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认一认4教学设计三范例

时间:2022-01-09 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style=margin:0cm0cm0pt>《认一认4》教学设计三

教学要求:认识16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教师读题。

2、说明本课要求:看图认识汉字。对16个汉字都要求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清字形。

二、指导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范读,指名读:“出”。

3、齐读,指名读;“出”。

4、按上面步骤学习其余15个汉字,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初步认清字形。

三、练习

1、出示卡片,外别、集体练读。

2、集体、指名认读这16个汉字。

四、反馈

评价学生的认读情况,正确的予以肯定和表扬,不正确的及时校正。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com】

JK251.com延伸阅读

认一认1精选篇


学习认一认1,我们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这些字,教他组二字词语,四字成语等。

比如:

二字词语:

人:大人,人民,人群,黑人,好人,坏人,男人,女人;

口:口袋,口罩,口气,口腔,口渴,口才,门口;

手:手心,洗手,手指,手掌,手中,三只手;

足:足球,足够,十足,

舌:舌头,舌尖;

牙:牙齿,刷牙,牙膏,蛀牙,牙龈,牙印,假牙;

耳:耳朵,耳机,耳罩,耳道;

目:目光,目语,双目。

四字成语:

人: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口:笑口常开,口是心非;

手:手足情深,顺手牵羊;足:无足轻重,手舞足蹈;

金:金鸡独立,金银财宝;木:呆若木鸡,一目十行;

水:水平如镜,高山流水;火:骄阳似火,柴多火旺;

舌:七嘴八舌,唇枪舌剑;牙:牙牙学语,满地找牙;

耳:耳聪目明,耳听八方;目:目不转睛,一目十行;

山:千山万水,山高路远;石:铁石心肠,水落石出;

田:沧海桑田,瓜田李下;土:土生土长,土里土气。

认数 小学教案范例


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个数,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10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

(一)认识1—5

教学过程: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出示数字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

2、动手操作,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

2、练习:想一想,做一做,1—4题。

教后记:1通过讲12345的数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五个数字.

2对于每一个数字的具体含义学生也能够体会.

3对于12345的书写学生则比较难把握.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范例


教材分析:

杨树普遍生长于我国各地,《杨树之歌》就是一首赞美杨树的歌。全诗借赞美杨树,赞美虽然普通,但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这首诗意境优美,韵律强,用比较形象生动的第一人称述说,拉近了杨树与人们之间的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人类与树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不理解的词语。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设计有关生字的问题,并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杨树默默奉献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谁的歌?(播放歌曲小白杨)

2、不但小白杨会唱歌,大叶杨也喜欢唱歌,(板书:杨树之歌),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杨树之歌。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生字

1、齐读课题《杨树之歌》。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树是杨树?

杨树在什么地方唱歌?

杨树把歌唱给谁?

杨树为什么唱歌?

3、同学们非常愿意动脑筋,要想解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先要把课文读通,认识这课的生字朋友。

4、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5、听读课文(播放课件中课文的录音),听到你刚才读不准的字音要留心,把读音记住。

6、再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用画下来。

7、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大叶杨、聊家常、悠闲这几个词不理解,在全班交流时,课件出示大叶杨的图片。)

8、课文中的词理解了,这回请你们试着读一读识字表中的生字,把读的不熟的用画下来。

9、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表中的生字,考的时候要把同桌画的字多考他几遍,让他记住。

10、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有关生字的问题,考考其它组的同学。

11、齐读生字。

三、感受大叶杨与人类的关系

1、喜欢大叶杨的歌吗?自己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或句子画下来。

2、说说通过读课文,你刚才提出的问题能解答了吗?有没有还解答不了的问题?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杨树一样虽然普通,但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就像刚才我们听的小白杨中防守边疆的小白杨一样,树还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27的《记住》。

4、说说你通过学习《杨树之歌》和《记住》你知道了什么?是啊,请你们记住,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三、拓展

1、我们在语文天地中学过一首关于树的诗《咏柳》,你们记着吗?我们一起背一背。

2、留a级与b级的作业:

a级:如果你是一棵大叶杨,你会唱些什么呢?写一写好吗?

b级:找一找还有哪些关于树的诗。

绝句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绝句》教学设计三

【设计理念】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特色】

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一、第一教时:以趣味练习法为主学习《绝句》

1.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说后同学评议,在评议中教师点拨提升。

6.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春天的景色不仅色美,而且形美)。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7.拓展性练习,自学自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也可以自己选择诗歌来学习。)

小学古诗诵读网

大熊猫教学设计范例


教学目标:认识15歌声字,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大熊猫长的什么样?喜欢吃什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公园参观大熊猫好吗?

二.活动过程:

1.课件出示大熊猫吃竹子图。

2.学生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

3.读课文,找到那一段是描写大熊猫样子的。

4.指名读第二段后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5.让学生用铅笔轻轻地在30页的白描图中涂上应该是黑色的部位。

6.认识:熊许物最乎短黑圈(方法同前)

7.课件演示大熊猫的一些生活习性。

8.对照课文找到描写大熊猫习性的段落。

9.生读课文,熟读后清学生会大大熊猫有那些生活习性。

10.提问:大熊猫喜欢吃什么?

11.指名读最后一段。

12.学习生字:侯爬爪抱睁香(方法同前)

13.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喜欢大熊猫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14.自己读课文,喜欢哪段读哪段。

三.课堂总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特产于我国,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动物。

四.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身子胖乎乎白

尾巴短

大熊猫皮毛光滑

头白黑耳朵黑眼圈

四肢黑

熊许物最乎短黑圈侯爬爪抱睁香

第四课时大熊猫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1。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

2.指名读词语。熊猫许多动物最胖胖乎乎很短黑眼圈时候

爬过来爪子抱着睁眼多香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国物爱毛四耳两爪

2.指名读。

3.学生分析字的结构、笔画、笔顺。

4.认识竖弯。

5.师知道四、爪。

(1)先示范四的写法。并用红笔标出竖弯这一笔。

(2)写爪字时,先课件演示,让学生说出笔顺再书空一遍。

6.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7.评比,奖励进步的同学。

教学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字,写时一定要注意四字中间一笔是竖弯,爪字第三笔是竖。

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大熊猫

国物爱毛四耳两爪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367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