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比如编辑、摄影师、翻译等。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工作,我学会了主动与他们沟通和合作,时刻保持友好和专业。另外,大部分的新闻报道是团队合作完成的,而不是个人的努力。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许多小组项目,与其他实习生和资深记者共同合作完成任务。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我学到了如何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和借鉴彼此的优点,这些经验对我进一步提高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的实习期记者总结是一段难忘且充实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看到了新闻从业者的挑战和快乐。通过实习,我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更加坚定,同时也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不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拥有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责任,以便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我相信,通过继续努力和学习,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

实习记者总结【篇5】

xx年xx月xx日,我和两位同学跨进x市x街的一幢办公楼,在位于这座建筑x楼的《x晚报》x记者站开始了我们的实习生活。回首这一个月的日子,尽管短暂,却让我体会到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真谛。

一、记者要有一双马不停蹄的铁脚板

第一天并不如我们开始预想的那样激动人心,开始我们做的,只是干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翻看堆在茶几上的报纸,就在我们面面相觑感到有些悻悻时,记者站的副站长老师交给我们一项任务——写两篇关于中秋月饼和“开学经济”的稿子。正巧我随身带着相机,于是便和一起实习的同学上街找材料。

两项我们原以为很快就能交差的任务执行起来并不轻松。初来乍到,由于不了解周边路况,我们沿着五爱北路走了近3个小时,逛遍了路边的大小店铺,与克莉丝汀饼屋、元祖、香榭丽舍蛋糕房的店员聊天,跟数码城卖psp的老板侃价,为了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来回穿梭于拥挤的人群中。简单吃了些东西,又跑到南禅寺书城和保利广场的家乐福去拍照片,然后赶回来写稿子,按下word的“保存”键时我长吁了一口气。

第二天,老师看了我们写的报道,对内容和图片均表示满意。骄阳依旧似火,汗流浃背的日子仍然在继续着,但如果不是这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于街市之间,我们的稿件怎能第一次给老师过目就得到首肯之后,我们继续乐此不疲地奔波在大街小巷,执着于捕捉最真实生动的画面了解最具体翔实的细节。

二、记者要有一副善听八方的顺风耳

一天,等公交时,我们无意间听到旁边两位中年妇女谈论家里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收到了很多录取通知书,不知孰真孰假。我和同学当下对视一眼,眼下高校录取尚在进行,考生收到的通知书只会有一份是真的,那剩下的那些通知书是什么呢?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吗?回去和指导老师说了想法,对方表示同意,但建议我们要兼顾各方的意见和看法。商量后我们决定从负责发放录取通知书的邮政局、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和教育部门高招办三个角度去写。通过与这三方面的人士接触,我们撰写了名为《录取通知书遭遇“李鬼”》的报道。看到word中的文字变成铅印的稿件登在报纸上,我很欣喜,而这篇无意的“偷听”出的报道,也让我从中懂得,要重视从平时身边的日常小事中寻找新闻来源,这些来自平常百姓生活的线索正是真正能吸引人注意和引起人共鸣的焦点。

三、记者要有一双敏锐深邃的透视眼

每到周末,我们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和一起实习的同学闲来无事乘车到一家私营蓝印花布博物馆参观。好不容易在荒僻的野外找到后,看见50多岁的博物馆馆长正一个人靠在打磨机上磨着两块木头,原来他在为下个月要举办的某名人故居图片展赶制陈列的木架。我们备感好奇:堂堂一馆之长竟要屈尊亲自动手做展览架?!带着满腹狐疑,我们匆匆把博物馆浏览了个大概,然后跟老馆长聊了起来。老馆长非常健谈,在得知我们有意采访后,将我们请进他古朴雅致的休息室,讲起他早年如何走街串巷辛苦淘得珍宝并努力争取到政府许可办起私人博物馆的经历。一席长谈,当我们结束采访,已是夕阳西下。

我和同学将老馆长的讲述写成了文章,老师在看了我们写的稿子后,认为无锡写私人博物馆的报道目前屈指可数,大有可作文章之处,可以将视野扩大到整个无锡地区私人博物馆的生存现状并提高到探究其发展前景的'高度,而不应仅局限于现在的人物专访。听后我们也觉得原先的写法视角有些狭隘,应该加以扩展延伸。第二天,我们通过电话采访补加了一些需要向老馆长了解的内容,并到市文化局文化处进行核实,掌握了无锡市目前7家私人博物馆的具体情况以及无锡市对私博所持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对初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中间为了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又几易其稿,最后这篇名为《私人博物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通讯终于出炉。

仔细想想,如果我们当时只是专注于博物馆内充满古趣的石轱辘、旧窗棂、蓝花布、古染坊,而对独自一人打磨展览架的博物馆馆长熟视无睹,那么就不会有这篇稿件的诞生。看来作为一名记者耳要听八方,眼睛也得犀利敏锐啊。

四、记者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巴

一次我跟着老师去采访无锡市今年高考生复读的情况,到达事先联系好的高复学校交谈几句后,我发现学校的负责人对我们并不热情,甚至有些回避,问他们问题,基本都是兜圈子不予回答。这种情形下,要想拿到他们学校最近招生的详细数据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不由有些灰心丧气。这时候,老师忽然对其中一位校长说,“您是涟水人吧?”,对方立刻面露喜色,“是啊,你听出来了?”。顺着这个话头,两人开始攀谈起来,渐渐地旁边几位校方负责人也加入到谈话中。不知不觉听着老师和对方谈笑风生间,我的记录本上已经记满了要收集的数据,离开时满载而归。

回来的路上,老师告诉我,在外出采访时,常常需要跟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人打交道,很可能对方由于自身原因不想告知记者详情,想着法子跟你兜圈。这时候记者应知难而上,练就一张巧嘴,变着“花样”想方设法让对方说出放在心里不愿说的话。能从对方的口音听出他来自哪里,这是老师屡试不爽的一招,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需要记者阅人无数的丰富经验作基础。

五、记者要有一双乐此不疲的妙手

因为在学校的校友通讯社待过很长时间,很多时候我对校友的消息很敏感。之前去无锡前我就了解到学校有三名刚毕业的校友在无锡当大学生村官,在平日苦于寻找新闻线索时,我想到了这三名“村官”校友。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新兴职业群体,我觉得他们身上有不少可挖掘的新闻价值。但是和老师说了后,他并不看好,一来这个话题涉及国家政策,带有政治敏感性,二来目前这方面的制度体系尚未成型,往深处写为时尚早。为了保证上报率,我们决定着重从广度而非深度上去写这篇报道。除了通过网络和几位校友交谈外,我们到附近的惠山街道办事处找到去年上任的“资深”大学生村官向其了解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向当地的街道办主任询问她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和建议。前期准备工作做完,我们开始着手写稿,因为掌握了大量丰富的资料,写的时候几乎一气呵成。

然而第二天把初稿给老师看后,老师指出了文章中的很多硬伤,尤其是我又犯老毛病在不确定具体日期的情况下把时间抽象成“近日”,让老师有些生气。此外,整篇报道前后连贯性不够,在讲到“老”村官对后辈的告诫时衔接得比较突兀,开头的新闻由头显得生硬,结尾引用的人物话语不够自然,我们的初稿被打回要求重写。

这次的改稿让我很伤神,因为措辞上要注意避免触及引起人们敏感的界限,同时还要让文章前后阅读起来很连贯。抱头冥思苦想了一个下午,最后我把报道分为“村官上任:官虽小,事情不少”、“网上交流:多方学习才能提高”、“街道主任:他们带来了新活力”三部分,以无锡市百名大学生村官奔赴岗位一个月为新闻由头,引用一位大学生村官博客上的日志开头,以惠山街道办的领导对大学生村官寄予的期望结尾,这样通篇做了结构上的根本改动后,忐忑不安地把稿子发给老师看。这次得到的回答是:“就照这个发吧。”那一刻我如释重负。

一篇稿子,经过三四遍修改、补充、调整的彻底改造,终于得以见报。虽然这过程中我也有绞尽脑汁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但为了能更真实地反映大学生村官这一还不为人们熟知的群体,也只得不厌其烦地一改再改,大概这就是想成为一名合格记者就必须要付出的精力吧。

六、记者要有一套严谨踏实的良好作风

在最初写《中小学公开新学期收费》这则新闻时,我并不以为意,认为这是根据文件写的稿子,万变不离“公办中小学减免学杂费”的宗旨就不会有大差错,于是草草写就发给老师交差。第二天就被老师叫去训话,原来文章里好几处收费的具体标准原文件上写明“待议”,我却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写了进去,严重违反新闻准确性的要求。这些数据的最后确定需要到物价局和教育局去核实,而不能靠仅对着一份文件闭门造车。我被训得脸上一阵发热,下午就跑去教育局、物价局问最新收费标准,拿到了新的数据表后回来一字一句地进行修改,确认无误后交给老师。老师看看我笑着说:“让你尝点苦头才好。”我又是一阵惭愧。

事后我静下心来想,报纸媒体被受众看作政府喉舌,其刊登的通告在老百姓心中无异于政府公文。如果在这篇写中小学收费新标准的新闻里,我均草草的写就而编辑又草草浏览通过,那么学生家长们看完后发现和学校发布的标准不同,那我可就捅了大娄子了,这都是没有养成谨慎求证习惯的后果啊。

“你们来实习不该只是为了学习记者采访写稿的流程,采访流程只要看一看就大致会懂。要学习的是对有效信息的提取,是对细节的斟酌,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是我们刚去时指导老师对我们说的话,刚开始我不能体会,但随着实习的深入我愈加理解到这其中的真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是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但是敬业的精神、精湛的技能、广博的见识更是必不可少。

每写一篇报道,我就从中对记者工作了解深入一步,但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以上我所写的都只是记者工作的冰山一角,却已经感慨良多。在将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身体力行,在新闻工作者的漫漫长路上下求索,怀着满腔热情去体味个中的五味杂陈。

实习记者总结【篇6】


作为一名实习记者,对我来说,这一个月真是充满了挑战和收获。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下面我将详细回顾一下这个月的实习经历。


我要感谢这家新闻机构给我这个实习的机会。正是因为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我才能够在这个行业中一步步成长。我还记得第一天来到这个实习岗位的紧张和兴奋。我被分配到新闻报道组,与一群经验丰富的记者们一起工作。他们给了我很多指导,并且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问题。虽然一开始我有些担心自己能否融入团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获得了同事们的认可,感觉自己真的成为了这个团队的一部分。


在这个月里,我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新闻报道。我还记得有一次,我被派去采访了一家小型企业的创始人。这个企业在当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都对它的发展充满了好奇。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专门安排了一次面对面的采访。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采访如此重要的人物。我还是鼓起勇气进入了对方的办公室,并非常流利地向他提问。我成功地完成了采访,并写出一篇生动有趣的报道。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相信,只要付出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除了采访,我还参与了大量的新闻调查和新闻写作工作。我学会了如何对一个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并写出一份准确而客观的报道。其中一项调查让我印象深刻。我发现了一家餐厅涉嫌使用劣质食材,并造成了食物中毒事件。我在几天内调查了该餐厅,并采访了一些受害者。我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餐厅不得不关闭并受到批评。这个过程让我对新闻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继续追求真相的决心。


这个月我还有一次难忘的经历是参与了一项国内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那么多记者抢录取证据,相互竞争的场面。作为实习生,我真的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其中。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最终我拍摄到了一些珍贵的画面,并完成了我的报道。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新闻报道的紧张和充实。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新闻写作和采访技巧,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新闻要做到准确客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篇报道背后都是记者们辛勤的付出和持续的努力。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需要时刻保持对事实的敏感性和独立观点。只有这样,我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为社会传递真实的信息。


小编认为,这一个月对我而言是充实而宝贵的。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新闻梦想。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新闻行业的热爱更加坚定,我期待着自己未来在新闻界的发展。

实习记者总结【篇7】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是中国银监会正局级直属单位。《中国农村金融》杂志(半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国银监会主管主办的,以全国金融理论研究人员、金融监管人员、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及员工为基本读者的专业期刊。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着力宣传党和国家农村金融领域的方针政策,宣传银行业监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法规,推介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创新经验,讴歌农村金融战线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既是银行业监管部门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窗口,也是全国农村金融机构舆论宣传、获取资讯、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中国农村金融》为半月刊,每期发行量超过10万份,在财经类期刊中名列前茅。多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研究咨询机构的广泛认可。

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杂志社设立了新媒体部。目前新媒体部向读者提供的.服务平台有中国农村金融网、中国农村金融微信、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手机报、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微博等。杂志社新媒体部根据采编工作需要,竭诚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

实习记者总结【篇8】

实习期是每个记者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实习,我亲身感受到了记者工作的酸甜苦辣。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新闻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下面是我对实习期记者经历的详细总结。


作为实习期记者,我深刻意识到了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责任。记者是信息的传递者,我们的报道会直接影响公众的认识和观点。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所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实习期间,我经历了对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取证、采访当事人和专家等环节,这让我更加明白报道的严肃性和复杂性。要做到公正客观,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新闻事件,对每一个信息进行核实和筛选。


实习期记者也要面对巨大的时间压力和工作强度。新闻业是一个不断进行报道的行业,对新闻的及时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常常需要紧急处理新闻事件,提交稿件的时间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快速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能够迅速将复杂的事实转化为简洁清晰的文字报道。在因时间压力过大导致的疏漏和错误中,我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和应对压力,保持头脑清晰,并尽量做到不随波逐流、不草率从事报道。


与此同时,实习期记者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报道新闻不仅仅是文字的写作,还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沟通交流。这包括采访对象、同行记者、编辑等等。在与不同的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取舍。与此同时,记者工作在很多时候需要频繁的赶场和出差,这要求我们要适应高速行驶的工作节奏,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任务。通过与各种团队密切合作,我的适应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另外,实习期记者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思考和判断力。事实往往不是简单明了的表面情况,我们需要对所报道的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在采访中,我学会了通过提问和引导,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在报道中,我尽量坚守客观原则,用事实说话,提供平衡全面的报道。同时,我也学会了辨别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度,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小编认为,实习期记者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我不断地学习、成长和进步。通过实践,我更加明白了新闻报道的责任和严肃性,提高了自己的时间管理和工作效率,培养了人际沟通和适应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分析思考和判断力。这是一段宝贵的经历,不仅为我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新闻行业充满了热爱和激情。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努力,我将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为社会提供更加准确、客观和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实习记者总结【篇9】


作为一名记者,在实习期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各种报道,采访了不同的人物和事件,体验了新闻行业的酸甜苦辣。现在,我将以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详细具体且生动地总结我的实习期经历。


实习的第一天,我充满了激情和期待,迎接着自己的新挑战。我很快发现,实习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简单。记者的工作需要持续的评估判断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我开始报道第一个事件时,我感到有些手足无措。我努力记下现场发生的一切,采访了目击者并记录下他们的证词。当我回到编辑部准备写报道时,我陷入了苦恼之中。如何组织这些材料,如何编写一个完整而有条理的报道,这些都是我此前从未考虑过的问题。我意识到新闻报道需要一种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我学习了如何分析新闻事件的本质,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我研究了各种新闻写作的技巧,学会了如何使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来表达我的观点。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深度采访,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更多细节。这一切都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不断成长,逐渐掌握了这门艺术。


我的实习期也有很多难忘的经历。有一次,我被派去采访一位非常有争议的政治家。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这样一个强势而富有争议的人物,我感到有些紧张。我还是站在我作为一个记者的立场上,询问那些尖锐而直接的问题。我的采访得到了这位政治家的认可,我成功获得了大量独家新闻的消息。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作为一名记者,我们需要保持独立和客观的态度,不被任何形式的干扰所左右。


实习期间,我还意识到了新闻报道的伦理和责任。在一次报道中,我曾发现一个重大错误,但我选择了坦诚地向编辑部汇报,并纠正了这个错误。这个经历教会了我,作为一名记者,我们不能只追求独家新闻,还必须保持诚实和准确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和尊重。


回顾这段实习期,我认为自己在专业知识、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通过每一次的报道和采访,我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我也体验到了记者这个职业的艰辛和不易。采访的现场环境常常紧张而快节奏,时间紧迫,要求高效。每一个新闻报道的背后都充满了挑战和机会。


在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并致力于做出更好的新闻报道。我将继续保持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保持对不同观点的开放性,并且时刻保持记者的专业性和公正性。我也将继续深入探索新闻行业,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与同行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通过实习期的学习和实践,我意识到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在新闻行业中取得成功。我深信,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我会继续努力,为社会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记者这份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将成为我一生的追求和激情所在。

实习记者总结【篇10】


作为一名实习记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这段时间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新闻行业,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领域中的不足之处。我将对这段实习期进行总结,并分享我的体会和感悟。


我要感谢实习期间的老师和同事们。他们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和帮助,让我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新环境。在新闻采访、报道写作等方面,他们都给予了我许多建议和支持,让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他们的耐心和细心教导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有信心继续在这个领域中发展。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新闻报道和采访工作。每天收集信息、撰写新闻稿件、编辑校对稿件,这些工作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闻行业的运作方式。通过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我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和见解,让我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实习期间,我还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新闻行业的工作节奏快,时常面临紧急事件和突发情况,要求记者及时准确地完成报道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学会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采访、整理信息,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通过这段实习期的经历,我发现新闻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在这里,要求记者具备丰富的知识背景、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写作功底。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深感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行业的要求。我将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新闻领域中更上一层楼。


这段实习期让我学会了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如何在压力和挑战中成长。我将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把它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继续努力前行,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就。希望未来的我能够更加成熟和自信,为新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感谢实习期给予我的一切,让我更加坚定地选择了这个行业,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愿新闻事业越来越繁荣,愿我们都能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成功和成就。

实习记者总结【篇11】

20xx年7月1日到8月10日,我在我们龙岩市最具影响力的媒体闽西日报社记者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在报社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本人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作

在这期间,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思想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工作作风变得更加严谨;记者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会议新闻看似简单,但要写好也不易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报道必须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这种新闻的写法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其实要写好也不容易,要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组织语言,突出重点,把握好核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我在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

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还得注重礼仪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的渠道。比如,当采访对象为市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会形成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采访时的礼仪也很重要。

写好一篇稿件,要提炼主题,谋篇布局,字斟句酌出去采访后,回来写稿子,主要根据采访笔记,大致的内容框架出来后,再拟标题和小标题这些,然后整体润色,然后就是改错别字,这个很关键,虽然后面还有编辑那一关,但是,像错别字和语法这样的低级错误,应尽量避免发生,也减少编辑的工作量,因为报纸的阅读面广,容易给别人造成误导。稿子写好后,就请老师批评指正,在老师的意见中,不断学习一些写新闻稿的技巧。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做事要认真。

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报社特意打印了份领导的排名和职位以免出错。在照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要注意构造,更要注意人物表情,特别是有领导的照片,更要慎重,领导的面部表情走路的姿态及站的位置都要考虑全了。外出采访时更要注意检查装备是不是都带全,采访本、笔是最基本的了,然后我因为没有录音笔,就只好用mp4代替,虽然录音的质量差点,但回来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可以有证可查。不然,有些关键的内容不能确认。u盘也是必备的,有些相关的资料可以直接从相关地方拷贝过来,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和打字的麻烦。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

第二,知识面要广。

记者要打交道的`人是方方面面,有农民,有医生,有老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遇到。对不同的领域,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难。比如上次“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研讨会”在龙岩市举行,而我之前对“定光古佛”一点都不了解,根本就无从下手。这就提醒我,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深入一步,对于要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比较无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看点书,扩充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实习记者总结【篇12】

一直以来,我对实习二字都充满向往,以为这是一个可以锻炼人、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大二暑假,在老师和学长的介绍下,我有幸进入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实习,可结果却远远不如想象中如意。

也许是理论知识不足,一直以来我学习的都是报纸知识,尚未接触电视摄影和视频剪辑。第一次实习就是自己一点也不懂的电视领域,难免会觉得手足无措。

看到三四十斤重的摄像机架在跟自己差不多高的三脚架上,我连开机都不会。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摸清了哪个是开关,哪个是白平衡,哪个是回看。也接触了一些拍摄基本步骤,怎样调节白平衡,怎样对焦,什么样子是最自然的光度,等等。相信只有亲手接触,才会有如此深的记忆,这书上的理论要有用得多。

酷热难熬的正午,经常是我们接到电话通知外出采访的时间。不知道出何意图,越是炎热的天,领导就越喜欢去工地上视察视察,难为的是他那一群小跟班和我们这些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了。

每次看到瘦成电线杆的老师扛着三十多斤的摄影机跟在领导后面一路小跑,额头上的汗一路流到脖子后面打湿衣服的时候,我对记者这个职业都会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觉得他辛苦令人敬佩,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从此以后我与白皙的皮肤还有高跟鞋是绝缘了。

实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给视频配的新闻稿一般都是拍摄视频的记者自己写的,后期的视频剪辑也是记者一个人做。一个熟练的记者在拍摄和采访的过程中一般在心里已经打好腹稿了,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稿子来拍摄自己想要的景物。这样才能保证有时在稿子中仅仅是一笔带过的事物,也能有相应的图像与之匹配。

在我眼里,配同期声是最繁琐也是最枯燥的活儿,特别是遇到吐字不清晰、说话也没什么条理的采访对象的时候,配同期声就成了一项折磨人的工作。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只有反复的听,结合语境来揣摩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由于摄像机没有音量调节的设置,每次听录音的时候只有插上耳机才听得清,但往往戴上耳机听的时候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就变得很刺耳,一般听不了几分钟耳朵就会很疼。

同时,如何把握那个度也是一项学问。过多的主观修改,就无法和电视上人物说的话契合,但如果是直接配上对方说的原话,那一些病句错句就会展现出来,观众理解起来也很难。

一段几分钟的采访,也需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给它配同期声,可最后真正在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一般也只有十几秒而已。

以上是我在记者站实习所收获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很多问题的出现也促使我没有坚持下去。

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是xx电视台和xx日报在经济开发区设立的一个新闻点,专门报道开发区新闻。

由于地域和报道内容的限制,开发区新闻的受众是一群特殊并且固定的人,基本就是在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的相关人物。最后剪成的节目,也仅仅是在开发区上与观众见面。

受众少,受众所覆盖的新闻面积也随即减小,因此每天得到的采访任务也仅仅是帮助宣传某个品牌或者是报道领导慰问企业或是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

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敬意,让我实在不愿意仅仅成为政府的喉舌以及利益链条上的广告商。“某月某日某领导参观指导了某企业企业并和该企业领导”,诸如此类的格式化语言,既不接地气,也对广大观众没有什么指导性意义。

更有甚者,在采访某个企业的时候,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公司领导们都会事先安排工作人员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通知,不会有任何一句对公司不利的话,而因此呈现出来的.新闻真实性则会大打折扣。

也许是经验的不足或者加上其他客观原因,我外出跟随采访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天早上来到记者站做完一些卫生工作之后,我一般能做的是坐在25度恒温的空调房间里,一边喝着“无限续杯”茶水,一边玩电脑。中午还用老师的饭卡在食堂吃饭,晚上搭顺风车回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原文不记得了,只想起了一种感觉——没有贡献的时候,吃着单位的盒饭也觉得是罪恶。

带着这种罪恶感以及对工作的困惑,实习了26天之后,我告别一向待我不错的老师,离开了记者站。这其中的收获是也喜忧参半,为世人所评价吧。

记者实习报告 篇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采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采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采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采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采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实习记者总结【篇13】

2009、、20分别获光华奖学金、复旦学业一等奖、三等奖、三等奖。

《行走的风景》获学院征文比赛二等奖;《寂静之声》《赞美》分别获“感动安财”奖、文学艺术传媒系征文比赛三等奖、诗歌朗诵比赛优秀奖。

《青年报》通讯员。采写铁路、消保、突发事故、校园、教育等条线。完成新闻稿百余篇。

负责“生活随笔”三个栏目,跟进从约稿到送审的整个流程。开创“成长的烦恼”栏目,目前已成为《中文自修》的.常设栏目。

组织、策划、布置一系列大型活动,如第24届、第25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口语交际比赛、语文大讲堂、“作文竞赛走进校园”活动等;

负责2012杂志头期头条“校园风景线”——“走进文来”的摄影采访。

合肥企之源广告公司,从事“家居频道”广告软文写作。

任校报《复旦》校园生活版的编辑,同时负责采访、写稿、排版、校对等,做过几期专版编辑,如校园基层党建专版、“毕业生之星”专版、毕业季专版;同时兼任校报记者,完成四版头条多篇。

其中多篇采访稿被《光明日报》《新闻晨报》《新民晚报》等外媒刊载。

参与复旦大学通讯社采访、写稿,并于复旦大学新闻中心担任助管。

主要负责复旦大学中文系团学联的宣传工作,独自完成了中文系团学联申优的文稿写作,初赛与决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和导师远赴台湾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会议综述发表于2011月号《文艺争鸣》。

在《光明日报》《文艺报》《社会科学研究》发表论文书评数篇,如《冯艾——永不褪色的志愿者》《内心的体悟和咏叹》《家的诗与史》。

在《新安晚报》《安庆日报》《枞阳杂志》及中文系系刊《学文》发表多篇散文、小说,如《寂静之声》《世间女子的三色堇》《你在想什么》《只可回顾》《水梦初还》;《昨夜烟花特别多》连载于起点中文网,已完成七万余字。

粤语的基本听说能力;英语六级,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和读写能力。

能熟练运用PPT;及PDF软件,OFFICE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zongjie/19703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