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乒乓球教学比赛教案
时间:2025-07-16 初中乒乓球教学比赛教案初中乒乓球教学比赛教案(三篇)。
作为教职工,我们常需编写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促进其良好发展。如何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针对初中乒乓球比赛的教案,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乒乓球教学比赛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说出乒乓球正手发球的方法,并且能够控制球的落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身体素质练习的方式,能够提高身体的'灵敏,速度和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在游戏中增强团队凝聚力,学会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正手发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难点】
动作协调的完成正手发球动作。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三面转法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捕鱼游戏
方法:老师与体委组成渔网,其他同学为小鱼,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捕鱼,被捕到的小鱼变成渔网一起捕鱼,直到全部被捕为止。
规则:学生不能踩线,不能出线,按教师要求进行。
2.徒手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活动手腕脚踝。
3.专项练习:高抬腿、后蹬跑、小步跑、交叉步。
(三)基本部分
1.讲解示范:
老师讲解正手发球的技术动作方法,学生注意观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身体重心位置,以及求得落点。
2.学生练习
(1)徒手分解发球练习:转腰、抛球、蹬转旋腕击球、上步。
(2)有球完整动作练习,通过身体协调的发力,将球击到规定位置,注意击球的准确性。
(3)分组练习,两人一组互相观察,同时纠正错误。
3.游戏
分两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在球桌对面用粉笔画一个圆圈,学生通过发球将球击入规定范围内,比一比哪组击入圈内的数量多。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乒乓球30个、粉笔1只、录音机1台、磁带2盒、乒乓球场馆。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初中乒乓球教学比赛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进行乒乓球吹球游戏,幼儿不仅能够锻炼肺活量,还能在游戏中体验乒乓球滚动的原理。哥哥姐姐在互动中能够初步培养责任感,主动、友好及礼貌地与弟弟妹妹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解决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简单问题;而弟弟妹妹则通过与哥哥姐姐的互动,认识他人的存在,理解并体会哥哥姐姐的关怀,感受到对方情感上的关注。
游戏材料:
乒乓球、桌子和积木。
游戏玩法:
在桌子的两端设有网兜,两侧用积木围挡,桌子中间标出一条横线,乒乓球放在横线上。幼儿分为两人一组(大孩子带小孩子)蹲在桌子的两端,一方合作将球吹入对方的网兜,先将球成功送入者获胜。
游戏规则:
在合作吹球过程中,不能使用手;只有在对方的球越过中线后,才能将球再次吹回给对方。
延伸游戏:
1、变换桌面的长度来调整游戏难度。
2、通过调整围挡积木的大小改变轨道的宽窄,轨道越窄,游戏的难度相对越低。
3、使用积木搭建多样形式的“球门”,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保持愉悦心情,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良好情感。
2、积极参与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我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必要的,不能放任自流,但也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一切顺其自然。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方式,都应妥善处理教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不到被授教,而更像是在进行游戏。教无定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必须触及到人的感官才能发挥真正作用。教学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激发手段。
初中乒乓球教学比赛教案 篇3
本课题产生的背景:
在教师冬季运动会上,当孩子们看到老师手托放有乒乓球的小盘子在比赛时,便好奇地跑到我面前问:“为什么要把球放在箩子里呢?不可以直接拿球比赛吗?”“这是比赛规则呀!”我解释到。一位幼儿说:“哎呀!手不拿着球比赛办法不要太多呀!可以用书夹着球、也可以将球装进袋子中。”其他幼儿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用嘴巴咬球。”“用吸管吸。”“用调羹舀。”……讨论的场面非常激烈,办法越说越多,幼儿的思维相互碰撞,擦出了智慧的火花。根据孩子的兴趣以及发展的需要,便产生了此活动。
幼儿已有基础分析:
通过二年多的实验研究,孩子们能运用各种感官积极感知未知的世界,有面对真实与真实接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用记录的方式进行表达,他们有选择和使用材料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遇到好奇的`事总要问个明白,常常为了某个问题争论不休。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有目的地选择材料验证假设。
2、引导幼儿充分调动已有经验不断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用语言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探索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雪碧瓶、牙膏盒、调羹、纸、剪刀、大吸管、碗、筷子、塑料袋等分别放于箩中;乒乓球若干放于箩中、空箩子若干个。
2、记录材料:
(1)幼儿记录纸、记录笔;
(2)集体记录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师生重温上次活动中猜测的办法。
二、幼儿根据自己猜测的办法选择所需材料进行验证。
指导要点:
(1)能运用已有的经验选择各种材料不断地尝试,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能有计划、有目的地验证假设。
(3)观察幼儿是否能及时记录验证后的结果。
(4)关注幼儿遇到困难时的表现,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
三、幼儿交流、探讨验证的结果。
1、幼儿集体交流验证的情况。
2、集体统计。
指导要点:
(1)能根据自己的猜想讲述验证的过程。
(2)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
四、活动延伸:共同解决不成功的办法。
- 更多精彩初中乒乓球教学比赛教案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初中乒乓球教学比赛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