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发展,怎样才能写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教案范本: 《鸽巢问题》教学思考(篇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节课是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究“鸽巢原理”,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1、借助直观操作,经历探究过程。教师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探究过程,感知、理解抽屉原理。
2、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对于枚举法和假设法有一定的认识,加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解决抽屉原理的优超性和局限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
3、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的“抽屉原理”的建立是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与推理的基础上理解和发现的,学生学的积极主动。特别以游戏引入,又以游戏结束,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学到了抽屉原理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回顾整节课我觉得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在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我始终担心学生不理解,不敢大胆放手,总是牵着学生的思路走。
2、这部分内容属于思维训练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多说理,让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体会“鸽巢问题”中的“总有”和“至少”的.真正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变式练习。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教学目标:1.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会用不等式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新课:例1解不等式3(1-x)-3о•-30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的形式.练习:p140练习1、2例2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55%,如果到XX年这样的比值要超过70%,那么XX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要比XX年至少增加多少?讨论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用x表示XX年增加的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则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与x有关的哪个式子的值应超过70%?这个式子表示什么?例3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练习:p140-3p141-5、6作业:p141习题9.2――7、8、9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0572.html
上一篇:鲁迅先生经典名言文案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