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时间:2023-08-25

敬业与乐业教案。

经过细心的考虑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您编辑了“敬业与乐业教案”,感谢你留意我的作品我们一起看到世界的不同之处分享生命的感悟。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教师教学评估的依据。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1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 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供同学们欣赏,讨论并交流心得。

师概括:图中的人物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虽然工作环境、性质不同,但也有其共性存在,同样令人感动。今天我们来学习《敬业与乐业》。

旁骛( ) 拣择( ) 衔着( ) 承蜩( ) 佝偻( ) 亵渎( ) 强聒不舍( ) 骈进( )妥当( ) 层累( )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明确:这是一篇演讲稿(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在问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一种。同学们集体回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明确:议论文我们学起来总觉得它与我们有距离,它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大家觉得很枯燥。下面我们先做个游戏,看看能不能很快地进入文本。

b. 如果只允许你说四句话该怎么说?

B.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何为敬?为何敬?怎样敬?(见课本p24-25页六、七自然段)

C.本文都运用到了那些论证方法?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作具体分析。

明确: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便是如此,请各自抒发自己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道理论证,事例论证等

5. 辩论赛:

梁启超说我们要敬业乐业,你还有什么要问他的吗?拉黄包车的和做总统的到底有没有区别?职业有没有高低之分?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应该如何敬业?

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并深层体会了演讲与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教师依据学生情形,以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双方进行辩论,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印象,还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判疑能力,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辩证的理解人生问题。但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这部分需要老师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体会并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2、学习本文合理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3、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特点。

教学重点:

文章2-5段的教学上,因为这一部分论证层次清楚,论据充足,论证方法灵活,演讲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把这一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怎样巧妙地使用论证方法为自己阐述的论点服务的,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演讲的特色。并且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总结读书的方法,来自学课文的其他段落。这样以来,即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又能让他们活泼主动地发展,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

谈话: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

……

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的远大,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

师: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查到的梁启超的信息?

(三)出示学习目标:

师: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大屏幕)

学生齐读。

2、回答预习问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以敬业、乐业为话题,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

先说“有业之必要“然后再说“敬业”“乐业”。

中心论点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五)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又是乐业?

作者所说的业不仅仅指的是职业,他认为凡是做事情都是业。学生也属于梁启超所说的业的范畴。那什么是敬业呢?

大屏:“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提示:(出示大屏)当大总统“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这两个事例正说明敬业的含义,认认真真地做事情,正正经经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敬业。

引导生分析:觉得第七自然段中说的“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也是在阐述敬业的含义。

总结:文章的六、七自然段作者都在论述敬业的重要性,阐述敬业的含义的句子当然俯拾即是,可见作者的论述是针对性是相当明确的,中心也很清楚。那什么又是乐业呢?

师总结:综合上面同学们的交流,我们不难看出,正像作者再最后一段总结的那样“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说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吗?

对于任何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都能够全心全意地去做,并能在专心做得过程当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地步。

提问:初读课文时,老师首先就被课文前半部分吸引住了,猜猜吸引老师的原因?

师总结:这两种懒人即使是大圣人孔子碰见了他们也没有办法,看来真是无药可医,我相信咱们班没有这样的人。再猜猜老师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

(出示大屏幕: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体会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有业之必要的?揣摩作者演讲这几段时的语气)

师总结:我认为这一部分还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说明无业的害处,这应该属于从反面论证,而举百丈禅师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世界上还有以有业为重的人,这是从正面进行事实论证,一反一正,说明的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因而是正反对比论证。

其二:老师喜欢这一部分的原因之一还应该是这一部分的结构。这一部分作者先提出要说的问题,然后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照应开头,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行文非常严密。

2、学习课文剩余部分。

师先总结一下我们学习2-5段的方法。

(出示大屏幕)用刚才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剩余部分,体会作者论证方法的运用和演讲的特点,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师提问: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作者所说的天地间的第一等人呢?

出示大屏:独臂英雄丁晓兵,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20多年如一日的旅行当一名举人的责任,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时间排除各类炸弹1.5万余枚,用自己的性命安危换来他人的幸福。(教师出示大屏幕,展示其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人的照片和事迹。让学生看看这些可敬的人)

师提问:同学能总结一下本篇文章演讲的特点?(学生边总结大屏幕边出示本篇演讲的特点:①引用名言后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②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③结合演讲情境,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④通过设问、反问引出要阐述的问题,引起听众的思考和注意)

(七)课堂练习:

背诵: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同学们在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的基础上,积累书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吧。(具体比赛要求见大屏幕,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八)总结提高:

看来我们的同学已经领悟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真谛并深受他的感染,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呢?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努力,就会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是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光的。

写篇辩论稿,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用充足的论据使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也可以查找对方的漏洞,千方百计地推倒对方的观点,注意要用到本节课学到的议论方法。准备下节课进行辩论。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3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集合》,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1)了解作者概况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弄清本文字面上意思,熟悉课文内容。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学习并能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培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的习惯。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使他们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苦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学习精神与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升华。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1、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集合》计148卷,1000余万字。

1、填空。

(1)请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教诲( ) 解剖( ) 掠( )夺 骈( )进旁骛( ) 强聒( )不舍

(2)请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xiè( )渎 羡mù( ) gōu lóu( )( ) 承tiáo( )

2、词语解释: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1、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2、明确本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什么是“敬”

总结全文 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并积累所引用的经典、格言,体会演讲词语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观点和材料。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来阐明观点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以读促思。

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运用事例和道理来证明观点的。

2.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所提出的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职业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思考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导语:在一次奥运会中,马拉松比赛庆祝胜利的典礼早已结束,坦桑尼亚的选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进了已经几乎空无一人的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他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周,跑到了终点。著名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个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敬业和责任的深刻内涵,同时他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敬业与乐业》就是宣讲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篇文章,这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职业学校对在校的学生所作的演讲词。让我们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展示课件并展示艾克瓦里的图片素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1.作者所认为的“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样的生活?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

3.划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间起过渡联结作用的语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全文思路。

(三)深入探究,领悟品味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进行品味。

1.作者在论证“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这些观点的时候列举了哪些例子?讲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语句、格言,找出并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并说说这些材料所证明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品味本文演讲和口语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时,怎样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的?还有哪些语句如话家常?

(2)作为一篇演讲稿,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很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

【设计意图】1.通过分析作者证明观点所运用的方法,进一步理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联,从而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2.通过品味语言,了解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四)质疑问难,思辩拓展

1.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文中作者在谈到“要乐业”这个观点的时候写到“‘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我们的身边也常常听到同学抱怨“学习好苦啊”,如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劝导他要乐学。

2.文中作者认为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是同一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不同意见的小组拟定一个简单辩论提纲,展开辩论。

3.小组内交流:你未来的理想职业是什么?你将怎样对待这份职业?

【设计意图】1.通过解析作者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

2.让学生能尽情地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在思辩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布置作业

对家人或熟悉的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自己职业或学习的态度,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将责任和趣味统一起来的人。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人的职业观,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二、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1了解梁启超。

补充:(多媒体呈现)

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多媒体呈现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

示例:(多媒体呈现)

(1)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2)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趋之若鹜、亵渎、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1)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

明确:“神圣”。

(3)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

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4)“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多媒体呈现)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6)《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7)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

(8)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多媒体呈现)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

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

(1)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多媒体呈现演讲特点)

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

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2)乐业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加点字多媒体呈现)

(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板书设计】

(总)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生活的不二法门

“有业”的重要性(敬业乐业的前提)

什么是“敬”

论述“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分)论证中心论点

怎样做到敬业

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论述“乐业”

为什么要乐业

(总)总结全文――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趣味(人类合理的生活)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6

一、导入:

师:谈话:同学们如果此刻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取哪种职业呢?

生1:我想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许多病人的痛苦,挽救许多病人的生命。

生2:我想当一名画家,因为我喜欢画画,我想用我的笔描绘出五彩的世界。

生3:我想当一名慈善家,把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使他们过上向我们一样幸福无忧的生活。

……

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十分的远大,这天我们一齐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校园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

师: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查到的梁启超的信息?

生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和其师康有为一齐,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生3:他和康有为领导的变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

师:是阿,他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个学者,他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诸多领域。所遗《饮冰室》计148卷,1000余万字呢。

(三)出示学习目标:

师: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大屏幕)

学生齐读。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和乐业。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4)理解文章引用的材料和列举的事例。

师:老师明白同学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把你预习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吗?(出示大屏幕)

(五)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度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出示速度要求不动唇,不出声,不回视,做的心到手到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你认为作者所提的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1)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之后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8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紧接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之后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3)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是否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七文章我们已经赏析完了,你有何收获?能够对文章的观点,也但是本文的语言、论证方法以及梁启超本人进行评价。可结合自己的生活谈。

3、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为了把所要论述的问题清楚有条理地讲述出来,同时也是为了引起听众(或读者)的注意,文中用了不少的设问句,作者自问自答,把论述渐次引向纵深。

梁启超进行这次演讲的时候,是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在当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观点有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作用,但在此刻看来,肯定有些思想已经不适时宜,这也就是我们的作业:写篇辩论稿,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用充足的论据使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也能够查找对方的漏洞,千方百计地推倒对方的观点,注意要用到本节课学到的议论方法。准备下节课进行辩论。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佳境界是以此为乐,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的演讲《敬业与乐业》,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简介作者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著作涉及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遗《饮冰室合集》,1000余万字。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哪了几个问题?

2、同桌交流,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1、“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提出本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 (2~8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读文章

1、学习第一部分:

生默读思考:演讲词开头交待题目来源的目的是什么?哪句话揭示论述中心?

明确: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也便于揭示论述要点。

2、学习第二部分:

⑴ 文章论述了三个问题,生速读文后,找出每个问题段落。

2~5“有业”

6~7“敬业”

8“乐业”

⑵ 在“有业”这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⑶ 段论无业害处,先引用孔子的言论,然后评论,引用论证,从反面论证;

⑷ 段说明有业的重要,引用百丈禅师的事例,摆事实,正面论证;

⑸ 在3、4段基础上,自然 得出结论,1句是过渡句。

3、总结这部分分析所用的方法:

从论证思路、中心句、重点句、论据、论证方法去分析。

4、学生阅读6、7段,从以上几方面来分析“敬业”,不理解处提出来。

交流:这部分先用朱子的话解释“敬”字含义,又论述了“为什么该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论证方法:引用论证(道理) 举例论证

论据:曾文正、庄子、孔子的论述。

小结:这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并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

五、布置作业

写写本课词语。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乐业”部分:

⑴ 学生阅读、思考:

论证思路及方法:

明确:先反驳“做工好苦”,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

⑵ 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两个例子,学生可举身边的例子,也可举电视、报刊中的事例。

2、学习第三部分:

齐读,理解内容,勉励大家“敬业、爱业”。

二、品读文章

1、默读文章,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学生举例:

如“独独”“扯直耳朵来听”“淘神费力”……

2、文中设问句的使用:学生找出并勾画。

如:“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为什么该敬呢?”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体会作用:提炼出分论点,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三、探究活动

1、思考:作者提出了许多关于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哪一点?有不同意见要说明理由。

2、全班交流: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

学生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鼓励。

3、讨论练习四,以辩论的形式。

4、学了本文,我们有什么体会,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

四、积累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及类型,书写要规范。

五、小结

文化巨人梁启超以他丰厚的文化积累,为我们阐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希望同学们从中有所收获,相信对我们的一生是受用无穷的。

六、作业

课外阅读《少年中国说》。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9

三、拓展延伸:

知识链接一:

1 第三四自然段在论证方法和论证角度各有什么不同?

2 为什么一个有职业显得很有必要?能补充理由吗?

“有业之必要”理由:

1)经济独立,人格自尊的需要;

2)身心安顿,避免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生活起居规律,健康养生;

4)从业中的挫折磨练意志品性;

5)事业的小小成功均能带来自信;

6)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知识链接二:

梁启超的观点和拿破仑的名言进行比较分析,展开辩论。

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四、小结: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演讲稿。请注意演讲的特色: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是如何统一的。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的统一的。

2、要求学生能根据论据找出论点,根据论点找出论据,从而认识课文中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第2段,共3句话,第1句和第2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3句和1、2两句是因果关系,说出先谈“有业”的原因。第3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3段形成对照。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第5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有了第3、4两段的对照,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彻底”“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围,转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

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第6段,先开门见山提出本层中心,显得眉目清楚。然后分三层展开论述:①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解释。②再讲为什么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③赞美敬业的人。第7段,以设问的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里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述,也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国学者的著述,以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的行为,把“敬业”解释得十分形象具体。

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这一层先从反驳“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论述了怎样理解“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评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再具体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

启发学生思考本文各部分论证思路列表分析。

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课文论据丰富多样,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所引的各种事例,有的详细叙述,有的简略提及,最简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全看论证的需要而定。这类论据是使论点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据,所以必须真实可信,充分确凿。

第二类是理论论据,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俗语格言等,因为提出言论的这些名人有一定的权威性,俗语格言被人们普遍认可,所以这类论据也就有比较强的说服力了。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10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结构,理解文本的主题。

九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议论文的学习,对于议论文的结构,论点、论据、论证的理解不够深刻。

1.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结构,理解文本的主题。

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文题、作者)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投影: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2.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学生再读全文,思考: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4.学生合作研讨: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1)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3)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

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

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

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否。

二、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①了解梁启超。

补充: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

(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

示例:

⑴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

(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⑵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

趋之若鹜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亵渎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⑴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⑵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

明确:“神圣”。

⑶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

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⑷“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⑸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⑹《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⑺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

⑻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

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

⑴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

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⑵乐业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

(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⑶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资料宝藏】

梁启超:数十年“饮冰”凉不了的热血

祥子

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五四”的文化变革产生的文化领袖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虽然对传统都有愤激之言,却都不曾完全与旧学绝缘。在这些人的青年时代,对他们最有影响的是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他们鼓吹的进化论、变法、革命等观念是“五四”思潮的先声。当思想史进入“五四”阶段,严、康、章都已落在时代的后面,成为保守的象征,而梁启超则奋力追赶时代风潮。

当时的风潮若惊雷迅雨,十年前的“另类”,今日便成为“老朽”,梁启超侧身其间,可谓两岸渺茫,被时人讽为“多变”。1929年,梁启超以57岁之龄逝于北京,当时的舆论界甚为冷淡,吴宓事后表示了不解:“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之王静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

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对吴宓那代人来说,并非是夸张之语。鲁迅说自己在少年时受过严复的感召,而胡适说严复的文章太古雅,还是梁启超的影响来得直接。梁启超本是白话文运动的先贤,他当时创作的简明、激昂的文言文章,是一时代之文体,气势恢宏。据左舜生回忆,他少年时与一位同学读一篇两万四千余字的梁著长文,以至涕泪交加、抱头痛哭。“在那个时代读这样的文字,没有一个人不受他的震荡感动的。”(胡适语)就这样,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

说梁启超“多变”,一般是指政见。晚清时的维新运动,使年轻的梁启超声名鹊起,时康、梁并称,几与其师平分秋色。维新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政见与新起的“革命派”对立,陈天华的蹈海多少与他有点关系。但无可置疑,他是清王朝专制制度的尖锐批判者,是西方宪x学说的严肃研究者和讨伐积极传播者,辛亥革命后,他是政党政治的实践者,也是讨伐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两次军事行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五四运动的发生也与梁启超有莫大的关系。几经政坛沉浮,梁启超最终还是退出政界,专心于学术领域了。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于历史用力最勤,发宏愿独著一部《中国文化史》,未竟而殁。这本是梁启超最适合的工作,他向来善于将专门的学问通俗化,将不易整理就绪的材料排比得有条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都是这类的著作,后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学方法论的奠基石,立意、见识极高。一般说王国维是新史学的开山,这其中也该有梁启超的一笔,只是梁善综合,好高瞻远瞩;王善分析比较,求片言定案;梁贵通,王贵专。到了学术界愈来愈重视专家之学时,梁启超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以梁漱溟的说法,他对于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术极能吸收,最善发挥,但缺乏含蓄深厚之致,因而不能绵历久远,是典型的“但开风气不为师”式的人物。

无论是从政还是治学,梁启超的特异处是感应迅速,并能发皇于外,乐于传达。顺便说一句,梁启超还是在中国最早提起马克思的人。他被人诟病的,则是急于致用,因此政学皆不能深入,可谓成也“心热”、败也“心热”。

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敬业与乐业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并积累所引用的经典、格言,体会演讲词语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观点和材料。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来阐明观点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以读促思。

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运用事例和道理来证明观点的。

2.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所提出的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职业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思考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导语:在一次奥运会中,马拉松比赛庆祝胜利的典礼早已结束,坦桑尼亚的选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进了已经几乎空无一人的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他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周,跑到了终点。著名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个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敬业和责任的深刻内涵,同时他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敬业与乐业》就是宣讲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篇文章,这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职业学校对在校的学生所作的演讲词。让我们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展示课件并展示艾克瓦里的图片素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1.作者所认为的“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样的生活?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

3.划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间起过渡联结作用的语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全文思路。

(三)深入探究,领悟品味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进行品味。

1.作者在论证“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这些观点的时候列举了哪些例子?讲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语句、格言,找出并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并说说这些材料所证明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品味本文演讲和口语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时,怎样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的?还有哪些语句如话家常?

(2)作为一篇演讲稿,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很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

【设计意图】

1.通过分析作者证明观点所运用的方法,进一步理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联,从而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

2.通过品味语言,了解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四)质疑问难,思辩拓展

1.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文中作者在谈到“要乐业”这个观点的时候写到“‘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我们的身边也常常听到同学抱怨“学习好苦啊”,如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劝导他要乐学。

2.文中作者认为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是同一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不同意见的小组拟定一个简单辩论提纲,展开辩论。

3.小组内交流:你未来的理想职业是什么?你将怎样对待这份职业?

【设计意图】1.通过解析作者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

2.让学生能尽情地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在思辩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布置作业

对家人或熟悉的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自己职业或学习的态度,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将责任和趣味统一起来的人。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人的职业观,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1232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