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清朝政局的变动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一篇好的教案需要老师的精心构思,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高中教案该怎么写?《清朝政局的变动》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阅读课文,仅提供自学提纲)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政局变动的背景

1.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2.侵略战争威肋着清王朝的统治。

二、总理衙门的设立——中央机构的变动

1.时间:1861年

2.主管大臣:奕。

3.奕主管事务:外交、通商、洋务事宜。

4.影响:

(1)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又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内政外交。

(2)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3)清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三、辛酉政变——中央掌权者的变动和对外国列强态度的变化

1.背景:

(1)《北京条约》签定后,英法联军推出北京。

(2)侵略者要求朝廷还京,履行条约。

(3)奕主张妥协和好,肃顺、载垣等辅臣反对。

2.经过:

(1)1861年皇太后慈禧与奕勾结发动政变,处置八大臣。

(2)同治帝载淳即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为议政王。

3.影响:

(1)慈禧太后成为实际最高统治者,开始长达47年的统治。

(2)1862年清政府决定向英法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四、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地方掌权者的变化

1.原因:

(1)满族官僚、贵族、八旗军队堕落。

(2)湘军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力。汉族官僚得到外国列强的支持。

(3)慈禧太后为巩固自身统治倚重汉族官僚。

2.表现

(1)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2)势力扩大:掌握武装,形成独立军事体系;掌握地方实权,在清政府中举足轻重。

3.影响

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JK251.com延伸阅读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小编推荐)


(一)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影响,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主要原因),促进自然经济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自由劳动力。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概况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投资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德英)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一战爆发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原因: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3)代表:张謇(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南张北周,荣氏兄弟”)

(二)了解民国初年的大办实业潮、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黄金时代”)

(1)时间:一战期间(民国初年,1912-1919)

政治环境: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2)原因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等运动)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3)表现: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迅速

2.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

(2)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主要企业:

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

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1)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2)鸦片战争后,列强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造就中国民族工业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3)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对民族工业起了诱导作用。

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2.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3.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4.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又称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1)背景: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

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作用,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短暂春天”时间:一战期间

(3)概况:

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纺织业中心:由上海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大中心。

著名的实业家有:张謇(南通大生纱厂)、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无锡面粉厂)

(4)结果: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2.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1927——1937年抗战前夕)

(1)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概况:1935年以后,工商业发展创历史最高纪录。

3.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1)抗战时期:(1937~1945年)

状况: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原因:侵略战争的摧毁、官僚资本压迫,使民族工业发展困难。(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被吞并)

(2)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概况: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原因: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条约,使美国商品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苛捐杂税使民族受到沉重打击。

三、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这是它未能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虽然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与近代化进程。{如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的爆发}

水的电离溶液的pH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及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水的pH。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在25℃时,,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浓度与浓度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使学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和,而是。使学生了解溶液中浓度与浓度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工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的含义,将与联系起来,并结合图3-7,介绍了有关的简单计算。图3-8是对本部分内容的小结。

使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是为了实际使用时更简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大于1mol/L时,一般不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接用的浓度来表示,以教育学生应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法建议

从水的电离平衡入手,掌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水的离子积的教学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从纯水是弱电解质,只能微弱的电离出发,应用电离理论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推导过程中应着重说明电离前后几乎不变的原因,并将其看做常数。然后由两个常数的乘积为常数而得出水的离子积常数。启发学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进而得出水的离子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

关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是从电离平衡移动入手。

当在纯水中加入强酸时,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使氢离子浓度上升,氢氧根离子浓度等倍数下降。如:达到电离平衡时,增至,则会减至,在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仍保持不变。

在水溶液中,和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共处于电解质水溶液的统一体中,它们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离子浓度主的一方决定溶液的酸碱性。即: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碱性

关于溶液pH的教学,指出用的数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但当溶液酸性很弱时,使用不方便,常采用的负对数表示溶液的酸碱度,这就是溶液的pH。其数学表达式是:

的负对数叫溶液的pOH,表达式:

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pH的适用范围,理解与pH间的相互关系。如适用范围是“常温”“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温下的水溶液,水的离子积Kw才等于,而当酸、碱溶液的或大于1mol/L时,使用负对数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时,可直接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导出以下关系:pH+pOH=14,pH=14—pOH。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方便计算出碱溶液的pH。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重点:水的离子积,、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值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物质的酸碱性是通过水溶液表现出来的,所以,先研究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实验演示]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说明:能导电,但极微弱。

分析原因:纯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在25℃时,1L纯水中(即55.56mol/L)测得只有的发生电离。

(1)请同学生们分析:该水中等于多少?等于多少?和有什么关系?

(2)水中

这个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用表示。

(3)请同学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K。

(4)想一想

①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当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是:(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当温度降低,水的离子积是:(“增大”,“减小”或“不变”)

[结论]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增大。25℃时,

;100℃时,。

(5)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近似看成是酸电离出来的浓度,则来自于水的电离。

②在碱溶液中,近似看成是碱电离出来的浓度,而则是来自于水的电离。

[想一想]

为什么酸溶液中还有?碱溶液中还有?它们的浓度是如何求出来的?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时,溶液酸碱性与,的关系是:

中性溶液:,,越大,酸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小。

碱性溶液:,,越大,碱性越强,越小,碱性越弱。

(2)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法:

①当或大于1mol/L时,可直接用或来表示溶液酸碱性。

②若或小于1mol/L,如,或

,这种表示溶液酸碱就很不方便,化学上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为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常用对数,表示溶液酸碱度强弱。

练习:

1.25℃时,纯水的pH?

解:纯水,25℃时

答:25℃纯水pH为7。

2.物质的量浓度为盐酸溶液pH?

解:

1:1

答:盐酸pH为2。

3.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pH?

解:

1:1

答:盐酸pH为12。

③溶液中,pH与溶液酸碱性关系。

在中性溶液中,

在酸性溶液中,

酸溶液酸性越强,越大,pH越小。

在碱性溶液中,

碱溶液碱性越强,越小,pH越大。

重点、难点剖析:

1.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电离程度越大,也增大。

25℃时,

100℃时,

(2)酸或碱电离出来的或都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电离出来的与浓度减小。其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决定于酸碱的或,而与酸碱的强弱无关。

(3)溶液的酸碱性越强,水的电离度不一定越小。(具体实例待学习盐水解时介绍)

2.在酸、碱、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酸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等于;

(2)碱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碱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此就是水电离出的且等于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3)在水解呈酸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在水解呈碱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pH计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知识要点

1.,关键是求溶液的。

2.强酸溶液中,直接由电离方程式求算。

3.强碱溶液中,先根据强碱电离方程式,求出,再由

4.弱酸溶液,用近似公式求算:

5.弱碱溶液:先根据近似公式求溶液的

二、已知pH的强酸、强碱溶液稀释计算

例1已知的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求稀释后溶液的pH?

解:∵

∴稀释100倍,则

强酸溶液,当体积扩大100倍,减少100倍,pH变化2个单位。

即pH由1变为3;溶液减小,而浓度增大。pH变大。

例2已知的溶液,稀释100倍,求稀释后溶液pH?

解:∵

稀释100倍:

强碱溶液,当体积扩大100倍,溶液中减少100倍,pH降低2。

总结、扩展

要点

内容

水(或溶液)离子积

(25℃)

溶液pH

溶液酸碱性与pH

扩展

1.已知强酸、强碱稀溶液的pH,等体积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计算)

适用于选择题型与填空题型的速算规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条件

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

2.强酸强碱混合呈中性时二者体积与pH变化规律

(1)若pH酸+pH碱=14,则;

(2)若pH酸+pH碱>14,则;

(3)若pH酸+pH碱<14,则

3.强酸(弱碱),弱酸(强碱)加水稀释后的pH变化规律:

(1)强酸,,加水稀释倍,则;

(2)弱酸,,加水稀释倍,则;

(3)强碱,,加水稀释倍,则;

(4)弱碱,,加水稀释倍,则;

(5)酸碱无限稀释,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碱不可能小于7。

二个单位,由13变为11。溶液中减少,增大,pH变小。

例1等体积的和的两种盐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设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解:设混合前两种盐酸体积都为

混合前:

,,溶液中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是原两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总积。

答混合液pH为3.3。

例2指导学生练习。

和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液的pH?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pH

一、水的电离与离子积

1.水的电离

2.水的离子积

常温下,

(仅是温度函数)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温度: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促使电离,增大。

(2)溶液中,浓度增大,均抑制水的电离,但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溶液中小于1mol/L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关键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探究习题

pH等于13与pH等于9的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与pH等于5的两强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结合以上两题总结出规律。

参考答案: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分析先求出两溶液的,继而求出混合溶液的,再据水的离子积求出混合溶液的,并取负对数,即可计算出两强碱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13,=,=。PH=9,,。

混合后溶液的为:

混合后溶液的为:

混合后溶液的pH为:

两强酸溶液混合:

分析pH等于1的强酸溶液为,pH值等于5的强酸溶液为,混合后溶液的要用原两强酸所含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解:两强酸溶液混合后的氢离子浓度为:

混合溶液的pH为:

小结: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由碱性强的溶液决定,比碱性强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为-0.3。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强的溶液决定,比酸性强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为+0.3。

水的电离溶液的pH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

掌握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电离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pH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对上一节电离平衡的具体应用,同时又为接下来学习溶液酸碱性作必要的准备。一开始,教材根据水有微弱导电性的实验结论,说明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突出了化学研究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原则。然后,应用电离平衡理论,用电离平衡常数推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使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也反映了两个常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对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

本节的第二部分为溶液的酸碱性和pH。教材首先指出常温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仍然是一个常数,由此进一步说明c(H+)和c(OH-)的相对大小是决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根本原因。在具体分析了溶液的酸碱性和c(H+)、c(OH-)的关系之后,结合实际说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这也为后面讨论pH的范围埋下了伏笔。在给出了pH的表达式之后,教材随即介绍了pH的简单计算,并在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最后强调了pH的应用范围。

从教材编排的看,整节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成为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整体。

教材还安排了“资料”和“阅读”,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

还应注意的是,根据新的国家标准,教材将“pH值”改称为“pH”。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准,不可读错。

教法建议

迁移电离平衡理论学习水的电离。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验证明水也有极弱的导电性,试分析水导电的原因”,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电离理论得出“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纯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的结论。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班级,利用化学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常数,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学生层次较低的班级,可以以教师为主进行推导。

推导水的离子积常数,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教学中切不可把重点放在使学生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推导方法上。

可以利用电脑动画,演示水的电离过程,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讨论溶液的酸碱性时,应先让学生分析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分析水中加入酸或碱后c(H+)和c(OH-)的变化。再根据KW=K·c(H2O),说明对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数。因此,只要温度一定,无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在KW都为常数,或者说c(H+)和c(OH-)的乘积都是定值。进而得出水溶液的酸碱性是由c(H+)和c(OH-)的相对大小所决定的结论,并具体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pH的教学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先说明引入pH的意义,再给出计算式,介绍有关pH的简单计算,最后总结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并强调pH的使用范围。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班级,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确定pH的使用范围。

可安排学生课下阅读课后的“资料”和“阅读”材料,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水的离子积,、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值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物质的酸碱性是通过水溶液表现出来的,所以,先研究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实验演示]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说明:能导电,但极微弱。

分析原因:纯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在25℃时,1L纯水中(即55.56mol/L)测得只有的发生电离。

(1)请同学生们分析:该水中等于多少?等于多少?和有什么关系?

(2)水中

这个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用表示。

(3)请同学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K。

(4)想一想

①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当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是:(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当温度降低,水的离子积是:(“增大”,“减小”或“不变”)

[结论]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增大。25℃时,

;100℃时,。

(5)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近似看成是酸电离出来的浓度,则来自于水的电离。

②在碱溶液中,近似看成是碱电离出来的浓度,而则是来自于水的电离。

[想一想]

为什么酸溶液中还有?碱溶液中还有?它们的浓度是如何求出来的?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时,溶液酸碱性与,的关系是:

中性溶液:,,越大,酸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小。

碱性溶液:,,越大,碱性越强,越小,碱性越弱。

(2)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法:

①当或大于1mol/L时,可直接用或来表示溶液酸碱性。

②若或小于1mol/L,如,或,这种表示溶液酸碱就很不方便,化学上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为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常用对数,表示溶液酸碱度强弱。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剖析:

1.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电离程度越大,也增大。

25℃时,

100℃时,

(2)酸或碱电离出来的或都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电离出来的与浓度减小。其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决定于酸碱的或,而与酸碱的强弱无关。

(3)溶液的酸碱性越强,水的电离度不一定越小。(具体实例待学习盐水解时介绍)

2.在酸、碱、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酸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等于;

(2)碱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碱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此就是水电离出的且等于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3)在水解呈酸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在水解呈碱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总结、扩展

要点

内容

水(或溶液)离子积

(25℃)

溶液pH

溶液酸碱性与pH

扩展

1.已知强酸、强碱稀溶液的pH,等体积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计算)

适用于选择题型与填空题型的速算规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条件

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

2.强酸强碱混合呈中性时二者体积与pH变化规律

(1)若pH酸+pH碱=14,则;

(2)若pH酸+pH碱>14,则;

(3)若pH酸+pH碱<14,则

3.强酸(弱碱),弱酸(强碱)加水稀释后的pH变化规律:

(1)强酸,,加水稀释倍,则;

(2)弱酸,,加水稀释倍,则;

(3)强碱,,加水稀释倍,则;

(4)弱碱,,加水稀释倍,则;

(5)酸碱无限稀释,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碱不可能小于7。

二个单位,由13变为11。溶液中减少,增大,pH变小。

例1等体积的和的两种盐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设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解:设混合前两种盐酸体积都为

混合前:

,,溶液中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是原两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总积。

答混合液pH为3.3。

例2指导学生练习。

和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液的pH?

教学设计示例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pH

一、水的电离与离子积

1.水的电离

2.水的离子积

常温下,

(仅是温度函数)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温度: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促使电离,增大。

(2)溶液中,浓度增大,均抑制水的电离,但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溶液中小于1mol/L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关键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探究活动

pH等于13与pH等于9的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与pH等于5的两强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结合以上两题总结出规律。

参考答案: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分析先求出两溶液的,继而求出混合溶液的,再据水的离子积求出混合溶液的,并取负对数,即可计算出两强碱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13,=,=。PH=9,,。

混合后溶液的为:

混合后溶液的为:

混合后溶液的pH为:

两强酸溶液混合:

分析pH等于1的强酸溶液为,pH值等于5的强酸溶液为,混合后溶液的要用原两强酸所含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解:两强酸溶液混合后的氢离子浓度为:

混合溶液的pH为:

小结: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由碱性强的溶液决定,比碱性强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为-0.3。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强的溶液决定,比酸性强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为+0.3。

水的电离溶液的pH【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及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水的pH。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在25℃时,,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浓度与浓度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使学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和,而是。使学生了解溶液中浓度与浓度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工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的含义,将与联系起来,并结合图3-7,介绍了有关的简单计算。图3-8是对本部分内容的小结。

使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是为了实际使用时更简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大于1mol/L时,一般不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接用的浓度来表示,以教育学生应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法建议

从水的电离平衡入手,掌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水的离子积的教学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从纯水是弱电解质,只能微弱的电离出发,应用电离理论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推导过程中应着重说明电离前后几乎不变的原因,并将其看做常数。然后由两个常数的乘积为常数而得出水的离子积常数。启发学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进而得出水的离子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

关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是从电离平衡移动入手。

当在纯水中加入强酸时,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使氢离子浓度上升,氢氧根离子浓度等倍数下降。如:达到电离平衡时,增至,则会减至,在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仍保持不变。

在水溶液中,和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共处于电解质水溶液的统一体中,它们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离子浓度主的一方决定溶液的酸碱性。即: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碱性

关于溶液pH的教学,指出用的数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但当溶液酸性很弱时,使用不方便,常采用的负对数表示溶液的酸碱度,这就是溶液的pH。其数学表达式是:

的负对数叫溶液的pOH,表达式:

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pH的适用范围,理解与pH间的相互关系。如适用范围是“常温”“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温下的水溶液,水的离子积Kw才等于,而当酸、碱溶液的或大于1mol/L时,使用负对数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时,可直接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导出以下关系:pH+pOH=14,pH=14—pOH。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方便计算出碱溶液的pH。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值

重点:水的离子积,、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值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物质的酸碱性是通过水溶液表现出来的,所以,先研究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实验演示]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说明:能导电,但极微弱。

分析原因:纯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在25℃时,1L纯水中(即55.56mol/L)测得只有的发生电离。

(1)请同学生们分析:该水中等于多少?等于多少?和有什么关系?

(2)水中

这个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用表示。

(3)请同学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K。

(4)想一想

①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当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是:(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当温度降低,水的离子积是:(“增大”,“减小”或“不变”)

[结论]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增大。25℃时,

;100℃时,。

(5)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近似看成是酸电离出来的浓度,则来自于水的电离。

②在碱溶液中,近似看成是碱电离出来的浓度,而则是来自于水的电离。

[想一想]

为什么酸溶液中还有?碱溶液中还有?它们的浓度是如何求出来的?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时,溶液酸碱性与,的关系是:

中性溶液:,,越大,酸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小。

碱性溶液:,,越大,碱性越强,越小,碱性越弱。

(2)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法:

①当或大于1mol/L时,可直接用或来表示溶液酸碱性。

②若或小于1mol/L,如,或

,这种表示溶液酸碱就很不方便,化学上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为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常用对数,表示溶液酸碱度强弱。

练习:

1.25℃时,纯水的pH?

解:纯水,25℃时

答:25℃纯水pH为7。

2.物质的量浓度为盐酸溶液pH?

解:

1:1

答:盐酸pH为2。

3.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pH?

解:

1:1

答:盐酸pH为12。

③溶液中,pH与溶液酸碱性关系。

在中性溶液中,

在酸性溶液中,

酸溶液酸性越强,越大,pH越小。

在碱性溶液中,

碱溶液碱性越强,越小,pH越大。

重点、难点剖析:

1.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电离程度越大,也增大。

25℃时,

100℃时,

(2)酸或碱电离出来的或都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电离出来的与浓度减小。其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决定于酸碱的或,而与酸碱的强弱无关。

(3)溶液的酸碱性越强,水的电离度不一定越小。(具体实例待学习盐水解时介绍)

2.在酸、碱、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酸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等于;

(2)碱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碱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此就是水电离出的且等于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3)在水解呈酸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在水解呈碱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pH计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知识要点

1.,关键是求溶液的。

2.强酸溶液中,直接由电离方程式求算。

3.强碱溶液中,先根据强碱电离方程式,求出,再由

4.弱酸溶液,用近似公式求算:

5.弱碱溶液:先根据近似公式求溶液的

二、已知pH的强酸、强碱溶液稀释计算

例1已知的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求稀释后溶液的pH?

解:∵

∴稀释100倍,则

强酸溶液,当体积扩大100倍,减少100倍,pH变化2个单位。

即pH由1变为3;溶液减小,而浓度增大。pH变大。

例2已知的溶液,稀释100倍,求稀释后溶液pH?

解:∵

稀释100倍:

强碱溶液,当体积扩大100倍,溶液中减少100倍,pH降低2。

总结、扩展

要点

内容

水(或溶液)离子积

(25℃)

溶液pH

溶液酸碱性与pH

扩展

1.已知强酸、强碱稀溶液的pH,等体积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计算)

适用于选择题型与填空题型的速算规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条件

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

2.强酸强碱混合呈中性时二者体积与pH变化规律

(1)若pH酸+pH碱=14,则;

(2)若pH酸+pH碱>14,则;

(3)若pH酸+pH碱<14,则

3.强酸(弱碱),弱酸(强碱)加水稀释后的pH变化规律:

(1)强酸,,加水稀释倍,则;

(2)弱酸,,加水稀释倍,则;

(3)强碱,,加水稀释倍,则;

(4)弱碱,,加水稀释倍,则;

(5)酸碱无限稀释,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碱不可能小于7。

二个单位,由13变为11。溶液中减少,增大,pH变小。

例1等体积的和的两种盐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设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解:设混合前两种盐酸体积都为

混合前:

,,溶液中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是原两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总积。

答混合液pH为3.3。

例2指导学生练习。

和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液的pH?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pH

一、水的电离与离子积

1.水的电离

2.水的离子积

常温下,

(仅是温度函数)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温度: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促使电离,增大。

(2)溶液中,浓度增大,均抑制水的电离,但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溶液中小于1mol/L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关键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探究习题

pH等于13与pH等于9的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与pH等于5的两强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结合以上两题总结出规律。

参考答案: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分析先求出两溶液的,继而求出混合溶液的,再据水的离子积求出混合溶液的,并取负对数,即可计算出两强碱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13,=,=。PH=9,,。

混合后溶液的为:

混合后溶液的为:

混合后溶液的pH为:

两强酸溶液混合:

分析pH等于1的强酸溶液为,pH值等于5的强酸溶液为,混合后溶液的要用原两强酸所含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解:两强酸溶液混合后的氢离子浓度为:

混合溶液的pH为:

小结: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由碱性强的溶液决定,比碱性强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为-0.3。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强的溶液决定,比酸性强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为+0.3。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414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