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5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精选。

教师范文大全相关专题:“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的上课流程一般是从写教案开始的,教师可通过教案研究如何更浅显易懂的讲通知识点,在正式上课之前怎么去写教案呢?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篇1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妈妈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因此,我就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读的上面。

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让学生体会爱迪生的聪明。一是感情的朗读,感受小爱迪生聪明可爱的形象;二是通过大家的焦急、束手无策来烘托爱迪生的聪明,也就是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三个大问题来贯穿全文,即:大家为什么急得团团转?爱迪生想出了什么方法救妈妈?爸爸和医生的前后态度是怎么样的?在这三个大问题中,又抓住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引出人物的对话来进行朗读的指导,达到感受小爱迪生聪明可爱这一目标。学生的反应也挺好的,尤其是小爱迪生和爸爸的对话,可能是因为和小爱迪生年纪相仿的缘故,学生读起来感情很到位。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理完课文内容、思路之后应该齐读全文,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更进一个层次,要不就会显得有点散。而我却在练习和拓展后才齐读全文,这样效果就没有那么好。朗读还训练地不够扎实。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有层次的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的个性在朗读飞扬。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爱迪生救妈妈》后,我有这样一些零碎的教后感:

1、将重难点词语的理解和文本品读结合起来,会收到理想的效果。本课有“恍然大悟”一词,属于本文的重难点词语。在同学初读课文后,我让他们自主提出自身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一起解答,有生提出“恍然大悟”这个词,我当时也请了一些同学尝试回答,但发现他们答非所问,于是我放弃了对这个词语的解释,因为这样只能是灌输式了。于是,我提出把这个词语放到后面去理解。在重点教学第四自然段后,我在让同学充沛感知“爸爸”对爱迪生的误会和爱迪生想法之妙后,顺势对话,“爱迪生想出方法,使得病床一下子亮堂起来,这时,爸爸——”生接“恍然大悟”,师:“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同学就能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本文涉和到“镜子聚光”的科学常识,这也是理解难点,我并没有通过实物演示来向同学解释其中道理,只是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绘画讲解,解释镜子的聚光作用,我觉得,在语文课上,还是让同学重点感悟爱迪生想法之妙,能进一步理解爱迪生爱动脑筋的品质。但从同学课后作业来看,同学对爱迪生具体想了什么方法还是说不清楚,有些还说什么“镜子里发出光来”,真让人啼笑皆非。那么,在语文课堂上,确实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向同学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3、理解感悟爱迪生爱动脑筋是本文的重点,但亲情也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我尝试过让同学在具体的词句中感悟这一点,我说:“爸爸立刻骑马去请医生,爱迪生又一溜烟似的跑去想方法,从中能看出什么呢?”同学的回答是“说明当时情况很紧急。”我也就放弃了深究的想法,不去自身的感悟了,这样的处置是否妥帖呢?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篇3

以赞叹爱迪生的聪明,学习爱迪生的才智为契机,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办法学生字,想办法读好课文。

一、谈话引入,初读交流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请自读课文,读后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小组交流。

二、想出办法,自主识字

读过本文,我们都会赞叹爱迪生的聪明。今天,我们也来学学爱迪生,看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大家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谁就是我们班的爱迪生!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2、小组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小组推荐好办法,介绍给同学。

4、评比班级“爱迪生”。

5、借鉴同学介绍的方法识字。

三、朗读感悟课文

1、自读感悟:

课文最后一段,写医生夸奖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请读一读,找一找。

2、交流感悟:

学生自由交流,老师抓主要词语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归类,哪些是直接描写爱迪生的,哪些是间接描写爱迪生的。

3、实践感悟:

⑴看图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爸爸为什么“恍然大悟”?

⑵小组同学实践“镜子的反光性”。

4、角色朗读感悟。

四、指导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填”

五、课外积累

1、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2、查查“阑尾炎”是一种什么病?有什么危险?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篇4

爱迪生,是一个对于整个世界都有着杰出贡献的伟大的发明家。虽然是二年级的孩子,但是我认为孩子应该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那么,对于作者的简介如何能让孩子感到它是生动、真实的?这一环节,又能否真正的做到有意义呢?(尤其是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

首先我以图片吸引学生,让孩子看到爱迪生所发明的实物。无论是电灯还是电影,都是孩子非常熟悉和了解的。紧接着,我再告诉孩子们,这些都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发明的,他就是爱迪生。教室里一片哗然,我抓住时机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要露出惊讶夸张的表情呢?”有的孩子说“如果没有灯,我们晚上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我要谢谢爱迪生。”这个孩子说完了,我就鼓起了掌,其他孩子也跟着鼓了起来,教室里没有任何声音,除了这一片片献给爱迪生的掌声!我想,此时早已经不用教师再多说些什么了。接下来,我紧扣主题,接着说道:“孩子们,爱迪生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但是想要成为一名发明家,可不是简单的事情。爱迪生从小就非常聪明,爱动脑筋,他特别喜欢思考问题,正是因为这样,他才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紧接着,出示课文第一段,孩子们都不由自主地读了起来,而且非常有感情。

在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响起掌声的时候,我被他们的举动所震撼,而此时的他们正在被爱迪生的杰出贡献和伟大发明所震撼……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篇5

“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

“爱迪生!”

在这样的师生对话后,我带着孩子们开始学习这一课。

孩子们都知道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可是对他的童年生活却不是很了解,而本课正是讲述的爱迪生7岁时发生的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

首先,通过读课题,学生都明白了课文讲的是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然后,我让学生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划记出文章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爱迪生是个聪明的孩子?学生都找得很好,在学生朗读自己划记的句子是,我追问他们,为什么从这里能看出爱迪生聪明呢?在回答我的问题时,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当时情境,认真思考,充分体会爱迪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优点。

当学到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妈妈病情的紧急,并找出描写情况紧急的句子,在反复的朗读中,孩子们仿佛置身其中,一个个脸上都露出焦急的表情。此时,我做了个小小的拓展,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爱迪生的爸爸,你肯定非常着急!你们能用昨天摘抄的成语来形容爸爸的心情吗?”就在昨天,我布置的摘抄作业是,收集10个描写人心情焦急的成语,此时正好让学生的积累得到运用。学生发言都十分踊跃,说出的成语一个比一个精彩,让我赞不绝口。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对爱迪生有了新的认识,还从小爱迪生身上学到了,遇到困难与挫折不要慌张,要动脑筋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篇6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课文内容的生动,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我的课围绕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怎样救妈妈这两点让学生在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中感受爱迪生的爱动脑筋。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在交流“为什么要救妈妈”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重点抓住了词语“急性阑尾炎”和短语“直打滚”“急得团团转”展开教学。从“急性阑尾炎”一词中理解急性阑尾炎的病症表现,即得病突然,疼得厉害,不及时救会丧命。让学生了解了这三点,就为讲读“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奠定了知识基础,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说说自己肚子疼时的症状,孩子们有的说“疼得满头大汗”,有的说:“疼时用手使劲按住肚子”,有的说:“疼得直发抖”。接着让孩子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并进行了语言训练“不停地打滚---直打滚,那么不停地摇头---直摇头,不停地跺脚---直跺脚”。

为了突显紧急情况下大家却束手无策,我设计了让学生想象说话:医生急得------,爸爸急得-----,爱迪生急得-----。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医生和爸爸的对话,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理解“急得团团转”中隐含的焦急和无奈。

与文本充分地接触,我就让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朗读的环节上,我还是花了点时间的。如“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大家急得团团转。”这些句子在边读边引导中,孩子们朗读得越来越棒。

二年级的识字教学还是课堂中的重头戏,检查预习情况时,落实“委屈、亮堂”读轻声,“似的、一溜烟、明晃晃”辨别多音字,“油灯”利用插图理解,“一溜烟似的”放在语境中理解等,到最后的写字教学,让孩子分清相同偏旁在不同位置的区别—“检”“查”、“炎”。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写字时间有些仓促,细想教学过程是自己太啰嗦,重复孩子的话语有些多,导致最后写字时间不够充分。

课后和胡巧慧老师交流,有一点深受启发,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完成一个填空题来说说故事大意,为了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一种概括能力,我在小结时说道:“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能用几句话就把故事的主要内容给讲清楚了。”胡巧慧老师告诉我:“在二年级出现主要内容有些不妥。如果这句话换成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你们读呀读,读成了几句话,真能干。这就是会读的本领。”翻翻语文课标,谢谢胡老师的建议。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篇7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大发明家爱迪生七岁时,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利用镜子反光的原理解决了动手术时微弱光线的最大困难,)帮助医生救助了病情极危的母亲。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引人入胜,充满了主人翁爱迪生的智慧和周围人的深情。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有败笔之处。

这次接受的比武内容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如何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是在准备的两天中思考又修改,修改了又思考。最后确定:

1、认识本课的词语,重点新认识五个生字。

2、初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团团转”理解妈妈病情的严重,从而体会爱迪生的聪明爱动脑筋的形象。

3、书写:夸奖。

一、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由于接受的别班学生,我利用照镜子这个课前游戏与孩子们走进关系。这个游戏的设计既结合了本课的一个内容点,还为不相识的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学习课堂。在导入爱迪生这个人物时,我是给出一首概括爱迪生生平的小诗。让学生猜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层次识字,扎实学习方式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我从词语入手,分成四组词语,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出现,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识字。

1、关于妈妈从病危到得救的五个词语:检查 急性阑尾炎 来不及 得救2、关于爱迪生的三个词语: 一溜烟 明晃晃 亮堂

3、关于爸爸的两个词语: 斥责 恍然大悟

4、课文主线的重点词: 团团转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总之,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地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而且形式也多样化,有单轨火个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在组织形式多样的情况下,我还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读准词语,所以我也总是利用范读,引导孩子可以慢慢读,把一个词语读准,读到位,再开始后一个词语教学。虽然我这个环节由于新教师未能把握控制时间,在词语上用了很长时间,影响了后面的环节,但我没有后悔,因为低段的孩子把词语读通,读顺是之关重要。

三、重点词抓主线,提升朗读训练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抓住课文主线的一个字,一个词尤为关键。结合本课,我利用“团团转”重点词连接到重点短语“急得团团转”再引导重点句子“大家急得团团转”,一步一步地提升,而为第二,第三自然段的重点句子进行展开训练朗读。

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上医院已经不来及,医生决定在家马上做手术。

文本中的第三自然段。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朗读的训练。朗读是一种眼耳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音综合活动。它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起到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确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这几句话的朗读都在为学生理解妈妈病情的严重这个思想感情而服务的。因此,教学本课时,我通过下列几种形式:(1)教师范读 学生感悟(2)个别朗读,另生评读 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本课教学还安排了拓展练习的教学环节,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拓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促进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但由于时间有点紧张,指导朗读中,没有预设前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反复细细品读。可能在重音的确定和语调的把握的技术细节处理上做得不够到位。如果再挖掘的深一些,就会做的很完美,从而使朗读更为专业化,让朗读变得更为美妙。

四、写字教学,体现文本精神

写字教学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还应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用美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追求美、创设美的欲望。

根据学生二年级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写字前,让学生认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观察什么呢?观察生字的偏旁部首、结构相同点等。他们都是上下结构的生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分。然后我把这两个字板书在黑板上,一边板书一边辨别生字各个笔画的长短、轻重以及笔画之间的距离、偏旁之间的宽窄高矮等。我把夸的撇和捺比喻成了两只翅膀,把下面的亏保护起来了。所以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大方。我还把奖的撇和捺比喻成了一个人,写得时候一定要稳稳的。从而起到育人的效果。课结束时,我把课题和写得字用一个大拇指简笔画勾画出板书所体现的一种文本精神。

青年教师比武恰如一阵春风,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我们沐浴着滋润成长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篇8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文章。课文主要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在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立足文本,以读为本,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力求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另外,在教学时我还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想象病人在床上“直打滚”,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再想象当时的情况,来理解“急得团团转”的意思;

抓住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让孩子体会爱迪生救妈妈的急切心情;结合课文内容,从爸爸态度的变化来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等。学生通过对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感悟到了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

语文的教学不在于一时,而在于日积月累。努力把握每一节课,让学生真正学会感悟、学习,是语文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妈妈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因此,拿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读的上面。

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让学生体会爱迪生的聪明。一是感情的朗读,感受小爱迪生聪明可爱的形象;

二是通过大家的焦急、束手无策来烘托爱迪生的聪明,也就是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三个大问题来贯穿全文,即:大家为什么急得团团转?爱迪生想出了什么方法救妈妈?爸爸和医生的前后态度是怎么样的?在这三个大问题中,又抓住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引出人物的对话来进行朗读的指导,达到感受小爱迪生聪明可爱这一目标。学生的反应也挺好的,尤其是小爱迪生和爸爸的对话,可能是因为和小爱迪生年纪相仿的缘故,学生读起来感情很到位。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过渡语言不是很流畅,不够自然,另外,在理完课文内容、思路之后应该齐读全文,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更进一个层次,要不就会显得有点散。而我却在练习和拓展后才齐读全文,这样效果就没有那么好。朗读还训练地不够扎实。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有层次的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的个性在朗读飞扬。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zongjie/9222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