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0 —81页,p83页练习十五9。
【复习要求】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
2、进一步培养学生审题、解题及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牢记四则运算定律与性质。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师生共同回忆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
交换律
加法
定律结合律
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四则运算分配律加减法
性质
乘除法
注意:
以上定律和性质不仅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分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
2、除了以上还有些简算方法如:商不变性质、拆数、凑整、去括号、添括号、变序等。
3、让学生分别用字母表示以上定律和性质。
(完成p80页有关运算定律表)
先举例再用字母表示。
4、讨论运用这些定律性质的好处。
二、巩固练习。
1、完成p80页填空。
2、板演p81页练一练(上下齐活动)
第3题要求同桌相互说说自己思考过程。
3、熟记各定律及性质。
4、课堂作业:p83页9题。
5、补充:
简便运算。
⑴999×23+333×31
⑵4628×5
⑶7÷0.25
⑷2.75+2.75×3.4+2.75×5.6
⑸130-8.12-4.13-7.75
⑹276.3÷2.5÷0.4
(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1)36×2+15(2)5×6+7×3(3)15×(34-27)二、新授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1)+×(2)×-(3)-×(4)×+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4、教学例6
(1)出示:××,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出示:+×,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4和×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练习
p14“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
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2)7×21+1
=(31+30)×2+26=147+1
=61×2+26=148(天)
=122+26
=148(天)
教学内容:
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2)7×21+1
=(31+30)×2+26=147+1
=61×2+26=148(天)
=122+26
=148(天)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习题.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口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二、组织练习
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
=240×(100÷25)
=240×4
=960
5×12-12×12+12)
=5×(0+12)
=5×12
=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2、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3、师: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
(教师出示课件)
2、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25×12514-389-111
87×201125×88
669×928×3+28×5+22×8
25×4×74098×27
23×37+27×37
3、应用题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综合练习:
课本p125-1263、4、5、6p129-1306、7、8、9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2、小组合作要求: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汇报。
(1)483.4―(39.5+98.8)
=483.4―138.3
=345.1(千米)
(2)165+80.7+99.4
=245.7+99.4
=345.1(千米)
(3)483.4―39.5―98.8
=443.9―98.8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教学内容:
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12×3018×20
24×4015×40
15=()×()
24=()×()
30=()×()
36=()×()
二、新授
出示例4主题图
什么是“一打”?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一打”表示12个。
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
板演:
(1)25×12=300(元)
(2)25×12
=25×(3×4)
=(25×4)×3
=100×3
=300(元)
(3)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元)
第1种直接计算。
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完善板书。
四、巩固练习
p47/4、5
板书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12×25=300(元)12×2512×25
=(3×4)×25=12×(100÷4)
=3×(4×25)=12×100÷4
=3×100=1200÷4
=300(元)=300(元)
课后小结: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4461.html
上一篇: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优秀模板
下一篇:单元 教案精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