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荷花淀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06

荷花淀教学反思1500字。

做一份好的教案是老师的特长之一。教师写教案时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写教案时有没有技巧方法呢?有请阅读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你编辑的荷花淀教学反思,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荷花淀教学反思(篇1)

《荷花淀》,作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小说单元的一篇文章,我从小说的三要素着手进行授课,着重依托这篇课文来强调人物形象赏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

反思一、关于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

在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它应达到的效果,开发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和资料。这堂课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前学生的预习,把课文相关内容快速的过滤一遍。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加深难度。

反思二、关于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我牢牢抓住三要素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尤其是人物小说作为小说的中心要素,因此是本堂课的重点。但是由于学生对小说阅读在方法上还有待提升,因此在理解人物形象这一环节就显得比较吃力了。

荷花淀教学反思(篇2)

以往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体现。新课标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孙犁的代表作品《荷花淀》这篇文章的分析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下功夫,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从这节课的准备和具体实施的过程谈谈自己的体会。

《荷花淀》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写于1945年春天,抗日战争进入最后的阶段,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展。本文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高中生来讲,战争小说不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构思导入过程中,我选择了学生们感兴趣的“电影”话题入手,和同学探讨战争影片不被年轻人喜爱的原因。课堂氛围一下活跃起来,再引导学生回忆印象深刻的战争——抗日战争,从而自然带学生走进孙犁的《荷花淀》。

在文章分析过程中,虽然也是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但是,却与以往单纯从文本分析有所不同。在“环境”这一要素分析中,我采用与传统的战争题材小说血雨腥风的战争场面相对比的方式,本文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家乡美景图。让学生在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的诗化字里行间自觉融入美丽的荷花淀,将学生带入孙犁设置的“特定的环境”中。

在分析“情节”这一要素时,文章避开了对重大战争场面的描写,而是,把战争的`残酷溶解于军民保卫“大家”和“小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作为小说主体故事的妻子送郎上战场,再没有那种离别的凄苦,以及被离弃的哀怨,甚至这种突然的诀别,也并没有激起妻子丝毫的不满和怨恨;干部家属如此,其他所有人的情况也都是如此,一切都显得那么简单,而且是在这种简化了的艺术关系中,小说留给读者的就是如同新鲜的“荷花荷叶香”的一片温情,是一种单纯美的极致。作者有意创设的“淡化的情节”也随之印在学生的.心中。

《荷花淀》这篇小说的“人物”分析我确定为分析的重点部分。在这里我设置了分角色朗读,揣摩语言,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夫妻话别、商议探夫和归途说笑三个片段都由不同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共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农村妇女们的勤劳质朴、真挚勇敢、积极向上,不甘落后;青年们的勇敢无畏、奋勇杀敌等优秀品质在学生中引发共鸣。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小说不再单调;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荷花淀美景让学生着迷;爱情、亲情、友情体现的人性美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十分融洽。

这样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教师只有多想、敢做,不断尝试才能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才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m.03kKk.Com 零思考方案网】

荷花淀教学反思(篇3)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组织性、非确定性,成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如果这样来认识和实施教学,整个过程就会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从而远离单调、沉闷和程式化。

本文仅就以现代作家孙犁的《荷花淀》一课为例(课堂实录节选),着重探讨课堂中如何互动。

首先,导入新课有实感,激发学生的互动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独到的导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思维的方向,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渴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之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积淀和生活阅历,激发起他们心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这样就给以后的课堂互动提供了基础。

[教学案例实录]:

师:同学们,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恐惧。读了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他笔下的战争是什么样子的,《荷花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谈初读感受。

生甲:景色真美。那生长着茂密芦苇的无边无际的白洋淀,尤其是那飘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的荷花淀真令人神往。

生乙:除了景美,人更美。那群白洋淀的青年妇女们,水生嫂们,温柔多情,太可爱了。

师:很好,看来《荷花淀》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同学读出了景美、人美,有的同学读出了人情美、人性美;还有的同学读出了人物对话的语言美。孙犁的小说真是别有风味啊!

(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战争是残酷的。这是他们的正常思维,而教师的导课中传达出了本文对战争的描写与我们的常规想象不一样,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去习读课文。)

其次,教学活动有发散,鼓动学生的互动欲。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课堂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还是主动,完全取决于课堂的驾驭者、课堂的导演──教师。过去的教学,课堂上老师是主演,只是一味的讲,完全是填鸭式的,要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只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动学生说,自主地说,大胆地说。

[教学案例实录]:

(一)比较阅读

(改写原文对话,比较阅读)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女人低着头说:就你积极。

师:能用老师改写的句子换掉原文中水生嫂说的话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就你积极是责备水生的,不符合水生嫂这个人物的性格。

师:水生嫂的性格是什么呢?

生:多情,舍不得丈夫离开自己,但不拖丈夫后腿。

师:分析得好!言为心生,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要能表现人物内心细腻的心理活动。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明责备,实赞美,埋怨之中带几分自豪的感情。

(教师在驾驭课堂时,运用了常规的语言替换法。这样,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了作家对语言的锤炼;另一方面,学生在比较中容易发言,说出自己的所想,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学习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的互动气氛。)

(二)合作探究

(对助夫杀敌一节,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讨论,争论。)

以下是课堂讨论的问题,现录下。

1、撅着小嘴的是谁?

生:是新媳妇。年轻,尚未成熟,委屈。

2、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这是谁讲的?

生:是心直口快的那位,因为她说出这句话就感觉失言了,大家也笑了。

3、附带一下人物的情态。后面写到妇女们的生气。她们为何生气?

生:丈夫爱搭不理,一个不大声吆喝,说她们是落后分子。

4、水生们真的生气吗?

生:没有。文中有水生(及其他青年)吆喝出来吧,你们!――课文注解是好像很生气。扔饼干细节表明他不是真生气。他是装的,妻子来看他,他觉得路上危险,也有些害羞,丢人。

(教师运用问题导引法组织课堂,有的放矢,学生便于回答,也乐于回答,很好地配合了教学,体现了课堂的主人翁角色。)

(三)授之以渔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体会水生嫂的形象特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先以水生嫂勤劳善良的特点为例,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语段,体会她的这个性格特点。对于后两个特点,就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按照刚才的分析方法去归纳、提炼。即使学生的归纳与标准的表述有差距,我采取了存疑的态度,然后把标准的表述写出来,让学生比较二者的优劣,这样就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对于课堂中的互动,教师要不时地去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互动的空间。)

再次,总结扩展有艺术,活跃学生的互动欲。

如果没有好的总结,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很难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艺术的总结就是可以激发学生心中最敏感的神经的东西,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细胞的东西。所以,艺术的总结是学生知识的回笼,能力的聚焦!

[教学案例实录]:

这篇小说仿佛是一篇散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只是选取了生活的几个场景,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美好的心灵。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简洁传神,富有特色,表达了主人公细腻的心理活动。

(这样的总结可以让学生联想到人物语言与人物心理的关系,课后他就会去细细品咂文本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无形当中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沟通与交流,达到了与文本的互动。)

最后,布置作业有探究,诱导学生的互动欲。

作业是课堂内容的在课外的延伸,它既是衡量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知识传达量和传达度的标尺,也是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量与理解度的砝码。所以,对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课后对文章的探究及学生与文本的互动问题。

[教学案例实录]:

作业:散文如少妇,诗歌似少女,读《荷花淀》,就好像品少妇之韵,赏少女之花,使人围裹在诗的氛围之中。那么是哪些因素铸就了这篇小说的诗化特色呢?

对于作业的设计,作为教师应心中有数,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课外与文本的互动问题,如果问题设计得太过宽泛,就会使得学生望而却步,失去了问题设计的价值,达不到课外互动的效果;如果设计得过于浅显,课后学生不用翻阅资料或探究就能作答,同样也就失去了问题设计的意义。所以,对于作业地布置,应站在学生课后与文本互动的基础上去考虑设计。

综上所述,互动是导入新课教学活动总结扩展作业布置课堂教学环节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笔者仅就此做一点摸索与探究,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荷花淀教学反思(篇4)

语文课该怎么上,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以前都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了不少,但学生却没掌握多少知识,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新课标认为,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主要的作用是导。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始终遵循和贯彻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仅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对人性美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思考这节课从准备到具体实施的过程,我发现了一些在教学观念和行为策略上的不足,也领悟到很多的教学技能,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前准备

在课前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了综合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文本的目标,我们在备课和上课时才会有针对性,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引导学生鉴赏环境描写和分析人物性格,进而完成对主题的挖掘。为了在45分钟完成这一目标,我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法,通过分析小说三要素来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分析水生嫂勤劳善良、温柔体贴的性格,把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2、考虑学生实际

《荷花淀》这一课安排在了必修二中,学习本文时学生进入高中已经半个多学期了,经过着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生活,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但是还缺少一定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考虑到这些,我提前布置预习工作,解决了每节课要为学生讲解生字、新词以及阅读课文的浪费教学时间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尽快的融入课文。

3、精心设计导入

作为一部战争小说,《荷花淀》的意境是优美的,语言是诗化的,与传统战争文学血雨腥风的场面大相径庭。为了体现这一特点,我以战争来导入,上网搜寻了许多战争场景的图片,放在导入中,形成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诗化的理解,同时搜取了许多荷花淀的优美图片,帮助学生融入到美丽的荷花、荷叶场景中去,获得了感官上的多重享受。

4、听取前辈指导

为了上好这一节课,我精心查阅资料,多次修改,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和同组的老师的宝贵意见,共同商讨教学重点、难点。

二、教学实践

1,预设问题

为了把学生导入到预设情境中,很好的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老师往往要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本文中主要预设了这样几个问题:站在水生嫂的角度为文本拟订标题;通过阅读体验环境描写的优美;美丽的家乡遭到外族入侵,主人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三个问题就将情节、环境和人物三要素串到了一起,把学生导入到了我们的预设情境中。

2,思考时间

有了问题之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但往往是老师怕课上完不成教学任务,给学生留的时间不充分,甚至不够,说是四分钟,过上两三分钟就开始提问,这样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更不能有条理的将问题回答好,老师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修改或者否定,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以后可能就不敢主动起来回答问题了。在这一点上我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再加上学生课前预习的好,所以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学生都能够回答的很好。

3,小说教学

情节、环境和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所以学习小说时要牢牢抓住这三点。但情节并不是小说的重点,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小说是用来写人的,写人的命运和遭际,写人的心理和情感,写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所以人物性格的分析才是小说的重点。《荷花淀》在塑造人物方面,重点写了水生夫妇月夜话别,他们既没有豪言壮语,也不存在悲痛伤感,从那简短传神的对话和精练含蓄的细节里渗透出诗意。在这里我设置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揣摩语言,通过语言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它还写了五个妇女在水生家里相约探夫,五个妇女五句话,或乖巧、或直率、或老实、或急躁、或爽快,个性鲜明,惹人喜爱,给小说注入了欢快活泼的气氛。学生对语言生活化和形象化表现出极大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融洽。

三、课后反思

1、课堂气氛

本节课由于有许多老师听课,学生显得有些紧张,我的表现也比平时紧张,没有针对问题及时调整策略,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整体显得有些沉闷。

2、教师语言

在一些环节上语言罗嗦,很想把问题讲明白,害怕学生听不懂,但却是越讲越不明白,在这一点上以后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

3、教学设计

开始在设计人物分析这一环节时,我设计的是先讲水生嫂,再讲五个女人的对话,但在课堂上学生却先说出了五个女人的对话,我就及时调整思路,分析了五个女人的性格后,问:在这些人物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又把问题引向了水生嫂。课下我思考这一环节,发现这样做比我设计的要好的多。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更能贴近生活的对话或描写,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在这一方面下工夫,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的突破口。

4、教学行为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传授多少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方法,那么他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我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教师深思的。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zongjie/9647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