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摸牌下棋 小学教案范例

时间:2022-03-0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范例 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p96-97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活动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事件可能性的理解,进一步体验从实验中收集数据,研究问题的方法。

2、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相互合作取得成功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的背景、条件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尝试通过改变事件的背景、条件来改变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统计表、纸牌、小正方体、棋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棋和牌吗?介绍一下你怎么玩的?

下棋和玩牌主要是为了愉悦身心,锻炼智力,棋和牌有很多种玩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玩棋和牌,有没有兴趣?希望在今天的活动中棋和牌能给你带来快乐,增长你的知识。板书:牌棋乐

二开展活动

我们先来玩牌好吗?

活动一:

1、看要求,谁来读一读:黑桃、红桃、梅花、方块的扑克牌各2张,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每次任意摸一张,摸40次。

2、先估计一下,每一种花色的牌可能会摸到多少次?

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计的对不对呢?

对,我们可以做实验。

3、同桌合作,一个摸牌,另一个做记录,把每一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在统计表内。完成统计表。p96

开始活动,比一比,哪一桌合作的又快又好。

4、汇报

(1)汇报统计结果,师记在汇总表里。

实验情况统计表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黑桃红桃梅花方块

(2)仔细观察每一组的统计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和我们刚才估计的怎样?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5如果四种花色的牌张数不一样,摸的结果可能会怎样呢?举个例子说一说,好吗?

想不想亲自实验一下。选一组数据实验,(黑桃4张、红桃两张、梅花和方块各一张)然后每人摸十次,组长记录在统计表2中。

实验情况统计表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黑桃红桃梅花方块

汇报交流

(1)看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评价,你认为他们做的怎样?说的怎样?

6、刚才我们做了两次实验,你有什么想法要告诉大家?

玩牌有趣吗?再来玩一个更有趣的好不好?我们来玩跳跳棋?

活动二

我们来看看怎样玩

1、用一个5个面是红色,一个面是黑色的小正方体做鹘子。

2、一人拿红棋,一人拿黑棋,从“0”开始走起。【M.1467.COM.CN 大学生范文网】

3、两人轮流抛鹘子,无论谁抛的,红色朝上,红棋走一格,黑色朝上,黑棋走2格。谁先走到最后一格,谁获胜。

4、两个人交换棋子,再玩一玩。

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开始

汇报:说说你们玩的结果,师记录。

红棋获胜的次数黑棋获胜的次数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游戏不公平)

师:那么怎样改才公平?好好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商量商量。

汇报,你准备怎么改?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为什么这样改了就公平了呢?

小朋友能如此大胆的猜想让我非常高兴,你们讲的都有道理。但是,这些都是我的猜想,怎样才能知道合理不合理呢?我们可以继续实验。

三今天这一节课,你们玩的开心吗?什么最让你开心?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摸牌下棋教学反思 教案精选篇


《摸牌和下棋》这节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统计表及初步认识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统计和计算可能性以及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的操作练习。要是单纯的讲摸牌所出现的可能性是怎样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学习,借助操作实验等实践性活动逐步体会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进行才摸到各种牌的可能性怎么样,学生的兴致很高,同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准备好牌,并且小组分工后,我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牌的游戏,使学生在摸牌的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在学生掌握了可能性有大小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还有相等的情况。探索部分同学们掌握了以后,我就让同学们说说生活中可能性大小及相等的事例,使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可能性,同时通过课件出示几个可能性的练习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本节课所学。这段教学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参与感兴趣的实践性活动。这样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益的。

在这节课的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是一节活动课,且让学生自己带扑克牌来,学生有一点兴奋,还有一些学生还认不清扑克牌的四种花色,所以在讲要求的同时也花了一点时间去让学生认识牌上的花色。在第一个活动环节的时候,学生按照要求操作的挺好的,但在第二个环节中要求加四张红心牌进去,或许学生的兴致达到了高点,这时候课堂的纪律有点乱了。这节活动课,还有第三个环节就是下棋,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在课上全部完成,只是讲了要求,我不晓得这样是不是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总之,活动课学生上的很开心,但究竟学习进去了多少这是我们老师所要考虑的,尤其像我这样的年轻老师要去研究和学习的地方。

小学教案范例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继续学习时间表示法及有关句型。

3.复习祈使句的用法。

二、教具

录音机;手工制作的钟表。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时间表示法。教师不断变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穿插当时上课的真实时间),这一步骤可参考上一课教案。

2.指导学生做第58课第三部分问答。练习过程中,可教watch,give,to等单词。

3.放第57课第一段录音。教师先板书两个问题:

1)Isitanewwatch?2)CanMrHulookafterthewatch?

放录音一遍,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再放录音,学生跟读两至三遍。

4.放第58课第一段录音。教师板书如下问题:

Whatcolouristhewatch?

其他步骤同前。注意在本课过程中,不断穿插问学生当时的真实时间。如果有的学生没有表,鼓励他们按真实情况依照第58课第三部分列出的句子应答,并解释两段对话中的祈使句。

5.指导学生做练习册第57课2、3题,第58课第1题。

6.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2)练习朗读第57、第58两课中的对话;3)完成练习册上习题。

四、交际用语

1.What'sthetime,please?请问几点了?

这是询问时间最常见的句子。也可以说成:Whattimeisit,please?回答时,使用It's…这个句型,再加上表示时间的基数词。例如:

A:What'sthetime,please?请问几点了?

B:It'seleventhirty.11点半。

2.时间表示法

本单元出现的时间表示法比较简单。如果时间刚好是整点的话,在相应的数词加上o'clock即可。例如:

A:What'sthetime,please?请问几点了?

B:It'sthreeo'clock.三点整。

但要注意,一是时间是整点时,才可以这样使用。如果是几点过几分或差几分几点,都不能用o'clock表示。另外,超过12,就得用hour来表示。o'clock是oftheclock的缩写形式,在整点时也可省略不用。

不是整点的时间,表示起来也很容易。使用基数词,先说出几点,再说出几分。例如:

A:Whattimeisit?现在几点?

B:It'stenforty-five.10点45分。

如果是几点零几分(一般是一分到九分),这个零要用英文字母o表示。例如:

A:Whattimeisit?现在几点?

B:It'ssevenofive.7点零5分(o读字母音)。

3.Idon'thaveawatch.我没有手表。

have表示“有”的意思。它在构成否定式时,有两种变化:一是像上面的句子中,借助助动词don't,构成否定式;一是在have后面直接加not,缩略形式为haven't。上面这句话也可以说成:Ihaven'tawatch。此外,have还有单数第三人称的变化形式,当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时,如:he,she,it等,have要变为has。例如:Hehastwobrothers.他有两个兄弟。

优秀小学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a∠b的大小。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1、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2、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3、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

1、读懂游戏规

2、同桌比赛

五、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六、作业:练一练2、3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测量角的方法:

太阳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激励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2.从学生展示资料中的新奇点、趣味点入手,或教师讲述《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想一想:太阳能不能用箭射下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初读感知,练习读正确流利

1.自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习读正确。注意“氏”读shì,不读sì;“兽”读shòu,不读sòu;“殖”读zhí,不读zí;“蔬”读shū,不读sū;“较”读jiào,不读jiǎo。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3.小组练读课文。小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接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默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a.太阳有哪些特点,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特点的?b.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关系,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和地球关系的?

2.教师总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关系非常密切这两个方面来写的。

学习写太阳特点的部分,领悟表达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同学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据学生回答进行鼓励,进入下一个环节)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然后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特点认真阅读。

3.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组,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并发现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4.汇报交流。

a.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就汇报适时引导,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

教师板书:列数字。

b.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现的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学习“热”的小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假设事例来说明的方法,让学生动手算出太阳的中心温度是一千八百万度。

指导朗读,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1.自己练习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太阳的特点。

2.通过开展师生、生生朗读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太阳的特点及恰当的说明方法。

指导学习本课生字

“抵”,不要少写一点;“氏”,不要多写一点;“兽”,下面是“口”不要写成“曰”或“田”。

抄写生词

抄写词语:差不多、抵得上、摄氏、庄稼、野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绳、比较、预防。

打赌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第三十课打赌

教学要求:

1.认识3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下决心,说话算数,就一定能改掉坏习惯的道理。

3.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读全文,看拼音并联系上下文认识“打赌、上了瘾、呵斥”等3个生字词。

2.用较快速度熟读课文,想一想从课题“打赌”入手,对理解课文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3.围绕课题,提出了3上问题:为什么打赌?怎样打赌?打赌的结果怎样?

4.再读课文,围绕这3个问题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参阅“阅读提示”,提出讨论题目。

(1)这次打赌“值“在哪儿?

(2)“真正的男子汉”的意思是什么?

(不拘泥于这两个题目,如果学生能提出别的、更有讨论价值的题目,则更好。)

2.班级讨论。

要求:仔细读课文,认真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加以证明,并认真读好这些语句。

(1)讨论这次“打赌”值在哪儿。

①从“打赌”的结果看,是不是值。

“我”和爸爸原先各有什么不良习惯,现在怎样了?

“我”爱吃零食有哪些具体表现?

小结:为了改掉坏习惯而打赌,有个好结果,值得。

②从打赌的过程看,“值”在哪里?

我和爸爸是怎样经受了说话算数的考验的?

他们经受的仅仅是吃不吃零食或者抽不抽烟的考验吗?

(引导学生从体验艰辛、锻炼毅力、培养意志这一层意义上去讨论,并通过朗读相关语句去理解、去感悟这一层意义。)

小结:为磨练意志而打赌,意义更大,确实值得。(如果学生有不同看法应予以尊重。如,认为“打赌”不值,有可能改掉一个坏习惯,却养成一个凡事好打赌的坏习惯等。)

(2)讨论“真正的男子汉”是什么意思。

先找出最能表达“真正男子汉”特点的一个词语(说话算数),再找出写“我”和爸爸“说话算数”具体表现的语句。

小结:真正的男子汉说话算数,有改掉坏习惯的决心、意志和实际行动。

三、联系实际,个体感悟。

你有没有类似“打赌”这样的经历?愿不愿意跟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说自己的经历,教师引导听的学生从怎样改掉坏习惯、靠什么力量改掉坏习惯上去体会他人的经历,领会做人的道理。

课后鼓励学生把自己类似的经历或感兴趣的其他同学的经历写下来。

通分 小学教案范例


第三课时:通分(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93页的内容及第95页练习十八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并学会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每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提问:3/10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3。(出示情境图)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3/10,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7/10

。地球上是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条件比较。学生互相交流方法、结果及理由。

小结:要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3/10和7/10

的大小。因为3/10表示把地球总面积看作单位“l",把单位“l”平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是这样的3份,海洋面积是这样的7份,所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也可以这样想:3/10是3个1/10,7/10是7个1/10,7个1/10大于3个1/10,所以7/10大于3/10。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教材93页练习第一排,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再出示:3/8○3/4

这两个分数大家还会比较吗?请学生尝试比较大小后,请学生汇报自己比较的结果及理由。

方法一: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进行比较或画图来比较。

方法二:学生可以用分数单位的大小推出:因为1/8 1/4,所以3个1/8小于3个1/4。

结合过生日切蛋糕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1/8小于1/4。即平均分的份数越小,每人吃的一份越大。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人吃的一份越少。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教材93页练习第二排,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并指明说一说理由。)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试着归纳)

小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三、思维训练

l.在1/8 1/() 1/3,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整数?

2.小明、小刚、小亮和小红四人分别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两天后,他们各看了这本书的5/7、4/9、5/6和4/7。他们谁看得多?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三年级学习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研究了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并且得出了结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五、作业:p93页第1题

板书设计:通分

例37/10 3/103/8 3/4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难点是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材没有将此所有例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应的例题来充实本课新授内容。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不用直观图,仅凭借已掌握的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就完全能理解掌握。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起来则明显难度较大,今天的教学中,我借助折纸涂色的活动直观展现分数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切生日蛋糕作为教学原型,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道理。

折纸的操作活动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对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

单元 小学教案范例


体现新课标思想: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并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

《古诗四首》、《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雨点》、练习1

教学目标: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养成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难点:

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学习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和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9课时

墨梅 小学教案范例


《墨梅》教学设计二

《墨梅》教学设计二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棋盘乡中学雷光文

【教学内容】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读后你想到了什么?

3、任务: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⑴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⑵《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⑶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⑷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⑴教师范读。

⑵指名学生读。

⑶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⑷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①指名试读。

②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③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④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⑤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⑸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①指名试读。

②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③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人间。)

④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⑶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提出不懂的问题。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386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