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立秋教案

时间:2025-05-11 立秋教案

立秋教案。

立秋教案 篇1

一、学情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全班65人,平均分67.5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基于这样的情况,立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的障碍。

二、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以一种常见的课型,如果在试卷讲评课中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这样虽然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

本节课试着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进行试卷讲评,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将试题分类进行:第一类,没有或很少有差错的试题,通常不讲评或点到为止;第二类,部分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第三类,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往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重点讲评。

提前发试卷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纠错,通过查阅课本或与同学交流、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本节课重点讲评第三类试题:即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

讲评试卷时,把每个失分率比较高的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中,按知识点分类讲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化学实验探究→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首先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根据这个知识点去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考卷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思路:

(一)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

1、统计分析

统计每题得分率,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错误原因

2、归类分析

根据试卷的内容、特点和考试结果,将知识点归类分析

(二)讲评时重视“三要”

1、巧妙公布成绩,要重视激励

2、要借题发挥

3、要分析错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教材中所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易错题,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增强自信心,体验学有所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1、成绩分析

考试人数 90-100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平均分 46

表扬最高分的同学

鼓励60分以下的同学继续努力

2、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不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忽略知识的巩固,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读题、审题不仔细;

(2)知识不牢、理解不透彻,解题时无法再现所需知识;

(3)答题不规范。解答简答题,有的层次不清,有的表达不准确等。

(4)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错误。

(二)试卷讲评

1、学生自主订正(要求课前完成)

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纠错,通过查阅课本或与同学交流、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

2、正确率(高分范文网 977139.cOm)

100% 83% 40% 46% 74% 34% 63% 41% 54% 80% 30% 26%

表扬全班学生:第一小题全部答对

失分多的题:4、6、8、11、12

3、知识点归类讲评

失分率低的略讲,重点讲解学生普遍做错的题。

考点一:对化学用语的理解(题3、14)

复习(学生回忆知识点):

化学用语:三种微粒的表示方法、物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元素化合价、物质的命名规律等

【分析】题2,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各选项的化学符号含义,然后根据有关知识解决。

如:

A:表示的是氮气分子;

B:没有注意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分析】题14,

(2)标出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分析】题15

(1)写出硫酸中的阳离子符号——H﹢。

考点二:溶液(题9、16Ⅱ1)

错因:对物质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理解、掌握不透彻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条件、标准、状态、单位等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寓意及应用:学会读图、稀图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立秋教案 篇2

一、说教学情况

试卷讲评课是初四语文语文教学的常规课型之一,有效的试卷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查漏补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每一个同学发现自己的亮点、优点,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然而,在试卷讲评课中,有不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有些试卷讲评教学走进了以下一些误区:

1、注重面面俱到,忽略主次需要。习惯于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面面俱到。这种讲评方式信息量大,但是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耗时长,课堂气氛沉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注重结论呈现,忽略思维过程。只核对答案和结论,而不进行思维过程的呈现,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知道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注重单向传授,忽略学生参与。“教师一言堂”,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体验与思考的尊重,学生少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4、注重知识归纳,忽略拓展运用。注重知识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但是不能针对学生记忆过程中识记伴随着遗忘的特点及时安排拓展训练,缺乏对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巩固。

二、说教学设计

我觉得以下教学策略能够使教学走出误区,让试卷讲评课充分发挥作用。

1、锁定教学目标,重视学生需要。

总体原则是把备课的重点由“备试题”转向“备学生”,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对广而杂的知识点认真分析,要让试卷“为我所用”,敏锐地分清主次,锁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2、引导自主探究,总结规律方法。

试卷讲评课不能上成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在试卷讲评课中不能单纯告诉学生结论、事实等,而要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与,拥有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才有利于强化正确思维方式,弥补自己思维方法的缺陷。

3、巧设试题链接,形成知识体系。

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组织的条理性。试题受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在试卷讲评时应当从一“点”出发,调动原有知识积累,并适当地补充新知识,把“面”带出来。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此次考试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个。

1、分析字音、翻译、句子的'完整连贯及图文转换四个题。

2、规范学生答题,使学生的答案规范化。

3、借这次考试复习旧有知识,进行巩固。

重点难点定为: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照,找出不足,知道失分在什么地方,从而强化自己规范答题的意识。目的让学生活动,调动其积极性。

四、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讨论与练习相巩固的方法进行教学,重在让学生思考、发现,再进行相关拓展练习,从而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将本课题安排为:出示原题及答案——出示学生答案示例——学生分析比较感悟——练习巩固四大板块。教师做到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一)导入:考试虽然已经过去,但考试对我们的影响并没有消失。这节课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出问题较多的四个题,相信对以后的学习会大有裨益。

(二)出示古诗题:

(三)教师分析:

拓展提高:

教师小总结:复习多音字,要专门强化记忆自己容易记错的字

(四)对字音来一个巩固小练习进行考查

(五)出示翻译的原题及参考答案

(六)教师说明踩分点:诣阙、讼、纵、穷、治。每个一分。

然后安排学生活动,给几个学生答案判分,从而促使学生注意答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答案

语言运用题:

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它完整连贯。(4分)

我们可以用找原因的方法来审这个材料作文题:是什么支撑探险队员走出沙漠?我们就会发现,是精神和希望。

答:在___加上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二个“我们”之前或之后通过分析

(七)课内文言文:

(八)安排学生活动,做练习:

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同一个连词,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凡事过犹不及,___,()变成明哲保身,()变成圆滑世故,()变成是非不分。

①超越了这个度

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

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答案:2413或者(或)(要么)

(九)教师进行课堂总结:

每一次考试不是考你掌握了什么,而是考你还没掌握什么。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这次考试涉及的四个题(字音、句子的完整与连贯、翻译、图文转换)可以说戳到了我们的软肋,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在底下应该自觉地加强这四个方面的复习。

    我们精彩推荐立秋教案专题,静候访问专题:立秋教案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5063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