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小班音乐公开课敲门教案模板

时间:2021-12-30 公开课幼儿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设计思路】幼儿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大胆地说,有目的地说,这既是小班阶段目标中所要求的,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活动还有隐性的目标,即让幼儿;学做有礼貌的人;做文明的上海小公民。【活动目标】1、能愉快地参加;敲门游戏。2、能在游戏的情境中大胆和大声地学说;咚咚咚××请开门。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兔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新邻居(一)播放多媒体课件:三座房子。(小兔家门上贴着头像,小狗家门口有肉骨头,小猴家露出一条长尾巴。)(二)关键提问:1、小兔家搬来了新邻居,猜猜是谁呀?2、提示:谁长着长长的尾巴?爱吃肉骨头的是谁?3、小结:原来,小兔的新邻居是小猴和小狗。二、敲门游戏(一)小猴去做客1、播放多媒体课件:小猴去小兔家做客,小猴不礼貌地敲门。2、关键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小兔开门了吗?怎样才能让敲门的声音变得好听?你来试着敲一敲。3、集体尝试敲门:把椅背当做门,试着敲一敲门。边敲门边说:;咚咚咚,咚咚咚,小兔小兔请开门。4、幼儿一起来教多媒体课件中的小猴敲门。5、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小动物敲门。6、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要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主人就会为你开门。(二)小狗去做客1、小狗也要去小兔家做客,可它不会敲门,怎么办?2、幼儿交流自己的办法。(这里教师要特别关注幼儿对敲门方法的理解和表达。)3、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小动物敲门。4、小结:小猴和小狗都会敲门啦!它们都知道去做客时要轻轻地敲门,敲门时还要向主人说一句有礼貌的话,请主人开门。(三)大家来敲门1、交代敲门游戏玩法:(1)两人结伴进行游戏,分别扮演小兔和客人,客人将;小兔的后背当做门,玩敲门游戏。(2)游戏可交换角色多次进行。(这里教师要特别关注幼儿玩游戏时的情绪,以及幼儿在敲门时能否说一句礼貌的话,表示请主人开门。)2、小结:你们真有礼貌,轻轻地敲门,有礼貌地说话,我们的朋友就开门了。(四)一起去做客1、动物朋友们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去动物朋友家做客敲门时,要能根据不同的角色准确地称呼主人,并说一句礼貌的话,请主人开门。)2、播放多媒体课件进行互动。3、和朋友们一起唱唱跳跳(播放歌曲;找朋友)。4、自然结束。【活动延伸】和幼儿一起去隔壁班做客,让幼儿想一想,一边敲门一边可以怎么说呢?教学反思: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JK251.com延伸阅读

小班音乐打电话教案公开课


日常事务中我们都需要撰写各种文档,范文的大量阅读和积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有了范文,我们的写作可以多样化,更有创造性,写好一篇范文有哪些关键要点呢?我们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班音乐打电话教案公开课”,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小班音乐打电话教案公开课【篇1】

教学目的:

1、引导幼儿探索发现一物多玩,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欲望。

2、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跳、跑等运动能力。

3、培养幼儿愿意参与积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发展幼儿的跳、跑等各种运动能力。

教学难点:

能想出一物多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废旧报纸若干、放松运动音乐,猫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戴上猫头饰每人坐在一张报纸上。小朋友想不想做黑猫警长?想做黑猫警长的请站好,想做黑猫警长还的练好本领。(分别练习手、头肩、腰、脚)

2、小朋友想想家里报纸看完了爸爸妈妈是怎样处理的?(扔了、卖了)怪可惜的,废旧报纸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小朋友想不想玩?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想想不把报纸弄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怎么玩?

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想出来的玩法。

2、教师结合幼儿想出来的玩法,进行集体游戏:

(1)做超人——把报纸披在肩上,带领幼儿绕场跑一圈。

(2)做盾牌——把报纸贴在胸前快速跑。

(3)做书本——把报纸折成书状放在头顶平衡走。

(4)做树桩——把报纸铺在地上全开,对折一次、两次、三次,练习双脚立定跳和单脚跳。

(5)做雨伞——幼儿双手持报纸的两端顶在头上当伞,进行腿部力量练习,做高人走、矮人走。

3、尝试主要玩法——折一折,跳一跳,跑一跑。

①跳报纸:先将报纸打开到最大,然后把报纸放在地上,双脚站在中间,听音乐向上跳,不能跳到报纸外面;再逐渐将报纸对折,使白纸变小,练习向上跳,最后只能用单脚原地向上跳;报纸越折越小,难度悦来越大,比一比,看谁能够坚持不跳出圈外。

②踩报纸:听着音乐自由地在场地上走来走去,当音乐结束的时候每个人要站上一块报纸。没有踩到报纸的人要休息一下。

③报纸运动会。报纸设计成一条河,不能踩上报纸,否则就掉进河里,比一比谁是最佳运动员,谁就会当上警长,分小组比赛。

4、想想把报纸变成一种玩具来玩,你想怎样玩,请幼儿说出的玩法。

分四队进行接力赛。大嘴怪在对面,消灭大嘴怪要先跳过障碍物(纸棒),然后用纸球打大嘴怪后马上跑回来轻拍下一位幼儿的手,

最后一名幼儿取得红旗跑回起点,以最快的一组为胜。

三、结束部分

放松运动。

小班音乐打电话教案公开课【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

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难点: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用变出的颜色进行涂鸦画。

2.引导玩配色游戏感知更多的颜色变化。

小班音乐打电话教案公开课【篇3】

健康教案:好吃的芝麻糖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有利于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

活动过程:

一、请客吃芝麻糖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熊妈妈点了好多好吃的东西,请你们吃,我们一起到小熊家去好吗?

二、送礼物照镜子

瞧,熊妈妈还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我们来照一照,你的嘴巴里有什么?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黑芝麻从牙齿上赶去呢?

三、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小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牙刷,就让我们漱口吧。

四、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念儿歌,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五、漱口

请小朋友拿好杯子到水池边漱口,如果水笼头前面没有人你就可以去漱口了,如果有人请你等他,漱完了再去。

六、让客人老师和小朋友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小班音乐打电话教案公开课【篇4】

一、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并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2、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说出洗澡时的有关用具、用途及洗完澡后的感受。

3、丰富幼儿的词汇:泡沫、滑滑的、舒服、热呼呼的等词语。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让幼儿回家洗澡,先让幼儿了解洗澡时要哪些东西,洗完澡后的感受,初步积累洗澡的生活经验。

2、洗澡用品:洗发液、洗澡巾、毛巾、沫浴露等。

三、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提出谈话主题,引导幼儿自由交谈。

⑴介绍洗涤用品

教师出示洗涤用品,向幼儿展示并提问:你们看见了什么?这些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教师告诉幼儿这些都是洗澡用的,让幼儿掌握“洗澡”这一词汇;

⑵幼儿自由说洗澡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回忆一下洗澡时的情景。

A、洗澡时带了些什么东西B、洗澡时还看见别人带了哪些东西

⑶幼儿集体谈“洗澡”

教师运用提示和平行谈话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扩展谈话范围,让幼儿学习新的谈话经验,提高谈话水平。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拓展话题:你们喜欢洗澡吗?为什么喜欢洗澡?洗澡时要注意什么?会出现什么情况?浴室里是什么样的等等。

幼儿谈话时,教师要鼓励幼儿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感受,丰富幼儿的词汇。让幼儿重点知道并理解“泡沫、滑滑的、舒服、热呼呼”等词语。

2、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知道洗澡时我们要带各式各样的洗涤用品;洗完澡后身体很舒服、很干净;体会到洗澡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让幼儿养成爱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

小班音乐打电话教案公开课【篇5】

目标:

1、 随着音乐旋律,用肢体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

2、了解游戏规则,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准备:

老鹰头饰一个,一个气球,气球胸饰幼儿每人一个(放在椅子背面)。

音乐磁带《气球飞》《老鹰来了》《打气》三个音乐片段

过程:

1. 快乐的气球

①瞧!这是谁?气球宝宝想来和你们做游戏呢!你们也来做个气球宝宝吧!

②那么怎么变气球宝宝呢?我来给你们打气,一打气,气球宝宝就变出来了。来来来,我们找个空地方,我来给你们打气,哧哧哧,气打进去了吗?哦!我再来帮你们打!气球宝宝都出来了吗?哦!我们可以飞起来了!(放气球飞的音乐)[老师带幼儿跳舞:气球飞气球飞,气球来跳舞。飞上去喽!落下来啦!(提示幼儿四处飞,立起,蹲下)]

③气球宝宝都飞起来了,开心吗?来!奖给自己一个笑脸。(老师示范从椅子背面拿并佩带胸前)

④你们还想变个什么样的气球宝宝呢?来!我们一起找个空地方来变变变!呀!有这么多漂亮的动物气球,我们也飞上天吧!(放气球飞的音乐,老鹰飞进来一起跳舞)

2. 老鹰来了

①气球宝宝,谁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②老鹰有张尖尖的嘴,你们飞起来可要小心哟!(放老鹰飞的音乐,老鹰不小心啄到老师扮的气球,老师蹲下表示破了)

③哎呀!我不小心碰到老鹰的尖尖嘴,被啄破了。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来帮我再打个气球吧!(放轻打气音乐,老师再变个气球)

④我又可以和你们一起玩了,我们再来和老鹰玩一玩吧。(放老鹰飞的音乐、打气音乐)

⑤这么多气球不小心呀,来我们帮他们来打气。(引导幼儿被啄破了后,其他没被啄到的气球帮助打气。)

3. 愉快游戏

①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们再来玩一玩,这个游戏怎么玩呢?完整玩一遍。(三段音乐连起来放)

②谁也想来做老鹰?(请幼儿来演老鹰)(三段音乐连起来放)

③还有谁也想来做老鹰?(三段音乐连起来放)

④气球宝宝们,我们再到外面去玩一玩吧!(放气球飞的音乐)

小班音乐公开课公开课橘子船教案高质量范文


【活动目标】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演唱歌曲。2、体验开着;橘子船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3、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活动准备】1、教师用的苹果、梨子、菠萝、橘子各一,配套图标一套(如图)。2、幼儿人手一个橘子。3、幼儿已熟悉《橘子船》旋律,会唱《水果歌》。【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动;摘水果。师:果园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2、演唱《水果歌》。幼儿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进行练声。如,教师出示苹果,幼儿演唱:;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二、基本部分1、自由想象。师:橘子瓣儿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图标一、二)。2、理解歌词内容。(1)橘子船要开了!它要开到哪里呢?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首歌。(2)教师范唱后提问:小船开到谁的嘴巴里了?(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图标三、四。)(3)教师再次范唱,一边唱一边逐一指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3、学唱歌曲,体验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1)幼儿在;开小船的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面前巡回;开着;橘子船,带领幼儿学唱3~4遍,后面两遍教师可适时地将;船儿开进幼儿的嘴巴里。)(2)幼儿大胆想象并替换歌词演唱。师:小船除了可开到妈妈的嘴里边儿,还可以开到谁的嘴里边儿呢?(幼儿如说;开到爸爸嘴里边儿,就替换原有歌词引导幼儿集体演唱。)(3)讨论和交流。师:为什么小船要开到妈妈和其他人的嘴里边儿呢?三、结束部分幼儿自己剥橘子,师幼一起唱歌,幼儿将橘子船开到教师或同伴的嘴巴里。附:橘子船剥个橘子瓣儿,像只小黄船儿。小船开到哪儿?妈妈嘴里边儿。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音乐公开课螃蟹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目标: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就以体态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活动准备:1、剪辑音乐,加入捉螃蟹的音乐。2、自制一只螃蟹网。活动过程:1、学习A段动作。(1)指导语: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脚,你们有吗?伸出一只脚,动一动。(2)指导语:;螃解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2、创编、学习B段动作。(1)指导语: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提议:我们一起来吹个大泡泡吧。(2)指导语: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幼儿示范后,大家站成散点学习螃蟹横行的动作。3、创编、学习C段音乐。(1)指导语:哎唷,哎唷,(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2)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挠痒痒的动作。(3)指导语:我们想一个办法,把动作做得整齐一些,好看一些。(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4、听音乐完整练习动作。(1)指导语:大家听好音乐,看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2)指导语:螃蟹还可以对着谁吐泡泡呢?引导幼儿练习吐泡泡动作,注意提醒幼儿看着对面的小伙伴做吐泡泡动作。(3)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习动作。5、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1)指导语:小螃蟹在河里玩得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做什么呢。幼儿倾听捉蟹音乐。(2)指导语: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教师手执网,跑到椅子后问幼儿:;我跑到这里,你们应该往哪儿躲呢?6、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做动作。(1)教师向幼儿交待:在转换动作时,教师会用体态提示,并做两个体态提示动作。(2)做完后教师小结,提醒在躲闪时不碰撞别人。(3)再次听音乐完整做动作。教学反思:整节活动的流程比较清晰,幼儿也很感兴趣,选材适合中班年龄特点。活动的目标基本都能达到。活动中孩子尝试创编螃蟹横着走,吐泡泡、洗澡等动作时,有点乱,没有考虑到幼儿动起来的参与度强,如果分组进行创编效果可能会好些,最后游戏环节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适当的调整玩法。活动的内容太多,参杂的太多,如果以律动的形式贯穿整节活动会更好也更简单,孩子更容易学。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11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